索尼黑卡42防刮花图存掉了该怎么办,,贴膜没有用,还是有很大一块印子

最强大的便携相机 索尼黑卡RX1RII评测
1先评后测、整体外观  【PConline 评测】RX1是索尼全画幅固定镜头相机系列,也是目前少有的全画幅规格的便携相机。RX1RII是该系列最新一款产品,使用了背照式的约4240万像素的全画幅CMOS,并且加入可变低通滤镜这样的创新技术。标题有些违反广告法,不过现阶段来说,说其是最强也不为过,经过了日本外拍的一段时间使用,对这款产品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下面一一为大家讲解。一、先评后测&&&&&&&&&&  RX1系列最早在2012年推出,当时冷不丁推出了RX1系列,全画幅传感器的便携相机,索尼再一次让世人感到震惊,索大好黑科技的说法也就被索粉强化了。时隔3年,全画幅固定镜头的便携相机如今也还是只有索尼推出,RX1RII是该系列的第三款产品,同样搭载了前沿科技在其中。背照式全画幅传感器,像素约4240万。可变低通滤镜目前是世界首创,RX1RII是首次搭载该技术的相机,可以选择低通滤镜效果的开闭,在锐度优先及降低摩尔纹两者之间自由选择。  除了核心元件大幅度升级外,RX1RII还新增了内置弹出式的电子取景器、翻折屏等提高使用便利性的配置,使得这一款便携相机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能够获得更为专业化的使用感受。作为高端便携相机,索尼RX1RII精益求精,在新产品上尝试使用新的技术,使得超小型化的全画幅相机也能够实现顶级全幅单反或者无反相机的成像水平。二、索尼黑卡RX1RII整体外观&&  外观上,索尼黑卡RX1RII和前代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主要是部分元件采用了相同的模具,所以整体没有太大的变化,外部尺寸和上代只有少许的不同,外观上主要改变是取消了内置闪光灯,加入了电子取景器,所以机顶的缺口位置有所变化,另外翻折屏的加入也使得机身略微比前代厚。  机身材质方面,仍然使用轻量化及高强度的镁合金机身,表面质感仍然维持半光表面,虽然看起来会更具时尚感,但容易沾指纹的问题也很突出,新一代的索尼A7系列产品已经换成了喷砂表面,可以有效防止机身沾满指纹,不知下一代的RX1系列是否会跟进。相关阅读:2索尼黑卡RX1RII局部细节三、索尼黑卡RX1RII局部细节  索尼黑卡RX1RII镜头使用的仍然是35mm F2规格的蔡司镜头组,这个规格的镜头在RX1系列中一直使用延续至今。35mm焦段介乎于广角与中焦段之间,是最常用的焦段之一,因此固定镜头相机选用35mm焦段的镜头,在日常拍摄当中泛用性较高,加之该镜头成像素质过硬,Sonnar结构,使用了蔡司T*镀膜,RX1系列三款产品都没有换下这个规格的镜头也是情理之中。不过我仍然希望索尼能推出更多焦段的版本或者推出这款产品的附加镜。  索尼黑卡RX1RII镜头的部位设置了光圈环,光圈调整通过光圈环来操作,但这并非物理光圈环,光圈调整仍然由电子驱动。对焦环在镜头最前端,也是电子驱动的对焦环。另外RX1RII设置了微距档,最近对焦距离可以达到20cm。日常近距离拍摄食物特写也完全不是问题。  翻折屏是RX1RII新加入的设定,而使用了翻折屏后,RX1RII整体厚度并没有增加多少,依旧能够保持小巧的机身设计。翻折屏支持向上约109度,向下约41度,日常拍摄都可以满足特殊角度的取景了。  索尼黑卡RX1RII的正面仍然标注为RX1R,&R&字样被漆成了红色。与上一代的产品并没有什么不同,仅仅是机身背面的左上角标注了很小的一个RX1RII的logo,索尼有意强化大家对系列名的印象,而弱化具体型号,有利于产品形象的打造。  RX1RII的手柄延续了前两款产品的设计,手柄位置只有沿机身表面贴了一块蒙皮,握持的面积比较小,所以手感方面比较欠缺,和卡片相机一样的握持方法,当使用取景器拍摄的时候,就要用捏的方式去握持了。索尼为该系列推出的LCJ-RXH相机包有增强握持手感的部件,建议有条件的使用者配合使用。  因为RX1RII与上一代的产品在外观上并没有大幅度的修改,所以按键设置与前代相同,提供了双转盘与曝光补偿的物理转盘,并且提供了多个自定义按钮,在操控上可以更自如地选择。因此使用上并不会觉得和单反和无反相机有很大的区别,但手柄位置较小以及按键密度较高确实降低了操作速度。不过作为一款高端副机,快速操作也不该是这类相机的特征。便携小巧,给摄影者更多思考如何拍摄的空间才是这类相机的卖点,不会因为扛着一堆器材让自己失去了思考的情绪。  和机身同材质的镜头盖相当有质感,拿在手上也是沉甸甸的,有一定的份量,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出索尼对这款产品的用心,无论是机身还是附件,工艺上都十分讲究。  说到电池,是我使用RX1RII后最要吐槽的一点。RX1RII与RX100系列采用相同规格的NP-BX1电池,也就是说在电源配置上只使用了卡片相机的电池规格,索尼表示使用该型号的电池可以更好地控制机身尺寸。但全画幅传感器加上更大型的镜头,传感器耗电及驱动镜头的能耗都要更高一些。因此RX1RII的电池续航力就不及同配置的其他产品了。一块电池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大约能拍摄200张左右,以此换来更便携的机身,出门拍摄多带两块电池就很有必要了。  为解决RX1RII的这个软肋,索尼也是不遗余力,所以RX1RII设定的是支持机身直充充电,并且在充电的时候可以正常使用。另外配置了额外的便携充电器BC-DCX,两者均支持移动电源充电,所以外出使用的时候可以带着两块电池和一个便携充电器,移动电源及时使用充电器为不使用的电池充电,那么只要带两块电池已经可以满足一整天的拍摄了。3索尼黑卡RX1RII性能表现四、索尼黑卡RX1RII性能表现1、约4240万像素背照式传感器  索尼黑卡RX1RII像素高达约4240万,比起主流的2000万像素级别的产品高了一倍,高像素自然有高像素的优势,最明显的优势是支持大幅图像输出。但平时我们拍照很少会作这样的输出,相反,高像素用得最多的是灵活的裁切功能,以上两图裁切后期后的照片仍然表现出高锐度的细节,且像素也很高。对比原图可以发现,实际作了裁剪处理,裁去了很大一部分的图像,只保留了其中的一部分,即便如此,所剩下的像素仍然足够我们作网络分享及常规尺寸的图像输出。这就是超高像素的魅力所在。  在RX1RII身上,高像素的必要性还体现在这是一款固定镜头相机,35mm在一些场合并不能满足构图要求,后期通过裁切进行二次构图就很有必要了,如果图像像素不足,裁切后的照片实用性会大打折扣2、可变低通滤镜  低通滤镜是用来减少拍摄时的摩尔纹的,如今越来越多的相机采用了去低通滤镜的做法,是因为低通滤镜处理后的画面,锐度会有所降低。