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的这种植物种苗 进口申请有主要可能来自哪里

已解决问题
关于进口植物油的有关规定
提问时间: 14:43:39
关于进口植物油的有关规定
浏览次数:2393
盐类进口国家没有相关限制,进口时需要办理检疫通关单。&&&
进口该商品需要办理入境货物通关单,进口药品通关单,濒危物种允许进口证明书,您可根据商品编码在&海关税则&查询海关监管条件http://www.customslawyer.cn/hgsz/。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进口废料中竟有“植物杀手”
&&&&来源:&&&&
原标题:进口废料中竟有“植物杀手”  番禺检疫局截获薇甘菊   广州日报讯 (记者李大林 通讯员岳俭宣)记者昨日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番禺检疫局莲花山办事处工作人员日前从一批来自荷兰的废塑料中查获了一批世界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的“植物杀手”――薇甘菊。据悉,这是番禺口岸首次从进口废塑料中截获该检疫性杂草。   3月25日,番禺检疫局莲花山办事处现场查验人员对一批来自荷兰的废塑料查验时,发现其中两捆货物中夹带杂草。检验检疫人员对杂草取样,同时封存该批废塑料。经实验室确认,该杂草为检疫性杂草――薇甘菊。为防止疫情扩散,检验检疫人员将杂草收集进行了烧毁处理,并在废塑料存放现场的周围进行喷药杀虫处理。   薇甘菊原产于中美洲,21世纪初已广泛传播,成为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严重的杂草之一,也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薇甘菊开花数量很大,种子传播能力强,能爬上灌木、乔木,并像被子一样把树木全部覆盖,使树木因缺少阳光、养分、水分而窒息死亡,又被称为“植物杀手”。自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深圳以来,薇甘菊已泛滥成灾,目前仅深圳市受其危害的林地面积已达4万多亩,其中4000多亩受害森林已奄奄一息。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股票/基金&
进口多肉植物可能有病毒 市场上产品大都未经检疫
图为:堤角花鸟市场进口多肉植物岔着卖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朱泽 实习生刘佳衢  仙人掌、龙舌兰,这些常见的盆栽有个学名叫多肉植物。近年来,外形肥厚的各种多肉植物成为江城不少白领的新宠,越来越多人喜欢养一盆放在家里。  记者走访江城花市发现,进口多肉植物尤其受市民热捧。然而,大多进口植物来历不明,售卖者也无法提供检疫和进口许可。去年以来,出入境检疫部门截获10余批日韩多肉植物,均为违禁品种。专家称,进口多肉植物或携带病毒,并存在传带植物疫情风险,建议市民谨慎购买。  多肉植物成白领“萌宠”  “胖嘟嘟”的样子、鲜艳的颜色、袖珍的“身材”……近年来,有着“最萌植物”称号的多肉植物成为不少市民的新宠物,大家称其为“萌宠肉肉”。  李女士是汉口一家大型企业的员工。去年10月的一天,她在万松园附近逛街时发现了一家多肉植物店,便立即喜爱上了可爱精致的盆栽,“一直想买些小植物装扮房间,多肉植物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像李女士这样的白领不在少数,不少还是狂热的多肉植物控。一盆多肉植物售价一般几元到几十元,但据卖家介绍,一些品相上乘、品质纯正的多肉植物,小小一盆,价格就可以达到上千元、上万元不等,有的痴情“肉友”年投上万。  如同其他商品,多肉植物也有进口的品种。相对于国内的多肉植物,进口多肉植物品类更丰富,造型更漂亮,也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  进口多肉植物多来自日韩  进口多肉植物来自哪里?是否有进口和检疫许可?记者走访江城花市发现,不少花店无法提供进口和卫生检疫许可。  上月底,记者来到雄楚大道元宝山鲜花市场。该市场未有进口多肉植物出售,有店家表示进口的价格太高,担心销路不好。  在汉口球场街、江滩、堤角等花鸟市场,不少店铺都有多肉植物出售,售价在15元―30元居多。堤角一花店店主称,年轻人很喜欢胖乎乎又有点另类的多肉植物,卖得较好的有熊童子、金星、玉露等,大都是仙人掌科植物,好养也易存活。  