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音响发烧站,你还能不发烧吗

&&|&&责编:于梦琦
品牌: 1HiFi和发烧在这里确实是不同的  对于北京的很多发烧友来说,相信不少人都曾经来过真力位于北京东北方向的这个试听室,这里拥有着强大的硬件配置以及精致的声学环境的装修。其实笔者也并不是第一次到这里来,每次来过之后都对这里的声音表现印象深刻,而这次到来就是想来仔细的了解一下这个地方,并且与大家分享。HiFi但绝不发烧&探访北京真力试听室  如果说来过几次北京真力的试听室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可以说这里是北京几乎最为HiFi的一间试听室了,但是这里所谓的HiFi是完全的字面意思,就是这里足够的高保真。而相反的,这里也是一间绝不发烧的试听室。在强大的声音表现之下虽然一样拥有顶级的器材和扬声器,但是对于那些追求极致的发烧友来说,这里的很多细节以及配件怕是要让很多烧友大跌眼镜了。  当然这间试听室拥有这样的特点和其作为专业音频监听扬声器行业老大的身份是密不可分的,和其员工全部出身录音专业也有很大的关系。而对于这间试听室来说,虽然它的很多细节和附件与一般烧友家中的精益求精并不相同,但是显然它也在值得下功夫的地方做足了功夫。而本文也会为大家介绍这里最为有趣的地方和一些小细节。想知道这间试听室有多么HiFi又有多么的不发烧?那就一起来看看吧。品牌: 2充满企业文化的办公室充满企业文化的办公室  其实真力的这间试听室,就在真力中国总部的办公室。所以不妨先来说说这间有意思的办公室吧。真力中国并不是一个人数庞大的“大”公司,而是一个小而美的办事处。员工并不多,但是办公室内的布置倒是能感受到这家公司对于自己产品满满的爱意。进入大门口就会看到这个大大的logo和一对经典产品门口一旁的真力历代产品  一进门看到的就是真力的logo和真力历史上最为经典的监听S30D,而这款产品更具意义的点在于,它是真力历史上第一对音箱产品S30的改进版本,但是即使是这款产品也早已经停产了十多年,可以说是真力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一款音箱之一。而门口的一旁,还能看到一张裱起来的海报,上面有着真力至2014年为止的所有产品。真力办公室“客厅”中的书架5.1声道体验区以及搭配了方向盘的PS3  在这个办公室的“客厅”还摆放着一个书架,上面都是真力的产品,从大到小包含了目前最为主流的产品和最为经典的型号。上面还摆放着几个多彩的小尺寸版本产品,圣诞帽倒是让它们可爱了很多。中间放置着一个电视,接着PS3和一套真力的5.1声道系统,除了看电影,还可以玩游戏,我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声学环境来体验一下……搭配Aries&mini的真力G&ONE&一款已经停产的真力家居音响  在多声道区域后方的桌子上,摆着一对小巧的三英寸G&ONE音箱,连接着来自Auralic的Aries&mini作为音源。这套简单的小系统也一样拥有着惊人的声音表现。一旁还放置着一个真力的GENELEC&6000A,又叫GENELEC&Tube,这款产品是限量设计款,不过目前已经停产,之前并没有见过,不过不得不承认这是我见过真力最“不正经”最靠近消费类的产品了。桌子上是一个投影幕布,两旁挂放着一对4030,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平时会做一些分享和讲座活动。投影幕布以及两侧的音箱办公区玻璃墙的产品线条图办公区书架上的一对真力音箱《声音的重现》&连卫生间的标志都是真力产品的样子中关村在线优秀产品奖状  在办公区,我们也一样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玻璃墙上的真力产品线条图,并且这些图片都是1:1制作的,和真实产品是同样大小的。在办公室里还摆着一对小巧的8020,用于平时放个背景音乐什么的,真是奢侈啊……也能看到各种声学相关的书籍,工作人员还给我推荐了这本《声音的重现》,然而玩不起音箱的我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而就连卫生间的标识,也是真力音箱的……并且还在办公区看到了我们去年颁发的优秀产品奖的奖状。