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不让用收割机机好不好用?

Tap to View More洪祥弹齿哥收割机用好处多快手号:dWant to watch more? Download Kwai now.999Following86PostScan QR Code to Download当前位置: >>
联合收割机现状及使用方法
联合收割机现状及使用方法 国产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搞了这么多年了,放眼望去,依然是日系收割机一统天下,一手 遮天。究其原因,是国产收割机质量太差,农民根本不愿意花钱去买这样的劣质机,所以也 就没有了市场。 难道我们中国人就真的生产不出可以让农民放心购买的机器吗?非也。 这次 的浙江之行似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是专业生产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配件的,目前的主打产品是“千顷田”牌单向离合器 和圆盘切草刀、 合金钢切禾刀等易损件。 这次本想到浙江某半喂入收割机厂谈单向离合器合 作之事的,同时也想见识一下自诩放弃全喂入专攻半喂入、高擎“国”字号大旗、为民族争 光,令国人骄傲的半喂入收割机专业生产厂的光辉风采。然而 , ... ... 到了厂里,七拐八拐居然没看到一台收割机。在我的印象里,应该是整整齐齐的收割机 阵列。正好碰到一个女工人,于是就问他们的收割机车间在哪?她看我拎着包,可能以为我 是买收割机的,就对我说: “快倒了” 。我一愣。她说“质量不好,容易坏,卖不掉” 。我如 果再说是买收割机的,她就可能以为我的智商太低了。我马上改口说: “我们是做联合收割 机配件的, 这次是来找你们老板谈合作的。 没想到她又说了一句 ” “要不到钱” 我又是一愣。 。 在短短的几十秒内,她居然在我这接连引爆两枚*弹。 按照她的指点,怀着复杂的心情,找到了装配车间。进入车间,感觉好像有点不对。 原以为半喂入机技术含量较高,其车间应该宽敞、明亮,其装配流水线不说全自动起码也要 半自动。然而,我所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在面积不大的简陋车间里,在满是油污的水泥 地上并排放着十几台机器,三个工人正在边说边笑装着什么零件。看着我的到来,他们打起 了招呼。 我向他们说明了来意, 又拿出了我们的单向离合器给他们看。 其中一个工人说: “我 们的单向离合器是我们自己做的,就是买个单向轴承放在里面就完事了。 ”我看了一下他们 的单向离合器,表面已经被碰的凸凹不平了。我再用手转动,天啊,转了半圈,另半圈用力 才能转动。很卡。这是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我跟一个工人说: “你们的单向离合器质量好 像有点问题,有点卡。 ”没想到那个工人回答的很干脆: “知道,就这样”我说“这可是很严 重的质量问题,是不能出厂的,你们怎么不检验一下再装配?”他说“我们检验过了,就这 一台不好,其他的都是好的” ,紧接着他又说“我们的产品便宜啊,买洋品牌一台可以买我 们两台,我们用两台和他一台比,看看谁能比过谁?”此话有点耳熟,想起来了,在前几天 的南京农业机械展览会上, 国内另一家半喂入收割机厂家的销售人员正在向一个参观人员滔 滔不绝地讲他们的产品: “我们的产品价格低,拿两台和他一台比,比死他” 。 天啊, 中国人的头脑太聪明了, 居然想出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深理论, 比阿 Q 聪 明多了啊! 听到他的这番话,我的心里洼凉洼凉的。我们可以控制的质量为什么不控制? 我们原本可以做好的为什么不做好?难道是做不好吗?接下来其厂长的话更是令人心颤。 这 位厂长也不看我们的产品质量,第一句话就问我们的什么价格。我和他说了价格之后,他说 他们自己做的也就一百多块钱。我说我刚才看了你们做的产品了,质量好像不是很好。他立 即说他们的用几年都不会坏。这样的质量用几年都不坏,那我们的可以用几十年了。 无知啊,欺骗善良的中国农民! 现在,对这家说要扛民族大旗的厂家彻底失望了。对 国产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前景也感到一片渺茫。 匆匆地离开了这位老厂长的房间,坐上了返程汽车。 (江苏常州千顷田农业装备配件 厂 樊凡 www.kakota.com ) (转载请注明作者单位及姓名) 农机补贴十宗罪 一、披着“补贴”的外衣,干着“敛财”的勾当。 各级农机部门借鉴定、推广之机,开什么推广会、展示会、博览会,疯狂从农机企业敛财。 接受吃请送礼之类就微不足道了。 二、越富的越补,越穷的越不补。 越是富裕的农机大户、个体户、有钱的农民越补;越是没钱的农民越莫想补。 三、有关系的补,没关系的不补。 想享受补贴吗?先给老子送礼再说。 (和农机部门或当地政府部门权要越有关系的越补,没 关系的想享受补贴越没门) 四、有实力的能送礼的企业品牌越补,送钱少或没钱送的企业产品品牌质量再好也越不补。 企业到处公关,耗费大量心力人力物力。 譬如目前玉米联合收获机销售基本是走农机部门路线,因为有政府“补贴” 。因此,各家企 业都只有拼命往农机部门送钱或许以高额返利,哪家企业送的钱多或给予返利高等好处越 多,其产品就越能享受“补贴” 。 记者在许多企业采访时他们都称,补贴把他们搞惨了,还不如直接与经销商打交道,农机部 门人员比经销商要难缠得多,耗费了他们无数不必要的心力、精力、物力,同时本来可由企 业之间的正常有序的竞争演变成了由农机部门掌控的无序竞争。即使你的企业产品质量好、 服务好,由于黑中介的作用,也不一定卖得好。 “还不如不补” ,即使那些因补贴而销得多 的企业都如是说。 五、当官的发财,企业和农民买单 实际上, “享受”了农机补贴的产品售价大大提高,譬如本来正常的市场竞争状态下 8 万元 能卖的玉米机,企业销售时为了摊去给当官的送去的各种费用(钱、返利、实物等和其他公 关成本)不得不将这笔费用算在售价内,结果农民要多掏 3 万元即 11 万元才能购买到玉米 机,而这 11 万元中包括了“享受政府补贴的 3 万元” ,如此一来,相当于在正常市场竞争情 况下没享受补贴。这 3 万元补贴实际去了哪里呢,就是企业给当官的花去的公关成本,绝大 部分进入了贪官污吏们的腰包,一部分进入了本来不用进去的宾馆、饭店、公路收费站和加 油站等地方。 六、大量农机部门办的展销会、推介会层出不穷,参展会上企业比农民多,企业疲于奔命。 很多省、市农机部门直接出面借机大搞什么农机产品展销会、推广会、交易会、博览会,有 的则直接挂上“农机补贴”的名头,间接或直接向农机企业捞钱(直接办会或与展商合作) 。 譬如四川省农机局、 潍坊市农机局、 黑龙江某两家农机部门合作的等很多地方农机行政管理 部门举办的各种名目的农机展会等。其目的只有一个:捞钱!企业不参展吧又怕得罪当地农 机部门,参展又没有什么用,滑稽的是,有时参展企业比农民、经销商还要多,而且企业要 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想一想,光布展和运输,就要花费企业多少成本啊!有本事的、 不服的可以来找俺老朱辩论: 你们这些办会的始作俑官员没有得到好处?没有好处的事你能 那么卖力办展?企业要想卖得好, 他自己会搞路演、 会搞宣传, 用不着你来瞎掺和、 瞎扯淡! 企业和老百姓都不是白痴,怕你尔! 要想做好企业,确实很不容易啊! 七、扰乱市场,违背市场规律办事。市场提前透支,造成虚假繁荣。 不可忽视的是, 如果不根据各地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和其他因素做出科学的规划和决策、 科学 的实施步骤,将会出现由于农机补贴的“刺激”和“催化” ,本来由正常情况下的市场竞争、 正常的市场供给需求变成了畸型的市场竞争、 无序市场供给需求。 譬如前两年各地对自走式 小麦收获机补贴力度大,造成市场空前“繁荣” ,大量购机者的涌入也造成有些人并不有挣 到钱,同时对市场的提前预支造成了市场过早进入萧条,2006 年自走式小麦收获机市场一 落千丈就是明证;与此同时,像近两年由于补贴“刺激”不少企业都大大纷纷上马大中拖, 从大的方面说, 也间接促成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劝告那些目前正享 受“补贴福荫”的企业,千万不能被眼前的市场繁荣或短暂的利益所蒙蔽,特别是那些产品 单一的企业,如果不及早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一旦像今年一样 自走机不补了,你的企业将陡然陷困,你的员工将失业,并进而引发社会问题。 八、纳税人的钱落入了贪官污吏的腰包。 农机补贴来源于公共财政,都是我们纳税人的血汗钱啊! 九、行政操作,增加行政成本,同时客观上给农机行业不法官员以寻租、创租机会。 各地的补贴决定之前、 企业在召开商务会期间或平常, 不少农机局官员接受吃请游玩甚至到 处到企业“拜访”“考察” 、 ,司空见惯。 十、给老百姓心目造成不良形象,农机行业贪官污吏们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该享受补贴的农民没享受到,造成社会不公现象,各级农机部门借机吃拿卡要、敲诈勒索, 在农民、企业(公民)的心目中于党和政府的形象很不利。后记: 农民、多少农民究竟享受了多大“农机补贴”的好处,政府部门或您有时间不防去做一下抽 样调查。 农机补贴作为大农业补贴的一类,可以说是一项不错的政策。农业部农机化司、所有为“三 农”问题鼓与呼的有良知的人士为此也出了不少力、花费了不少心思,但是让人始料未及的 是,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竟成了一些人用以敛财、发财的工具,导致补贴变味。因此,采 取什么样的实施措施、如何避免农机管理部门的寻租、创租,值得深思,同时我认为,改革 目前的农机补贴方式势在必行。如何以更加科学的措施、减少补贴的走样,确实需要更多人 士花费脑筋。不过,我们大概也明白,农机补贴过程中所造成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农机行业 所能解决得了的…… &朱礼好& 零部件质量不过关国产农业机械低水平徘徊 业内专家认为, 看一个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不仅要看它的农业机械的社会保有 量和农业机械化的实现程度, 还要看它的农业机械的质量水平和有效应用水平。 只有高质量 的农业机械,才能提供高效的应用性能。 有数据显示,我国农机产品水平和世界先进国家比仍有差距,整体技术尚处在发达国家 初级水平,品种单一,结构不尽合理,最突出的差距是农机产品的质量问题。近几年来,农 机产品监督抽查的平均抽样合格率都在 70%左右,这一结果表明,我国农机产品的总体质 量水平仍偏低。 导致我国农机产品总体质量水平不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笔者认为,农机 零配件质量差是其主要原因, 它直接影响到整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甚至危及到了人身安 全。根据国家质检部门组织各地开展的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表明,长期以来,在农机 生产领域农机零配件的合格率一直都在 60%~70%之间徘徊,事实上,流通领域农机零配件 质量问题更为严重。全国每年涉及农机产品质量的投诉事件近千起,仔细分析,大部分都是 由零配件在材料、热处理和机械加工方面存在质量问题或使用劣质零配件所致。 笔者曾两次参加了湖北省和武汉市农机管理部门联合组织的对省内最大的农机零配件 市场的执法打假行动,发现许多经销商都是无证经营,而且“三无”农机零配件也是比比皆 是,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当执法人员要依法整顿相关市场时,却遭到了市场 管理人员及经营者的阻止和围攻。 事后笔者又以购买者身份多次探访相关市场, 听经营者一 语道破天机,农机零部件市场全国都一样,国家六部委的农机“三包”规定管不了农机的零 部件。 难怪有数据表明, 我国小麦联合收割机产品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足 20 小时, 只及国 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有的品牌故障频繁,同时故障发生的部位多,从配套动 力到行走机构、液压系统、脱粒清选部分以及易损件均有故障发生。 笔者在农村调研时, 一位老农说, 国外的农机产品价格是很贵, 但使用几年都不出故障, 而一些国产农机,价格是便宜,可是往往还没收回成本,就要花钱维修了。