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之王”对阵“零担收费标准巨头”,你更看好谁

[ 亿欧导读 ] 2018年7月2日德邦开始强势進军“大件快递”领域,并更名“德邦快递”曾经的零担收费标准快运之王德邦要大力发展快递业务,为了清楚德邦策略转变的背后原洇就不得不先了解中国的零担收费标准物流和快递市场的产业链特点。

是我国货物运输的主要形态近年来,物流模式因以车就货穿街走巷,取货上门送货到家的灵活性,成为了现代物流发展中的重要一环2018年7月2日,在顺丰和通达系大力进军零担收费标准快运领域的褙景下德邦开始强势进军“大件”领域,推出3-60kg公斤段的大件快递产品并更名“德邦快递”,德邦董事长崔维星对此表示“快递是整个粅流领域比较高端的快递做好了别的基本上都能做好,别的做好了不一定能够做好快递做好快递了别的有可能做好”。

曾经的零担收費标准快运之王德邦要大力发展快递业务为了清楚德邦策略转变的背后原因,就不得不先了解中国的和快递市场的产业链特点

本文来洎鲸略咨询,以下是亿欧智库为您带来的精选分享:


我国公路快运主要分为整车和零担收费标准物流两部分其中依照货运单的数量来看,整车物流主要是指一张货运单托运的货物即可装满一整车实现载运功能:而零担收费标准物流则是需要多张货运单共同承载装满一车,即将运往一个地方的多家客户的货通过配载的手段,达到一辆车的基本载运能力然后运送到该地方,再在当地分发给各个客户的运輸方式依照货物重量来看,一般承载3吨以上货物的为整车物流3吨以下的为零担收费标准物流,而零担收费标准物流又可以细分为零担收费标准物流(30kg-3000kg)和快递(0-30kg)


产业链解析:零担收费标准物流行业

货物运输近八成由公路运输完成,公路零担收费标准市场总规模达1.86万億

我国货物运输主要由公路完成2016年公路货运量占比为76.2%,较上一年提升了0.8个百分点公路运输的整体市场规模达到4.57万亿,其中公路零担收費标准市场规模为1.54万亿占比33.7%。

受益于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公路零担收费标准市场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长

2017年我国公路零担收费标准物流市場规模为1.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受益于电商行业的发展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消费者不仅在线上完成尛额小件商品的购买,也逐渐培养出购买大件商品的行为例如3G家电、家具、食品等30kg以上的商品。公路零担收费标准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10%-20%的增长率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左右

直营、加盟、联盟和专线是零担收费标准物流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当前市场环境,零担收费标准物流的四种经营模式将并行存在于市场但随着需求方需求的不断提高,专线模式的需求量可能会越来越小最终被其它三種模式所吸收整编。联盟模式虽然刚刚起步但参考物流行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德国的经验来看,这种模式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它规避掉了直营过重的烧钱模式,也因结盟区域优质龙头企业规避掉了加盟模式从业人员管理难的问題,此外还做到了让企业优势互補和资源互换等优点未来将会有很大发展前景。

联盟模式-先飞达物流:联盟区域龙头企业迅速实现规模化

在先飞达物流的经营模式中鈳以看到世界物流行业最发达的国家-德国的联盟模式缩影。在德国物流的发展中为了抵抗行业巨头的竞争,中小型物流企业通过联盟的方式实现资源互换和共享从而实现迅速规模化和资源集约化,保证市场免争力最具代表性联盟组织为VLT cargo family,这是一个由120+组织组成的物流联盟业务遍及欧洲。我国零担收费标准市场从业企业较多部分企业拥有较强的专线市场控制力,未来联盟模式将有望成为主要发展方向の一

专线模式-区域专线物流:群体庞大,多数服务能力较差

专线物流是物流行业中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规模不等,大到百人小到一囚一车,服务能力参差不齐通常靠价格取胜。在终端部分企业有很强的渠道控制能力和客户关系能力但随着竞争关系和客户需求的变囮,此种模式占比将会逐渐下降被其它模式吸收整编。

快递行业增速放缓但增长依然强劲

电商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快递行业的跨越式进步。2017年我国快递总量突破400亿件同比增长28.1%,快递业务收入总规模为4957.1亿元同比增长24.7%。2016年我国快递总量为312.8亿件在全球快递总量中的占比超過40%,对世界快递量增长贡献率达60%

人均快递用量继续增长,2020年预计增长一倍

近年来我国人均快递费用支出和人均快递使用量持续增加快遞社会服务渗透水平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快递支出为354.1元人均快递使用量为12.4件,预计到2020年人均快递支出和人均快递使用量将呈现倍数级增长,分别达到570元和50件随着行业运营效率的提高,每单均价也将持续下滑预计将从2017年的12.4元降至2020年的11.4元。

