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羽毛球水平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浅谈如何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山东煤炭科技》2012年03期
浅谈如何抓好煤矿安全生产
【摘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首先必须抓好矿井的系统设计和规程编制,其次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现场精细化管理、做好隐患排查治理等日常管理工作,还要加强基础技术管理,加大矿井的安全投入,推行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矿井的装备水平。
【作者单位】:
【分类号】:TD7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山西政报;2002年21期
谢振峰;;[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8期
高洪君;;[J];化工之友;2007年11期
郭学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苏海龙;韩胜;王加利;;[J];山东煤炭科技;2011年01期
李斌;;[J];石油规划设计;1991年03期
胡礼彬;;[J];江西煤炭科技;2006年04期
本刊编辑部;;[J];国际人才交流;2007年07期
宋振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4年05期
李建华;;[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淑华;;[A];第五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王爱华;;[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杨维斌;;[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郑斌;;[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李文俊;;[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黄莹珠;张升伟;孙茂华;孔德才;何宝宇;;[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王圣合;郭玉福;;[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郜陕生;;[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A];中国老科协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研讨会文集[C];2006年
张玉红;王建平;;[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 电力分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晓燕;[N];平凉日报;2010年
胡蕊蕊;[N];九江日报;2011年
本报记者 华容 通讯员 韩松;[N];阿克苏日报;2009年
张书喜;[N];安徽日报;2010年
吕佳 实习生
宋洁超;[N];渭南日报;2010年
范贵发 水城县蒿枝煤矿;[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李发伟 实习生
张宇;[N];咸阳日报;2009年
记者徐懿;[N];抚顺日报;2010年
张英文;[N];黔西南日报;2010年
记者路建新;[N];长治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菱;[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郭维森;[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孙福田;[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闫敏;[D];吉林大学;2004年
李潘武;[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丁涛;[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孙建民;[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乔坤;[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闫峻;[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易龙强;[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章鸿;[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陈永东;[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要立荣;[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韩中;[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张涛;[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刘刚;[D];山东大学;2009年
宗旭辉;[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刘志坚;[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肖国曲;[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靳冰鑫;[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如何加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摘 要: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有效地控制了转变,但由于我国煤炭企业的数量多,部分煤矿地质条件复杂、自然条件差、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浅谈对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些认识。 中国论文网 /1/view-6603548.htm  关键词:安全形势;主要问题;加强煤矿安全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4) 12-0000-01   一、近年来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形势   近年来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事故总量也有较大幅度下降,2013年全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4.4%和24.2%,其中较大以上事故分别下降29.9%和25%,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293,下降21.7%。但由于我国煤矿企业数量多,部分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受水、火、瓦斯等多种灾害影响,自然条件差、基础薄弱,开采成本高,经营困难,安全投入难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类隐患还大量存在,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还大量存在。   二、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   以山西省为例,目前煤矿安全形势趋于稳定好转,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制约煤矿安全生产。   (1)部分煤矿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现场管理薄弱,违章蛮干生产;(2)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受水、火、瓦斯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自然条件差,基础薄弱,成本高,经营困难,安全投入难保障;(3)矿井井型普遍较小,综合生产力水平低,矿井抗灾能力弱;(4)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地方安全监管技术力量薄弱,由于主体专业技术力量不足,造成安全技术管理工作非常薄弱;(5)资源整合进展慢难度大,整顿关闭有待加大推进力度。部分地区对资源整合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思想统一到全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统一部署上来,存在观望思想和畏难情绪,责任不落实。担心影响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重生产轻整合,加之部门之间协调不力、审批环节繁琐,导致资源整合工作进度较慢;(6)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不落实。安全投入不足,特别是一些乡镇煤矿,在安全投入上舍不得花钱,技术手段落后,设施设备简陋,防范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低下;一些企业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甚至形同虚设,“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熟视无睹;隐患排查治理有的甚至搞形式、走过场,应付检查、自欺欺人。   三、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   经多方调研,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基本了解我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观点来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   (一)创新现场监察方式,依法行政,提高监察效能。