品牌: 3历时三个月搭建的审听室历时三个月搭建的审听室  对于真力来说,他们更加习惯于把这个房间叫做审听室,而不是试听室。从这个称呼上就能感受到这个房间和常规试听室的不同。不过这件房间有意思的细节也并不少,不过要说这间房间,不妨我们还是从它开始搭建的时候说起吧,去过几次之后也聊到过这个搭建的过程,真力的工作人员也告诉了我很多当年搭建的趣事。真力审听室构建试听室时候的设计资料:尺寸计算也是参考了驻波的分布  如果用那些参数指标来说这间房间的声音有多好,也许并不能被那么多人所理解,当然后面我们还是要说,但是如果直观的举个例子的话,最简单的就是:这间房本来的面积是40多平方米的,但是为了各种声学环境的处理,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只有20多平方米的房间。声学结构和摆位设计(初稿)音箱位置的计算和实测  那么消失的这20平方米都去哪了?首先,这个房间并不是一个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传统房间,前面两个墙角做了切角的设计,以打破平行墙面带来的房间驻波问题,并且在后墙内布置了低频陷阱来控制房间的低频,并且在添加之后实测发现低频控制不理想,拆墙重做,由2个低频陷阱增加到8个。&这些就是当时用来填充试听室的所有海绵  而除了墙角之后,从门口可以看出这个房间的墙厚度非常大,并且其实并不止门口的这一面墙,而是四周的墙都是这样的布置,那么这么厚的墙里面是什么?是一共140包,100K吸音棉,用了整整一卡车的吸音棉。而平均的吸声层厚度也达到了60cm。从这个强电箱就能看出墙面的厚度  试听室门口的这面墙也是后来搭建的,因为之前的墙面不符合要求,而这面墙在建造的时候,工人最开始用轻体砖砌墙,但是因为材料无法达到要求,故而拆掉,重新用红砖+水泥建造。并且整间房间都是在定高、定宽的情况下,通过计算,确定墙建在那里。合理的长宽高比例可以使房间内的驻波分布均匀。墙面的扩散板房间顶部的扩散板略微前倾的主箱墙面  在墙面的四周和顶部,也都有非常多的扩散板,并且这些扩散板也都是经过严密的计算,定制的宽度、长度、厚度和角度,并且主音箱的墙面并不是垂直于地面,而是略微朝前倾斜的,也是为了更加出色的声音表现。装修结束后的房间混响时间  在做了这些之后,这间房间的实测频响数据甚至已经超越了国际ITU标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搜索一下ITU-R&BS.1116,国际电联所建议的用于主观音质评价的标准审听室应该达到的声学指标。&品牌: 4不仅仅可以聆听的试听室不仅仅可以聆听的试听室  进入试听室,中间摆着一张工作桌,也是这件试听室平时用于混音制作时候的状态。从这点上也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不仅仅可以听音乐的试听室,它也是一间可以干活的房间。这间房可以实现:音乐、影视声音的混音制作;音乐、影视的欣赏;主观音质评价实验,盲听实验;不同音频设备(如、前级)的音质对比实验。试听室可以有多种状态音乐制作的状态聆听状态  对于这些功能来说,也都是当时在试听室搭建的时候想好的。当然强大的功能背后一定也有同样强大的硬件配置,这件试听室共有7只1238A用于多声道的回放、两只7270A低音炮、4只挂在天花板上的8240A作为杜比全景声回放的顶置音箱。而这套扬声器系统符合7.1.4&ATMOS全景声系统,同时它可以兼容7.1、5.1、2.1、2.0声道的回放。试听室中使用的器材试听室中使用的器材Bricasti&Design&M1也是很多发烧友喜爱的试听室中使用的器材消费类产品在试听室中也一样在使用中来自Auralic的Aries&mini显然很受喜爱  对于强大的扬声器系统来说,优秀的前端也是必须的,这间试听室的设备如下:专业类设备:Crookwood特别定制款数控模拟监听控制器Bricasti&M7&混响器&+&M10&遥控器Avid&HD&MADI&音频接口&(Pro&Tools&HDX)Horus&网络音频接口&(Pyramix&Masscore)Apogee&Symphony&I/O民用类设备:Onkyo&PR-SC5530OPPO&BDP105Bricasti&Design&M1地面上的圆心标注点墙面上标注的圆半径长度  也许对于很多发烧友来说,它们仅仅算是高端,并不-end,但是这也是这件试听室有意思的地方,它绝对的HiFi,但是也绝对的不发烧。