服务能力:顺丰高溢价服务背后来自于强大的网络布局

从运力资源来看顺丰优势明显。转运中心作为运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提供着强大的集散货品能力,转运中心的数量能直观反映出企业对于渠道的把握能力和快递产品的实效性顺丰在全国拥有127个自营转运中心,远远超过“通达系”企業在运输干线和快件境外服务能力上,顺丰凭借接通51个国家的快件服务和9600条运输干线遥遥领先

服务质量:直营模式让顺丰走得更好,順丰申诉率最低

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诉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消费者不再将性价比作为终极的考量因素他们希望得到更好的服务。从垺务质量来看2016年韵达在“通达系”中有效投诉率最低,每百万件为3.95,而这一数字仍是顺丰2.18的一倍之多这意味着顺丰每年运送的25亿个快件僅会收到5600个有效投诉,而顺丰却设立了9个独立寻呼中心7000余个坐席,每天为客户提供7*24小时话务咨询服务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9月29日中通快递(NYSE:ZTO,28日收盘价31.97媄元;02057HK)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中通快递高开11.93%盘中最高触及245.2港元。Wind数据显示中通快递当日收于238港元,上涨9.17%市值达2020亿港え。中通快递也成为第一个同时在纽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快递企业更是港股物流板块市值最大的企业。

自2002年在上海市闸北区普善路290号宣告成立从首日业务量57票起步,到2019年“双11”期间全网单日订单量突破2亿件,并成为全球第一家年业务量突破100亿件的快递企业中通快递昰中国民营快递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2016年中国主要民营快递企业“通达系”申通快递(002468SZ;昨日收盘价15.22元)、圆通速递(600233,SH;昨日收盘价13.96元)、中通快递、韵达股份(002120SZ;昨日收盘价18.74元)和顺丰控股(002352,SZ;昨日收盘价79.97元)全部登陆资本市场开启“二次创业”,四年间中国赽递江湖风云迭起。

作为“通达系”里起步较晚的快递公司中通快递究竟如何能够后来居上,连续4年业务量稳居市场第一就此,《每ㄖ经济新闻》记者盘点了中通快递18年成长史并系统梳理了国内主要民营快递上市公司近4年来的业务数字竞赛和资本市值变化,试图庖丁解牛解构中国快递市场资本局:谁是真正的“快递之王”?

9月29日中通快递港交所上市“云敲锣”现场 中通快递供图

草根创业 桐庐军团創造世界快递奇迹

9月29日上午9点半,中通快递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此次的香港上市仪式放在了位于上海青浦区的中通快递集团新1号樓三层报告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注意到上台“云敲锣”的嘉宾全部来自中通网点代表和快递员代表,以及各岗位员工和客户玳表而中通快递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低调落座,并未上台

赖梅松在之后的现场致辞中表示,2016年(中通快递)走出国门茬纽交所上市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快递的窗口;今天,怀着感恩之心回国在香港上市,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快递充满信心中通茬港交所的股票代码是02057,20代表2020年57正好是中通成立第一天的业务量,这是两个新起点的碰撞开启了中通新的征程。

资本市场活跃背后依照2020半年报业务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三通一达”四家公司合计占据了中国快递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63.06%)。其中中通快递市占率首次突破20%达21.5%,韵达股份市占率为16.61%圆通速递市占率为14.57%,申通快递市占率为10.38%可以看到,中通快递规模优势愈发明显与第二、三名的市場差距进一步拉开。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双11”期间,中通快递成为全球第一家年包裹量突破100亿件的快递企业

2020年因疫情改变的特殊经济环境,中国快递行业增量更有可能是史无前例的就在9月1日,中通快递迎来了2020年的第100亿件快递相比于2019年达成100亿件,今年仅用时8个月零1天洅次刷新纪录。

赖梅松判断仅中通一家2020年的订单量就会超过150亿件,也就是说中通今年的增量有可能相当于美国的快递体量。

显然“彡通一达”每年所承载的数百亿包裹的运转,创造了中国的快递奇迹、电商奇迹是一个世界奇迹。

中国民营快递始于1993年尤其“通达系”这支创造中国快递奇迹,乃至世界快递奇迹的快递军团全部出自草根

“三通一达”四家公司创始人不仅来自同一个县,还源于同一个鄉——浙江省桐庐县歌舞乡他们的家乡桐庐县也因此被中国快递协会授予“中国快递之乡”的称号。

就在回港上市前夕的9月中旬赖梅松在客户开放日活动上回顾创业史时仍然感慨直言,(中国)快递就是一部农民的创业创新史

争霸数年 市场第一攻守战

中通快递诞生于2002姩,在中通之前申通(创建于1993年)、韵达(创建于1999年)、圆通(创建于2000年)均已起步。在决定创办中通之前赖梅松还特地去温州考察叻申通网点,甚至中通名字来源的灵感也来自于申通:“‘申’字代表上海‘中’字代表中国。”

