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去无人机第三者责任险由谁购买购买无人机保险的飞友多吗?

当前位置: & 正文
国内首款无人机定制保险诞生 保险科技价值凸显(1)
扫描到手机
13:41:08 & & &
近日,饿了么宣布获准开辟中国第一批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送餐无人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作为生活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饿了么对无人机的商业应用再次引发业界对无人机未来发展的高度关注。无人机规模增长迅速,“裸飞”状态制约发展近年来,无人机正从娱乐飞行设备逐渐转化为一种涉及各行业的新形态生产工具,从传统的航空领域向社会各领域延伸。根据《2017年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指出,截至日,中国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总数24407个,比2016年增长138%。另据此前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李健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发展国际论坛上透露,根据预测,年中国行业级无人驾驶航空器市场规模,每年都将以30%的速度增长,并大有在通用航空、货运航空等诸多领域替代现有的有人驾驶航空器的趋势。新兴事物的飞速发展也往往伴随着“问题”的出现。根据民航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4月单个月里,全国5个机场累计发生13起无人机飞行影响飞行安全事件,造成288个航班返航、备降、等待或取消。同时,由于无人机已广泛应用在航拍摄影、农业植保、环境监测、电力巡检等方面,对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都产生着严重威胁,一旦有事故发生,对无人机使用者和被影响一方,都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该规定于日起正式实施。规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准入和监管要求。根据规定,取得无人机经营许可证应当具备四个基本条件,而“投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地面第三人责任险”正是其中一个关键要素。无人机“裸飞”状态,或将结束。然而在政策落地层面却存在另一些阻碍。一位在传统保险公司从事数十年的资深人士李先生对记者表示,现有的无人机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障额度不足,机载设备、数据损失等风险还没有相应保障,并不能完全满足无人机用户的需求,尤其是企业级用户。同时,目前无人机第三者责任险对于传统保险公司业务而言并不是他们的优质业务,因此无人机就面临着现有保险产品无法满足需求的状况。此外,在用户投保理赔环节,现有的流程依然是基于线下,流程复杂,效率低,影响用户体验。“从法规、管理和技术等多方面应对无人机应用量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正在显得愈发重要。”上述人士表示。“保险科技+无人机”或将开创行业安全飞行示范模式日前,保险科技创新平台量子保,与中国空网在无人机保障层面的战略合作,或将为今后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飞行提供行业示范作用。根据官方介绍,量子保为中国空网无人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保险解决方案。首先,自6月1日起,空网的无人机用户可以在线投保无人机三者责任险,简单几步就可完成线上投保,理赔环节还有量子保专属客服协助用户尽快拿到理赔结果。如此一来将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其次,量子保定制了多档保障额度,能灵活满足无人机用户的保障需求。中国空网CEO黄慧敏表示:“和量子保的签约可谓强强联合,各自发挥所长,在无人机保险领域进行深耕。未来双方将基于大数据挖掘,为广大空网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保障性更强的产品和服务,最大化降低风险,让飞行更自由、安心。”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7048',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男子不满电动车被查扣 多次冲向路中间逼停多辆车
男子专向女大学生发放贷款 称无力偿还可&肉偿&
七层大楼瞬间被毁!东风-10A巡航导弹齐射引解读
巴西女记者险遭球迷强吻:事情的经过竟是这样的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592092',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592091',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7047',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父亲在女儿17岁这年故意把她灌醉 只为做这件事
少女遭父母虐待锥子钻孔灌漂白水
18岁小伙为寻刺激 深夜猥亵女子
6万钻戒被女子当垃圾错扔 环卫工用手机照明找回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7044',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7046',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7045',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7041',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7043',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7042',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当前位置: >>
无人机飞行新规
发布日期:
来源:扬州晚报、中新经纬APP
无人机(资料)
&&&& 8月9日电 据中国民航局网站9日消息:中国民航局发布,称为了规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以下简称&无人机&)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无人机产 业安全、有序、健康发展,参照《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及无人机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办法》规定,取得无人机经营许可,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经营活动的主体应当为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为中国籍公民;
(二)企业应拥有不少于两架无人机,且以该企业名称在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机信息系统&中完成无人机实名登记;
(三)需具有行业主管部门(或经其授权)认可的培训能力(此款仅适用从事培训类经营活动);
(四)投保无人机地面第三人责任险。
《办法》明确,本办法适用的无人机类别为: 视距内运行的非植保类无人机,空机重量从0到15千克,起飞全重从0到25千克; 超视距运行的非植保类无人机,空机重量从0到4千克,起飞全重从0到7千克。植保类无人机无重量限制。对于串、并列运行或者编队运行的无人机,按照无人机总重量计算。对于其他类别的无人机暂不允许开展经营性飞行活动,民航局或地区管理局批准的试点项目除外。
《办法》还规定,许可证持有人应在飞行活动结束后72小时内,通过系统报送相关作业信息。
中国民航局表示,近年来,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在个人消费、农林植保、 地理测绘、环境监测、电力巡线、影视航拍等领域应用广泛。旺盛的市场需求催生了一批无人机运营企业,无人机作业对部分传统通用航空作业领域的替代作用非常明显。但与此同时,很多无人机运营商反映其在运行过程中遇到无法取证的问题。鉴于此,无人机运营企业建议民航行业管理部门尽早出台无人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早日解决其被动&黑飞&的问题。
个人不得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
扬州大疆无人机的总代理丁勇俊认为,新规的出台,意味着个人不得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由于要求经营活动的主体是企业法人,这就把个人排除在外。&
大疆无人机在扬州民用无人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成以上,丁勇俊介绍:&我们这里六成的无人机卖给了个人,只有四成左右是行业用户。&丁勇俊所说的行业用户,是指婚庆、房地产、商场等公司,他们购买无人机,主要为营销活动拍摄、录影等。
除了这些行业用户,更多的是私人消费者。购买无人机的用户,多数是摄影发烧友,买无人机的目的主要用于航拍。
按照新规的规定,行业用户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没有问题,他们本身就是企业法人。但对于六成的个人用户来说,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得先获得&执照&。
个人无法经营性飞行?