在循礼门鲜花市场一家花店里,记者见到了几款进口多肉植物。店主指着一盆植物介绍,从进口,每盆售价为三四百元。据其称,进口多肉植物呈现供不应求势态,与前几年相比,价格和销量都有很大的提升。进口多肉植物一般来自韩国和,由和深圳的批发商进口而来。批发商没有向他出具进口许可证,也从未提供相关的检疫证明。  截获的进口植物中有害虫  据了解,去年以来,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入境邮件和旅客携带物中,多次截获非法入境的多肉植物,有些数量巨大,品种繁多。  湖北检验检疫局机场办邮检科顾勇介绍,去年以来,该科截获10余批日韩进口多肉植物,并从中检出滑刃线虫等有害生物。这种害虫会降低农作物生命力,传播病毒。  顾勇表示,湖北是农业大省,防止特殊物品、有害生物和动植物疫情疫病随邮寄物传入,十分重要。  具体来说,多肉植物极易繁殖,非法进境的多肉植物都是未经风险评估和检疫审批准许的,极有可能演变成外来入侵物种。经检测,非法入境的多肉植物经常带有线虫、植物病菌等有害生物。一旦保护不当,病虫害就会传播蔓延,对农林生产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土壤是国家禁止进境物之一。对多肉植物的栽培介质,同样要考虑到其传带病虫害的风险。  顾勇提醒,需要携带或邮寄方式进境的植物,要经相关部门审批许可,并具有输出国家或地区官方机构出具的检疫证书。
12/09 12:0812/02 10:57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快看看你家有这些花草吗?小心,这都是有毒的观赏植物!
作者:沙漠豪猪
编辑:老猫
随着园艺育种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观赏植物走入了园艺爱好者的花园中。由于铭刻在基因组中的本能,人们在欣赏鲜花绿叶的时候总不会忘了问一句“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如果你养花花草草只是为了好看而已,那这篇文章你不用太担心——看一眼就中毒的植物还是很罕见的。但如果你是那种看什么都想尝尝的人,那么“观赏植物能好怎”的答案只有一个:没有把握的植物千万不要吃!
君不见贝爷纵横天下,在节目中吃野生植物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原因很简单——有毒的植物太多了。
植物移动力基本为零,无法像许多动物一样靠逃离捕食者来避免被吃,但是在以百万年计的漫长演化过程中植物还是获得了许多防御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在组织中积累一些能对动物造成伤害的物质。人类驯化植物的选择方向之一就是降低农作物的毒性,像马铃薯、番茄、苦瓜等蔬菜,虽然它们植物体中含有毒素,但是正确地吃可食用部位是没有危险的。而园艺观赏植物被驯化只是为了观赏,在驯化过程中并不会以减弱毒性作为主要育种目标,所以许多观赏植物都和它们的野生祖先一样带有毒性,不过好在这些毒素一般都老老实实地待在细胞内,不吃掉植物组织或者接触到汁液是不会中毒的。
在观赏植物中颇有几个类群毒性不小,如果见到了千万不要嘴馋——也不要手欠。
多肉植物千万不要乱吃
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多肉植物是近年来花卉市场上十分火爆的新宠,前几年有新闻说进口的多肉植物有些有毒,在园艺爱好者中引起一阵不小的波澜。
多肉植物并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类群,而是对多种茎叶肉质、有丰富的贮水组织的植物的统称,包括番杏科、景天科、仙人掌科、菊科、大戟科、芦荟科、马齿苋科、夹竹桃科等多个类群的植物。
在常见的多肉植物中最主要的有毒类群是大戟科植物,比如大戟属的各种“麒麟”,它们的茎叶中很多都含有白色的乳汁,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如果吃下去后果会更严重。这种乳汁中含有二萜类化合物、毒蛋白、生物碱等多种毒性物质,二萜类化合物是刺激性的主要来源,而世界上毒性最强的物质之一的蓖麻毒素就属于一种毒蛋白[1]。在种植时一定注意不要让皮肤和粘膜接触到汁液,当然更不要吃。
虎刺梅(Euphorbia milii)的花序与叶子。图片:shutterstock.com / Jean-Jacques MILAN