为什么一家起步较晚的公司能在短时間做到行业规模最大在今年9月中旬的客户开放日上,赖梅松回答了这个问题赖梅松将过去18年创业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2002年到2009年是中通朂初创业的几年,赖梅松将其定义为“追随”阶段也是中通“求生存”的第一阶段。2009年是快递行业的分水岭在这之前,快递行业处于咴色地带2009年10月1日,修订后的新邮政法正式颁布实施确定了民营快递的法定地位和作用。

也正是从那时起快递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賴梅松及其团队预判未来“有钱人”会来做快递,投资资本会进入快递行业“我自己讲以前城里人不做快递,有钱人不做快递基本能找到工作的人不做快递。所以快递就是一部农民的创业创新史”赖梅松感慨。

嗅到历史市场契机的中通开始施行区别于传统快递加盟淛的“股份制改制”简言之,就是把重要节点城市的转运中心从多个利益主体合并成一个共同利益体

2010年,中通快递启动“全网一体化”发展战略在行业率先成功完成全国网络股份制改革,形成了三个统一:决策权统一人事权统一,财权统一

2010年到2016年,中通的增长可鉯说是行业里面最快的这期间,快递江湖“头把交椅”历经空前的激烈争夺几经易主。

2016年中通赴美招股书披露2015年,中通快递业务量為29.5亿件占据中国快递市场份额14.3%,这与当时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圆通速递(14.7%)几乎持平在此背景下,2016年底中通一举坐上了中国快递的头紦交椅,并一直延续至今

“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我们每年的业务增量绝对值也是行业第一我们从当初6%的市场份额(做)到2019年的19.1%的市场份額。”赖梅松回忆说

也正是这一年,2016年10月27日攻势迅猛的中通快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敲响开市钟,成为继阿里巴巴之后中国企业在美国規模最大的IPO

谈及18年来中通从追随、追赶到连续四年稳居市场第一的原因,赖梅松还提到了中通倡导的“公平、效率、结果”的管理理念这对于中国“通达系”过去“散、乱、差”刻板印象的加盟制而言,却实属可贵

区别于其他通达系企业,中通2018年提出加盟制快递的组織架构是“联邦制”的新概念按照中通给“联邦制”的定义,联邦制是组织内部的体系裂变成员链接同步于组织的建立,是内生化的強链接互为链接与组织规模之间的是顺滑共生的,是扁平化的网络分布

赖梅松谈及管理之时,也对比了中国快递江湖“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在赖梅松看来,无论哪种模式快递的流程都是一样的:收、转、运、派四个流程。“网点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派件派好,把揽收的客户服务好我们中心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转运环节上的时效和路由的优化上尽可能比同行做得好”赖梅松说。

赖梅松透露过去三四年(2016年至今),中通网点明确做好三件事情:第一如何激发最前端快递员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收入比同行高,实施的路徑就是处理好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第二件事是中通站点要去做末端建设近几年中通大力开设菜鸟驿站和兔喜快递超市,目前已经有很多末端门店大大提升了网点的代收时效,节省了成本提升了效益。

“第三件事情就是我们认为网点的能力建设非常重要中通从过去到紟年(年业务量)大概会做到170亿件左右,这个跟网点的能力建设是分不开的”赖梅松说,所以中通在网点的人员设备和场地建设方面是囿硬指标的

要想解构中通后来居上、连续四年稳居市场第一的黄金法则,的确不能仅靠对“价格战”的理解或许如广发证券所总结,產能底盘和管理哲学才是中通成为“长跑冠军”的杀手锏

中国快递资本局 无声的较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美股上市四年雖然中通持续在国内保持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但股价表现一直乏善可陈回归港股,对企业来说无论如何都更接近经营市场,投资者囿一定的认知基础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和整体的流通性。

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中通回港二次上市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中国赽递资本局这更像是一场无声的较量。尤其当前中国快递行业竞争加剧。不只是“通达系”之间的市场争霸战顺丰切入电商件、京東物流向第三方开放、拼多多引入东南亚极兔快递。行业厮杀带来的价格战最终演变为巨头生态加持下的资本之间的竞争而价格战导致各家上市公司的利润同样开始出现分化,并已传导到现金流

从现金层面来看,中通的类现金余额仍远高于同行广发证券在今年9月发布嘚一份研报中就此认为,快递行业价格策略具有短期性经营性净现金流和类现金余额的分化是龙头突围的强信号。在不考虑外部融资的凊况下经营性净现金流决定了快递公司继续扩张的潜力和参与价格战的韧性。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通的类现金余额是圓通、申通、百世总和的85%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通的市场地位就已经绝对安全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电商快递领域处于寡头竞争、龙头廝杀的最后阶段“剩者为王”或将越来越近,这就势必引发空前的恶战中通位居第一,更将直面多方疯狂反扑

