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新一轮大盘下跌的原因,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

那些年,我们经历的股灾,带来了哪些启示?
6月19日,大盘下跌3.78%,上证综指跌至2907.82点,创业板指跌幅高达5.76%,中证500下跌6.24%。沪深两市共有1086支个股跌停
6月19日,大盘下跌3.78%,上证综指跌至2907.82点,创业板指跌幅高达5.76%,中证500下跌6.24%。沪深两市共有1086支个股跌停。
A股这种涨的快、跌的更快的风格让人又爱又恨,涨的时候啤酒烤肉,跌起来就只能关灯吃面了。
面临新一轮大盘下跌,不妨回顾一下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股灾,总结一下经验教训。2010年股灾:调控政策出台,市场假摔
2010年是房地产调控元年,不仅政策频出,而且力度空前。日,“国十条”出台,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降,2010年2季度,股市出现一波调整,上证综指从3165点跌至2319点。
背后的原因是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得市场预期投资将会下行,中游去库存导致周期股出现暴跌。
具体来说,面对严厉的调整措施,市场普遍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会出现快速下滑,于是中游行业的贸易商提前去库存,工业品价格出现调整,带动周期股的股价下跌。以钢铁股为例,2010年2季度钢材价格跌幅为12%(参见图1),而钢铁股指数跌幅达到31%。
然而,事实是:房地产投资没有出现下行,市场快速反弹。2010年3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为35.1%,到2010年6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不仅没有下行,反而上行至38.1%。
于是,市场的悲观预期在2010年3季度得到修复,周期股出现反弹。背后的原因是,房地产开发商经历了2009年的销售爆发,资金面并不紧张,另外房地产销售增速回落较为缓慢,2010年6月销售面积仍有15%的增速。2011年熊市:抗击通胀,货币紧缩
2011年是股市惨烈熊市的开端,上证综指从2011年4月开始下跌,中间只有6月和10月出现了短暂的反弹。
背后的原因是2011年上半年通胀持续上行,央行保持紧缩的货币政策基调。
具体来说,2011年上半年,央行共上调了6次准备金率,基本保持每月上调一次的节奏。但到2011年年中,市场对通胀见顶的预期变得强烈,紧缩周期进入尾声的判断支撑股市在6月出现了短暂的反弹。
然而,2011年7月通胀创出新高,CPI同比达到6.45%的高位(参见图2),已在当年6月提升过准备金率的央行,在7月又进行最后一次加息,粉碎了多头的幻想。
直到2011年10月,随着通胀持续走低,市场开始预期政策会出现放松,股市再次小幅反弹。2012年熊市:经济持续下行,抱团消费股
2012年股市继续下跌,但与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股市杀估值不同,2012年的核心矛盾是经济走势与业绩增速。
2012年经济持续走弱,消费抱团与年底补跌是当年的核心。
从GDP同比增速看,2012年直到3季度,经济走势才略有企稳,GDP同比达到最低的7.5%,4季度反弹至8.1%。随着经济持续走弱,投资者开始在业绩稳定的消费股上抱团,白酒指数从2012年年初持续上涨至2012年10月,涨幅达22%(参见图3)。
但消费股只是典型的后周期,不是没周期,2012年底消费股经历了惨烈的补跌,部分白酒个股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期间,跌幅高达30%,众多抱团消费股的基金净值一夜回到2012年年初水平。全年来看,年初的春季躁动和年底的蓝筹归来贡献了两次吃饭行情。2013年股灾:6月钱荒引发的市场惨案
2013年开始,成长股走出独立行情,创业板指数一枝独秀。
直到2013年6月钱荒来袭,股市经历快速跳水。
具体来说,2013年6月发生钱荒,资金面异常紧张,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最高达到12%(参见图4)。
钱荒导致股市出现了快速调整,上证综指从5月30日的2334跌至6月25日的1849,跌幅高达20%。但回过头来看,钱荒并未影响创业板的独立行情,短暂调整后创业板指数就创出新高水平。
2013年之后,最引人注目的股灾当属2015年6月、8月和2016年1月发生的三轮股灾。相信大家记忆犹新,在此就不再揭大家的伤疤了。值得注意的是,股灾3.0之后,投资者风险偏好急剧下降,大家开始抱团低估值蓝筹股,成长股一跌再跌。股灾启示录:不要轻言政策顶或经济底