另一点有趣的就是,我进门没多久就看到在地面的中间有个小蓝点,于是询问工作人员这是什么意思,工作人员告诉我在墙角还有一个标注,上面写着2.27M。是指那个圆点到这面墙的距离,也是这个圆形的半径。这也是ITU&5.1标准的圆圈,那一点是圆心。5只嵌墙音箱都在这个圆周上。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最佳监听距离。并且这一切,也都是在建造试听室之初就计划好,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的。品牌: 5有多HiFi多不发烧?有多HiFi多不发烧?  如果你觉得这些就表现出了这个试听室和这群工作人员的特点,这就表现出了这里很HiFi但是不发烧,那就错了,因为接下来我提出想听那对仅有3英寸的G&ONE加它套装低音炮的效果,工作人员的做法才让我震惊……用于测试扬声器曲线的麦克风+声卡套装首先测量麦克风的高度测试麦克风到音箱的距离  在大概摆好之后,他们拿来了一个激光测距仪、一个麦克风、一个小巧的声卡和一台电脑。然后开始测试,首先是测距仪,要求音箱的声轴距离地面1.2米高度,工作人员特别告诉我,人的坐姿耳朵距离地面的高度大概就是1.2米,要保证声音可以直达用户的耳朵,然后是音箱距听音点距离的调整和内倾角度的调整,这些位置都确定之后,连接麦克风和电脑,进行声音的测试,主要是调节低音炮的灵敏度和相位来保证主音箱和低频炮的良好衔接,频响曲线的平直,这对于发烧友来说,还是并不多见的,发烧友更多的还是喜欢用自己的耳朵作为决定者,而这里除了耳朵之外,指标和曲线才是最大的参考。并且他们淡定的告诉我:你玩游戏的那个5.1声道系统我们也是这么调过的,每次拆掉后重新搭时,都要调……调节刚摆好的音箱高度(图中不到1.2M的高度也说明了仅仅靠肉眼判断是并不靠谱的)测试麦克风正在调节的频响曲线调节低音炮与主音箱良好衔接  并且对于这间试听室,没有任何的发烧配件,不像发烧友喜欢用配件来锦上添花,这里都是使用佳耐美的专业音频线材,电源线都是随机附送的线材,各种电源、音频的接插件也都是非常常规的产品。对于发烧友来说也许觉得这简直是暴殄天物,但是对于真力的工程师们来说,他们认为更好的声学环境、更科学的摆位和经过测量调教的频响曲线才能最大部分的决定声音的品质。一点都不发烧的墙插以及接插件全部使用佳耐美信号线的跳线盘一点都不发烧的墙插以及接插件还有线材……  甚至在这间试听室里,你可以使用你的手机直接连接他们的音源播放,设备之间的连接也没有昂贵的线材。但是这些音箱所发出的声音一样出色、一样令人惊讶,这就是这间试听室证明给我们的事情。品牌: 6说了这么多 声音究竟怎么样?说了这么多&声音究竟怎么样?  对于这间试听室甚至真力中国办公室都说了不少了,那么对于这个房间来说,它的声音表现究竟如何呢?是不是能够达到它的高水平呢?在这间房间的加持下&这套超小型2.1系统就已经素质惊人  答案是肯定的,哪怕是使用那对仅仅有三英寸的G&ONE的时候,声音已经非常惊人了,甚至可以说,对于普通烧友家的一些标准书架箱来说,这对喇叭的素质都完全不输。并且因为有低音炮的加持,在声音的低频部分也有不错的表现。甚至会让你有一种错觉,是不是后面的一对1238A在发声?这也类似于他们经常在音响展中的把戏……主箱的声音表现更是让人难忘  听过3英寸之后,更加期待主箱1238A的声音表现,于是要求他们切换到2.0模式的1238A发声。声音的素质是令人惊讶的,当然这房间的功劳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论是音乐的细节、线条感都是我目前听过最好的,1238A的超高素质也完全的被展现了出来,对于发烧友来说,这间房也许会缺乏一些“泛音”(真力的工作人员还告诉我,其实我们常说的房间里的”泛音”应该是指房间里的反射生或混响),也许你会觉得不够宽松,不过这也是这间房间的最终意义,它只需要还原一张唱片最为本真的样子,让你毫无保留的听到真正原汁原味的录音师、制作人的心血。抛开泛音和宽松不说,这里是我听过声学素质最高的地方,目前没有之一,并且在声音的动态上,一样拥有山呼海啸般的表现。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监听风格的听众,那么这样的房间加上这样一对旗舰级产品,一定是梦寐以求的。总结:  对于这样专业的试听室来说,如果不去录音棚,可能确实很难在其他地方见到。而真力也给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让你在录音棚以外的地方感受声学环境的巨大作用和听到音乐最为本真的样子。这间试听室也是对外开放的,北京的烧友可以联系真力进行预约试听。&