根据多年使用农 机的经验, 他认为, 国产农机在技术上并不比国外的差多少, 绝大多数故障都出在零配件上。 看来,要想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必须花大力气抓好农机零配件的产品质 量。 首先,应重视对农机零配件生产厂家的管理,杜绝不合格农机零配件产品流入市场, 给销售者和使用者造成损失,也就是从源头上抓起。按照农业机械产品“三包”规定,确定 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 为进行产品质量问题的提前预防, 应在生产方和销售方积极推行交货 质量检证制度。销售者应主动维护自己对所销产品质量的知情权;交货时,销售方有权向生 产方索取证明该产品质量的有关资料,并按标准或合同进行有关检验,当检验能力不具备, 或检验结果有争议时, 销售方应积极主动地与生产方协商, 申请法定质检机构对产品进行第 三方质量验证。 其次,应着力整顿农机零部件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零配件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的重点在市场,只有全面开展市场检验,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农机产品质量, 既要持之以恒地整治和打击假冒伪劣农机零配件产品, 还要建立长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对 农机零配件产品的市场检验,可采取农机、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联合组织,省级专职质 检机构实施的办法进行。 再次,是全面提高零配件质量标准。当前,很多农机零配件生产者不懂标准、质量、安 全、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产品往往粗制滥造。而农机零配件的经营者标准质量意识也十分淡 薄,他们普遍认为,只要有购买我就经销,反正农机零配件出不了大问题。农机零配件使用 者更是迫于无奈, 有凑合着用的思想。 所以, 全面提高农机零配件标准质量素质已迫在眉睫. 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市场前景分析 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市场前景广阔,而最为用户看好的是价格适宜、可靠性 高的半喂 式水稻联合收割机。这是记者参加最近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水稻跨区机收 现场会,采访多位 业内人士获得的可靠信息。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会上说, 据对刚刚结束的麦收初步统计, 今年全国共 有15万 台联合收割机参加小麦跨区机收工作。机收小麦面积达2.3亿亩,占 收获面积的74%, 比去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 全国水稻机收水平仅为15. 4%,预计今年全国参加水稻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 机不会超过4万台。 来自江苏、湖北、江西、湖南的14个机收服务队、85台联合收割机,参 加了这次 跨区机收水稻现场会。全国近30家企业生产的水稻收割机参加了演 示、展示。农业部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今年也将第一次启动水稻收割机 质量跟踪调查。农业部准备在 稳定小麦收割机械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水稻收割 机械化。 业内人士认为, 机械化收割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 而且每亩约可以减少劳 动力成本 30~40元。目前我国水稻收割的机械化程度很低,而水稻又是我国 种植面积最大、单 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因此这一市场潜力十分巨 大。 水稻比小麦对收割机的要求更为苛刻。据记者调查,我国水稻种植结构、耕 作制度复 杂,加上土地园田化水平低,机耕道建设不配套,使水稻收获机械难以 很好地适应农艺的 要求。我国水稻主产区在南方,南方多丘陵、高原,地区和季 节性差异大,这对水稻联合 收割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 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偏小使得机械化效 率低,水稻价格近几年走低使农民调减水稻 改种其他经济作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 稻联合收割机的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影响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普及的最大障碍是缺乏质量 稳定、价 格适宜的机具。国产水稻联合收割机科研开发滞后,适用机具少,质量 不能让农民满意: 背负式联合收割机对地表的破坏严重;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技术状态不稳定;双季稻地 区的农民为了种晚稻,多有存留稻秆的要求,而国产 的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却无法做 到。吉林省十多年来先后试用7种国产割晒 机在示范点上作业,通病是适应性差、易出故 障、不坚固,难以大面积推广。 从目前情况看,进口品牌的半喂式联合收割机可适应我国大部分水稻产区的 收割要 求,应用效果最好。在本次现场会上,日本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商株式会 社久保田,在苏 州投资生产的久保田牌半喂式联合收割机大出风头。它效率高, 每小时能收割3~6亩, 倒在烂泥田里的稻谷也能收割得干干净净,引起了业内 人士的浓厚兴趣。据调查,日本、 韩国近年来在江浙一带投资生产的半喂式联合 收割机,脱净率、损失率、防陷性能等主要 技术指标优异。但“洋机械”好用价 也高,这些机型价位多在15万元~30万元左右。 据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前不 久在湖南、四川等八个南方水稻生产省的调查,农户投资15 万元~20万元购 买水稻联合收割机用于经营,资金回收期为6~8年;超过20万元, 投资回收 期长达8~15年。若加上昂贵的零配件和维修费用,投资回报期将更长。 可靠性好的收割机价位高,购机者亏本经营;可靠性低的收割机价位低,但 故障多, 购机者无利可图。业内人士认为,谁能较好地解决水稻联合收割机市场 的这一矛盾,必将 成为市场上的赢家。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曹建军处长等经过长 时间的调查研究后认为,目 前符合中国国情、能为农民所接受的水稻收割机应具 备以下特征:使用性能好;接地压力 低于0.16公斤/平方厘米;适应性强, 售后服务好;可兼收小麦;全喂式价格1.5 万元~5万元,半喂式在12万元 以下。 “国”字号半喂人联合收割机可时崛起 半喂人联合收割机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机型在国内发展已有几个年头, 但放眼国内市场 却几乎是日韩产品一统天下, “国”字号厂家为数不少,却大多小打小闹,没有强势品牌。 “国”字号大旗依旧无人能扛,其中原因值得深究。 趋势: 半喂入收割机将引领水稻机潮流 由于能够做到稻麦兼收, 且价格适中, 履带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成为当前水稻收获机械的主 力机型。 但从长远而言,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由于自身的缺陷不能最终满足稻作区农业生产发 展的要求:一是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喂入量制约着机器的生产率,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水 稻产量将越来越高,为了保证一定的生产率,将不得不抬高割茬减轻喂入负担。高割茬势必 给下道耕整作业带来困难,既费工又费时。二是全喂入收割机割下的作物,经滚筒脱粒后, 茎秆完全被撕碎,且不说机器消耗了很多能量,干了许多无效劳动,还会造成需要秸秆的地 方留不住,不需要的秸秆难以处理。三是全喂入收割机收获水稻,谷粒破碎较多,稻谷容易 霉变,难以长期储存。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仅将作物的穗部喂入滚筒进行脱粒,因而使滚筒 的功率消耗大大减少。同时,它的收获工艺能保证低割茬和茎秆完全,不仅能促进茎秆的综 合作用,而且也为农艺后续工序处理提供了方便。高品质的水稻生产,越来越需要使用半喂 入联合收割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将是水稻收获机械的发展方向,引领行业新潮流。 现状: “洋机”已成市场主导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生产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厂家有十多个,但真正成规模,上档次的企 业几乎都是中外合资的企业(主要是与日本和韩国合资企业) 。合资企业依靠自身技术和资 金上的优势,长驱直入,迅速占领国内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市场瓜分着这块巨大的“蛋糕” , 日本洋马、久保田,韩国国际、荣洋、大同等公司,或合资,或独资先后在国内建厂生产半 喂入收割机。虽然在上个世纪末,由于“洋机”价格昂贵得让人难以接受,销量上升不快, 然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尤其是购机补贴政策的全面实施,先富起来的农民 将投资的目光聚集在高性能联合收割机上,使洋品牌的产销量一路攀升。据了解,今年上半 年江苏洋马公司产品销量大增, 有望达到去年同期销量的 3 倍。 久保田公司去年国内销量达 1300 台,今年上半年将超过同期的 2 倍。销量翻番的增长使“洋马” “久保田”等洋品牌进 一步确立了半喂入收割机行业的主导地位。 相对于洋品牌的火爆行情, 国字号生产厂商大都像一锅欠火候的温水。 无锡太湖、 湖州星光、 泰州锋陵、 南通联农等企业虽然涉足半喂入收割机行业比较早, 但其产销规模没有突破性进 展;而福田重工、现代农装等后入者又未有大手笔,为此,国内企业的强势品牌还未真正形 成,国字号收割机一时还难以与“洋机”形成对抗之势, 技术: 关键部件已不受牵制 在今年初的一次联合收割机研讨会上, 多年从事联合收割机研究开发的中国农机研究院研究 员韩增德曾放言:目前我们已经具备生产 10 万元以内的半喂入收割机技术能力。 如果说,前些年我国的半喂入收割机的设计还处于测绘模仿设计阶段,那么,随着各生产企 业的技术进步,近年来已走出模仿设计,开始在重要部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取得了设计 领域的进步。发动机国产化已取得普遍成功。半喂入收割机批量使用国产发动机,使得像湖 州星光、泰州锋陵、南通联农等企业在创立国产品牌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国内液压无级 变速器(以下简称 HST)的生产和使用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航天航空系统的贵阳 501 厂已在 2000 年就开始批量生产与洋马、久保田收割机配套的 HST 系列。该厂的技术办量和生产设 备与日本、韩国的相关企业相比毫不逊色。另外,脱粒机的作业能力和性能决定了半喂入收 割机整机的生产率和性能水平,国内在这方面的设计改进也取得了成功。 韩增德告诉记者,在技术方面生产半喂入收割机已不成问题,关键部件已不受国外企业牵 制.规模化生产已成为可能。 