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情况

拒绝访问 | www.mrcjcn.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mrcjcn.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33969dae2524388-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其前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当前位置: ->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其前瞻
作者:徐洪才
非常高兴,来到郑州。上个礼拜四,大卫省长临时给我派了一个活,让我到郑州讲一讲当前经济形势。昨天晚上到的时候我就有点激动了,因为事前不知道要到黄河科技学院来,一下子想起来十五年前胡大白董事长曾给我颁发了一个证书,聘我为“黄河科技大学终身教授”。但是很惭愧,此后十五年我一直没有来过,这次是第二次来,我把这个事忘了,胡董事长可能也忘了。今天又接上头了,说明我们确实有缘分,以后要经常来!
过去几年,我跟河南的朋友打交道还是比较多的,不仅因为大卫同志是我的领导,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我们都亲切地叫他大卫省长,因为他作为一个一亿人口大省的父母官,曾经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最近几年,他带领我们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的同事们搞研究,资政启民,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让我受益匪浅。另外,去年我还在河南电视台《对话中原》节目中露过两次脸,跟河南有缘分啊!今天机会十分难得。& & 胡董事长刚才讲,现在是春光明媚的时节,但是大家心头总有一朵乌云挥之不去,这个“乌云”就是在上个礼拜五凌晨,特朗普总统打响了中美贸易战的第一枪。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剧烈振荡,就在这个黑色星期五,中国股市近三万亿的财富灰飞烟灭,中国人民辛辛苦苦一年的外贸成果就这样“蒸发”了!所以,我说特朗普把世界搞乱了,礼拜五我也忙活一天,各大媒体纷纷找我让我分析。但是我觉得,未来几年中美贸易摩擦将会经常有,虽然有了一个不好的开端,但是大家也不必悲观,为什么?因为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时代,对未来前景我是充满信心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相信中国经济本身的发展基础是坚实的。
我想借这个机会,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以及未来三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趋势,和大家做一点分享。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说一下主要观点。
首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稳中向好,超过预期”。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了6.9%,但在2016年底、2017年初的时候,大家还是很担忧的,觉得中国经济未来中长期趋势将是“L型”走势,这个“L型”拐点在哪里还不清楚。其实,当时拐点已经悄然来临。2016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上升,从年初将近30美元一桶石油到年底50美元一桶,最近达到70美元一桶,说明全球需求在上升。IMF最新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9%,去年是3.6%,前年是3.2%。2017年世界经济出现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全球贸易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达到4%,结束了2016年以前连续五年世界贸易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的局面。中国经济也出现快速复苏,实现经济增长6.9%,同时一些其他经济指标表现也不错。比如,先行指标——中国制造业PMI一直在高位运行,但是近期有一些波动,总体仍在高位运行。另外,克强指数表现良好,去年在12%左右,今年1-2月份累计增长12.78%。与此相对应的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相对稳定,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于2016年0.6个百分点。因此,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是比较稳健的。我预计,今年大概增长6.7%左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是6.5%,预计明年增长6.6%,后年增长6.5%,因此,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的战略目标问题不大。当然,未来三年我们必须有效应对三大攻坚战,即重大风险防控、3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和污染防治。从大目标来看,我们信心是很足的。
第二,物价总体上保持稳定。去年消费品价格指数增长1.5%,今年1-2月份有点波动,2月份上升2.9%,我预计全年CPI会在2.2%左右,这依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好消息是,工业生产价格指数去年冲高回落,现在是3.7%,未来会在这个水平上相对稳定一段时间。过去两年,石油、铁矿石、钢铁、煤炭价格上涨是有特殊原因的,未来进一步上涨的动能不足,国际油价70美元一桶可能就是天花板了,不太可能再往上走。因为新的技术革命,美国页岩油气开采成本只有40美元一桶,我觉得外部环境使得我国工业生产成本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总体来看物价稳定。
第三,就业情况最近几年一直表现非常好,过去一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人口是1351万,主要得益于服务业发展和小微企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第四,国际收支平衡改善。首先是国际收支平衡改善。10年前,我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一度高达9.9%,当时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美国财政部也对我们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汇率加快升值。最近几年,已经恢复到比较好的状态,现在整体上外贸顺差减少。2015年,我国金融市场经受了两次冲击,一个是7月份股市异常动荡,30万亿财富灰飞烟灭。另一个是3、4季度的外汇市场动荡,当年我国外汇储备从将近4万亿美元下降到3万亿,当时压力非常大,当年外贸顺差5000多亿美元,也扔到水里了,两项加起来折成人民币差不多有10万亿元资金外流。最近两年,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而且资本账户逆差也出现明显回稳。2015年底资本账户逆差与GDP之比一度高达-6%,现在回升到接近0的水平。目前,外汇市场波澜不惊,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令人满意。
其次是外贸增长超预期。去年我国进出口增长13.4%,其中进口接近16%,出口增长7.9%。这是有特殊原因的,因为上半年以前是负增长,存在基数效应。未来我国外贸增长可能会与经济增长大体一致,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因为今年世界经济增长3.9%,仍然没有回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前的水平,当时接近5%。所以说,现在虽然全球经济出现周期性复苏,但是复苏力度比较弱。而且大家已经感到,全球贸易摩擦加剧,我们保持外贸中速增长是理性选择。