音箱类型 音箱系统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1995¥44996¥19997¥27998¥2499¥449910¥1499音响发烧之怪现象 &(&24&)1 / 2 页
-&&第 1 页&&-
09-7-8 12:33
音响发烧之怪现象--田庆松
为了我所喜爱的音乐和音响,我义无反顾地当上了一名发烧友。我一直感激我的一位老街坊崔姓哥哥,一晃多少年已经过去,崔姓哥哥早已不再玩弄高保真器材,他转身成为一个生意人,他有了自已更高的追求,而当年那个傻不叽叽的我依旧对这个费钱的所谓高保真的行当痴心不改,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发现在如今的新时期、新形式下的发烧又有了一些新的动向,这其中有好的,也有说不清的一些怪现象。特此作文。
& & 东西越用越垃圾,美名“古董”打开杂志,我们经常看到有烧友的制作文章,在制作的评论完了之后,常常加上一句:如果把此处的电容换成某某油浸电容,换成某某…维它命银膜,声音会光辉,带来温暖细腻,娇艳等等。上了国内某知名网站,看到许多发烧友制作的机器,上面少不了一个个想方设法固定在机器上的油浸电容,还有的用上了号称售价不菲的二手名管,有的用上了从一些稀奇古怪的仪器上拆下的所谓极品输入变压器和输出变压器,林林总总数下来,有些什么牌子?油浸电容用在什么场合?料想我们的发烧友大多明白,反正开发出来绝对不是用在音响上面的?其实油浸电容是开发出来应用在一些需要有较高耐压场子合中使用的。它们的耐压大部分在600V以上,更多的是在V的耐压值以上。很多发烧友将这些油浸电容用在自制的胆机上用作旁路电容、当成耦合电容,甚至以全部使用油浸电容为荣。其中油浸电容在发烧友中又以号为TCC的垃圾最为荣光,动辙一个较大容量的油浸达到几十上百元,连一个仅0.2&F左右的小容量电容也可以毫不困难的以上十元的价格出手。然后还有各种牌号的所谓美国通用、美国油罐、日本油罐、德国电解、还有二手电子管、二手的电解(例如摩罗列、OS固体电解、RIFA、Kendeil)等等,林林总总这些二手的拆机品我们知道的就不下百种之多,不信的话你可以查一查国内用于进行电子元件邮购单位的产品目录便知分晓。还有各种所谓的极品输入变压器,输出变压器等等,这其间又以美国西电的物件最是惹起发烧友的性趣,据说只要是西电的东西便不愁有买家恭候,有的破破烂烂的早期小功放就能卖上八九千之多,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功放竟然卖到八万元,还不接受小刀。且听听我们的同好们是怎样评价这些东东的。
& && &旧式的阻容元件有哪些?电阻大约有碳质电阻、碳膜电阻还有我们熟知的大红袍系列,碳质电阻和碳膜电阻的稳定性之差我们是有目共睹的,胆机的温度由于胆元件的结构原因在工作时易产生较大的热量,这使得碳质和碳膜电阻的工作稳定性能更受考验,别的不说,光阻值的变化就令胆的工作点上下漂移不少,它唯一好处是可以比同功率的金属膜电阻工作的工作电压可能更高一些,但这种担心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已成历史,我们如果以这种工作性能的稳定性为代价换来我们所谓的温暖的音色,你认为值得吗(碳质电阻的声音的确是温暖一些)?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们用别的经过认真挑选的现代元器件同样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有朋友会说,你说用大红袍不怎么样,那你做的机器怎么到处都看到它的应用呢?你这不是口是心非吗?不错,我在焊机时的确用上了大量的大红袍,但这并不说明大红袍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电阻,只能说它是用起来还行,更重要的是大红袍电阻并不贵,这是让所有的发烧友以及一些胆机厂家负担得起的,老实说,如果经济能够承担得起,我肯定愿意放弃大红袍电阻,我更愿意用一些几块钱一枚甚至一二十元钱一枚的电阻,这些高贵品能够提供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作为一个电路来讲,这是最重要的。