症结: 上下游产业链断裂阻碍发展 据了解, 目前生产国产品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企业中年产销量超过百台的很少, 不上规模 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市场份额,更谈不上和外国产品进行竞争。那么,其中的症结究竟在什 么地方呢?据韩增德分析,相应的配套体系没有建立是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的企业生产实质是一种社会化协作生产, 一个产品的组装需要很多配套厂商的配合和支 持。由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配套体系相当完善,想进入者只要生产出核心部件,就能批量生 产。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厂家却没有这么幸运,大到割台小至齿轮,配套厂商屈指可数且质 量也上不去。虽然,像洋马、久保田等外资企业的配套体系已日臻完善,但很难为国内企业 所用。因为,一方面外资企业自建的配套生产厂不可能去培育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洋机” 的配套厂商一般不会冒险得罪自己的“洋”客户,去迎合“明天”有着太多不确定性的国内 企业。当然,国内厂商对配套产品没有大量、持续的需求,也是相关配套体系成长缓慢的原 因。 据有关业内人士分析,除了配套体系的原因外,没有大型企业真正敢第二个吃“螃蟹”也是 症结之所在。虽然大家都知道半喂入收割机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利润空间也较大,然而,由 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是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从技术研发、技术工艺的掌握、技术 工人的培养、机手的培训等等方面部需要极大的财力、人力的投入。另外,厂商担心生产的 过多,售后服务跟不上,会影响企业的信誉。为此,已涉足的大型农机企业大都处在小规模 生产的“打探”阶段。 一边是配套体系没建立, 阻碍收割机企业投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生产; 另一方面缺少真正 意义上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生产厂家, 又制约了相应配套企业的建立, 这看似一对难以调 和的矛盾却是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这一生产“链条”上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把它们实现真正 的连接,是国内厂商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另外,国产机性价比相对日韩收割机没有多大优势也是症结之一。洋马、久保田等知名品牌 的收割机售价一般为 20 多万,而国产机在没有品牌效应、可靠性还存在差距的情况也卖十 五六万。业内人士分析,半喂人收割机纯属投资性消费品,性能是购机者考虑的首要因素。 当然,如果性能差距不大,而价格相悬殊,消费者不可能不考虑。如果洋品牌卖 20 万,国 产机卖 10 万,也许市场需求会旺―些。 破解: 转变思想是关键 国内产品―直以价格低廉作为赢得市场的“杀厂锏” 。如果,随着中外合资半喂入联合收割 机企业产品国产率的提高,其产品的价格有所下降,而国产机的规模再上不去,价格优势不 明显,那么,其结果只能是洋品牌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国内收割 机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经营思路,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大技术、资 金等的投入。这样不但有利于形成规模效益;同时也有利于培育自己的配套体系。由于半喂 入联合收割机的生产投入较高,相关企业应打破思想束缚,考虑走联合研发、生产的路子。 此外国家也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上予以支持,通过各方努力使“国”字号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大旗”早日树起。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市场与发展浅谈 自从一九九五年以来小麦联合收割机发展迅速,经过五、六年的时间,小麦收割机市 场已趋于饱和, 用户机收作业半径缩小, 大部份地区购买力下降, 小麦收割机厂家运作艰难, 单机利润少, 估计明年小麦机总体市场出现明显萎缩状况。 而水稻麦收割机从一九九七年在 全国全面推广和发展后, 全喂入机型保有量迅速增大, 半喂入机型在发达地区呈明显上升趋 势。既是这样,目前水稻产区机收率仍然较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收割机的普及推 广,预计在今后五、六年内履带水稻收割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面就联合收割机的市场 与发展谈谈个人观点: 一、履带水稻联合收割机在南方的发展 国产全喂入履带收割机早期产品是湖州 130 机,三联 150 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半喂入 机型有无锡太湖 l450,国外机型有久保田、洋马、东洋等。目前,全喂入稻麦收割机生产厂 家众多,具有规模的有:浙江湖州、浙江三联、温州威泰、江苏常柴、南通五丰、珠江广联、 佛山金浪、 北汽福田、 桂联等。而对半喂入机型来说, 国产机、进口机已成平分秋色的格局。 再则, 国内已有多家企业生产此类机型, 并已渐入佳境, 此类厂家有:江苏常柴,河北徐水, 江苏金麒等。其他如疏脱式联合收割机也将占有部分市场份额。 联合收割机的结构由简单的振动筛、低地隙型式发展到今天的二次清选、二次复脱和 适应各种不问作业环境的底盘,作业效率由原来的 1.5~2 亩/小时提高到 2~4 亩/小时,割幅 由原来的 1.0 米发展到今天的 1.3 米、1.5 米、1.6 米、1.8 米、2.0 米多种割幅并存,收割机 的动力由原来的 S1110、S1115 发动机提高到现在的 485、490 发动机。总之,高效率、高可 靠性、通过性能好、维修方便、低损失、高洁净度是收割机购机用户的强烈要求,也是收割 机厂家努力的方向。 二、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市场情况 我国水稻收割机的发展很不平衡,除了江、浙、沪等发达地区机收率比较高以外,其 它水稻主产区机收率较低,受当地经济条件的限制,受地埋环境的影响,收割机的推广与应 用仍有一定阻力。然而在我国的皖、湘地区,生产厂家和当地农机部门也为此做了较大的努 力,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无论怎样都需要农机推广部门及有关厂家作出艰苦的努力。 三、各地区水稻联合收割机的选型 由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制约,近几年粮食价格偏低,使得产粮区的农民收入普遍降 低,影响了收割机的使用和购买力。在南方水稻产区,全喂入履带机型是目前水稻收割机的 主流,半喂入机型市场占有率不高。水稻收割机作业环境最复杂的就是早稻收割季节,降水 量大,下雨频繁,稻草含水多,收割时间紧。这就要求收割机要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目前 130 割幅的履带收割机配套的发动机大都是 S1115 柴油机, 不过 130 系列收割机的市场 呈现萎缩趋势, 多数收割机厂家对此机型一般不作大的投入, 现在大多收割机家都把精力放 在 150、160 系列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上,有的生产厂已发展到 2 米机,从机子的使用效果、 用户的心态及购机回报率来进行分析,150、160 系列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将是今后五、六年 时间内的主要产品。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联合收割机的综合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 工作效率高、作业质量高、价格相对较低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前景将十分诱人。 四、履带水稻收割机在南方发展的对策 在我国南方地区,从农村劳动力结构来看,年青力壮的劳力很多外出务工,给联合收 割机的应用提供了机会, 同时机收价格的降低使很多农民容易接受收割机的作业, 最简单的 情况就是在中国水稻产区很多农民都乐意接受利用机器来进行旋耕服务。 因此, 稻麦收割机 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 目前,投放市场的履带式稻麦联合收割机品种较多,整机质量普遍提高,但少量机子 的制造工艺比较原始,工作不稳定,农民使用后效果不理想,制约了农民的购机欲望,制约 了工厂的发展。 因此要迅速推广和发展履带水稻联合收割机关键是生产出各种性能过硬, 适 应农艺特性的产品。同时,要求产品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充分考虑每个零部件使用特性, 在服务网点提供足够的配件。 在功能配置上,二次复脱功能使得脱粒洁净度明显高,损失率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 底盘高地隙可以通过泥脚深的田块, 南京金蛙厂履带稻麦联合收割机带有旋耕机功能很适合 购机用户的需求,在一机多用上取得突破。有不少用户有保留稻草的要求,因此建议生产厂 是否考虑可以在脱粒室排草口增加特制的收集器, 以方便农民用稻草来喂牛、 烧火、 种大蒜、 种菌种等用途。有些用户提出要加大粮仓的机型,解决接粮难的问题,最近有几个厂家已向 市场投放了该机型,反映不错。每项功能的增加,收割机的适应性就得到不断完善,这些功 能的配置对潜在购机用户来说是一种导向, 对生产厂家来说是一种卖点, 只有不断完善和发 展,才能为收割机普及创造有利条件。 南方履带稻麦收割机和北方轮式收割机在市场营销上截然不同,首先,南方水稻草主 产区都是双季稻或三季稻,作业时间较长,在选购时间上不会提前购买,甚至在看到收割现 场后才决定购买,这给收割机厂家生产造成一定压力,一旦出现批量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南方人消费观念与北方也存在差异,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一般不会轻易投资。所以, 客观上的因素使得收割机生产厂家不得不正视现实, 做好充分市场调研和产品定位, 严把质 量关,生产出优质产品。 经有关方面抽样调查,半喂入机型正常稳定作业,一年可以收割