大戟科以外的多肉植物有毒的不是很多,在景天科中,奇峰锦属(Tylecodon)和绒叶景天属(Cotyledon)是比较常见的有毒种类[2],瓦松属(Orostachys)中也有些种类含有有毒物质[3],这些植物的有毒成分主要是强心甙类物质,会引起心律不齐——这类物质我们后面还会详细说,当然同样还是只要不吃就不会有问题。包括各种牛角、球兰在内的萝藦科植物中也有一些种类有毒[1],但是在APGIII中萝藦科已经成为夹竹桃科下的萝藦亚科,这个锅也就自然而然地甩给了夹竹桃科。
天南星科植物都不好惹
天南星科植物在原生环境中大多生活在林下,比较耐阴,即使在光线不好的室内也能正常生长很长时间,因此是很好的室内绿植。但是天南星科植物中有毒种类也不少,常见的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os)、花叶万年青(Dieffenbachia picta)、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彩叶芋(Caladium humboldtii)都属此类。天南星科植物毒性的具体作用机理很复杂,各类成分与毒性作用之间的关系现在还不是十分清楚。在许多天南星科观赏植物的汁液中含大量草酸钙针晶和毒蛋白[4],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不光不能吃,皮肤和黏膜只要接触后就会肿胀疼痛,如果直接吞下就有可能因为呼吸道受刺激而窒息,接触到眼睛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结膜炎[1]。
虽然在很多地方俗名叫做海芋,但是图中的马蹄莲和真正的海芋并不是一种植物。图片:wiki commons / Manfred Heyde
以常见的海芋为例。它有一个特性——当基质和空气的湿度很高的时候,叶片边缘会吐出小液滴汇聚在叶片尖端。这种现象称作“吐水”,海芋也因此得名“滴水观音”。不过海芋滴出来的可不是观音净瓶中的甘露,而是含有草酸钙针晶和氰甙、海芋素等多种有毒物质的毒水。误食植物组织和叶片吐水导致中毒的案例时有发生,甚至还曾经有过用海芋叶子擦拭伤口导致器官衰竭需要透析的新闻报道[5]。
海芋中毒没有特效解药,皮肤接触后可以用大量水冲洗,针晶消失后刺激性就会消失,如果内服中毒,就需要靠设备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再用导泻、洗胃乃至透析来应对了[6]。在观赏和修建海芋时,千万不要让它的汁液入口或者接触皮肤。
在观赏和修建海芋时,千万不要让它的汁液入口或者接触皮肤!
石蒜科植物里毒物居多
前些年微博上曾经流传过英国留学生把黄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当成蒜薹买回的段子,当时已经有专业人士做了详尽的解释[7]。在黄水仙所属的石蒜科里,有毒植物一点也不比天南星科少。石蒜科植物毒性的来源主要是储存在液泡中的各种生物碱,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的鳞茎中总生物碱含量大概为1%,主要包括多花水仙碱、石蒜碱、伪石蒜碱等,曾经有共同食用8~10根水仙叶导致十四人中毒的报道[8]。
与中国水仙不同,黄水仙的整朵花都是黄色的。图片:shutterstock.com
除了前面提到的水仙和黄水仙,常见的石蒜科观赏植物如石蒜(Lycoris radiata)、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雪滴花(Leucojum vernum)、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等,植株中也含有大量以石蒜碱为主的生物碱。
吃“菜”也得小心秋水仙素
和石蒜科一起把葱属(Allium)踢来踢去的“老百合科”里毒物也不少,他们一定是嫌弃现在重新归属于石蒜科的葱属无毒无害。善恶终有报,在基于分子证据的APGIII分类系统里,百合科终于也被拆得七零八落了。然而拆归拆,一些“百合旧将”却含有着同样的一种剧毒毒素——秋水仙素。