那么,回顾历次股灾,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呢?一是不要轻言政策的顶部或者经济的底部。韭菜之所以成为韭菜,就是总想展现自己聪明的一面,妄图抓住政策顶部或者经济底部带来的左侧机会,比如在2011年年中预测紧缩货币政策即将到顶,或者在2012年初预测经济增速即将到底。所以,安心等待右侧机会,让自己活下去最重要。二是政策会带来短期噪音,但不会影响趋势。一旦市场形成趋势,即使出台政策,也很难影响市场的走势。比如2012年2月央行降准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春季躁动市场反弹的力度,但随后市场继续下跌。再比如2013年6月钱荒只是使得创业板短暂调整,并没有使得创业板牛市拐头。三是抱团品种早晚会补跌,不要心存侥幸。2012年抱团消费股短期看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应对熊市的唯一办法就是降低仓位,这意味着所有的强势股早晚都会出现补跌。来源:苏宁财富资讯;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左俊义
本文由投稿一鸣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向一鸣网投稿,请点击投稿按钮,详情请参阅《一鸣网投稿须知》。
互联网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难道你还没有关注?
(C) 2011 PROJECT AEGIS CO.那些年,我们经历的股灾,带来了哪些启示?
  6月19日,大盘下跌3.78%,上证综指跌至2907.82点,创业板指跌幅高达5.76%,中证500下跌6.24%。沪深两市共有1086支个股跌停。
  A股这种涨的快、跌的更快的风格让人又爱又恨,涨的时候啤酒烤肉,跌起来就只能关灯吃面了。
  面临新一轮大盘下跌,不妨回顾一下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股灾,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2010年股灾:调控政策出台,市场假摔
  2010年是房地产调控元年,不仅政策频出,而且力度空前。日,“国十条”出台,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降,2010年2季度,股市出现一波调整,上证综指从3165点跌至2319点。
  背后的原因是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得市场预期投资将会下行,中游去库存导致周期股出现暴跌。
  具体来说,面对严厉的调整措施,市场普遍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会出现快速下滑,于是中游行业的贸易商提前去库存,工业品价格出现调整,带动周期股的股价下跌。以钢铁股为例,2010年2季度钢材价格跌幅为12%(参见图1),而钢铁股指数跌幅达到31%。
  然而,事实是:房地产投资没有出现下行,市场快速反弹。2010年3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为35.1%,到2010年6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不仅没有下行,反而上行至38.1%。
  于是,市场的悲观预期在2010年3季度得到修复,周期股出现反弹。背后的原因是,房地产开发商经历了2009年的销售爆发,资金面并不紧张,另外房地产销售增速回落较为缓慢,2010年6月销售面积仍有15%的增速。
  2011年熊市:抗击通胀,货币紧缩
  2011年是股市惨烈熊市的开端,上证综指从2011年4月开始下跌,中间只有6月和10月出现了短暂的反弹。
  背后的原因是2011年上半年通胀持续上行,央行保持紧缩的货币政策基调。
  具体来说,2011年上半年,央行共上调了6次准备金率,基本保持每月上调一次的节奏。但到2011年年中,市场对通胀见顶的预期变得强烈,紧缩周期进入尾声的判断支撑股市在6月出现了短暂的反弹。
  然而,2011年7月通胀创出新高,CPI同比达到6.45%的高位(参见图2),已在当年6月提升过准备金率的央行,在7月又进行最后一次加息,粉碎了多头的幻想。
  直到2011年10月,随着通胀持续走低,市场开始预期政策会出现放松,股市再次小幅反弹。
  2012年熊市:经济持续下行,抱团消费股
  2012年股市继续下跌,但与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股市杀估值不同,2012年的核心矛盾是经济走势与业绩增速。
  2012年经济持续走弱,消费抱团与年底补跌是当年的核心。