而去低通滤镜的相机被证实可以有效提升成像锐度,当然拍摄某些场景的时候会更容易出现摩尔纹。  索尼RX1系列的第一款产品是带有低通滤镜的,而第二款产品RX1R是前一款的去低通滤镜版本,如今RX1RII采用了最新研发的可变低通滤镜的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选择是否启用低通滤镜效果,当不拍摄高密度规律场景的时候,关闭低通滤镜会提升画面的锐度。(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  摩尔纹在图像中出现是有条件的,首先需要是拍摄规律排列物体,器材方面要求拍摄物体规律排列的间距与传感器相邻两个像素间的距离接近,这个时候传感器识别的信号容易受到干扰而出现伪信号,即是摩尔纹。索尼黑卡RX1RII的输出像素约4240万,如此高像素使得相邻像素间距离非常的小,那么出现摩尔纹的情况要求拍摄密度非常高的规律排列物体。以上样张使用RX1RII拍摄的是显示器的屏幕,开启或关闭低通滤镜效果时的成像表现有较为明显的差异。100%截图100%截图  可以看到,在拍摄显示器屏幕的时候,较远距离拍摄的液晶屏,显示点阵的密度与相机传感器像素密度接近,因此出现了摩尔纹。RX1RII无论是关闭低通滤镜还是开启低通滤镜效果,画面中都出现了摩尔纹。但开启低通滤镜后,画面中的摩尔纹明显减淡。不过只要细心对比一下细节就会发现,开启低通滤镜后的细节变得模糊了一些,关闭低通滤镜时的锐度要高很多。  追求高锐度表现还是追求减少摩尔纹要看实际的需求,索尼RX1RII的可变低通滤镜提供给拍摄者一个选择,有得选总比没得选要好。不过现实拍摄当中,密度高如显示器点阵的规律物体始终是少数,所以一般建议大家关闭低通滤镜使用,如有需要的话可以开启低通滤镜。RX1RII也提供了低通滤镜的包围曝光功能,可以一次性连拍三张不同级别低通滤镜标准的照片供后期挑选。3、内置电子取景器  电子取景器一直以来是中高端相机的配置,因为这些相机通常体积较大,配置一个电子取景器不成问题。但是要在便携相机上增加电子取景器就有一定难度了。对于便携相机来说,机身内部的每一毫米空间都需要好好利用。RX1RII取消了内置闪光灯,在原来闪光灯的位置设置了弹出式电子取景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收回到机身内。236万像素的电子取景器显示效果十分清晰,100%的视野率使用起来十分放心。  卡片相机上搭载电子取景器在索尼RX100III上已经实现,并且黑卡RX100III的体积更小巧。RX1RII上的电子取景器虽然不是首创,但是在设计上要比RX100IV的更方便,取景器弹出后无需拉出目镜即可直接使用,取景器的调焦装置设置在侧面,前后推动即可取景器调焦。  索尼黑卡RX1RII还提供了取景器的眼罩,眼罩为橡胶材质,安装上眼罩后,观景舒适度提升非常明显,不会受取景器外的光线影响。除此以外,直接使用取景器的时候,如果眼睛压到目镜,目镜会被轻微压缩导致焦距移动而观景模糊,但是装上眼罩后,目镜位置被锁定,不会出现移焦的问题。当然安装上眼罩后,取景器不能回缩到机身内。4索尼黑卡RX1RII画质测试五、索尼黑卡RX1RII画质测试索尼黑卡RX1RII不同ISO噪点测试ISO截图一截图二50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2560051200102400  关于画质,索尼黑卡RX1RII因为采用的是背照式全画幅CMOS的缘故,单个像素的感光能力进一步提升,也因为使用了背照式的传感器,所以RX1RII才有勇气在输出约4240万像素的同时,设置最高ISO为102400。事实上在如此高像素的情况下,RX1RII的高感光成像表现还不错。从以上截图来看,ISO低于6400时,画面的颗粒感都不算非常明显,但是细节锐度在ISO高于3200时降低。也因为RX1RII采用的是固定镜头的35mm定焦镜头的缘故,成像输出配合度方面要比可换镜头的相机更好,不难发现在低像素下,RX1RII的锐度非常的高,甚至远超同样配置搭配的单反或者无反相机。而这只不过是手掌大小的便携相机,无疑是目前成像最出色的一款便携相机了。5索尼黑卡RX1RII风光样张六、索尼黑卡RX1RII实拍样张1、风光样张(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  索尼黑卡RX1RII在白天使用低感光拍摄时,输出的约4240万像素的图像有极大的细节表现优势,不但细节丰富,而且非常锐利,突出了高像素全画幅CMOS的优秀画质水平以及35mm F2规格蔡司镜头的解析力。此外,索尼特有的艳丽而不过饱和的色彩,JPG直出的画面非常吸引人。6索尼黑卡RX1RII夜景、弱光样张、总结2、夜景、弱光样张(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  RX1RII使用的是背照式的全画幅传感器,背照式传感器最早便是由索尼研发的,如今消费相机已经普及了背照式传感器,但全画幅传感器因为尺寸较大的缘故,一直没有实现,但今年索尼已经推出了两款使用背照式传感器的产品,使用背照式传感器能有效提高单个像素的感光能力,能有效提高高感光下的画质水平。从以上实际拍摄可以看出,RX1RII的弱光拍摄能力非常强大,一点没有因为高像素而降低高感光下的成像表现,在高感光下仍然保持了漂亮的色彩,画面颗粒感也控制得很好,大部分的弱光场景都可以手持拍摄来实现。七、PConline评测室总结索尼黑卡RX1RII优缺点总结优点缺点1、像素高、高感画质过硬2、机身小巧便携3、内置电子取景器4、可变低通滤镜技术黑科技1、电池续航力弱2、握持手感一般  全画幅的便携相机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拍摄装备,索尼在三年前将其变成了现实,并且在今天推出了各方面性能更出众的新品。RX1RII的约4240万像素背照式全画幅CMOS传感器,与旗舰微单索尼A7RII相同,也是今年推出的超高像素相机中的一员,实际输出的高像素照片,不但可以用作日常拍摄,作为专业大幅图像输出也完全可以胜任。  小巧高画质是索尼黑卡RX1RII的主要卖点,但是也因为追求小型化的缘故,握持手感及电池续航力较为欠缺,所谓凡事有利有弊。不过解决的办法有很多,索尼本身也提供了相应的方案,使用相关的附件可以提升使用。
总排行榜我在第36位
参考价:¥19100
网友评分: 3.4
摄影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索尼A9 配这些镜头怎么样?