秋水仙(Colchicum autumnale)所在的秋水仙属现在从百合科里独立了出来,和一些其他属的成员一起组成了秋水仙科(Colchicaceae)。这种植物在欧洲花园里种植不少,现在已经杂交培育出了许多观赏品种,这些年来逐渐进入国内爱好者的视线。秋水仙全株都含有秋水仙素,半数致死量为大鼠腹腔注射6.1毫克每千克,静脉注射1.6毫克每千克,狗口服0.125毫克每千克[1]。秋水仙鳞茎干品中秋水仙素平均含量约为0.03%[9],以此计算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食用25克干品或者150克左右鲜鳞茎就可能会致死。曾有报道食用10到15克秋水仙鲜鳞茎就会出现头晕、呕吐、腹泻、神志不清的症状[10],一颗鳞茎大概重100克,也就是说啃一口就足以送去急救。目前秋水仙素中毒还并没有特效解药,治疗方法只能靠洗胃和注射阿托品。秋水仙素除了急性毒性外,长期摄入还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严重时会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1]。
秋水仙花叶不同期。每年春天秋水仙长出叶子,将养分积攒于地下的鳞茎中,每年秋天叶片枯萎一段时间后,它们才抽出花梗开出美丽的粉色花朵。图片:shutterstock.com
常见的前百合科观赏植物中,嘉兰(Gloriosa superba)也随着秋水仙一同叛变到了秋水仙科,含有秋水仙素也是必然的。而萱草(Hemerocallis fulva)、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等原属于百合科萱草属的植物也含有这种毒素。萱草属现在处于一个可分可合的状态,分可以拎出来单独成萱草科(Hemerocallidaceae),合可以并入血斜草科(Xeronemataceae)。人工培育用来食用的黄花菜鲜食中毒的案例尚且屡见报道,园艺花境中常用的各种萱草的细胞中,秋水仙素含量比黄花菜更高,所以一定一定不要去花坛采“黄花菜”来吃。
百合“旧将”还有其他杀招
随着百合科的拆解,其中有许多属被划归给天门冬科,这些植物的分类位置变化了,但毒性却丝毫未减——开花清新可爱的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就是其中的代表。铃兰是芬兰国花,在法国的花语是“拥有幸福”,它的几个变种在花园中都广泛种植,十分受欢迎。铃兰白色小花和艳红浆果掩盖下的是多种强心甙类毒素,包括铃兰毒甙、铃兰毒醇甙、铃兰毒原甙等,食用后会出现厌食(让你吃!)、恶心、呕吐、腹泻和心律不齐、心衰竭等。
铃兰花盛开的时候会散发甜蜜的香气,但千万不要因为它闻起来好吃就把它吃掉。图片:shutterstock.com
其它天门冬科的观赏植物如风信子含有多种生物碱,除了有毒之外还会引起一些人过敏。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的鳞茎中含有海葱元甙等有毒糖甙,和铃兰的毒素一样具有强心作用,小鼠静脉注射组织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相当于4克叶片每千克[11]。
这样说来,APG III里的百合科似乎大体被“洗白”了(但是郁金香属Tulipa还是有小毒的),不过你真能确定你可以分清楚谁是这个百合科里的成员吗?
强心甙武装起的洋地黄
具有强心作用的观赏植物除了铃兰和绵枣儿这些,其实还有一种更常见的——洋地黄(Digitalis purpurea)。洋地黄属在传统分类学上属于玄参科,在APGIII中被划归车前科。洋地黄在春夏季节会开出很高的总状花序,高可达一两米,在花园里是非常抢眼的高花序花卉。因为它们能够给花境增添层次感,所以洋地黄属中有许多种植物都作为园艺花卉广泛栽培。洋地黄属植物中现在已经提取出超过60种强心甙,能直接作用于心肌,提高心肌收缩力,在治疗心力衰竭等心脏病中作用很大,常用的药物西地兰和地高辛中的有效成分全都是洋地黄中含有的强心甙。
洋地黄的中文正式名叫做“毛地黄”。虽然这么叫,但是它的毛其实一点也不多,和毛茸茸的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比起来简直弱爆了。图片:shutterstock.com
虽然治病效果好,但是洋地黄类的强心甙有一个重大的缺点,那就是它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一般的治疗剂量出现的时候,中毒率能达到70%[12]。在精确计算下的用药尚且如此,直接吃掉新鲜洋地黄引起中毒的可能性就更高了,口服洋地黄干叶1克即可中毒,2至3克就可能致死[1]。洋地黄中毒的症状很多,心律失常是最主要的,还有视力减退、黄视、绿视等视觉症状作为中毒的先兆。有一点可以让人稍微安心的是洋地黄中毒是可以用抗心律失常药和特异性抗体来治疗的[13],前提是送医足够及时并且医疗条件足够好。
夹竹桃科……这个不用说了