  从GDP同比增速看,2012年直到3季度,经济走势才略有企稳,GDP同比达到最低的7.5%,4季度反弹至8.1%。随着经济持续走弱,投资者开始在业绩稳定的消费股上抱团,白酒指数从2012年年初持续上涨至2012年10月,涨幅达22%(参见图3)。
  但消费股只是典型的后周期,不是没周期,2012年底消费股经历了惨烈的补跌,部分白酒个股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期间,跌幅高达30%,众多抱团消费股的基金净值一夜回到2012年年初水平。全年来看,年初的春季躁动和年底的蓝筹归来贡献了两次吃饭行情。
  2013年股灾:6月钱荒引发的市场惨案
  2013年开始,成长股走出独立行情,创业板指数一枝独秀。
  直到2013年6月钱荒来袭,股市经历快速跳水。
  具体来说,2013年6月发生钱荒,资金面异常紧张,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最高达到12%(参见图4)。
  钱荒导致股市出现了快速调整,上证综指从5月30日的2334跌至6月25日的1849,跌幅高达20%。但回过头来看,钱荒并未影响创业板的独立行情,短暂调整后创业板指数就创出新高水平。
  2013年之后,最引人注目的股灾当属2015年6月、8月和2016年1月发生的三轮股灾。相信大家记忆犹新,在此就不再揭大家的伤疤了。值得注意的是,股灾3.0之后,投资者风险偏好急剧下降,大家开始抱团低估值蓝筹股,成长股一跌再跌。
  股灾启示录:不要轻言政策顶或经济底
  那么,回顾历次股灾,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呢?
  一是不要轻言政策的顶部或者经济的底部。韭菜之所以成为韭菜,就是总想展现自己聪明的一面,妄图抓住政策顶部或者经济底部带来的左侧机会,比如在2011年年中预测紧缩货币政策即将到顶,或者在2012年初预测经济增速即将到底。所以,安心等待右侧机会,让自己活下去最重要。
  二是政策会带来短期噪音,但不会影响趋势。一旦市场形成趋势,即使出台政策,也很难影响市场的走势。比如2012年2月央行降准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春季躁动市场反弹的力度,但随后市场继续下跌。再比如2013年6月钱荒只是使得创业板短暂调整,并没有使得创业板牛市拐头。
  三是抱团品种早晚会补跌,不要心存侥幸。2012年抱团消费股短期看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应对熊市的唯一办法就是降低仓位,这意味着所有的强势股早晚都会出现补跌。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左俊义那些年经历的股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文/苏宁金融研究院
摘要:A股这种涨的快、跌的更快的风格让人又爱又恨,涨的时候啤酒烤肉,跌起来就只能关灯吃面了。
6月19日,大盘下跌3.78%,上证综指跌至2907.82点,创业板指跌幅高达5.76%,中证500下跌6.24%。沪深两市共有1086支个股跌停。
A股这种涨的快、跌的更快的风格让人又爱又恨,涨的时候啤酒烤肉,跌起来就只能关灯吃面了。
面临新一轮大盘下跌,不妨回顾一下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股灾,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2010年是房地产调控元年,不仅政策频出,而且力度空前。日,“国十条”出台,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降,2010年2季度,股市出现一波调整,上证综指从3165点跌至2319点。
背后的原因是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得市场预期投资将会下行,中游去库存导致周期股出现暴跌。
具体来说,面对严厉的调整措施,市场普遍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会出现快速下滑,于是中游行业的贸易商提前去库存,工业品价格出现调整,带动周期股的股价下跌。以钢铁股为例,2010年2季度钢材价格跌幅为12%(参见图1),而钢铁股指数跌幅达到31%。
然而,事实是:房地产投资没有出现下行,市场快速反弹。2010年3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为35.1%,到2010年6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不仅没有下行,反而上行至38.1%。