索尼在今年4月发布的定位旗舰级的微单相机a9,短时间引起了市场上的热议,但理性的消费者面对3W+的售价,不少网友忍不住问一句:抛开信仰,索尼a9真的值吗?在许多问答社区里面,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引来各路索黑还是索粉的激烈辩论,但相信90%以上的键盘侠并没有摸过真机,也并不会购买它,这是为什么呢?
值不值得买,这确实是一个可以探讨的话题。
A9具有竞争力的参数新升级有很多,但大部分的人也并不会真的关心和购买,首先就是它的售价,28999元的售价肯定不是给普通用户像换手机那样买的产品。在这个价位段上与之对应的就是佳能1DX Mark II和尼康D5。
佳能1DX Mark II售价34499元,尼康D5售价39888元。近3万元的相机,我们对其要求必然是苛刻的,不能“将就”。
索尼A9的优势:参数之王不是盖的
从相机配置参数上面来看,索尼a9可能交出了高分的成绩单,里面有许多体育摄影师基本关注的点:高连拍、高像素、密集对焦点。虽说传感器只要2420万像素数值,但却是旗舰相机中最高的(佳能1DX Mark II为2020万、尼康D5为2082万),连拍速度是三者中最快的,20fps虽然是电子快门模式下实现,与单反有些不同,但是单反相机中连拍最快的佳能1DX Mark II只是达到16fps。
对焦点数量A9更是达到693个对焦点,覆盖面积为93%,但从焦点数量来看,确实比光学对焦点点多了很多,但佳能1DX2在实时取景模式下,全像素双核CMOS AF理论上每一个像素点都可以成为一个对焦点,所以不能单从对焦点数量来衡量对焦性能。
索尼A9引为为傲的性能来自于全新的堆栈式Exmor RS CMOS
另外,索尼A9还有一些特色功能功能,首先说的就是内置五轴防抖功能,对于手抖和超长焦上面,确实有明显的提升。除此以外,连拍时无黑屏、支持静音连拍,拍摄无震动也是索尼A9新的亮点功能。
索尼A9的不足:稳定性,就看关键时候会不会掉链子
从索尼A9的改进点来看,A7上最受恶评的电池续航问题终于有了改善,终于更换了新的电池型号NP-FZ100,续航力有所提升。不过从官方给到的数据来看,单块电池可拍摄约480张(EVF),650张(LCD),如果给体育摄影师使用的话,这个续航表现仍然是难以接受的(佳能1DX Mark II与尼康D5电池续航力在1200张左右)。即使a9安装了VG-C3EM电池手柄后,两块NP-FZ100电池下可以连续拍摄950张照片。
这个表现也比佳能、尼康顶级单反差很多,并且外接手柄不是标配,需要额外付费。
双SDXC存储卡槽设计 与专业定位出入较大
除了电池续航力的问题外,存储效率也成了索尼A9不及竞争对手的地方。官方提供的数据指出机身缓存支持连拍张数为JPEG Extra fine L: 362张, JPEG Fine L: 362张, JPEG Standard L: 362张, RAW: 241张, RAW&JPG: 222张10, RAW(无压缩): 128张, RAW(无压缩)&JPG: 118张。
这个连拍张数表现是很不错的,但是这不是一个可以拿出来比较的项目,因为佳能1DX Mark II或是尼康D5在JPG格式记录下都是无限连拍直到卡满的,RAW格式连拍张数也比索尼A9多得多。
并非索尼A9的表现不够好,而是对手会更好。加上索尼的20fps的连拍性能,实际可以支撑的连拍时长会比对手短很多,这就要求摄影师对瞬间捕捉的预判更加精准。
国外摄影师Danny在自己的YouTube频道That1CameraGuy上发布了一段使用A9使用时出现过热现象的视频,主要内容是在温度27度左右的阳光直射环境下拍摄游泳比赛。大概拍了20分钟左右,相机出现了过热警告,而且屏幕出现提示后并没有关闭相机。
Danny在视频中直接怒怼大法:“ 索尼,给我个合理的解释!”对于体育摄影师来说,能够长时间稳定拍摄很重要,中断拍摄会错失很多精彩瞬间。Danny虽然在视频中赞赏索尼A9的对焦、连拍以及手感等方面都相当不错,但是因为过热中断拍摄对职业体育摄影来说杀伤力太大,没法忍。
镜头群不完整,机构更换系统可能性很小
从性能上来说,索尼A9比起过去发布的A7系列要强大多了,也是最优秀的索尼微单相机。只不过它是一款直面佳能1DX Mark II与尼康D5的旗舰相机,动不动就说吊打佳能、尼康,取代佳能、尼康在体育摄影界的地位就言过其实了。
在体育摄影里,最重要的就是超长焦镜头,这一直是索尼镜头群里面的败笔,不管是佳能的白炮群还是尼康的黑炮群,几乎统领了奥运会的比赛现场,完备的镜头群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生产力工具,这方面让许多摄影师和图片拍摄机构所担忧的。
其实索尼a9掉价是意料之内的事情,最根本的问题,并不是产品不够优秀,而是在许多细节的地方,并没有做到最极致,最耐用,最便捷。包括发热、存储卡、镜头群、续航时间等问题,是阻碍摄影师选择它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款生产力工具,不可能在比赛、在活动的关键时候,相机提示过热、缓存中、电量不足的状况,错过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候,宁愿拍得一般,也不愿意错过了没拍到,毕竟有些时候,没拍到关键的一刻,可能是要赔钱。
如果说28499的价格是否可以入手,这要取决于你是否能接受这样的不完美出现在一个生产力工具上面,但无可否认,在索尼A9下新加入的技术和功能,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尤其是传感器的性能升级。
一直以来,我都在使用 " 单反+大炮 " 的组合进行拍摄,主题基本都是野生动物。每年大约会花上半年左右的时间,往返非洲以及南北极进行野生动物的拍摄,对于灵敏度、速度的要求极高,导致从未想过使用微单来代替单反,直到这次接触到了索尼全画幅微单旗舰 A9 以及这款迷一般的索尼 G 大师镜头 FE100-400mmF4.5-5.6 GM OSS。
我相信 FE100-400mmF4.5-5.6 GM OSS 镜头设计的目的,可能就是野生动物摄影。作为摄影师,必须要准确地抓住动物的眼神、飞行中的鸟类。通常情况下,我会使用单反的中央点对焦,再进行构图。这次,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索尼 A9+FE100-400mmF4.5-5.6 GM OSS 的跟踪对焦,其速度已经超过了单反的表现。其锁定对焦点并实时跟踪对焦的功能,让我第一次真正从先对焦再构图的习惯中解脱了出来,而最高 20 张/秒的连拍速度,对抓拍精彩瞬间可谓是如虎添翼。