采用“四不两直”方法,充分调动煤矿安全执法力量,开展突击暗查、交叉执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煤矿非法、违法生产行为;特别要继续查处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发挥震慑作用。严格执行执法计划,实行预案监察,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全过程的执法监督工作,推行“预审式、预防式、精细化”监察。   (1)实施预审式监察。对煤矿监察前,提前预约矿井主要技术负责人,准备充裕的时间预审系统,了解生产、安全情况,找出煤矿可能存在的隐患点及不安全因素点,制定针对性的监察预案,使监察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提高了监察工作效率;(2)实施预防式监察。紧紧抓住建设工程严格按要求验收,把住安全生产的准入关;紧紧抓住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延续的审查,对安全条件滑坡的煤矿采取措施,使其持续达到办证标准,进而进一步夯实矿井安全生产基础;(3)实施精细化监察。根据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强化对矿井生产接续、瓦斯治理、技术管理等薄弱环节的审查,如某矿,在瓦斯治理上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在监察中主要审查矿井接续、瓦斯治理时间、瓦斯抽采数据及瓦斯监控数据,来评判瓦斯抽采达标与否,监督企业做到瓦斯治理不达标绝不生产。   (二)加强对地方政府的安全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地方监管的主体作用。按照煤矿安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原则,要把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纳入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专项检查指导,对于发现的不足及时下达安全建议书。   对乡镇煤矿监察中,要形成联合执法机制,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一起查出存在的隐患问题,探讨解决办法,确保大小隐患落实、监管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对发现区域矿井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召开投资人和监管部门领导碰头会,做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触角延长,营造齐抓共管的态势,为地方煤矿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三)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监察、指导与服务煤矿相结合。为确提高监察效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得到煤矿企业的理解,在监察执法中要做好三个结合:(1)要做好执法与教育相结合。对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进行处罚的同时,要注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结合具体隐患对应的事故案例,以实例宣讲隐患带来的危害与损失,这样更容易为投资者理解和重视,从而提高投资者对监察人员的要求及整改意见的认同,达到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2)要做好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由于乡镇煤矿业务能力有限,在监查中有一颗服务的心更容易被煤矿理解,从而提高监查效果。如果我们能从煤矿的安全、效益及健康发展出发提出很好的建议,是很容易拉近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距离,打消二者之间的对抗性,从而使煤矿认可你的执法,信服你的监查意见,主动整改兑现整改规划;(3)要做好信心与耐心相结合。煤矿安全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对煤矿的安全工作要有耐心,同时也有信心,抓主要矛盾,细化工作,充分调动企业自身的力量,隐患是企业生产中产生的,也必须由企业自己来解决。监察部门的作用恰恰在于如何帮助企业提高安全意识,提高企业对隐患识别能力、控制能力和解决能力。   总之,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需要煤矿企业生产主体和政府监管主体落实主体责任,真正把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需要规范煤矿安全监察如何监察和定位,特别是明确煤矿事故与监察机构的关系,进而推进执法到位和“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才能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永祥.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矿安全,2004(03).   [2]尉茂河.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确保建设全面小康[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   [作者简介]贾李应(1972.04-),男,安全矿长,助理工程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浅谈如何搞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评论: 更新日期:日
我进入国泰公司六个月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帮助下,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看到了公司的光辉前程,
&&&&&&& 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月,但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同时也看到红岩煤矿和项目部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一些不足,甲方和乙方劳动组织,管理技术人员的素质存在差异,项目部安全设施不标准,标准化意思淡薄,对矿方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熟视无睹,这一是其它矿存在的现象.为了搞好红岩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谈谈我对红岩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想法和工作思路..
&&&&&&& 一、加强安全思想宣传教育,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
&&&&&&& 红岩煤矿管理的龙煤项目部安全生产能不能搞好,安全管理机制是否建立健全,技术管理、现场管理、隐患排查管理、劳动组织和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是否得到落实,各项安全机制的运作是否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炭企业主要领导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程度。可以说,认识有多高,安全就有多好,认识到位,安全就有了保障。因此,要提高干部.职工对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思想宣传教育体系,加强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安全思想宣传教育。
&&&&&&& (一)多管齐下,红岩煤矿要以多形式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一是安全思想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二是领导干部要在安全思想宣传教育中率先垂范。三是必须在龙煤项目部基层区队.班组内抓好安全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区队.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生产的第一线,确保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班组责任重大,必须把安全思想教育落实到班组成员,并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区队长,班组长是基层组织的核心,具体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要由矿方和项目部去组织、实施,区队长.班组长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班组安全思想教育的质量,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以提高他们从事班组管理安全工作的能力。
&&&&&&& (二)齐抓共管,加大安全思想教育宣传力度。抓好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是一个长期任务,煤矿井下作业,生产条件复杂,安全事故易发生,为确保安全生产,首先抓好对职工的安全教育,通过思想疏导、&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班前教育、&联责联保&、群安活动、文艺宣传、案例教育七种安全宣传教育方法制度化,常抓不懈。在具体运作上,实施基层区队统一领导,科室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建立安全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安全知识学习、竞赛、板报、标语、案例分析、安全演讲、安全大讨论等形式,开展安全思想教育活动,使职工从思想上、行动上绷紧了安全生产这根弦,遵章守纪,安全作业,从内心深处不愿违章、不敢违章、不想违章,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为确保红岩煤矿安全生产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 二、狠抓薄弱环节和基础工作,在安全管理上下功夫
