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马璃光一号怎么拆 为什么我显卡放不下去

对于个人电脑用户来说,游戏是永远的主题,虽然我们拥有诸如PS3、Xbox 360等颇为高档的游戏机,但是这些东西替代不了计算机的游戏模式。当然说到游戏就自然要说到显卡,说到显卡就自然要说到随着性能的发展不断更加费电更加暖和的现状,这些东西都是老生常谈了,笔者今天要谈的则是一个大家平时也许并不太注意的问题,那就是显卡长度

随着显卡性能的发展,显卡的集成度在不断的提高,当然同时外围辅助器件的数量也在同样的提升,导致显卡的越做越厚,越做越长。如果说过去随便买个机箱就能装进去显卡,现在恐怕就没有那么轻松的事情了。毕竟显卡爆发的不仅仅是性能,还有块头。

所以笔者在这篇文章当中,就目前主流显卡的长度做了统计和分析,并且给大家推荐一些相对应价位适合这些显卡的机箱,希望大家喜欢。

楼主,问题解决了吗。我也买的这个机箱,也不知道怎么取下来,我也想安风扇


2018年夏,机电厂商先马首推了新的透光玻璃机箱——“璃光系列”,简洁和整体流线并重的箱体设计,扎实的板材架构。融入了炫光和玻璃箱体,以此来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从玻璃与光透的两组词精简重组而成。今天就来为大家做个—先马璃光1号开箱,体验下这款打破传统,又充满年轻气息的新机箱魅力所在。

取出机箱的第一感受被其外观吸引住了,整个机箱的流线型是亮点,一体成型的箱体,正面与侧面由于设计上的规划使得整个箱体看起来浑然一体。

前置面板的栏栅网状设计,时尚的造型还是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和先马以往的产品反差很大。

黑化处理的4MM钢化玻璃大侧透左侧面。

箱体后置图,属于传统的中塔后置设计。

右侧版是:0.6mm黑色磨砂SPCC钢板侧板。

上置I/O插口位:2*2.0,2*3.0,1*风扇调速,1*LED灯条开关,还是蛮丰富的。

上置面板和前置面板采用贴合式设计,统一的网状开孔散热架构。

从侧面看,板面中间嵌入式幻彩流光灯带槽,这也是这款机箱的特色。

前置面板和上置采用的是建筑式栏栅网状设计,不单是防尘散热孔,而且在提高整机的空气流通性起到重要的作用。使玻璃箱体的散热更加流畅,在畅玩游戏时不用再担心箱体的散热问题了

三围尺寸:455(长)*218(宽)*503(高)mm。标准的中塔ATX机箱,箱体重达7KG,璃光1号采用的是经典的ATX-II箱体架构。ATX、M-ATX、ITX三种主板兼容。支持背线宽度28mm 、 下置电源限长220mm 、 显卡限长370mm CPU散热器限高179mm。兼容性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特别是CPU限高179MM完全可以兼容现在市面上的超大型霜塔散热(猫头鹰,利民等等)。这也体现了先马机箱一贯的大空间,兼容性强的特色。

中塔机箱标准的7 PCI槽位。

散热架构分布,前置面板:3*12cm/2*14cm风扇位(冷排安装),后置1*12cm/1*14cm风扇位(冷排安装),顶部2*12cm/2*14cm风扇位(冷排安装)。由于前置和上置都采用了独特的栏栅网状设计,所以即使是玻璃箱体设计,对流风道也没有任何影响。

上置因为受到架构的限制,只能安装2个14MM或者12MM的风扇,冷排也是兼容240或者280MM的冷排。

璃光1号的箱体采用的是一体式隐藏式电源仓位,在下置的仓位有隐藏的拖拉式机械硬盘仓位,兼容2.5英寸SSD硬盘位*2个或者3.5英寸HDD硬盘位*2。

主机板正面位置安装位也设置了SSD硬盘位*2的安装孔,你也可以把2.5寸的固态或者HDD安装在这里。整个箱体的扩展性还是不错的。

从璃光1号的背部布置图可以看出来,箱体的背线设计开孔并不是很多,那问题来了,如何把线材从背面延伸去前面呢?

原来璃光1号箱体的背线走线位是从侧边进入,个人认为:这样的布局使后置面板更加简洁,利用的空间也会很多。每个地方都设置有固定线材的绑线位,方便你固定线材。走背线还是需要花点小心思和时间的,就看你标配的是非模组电源呢还是全模组电源了。

先马也打破了它一贯以来的设计风格,由原来注重箱体的实用和偏沉闷点的外形设计,到现在新推出的璃光1号玻璃箱体设计。使整个品牌化更加丰富,流线美感建筑风格的栅格化设计搭配上时下很流行的炫光幻彩灯效融入到箱体设计中去,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眼球。注重外形的变化的同时也没有舍弃先马一贯的从细节出发以装机体验为基准的设计理念,两者合二为一。使整个机箱体验更趋完善。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马璃光一号怎么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