这只索尼 G 大师镜头 FE100-400mmF4.5-5.6 GM OSS,有着自然主题拍摄基本够用的焦段,而重量仅相当于一款 300mm F4 定焦镜头,配上微单相机,其轻便程度可想而知,光圈 4.5-5.6,能够呈现出相当锐利的焦内,以及相以均一的焦外模糊画面,表现出一瞬间动物的眼神细节。
在 2017 年国庆期间,我跟随野去自然旅行前往南非生态训练营,这是南部非最老牌的自然体验项目,带着这款相机每天跟着向导在非洲的丛林徒步、夜游,轻便的重量,使得一切都轻松了许多。
在我们的营地里,生活着许多的安氏林羚,它们时不时地走到我们的身边,给了我们很多拍摄的机会。
除此以外,还有无数的鸟类一直相伴,比如说金尾啄木鸟、南非灰蕉鹃、绿鸠、南黄弯嘴犀鸟、红嘴犀鸟,几乎一直伴随左右。用这款镜头打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
跟踪拍摄,往往是最能感受到这款镜头神奇魅力的地方。比如说,在 10 月 4 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时,在我们身边,飞奔而过一只侧纹胡狼。那一瞬间,举起相机,以自动跟踪对焦的方式,直接对焦到了这只仍在灌木丛后的侧纹胡狼的眼睛,它不断地奔跑,而对焦点却死死的锁在它的身上,完全没有受到阻挡在胡狼与镜头之间的无数灌木的干扰。最终获得了一张张精彩的照片。
大鱼狗是一种体型并不大的鸟,此前使用单反的 300 定焦镜头进行跟踪对焦是,经常错失很多打鸟的良机,而这次,使用这款索尼最新的长焦镜头,在大鱼狗飞起的一刹那,我拍下了极其精彩的飞行场面,头部与鸟喙都极为清晰于锐利。因为长焦打鸟经常需要在后期放大截图,所以画面的细腻以及锐利程度特别重要。这次,真实感觉到索尼专业镜头的魅力,其细节的锐利程度甚至超过了多数的单反定焦镜头。以至于我可以将画面放大到两倍以上,依然细节清晰可见。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这款镜头的图像稳定技术,FE100-400mmF4.5-5.6 GM OSS 在这方面一直是强项,而这次,也让我觉得尤其震憾。一般来说 400mm 的拍摄过程中,稍稍地抖动,就会造成模糊。所以,如果需要成非常锐利的像,或是手持拍摄一段视频,镜头的防抖性能,是最为关键的。这次,我尝试在昏暗的光线下,拍摄狮子、夜鹰等动物,拍摄出的照片依然令人惊喜,不仅锐度极高,噪点也很小。而视频拍摄,几乎可以完全摆脱三脚架的束缚,拍摄质量可于专业摄像机相媲美。
十几天的使用,完全摆脱笨重的单反相机,却获得超越很多单反相机的效果,让我不由惊叹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各种解放,让摄影变成一件普通人都可以上手并且享受的过程。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旅行、热爱生活、喜欢分享、热爱自然的人,索尼全画幅微单 A9 与 FE100-400mmF4.5-5.6 GM OSS 镜头,定会让你如鱼得水,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一直以来在器材界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只有拥有顶级体育旗舰机的厂商才是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专业标杆作用不容忽视。
近年来,索尼微单相机在全画幅市场上走得顺风顺水,进军体育界是迟早的事。
日,又是一个值得载入相机发展史册的日子,索尼还是老样子没有改变深夜发布新品“毛病”,但这次的主角绝对让你兴奋的睡不着觉——新一代全画幅微单A9正式亮相。
Kiwi 梁爽 毕超 | 作者
编辑 | 梁爽
要打造直接对抗佳能EOS-1D X Mark II、尼康D5的旗舰产品绝非易事。
一直以来无反系统进军体育摄影,都存在诸多技术难点:追焦性能、连拍速度、续航寿命、机身可靠性(操控/防护)、取景时滞、机身响应速度等等,那么索尼在A9上是怎么做的呢?
近日,索尼全画幅微单A9就来到了我们色影无忌编辑部,一直关注它的小伙伴们,赶快来看看它的本领吧。
对比参数(点击查看大图)
在评测开始之前,我们先从纸面的详细参数来了解一下索尼A9相机。
从上面的对比图中可以看到,索尼这次在A9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拿出来很多黑科技,包括图像传感器,前端LSI、20张/秒连拍、693个对焦点以及1/32000s的快门,这些逆天的参数都要比同级别的尼康D5和佳能EOS 1DX Mark II更高。
索尼A9亮点功能摘要
1. 2420万像素全画幅堆栈式CMOS;
2. (AE/AF)20张/秒高速连拍;
3. 高分辨率不间断监视取景器;
4. 693个相位检测点,覆盖面广泛。
1. 2420万像素全画幅堆栈式CMOS
CMOS是一款数码相机升级换代的关键,作为图像传感器最大的制造商,索尼深知这个领域还有非常多的可能性与挑战。
为了让大家看到更强大的一面,索尼这次在A9相机上,首次采用了全画幅堆栈式CMOS,注意这里是传感器尺寸为全画幅,以往我们仅在1英寸产品上看到这种CMOS,如今这种结构在全画幅大型传感器上得到应用,绝对是一个进步。那么索尼为什么采用堆栈式CMOS?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速度!这款堆栈式CMOS整合了存储,其整体读取速度是传统CMOS的20倍(注:A7II的20倍,A7RII的7倍)。此外,该传感器采用了堆栈式结构,包括无隙芯片镜片、铜布线层等工艺。
堆栈式CMOS第一个特点就是体积,它改变了传统背照式CMOS基版分离的设计,直接有信号处理电路的芯片替代了原来背照CMOS图像传感器的支持基板(如下图),当芯片收集到信号后,可以直接转化为电信号传输至下层。
这样的分布设计,可以让厂商在生产中得到很好的优化,例如:像素层和电路层可以分开制造并贴合,电路层能使用更先进的工艺;表面积利用率更高(元件从平面摆放变成立体堆叠),整个模块的尺寸更小。
堆栈式CMOS在具备体积的优势下,还有速信号处理能力并且内置DRAM存储芯片,能够收集更多的光线信息和数据快速读出,带来出色的高速影像处理能力。这也直接影响到照片在低感光度下的细腻程度和高感光度时噪点的产生。
2.(AE/AF)20张/秒高速连拍