& & 在一些发烧友的机器上经常可以看到采用诸如思碧、摩洛利、RIFA等等二手电解电容的运用,这些仿佛为它们的机器加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而这些旧式元件的采用也总是被发烧友们大书特书,仿佛这些二手元器件让他们的机器增添了不少好声的元素。果真如此吗?对于电解电容来说,它们内部的电解质是有其使用寿命的和有其使用条件的(例如工作温度和工作电压),当他们从机器上拆下时,它们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工作了不少时段,甚至已经超过了它们的使用寿命,没有任何仪器能准确测出一个二手电容还有多长时间的使用期限,有时用电容表所测得的数据并不完全能够说明问题,因为实际工作情况跟电容表所提供的测试条件是完全不同的(例如使用温度每超过10度,它的寿命便会减短一定时间,这些是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来的),说不定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你的机器上所安装的你所信赖的二手电容其实早已经失效或效能大打折扣,如果你知道了这种情况,你还能夸口说它们的效果如何是好吗?你如何知道你所使用的电容别人又使用了多长时间呢?或许是一年、二年,也许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四十年之久,你怎么能说得清呢?例如西电的老古董电容。我便在本地的一个旧货市场里看到一台使用了三十多年的根德电视机,里面使用的轴向引出脚电解全部是金光闪闪的某著名品牌电容,可是电容再出名,过了几十年光阴它们还能使用吗?难不准就是这样的电容已经被我们的好多发烧友奉为神兵利器、吹为无上名品了。我可以吹嘘的讲,我从来不买这些所谓的拆机名品,既使它们被一些发烧友炒作的火热我也只会买一些很普通的新品器件,一个朋友看了我一台前级里面用的滤波电解不屑的说:“你这电容简直是垃圾。”我只是笑笑,果真是垃圾吗?还有人比我用的更垃圾的,那些所谓的二手拆机品电解难道不是更垃圾吗?至少我的声音摆在这儿是能听见的,这就足够了。
& & 还有“牛”。可能是我还没有接触过神秘的西电牛的原因,但我以为,包括各类论坛上以及网站上相当多一部分的拆机输出牛和输入牛并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这里面包括大名远扬的各类UTC牛(它们大多数并不是拆自音响产品,相当多的是拆自军用和民用通讯设备,这类产品是不会要求低频响应的),这里面我们将电源牛从其中划分出来,因为电源牛是我们可以据实来需用的。真正完全符合我们要求的高保真音响输出牛及输入牛是少之又少,第一是这类专门的音响用机器本身便少得可怜,第二是现在的音响频带的要求同过去几十年相比要高了不少。我们不否认这其间是有一些的确精致的牛在其中,这包括国外的一些名机拆机品的输出牛及输入牛以及国内一些专业音响设备上的牛,但毕竟这种名品的数量是很少的,我们只能以百分之几来计算它们存在于拆机牛之中的比例,大部分的牛相当多的是拆自一些军用通信机、收音机、旧功放甚至工业控制机器上面的,它们从主要用途上来讲并不是为高品质音乐而生产的,发烧友都知道,作为高保真机器上的输入输出变压器的绕制是相当复杂的,它们不仅要保证有足够的频率下限来重放低达30Hz甚至20Hz的低频(这得要求绕组要有大的电感量),而且又得保证绕组的分布电容要小(这样才能有美妙的高音再现能力,即高音信号不至于被绕组的分布电容旁路掉),这两个要求对于变压器的绕制来讲是一对互相制约的冤家,我们只能互相兼顾而不能过份突出某一项指标,输入输出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成了胆机最大的瓶颈,这也是我所说的大部分拆机牛并不适用于我们高保真音响的主要原因,当然,如果你有技术把它买回来重新绕制又另当别论。