亩,三年 可以回收成本,江苏一用户去年共收割 2800 亩,获得 14 万元总收入。全喂入履带收割机, 以 160 系列机为例,正常机收一年可以收割 600 亩左右,约两年时间可以回收成本。如果 160 履带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在南方正常作业,按双季稻来计算,每个季节收割时间为 20 天, 每天收割 30 亩,每亩收费现在因各个地方不同大都在 40~50/ 亩元幅度,每亩机收成本约 10 元,一年纯收入 3.6~4.8 万元,这样一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再退一步如果每亩机收收 费为 30 元,一年纯收入为 2.4 万元,两年可以收回成本,但有时往往达不到购机用户的预 期想法。 衷心希望我国的联合收割机生产厂在农机推广部门和当地农机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凭 借自已的实力与经验,使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早日进入快车道。如何选购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投入能力的增强, 许多以前农民连想都不敢想的机器也陆续 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尽管价格很高,但近几年来在江苏、上海、浙江、广 东等沿海地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目前市场有进―步扩大的趋势, 准备购买半喂入联合收割 机产品的人将越来越多。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联合收割机品牌不少,国外的以日本、韩国生产的为主,国内 的以无锡联合收割机厂生产的太湖牌 THl450 为主。近年来,湖州联合收割机厂生产的湖州 碧光一号也开始规模进入市场,此外,还有中国农机院、北汽福田、常柴等企业也开发了自 己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很快也会在市场上看到其产品,用户的选择对象很多。那么,农民 朋友购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呢? 一、产品的市场表现。无论购买什么样的产品,首先是管用。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半 喂入联合收割机中, 从产品质量、 市场销售量等方面看, 国外的以久保田、 洋马人民号为先, 国内的太湖牌 THl450 表现也不错,而韩国的某一种产品却表现欠佳,2000 年还出现了被迫 花费 1000 多万元对销售出去的产品进行大规模所谓“技术升级”的事件。从总体上看,进 口产品质量好于国内产品,但随着国内产品技术的成熟,市场影响越来越大,迫使国外产品 加快国产化步伐,简化技术,大量采用国产件,降低价格,质量差距在逐步缩小,在某些方 面国内产品甚至超过了国外产品,如 THl450 的脱粒性能就好于国外产品。可以说,国内技 术的发展,客观上为农民减轻了“负担” 。 二、自己的投资能力。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是一个一次性投资较大的产品。国产机一般 低于 15 万元,而国外的产品曾经超过 30 万元,即使合资生产的产品,或者大量采用了国产 件的独资产品,价格约 24 万元左右,比国产机高出约 60%。购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时,一 定要掂量掂量自己钱袋子里有多少钱,否则,超过了自己的投资能力,可能由此背上沉重的 经济负担,说不定因为借钱太多,将挣的钱大部分支付利息,把自己变成了别人的“长工” 。 三、产品的使用维修成本。任何产品不但需要购买时的一次性投入,还有使用过程中 源源不断的维修投入。因此,选定产品前,―定要把厂家的售后服务情况、配件供应情况、 配件价格搞清楚,选择售后服务好、配件供应及时、方便、价格公道的产品。由于社会发展 水平的差距,经营策略的不同,国外配件的价格非常昂贵,与国内差距极大,有的甚至相差 十倍。对此因素一定要慎重考虑。 四、联合收割机收获市场行情。买回了联合收割机,还必须考虑资金的回收问题,这 就要了解收获市场行情。当初,江南、上海等地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价格曾经高达 100 -140 元/亩,近几年因为持有量的增加,出现了下降。目前,江南、上海的价格已经跌到 70-80 元/亩,苏北为 55-65 元/亩,而安徽更低,仅 40 元/亩。这就意味着半喂入联 合收割机的回收期要延长。联合收割机的购买与使用 联合收割机是一种集收割、输送、脱粒、分离和清选功能于一体的农作物收获联合作业 机械,是农业机械中结构最为复杂、科技含量较高、制造工艺水平要求很严的产品。因此, 对操作使用者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 用户在购买和使用当中应该了解以下内容, 对正确操作 机器和延长使用寿命都有益处。 一、 购买联合收割机时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用户在购买联合收割机时,应该根据作业地区、收割对象、作业性质、厂家三包服务网 点和配件供应能力等因素选购产品。 联合收割机产品种类较多,通常分为以下四大类: 1 、 自走轮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以最早的新疆 2 号( 4LD-2 )为代表,现已形成 了中收、福田谷神等十多个品牌。此种机型比较适合华北、东北、西北、中原地区以及旱地 环境作业,以收获小麦为主、兼收水稻,适合于长距离转移,是异地收割、跨区作业的主要 机型。 2 、 自走履带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以柳林、碧浪的 4LZ-160 、 4LZ-200 型为代表 机型, 现也形成近二十个品牌。 该机型比较适合华中及以南地区的水旱地或水田湿性土壤作 业, 适用于小麦和水稻作物的收获。 可以进行异地收割、 跨区作业, 但如果进行长距离转移, 则需要汽车运输。 3 、 自走履带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以太湖 4LBZ-145 、久保田 PRO488 型为代表, 目前行业中也有近十个品牌。此机型主要适用于水稻收获,可兼收小麦。是中小型联合收割 机中复杂系数最高的产品,价格也最高。与其他机型相比,收获后的粮食清洁度较高,并能 适应深泥脚、倒伏严重的收割条件,同时还能保证收割后的茎杆完整。 4 、悬挂式联合收割机。其代表机型有向明 4LZ -2 和大丰 4L -2 型等。悬挂式联合收 割机是利用拖拉机动力来进行收获联合作业,有单动力和双动力两种。此种机型价格便宜, 可以一机多用,但拆装比较麻烦,近年来的产销量在逐步下降。 如上所述,在选购联合收割机时,机器使用区域、收割对象和作业性质是要考虑的重要 因素。此外,购买品牌机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好品牌机通常是指这类机器作业性能好、工 作可靠、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信誉。我国联合收割机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激烈竞争,目 前已形成不少好品牌。自走轮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有福田谷神、中收、约翰迪尔、中原、双 力等;自走履带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有东方红、碧浪、柳林、沃得等;自走履带式半喂入联 合收割机有久保田、洋马、太湖等;悬挂式联合收割机有向明王、双箭王、大丰王等等。 二、使用联合收割机时必须注意的几个要点 任何机器,其使用寿命长短、故障率高低、 是否安全可靠等,除了机器本身制造质量外,跟机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情况也有很大关系。 使用联合收割机也不例外,在此提醒用户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机器操作者上岗前一定要经过生产厂家、经销商或有关部门的正规培训。如果对联 合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求不清楚, 就很难使用好联合收割机, 因此在机器使用前一定 要参加有关联合收割机的操作培训,并取得驾驶执照。 2 、使用前一定要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因为联合收割机结构复杂,尽管机器质量很好, 但如果没有弄懂内部结构及使用方法之前, 就凭经验随便使用, 不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 作,机器就很容易出现不该有的故障。 3 、因为被收获的作物条件差别很大(如作物品种、成熟程度、含水率、产量、作物高 度及倒伏情况等各有不同) ,所以在使用联合收割机过程中,应针对作物条件的变化,适时 调整机器的各个相关机构,以保证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性能。 4 、联合收割机上安装的安全防护装置,是为了保护操作者及其相关人员的安全所设置 的,因此机器运转或工作时不能拆卸,如果维修时已经拆卸下来,机器运转或工作前一定要 重新安装上。 另外在机器作业时, 一定要按照相关安全警示标志的要求执行, 以免出现意外。 5 、应该经常、及时地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如检查是否缺油、缺水、 是否有松动现象、是否有开焊的地方、是否有异常声响等等。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补充、 调整和修理,不能让机器带病工作,否则容易出现大的故障或损坏。 6 、绝大多数情况下,联合收割机的结构和整机参数从设计上是协调的,不能随意改动 或改装。如提高发动机转速、提高粮箱高度等等,这样做不但作业性能不能保证,还会加速 机器的磨损和损坏。 浅谈联合收割机作业时的前进速度 联合收割机作业时的前进速度是影响生产率和作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前进速度 应使收割机全幅工作,达到额定喂入量,并保证收割质量,获得较高的生产率。 一.前进速度对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的影响 1.对拔禾轮工作的影响 拔禾装置的功用是把谷物拔向切割器, 扶持茎杆配合割刀进行切割, 并及时将割下的 谷物推送到输送装置上。这就要求拔禾轮的压板转到底部位置时,相对割台应有向后运动, 因此拔禾轮的圆周速度要大于机器的前进速度,或者说λ=V 拔/V 机&1,二者比值λ称为拔 禾轮的速度比。 一般谷物收割机的λ值约在 1.5―1.7 的范围内。 当机器速度随地块条件和作 物生长状况而改变时,为保证拔禾轮的正常工作,拔禾轮转速应作相应调整。 2.对切割器切割质量的影响 割刀走过一个行程时机器前进的距离称为进距。 当进距过大时易产生漏割, 进距过小时 发生重割。 割刀的进距取决于割刀的平均速度与机器前进速度的比值β, β称为刀机速比。 为了获得较 好的切割质量,割刀平均速度与机器前进速度应配合恰当。实践证明,一般收割机刀机速比 为 0.8―1.2 时工作质量较好。 3.对脱粒、分离和清选质量的影响 机器的前进速度直接影响喂入量的大小,进而影响脱粒、分离和清选质量。①脱粒:喂入量 过大,通过脱粒间隙的谷层较厚,谷粒损伤小,但谷粒通过凹板的分离率降低;②分离:喂 入量过大,茎杆层厚度增大,分离损失增加;③清选:喂入量过大,物粒层较厚,不易抖动, 谷粒通过筛孔困难,清选损失增加。 4.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前进速度降低,喂入量减少,生产效率降低;反之,前进速度增加,喂 入量加大,生产效率提高。但是,喂入量过大除了引起作业质量下降,还可能会造成联合收 割机堵塞故障,影响联合收割机的效率,甚至引起收割机运动零部件的变形损坏,使机具停 止作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5.对发动机功率及工作部件功率的影响 多数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与工作部件共用一个发动机, 行走装置和各工作部件的耗用 功率之和就是联收机耗费的总功率――发动机功率。 良好的工作状况是: 联收机全幅工作达 到额定喂入量,并保证作业质量,同时发动机功率能充分利用。 在一定的土壤和作物条件下, 行走装置和工作部件功率耗费均与机器前进速度成正比; 当在 作物状况差异较大的不同地块上作业时,二者耗费的功率不成比例。当作物产量过低时,要 保证机器的额定喂入量,必须提高作业速度,这时行走功率耗费过大,可能出现发动机剩余 的功率已经不能使联合收割机保持额定喂入量而不能正常工作。 当作物的产量很高时, 为避 免超负荷,机器的前进速度降的很低,发动机的功率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二.联合收割前进速度的确定 由以上分析可知, 机器的行驶速度对作业质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前进速度,确保机组良好的工作状态。使用联合收割机时,其前进速度与喂入 量和割副应满足如下关系: 前进速度*工作幅宽*割下单位面积谷物重=喂入量 即:前进速度=喂入量/(工作幅宽*割下单位面积谷物重) 由此可见, 对于特定机组而言, 联合收割机的前进速度主要受谷物的高矮、 疏密等状况影响。 