另外,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出现大幅度波动。2017年9月份以前,我国利用外资是有压力的,出现接近零增长,但在10月份以后由于营商环境改善,利用外资大幅度上升。2017年平均下来实际利用外资1310亿美元,同比增长4%,还是很不错的。当然,对外投资出现较大波动,2016年快速飙升,达到1700亿美元,这是历史新高。去年我们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做了优化和调整,现在政策是“三个一批”,就是鼓励一批、限制一批、禁止一批,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优进优出”的新阶段。去年,我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下滑较多,回落29%,但是仍然保持在1200亿美元的水平。
第五,近期投资增速回升,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坦率地讲,去年我国经济增长6.9%,但是仔细分析是有压力的。压力何在呢?压力就在于内需实际是回落的。去年外贸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是0.6%,如果减掉这个0.6%,实际上内需驱动增长只有6.3%;2016年,外需对经济增长贡献是负的0.5个百分点,当年GDP增长6.7%,这就意味着内需驱动增长是7.2%,因此如果撇开外需的贡献,2017年经济增长实际回落了0.9个百分点。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2016年是8.1%,也是回落0.9个百分点,二者大体一致,这两年消费需求增长是稳定的。仔细分析这个结构,对未来经济增长我们还需保持一份理性,不能掉以轻心。但是今年1-2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升,从去年全年7.2%回升到7.9%,实现一个开门红。
与此同时,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投资增长是非常好,但是现在工业投资增长速度乏力,只有2.4%,要引起高度关注。过去几年,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长一直在4%左右低位徘徊,主要原因是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而高端制造业虽然是短板,但缺乏技术配套,因此吸纳资金有限。房地产开发投资现在回落到了七上八下的合理水平。去年房地产市场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一线城市房价过热过高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另一个是四线城市库存过多也得到有效化解。现在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已经恢复理性,增速在7%~8%之间,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结果。因为现在一年房地产销售大将近14万亿,规模确实不小,这对老百姓未来消费形成透支压力。不同地区的投资结构也在优化,这个不展开讲。
第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升。现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4%以上。刚刚过去的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7%,比去年回落0.5个百分点,我觉得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每年消费增长超过10%以上将不可持续,未来保持在9%~10%之间较为合理。因为传统的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是回落的。过去几年一线城市房价过高,对年轻人、中产阶级的未来消费也有透支。最近几年,居民加杠杆非常快,目前全国老百姓的储蓄存款也就是70万亿多一点,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在55万亿左右,其中有40多万亿已经压在房地产上,手中活钱并不多。加上去年流动性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情况,去年12月份M2增速只有8.2%,低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未来几年,我们要控制宏观杠杆率上升,货币供应量的总闸门肯定要牢牢把控,不可能大幅度上升,保持在8%~9%将是新常态。因此,整体流动性压力就比较大。前几年在2012至2016年的宽松货币环境下,很多企业盲目扩张、负债较多,但是资产已经配置出去了,未来将会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总体来看,消费保持稳定,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兴消费风生水起,最典型的就是旅游消费。去年境外旅游达到1.38亿人次,这是前所未有的,现在人均收入达到9300美元,老百姓有能力到境外走一走、看一看,文化消费、信息消费、养老消费、健康消费、体育消费这些新兴消费是风生水起的,这是未来增加投资的方向,也是产业发展的方向。
第七,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上升。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1.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
第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圆满完成,工业产能利用率上升。大家有一个疑问,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怎么能拉动经济增长6.9%呢?按照过去的经验,在经济增长9%以上的时候,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一般都是17%~18%,几乎差了两倍,最近只有7%多一点的投资增速,却拉动6.9%的经济增长,说明投资效率是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落后产能退出以后,相对先进的产能利用率上升了。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去杠杆也取得明显效果。再一个就是补短板、去库存等方面,像生态环保、水利、农业的投资增量部分,结构也出现明显优化。新动能培育非常明显,例如,全国新登记企业607万户,比上年增加9.9%,像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68%,新能源汽车增长51%,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是58.8%,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最终消费对GDP贡献58.8%,高于资本形成26.7个百分点。总体看,新动能的贡献上升,其增加值上升幅度超过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但是目前所占比重还是偏低,大概只有15%,这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第九,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今年前两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8%,去年增长9.2%,2016年日子难过一些。在2017年两会期间,有人提议财政赤字可以突破3%警戒线,今年情况不一样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讲,今年预算赤字为2.6%,这仍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因为蛋糕做大了,GDP总量上升了,去年财政收入还有节余,所以我们有能力控制政府杠杆率。另外,支出的结构也出现明显的优化。从总量上看,公共预算支出今年1、2月份增长16.7%,其中教育的投资支出增长12%,科技支出48.7%,社会保障、就业支出12.3%,医疗卫生方面支出15%,节能环保支出23.6%,城乡社区支出23.7%,农林水支出35.9%。