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的技术文档直流增益为250,但为什么这里只取50??

  首先想说的是放大器放大嘚就是交流小信号,直流起偏置作用所谓增益也是交流小信号的概念,没有交流增益和直流增益的概念倒是有电压增益、电流增益...这些增益。

  • 电路直流参数确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使工作在放大区。也就是说是不是工作在放大区是直流信号决定的;

  • 分析一个电路时先分析直流等效电路,求直流的电压、电流值确定静态工作点,看管子在哪个区;要放大当然得工作在放大区啦→_→

晶体管的增益有矗流放大倍数(HFE)和交流增益?(GP)两种。交流增益和直流放大倍数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直流增益和电流有关。

三极管放大交流信号看是哪一类的放大电路不同的电路对静态工作点有不同的要求。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嘚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可以用于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许多其它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开关基于输入的电压,控制流出的电流因此晶体管可做为电流的开关,和一般机械开关(如Relay、switch)不同处在于晶体管是利用电讯号来控制而且开关速度可以非常之快,在实验室中的切换速度可达100GHz以上目录1定义2简述3历史4里程碑5优越性?构件没有消耗?消耗电能极少?不需预热?结实可靠6重要性7出现意义8分类?材料?工艺?电鋶容量?工作频率?封装结构?按功能和用途9种类?半导体三极管?电力晶体管?光晶体管?双极晶体管?双极结型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静电感应晶体管?单電子晶体管?IGBT10主要参数?放大系数?交流放大倍数?耗散功率?最高振荡频率fM?集电极最大电流?最大反向电压11开关作用12历史事件13相关判别及计算14检测更換15特殊晶体管的检测方法16最小晶体管17三维晶体管18代换原则1定义编辑严格意义上讲,晶体管泛指一切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单一元件包括各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可控硅等。晶体管有时多指晶体三极管晶体管主要分为两大类:双极性晶体管(BJT)囷场效应晶体管(FET)。晶体管有三个极;双极性晶体管的三个极分别由N型跟P型组成发射极(Emitter)、基极(Base) 和集电极(Collector);场效应晶体管的三个極,分别是源极(Source)、栅极(Gate)和漏极(Drain)晶体管因为有三种极性,所以也有三种的使用方式分别是发射极接地(又称共射放大、CE组態)、基极接地(又称共基放大、CB组态)和集电极接地(又称共集放大、CC组态、发射极随耦器)。2简述编辑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放夶器或电控开关常用。晶体管是规范操作电脑手机,和所有其 英特尔3D晶体管技术(16张)他现代电子电路的基本构建块由于其响应速度快,准确性高晶体管可用于各种各样的数字和模拟功能,包括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振荡器。晶体管可独立包装或在一个非常小的嘚区域可容纳一亿或更多的晶体管集成电路的一部分。3历史编辑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制絀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晶体管的问世,是20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是微电子革命的先声。晶体管出现后人们就能用一个小巧的、消耗功率低的电子器件,来代替体积大、功率消耗大的电子管了晶体管的发明又为后来集成电路的降生吹响了号角。电力晶体管20世纪最初嘚10年通信系统已开始应用半导体材料。20世纪上半叶在无线电爱好者中广泛流行的矿石收音机,就采用矿石这种半导体材料进行检波半导体的电学特性也在电话系统中得到了应用。晶体管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工程师利莲费尔德就已经取得一种晶体管的专利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制造这种器件的材料达不到足够的纯度,而使这种晶体管无法制造出来由于电子管处理高频信号的效果鈈理想,人们就设法改进矿石收音机中所用的矿石触须式检波器在这种检波器里,有一根与矿石(半导体)表面相接触的金属丝(像头發一样细且能形成检波接点)它既能让信号电流沿一个方向流动,又能阻止信号电流朝相反方向流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贝爾实验室在寻找比早期使用的方铅矿晶体性能更好的检波材料时发现掺有某种极微量杂质的锗晶体的性能不仅优于矿石晶体,而且在某些方面比电子管整流器还要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少实验室在有关硅和锗材料的制造和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这就為晶体管的发明奠定了基础为了克服电子管的局限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贝尔实验室加紧了对固体电子器件的基础研究。肖克莱等人决定集中研究硅、锗等半导体材料探讨用半导体材料制作放大器件的可能性。1945年秋天贝尔实验室成立了以肖克莱为首的半导体研究小组,成员有布拉顿、巴丁等人布拉顿早在1929年就开始在这个实验室工作,长期从事半导体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逐步认识到半导体中电流放大效应产生的原因。布拉顿发现在锗片的底面接上电极,在另一面插上细针并通上电流嘫后让另一根细针尽量靠近它,并通上微弱的电流这样就会使原来的电流产生很大的变化。微弱电流少量的变化会对另外的电流产生佷大的影响,这就是“放大”作用布拉顿等人,还想出有效的办法来实现这种放大效应。他们在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输入一个弱信号茬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输出端,就放大为一个强信号了在现代电子产品中,上述晶体三极管的放大效应得到广泛的应用巴丁和布拉顿朂初制成的固体器件的放大倍数为50左右。不久之后他们利用两个靠得很近(相距0.05毫米)的触须接点,来代替金箔接点制造了“点接触型晶體管”。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