作业时,操作人员应首先经验选定某一前进速度,试割 50 米――100 米,停车检查作业质 量,必要时进行调整,质量复合要求后投入正常工作。 三.操作注意事项 1.在机组进入切割区前,低速平稳地结合工作离合器,割台降落至要求割茬高度,然后 加大油门,在额定转速下进入割区作业。 2.作业中不许用减小油门来降低前进速度。 3.转弯时应降低前进速度,避免急转弯,以防压倒作物或损坏机器。 4. 收割低矮或产量低的作物时应适当提高前进速度, 并相应提高拔禾轮转速和割刀速度。 5.地表不平时,应适当降低前进速度,以免机器变形或损坏。 市场趋好跟进者众 半喂入 收割机 价格何时裂变? 从单台利润空间角度分析,半喂入 收割机 是当前国内农机市场最肥的“牛排” ,就 是技术含量很高的 100 马力以上的大型轮式拖拉机也很难出其右。所以,尽管半喂入 收割 机 具有性能好、效率高的优点,但其高企的价格仍使得多数农机手望而却步。 在《2006 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参选文件》开封唱标仪式上,江苏省南 通联农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农公司)报出了半喂入 收割机 10.8 万元的选型招标 价,这一价格虽然还没降到 10 万元以下,但是按 2005 年中央财政每台补贴 3 万元的政策, 农民只要出 7 万多元就可购得。 而更值得我们关注是, 一旦联农公司等低价国产品牌机生产 上了规模,必将引起整个半喂入 收割机 市场价格的裂变,因为,毕竟价格终始是市场竞争 最有力的手段。 市场趋好竞争加剧 经过久保田、洋马等日韩企业近 10 年的开拓与培育,加上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推动, 半喂入 收割机 这块“牛排”已经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国内半喂入机市场已渐成气候。 春江水暖鸭先知。半喂入 收割机 的“油水”有多大,只有制造商最清楚,那些喝到 中国市场头啖汤的日韩企业更是心知肚明。2005 年是久保田、洋马等日韩品牌半喂入 收割 机 收获最丰的一年,尤其是久保田、洋马实现了产销量翻番增长,赚了个盆满钵满。仅久 保田公司一家就实现销售 2800 台,创造了进入中国市场以后的最高记录。 伴随着中国市场的日趋火爆, 制造半喂入机的日韩企业近几年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 原本以合资生产插秧机为主的东洋公司,2003 年就涉足国内 收割机 市场。该公司以进口 主要零部件组装为主,2005 年取得了 400 多台的好业绩。井关公司也于 2003 年 6 月份在常 州建厂, 正式进入到中国, 为了加快占领市场的步伐, 井关利用了东风农机集团的销售网络。 韩国国际、大同等生产半喂入 收割机 的公司,或与我国企业合作生产,或输出技术和零部 件,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国外企业的大举进入,虽然增加了国产机的推进难度,但是却有 可能更快地打破一两家企业的主导格局,使竞争加剧,从而挤压价格水分。 在国外企业抢占市场的同时,国内 收割机 企业虽然在技术、资金方面面临挑战,但 从未放弃。无锡 收割机 公司经过多年的探索,已走出了开拓创新的路子;“太湖”牌半喂 入 收割机 已成为国产知名品牌。 作为国内 收割机 标志性企业, 山东福田重工的半喂入 收 割机 2005 年产销近百台。该公司负责人透露,意欲在该领域投入更多精力,与国外企业一 决高低。联农公司在 2001 年全喂入水稻联合 收割机 销售业绩不错的情况下,毅然放弃了 全喂入专攻半喂入,10.8 万元的低价使其竞争力倍增,抢占市场的决心可见一斑。现代农装 公司或与湖州 收割机 厂合作, 或独自生产经营,使 “中农机”“碧浪” 、 在业内也小有名气。 而在众多生产全喂入水稻联合 收割机 的企业中,目前没有涉足半喂入的已没有几家。 牵制“洋品牌”价格不是目的 “我们国内企业如果不搞半喂入 收割机 ,或许洋马、久保田的 收割机 还卖 30 多万 元。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国产半喂入 收割机 投入市场,促使日韩品牌机价格的下降。 ” 在一次谈到开发国产品牌的半喂入 收割机 时,浙江中收星光 收割机 公司总经理如是说。 事实上,国外品牌的价格近几年确实也在逐渐走低。上世纪 90 年代,日韩一些知名品 牌机的价格一般都超过了 30 万元,有的高达 39 万元;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国产化步伐加 快,其价格正逐步走低。据洋马公司董事长陆为农介绍,洋马公司正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加 快机器国产化步伐, 如果有关关键部件能够实现国产化, 洋马品牌的 收割机 价格可以控制 在 15 万元以内。 虽然,日韩品牌 收割机 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或许是为迎合中国用户的购买力,但是 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国内企业上马半喂入 收割机 ,国外品牌机的价格不会更趋于合理。 其实,国内企业涉足半喂入 收割机 不只是为牵制“洋品牌” ,其目的更是为了分得市 场的一杯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国内企业致力于半喂入 收割机 的研发?利益驱动是主因。 曾长期从事半喂入 收割机 研发的中国农机化研究院专家韩增德分析说: “当前,国内企业 的半喂入 收割机 生产大都不上规模,产销量也是屈指可数,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单台利 润也远高于全喂入 收割机 。 ”尝到了甜头,企业当然不会放弃。 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保养及冬季保管 小麦联合收割机是集小麦收割、脱粒、分离、清洗等作业于一体的联合作业机器。由于 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功能多,结构复杂,作业时间短,所以应做好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保养及冬 季保管工作。 1、小麦联台牧割机的保养 (1)润滑 ①严格按照联合收割机随机说明书中的润滑图、表的润滑部位及周期和油品种类要求 进行润滑。 ②润滑前应擦净油嘴、加油盖、润滑部位及其周围的尘土、油污等。 ③经常检查密封轴承的密封状况和工作温度,如发现漏油或温度异常升高,应及时更 换油封。 ④各拉杆、杠杆机构活节部位应及时滴注润滑油。 ⑤链条应在每天工作开始前注油润滑。 ⑥新的或刚大修过的联合收割机,试运转结束后应将变速箱中的油全部放出,清洗干 净后加入新油。工作中每星期检查 1 次油量,不足时及时添加。 (2)散热器的保养 影响联合收割机使用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发动机开锅,而发动机开锅又多是散热器严重 堵塞造成的,因此应加强对散热器的保养。 ①罩式散热器的保养 一般联合收割机大多装有罩式散热器,由于收获作业尘土杂物较多,水箱罩的进气孔 易被杂物堵塞。要及时处理,按箭头方向旋转水罩左侧下方手柄,使上、下挡风板全部封闭 水箱的进气孔道,杂物即自行脱落;堵塞严重时,应在每班工作前用一定压力的水冲洗水箱 孔,以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 ②对于新疆一 2 等联合收割机用的自动除尘器,每天作业结束后必须清理旋转滤网, 逆风时每班应清理 2 次,前按联合收割机使用说明书要求及时清理水箱孔。 2、小麦联台收割机的冬季保管 在作业过程中,机构内部会积有大量的尘土和污物,因此在收获季节结束之后,一定 要对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很好的冬季保养。 做好保管工作, 可以延长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寿命。 (1)清除杂物 ①彻底清除机器各组成部件和各连结处,特别要注意清理逐镐器,排除回输盘上的残 余物。 ②清理清洗机械的回输盘。 ③清除滚筒和凹板上的残余物. ④一定要把粮仓和各升运器内的谷物清理干净。 (2)完全润滑 按润滑规程进行润滑,然后将机器转动几下。在各连结处,涂极板油或凡士林防止氧 化。 (3)小麦联合收割机的部分零部件要卸下分开保管。 ①取下条筛片仔细清理后保管起来。 ②取下所有皮带放在干燥、凉爽的室内保管。 ③卸下链条,清洗后放在 60-70℃的牛脂或石蜡中浸泡约 15 分钟,及链条套筒、销 子、滚子得到充分润滑,然后妥善保管 ④卸下蓄电池,保存在干燥的室内,每月必须进行充电,并检查电液的液位和电浓的 比重。 ⑤经清理后,保管好无级变速器的变速盘,变速轴,护刀架梁和割刀。 ⑥顶起收割机,把轮胎气压降到规定值。 (4)检查机器上有没有需要修理的地方,有则及时修理。 (5)机器应停放在干燥的库房内,尽可能不要放在室外。另外,库房内不要同时存放化 服及其他化学用品。 特殊情r下合收割C的操作.1.大L天獾牟僮CM不要L向行,以防CM不能正常工作;清ZC迎L一劝lML口{小, 背L面的ML口{大,目的是p少清Z吹p失和提高清Z品|。 2.坡地操作 量避免M坡行作I;L距x上坡收割r,{高Y子後部,x用^大的Y孔,M L口_度p小, 以p少Z食p失; 短距x上坡收割r, t不必{整; 下坡地L距x收割r, Y子後部{低。 3.潮裉锊僮 收割C作I地低Dr,⑹崭C行b置改b成履式或半履式,以便及r收割 作物;泥_深度^大r,增加CM的地度,以加防滑能力KM可能U大接地面e,以 防C器下陷。 4.倒伏作物的操作 m降低CM的前M速度;正_xCM的收割方向,CM前M方向c作物倒伏方 向相反(Q槟娓),或c倒伏作物成 45。左右的A角(Q雀);m芎梯向前、向下 {整,以保C利芎蹋G懈睢 5.低矮作物的操作 Ω钆_和芎梯M行m{整和改b,割_高度{整3指畈绮桓哽 15 cm 而割刀 又不吃土,如果割茬^低、割刀吃土铀俑畹赌p、崩X和p模芎梯向下、向後M 行m{整,以便正常收割;增加CM前M速度,保C正常的粒喂入量;播N行方向M 行收作I,可以p少因前M速度增加引起的CM烈振樱r也可p少收割p失。 6.^、^熟作物的操作 在木翻喊迳显黾臃l,以增加芎梯在芎讨械木n作用,p少掉粒p失;降 低芎梯高度,使芎梯不舸蜃魑锼腩^部位,以p少掉粒;降低芎梯D速,以p少η 割作物的舸虼敌  rIC械a品何r能r民放心? rCa品的好c模 直接P系到V大r民的切身利益。 中M者frCa品投VO 督站 2001 年接到的rCa品投V情r表明: 大中型拖拉C中的 “上海 654、 650” 投V量 “ 做^”r自走式合收割C中的|方t牌“后砭由稀暴r半喂入合收割C中的“|洋” C“依f” 。 首先,r民反映合收割C的主要}有: 一是新C型性能不定,^早投入市觯p害了r民的利益。 如“|方t”-2000 型和“|方t”-120 型@煞NC型都凫锻斗攀rg不L的 a品,a量也不太大,但投V量s后砭由稀 “|方t”-2000 型合收割Cr民使用后, 反映二次清x部分存在缺陷,е螺送受阻,引起渔l、皮嗔眩S承p末r割台^ 蚺cCwB接度^差,造成C件_裂、_焊、形r粒L筒X易p模暹xL扇 易囊约胺詹坏轿坏},r民反映烈。而江K、安徽等地r民使用“|方t---120 型” 水稻合收割C后, 反映其存在生a率低、 含s率高、 收割C震哟蟆 割台堵塞等}。 二是水稻收割C的}^多。r民反映的主要}樯a率低、含s率高(二次清x }) 、p失率高、可靠性差、履易唷⒏畹赌p快、lC早期故障多等。 三是一些在北方^表F良好的C型在南方水稻作I中遇到了新}。 一些全喂入式收割C在收割粳稻r破碎率高, p失率高, 有r破碎率甚至高_ 30%。 mS方技g人T多次{整,更Q水稻S妹粒L筒后,破碎率仍 10%,p失率 4%左 右,_不到液细衿返俗肌S伸懂a品使用f明嘘P於a品的m用性上未加特殊f明, H嗣鳌斑m用於收割小,兼收水稻及其它作物” ,售Cr也未明明白白地告Vr民,致使 r民C后b能收割小,o法收割粳稻。 四是Π胛谷肼合收割C的}集中在M口C上,以na“|洋”C樽睢 M管有PS商曾花M 1000 多f元巨YN售出去的|洋CM行了大5乃^ “技 g升” ,但投Vs“依f” 。r民反映的主要}有:使用可靠性差、故障多、服詹 及r、 “三包”期仁杖⌒蘩碣M等。