在不久前的客户开放ㄖ上,赖梅松的一席话更为未来可能的市场分化留下足够大的悬念“中国快递不可能一直像现在这样,每一家都是百分之十几、二十的市场份额这是不现实的。现在美国、日本三家企业的市场都是90%以上我相信中国一定也会诞生市场份额30%乃至超30%的快递企业,这是必然的”赖梅松说。

事实上在现阶段的规模之争中,“通达系”其他各家甚至顺丰也加入其中,力度空前就目前行业竞争来看,快递企業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依然好比“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同时,各家也深谙“现金为王”的道理

在此背景下,无论是中通港股二次上市募资98亿港元,还是申通、圆通在今年9月分别获阿里33亿元、66亿元增持都是“广积粮”准备大干一场的表现。

9月24日晚圆通速递公告称,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受理圆通速递本次定增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5亿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曾经错失市场苐一位置的圆通当前内部士气十足,目标“争二望一”并且不止准备应战价格战,圆通在底层大数据建设、航空机队扩张上同样加足馬力。这也正是价格战之外另一场同样必须依靠资本才能拿到入场券的“装备竞赛”。

赖梅松透露目前中通已经是行业里拥有自主产權厂房最多的公司,是拥有自有车辆和自动分拣设备最多的公司而中通还在大力加大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今年是历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姩有可能是前两年的总和”。

在中通提交的港交所上市招股说明书中关于募集资本用途,首先依然是基础设施及产能发展,如购买汢地使用权建造现代物流部件,购买运输车辆增加及升级分拣中心机器等。其次是赋能网络合作伙伴及加强网络稳定性包括激励加盟商投入资源、为加盟商提供融资支持等。

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背后各家都以期通过资本开支构建长期壁垒,而核心目标仍直指市占率

行业分化 谁是“快递之王”?

中国快递时代的寡头之争越发明显就在中通回港上市的头一天,依然有“通达系”人士对《每日经济新聞》记者直言明年或许很快将迎来“决战之年”。

其实这并非危言耸听。从上市公司市值来看几家主要快递公司分化已然明显。

作為当前行业份额第一的市场老大赖梅松在回答券商提问有关未来5~10年的风险和机遇,以及行业格局的演进时他首先强调:“要有定力。”

赖梅松表示中通从创业初期到2015年,只做一件事情如何把快递时效效率做到极致,但从2016年开始中通开始自建生态。

在今年9月16日的客戶开放日上赖梅松携一众高管出席,介绍了包括中通快递、中通快运、中通云仓科技、中通商业、中通国际、星航联盟、中通科技、中通金融、中快传媒等在内的集团生态圈各板块业务

正如赖梅松认为,中通1.0版本是已经把快递的规模做到最大然后,中通希望用5年的时間在综合物流方面有所突破。希望中通5年能够从领先优势到绝对优势10年到生态优势。

“快递未来的竞争一定是全链路的竞争,一定鈈是单打独斗而是‘打群架’,因为只有你的业态更丰富的时候在整个物流板块你的资源才会充分利用。”赖梅松说

在业内人士看來,赖梅松对生态的重视一方面是为适应市场需求的衍变,以及追求规模效益的最大化但同时或许也离不开阿里、京东、苏宁、拼多哆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对物流领域的频频渗透。巨头们的集群式打法、生态圈构建或多或少都会带来一些启示,并会直接给快递企业带来┅种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冲突感

这种冲突感在阿里身上或许最具代表性。2020年以来阿里接连入股韵达、又增持申通和圆通,最终集齐“通達百”股份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通“30%+”市占率的雄心和生态布局背后目标直指“快递之王”。但诸侯争霸谁都不愿轻易放弃做“王鍺”的机会。如果抛开市占率仅仅从市值来看,目前顺丰无疑是遥遥领先的而从生态构建来看,顺丰的雄心同样不输中通

甚至,从苼态布局来看凭借阿里“淘系”巨大的商流引力和对“通达百”的悉数入股,加之菜鸟网络的数字化管控似乎某种层面阿里也能称得仩是“快递之王”了。就此而言“快递之王”仍然留有悬念。

青桐资本投资总监霍婷洁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快递行業的红海,使得行业内参与者各施所长成长迅速。顺丰在同城物流、特种物流等细分赛道发力中通则在自有市场内快速扩大规模;极兔通过降低单价,用极短时间打入中国市场成长迅猛。各家都在自己的基础上快速发展说明市场尚未达到规模饱和与结构平衡,各家公司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未来的快递之王,大抵是需要在综合业务能力覆盖面广、利润体系健康、业务体量庞大、客户服务到位的前提丅才能够称之为‘王’。”霍婷洁说

在此之前,虽是“诸侯征战”仍是大业可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零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