我曾听过一个朋友以前在广东××(名字我不能说)处购买的一对号称声音相当好的拆机输入牛(输出阻抗600Ω),一对牛运回来后真是象从垃圾堆里面刚刨出来的一样,上面的漆这儿脱一块、那儿掉一块的,上面还看得见这头牛被长起子或撬杠使劲撬过的痕迹,一块铁皮被弄得豁豁牙牙的,包括上面的众多接线引脚我们都不知道如何是好,还好邮寄者随牛寄了一份资料,上面画的有这头牛的接线图(事后证明这个接线图是错误的),仔细听了以后,给人的感觉真是——还能出声音。直到如今,我的那位朋友还没有给这对输入牛找到一个好的用处,这大好几百元就这样打了水漂。另一位好友买了一对同样据说是好声的耳放用输出变压器,他的用意是推动他的森海塞尔HD600,然而在用上这个输出变压器以后,其声音表现还远不及用他的CD机直驱的效果,声音变的阴暗不说,连森海塞尔本身的特点都表现不出来了,可以说这类情况只是众多发烧友中的沧海一粟,你能说在你所收集的这类古老器件中,能用的东西所占的比例超过不能用的?这样的发烧友又有多少?
& & 从新闻上得知,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集散地,特别如广东汕头的贵屿镇,已经成为了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电子废弃物终点站之一。为此带来的生态灾难有谁能够完全理解?
这是一篇发烧友的文章,并不是一篇呼吁保护环境卫生的倡议书。不过你想一想,如果真是有这么多能让我们发烧友称之为名品、古董级别的东西,那西方的那些发烧友还会让这些宝贝流入到我们手中来?他们不负责任地逃避了他们所制造的电子垃圾的处理难题,却还乐坏了我们这些麻木的发烧友们,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还能大肆宣扬这些电子垃圾的好处吗?
& & 线材至上论和线材无用论
& & 这是两个经常被提到的话题。正方的意见是线材的作用很大,大至可以对比换下一台功放的效果,例如说一条万余元的电源线加一台万余元的唱机可以打倒身价高它两倍的唱机加一条普通的随机线,反方的意见则是说线材无用纯粹是JS们在骗取发烧友的钱财。这便走向了两个极端。我是一名中间派,我认为线材有用但否决线材至上的理论。如果我有一万块钱,我会考虑换掉我的功放而不仅仅只为我的CD机换上一条电源线(在某网站上,一个有名的发烧友据说他使用的是一台万元级的唱机,同时这台唱机使用的是一根一万元钱的电源线);如果我的系统很好,例如值个七八上十万的,那我将为我的系统毫不犹豫的添置上价值一两万现值的线材,但是让我花钱买上与系统同样价值的线材,我承认我做不到,线材毕竟只是线材,它没有主动地参于到音频信号的放大中去,它不可让信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 & 不过,在整个音响链里面,线材的作用还是不可被忽视的,在以前,我们大多把线材归于音响附件之类,我认为它的作用虽然低于音源、前级、功率放大器和音箱表现的重要,但是由于它所处位置的独特性,我们现在应该把流过音频信号的线材从音响附件的位置上提升到一个较为主要的位置,因为上述这些音响主链条上的器材决定了声音的质量、音色、速度、层次感等等,而线材则使放音的质量得到一个好的保证(音频信号要经过它),同时它还能使系统的音色得到微调。我认为,线材有相当的正面作用,因为它毕竟是连接信号的一个桥梁,在线材里,电源线的作用应该排在信号线以及音箱线之后,其后依次是脚架、避震钉等等。
& & 线材设计不是玄学而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学问,这里面有对传输材料的选用、有对线材传输分布参数的考虑,这其中包括对传输线的分布电容、分布电感的要求,相比之下,在使用的线径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线材的传输阻抗反而并不是一个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线材间传输阻抗的差别是很小的,当然我指的是采用我们常见的金属导体材料而言,有些材料不在此类,例如VDH在多年以前推出的一款复合碳纤维材料的线材便不在之列),既使是相同线径的银线和铜线相比在这一指标上也相差甚微,但是它们线材的编织方式或者线材材料的不同所带来的声音变化是明显的。
09-7-8 12:39