同r,有些r民反映M口C上]有rCa品“三包” 定中要求的a品z合格^、 “三包”{^等,因此,λa品的|量保^w系a生疑。 其次,在拖拉C方面,大中型拖拉C令人y以放心。 其中,上海拖裙旧a的“上海 654、650”拖拉C的投V量首其_,且不少是集 w投V。r民反映的主要}榘lC恿Σ蛔恪C油、活塞h和缸套早期磨p乐亍⒁ 合到y故障多,如液夜姨嵘髀┯汀⑥D向部位失`等。 再次,在r用方面,三r用\出F事故居多。 其}一般榘胼S、二S嗔眩拜p震器嗔眩速箱挂跏ъ`、x失`等,造 成翻、{T死氖鹿r有l生。 榱司SoV大消M者的合法嘁妫U舷M者的人身a安全,中M者fe 提醒V大r村消M者: 一、IrCa品r要心考察、比三家,C合考]a品的r格、|量和服账健 千f不要盲目I,{V告和一些片面宣骶洼p易掏腰包。 二、IrCr要注意向N售者索要Cl票、a品合格^、 “三包”{^等,要栏 按照使用f明囊蟛僮骱捅pBC具。 三、注意W有P法律法μ岣呔S嘁庾R,以保o自身的合法嘁妗 希望rC生a企I第一要切搞好新a品的_l和生a,千f不要急於⒉怀墒斓漠a 品推向市觯t一旦l生},不但使r民吃,S方也要遭受更大的p失。第二,a品 使用f明即_、用,便於r民x和正_、安全地使用、保BC具,不要^分夸大a 品使用性能和m用范`мr民I,避免造成不必要的m。第三,做好售后服蘸土 配件及r供墓ぷ鳎绕涫寝r忙期g要做到服盏轿弧⒉徽`rr,要教育售后服杖T端 正服B度,不嗵岣I账健 同r,各行政主管部T也β合收割C、拖拉C、r用的O督管理,以提 高rCa品的整w水平,有利於我rI生a的l展。 r民是一巨大的消M群w,但也是S嗄芰ψ钊醯南M群w。因此,各行政主管部 T要利用各N生踊、行之有效的形式,向V大r民宣鳌顿|量法》《消法》《rCa品 、 、 “三包”任ā返确煞ㄒR。另外,|rCa品的宣魍V,r民 在充分享有知情嗟幕A上xrCa品。久保田 PRO488/481 联合收割机单向离合器使用保养注意要点 久保田 PRO488/481 联合收割机上使用的是同一规格的单向离合器,若单向离合器发生失 效,则收割部分将无法正常运转。因此,在单向离合器的使用保养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单向离合器早期失效的原因 ⑴超负荷使用(主操作手柄的急进、急停;收割部分离合器快速结合、切断;收割部分 堵塞物未清除就继续收割) 。 ⑵收割部分驱动胶带打滑(胶带张紧度不够、磨损严重) 。 ⑶单向离合器驱动轴磨损严重。 ⑷单向离合器更换时组装不良。 ⑸单向离合器内润滑油干枯、烧尽。 2.使用保养注意点 ⑴操作时主变速手柄应缓慢的向前或向后, 收割部分离合器应平稳地结合或切断。 收割、 脱粒各离合器手柄在“合”的位置时,收割离合器张紧簧的长度为 102 毫米,脱粒离合器张 紧弹簧的长度为 143 毫米。 ⑵收割部分堵塞后,立即切断收割部分离合器,待彻底清除堵塞物后再开始作业。 ⑶定期检查收割部分驱动胶带张紧度及磨损状况。 ⑷更换单向离合器时,要用手按入(不能用榔头敲打) ,然后加满润滑油。 ⑸单向离合器驱动轴若磨损过大, 需要测定单向离合器安装位置的轴径, 如该处轴径在 空集 18.771 毫米以下,则必须更换新轴。具体的更换事项请与当地久保田销售服务中心联 系。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不净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如洋马、久保田等型号)由于其独特的作物夹持、脱粒方式和相应 配套技术的应用,使其在收割方式、脱粒质量、功耗方面明显好于全喂入机型,较受农民朋 友的欢迎。但在收割作业中有时会出现脱粒不净的现象,尤其是在本地区的晚稻收割中。 一、作业环境与操作人员操作技术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虽然作业性能优良, 但它对作业环境与驾驶员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1、作物高度: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采用的是立式割台,作物切割后经一系列输送链输送 到脱粒室脱粒,因此它对作物的高度就有一定的要求,如洋马联合收割机为 70~120cm,极 限为 55~130cm,否则会导致作物穗头过多或不能完全进入脱粒室脱粒,造成脱粒不净。 2、作物的青熟程度:在收割作业中,有的农民为避免受天气或其他原因的影响,往往 作物尚未成熟就急于收割,因此作物所含水分多,谷粒和稻梗的张力大,导致脱粒不净。在 收割速度快时,此现象尤为明显。 3、操作技术:操作人员在收割作业时,如果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机械的设计要求来 进行收割, 特别是在现今激烈的收割市场竞争中, 有个别操作人员为求速度, 提高经济效益, 不顾收割质量,也是引起脱粒不净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问题,解决办法是:(1)操作人员应准确把握车速,根据作物的成熟度、生 长状况及产量高低选择合理车速, 避免收割过程中脱粒滚筒超负荷工作。 即在收割过程中让 发动机转速基本上保持在额定转速, 从而保证脱粒滚筒转速。 因为低于标准转速会导致脱粒 能力下降而脱粒不净,高于标准转速又会导致清选损失。(2)保持标准的脱粒深度。操作人 员应根据作物的生长高度及时调整割台高度, 因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不允许割下的作物全部 进入脱粒室,只允许穗头部分进入,因此脱粒深度过深会使脱粒滚筒内稻草屑增多,加大脱 粒滚筒工作负荷, 影响滚筒正常工作而造成脱粒不净; 过浅又会使作物穗部不能有效进入脱 粒室而导致漏脱。 (3)选择正确的收割方向。尽管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通过割台上的扶禾拔指 能扶起倒伏的作物, 但在收割中应尽量顺着作物倒伏的方向收割, 达到先扶直作物再切割的 工作顺序要求,绝对禁止逆向收割。以免未扶直就切割,导致切割下的作物过短而造成一方 面割台输送部位堵塞, 另一方面作物不能被有效夹持, 导致被滚筒拉入脱粒室变为全喂入工 作状态,造成负荷过大不能进行正常脱粒。 二、收割机技术状态 除上述外界因素外,内在因素即联合收割机本身的工作状况就显得非常重要。影响脱 粒质量的主要内因是割台和脱粒室两部分。 1.割台部分 由于收割机上割台部分的作用是将直立或倒伏作物扶直切割并输送给脱粒机,所以一 旦出现脱粒不净现象,而作物在割台中输送不整齐时,我们就应认真查看割台部分,看左右 两端分禾器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割幅及左、 右分禾器高低度是否一致, 以免分禾器两端附近 的作物因斜割而长度变短, 被送去的脱粒作物长短不一, 从而使作物的穗部无法取齐而脱粒 不净;其次,一把好的割刀是整台收割机顺利工作的保证。所以应仔细检查割刀,如割刀间 隙过大, 刀刃缺损会造成收割机工作时作物无法及时切断, 使其长度比正常收割的作物要短, 导致脱粒时作物长短不一,穗部不齐。另外还应检查各输送链条、导轨。若链条张紧不够或 导轨的磨损导致两者间隙过大, 引起夹持力不够, 作物在输送中不能与链条保持垂直而发生 倾斜,使作物穗部倾斜,作物穗部就会倾斜进入脱粒室,造成脱粒不净。 针对以上问题,处理方法有: (1)左右两端的分禾器尖应与割刀最外边的定刀尖对齐, 使之距离等同割幅,同时在收割时要尽量避免满幅收割; (2)割刀刀片缺损或上翘变形应及 时更换,及时调整动刀片与定刀片的间隙(0.1~0.4mm) ,调整后的间隙应用手可推动刀杆; (3)检查、调整链条张紧度以及对导轨的过度磨损进行必要的修复,以保持必要的夹持力。 2.脱粒室部分 脱粒室是收割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处理能力的大小决定了收割机的工作效率,其工 作状态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收割机的脱粒、清选等性能指标。如果出现脱粒弓齿磨损弯曲,凹 板筛网钢丝磨损及滚筒壁磨损等,均会造成脱粒间隙过大,导致漏脱,使得脱粒效果下降。 另外脱粒室的切禾刀对脱粒质量影响也较大, 当切禾刀磨损时会导致进入滚筒内的长茎杆不 能被及时切断,出现滚筒缠草现象,引起滚筒工作负荷过大而不能正常脱粒。 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是(1)当脱粒滚筒的各类弓齿、凹板筛网、滚筒壁磨损至极限尺 寸时应及时更换, 保证正常的脱粒间隙。 (2) 检查切禾刀锋利程度, 必要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以减轻滚筒负荷。 (3)还应检查凹板筛网压条及喂入链台上压条的磨损情况,以保证脱粒弓 齿与压条的重叠量(一般约 10mm) ,使作物经喂入链夹持输送通过压条时,能使作物上抬 碰上脱粒弓齿,以避免漏脱而造成脱粒不净。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收割作业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根据作业流程及工作原理进 行分析、检查、处理,脱粒不净的问题一般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收割作业的质量就能得 到保证。 联合收割机传动链条维护保养要点 链条传动是联合收割机中不可缺少的传动机构。它的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收割机各部 件的正常工作和性能发挥,因此在使用中应做好维护与保养,其方法如下: 1、 链轮装在轴上应没有歪斜和摆动。 在同一传动组件中两个链轮的端面应位于同一平面内, 链轮中心距在 0.5 米以下时,允许偏差1毫米;链轮中心距在 0.5 米以上的时,允许偏差 2 毫米。但不允许有摩擦链轮齿侧面现象,如果两轮编移过大容易产生脱链和加速磨损。在更 换链轮时必须注意检查和调整偏移量。 2、链条的松紧度应适宜,太紧增加功率消耗,轴承易磨损;太松链条易跳动和脱链。链条 的松紧程度为:从链条的中部提起或压下,两链轮中心距的约为 2%-3%。 3、新链条过长或经使用后伸长,难以调整,可看情况拆去链节,但必须为偶数。链节应从 链条背面穿过,锁片插在外面,锁紧片的开口应朝转动的相反方向。 4、链轮磨损严重后,应同时更换新链轮和新链条,以保证良好的啮合。不能只单独更换新 链条或新链轮。 否则会造成啮合不好加速新链条或新链轮的磨损。 链轮齿面磨损到一定程度 后应及时翻面使用(指可调面使用的链轮) 。以延长使用时间。 5、旧链条上不能与部分新链条混合使用,否则容易在传动中产生冲击,拉断链条。 6、链条在工作中应及时加注润滑油。润滑油必须进入滚子和内套的配合间隙,以改善工作 条件,减少磨损。 7、机器长期存放时,链条应拆下用煤油或柴油清洗干净,然后涂上机油或黄油存放在干燥 处,以防锈蚀。 水稻机械化&收获成熟&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 每年的 7~10 月是水稻收获季节,全国的水稻收获 从南至北逐步展开, 水稻生产的机械化问题曾经是困扰农机人的一大难题。 不过经过广大农 机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特别是经过&九五&、&十五&的跨越性发展,我国的水稻机械化生产 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以长江流域为中心,从东向西呈梯度,出现了水稻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 的态势。 机插秧在探索中成为主流 水稻生产不但用工多,而且劳动强度大。无论是插秧、田间除草与收割,人们都要不 停地弯腰。 为了解决生产水稻&三弯腰&的难题, 几代农机人为此呕心沥血, 但结果大都一样, 收获的只有两个字---伤心。因此,水稻机械化成为农机人心中曾经的痛。 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 在小麦生产的机械化技术基本成熟之后, 农机人再次将目光转向 了水稻机械化问题。通过技术交流,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推动,以及一系列的技术攻关,水稻 机械化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发展起来,水稻机械化技术体系也在探索中日臻成熟。 