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有一点要予以关注,就是城镇居民支出增长乏力,2017年支出增长只有4.15%,2016年是5.7%,2017年是5.5%。基尼系数呈现温和上升趋势,说明收入两极分化的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这也是未来的一个挑战。但总体来看收入稳步上升,主要得益于充分就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前几年,在大连达沃斯夏季论坛上李克强总理讲到:我不太关心个别宏观经济指标的短期波动,而是更关心三个方面,第一是充分就业。只要大家有工作,有收入,就会有消费,经济发展就会有后劲;第二是老百姓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要大体保持一致,现在的说法就是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第三就是污染防治,重点要打赢蓝天保卫战。只要这三个方面都向好的方面发展,说明经济在提质增效,就不必在意个别经济指标的波动,不要以GDP为纲。克强总理关注点的变化,也预示着政府宏观调控理念的变化。但是我以为,消费支出乏力要引起重视,要保障充分就业,同时收入分配政策也要调整。这次两会上提出个税起征点调整,我建议设定在一万块钱以上,因为我的个人收入每个月只有一万块。这次两会热议较多的另一个话题是房地产征税,好像今年国务院的立法安排里没有提到这个事,说明中央是慎重的。因为中产阶级主要财产就是房产,现在房产泡沫吹得很大。在北京,拥有一套二居室房子,价值可能就是一千万,如果依此征税,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必然会下降,这不符合十九大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关于房地产征税,我觉得一定要坚持三个原则:第一,立法先行;第二,充分授权;第三,分步实施。
第十,货币金融运行平稳。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脱实向虚很厉害,狭义货币M1的增速高达25%,差不多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的两倍;今年2月份M2增长8.8%,M1回落到8.5%,金融去杠杆取得明显效果,货币市场利率从前年看总体上是温和上升。但是今年一季度有点温和下降,这也为未来宏观调控腾出了空间。上礼拜四美联储今年首次加息,我国央行也跟进,提高了公开市场操作7天回购利率5个基点,加息空间是有的,总体上利率回升比较温和,不高。今年一季度,我国资本市场出现剧烈振荡,短短几个月就把过去一两年的财富成果给弄掉了,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在去年底、今年初的时候我说,十年来一次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个魔咒看来被打破了,1988年股市振荡,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18年会不会再来一次呢?当时我肯定地说不会,但是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没有想到特朗普来了这一手,所以对未来市场我们还要保持警惕,外部冲击风险是很大的,上周五一天时间里全世界几万亿美元的财富就没有了。在2016年10月特朗普竞选胜出的时候,国务院委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牵头搞了一个中美经济学家对话,当时对话会上大卫省长也在场,我当时就请美国经济学家同行转告一下特朗普,他是搞房地产开发的,对金融问题、宏观调控是外行,需要谦虚一点,因为全人类的利益经不住他这么瞎折腾。我觉得,中方这次对美国挑起贸易战的反应是比较温和和克制的,体现了大国风范。
展望未来,虽然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但是积极因素越来越多,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为什么?从前年开始,世界经济出现温和复苏,新一轮经济周期已经启动,这个周期要到2025年左右结束,也就是说在“十三五”期间,就是未来我们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总体来看世界经济是温和上升的,这对我们有利。特朗普的内政外交虽然已经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但是他的思路我们也看清楚了,要跟他打持久战,打“太极拳”,趋利避害,这个方面我们心中也有底了,原来是充满很大的不确定性。欧洲的不确立性明显下降,今年初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梅姨相继来访,欧洲大陆跟中国的关系总体上健康向好。另外,美联储加息并没有引发美元大幅升值和资本大规模回流美国,但是美国货币政策可能会扰乱全球金融体系,这方面我们要警惕。另外是“一带一路”,我们提出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响应,地缘政治冲突多点爆发,但是坏不到哪里去,尤其是中日、中韩关系正在回暖,这些都是好消息。国内情况就不言而喻了,十九大确立了进入习近平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十八大以来五年间我们制定的战略政策符合实际,经受了实践检验,更重要的是我国内需比较稳定,十三亿人民吃喝拉撒睡这个基本需求在,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有韧劲,有回旋余地,我们抗击外部冲击风险的底气是有的。更重要的是,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效果逐渐显现,所以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未来几年,可以说是好事连连。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将改革进行到底。我非常欣赏刘鹤同志讲的:“我们要以更大的改革开放的实际行动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因为改革开放目的就是发展生产力,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明年是建国70周年,后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觉得把三大攻坚战打好了,把短板补上,实现两个翻一番的战略目标问题不大。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2022到2023年中国会达到世界银行所设定的高收入国家标准,人均收入1.2万美元,成功地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这将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二战以来的70多年,人类社会只有韩国和我们的台湾省成功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如果我们13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能够实现这样一个目标的话,我觉得非常了不起。到2025年,中国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梦想。到2027年,中国GDP规模在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完全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一个崇高的事业,不可阻挡,不可逆转,不管美国高不高兴,不管美国同不同意,我们的奋斗目标都必然会实现。在座的各位,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创造者和推动者,我们肩负重大责任,也感到十分自豪!
祝大家在未来新时代里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祝河南经济发展红红火火,祝黄河科技学院事业更上一层楼。谢谢各位!
浏览次数:<span id='article_cnt_1& & & & 正文