我们不能把线材的作用无限夸张到等同于音响器材中任何一个主动有源器件的位置上,正如同我们在搭配音响器材上先考虑整体的器材组合最后再选择线材的道理是一样,但是它带来的作用依然是有非常大的正面性的,想必我的这个观点应该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持有线材无用论观点的发烧友们认为线材有用论者大多是心理因素的作用,这个观点是带有偏见的,而且他们也并没有认真地比较不同的线材所带来的音质音色方面的变化,作为一个初烧友(相当多的线材无用论者是初烧友),由于接触音响音乐的时间较短,他们有时并不能对器材的表现力作出非常中肯的评价,这我们任何人都能理解,因为我们都走过了这样一个历程,但是不能因为自已暂时还没有能力听出而得出一个匆促的结论,这是不科学也是不负责的。线材的分布参数确实对听感会带来一些改变,例如分布电容过大的线材并不符合一些专业功放的要求,这是因为专业功放所推动的音箱大多离功放较远,较大的分布电容会对系统的极高频信号造成损失,甚至过大的线材分布电容会使一些功放的性能受到影响(功放所带的负载均为阻性),同时过大的分布电感会对较长的音频电缆所传输的低频造成影响(长度较低的家用电缆则影响小得多),这不仅仅只是理论上存在的东西,更不是所谓的心理暗示,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情况,没有多少虚假的成分在里面,我们用耳朵都可以分辩出来。
线材无用论和线材有用论所争论的一个主要的焦点在于:采用发烧电源线果真有必要吗?发烧电源线有用吗?
& & 反方说:“说电源线有用的人脑子进水了”,电源线又不经过音频信号,它仅仅只是一条传达电力的普通线,我们只要保证它有足够的截面积就行了。还有的说,那么短的线能对音频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说那么短的线材有用,那么家中的供电线都是些普通线该怎么说?我们是不是要从发电厂引线才行?
从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包括电源线都要用专门的品种似乎是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从音响性的角度来看,这是有必要的,第一,大多数的音响随机线并不符合我们对大功率用电器的用电要求,作为一个最起码的常识,我们在安装空调时知道用线径4㎜2的铝线或铜线,为什么在音响上用上线径不到1.0平方毫米的线材呢?我见过不少大功率的功率放大器,有的动辙是大几百瓦功率输出的,然而细看它们的一些随机电源线,有的竟然每根线只有1.0平方毫米,这个线径小到让人可笑,这个线径能够满足高保真的需求吗(当然安全用电是不用担心的)?CD机的功耗虽然小,不过它使用的随机线更细,我常常不去细想我的CD机随机线,如果不是因为它的线材接口要让人在机器上动手术的话,我早就将这条随机线扔得老远,它的线径细细地连一条最水货的花线还不如,你说它不值得换吗?我想,作为一台高质量的机器,对于功放它的电源线每根线起码要达到2.5㎜2的线径标准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品,这是它最起码的条件之一。也正是这个原因,我才毫不犹豫的将我的功放随机线换掉,换为一条发烧电源线。
& & 电源线只要够粗就行了吗?现在来看远远不是这样。光粗壮只能说明它通过的电流够用,例如我们用很粗的铝线便能达到要求,可是在音响中谁又想过用铝线作为电源传输线的,一个是强度和韧性的问题,还有一个是音色音质的问题,唯一的选择只有用铜作为电源传输线,当然如果你有钱的话还可以选择用银线(不过那并不是大众化的选择),可是只要是铜线就行了吗?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我曾修过好几条电器的电源线,包括还有功放的电源线,它们大都是在一次封装的电源插头附近线头断了,仔细把线材剥开一看,有的线从外面看光堂堂的,可是里面的铜线有的都氧化成黑色的了,连用刀子刮都刮不成,你说铜氧化后产生的氧化亚铜导电性能怎么样?可以说不怎么样,氧化亚铜属于半导体,你能指望这样的线材漂漂亮亮的传输电力吗?你敢肯定所有的发烧机器所用的随机线都是一等一的优质品?很可惜,这些随机线绝大部分并不是由音响厂商生产的,我们并不能保证它有着绝对可*的性能。看来,音响用的线材应该选用高品质的铜材,无氧铜线材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你说,现在一些高档机连印板上都采用铜箔镀金来提高声音表现了,难不成电源线上采用早有定评的专用线材提高电源通过的质量这还有错?这是我们应该选用专门的发烧电源线的原因之二。