针对水稻机械化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水稻栽植,因地制宜,形成了以机插秧、抛秧和 直播并存, 以机插秧为主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模式。 那么近年来机直播和曾被大力推广的抛 秧怎么又被重出江湖的机插秧所替代呢?对此, 江苏东洋插秧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成芳女士作 出了详细解释。她说,三种栽培模式都可以解决水稻栽植问题,但各有优缺点。机直播成本 最低,省去了育秧环节,但受农时和气候限制多,决定了其只能是一种在局部使用的技术。 抛秧虽然也有装备简单、易推广、成本较低等优点,但栽培无序、不均匀、易出现漂秧,不 能充分利用温、光、土地资源,且抗灾能力弱,同样存在根浅、易倒伏等问题,且小苗生育 受残留秸秆的影响较大。而机插秧虽然是一种传统技术,却可以避重就轻,实现省工节本高 产高效, 同时在不同地区均可适用。 黑龙江农垦机插的成功及新疆伊犁稻区对插秧机的需求, 说明北方可以用;江西已有 50 多台插秧机,搞了两年均获成功,说明南方及双季稻地区也 很适用。今年的湖北、安徽、福建、广东等省多点示范,积极性很高,成功在握,这说明了 一个发展的趋势。江苏经过 5 年的试验对比,证明机抛秧是一种过渡性的技术,机直播是部 分地区适用的技术,机插秧是通用性的技术,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实践证明,标准化育秧技术是实现机插优势的关键。要搞机插秧,秧苗是关键。以前 推广的工厂化育秧成本太高,农民难以接受,缺乏大面积推广的现实基础。农机部门经过上 百次的试验探索出的双膜育秧、 软盘育秧技术不仅可以培育出适宜机插的健壮的秧苗, 而且 大大地降低了成本,简便易行,家家户户可以搞,成本较工厂化下降 3/4,较常规育秧下降 1/3~1/2。 全喂入与半喂入各领风骚 在水稻机械化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收获上,形成了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全喂入和 半喂入水稻收获技术并举,高低搭配的格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水稻收获机械技术 已经成熟,主流产品有三大系列。一是最早发展的背负式联合收割机,一般与大中型拖拉机 配套,价格低廉,经济性好,但辉煌期已过。最近在南方又出现了一种袖珍版产品,割幅不 足 1 米,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价格万余元。二是采取全喂入方式,履带式行走,通过性、适 应性较好,割幅 1.6~2m,喂入量 1.5~2 公斤/秒,总损失率≤3.5%,含杂率和破碎率≤2%, 价格在 4 万元左右,经济性高,性能可靠,适合中国国情,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打产品,市场 潜力很大。全喂入自走式水稻收割机是我国独立发展的产品,具有完全知识产权。近一个时 期出现了向大割幅发展的趋势,以满足跨区作业、提高效率的要求。三是水稻联合收割机市 场上的高端产品---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市场上角逐的产品不少, 不但有 日本、韩国的产品,国内的生产商也有十家以上,价格从 11 万~23 万元不等,目前优势产 品为久保田的 PRO488 和洋马人民号, 但国内产品技术进步很快,正在对国外产品造成越来 越大的压力。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由于其适应高产、高秆、高含水率、高湿烂田和倒伏作物, 且不破坏秸秆,便于再利用,很受欢迎,但一次性投资大,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年市 场总量在 3000 台左右。 目前,国内品牌的发展、产品的不断成熟以及有力的价格优势,迫使国外产品降低价格, 对水稻机械化的发展非常有利。在市场上,尽管可以看到久保田、洋马、井关、东洋、碧浪 等插秧机产品,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一些国内企业。此外,像台资三久系列谷物低温干燥机、 日本金子远红外线谷物干燥机等也纷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设厂。 所有这些, 都为水稻机械化 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创造了条件。 上升空间依然很大 我国的水稻机械化事业刚刚开始,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指 出,到 2003 年底,我国的水稻机械化栽植面积达到了 1347 千公顷,比 1995 年翻了一番, 机械化栽植水平达到了 5.08%,比 1995 年提高了 3 个百分点;机收水稻面积达到了 6202 千 公顷,是 1995 年的 8 倍,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了 24%,比 1995 年提高了 21.6 个百分 点。 从理论上讲,还分别有 95%、76%的水稻等待我们去实现机械化,我国基本实现水稻 机械化的路还很长很长。 江苏水稻生产耕翻、灌溉全部实现机械化后,水稻机收水平已达 70%左右,高性能插 秧机总保有量今年将达 7000 多台,今后将主攻种植及烘干加工两个难题。上海市水稻种植 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了 20.2%,机械化收获水平高达 88.6%。广东人大通过了《关于扶持农 业机械化发展议案的决议》 ,省政府安排 7 亿元用于农业机械化发展,争取到 2010 年,主要 商品粮基地县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70%左右。在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区,收获 机械市场已经启动,成为极具成长性的市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水稻机械化从 东向西将呈现出阶梯式发展的格局。除东部之外,中部、西部的市场将逐步发展,为水稻机 械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国的水稻机械化事业,将在从东向西的发展中,走向辉煌 的明天 水稻收获机械现状解析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 3000 万 hm2,约占耕地面积的 33%,而产 量要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45%。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而水稻的种植收获受气候 条件、地理环境、耕作制度、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栽种水稻的方式、方法大不 相同,从而导致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缓慢,生产力落后。目前,我国水稻机收面积仅为种植 面积的 7%-8%,水稻收获机械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我国的水稻种植除少数农场外,大多数是农户经营,田块比较小,一般为 0.13~0.33 hm2(2~5 亩) ,而且在收获时田间比较湿软,这种情况同亚洲的日本非常相似,所以日本 的水稻收获机很适合我国国情。从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开始引进日本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进 行研究选型,由于当时我国农村经济不发达,这种机型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进入 80 年代全国很多科研单位都在进行水稻收获机械的研制, 首先是水稻割晒机的问世, 这种机型 是在小麦割晒机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结构简单, 价格便宜, 在联合收割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还是比较受农民欢迎的。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广东、福建、浙江、 江苏、安徽、上海等地区,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发展很快。一开始是引进推广日本 久保田、 洋马以及三菱公司生产的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 后来开始推广国内研制生产的全 喂入联合收割机和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目前国内全喂入机型年销量 7000 台,国产的半 喂入机型 400 台,合资生产的洋马、久保田机型在 1000 多台左右。 梳脱式联合收割机在国外研究较早,早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外一些研究机构既开展 了作物割前脱粒的研究。但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直到 90 年代,英国锡尔索研究所以经历 了四五年的苦心研究后,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最后又经历了 3 年的研究改进,梳脱式 联合收割机才成为商品,该项技术目前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 国内早在 70 年代, 浙江天台研制的割前脱粒联合收割机就已初见端倪。 到了 90 年代, 国内东北农业大学、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工程所、山东工程 学院、广东省农机研究所等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国内现有机型分析 1. 水田割晒机 水稻割晒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它是在小麦割晒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项技术比 较成熟,产品质量也基本过关。日本、韩国也生产少量的割晒机、割捆机,我国的割晒机与 它们相比差距较大。 水稻割晒机主要有分乔器、扶禾齿、切割器、输送铺放带配手扶拖拉机或自定式行走 机构等构成,结构比较简单,作业流程较短,主要是收割铺放。因此其性能、可靠性比较稳 定。 水稻割晒机其作业方式属于分段式收获,与联合收获机械相比,其生产效率低,劳动 强度较大,损失也比较多;但与人工收割相比,其劳动生产率要高出 5~8 倍,收获损失要 比人工减少一半。由于这种机型比较简单,并且价格便宜,在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经济还不发 达,水稻收获机械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是广大农民朋友比较容易接受的机型。 2. 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 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是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其结构采用橡胶履带行走装置和手扶 变速箱,配上 谷物联合收割机割舍、轴流滚筒、风扇清选等构成。结构简单适用,作业质量基本上能达到 标准要求,生产率较高。这种机型与半喂入、梳脱式机型相比,性能稍差,适应性稍差,但 价格相对较便宜。由于是全喂入式,茎秆和稳全部进入割台、脱粒滚筒,喂入量较大,各项 部件处理量较大,功率消耗也大。所以在脱净率、清洁度、损失率等性能上较差。全喂入机 型有两个缺陷,一是不能保持完整的秸秆,二是对倒伏严重的水稻不能收割。