堆栈式CMOS是作为“高速”的基础,索尼A9实现了AE/AF下20张/秒高速连拍(无压缩RAW:12张/秒)。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此高的连拍速度是在全电子快门下实现的,而机械快门下这款相机最高只能实现5张/秒的连拍,与以往A7系列产品相当。当然考虑到黑卡RX100 V约2010万像素可在AF/AE下实现24张/秒高速连拍,如今A9的2420万像素20张/秒也是可以预料的。
A9与A99II一样,搭载了BIONZ X图像处理器和新开发的前端LSI,结合高速前端大规模集成芯片, 进一步提高了图像处理速度。
连拍过程中,并非简单刷帧数,还要考虑到AF/AE,索尼宣称该机实现了每秒60次AF/AE计算检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A9并不像一些单纯刷连拍的机型只能固定第一张AF/AE。
当然细心的朋友也会发现,A9与A99II一样,在高速连拍下,无论压缩还是非压缩RAW均为12bit。如果用A9通过LA-EA3转接A卡口镜头,由于驱动力的下降,可以在AF/AE跟踪下实现10张/秒连拍。
3.高分辨率不间断监视取景器
索尼A9搭载了368万点电子取景器,该分辨率已经达到业界顶尖(与富士GFX的EVF分辨率相当)。 除了具备蔡司T*涂层减少了反射。
最关键的是索尼通过120fps高帧率减少取景延迟。在连拍过程中,这款相机可实现无黑场不间断取景拍摄,60fps高刷新使得显示延迟更低。
A9的取景器具备标准和高速两种模式
与之相比,单反系统虽然光学取景器零延迟,但反光镜系统在连拍过程中不能避免黑场问题(遮光时间)。
像尼康D5通过改进反光板驱动装置,缩短了遮光时间,从而获得连续的取景器图像,减少图像模糊。
索尼A9与竞品相比 无间断无黑场
4.693个相位检测点 覆盖面广泛
索尼A9的图像传感器表面上拥有693个相位检测点,覆盖大约93%的图像区域。索尼A9的对焦升级思路与A6000到A6300类似,通过扩大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点的数量,从(A7RII)399点增加到693点,实现了更宽广的对焦区域。
693个相位检测点
如果用户在拍摄更小的被摄物体时想拥有更好的追焦表现,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增加对焦点的个数来提升对焦点的密度。
此外,当用户试图拍摄远方的物体时,使用4到5个对焦点能够比使用1个对焦点对焦更加准确可靠。
另外,焦平面相位检测自动对焦传感器,不像普通的相位检测传感器那样能够让相机灵活地激活图像传感器上的自动对焦点,用户可以利用此特征把对焦点集中在被摄物上。
A9&A7RII相机整体设计对比
通过上面各种的纸面特性介绍,相信大家对A9相机已经充满了期待。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从外而内的详细介绍一下这款A9微单相机。
当然,第一个环节还是它的整体外观与设计,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A9机身设计方面的改变和升级,本次笔者找来了索尼自家同门A7RII进行对比,大家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新A9微单相机到底有何不同。
索尼A7RII(左)&A9(右)微单相机正面对比
虽然索尼A9微单相机内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在外观设计方面,索尼还是将A7系列的设计理念传承到了A9身上。
硬朗的线条、顶部军舰头,但从正面来看,A9与A7RII相比改变并没有多少。虽然A9增加了不少内部元件,但在整体三围上却基本做到了零增长,依然保持了小巧轻便的特点,它的三围仅有126.9x95.6x63.0mm,重量为673g。
为了满足专业摄影师的不同拍摄环境需求,索尼A9中也使用了镁合金机身结构,在机顶、前端、手柄以及内部结构等重点部位都得到了更坚固的支撑。
索尼A7RII(左)&A9(右)微单相机左侧对比
索尼A7RII(左)&A9(右)微单相机右侧对比
因为加入了网线接口、双SD卡槽以及电池体积增大等原因,在机身的厚度方面,A9相比于A7RII还是有所增加,这个改变我们可以从相机的侧面对比看出。在机身左侧,原来2组接口变成了三组,而右侧的SD卡槽从原来一半的占位变成了整个侧面。
索尼A7RII(左)&A9(右)微单相机背部对比
索尼A7RII(下)&A9(上)微单顶部正面对比
相机的顶部和背部是按键的主要分布区域,从上面的对比照片中可以看到,A9加入了不少新的设计,对于这些新面孔,笔者在后面会有详细介绍。
虽然A9加入了新设计,但对于以前A7系列的按键分布改变并没有太大,如果您之前就是索尼微单用户,那上手A9的话几乎没有什么陌生感。
索尼A7RII(左)&A9(右)微单相机电池对比
对于索尼微单相机来说,电池的续航差一直被广大摄影爱好者所诟病。在新的A9机身中,索尼增加了不少元件,对焦、画质以及连拍等能力更加强大,但这也带来了更大的电力消耗。
为了满足摄影师更高的续航要求,A9使用了型号为“NP-FZ100”的新电池,它容量从原来A7系列的1020mAh提升到2280mAh,单块电池的续航能力为480张。当然缺点就是与以往的A7系列相机并不通用,不过新一代A7系列产品很有可能也会采用这款电池。
A9&A7RII相机细节设计对比
一款产品的细节,决定了用户在日常使用中的操作感受和方便程度。同时,合理的按键分布以及设定也突显出了厂商设计方面的功底。虽然大致上看索尼A9的整体设计并没有很大变动,但在一些细微之处还是有所调整。那细节方面会有什么改变呢?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索尼A7RII(右)&A9(左)微单相机卡口对比
之前笔者也提到,索尼A9为了满足摄影师更多的使用环境,采用镁合金机身。除此之外,在机身卡口的设计上,也从原来A7RII的4枚固定螺丝变成了6枚,增大机身卡口坚固性。
索尼A9微单相机驱动模式拨盘
作为面向专业摄影师的首款微单相机,索尼A9将不少功能都从菜单中剥离出来,直接反馈在机身功能键上。
双层选择拨轮。在拨轮上方为驱动模式选择,通过按压中心锁定按键进行“单拍”、“连拍(高/中/低)”以及“定时”等拍摄模式选择,在其下方为对焦模式选择。
将对焦和驱动模式独立后,当我们在遇到突发拍摄情况时,不必再进入相机系统中进行参数选择,这样可以更快速的调整相机。