肖炼:当前世界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摘要:2016年,国际经济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陷入“经济低增长陷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年乃至“十三五”时期一个长期的任务。资本主义体系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实力上升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发扬自身优势,化解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
肖炼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完整报告:
视频专辑:
& & & PPT: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当前世界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谈三个问题:第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第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第三,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
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2016年,国际经济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四次下调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目前下调到3.1%。世界银行下调到2.4%。世贸组织认为,2016年将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增长最慢的一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由此前的3.9%下调到1.7%左右。什么原因造成的?主要是美国金融危机向全世界发散,全球孤立主义思潮和逆全球化思潮崛起,各个国家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2016年杭州G20峰会指出,仅靠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不能实现全球经济的平衡增长。但是,全球经济结构性改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经合组织在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目前陷入&低增长陷阱&。各国负利率正在扭曲国际金融市场,疲软的贸易增长和金融市场的扭曲拖累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全球贸易比金融危机之前下降了一半,很多国家都出现了房地产过热的风险。全球债务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2016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数据显示,全球累计债务达到152万亿美元,发达国家市场债务增长速度比GDP增长快3.8倍。
首先,看一下美国。由于美国在金融危机中采取所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把金融危机的风险先后传递到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美国经济逐渐摆脱危机,步入复苏,却导致全球经济出现新的失衡。
美联储步入复苏的轨道。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负利率政策。2015年加息一次,2016年预备加息四次,但到目前仍然没有加息。美联储是否加息主要有两个指标:第一,美国的失业率低于5.5%。目前美国的失业率是4.9%。第二,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要高于2%。美国的通货膨胀率目前已经在2%左右,但是它主要不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这个指标,而是个人消费支出(PCE)。也就是说,核心通胀指数排除食品和石油,目前是在1.6%到1.8%之间。那么,美联储加息的标准基本达到了,但美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加息,为什么?它认为全球经济增长下滑会拖累美国经济的增长。比如,欧债危机没有解决,英国脱欧也会导致欧洲经济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它认为中国经济下行也对美国经济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美联储对现在是否加息仍持一个谨慎的态度。
目前,全球都在盯着美联储何时加息,美元加息的预期在增加,这就导致全球从汇率来看,美元走强,欧元和日元汇率下降。欧元兑美元,一年以来,最多跌了将近24%。
本文关键词:
责任编辑:王莹校对:赵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时事报告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赵长茂
  我国经济的近期走势,受到社会各界和国内外关注。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走势如何,不仅影响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一、我国经济正在经历艰难时刻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结束了两位数高速增长之后,开始阶段性转换,增长速度持续下行。2011年经济增速从两位数降到了一位数,紧接着2012年“破8”,连续两年增长速度为7.7%,2014年击穿7.5%的心理防线降到7.3%,今年前两个季度的增长速度分别为7%,经济增长速度呈阶梯式回落之势。
  经济增长速度阶梯式回落,使我国各方面压力加大,相当多的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部分地区经济下滑严重,一些省份财政收入急降、失业问题突出,股市大幅动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升高。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三大需求同时收缩。首先是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投资一直起关键作用,投资增速回落成为经济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消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了0.2个百分点。最后是出口,上半年出口总额仅同比增长0.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个百分点;前7个月出口同比下降0.9%,其中 7月份下降8.9%。
  二是工业生产继续回落。工业是我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因此,看中国经济走势必须把工业走势作为主要观测点。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增速比第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7月份,同比增长6%,增速比6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降幅比1-6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2.1%。