前面说到之前的萝藦科把锅扔给了夹竹桃科,不过夹竹桃科中反正本来就有很多种植物有剧毒,因此也不在乎多背几个锅。夹竹桃科植物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主要是强心甙和吲哚型生物碱[1],强心甙类的毒性和机理都和洋地黄差不多,吲哚型生物碱会抑制动物的神经系统和造血细胞活动,像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中含有的长春碱,小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15毫克每千克,长期摄入就算没有吃到致死剂量,也会出现白细胞减少的现象[1]。
夹竹桃科科长夹竹桃(Nerium oleander)有剧毒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图片:shutterstock.com
杜鹃花:最好一口也别尝
我国是世界上杜鹃花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全世界近千种杜鹃属植物中超过一半在我国都有分布[14]。自19世纪英国人开始培育到现在,世界上已经有大概有了六百多种园艺品种的杜鹃,不管是在花园中种植还是作为室内盆花都十分受人欢迎。
杜鹃花花大色艳,再加上同科还有蓝莓、蔓越莓这样好吃的水果,所以总会有人想去尝尝杜鹃花的味道。但在杜鹃花科中,蓝莓这样无毒好吃的水果其实寥寥无几,更多的则是含有剧毒的杀手,杜鹃属(Rhododendron)就是其中有毒种类最多也是最常见的一个属。杜鹃花中最有代表性的毒素是木藜芦烷类,其中木藜芦毒素I(34-7)是最主要的急性毒性来源,能影响动物的心脏和神经系统,小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仅为5.1毫克每千克,食用后会出现呕吐、惊厥、肌肉松弛等症状,最后死于呼吸衰竭[1]。
杜鹃花种类繁多,鉴定起来颇具难度,而杂交品种更是谱系复杂。图片:shutterstock.com
我国原生杜鹃花属植物中,有毒的种类大概有60来种。目前我们见到的园艺杜鹃是一百多年来多次种间杂交的产物,不同品种的毒性强弱不一。云南有食用鲜花的传统,曾经出现过食用100克鲜原生杜鹃花就中毒的案例[15]。还有些杜鹃花种虽尚未发现对人畜的危害,但是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了毒性,所以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一口都不要吃。
别学漫画里去吃紫阳花
在漫画《散华礼弥》中,紫阳花的出现频率可以说是相当地高,从故事一开始配制复活药就需要用它、僵尸娘礼弥想要防止自己腐烂也需要经常吃它的叶子,事实上紫阳花也确实不能作为人类的食物,紫阳花是日语中的称呼,指的是虎耳草科的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绣球圆球形的聚伞花序中大部分是不育花,每朵花颜色鲜艳的四个“花瓣”其实是萼片。绣球的园艺品种很多,花期从初夏到入秋,在日式庭院中是不可或缺的经典植物。
绣球的园艺品种繁多,色彩也也多种多样。图片:shutterstock.com
绣球的毒性主要来源于细胞中的八仙花甙,还有有机酸和香豆素类,毒性相对不是特别强,狗口服绣球乙醇提取物200毫克每千克的时候会出现呕吐现象[1],成年人吃下去虽然不至于有生命危险或者变成不死的僵尸,但也会因为腹泻、恶心、呕吐需要就医。
花园中的有毒植物远远不止上面列举的寥寥几种,但是爱好者也没有必要因此而担惊受怕,绝大多数有毒植物都是要食用后才会中毒,少数是接触汁液后中毒,如果家中种植了有毒植物,只要做到不吃、不乱碰、接触汁液后尽快洗手就不会有什么中毒的危险。
但是,如果家中有幼儿或宠物就需要格外注意,因为幼儿体重轻、器官没有发育完全,中毒的剂量和中毒后的严重程度都远超成人,而猫狗等宠物的生理和人类不一样,有许多对人类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植物对宠物来说则是强力的毒药。
(编辑:老猫)
人家都叫“观赏植物”了,你非要吃,吃完毒死了又骂人家是祸害。观赏植物心里苦,这日子没法过了!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啥的果壳网
建议你关注一下
点个赞嘛……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口多肉植物批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