&&&&&&& 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实施有效的安全投入、检查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排查治理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把安全管理规范到位、管理到位。
&&&&&&& (一)强化机电安全管理。对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行业标准,做出规划,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要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使用好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
&&&&&&& (二)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一要强化区队长、班组长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工人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作业。现场存在重大隐患时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存在险情时必须立即将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煤矿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规定切实履行下井带班职责,深入井下一线组织生产,监督检查各区队、班组安全生产状况,严肃查处作业过程中的&三违&行为。二要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要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制定本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要立足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以瓦斯、水害等为重点,定期对矿井的采、掘、机、运、通等各个系统和环节进行专业化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停止作业,在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后,制定整改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按程序组织验收。三要抓好安全质量达标。健全和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制度,明确管理责任,细化标准和考评办法,切实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
&&&&&&& (三)强化班组安全管理。班组的安全管理做得好,有助于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等等。因此,在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有一个敢抓善管、技术过硬、重视安全的区队班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就是区队长,班组长。为此,区队长班组长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能关心、团结同志,而且还要有过硬的技能、带领班组全体职工为实现&安全、优质、低耗、高效益&的生产任务。并做到&生产无隐患、个人无违章、班组无事故&,
&&&&&&& 三、全方位多渠道进行监控,在监督检查上下功夫
&&&&&&& 细节决定成败。煤矿安全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因此,在安全的监督检查中,我们要全方位、多渠道进行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运行环境。
&&&&&&& (一)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好各项安全检查督查,使安全检查督查工作落实到位。每周分不同专业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整改时间进行落实.
&&&&&&& (二)多形式加强监督。一是认真组织,明确检查任务,精心组织,深入井下各区域,加强矿井的督查和检查。二是联系本矿实际情况,创新检查方式。,进行重点检查或开展专项检查,确保通过检查能真正找准问题,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走过场;三是落实责任,及时治理隐患。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采取果断措施及时进行治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施跟踪督查,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方案、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等,确保整改及时有效;四是加强巡查,严惩违法行为。要从严查处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违法违规生产现象,坚决防止重特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 (三)在监督检查中要做到&六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要把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到法律的高度来认识,把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细做实。二是教育培训要到位。要宣传推广先进的煤矿安全管理方式和安全生产技术,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煤矿安全知识,三是责任落实要到位。要把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提前到对隐患责任的追究,努力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四是制度执行要到位。要坚持每周安全办公会制度,定期分析、排查矿井安全状况,重点解决影响安全的各类隐患问题。五是隐患治理要到位。要一级监督一级,一级追究一级,以此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安全管理的压力得到层层传递。六是现场监管要到位。要强化对生产现场的日常监察和动态监察,做到井下监察&无盲区、无盲点、无空档、无缝隙&。
&&&&&&& 四、层层传递压力,在责任追究上下功夫
&&&&&&& 在煤炭企业实行责任追究,是增强各级管理人员责任感、压力感的一项重要措施.
&&&&&&& (一)建立严密的责任体系。要环环相扣,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监督一级,层层传递安全压力。在这方面,矿长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工作全面负责;总工程师负责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方案(措施)的编制;分管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治理;各专业分管副总工程师负责本专业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方案(措施)的编制;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责事故隐患的治理;各班组和职工对本班组和岗位负责;公司安监部负责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的监督和责任追查。
&&&&&&& (二)传递压力,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紧迫感。要将抓好安全工作的压力层层传递,使之形成&人人讲抓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遵章守纪&的浓厚氛围。
&&&&&&& (三)坚持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凡是煤炭企业发生的各类事故,无论事故大小、无论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害,都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在调查、追究、分析的基础上,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该撤职的要撤职、该降级的要降级、该开除的要开除、该处分的要处分、该罚款的要罚款,决不能姑息迁就,不能因责任未追究,导致责任的放松,而酿成更大事故的发生。要通过事故责任的追究,起到警示教育的积极作用,促使制度管理更加规范化,确保生产的安全。
&&&&&&& 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落实,在提高执行力度上下功夫
&&&&&&& 责任落实,执行到位是煤矿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责任落实,执行到位才能提高执行能力,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 (一)加强安全管理要挂在嘴上,放在心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
&&&&&&& (二)加强安全管理要转变作风,重心下移。要努力克服管理不到位、作风不深入、工作不扎实、检查走过场、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
&&&&&&& (三)加强安全管理要有针对性,要努力克服安全生产工作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
&&&&&&& 因此,煤炭企业是一个高危行业,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时常威胁着企业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搞好安全生产是我们的责任和任务.