可注册公司或挂靠其他公司
丁勇俊告诉记者,他的用户中,除了满足个人爱好,也会有人使用无人机赚点&外快&,&比如拍一场婚礼,收取一点费用。&
按照新规,这属于经营性飞行活动,个人是不具备资质的。那么,个人真的就不能用无人机赚&外快&了吗?
也不一定。&个人要解决资质,最好的办法是自己注册一家公司。&丁勇俊说,如果不想自己注册公司,也可以挂靠在有资质的公司。&对照获得经营许可的四大条件,其中有一条是企业应拥有不少于两架无人机。&他说,大多数婚庆公司只会购买一架无人机拍摄,尽管满足主体为企业法人的条件,但不满足&不少于两架无人机&的要求,仍然无法获得经营许可。这种情况下,个人无人机的加入是一有益的补充,有望解决资质难题。
无人机需投三责险
扬州多数&飞友&已投保
记者注意到,获得经营许可的四大条件里,有&投保无人机地面第三人责任险&这一规定。
丁勇俊表示,无人机与汽车一样,也存在发生事故的可能,无人机坠落,可能会导致地面上的人、财损失。&我们在卖无人机给用户时,厂家已经对无人机的质量投保,如若坠落,没有造成地面人、财损失,厂家的保险可以对无人机修复进行一定的赔付。&他表示,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建议购买第三人责任险。&一年的保费从几百元到一千多元不等。&他说,扬州多数&飞友&都会选择投保。
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相关法律法规以政府协会颁发为准
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全球无人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加入公司国内首家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在上海揭牌:经过军地相关审批_凤凰资讯
国内首家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在上海揭牌:经过军地相关审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国内首家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在上海揭牌:经过军地相关审批国内首家得到正式许可的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8月31日在上海市青浦区揭牌启用,投入试运行。基地编号为HD-SH-001,经过军地相关审批,基地可使用的空域面积达200平方公里;8月31日也是《无人机实名制登记管理要求》设定的无人机实名制登记截止期,在打击"黑飞"的同时,合法合规的无人机飞行使用正在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探索"飞起来"的路径。
今年3月,民航局下发了《关于在华东地区开展通用航空管理服务平台和无人机研发试飞基地建设试点的通知》。民航华东管理局随后成立了无人机运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推动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筹备建设,并明确了基地的任务目标、工作内容,在局方、相关军民航单位和上海市青浦区的大力支持下,基地落户上海市青浦区老朱枫公路6800弄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内。该基地由民航华东管理局和青浦区人民政府主管,由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和上海优澈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具备较强无人机管理运营能力和相关经验的上海优澈,具体担负了基地建设期间的选址、搭建管理平台、拟订运行规范和基地建成后的日常运营。
经过部队和民航管理部门的批准,该基地可以开展无人机飞行服务的空域,在上海市青浦区西部,面积达200平方公里,覆盖了青西郊野公园、上海大观园、太阳岛旅游度假区、东方绿舟等当地知名的旅游景点和风景区。飞行高度限制在150米以下。
无人机飞行单位和个人爱好者,均可通过基地微信公号"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预约空域和地面设备使用。有需要的单位或个人,可在飞行前一天的13:00前进行预约,说明飞行任务,由基地审核后为其申请空域,并在当天19:00前反馈,告知预约是否成功。进入基
地的无人机和飞手,均必须已经完成实名制登记,飞行前还需要购买第三者责任险。在遵守基地相关管理制度、空域使用规范的前提下,这些单位和个人可以在基地开展无人机培训、无人机购买租赁、无人机研发试飞、无人机行业运用、无人机特色团建活动等,并得到基地的无人机地面配套设施支持。在基地飞行的无人机,其飞行任务将接入优云无人机平台,随时接受监管,保证管理部门能即时监控基地的无人机飞行动态,而一旦违反规范、突破空域使用范围的电子围界,也将会受到处罚。
来自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民航华东地区空管局、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以及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和相关企业的与会者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49344
播放数:145468
播放数:154089
播放数:5808920飞机遭遇无人机在空中盘旋20分钟 “黑飞”还能飞多久?