于是,市场的悲观预期在2010年3季度得到修复,周期股出现反弹。背后的原因是,房地产开发商经历了2009年的销售爆发,资金面并不紧张,另外房地产销售增速回落较为缓慢,2010年6月销售面积仍有15%的增速。
2011年是股市惨烈熊市的开端,上证综指从2011年4月开始下跌,中间只有6月和10月出现了短暂的反弹。
背后的原因是2011年上半年通胀持续上行,央行保持紧缩的货币政策基调。
具体来说,2011年上半年,央行共上调了6次准备金率,基本保持每月上调一次的节奏。但到2011年年中,市场对通胀见顶的预期变得强烈,紧缩周期进入尾声的判断支撑股市在6月出现了短暂的反弹。
然而,2011年7月通胀创出新高,CPI同比达到6.45%的高位(参见图2),已在当年6月提升过准备金率的央行,在7月又进行最后一次加息,粉碎了多头的幻想。
直到2011年10月,随着通胀持续走低,市场开始预期政策会出现放松,股市再次小幅反弹。&
2012年股市继续下跌,但与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股市杀估值不同,2012年的核心矛盾是经济走势与业绩增速。
2012年经济持续走弱,消费抱团与年底补跌是当年的核心。
从GDP同比增速看,2012年直到3季度,经济走势才略有企稳,GDP同比达到最低的7.5%,4季度反弹至8.1%。随着经济持续走弱,投资者开始在业绩稳定的消费股上抱团,白酒指数从2012年年初持续上涨至2012年10月,涨幅达22%(参见图3)。
但消费股只是典型的后周期,不是没周期,2012年底消费股经历了惨烈的补跌,部分白酒个股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期间,跌幅高达30%,众多抱团消费股的基金净值一夜回到2012年年初水平。全年来看,年初的春季躁动和年底的蓝筹归来贡献了两次吃饭行情。
2013年开始,成长股走出独立行情,创业板指数一枝独秀。
直到2013年6月钱荒来袭,股市经历快速跳水。
具体来说,2013年6月发生钱荒,资金面异常紧张,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最高达到12%(参见图4)。
钱荒导致股市出现了快速调整,上证综指从5月30日的2334跌至6月25日的1849,跌幅高达20%。但回过头来看,钱荒并未影响创业板的独立行情,短暂调整后创业板指数就创出新高水平。
2013年之后,最引人注目的股灾当属2015年6月、8月和2016年1月发生的三轮股灾。相信大家记忆犹新,在此就不再揭大家的伤疤了。值得注意的是,股灾3.0之后,投资者风险偏好急剧下降,大家开始抱团低估值蓝筹股,成长股一跌再跌。&
那么,回顾历次股灾,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呢?
一是不要轻言政策的顶部或者经济的底部。韭菜之所以成为韭菜,就是总想展现自己聪明的一面,妄图抓住政策顶部或者经济底部带来的左侧机会,比如在2011年年中预测紧缩货币政策即将到顶,或者在2012年初预测经济增速即将到底。所以,安心等待右侧机会,让自己活下去最重要。
二是政策会带来短期噪音,但不会影响趋势。一旦市场形成趋势,即使出台政策,也很难影响市场的走势。比如2012年2月央行降准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春季躁动市场反弹的力度,但随后市场继续下跌。再比如2013年6月钱荒只是使得创业板短暂调整,并没有使得创业板牛市拐头。
三是抱团品种早晚会补跌,不要心存侥幸。2012年抱团消费股短期看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应对熊市的唯一办法就是降低仓位,这意味着所有的强势股早晚都会出现补跌。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左俊义
本文为 品途商业评论()投稿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 的原创作品,责编:黄叶青。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品途商业评论观点。
关注品途商业评论
您输入的验证码不正确。
苏宁金融研究院
(品途专栏作者)
品途商业评论 pintu360.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大盘会否进入新一轮下跌?(图)_网易新闻
大盘会否进入新一轮下跌?(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制图/唐志顺  焦点访谈
  主持人:羊城晚报记者 吴海飞
  嘉宾: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 李大霄
  华安证券分析师 陈勇
  受外围股市暴跌影响,昨日沪深股指低开低走,深成指、中小板指盘中均创下一年多新低,而上证综指最低探2453.8点,离前期低位2437点仅一步之遥。
  会否进一步下跌?