索尼A7RII(左)&A9(右)微单相机顶部按键对比
在A9相机机顶右侧,这里的按键分布并没有太多改变,快门/开关、模式拨盘(自定义模式增加至3)、自定义键以及曝光补偿拨轮等都得到了很好保留。
索尼A7RII(右)&A9(左)微单相机背部按键对比
索尼A9相机的背部操作按键改变比较明显,首先值得说的就是“对焦拨杆”的加入。在A9以前的索尼微单相机,我们想选择焦点都必须先进入对焦选择模式,再通过拨轮进行调整。
此次A9为了做到更快的对焦选择,全新加入了对焦拨杆,不用进入菜单,直接使用拨杆即可选择不同对焦区域。
其次,A9还加入了“AF-ON”按键,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在体育摄影的拍摄中“AF-ON”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其与快门的联动操作,可以让对焦到拍摄的过程进一步变短。
除了这两个新设计外,A9还有一些细节的提升,例如背部波轮面积增大,使用感受进一步提升,视频录制键位置做了调整,还有取消AF/MF快速切换按键,独立AEL按键等等。
索尼A7RII(右)&A9(左)微单相机存储卡槽对比
在存储卡槽方面,索尼A9的卡槽设计由A7系列的单卡槽变成了双卡槽,并且其中卡槽1(下槽)支持UHS-II规格,在使用每秒20张/秒连拍时,使用USH-II规格存储卡可以完成更高速的记录。在它的上卡槽(卡槽2)并不支持USH-II规格SD卡,仅支持UHS-I规格(兼容记忆棒)。
小编更希望这款高速机能够配备XQD卡槽,毕竟该标准是索尼发起的高速标准,对于高速读写更有帮助。
索尼A7RII(右)&A9(左)微单相机机身接口对比
索尼A9机身除了与索尼A7系列相同,具备音频输入输出接口、mini-HDMI接口和Micro USB充电数据接口,还增加了数据传输的网线接口和闪光灯同步接口。
索尼GP-X1EM握柄
在本次索尼发布A9相机的同时,还发布了一款名为“GP-X1EM”的握柄。(需要另购)对于用户来说,小巧的微单相机如果搭载长焦镜头使用时,握持手感会有所下降,想要更牢固的抓握机身会比较吃力。
这时,如果大家安装这款GP-X1EM握柄,可以让用户更牢固的抓住相机,从而实现更好的拍摄体验。
索尼GP-X1EM握柄
索尼GP-X1EM握柄底部镂空设计
索尼GP-X1EM握柄采用了金属材质的骨架,并且有镂空设计,可以保证了握柄硬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重量。它的安装方式是通过相机底部的三脚架接口进行连接,有些类似快装板的设计。
索尼GP-X1EM握柄荔枝纹蒙皮
索尼GP-X1EM握柄加装A9机身效果
为了增加手感,在手柄的四周还有荔枝纹蒙皮覆盖,加装在相机上时,可以和机身做到很好衔接,整个握柄与机身很好贴合,不会有突兀的感觉。
索尼GP-X1EM握柄加装A9机身效果
大家可以看到,笔者将索尼GP-X1EM握柄与A9机身相连,整个手柄部分更长,增大了底部的握持面积。实际使用中,右手手指可以有更大空间进行抓握,对于稳定相机是非常好的帮助。
在得到这款小握柄的时候,笔者也进行了尝试,它不但可以支持索尼A9相机,也可以支持A7系列相机。该手柄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必须拆卸后才能更换电池、手柄底部不平放置不稳等。
白平衡色彩倾向
下面我们看一下索尼A9的白平衡表现,由于在室内评测,编辑选择自动、白炽灯分别拍摄。
需要注意的是A9的自动白平衡有“标准”“环境”和“白”三种优先模式:
从结果上看自动“标准”下A9的画面有些偏暖;自动“环境”下画面进一步偏暖,比较符合白炽灯黄光环境效果;
自动“白”修正暖调非常明显,白色还原更准确;白炽灯下则有些偏冷。如果用户需要较为准确的白平衡,建议使用预设模式。
感光度测试
前文编辑谈过A9是索尼首款内置堆栈式CMOS的全画幅微单相机。与传统前照式CMOS相比,堆栈式CMOS处理速度大幅提高的同时还能改善画质。
堆栈式CMOS本质上也是背照式CMOS,背照式CMOS将部分电路放到了像素层的下面,但仍有部分是在像素层上,堆栈式CMOS则完全把电路层放到了像素层的下方,这样的进光量会更加大。
A9的原生常用感光度为ISO100-51200,向上感光度可扩展至相当于ISO204800。为了验证索尼A9的BIONZ X影像处理器降噪性能,我们采用RAW与JPG对比。
测试条件:
索尼A9搭载EF85mm F1.8镜头,设置为RAW+JPG、矩阵测光、预设白平衡(3100K)、焦距85mm、光圈f/8.0。由于目前ACR尚不支持A9,我们使用索尼自家IDC5.0(降噪关闭)将RAW转JPG与直出JPG对比。
(本次测试A9为工程机、固件版本0.01)
ISO测试截取位置:
从测试结果来看,ISO 800以下索尼A9的画面非常干净;ISO 1600时索尼A9的RAW画面颗粒略粗,JPG则在降噪的作用下并无明显噪点;ISO上升至3200时,RAW彩色噪点开始增加,此时JPG的降噪涂抹并不严重,依然能保持画面干净;ISO6400时,RAW的彩色噪点明显增加,尤其暗部红蓝噪点比较突出,JPG下降噪虽然能让画面保持干净,但涂抹导致细节开始流失;
至于ISO,RAW的彩色噪点非常严重,红蓝绿噪点已经影响一些细节,所幸的是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偏色,JPG在降噪作用下感官上还可以接受;ISO 51200以上,RAW的彩色噪点已经让黑色背景出现偏色,实用价值不高,JPG则涂抹比较严重,细节影响严重。
总得来说索尼A9的高感表现比A7RII、A7II更好一些,使用JPG的话能够满足体育摄影的需要。
宽容度测试
至于宽容度,虽然官方称索尼A9这块堆栈式CMOS画质有所提升,但效果如何还需要实拍验证。
采用“暴力还原”的测试方法:
索尼A9使用ISO 100、F8光圈,在正常曝光基础上分别进行+1、+2、-2、-1曝光补偿(IDC5.0目前仅支持±2档调节),如此得到过曝、欠曝严重的RAW照片,放到IDC5.0(降噪关闭),将曝光向相反的程度进行还原,RAW转JPG比较。(本次测试A9为工程机、固件版本0.01)
过曝测试 还原前后:
从“暴力”测试来看,+2过曝情况下,A9能够拉出不少细节,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白色部分细节已经难以拉回且存在偏色问题。而+1过曝情况下,这款相机可以比较好还原主板上的细节。
欠曝测试 还原前后:
在欠曝情况下,还原能力非常考校暗部彩色噪点控制,-2欠曝的情况下,A9可以轻松拉回大部分细节且无明显噪点;-1欠曝下对于A9来说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虽然受到软件限制,本次测试还不够暴力,但从±3档还原测试来看,这款相机对于高光细节的保留一般,而暗部细节则表现的较好。
A7RII与A9菜单界面对比
在菜单方面,此前A6500和A99II已经改为新菜单。不少用户都反映以往的菜单档案式的标签页有些混乱,如果想找寻某一项功能需要翻很久。
索尼针对这一不足进行了重新的设计调整,推出了新菜单。
索尼通过不同颜色将一级选择页面进行标注,将“拍摄设置”、“无线设置”以及“相机设置”等进行区分,而后每个一级选项中再进行细化整理。这样的改进确实思路清晰,想要调整某一功能,查找起来比较方便。如果大家习惯了以前的菜单,这次要好好适应一阵。
下面小编具体列举一些菜单设置的新功能(此前A99II、A6500已经有部分功能应用过):
1.三种自动白平衡
索尼A9与A99II一样,在AWB模式下加入了优先级设置,如果主要光源是白炽灯或类似灯具,且白平衡设置为"自动",则色调优先可以设置为"标准"、"环境"或"白"。环境优先可以更好还原拍摄场景,与肉眼所见相近,而白优先则能更准确校正白平衡。
2.点测联动
索尼A9的点测光点可选择“中间”或“对焦点联动”,对焦点联动正是大家需要的点测联动功能。所谓点测联动,就是在点测光模式下,对焦和测光是同一个点。在选择对焦点的同时,测光点也同时关联了这个点,对这个点进行点测光。这样用户的对焦测光构图一步完成,对于抓拍很方便。
3.三种快门类型
索尼A9快门类型共有三种,默认为自动(机械+电子混合),另外还有机械快门、电子快门两个选项。需要注意的是电子快门不支持闪光灯,在小于F11光圈时连拍时无法启动自动对焦。
4.触摸操作
索尼A9与A6500一样,在菜单方面增加了触摸操作。A9除了可以用摇杆进行对焦点选择,还可以通过触屏的操作既直接又快捷,形成使用习惯后就会非常顺手。在小编看来索尼应该在回放浏览照片上也支持触摸操作,用户可以像使用智能手机一样,快速翻阅放大检查。
5.AF区域注册、换垂直和水平AF区域
所谓“换垂直和水平AF区域”功能与佳能EOS-1D X 系列的“分别设置横/纵向持机时的自动对焦点”类似,能分别记忆水平/垂直持机时最后所选的自动对焦点和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模式。
改变相机方向时能自动切换到相应方向上记忆的模式。根据场景设置此功能可以提高拍摄效率。
另外,A9还可像其他体育机那样,注册对焦区域,用户注册后开机使用,无需再将对焦区域挪到常用位置,工作效率更高。
6.FTP有线连接
索尼A9内置以太网接口,使用连接线就能直接与局域网连接。在体育馆等有局域网的场所,可以即时将拍摄数据上传计算机或FTP服务器。
连拍追焦测试
前面说了那么多,索尼A9真正核心亮点就是对焦和连拍。这台机器的官方宣称语叫“速度点燃激情”,很显然A9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佳能和尼康的顶级体育机。那么A9在对焦、连拍上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
这次笔者使用A9拍摄了浪琴马术障碍赛中国联赛,好好的体验了它的连续AF-C对焦和连拍性能。可以说A9的整体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最高可达20张/秒的高速连拍
A9的一大特色就是连拍快,在技术特点中已经介绍过。当使用A9的自动快门或者电子快门时最高连拍速度可达20张/秒。这个速度对于使用传统反光板结构的机器来说绝对是望尘莫及的。
目前顶级单反最高达到12-14张/秒的连拍速度,而A9利用无反结构优势可以轻松突破。高连拍的好处不再多说,可以定格更多的精彩瞬间。当然A9上设置了一些限制,这个需要用户注意两大前提:
1.只有快门类型选择自动快门或者电子快门时才能实现20张/秒(机械快门:5张/秒);
2.当拍摄非压缩RAW格式时,最高只有12张/秒(无论压缩无压缩均为12bit)。
(压缩为微信最高限制)
当然对于运动摄影来说,连拍快是一方面,最大拍摄张数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笔者通过实拍来演示一下A9的缓存性能,测试采用RAW+JPG文件格式,使用高速UHS-II SD卡。
可以看到当使用未压缩RAW+JPG时,A9大概可以在12张/秒速度下持续大约10秒,之后连拍速度明显下降。这和官方宣称的最大拍摄张数118张基本一致。这也是A9最大极限数据的存储性能。
当拍摄多张照片后,相机会需要一定的时间将数据存储到SD卡上,在红灯未灭之前是不能够进入菜单操作的,另外回放的话也会需要等待才能显示最后拍摄的照片。
从机身的连拍缓存来看,如果使用RAW+JPG话大约可以持续10秒左右,而如果只使用JPG话,那么可以连拍大约18秒左右。
配备多种对焦区域选择
在AF-C模式下,A9利用299个传感器相位检测对焦点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远比顶级单反大的多。
因此用它进行连续追焦的成功率会更大,由于对焦点之间的缝隙更小,在对付一些小体积的目标时,脱焦的可能性也进一步降低。
同时这台机器还配备了多种对焦点区域选择,包括广域、区、中间、自由点,扩展自由点、扩展锁定AF等等。
在拍摄马术时,笔者就有非常实际的体会,当使用正确的对焦模式后,A9的对焦特点可以完全发挥出来。
1.自由点:M
这种单点模式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用户可以自行选定一个单点进行对焦,它的特点就是稳定,可以对小面积目标精确对焦,可以减轻因障碍物而造成的对焦失误。
这个模式也是很多专业体育摄影师一直在使用的。在A9上选择这种模式后,用户就可以进行非常精确的连续跟踪拍摄。
笔者的感受就是在拍摄大部分场合时都有很稳定的表现,特别是反差足够的时候对焦速度很快。
另外在拍摄很多穿越前方障碍物的镜头时,使用这种模式外加锁定的AF追踪灵敏度是最佳组合,基本上不会造成对焦点的漂移。
不过这种模式也有弊端,就是进行局部特写时,由于目标移动速度快,很容易造成合焦困难。
2.扩展自由点
这种模式其实在顶级的单反机身上并不新鲜了,针对上面单点在拍摄局部追踪可能出现的问题会有所改善,利用所选点周围的辅助对焦点进行协同对焦,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成功率。