Tag:..相关内容
矿山安全热点内容
2751026335163761617113563127151243210856
矿山安全推荐内容
06-2406-2406-2406-2406-2406-2406-2406-24
安全管理论坛新帖
论坛数据加载中...
 |   |   |   |   |  |   |  |  |  |  
&& 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
运营单位:北京创想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E-mail: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论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摘 要】煤矿安全生产一直是关系煤矿发展的大事,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特别的重视。但是在很多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不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够的现象,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的策略。 中国论文网 /8/view-6610247.htm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方法;途径   近年来,随着煤矿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的安全事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由于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使得很多煤矿依然存在着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事故层出不穷等。我们需要对煤矿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提出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1.1缺乏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   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能够确保煤矿在生产的过程中按照国家和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规范进行生产,有效地杜绝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发生。但是,在现在的煤矿生产缺乏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这一体系的缺乏使得煤矿的安全生产过程中监督不严密,监督工作难以切实有效地落实,监督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等。[1]首先,煤矿现有的监督人员不能够保证煤矿可以按找国家的相关要求设置安全管理监督体系,完成安全管理监督任务。也就说,目前,我国煤矿数量较多,而现有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人员数量远远不够,不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任务。其次,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难以实现事故的预警。我们对煤矿进行安全管理监督,就是要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除,从而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但是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制很难预判生产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的隐患,而大部分的煤矿事故都是由这部分隐患引起的,所以,很容易造成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的失察。最后,垂直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设置不科学。科学的垂直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能够保证对监管部门政策进行高效实施,同时能够及时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实现基层矿企与管理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但是我们现在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使得我们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在监察的过程中工作不力,在利益的博弈之中会对相关问题进行瞒报等,使得监督失效。   1.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落后   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落后也是煤矿安全问题频发,煤矿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虽然近年来我国对产能不足的小煤矿进行了淘汰,整改等,但是很多中型乃至大型的煤矿依然存在生产技术不够先进,安全生产管理落后的现象,给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在很多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只是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大肆进行煤炭开采,而没有及时进行设备更新等,老旧的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诱发安全事故。其次,整个管理技术落后。很多煤矿对管理技术不够重视,使得管理技术较为落后,管理效率低下,导致安全事故频发。[2]   1.3煤矿从业者的素质不高   煤矿从业者素质不高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煤矿工作本身的危险性,很少有高学历的人才原因选择从事煤矿企业的一线工作,煤矿企业只能找到一些下岗工人或者学历不高的年轻人,这样的从业人员结构状况造成煤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底下,从而引发了煤矿事故的频发。首先,煤矿从业者缺乏安全生产和保护自己的技能。很多煤矿从业者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引文没有接受系统的安全生产、逃生以及自我保护方面知识的培训,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这使得他们没有办法保障生产的安全进行,并且,在煤矿事故发生后,也缺乏足够的逃生知识以及自我保护技能。其次,煤矿长年缺人使得很多煤矿工人超负荷工作。这样的超负荷工作一来使得他们没有办法接受安全培训,二来也容易因为疲劳发生安全事故。   2.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方法   2.1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   我们要想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体系,才能够保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科学监督。我们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的科学合理性。通过传感技术的利用来对煤矿的生产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将各种信息实时传往个个管理部门,实现对煤矿的有效监控,避免信息监督中出现的各种人为产生的瞒报和不合理现象。   2.2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技术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矿的安全性,通过采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井上和井下安全监控,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大幅降低煤矿的安全隐患。通过采用煤矿安全智能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地井下的情况进行监控,及时排除隐患等。通过建立人员安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对进入井下的人员进行监控,高效便捷地避免危险物品带入井下等,提升整个煤矿的安全度。   2.3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   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安全管理条例能否被认真地执行,决定着能否实现安全高效地生产,决定着能否在发生事故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自救等,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措施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设置进入门槛,从源头上实现对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控制。通过提高从业门槛,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身体素质等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其文化程度。[3]其次,加强对没空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对煤矿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能够不断地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够有效提升其对安全管理条例的理解和行为能力,有效提升其应对安全管理事故的能力等,有效减免安全管理事故的发生。最后,对井下工作时间进行控制,避免因为超负荷工作引起安全事故。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极为重要,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避免煤矿安全管理事故的发生,最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效率的提高。 [科]   【参考文献】   [1]汤世平.深化认识,切实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不放松[J].科技风,2011(05).   [2]何刚.煤矿安全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J].中国煤炭,2010(07).   [3]聂启胜.结合德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浅析如何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3).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