  羊城晚报:在目前点位上,利空依然颇多,大盘又屡次反弹不成功。目前是否是处在筑底的过程中,还是仍有新一轮下跌的可能?
  李大霄:在目前的位置,我依然认为蓝筹已经处于底部了。蓝筹股调整已经有两年的时间,其中一年是下跌的,一年横盘整理,投资价值渐渐凸显出来。但目前从整个市场来看,依然是高估值股票和低估值股票并存,依然有不少股票需要挤泡沫,面临继续调整的压力。现在市场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欧洲债务危机会不会继续扩大,二是国内经济放缓会不会超预期,三是货币政策放松的前景有多大。欧债方面虽然现在还是负面消息不断,也有不少关于重蹈金融危机的猜测,但我认为,经过雷曼兄弟倒闭酿成系统性风险的教训,欧洲应该可以吸取,对问题国家及时救助,把风险控制住。货币政策方面,由于全球央行的政策基调现在均开始转变,重新定位宽松,在今年剩下的一个季度,人民银行还真有可能转变政策基调。
  陈勇:从估值和下跌趋势的角度来看,下跌继续寻底的趋势没有改变,而且2437点有可能不会是底;从目前的宏观面、资金面和政策面来看,也依然没有出现任何利好因素,相反还有一些负面因素。我们把现在的位置与去年的2319点做过一个量化的对比,估值水平上,虽然同样是超跌,但现在大盘股的估值水平与那时相当,但很多中小票估值还是较高,因而整体上现在的估值水平还没有2319点时那么低。从月线的上升趋势线和乖离率上看,2319点的乖离率达到-18%,可以说是严重超跌,现在是-10%,与那时还有一定差距,超跌的程度还不够大,而且下跌过程也以阴跌为主,而非暴跌。经过前期屡次反弹屡次失败,短期预计仍不容乐观,根据我们的预测,一定要言底的话,可能在点区间。至于这样的底部何时出现,时间上还需观察,但方式上可能仍然阴跌而非暴跌的可能性大一些。
  水泥板块能否走强?
  羊城晚报:昨日水泥股板块午后全线拉升反弹,煤炭也略有跟进。从最近三年历次阶段性见底后的反弹来看,水泥煤炭都走在前面引领了反弹周期的前段,昨日水泥盘中的拉升形成趋势线走势的可能性有多大?
  陈勇:这次水泥板块的集体反弹更有可能是技术性的反弹,同时也有消息面的刺激。4月份开始的调整水泥一直表现抗跌,知道最近一个月开始松动,并且大幅调整,一个月下跌幅度近30%,急跌之后技术上有反弹需要。而昨日有消息称保障房年底前的开工率要达到86%,对基建类的股票带来刺激,水泥更是首当其冲。但是,从水泥行业的景气周期来看,前期的大涨之后可以说反弹的高峰期已经过去,后期业绩表现逊于之前的可能性较大,价值正面临一个重估的过程。
  李大霄:水泥股从估值角度看,也是不错的蓝筹品种。但与金融、地产等大蓝筹相比,调整的幅度和时间都不够充分,风险相对大一些,没有大蓝筹稳妥。当然,水泥的进攻性要好一些。
  吴海飞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股灾
6月19日,大盘下跌3.78%,上证综指跌至2907.82点,创业板指跌幅高达5.76%,中证500下跌6.24%。沪深两市共有1086支个股跌停。
A股这种涨的快、跌的更快的风格让人又爱又恨,涨的时候啤酒烤肉,跌起来就只能关灯吃面了。
面临新一轮大盘下跌,不妨回顾一下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股灾,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2010年股灾:调控政策出台,市场假摔
2010年是房地产调控元年,不仅政策频出,而且力度空前。日,“国十条”出台,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降,2010年2季度,股市出现一波调整,上证综指从3165点跌至2319点。
背后的原因是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得市场预期投资将会下行,中游去库存导致周期股出现暴跌。
具体来说,面对严厉的调整措施,市场普遍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会出现快速下滑,于是中游行业的贸易商提前去库存,工业品价格出现调整,带动周期股的股价下跌。以钢铁股为例,2010年2季度钢材价格跌幅为12%(参见图1),而钢铁股指数跌幅达到31%。
然而,事实是:房地产投资没有出现下行,市场快速反弹。2010年3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为35.1%,到2010年6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不仅没有下行,反而上行至38.1%。