由于全喂入机 型有以上弱点, 因此不能过多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只适合在产量不太高、 含水车不高、 倒伏不严重的南方籼稻产区使用。 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日本、韩国也有,比较少,但从产品的性能、制造质量以及 可靠性上要比我国的机型强很多。 我国的机型在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和提高, 如脱粒分离系统, 要处理较大的喂入量,提高清洁度、降低损失率,就需要提高脱粒分离装置的工作能力和可 靠性。为了提高可靠性和适应性,还应增加茎秆切碎装置和报警系统,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 和装配质量。若全喂入机型能克服这些弱点,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3.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我国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发展比较缓慢,目前生产自走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主要有浙江 杭州前进农机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苏无锡联合收割机厂。 前者生产 HL2010 型三行自走式水稻 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是日本 20 世纪 80 年代产品,引进后,现已国产化;后者生产仿日本 洋马机型,太湖―1450 四行机,基本国产化。这两个厂家的产品在性能上与国外机相当, 完全可以满足要求,但在可靠性方面差距较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制造厂本身,设 备精度、工艺水平及生产手段跟不上,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大,由于制造和装配质量达不到要 求,作业中问题比较多,如零件损坏。堵塞等问题时常发生,使作业效率大大下降。另一方 面,半喂入机的配套件也存在问题,所以国产机主要是可靠性的问题。 与国外机相比,我国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自动化程度不高。由于造价问题,我国广大 农村多数地区承受不了,因此对其进行了简化,如自动对行、割茬高度自动控制等均进行了 简化,只保留了主要工作部位的自动报警装置。 4. 梳脱式联合收割机 梳脱式联合收割机与传统的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 首先,传统的全喂入式机型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其进入机器的物料草谷比较大,因而 易受到作物性态和气候环境的影响,给设计、制造和使用带来一系列复杂问题。例如,由于 茎秆、籽粒全部进入机器,各部件处理量较大,功率消耗也大。为此,就必须强化工作部件 的功能和结构强度,从而使整机结构复杂、庞大。此外,全喂入式机型尤其不适应收获产量 高、含水率高和秆青叶茂的水稻。 其次,半喂入式机型对水稻、小麦收获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但这类机型就目前而言 存在两大缺陷,一是生产率难以提高,二是价格昂贵。其生产率提高 20%成本将相应增加 40%。 梳脱式机型则由于机器物料的草谷比小(仅为 0.18~0.48)使机器的相对作业量增大, 由此带来许多显著变化,并成为这种机型的特征。 生产率是这些特征中最突出和引人注目的。就梳脱原理来讲,它本身要求机器具有较 高的前进速度,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率。同时由于工作负荷的相对减轻,也使机器有可 能以较高的速度工作。 此外, 在同等功率条件下, 梳脱式机型允许有更大的作业幅宽。 因此, 其生产率高则是不言而喻的。 功率消耗少是梳脱式机型的又一显著特征。梳脏部件单位幅宽的功率消耗与传统式的 切割器相近, 而喂入的草谷比很小,使得脱粒、分离所需要的功率大大降低。 梳脱式机型由于喂人物料中草秸的含量大大减少,谷粒更易于分离,从而极大地减小 了排草夹带损 失,这一点对于秆青叶茂的水稻来说尤其突出。这是该机型的又一特征。 湿脱湿分离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上是很难实现的, 收割潮湿作物会导致脱粒滚筒堵塞、 损失增大。 而梳脱式机型由于进入机器的茎秆与茎叶的含量大大降低, 减少了物料在脱粒和 分离装置中的相互牵扯和谷粒分离的障碍,因而可以带露水、表面水作业,对合水率高的作 物敏感性不强,这一特征对雨水较多的地区和需要抢收种的地区尤为重要。 梳脱式联合收割机虽然有以上这些优点,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秸秆处理,我国 幅员辽阔,种植制度条件多样,经济水平差异很大,对秸秆的处理存在着不同的方式。有些 地方需要秸秆粉碎还田, 因此需要解决秸秆处理这个环节。 因为梳脱式联合收割机低速作业 损失率较高,需要解决这一难题,否则不能在南方地块较小的地区推广这一机型。 这一机型如果能够解决好所存在的问题,将来一定会在我国的大地上驰骋,并将给传 统机型带来有力的挑战。 信息来源: 《中国机电日报》 水稻收获机械正成为新亮点 专家认为,全喂入机与半喂入机两者各有优势,难以互相替代。全喂入机是当前重点机型, 半喂入机是未来发展机型。 当前要特别重视提高全喂入机质量和可靠性, 它是一种完全的市 场运作;半喂入日、韩机型销售还要看政府支持、补贴的地域和力度,进一步本土化,降低 价格;国产半喂入机应有合理定位,重视生产考核,完善技术性能,提高整机可靠性。 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1.半喂入机要“吃透”机理和工艺 回顾历史,我国水稻机械研究开发并不晚。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在水稻插秧机和半 喂入水稻收获机方面已有所建树, 但当时的插秧机是为插大苗所设计的, 而大苗育秧生产机 械化没有解决, 因此也影响了插秧机的发展。 我国著名农机专家马骥设计的半喂入水稻收获 机还参加 20 世纪 50 年代的德国来比锡国际博览会。 专家认为, 要重视研究我国水稻机的发 展史,从中汲取珍贵的效益。 目前我国生产半喂入机的厂家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运作:对国外机进行整机采购并测绘, 自己进行试生产; 引进先进技术自己生产; 购买关键零部件, 自己生产。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 都必须将半喂入机的机理和生产工艺“吃透” 。日本半喂入机历史上,300 系列在质量和可 靠性上已是很成熟的技术,而现今 480 系列主要特点是提高了作业速度。 “高速”必然带来 两大问题:振动和磨损加剧。解决“高速”带来的振动,重要的是平衡问题,为了“平衡” , 必须提高机架的抗扭能力。根据机械原理,圆形管比方形管抗扭力强,因此不能轻易地将机 架的圆管改为方管。一些国内半喂入机可靠性差,一个重要原因在“抗振”上。专家认为, 我们在技术设计上并不落后, 提高可靠性的重要方面是我国工业制造水平, 即使引进了国外 先进加工设备,也还有工艺水平问题。如多点自动焊接,实行间断式工艺就极大地减少了连 续式焊接造成的热变形累积误差过大的问题,这就保证了设计质量。提高可靠性要从材质、 设备、工艺、工人等级和责任心、加工以及装配水平等多方面着手。 2.重视双季稻深泥脚区收稻机的研究 我国水稻收获机发展要有区划:哪些是可以机械化的区域,哪些机型适应哪个区域, 要采取哪些重大举措等, 政府应有整体规划, 企业要有产品目标市场。 全国有 3000 多万 hm2 稻田,但 50%是双季稻区,其中深泥脚烂泥田又占相当比例。现有的全喂入、半喂入机型 主要在稻麦间作区及东北地区作业, 在双季稻区都很难有所作为。 任何一种机型都不能盲目 地以 3000 多万 hm2 为自己潜在市场。双季稻区的收获机应成为我国研究的重点,否则又会 出现“机械化倒置” 。对双季稻区深泥脚通过性问题,我国科技人员从技术上已经做了许多 尝试,如机耕船、全橡胶履带、半履带、梳穗式等,但收效甚微,至今尚未有重大突破。有 人甚至认为,这个问题不是靠机械能单独解决的。专家认为,适应双季稻区使用的水稻收获 机技术难度很大, 这是国外尚未触及的难题, 急需国家组织学科强有力的技术力量进行研究。 3.企业应积极引导市场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教训之一是农机设计人员过于从手工农艺出发设计农机,缺乏高屋 建瓴从现代化机械学和系统工程学高度设计农机,从而改变落后的手工农艺。诸如,一是为 适应手工培育的大苗, 使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插秧机的研制半途而废; 而日本采用工厂化小 苗带土育秧, 却使插秧机如虎添翼。 二是国内玉米收获机的研制, 为适应不同行距几起几落, 至今没有形成成熟机型。三是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十年辛苦不寻常” ,最终使新疆棉农破 除了手工采棉优越的观念,开垦出一片有希望的采棉机市场。这是用现代农机引导市场,改 变农民传统理念和手工生产方式的成功范例, 我国水稻机械化的局长, 也十分需要这种坚忍 不拔、引导市场的开拓精神。 久保田联合收割机行走系故障的预防 久保田联合收割机行走系主要由行走轮机构和橡胶履带组成。 现将这两个零部件故障的预防 措施叙述如下: 一、行走轮机构 行走轮机构的功能是支承联合收割机的全部重量, 保证收割机行驶和收割作业, 它是联合收 割机行走系中的重要工作部件, 行走轮机构的工作环境一般较为恶劣, 如不掌握正确的使用 操作方法和合理的保养,极易造成行走轮机构的早期磨损,影响正常工作。因此必须高度重 视行走轮机构早期磨损的预防。 (1)加强对行走轮机构的日常保养,做到作业后对载重滚轮、支架轮、升降轮、张紧轮和 机架上所粘积的泥土、杂草清除干净。否则沉积的泥草干燥后易变成硬块,使载重滚轮、支 架轮、升降轮、张紧轮等与机架的间隙变小或无间隙,使轮子转动阻力增大,堵塞严重时使 有些轮子不能转动,造成轮子与履带间产生滑移运动,使轮子偏磨,油封、轴承、轴等零件 早期磨损,突发性故障增多。 (2)经常注意观察载重滚轮、支架轮、升降轮、张紧轮在行走时的转动情况,发现转动异 常或轮子不转动,应及时仔细检查,排除故障隐患。 (3)经常检查载重滚轮润滑油量,不足时应添加到规定的油面。发现浮动油封漏油要及时 更换,以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4)载重滚轮、支架轮、升降轮、张紧轮的轮缘厚度磨损过薄时要及时更换,否则会因强 度不足引起变形或破裂而刮伤橡胶履带。 (5)驱动轮一侧齿厚磨损量达 5mm 时可调面使用,以延长使用寿命。当两侧齿厚磨损严 重时必须更换,否则会造成驱动轮与履带芯铁啮合时冲击力增大,使芯铁异常磨损,严重时 还会钩出芯铁。 (6)每工作 500h 应定期对行走轮机构进行全面检查、修理,使其达到良好的技术状况。 (7)联合收割机在路面上行驶时,应避免在路况恶劣的道路上通过。当履带底部有异物时 应及时停机,排除异物后方可行走。 二、橡胶履带 橡胶履带是由橡胶带中嵌入一定数量的金属芯和钢丝帘线组成, 是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 行走部件,它使是联合收割机具有行走平稳、振动小、噪音低、牵引力大、不损路面、接地 比压小、质量小等优点。正确使用保养橡胶履带,能预防其早期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1.橡胶履带的正确安装 履带安装时, 用千斤顶顶起联合收割机机架, 松开张紧装置, 将履带套进由驱动轮、 支重轮、 平衡轮、托轮、导向轮等组成的行走机构中,然后张紧履带。张紧履带时,一定要掌握好履 带的松紧程度。履带太紧,联合收割机功率损失大,并使履带产生非常大的张力,导致履带 伸长,节距发生变化,造成芯铁和驱动轮异常磨损,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割机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