该模式也是笔者使用比较多的,它适合拍摄多人或者多干扰物的环境,比如篮球或者足球比赛。扩展对焦点保证了更高的合焦率,同时还不会出现合焦失误的情况。
过去无反相机最大的问题就是连续追焦差,特别是对于一些高速迎面过来的目标。那么A9的实际表现如何呢,下面请看笔者拍摄的GIF动画。
(压缩为微信最高限制)
从实际的表现来看,对于这种迎面过来的主体,A9的表现基本上合格。这个模式下扩展的辅助对焦点灵敏度很高,当主体运动时,这些点也会随着做出反应。
不过笔者建议,在拍摄上面的题材时,可以把追踪灵敏度调高,这样对焦点可以更快速的对主体合焦。如果是拍摄横向运动目标时则反之,让对焦点可以更牢固的“咬”住主体。
目前搭配的这支FE 70-200mm F2.8 GM总体的对焦速度是不错的,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拉风箱情况。
如果说A9真正让笔者感到无反相机拍运动强大,那非广域模式莫属。无论是拍摄纵向和还是横向的运动目标都有很高的主体识别率。相机会自动选择比扩展点更多的对焦点进行辅助,只要目标上有反差就会被相机捕获。特别适合拍摄像短跑、体操、游泳等高速移动的题材。
这次马术比赛笔者也在大部分时间体验了广域对焦,笔者为了测试一下它的极限性能,特意用镜头的200mm端直接拍摄飞奔中的马腿,要知道,在取景器基本爆框的情况下还要对一个高速移动的物体对焦,这对于单反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通过测试,笔者认为A9的成功率还是挺高的,相机内众多对焦点能够迅速随着目标而进行移动,前面说了A9的对焦覆盖面积大,几乎可以从取景器一侧追踪到另外一侧而不用担心由于对焦点造成脱焦问题,这个顶级单反真的做不到。
但这个模式也并非无敌,它很容易受到来自于不同景深位置的遮挡物干扰,特别是在主体穿越很多连续障碍的时候会比较麻烦,这时候将机身内的AF追踪灵敏度调成1(锁定)会改善很多,但同时相机的对焦速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区的概念其实和广域差不多,相机都是通过自动选取多点进行对焦。区别是区的对焦覆盖面积更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主体的识别准确性。
不过它的问题依然和广域一样,就是有多目标时会出现对焦失误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广域和区是比较适合单一目标的高速摄影,如果有多个目标需要切换对焦的话,那么还是单点或者扩展点更靠谱一些。
笔者实拍了视频用来演示A9使用广域对焦模式下的连续追踪性能演示:
总的来说,A9的对焦性能让笔者感到惊喜,相对于以往的无反相机来说进步很大,很多不能实现的高速追踪都可以实现,而且实拍下来A9的成功率也很高。基本上不比当差。
但A9由于对焦区域选项较多,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题材和环境来合理选择,否则会造成失误。笔者认为一般中低速目标直指使用自由单点就可以,如果移动速度快,那么就启动扩展自由点,对于不容易对焦的物体就可以使用区对焦。
值得注意的是,索尼这个AF追踪灵敏度选项5是灵敏度最高的响应,1才是灵敏度最低的锁定。对于过去习惯使用(佳能/尼康)单反的人来说需要适应一下。
(向右滑动)
编辑使用索尼A9机身+70-200mm F2.8 GM拍摄的样片。(以下样片仅缩小至1200宽,保留EXIF信息)
(向右滑动)
新浪体育摄影师李欣使用索尼A9机身+70-200mm F2.8 GM拍摄的样片。(以下样片仅缩小至1200宽,保留EXIF信息)
一直以来顶级体育机都是相机厂商的专业象征,如今索尼的微单相机在全画幅市场上走得顺风顺水,进军体育界是迟早的事。
去年A99II虽然是一款单电相机,但凸显运动拍摄性能已经暴露了索尼的意图。今年A9的出现并不令小编感到十分惊讶。
然而要打造一款直接对抗佳能、尼康旗舰机的产品绝非易事。一直以来无反系统进军体育摄影,都存在诸多技术难点:追焦性能、连拍速度、续航寿命、机身可靠性(操控/防护)、取景时滞、机身响应速度等等。
索尼在A9这款相机上做了诸多努力,比如首次搭载堆栈式传感器,要知道对于无反系统,图像传感器不仅仅是一个成像元件,还是测光、连拍、取景等重要核心,全新的堆栈传感器大幅提升读取速度,这使得高速连拍、高速对焦(算法读取)、高刷新取景成为可能,由此我们也看到了A9创造了多项参数上的记录。
有人说A9的出现标志着无反革了单反的命,小编觉得这话有些夸张,但并非没有一点道理,我们可以视它为无反革命的开端,无反系统的优越性在这款相机上展现的淋漓尽致,比如超高速连拍、机身小巧、连拍震动低、弱光取景(EVF亮度更高)等等。
相比之下单反作为从胶片时代走来的老结构,虽然经过厂商不断改进,但其机械结构终究是有极限的,以佳能为例,每代连拍速度提高一两张已经颇为不易,未来随着濒临极限迟早会放弃发展。索尼的A9给我们看到了未来,依托电子技术显然发展更为迅猛。
单就索尼A9这款产品本身,超高速连拍、静音拍摄、机震轻微、对焦覆盖大、区域多点追踪等都是优势,然而之所以说A9只是革命的开端,那是因为目前无反系统还不足以彻底碾压单反,比如障碍追焦稳定性、续航能力、机身可靠性、相机写入时无法操作、电子快门抗光源频闪、续航一般等问题。
未来相信经过两三代的改进,这些都可通过技术手段一一解决,直到攻下体育机这座最后的堡垒,才能宣告无反全面接管高端市场的来临。
1.JPG高感降噪算法较好;
2.693个相位检测点,覆盖范围大,多点追踪性能明显提高;
3.20fps无黑屏连拍,能捕捉更为细微的动作;
4.支持双转盘、摇杆、AF-ON、触控选焦点,操控更为专业;
5.翻转屏和取景器分辨率更高,取景器延迟更低;
6.电池续航能力明显提升,优于A7系列;
7.支持4K超清视频、支持120/100fps慢动作视频拍摄;
8.支持机身五轴防抖,可与镜头防抖协同工作;
9.电子快门下,果冻现象明显减轻。
1.障碍物对焦稳定性有待提高;
2.电池续航能力有待提高;
3.人造光下自动白平衡不够稳定、偏黄;
4.机身偏小,与远摄镜头组合,握持手感不佳;
5.仅有一个卡槽支持UHS-II,不支持XQD存储卡。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黑卡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