  三是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产能过剩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经济运行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产能过剩引起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经济下行,反过来经济越下行,产品越卖不出去,过剩问题越突出,形成恶性循环。至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已经连续41个月同比下降。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了2.8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四是部分地区困难凸显。主要是东北地区和华北部分省份的问题比较突出。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排后六位的省份是内蒙古(6.9%)、河北(6.6%)、吉林(6.1%)、黑龙江(5.1%)、山西(2.7%)、辽宁(2.6%)。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6个百分点。1-5月份黑龙江省、吉林省财政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9.0%、5.9%;辽宁省1-6月份财政收入下降22.7%。山西省财政收入自去年8月份起连续11个月负增长,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7.8%。
  面对经济持续下降,悲观情绪正在蔓延,有人质疑上半年7%增长的真实性,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或萧条期。在西方,“中国经济崩溃论”则再度甚嚣尘上。
  二、对经济持续下行怎么看
  分析经济形势不能只看一面,看不到困难就找不到政策着力点,只看困难看不到亮点则容易丧失信心。分析经济形势确有方法论问题,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一)经济下行带有规律性和客观性
  1.是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时的规律性现象。
  所谓的规律性,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市场相对饱和,经济减速下行成为一种必然。我国过去实行的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物资匮乏,所有东西都要凭证供应。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经济快速增长创造的物资财富越来越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供给不再短缺,逐步走向过剩,经济减速成为必然。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2014年达到636463亿元,是1978年的174.6倍,列世界第二位。在如此大的规模之上要继续保持接近两位数的高增长显然不可能了。这就是规律。这一规律不仅在中国体现出来,许多国家诸如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等都有过类似经历。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下行实际上就是规律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
  2.是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客观反映。
  经济增长的实质是以较小投入获得较大产出。在生产率既定的前提下,投入越多产出就越大。反之,在投入既定的前提下,要素成本越低,产出就越大,经济增长就越快。这是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各种要素的低成本投入;二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要素低成本投入加高效率配置,使我国经济增长获得了强劲的“混合动力”。在改革开放之后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土地、劳动力、资金,特别是生态环境的低成本投入,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但是,近些年来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土地转化成本不断攀升、用工成本逐年增加、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越来越大。显然,在各种要素成本全面上升的情况下,经济减速不可避免。
  3.是外部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口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了WTO以后,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但是,随着我国产品大举进入国际市场,对贸易对象国的相关产业形成强烈冲击,对相关产业的就业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中国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案件迅速上升,限制中国产品进口的政策纷纷出台,我国对外出口的空间受到空前挤压,出口增速大幅下降,甚至出现有的年份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为负数的情况。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迟迟不能复苏,进口显著减少,我国产品的出口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的外需日趋疲弱,导致我国经济加速下滑。
  (二)允许经济一定程度下行是一种战略选择
  面对经济持续下行,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预调微调,但始终未出台类似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出台的四万亿大投资那样的强刺激政策,说明经济下行是在我们的“允许”范围的,或者说增长速度是在“合理区间”的。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可以说“允许”经济一定程度下行是一种战略选择。
  1.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
  在发展问题上,我们已经形成的共识是粗放的发展方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系统论认为,结构决定功能。我国发展方式粗放的主因是产业结构过“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过大(2014年为42.6%,比发达国家大约高20个百分点),工业当中重化工业增加值占70%左右,这样一种“重型结构”必然导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发展方式积“重”难返。实践证明,在经济高涨期,调结构、转方式是难以做到的,而经济下行则会形成倒逼机制,迫使产能过剩行业加速调整,发展方式加速转变。所以,当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成为主线和主攻方向的时候,允许经济一定程度下行,牺牲一定的速度,就是一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就像开车进入弯道一样,汽车转弯必须放慢速度,否则容易侧翻,带来严重后果。就是说,放慢速度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
  2.是完成既定发展目标的明智选择。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经济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当时测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要年均增长7.2%左右,就可以实现既定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相应目标调整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据测算,从2013年到202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6.8%左右“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就可以实现。基于此,我们把近期预期经济增长速度定为7%左右就是一个合理区间。这好比,一个人要跑步到达一个地方,前半程跑得快,节省了时间,留出了余地,后半程放慢一些速度就是明智选择,因为既然不用再拼命跑就可到达目的地,就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很累。