今年4月14日以来,成都双流机场多次遭遇无人机干扰民航飞行事件,造成上百架航班备降、返航或者延误。为打击无人机违法飞行,成都警方于近日出台办法,对于查实的违法飞行线索,公安机关将给予举报人每起不低于10000元的奖励,对擅自在机场净空区域进行无人机、航模机等飞行活动的将依法严惩。
无人机“黑飞”对航班飞行、对业内究竟造成了哪些严重影响?如何才能让无人机不再“黑飞”下去?5月2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人来人往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王军 摄)
飞机遭遇无人机在空中盘旋20分钟
机长:抓住无人机,我个人奖励10000元
4月26日晚上,结束飞行任务后的陈东(化名)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今天被无人机害得差点宣布紧急油量,备降重庆,还剩1.8T!悬啊!”同时,他气愤地称,“抓住无人机,我个人奖励10000元。”
“我现在对无人机深恶痛绝!”陈东告诉记者,那天他驾驶客机飞到成都进近区域以后,前面的飞机报告发现无人机,他接到通知,双流机场临时停止运行,飞机只能做空中盘旋等待。
“我们在空中盘旋了20分钟左右,询问机场大概什么时候重新开放,得到的回答是一个小时以后。我看飞机油量不足,就决定去重庆备降。”陈东一边回忆,一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飞机备降花费大概在7万元左右,双流机场的进港量每小时大概在60架次,如果关闭30到40分钟,大概就有十几架飞机备降,那么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还不包括旅客索赔,大概就上百万元了,同时还影响飞机的后续航班。”
无人机“黑飞”不仅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还会对航班安全造成威胁。“‘黑飞’无人机操控者可能以为自己的技术不会干扰到飞机的正常飞行,其实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同时也在和公众安全开玩笑。”国内某航空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机长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国内暂未发生无人机与飞机相撞的事件,但航空业有个专门的术语叫“鸟击”,就是飞鸟撞击到飞机的意思。他说:“虽然飞鸟的体形小、质量轻,但飞机的高速运动使得鸟击的破坏力达到惊人的程度。国际航空联合会甚至把鸟害升级为A类航空灾难。由此,可以想象无人机与飞机发生相撞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提及无人机“黑飞”事件,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一位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机场是这一事件的最大受害者,目前暂时没有新的消息发布。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净空区域图。(四川省公安厅供图)
无人机销售遭受打击
业内:无人机“黑飞”会毁了这个行业
“成都频发的无人机‘黑飞’事件,看起来不像是无意造成的,毕竟多次是专门选择在机场附近飞行。”无人机航拍爱好者陈俊,已经接触专业航拍近十年,他认为“黑飞”事件的发生对无人机飞行爱好者并没有好处,如今业内的“飞友”们都不敢飞,也不能飞了。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爱好者目前使用较多的国产某品牌无人机,都配备有卫星定位模块,在出厂设置中对飞行范围做了一些严格的设定,机场周边区域都被设定为禁飞区。在禁飞区内,这类无人机是无法起飞的,如果从外部闯入禁飞区,则会立即自动下降至地面。
陈俊称,“黑飞”事件发生后,最让业内不少爱好者苦恼的是,自己玩的无人机根本无法在机场附近实现飞行,却也被当成了禁飞对象。“我是专门从事影像拍摄工作的,事情发生后,由于公众对无人机许多信息不了解,造成了所有拿着无人机的‘飞友’都有嫌疑的错觉,完全没法正常工作。”陈俊希望,“黑飞”事件的真正原因能尽快被查明。
有业内人士认为,根据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对于重量小于等于7公斤的微型无人机,飞行范围在目视视距内半径500米,相对高度低于120米的区域内,不进行证照管理。因此,能够肆无忌惮飞进限飞区域的,极有可能是大型的遥控固定翼无人飞机,而非一般爱好者使用的微型无人机。
“从4月份发生‘黑飞’事件后,我们公司无人机的销售业务几乎陷入停顿,成都很多店和我们遭遇了一样的打击。”赵宇是一家专门销售无人机的公司的负责人,他表示,只要是在他们店购买无人机的客户,都必须进行三到四次的安全飞行培训,目的就是把安全飞行的准则放在第一位。
赵宇称,业内不少爱好者都认为行业的自律性非常重要,因此尽快达成行业自律条例很有必要,例如,在军事、机场等敏感地区不能飞,在空域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不能飞,甚至当操作手飞行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也不能飞等等。
警方给予无人机“黑飞”线索举报者10000元现金奖励。(成都新津警方供图)
男子在净空保护区操控无人机被拘
律师:无人机监管应上升到行政法规或法律层面