于是,市场的悲观预期在2010年3季度得到修复,周期股出现反弹。背后的原因是,房地产开发商经历了2009年的销售爆发,资金面并不紧张,另外房地产销售增速回落较为缓慢,2010年6月销售面积仍有15%的增速。
2011年熊市:抗击通胀,货币紧缩
2011年是股市惨烈熊市的开端,上证综指从2011年4月开始下跌,中间只有6月和10月出现了短暂的反弹。
背后的原因是2011年上半年通胀持续上行,央行保持紧缩的货币政策基调。
具体来说,2011年上半年,央行共上调了6次准备金率,基本保持每月上调一次的节奏。但到2011年年中,市场对通胀见顶的预期变得强烈,紧缩周期进入尾声的判断支撑股市在6月出现了短暂的反弹。
然而,2011年7月通胀创出新高,CPI同比达到6.45%的高位(参见图2),已在当年6月提升过准备金率的央行,在7月又进行最后一次加息,粉碎了多头的幻想。
直到2011年10月,随着通胀持续走低,市场开始预期政策会出现放松,股市再次小幅反弹。
2012年熊市:经济持续下行,抱团消费股
2012年股市继续下跌,但与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股市杀估值不同,2012年的核心矛盾是经济走势与业绩增速。
2012年经济持续走弱,消费抱团与年底补跌是当年的核心。
从GDP同比增速看,2012年直到3季度,经济走势才略有企稳,GDP同比达到最低的7.5%,4季度反弹至8.1%。随着经济持续走弱,投资者开始在业绩稳定的消费股上抱团,白酒指数从2012年年初持续上涨至2012年10月,涨幅达22%(参见图3)。
但消费股只是典型的后周期,不是没周期,2012年底消费股经历了惨烈的补跌,部分白酒个股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期间,跌幅高达30%,众多抱团消费股的基金净值一夜回到2012年年初水平。全年来看,年初的春季躁动和年底的蓝筹归来贡献了两次吃饭行情。
2013年股灾:6月钱荒引发的市场惨案
2013年开始,成长股走出独立行情,创业板指数一枝独秀。
直到2013年6月钱荒来袭,股市经历快速跳水。
具体来说,2013年6月发生钱荒,资金面异常紧张,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最高达到12%(参见图4)。
钱荒导致股市出现了快速调整,上证综指从5月30日的2334跌至6月25日的1849,跌幅高达20%。但回过头来看,钱荒并未影响创业板的独立行情,短暂调整后创业板指数就创出新高水平。
2013年之后,最引人注目的股灾当属2015年6月、8月和2016年1月发生的三轮股灾。相信大家记忆犹新,在此就不再揭大家的伤疤了。值得注意的是,股灾3.0之后,投资者风险偏好急剧下降,大家开始抱团低估值蓝筹股,成长股一跌再跌。
股灾启示录:不要轻言政策顶或经济底
那么,回顾历次股灾,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呢?
一是不要轻言政策的顶部或者经济的底部。韭菜之所以成为韭菜,就是总想展现自己聪明的一面,妄图抓住政策顶部或者经济底部带来的左侧机会,比如在2011年年中预测紧缩货币政策即将到顶,或者在2012年初预测经济增速即将到底。所以,安心等待右侧机会,让自己活下去最重要。
二是政策会带来短期噪音,但不会影响趋势。一旦市场形成趋势,即使出台政策,也很难影响市场的走势。比如2012年2月央行降准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春季躁动市场反弹的力度,但随后市场继续下跌。再比如2013年6月钱荒只是使得创业板短暂调整,并没有使得创业板牛市拐头。
三是抱团品种早晚会补跌,不要心存侥幸。2012年抱团消费股短期看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应对熊市的唯一办法就是降低仓位,这意味着所有的强势股早晚都会出现补跌。
【钛媒体作者:苏宁财富资讯;文/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左俊义)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天大盘跌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