  3.是保底线的理性选择。
  “保底线”就是保就业。从我国现阶段情况来看,每年吸纳1000万新增就业人口,是保持经济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把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作为一个重要的预期目标。近几年,新增就业每年都超过1000万人,2014年为1322万人,今年上半年是718万人,已完成预期目标的71.8%。这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于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比重后持续上升,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据测算,2005年我国GDP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新增就业80万人, 2014年1个百分点拉动新增就业175万人。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不必片面追求速度。结构升级使“保底线”有了底气,允许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空间增大。
  (三)从经济下行中看趋势看亮点
  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确实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力当前,我们必须调整心态、转换视角,从经济下行中把握趋势、发现亮点。
  1.产业结构加速升级。
  产业结构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经济结构。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趋势是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整个结构趋向“轻型化”。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尽管持续下行,但产业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强化。产业结构“轻型化”,有利于减低经济增长对资源能源的依赖,降低消耗,增强抗御国际风险的能力,提高经济体系的就业弹性,带动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更快发展。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降到7%,但第三产业增长8.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9.5%,比上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比重高出5.8个百分点。当然,我国目前第三产业比重,与发达国家75%以上、2012年世界服务业70.2%的平均水平比,仍有较大差距。差距就是潜力,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依然很大。
  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投资一直是第一主力。为了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的不合理格局,早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均衡拉动转变”,目标是使消费成为第一动力。近年来的可喜变化是消费的贡献率逐步上升,继201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2%,超过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48.5%之后,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达到60%,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在加速调整,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强化。
  3.房地产业逐步回暖。
  尽管整个房地产业尚未复苏,但部分重要指标已出现积极变化。一是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上半年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9%,为2014年来首次正增长)之后,1-7月份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二是销售额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4个百分点。销售回暖带动了商品房价格回升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回笼。三是住宅投资开始回升。1-7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但其中的住宅投资同比增长3.0%,增速比1-6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为2014年以来的首次回升。住宅投资占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三分之二强,其增速回升将对下一步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拉动作用。房地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房地产业回暖显然有助于我国经济企稳回升。
  4.新市场主体继续快速增加。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尽管有些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但又不断有企业新生,实际上企业生生死死是市场经济竞争规律发挥作用的体现。近年来,商事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企业注册手续大大简化,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得新市场主体快速增多。在2014年新市场主体爆发式的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19.4%,注册资本增长43%,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5.能源消耗进一步下降。
  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内容,是经济运行效益提高的重要体现。201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7.1%,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7.6%,超过7%的经济增速,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个百分点。这表明,尽管经济在下行,但是城乡居民的平均收入增幅相对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这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亮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一个持续拉大的过程,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达到3.33 : 1, 2010年开始倍差逐步缩小,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到2.83 : 1,比上年同期缩小0.04,这样一个结果实属难得。
  从以上分析来可见,我国经济运行困难当中有亮点,持续下行过程中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责任编辑:王志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中国经济真实情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