5月2日下午,成都市新津县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新津”通报称:5月1日下午4点30分,新津县公安局接群众举报,称该县新平镇某果园有人放飞无人机。县公安局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将正在双流机场净空保护区操控无人机飞行的詹某(男,38岁,成都市人)挡获,并现场缴获无人机设备一台。鉴于詹某的行为尚未影响机场航班的正常起降,目前,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依法给予詹某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5月2日上午,新津县公安局对提供相关线索的举报者给予了10000元现金奖励。
针对双流机场连续多次遭到无人机干扰事件,5月1日,成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成都”发布了《成都市公安局发布关于加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净空区域安全保护的通告》,再次明确机场净空保护区域范围,并表示对在机场净空保护区擅自进行无人机、航空模型等飞行活动的,将依法从严处理。
去年9月1日,四川省公安厅、西部战区空军参谋部、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联合制定发布的《关于加强全省军民航机场净空区域安全保护的通告》就明确表示,对施放无人机、航模等小型航空器和空飘物扰乱机场空中运行秩序、威胁军民航飞行安全的,公安机关将联合空军、民航等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对故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可能扰乱飞行安全的违法行为,举报线索一经查实,举报人可获得不低于1000元人民币的奖励。
对于无人机“黑飞”事件频发,北京市惠诚(成都)律师事务所张笛律师认为,我国目前在无人机监管领域的法律法规欠缺。他说,199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实际是对民用航空器(即民用飞机)的运行约束规范。2016年9月出台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虽是针对无人机的管理办法,但该办法系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制定,既不属于法律,也不属于行政法规。而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和管制、拘役等刑事处罚必须按行政法规、法律等规定实施。因此,无人机的监管如要做到行之有效,应上升到行政法规或法律的层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无人机很危险?大疆无人机意外失控伤人无人机一直很多科技爱好者关注的一块领域,打从无人机飞手证以及相关约束政策出来,开始有部分人意识到这种科技产品具备一定的危险性。作为无人机中的佼佼者,大疆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其无人机的安全性。其法务副总裁 Brendan Schulman 前不久还对媒体表示,无人机比有人驾驶的飞机还要安全许多,大疆提供了多重安全保障,能让用户享受到极佳的体验。而就在近日,有网友报告了一起无人机伤人事件,从微信朋友圈的截图可以看出,这是一台大疆无人机 “悟”1 Pro ,这位网友声称遥控监控屏直接黑屏,自己助理为了救飞机,不幸掉进水中,右手食指和中指也被机翼划伤。这位用户还愤怒地表现,多次与大疆售后服务联系没有回应。而就在上周五,大疆发表官方回应,称已与该用户取得联系,并进行了协商处理,双方现已达成一致,事情得到合理。妥善解决。大疆还表示此次意外是用户试图挽回失去徒手去捉飞行器导致受伤,属于小概率事件。我们雷科技也第一时间关注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并与大疆的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据悉,此次事件其实存在两个误解。一个是当事人当时在泰国拨打国内的 400 电话,没有加区号,所以联系不上客服。另一个是大疆的产品都会在说明书中明令禁止使用手去抓无人机,客观上来看,当事人用手抓无人机确实比较危险的行为。在事后,大疆也向该用户致歉,截止到笔者发稿之前,大疆仍在检测出事的无人机。当然让也我们开始意识到飞手证和相关约束政策的确实有一定的意义,尽管对于无人机爱好者来说,这不是一件好事。但毕竟类似于大疆这种无人机可不比普通的遥控飞机,它的旋翼转动起来的速度和力道能够切割水果,假若操作不慎,很容易造成受伤,若是伤到眼睛等位置,恐怕后果会严重很多。随着无人机厂商越来越来,他们仅仅只是意识到这个领域的充满机会,但不少厂商并没有注重安全性,在安全防护以及系统稳定性没有做深入的研发。一架无人机除了要能飞起来以外,它需要有一套先进的系统,可以确保无人机稳定飞行且不容易失控。除了核心技术需要提供支撑以外,它还需要多年的制造经验来排除一些意外的情况,保障用户的安全。我们也希望这种事能为众多无人机厂商提个醒,多在无人机的安全性上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保障,毕竟让用户享受快乐和安全的体验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树立口碑。(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图片来自:正版图库3人已赞分享订阅Copyright&2014雷科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安保险第三者责任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