& & 发烧电源线的插头质量远远好于随机线插头的质量,无论是在强度上还是在插头与电源插座的接触面积上,甚至还有在接触上以后的牢固程度上,这一点是普通的电源线插头所无法比拟的(当然所带来的一点不利之处是,采用发烧电源线时还得要有适配的电源滤波器或类似可匹配的电源插座),不信,你可以看一看我们最常接触到的美国荷宝医用级电源插头,用它对比我们随处可见的各种电器随机线插头,你说,它们哪一个可以接触的更牢固一些?我们要求我们的音响电源接头有最好的接触质量和最小的接触电阻难道有什么不对?这是我们应该选用发烧电源线的原因之三。 电源线和信号线对于线材绕制时分布参数的考虑是不一样的,信号线要求的是分布电容越小越好,而电源线要求的是分布电容这个参数越大越好,信号线的分布电容过大容易造成信号的高频部分受到旁路而损失,但是电源线的绕制时要求尽可能的加大线材的分布电容,这样电源线本身便可将电源中一些不良的高频信号(这个高频信号当然不是电源本身的,属于干扰信号)通过分布电容将它进行旁路,所以讲究的发烧线是将线材紧密的绞合在一起甚至将线材进行特殊的编织以求得尽可能大的分布电容。这样,发烧线材本身便能够将一些从电源中串入的尖峰脉冲和高频干扰滤除掉,这些是普通的随机线材做不到的,这是我们选用发烧线材的原因之四。还有的发烧电源线在线材的外部有专门的屏蔽层,利用这层屏蔽尽可能的将外部的干扰信号和通讯干扰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这些同样是普通的随机线所不能比拟的。
& & 我们不能要求把我们的家中的电源线统统都换成发烧电源线,我们也不可能从供电部门的大变压器旁牵一条专用的电源线到家中,但是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发烧电源线没有作用的借口,事情考虑复杂了对我们没有好处,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把家中的电源进线弄好,把音响用的插座弄好,关于电源的其它事情交给我们的发烧电源线、音响用电源去处理就行了,实在不行还有我们机器中的电源处理部分这最后的一关,我们从一个一个环节的逐步处理总比少一个环节没有考虑要好的多。
& & 发烧线材并没有让器材的表现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善功能,但是它也并不是如一些发烧友所谈起的完全无用,我们讨论一件器材的好坏,首先得要去听一听,实在没有经验可以听长一些,我们都不是所谓的“金耳朵”,时间是锻炼听音经历的最好武器,如果你的器材足够好,恰恰你又是一个线材无用论者,我建议你听一听新德克PC—03电源线的表现(为什么说这个牌子和型号,因为这是我们可以接触到的国内相当好的一款电源线,同时它并不贵),这是一款很不错的产品,当你仔细听了以后再作定论,如果你认为信号线采用昂贵的线材纯粹是浪费时,我建议你听一听……(对不起,牌子太多,让我从何说起)再说。我们不仅要有理论,更重要的还要有实践,这样才是正确的发烧之路。
& & 曾经听闻国内的一个音响展会上国外一个公司产出了一款超导线材,售价高达上百万元人民币,超导就是指一种导体在相当低的温度下完全没有了常见导体的导电电阻的现象(同时超导体还附带有磁屏蔽的作用),如果你说线材完全无用,怎么有如此多的厂家投入到线材生产的序列中来?不过既便是作为线材有用论的我来言,我也只有无奈的感叹,这个举动也的确太疯狂。
&&古董喇叭& && &好上天?
细看杂志和音响论坛上,关于DIY的版块都相当活跃,这里面自然便有了不少来来去去关于音响元器件的使用评论和盲目的跟风问题,关于音响,人云亦云的事例不少,下面我便提出来几件,当然我是从一些技术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
& & 有不少论坛均有一个扬声器专版,其中也有讨论全频的话题,这很让人高兴,因为我也喜欢扬声器,可是这便扯上了所谓的古董扬声器。古董扬声器好吗?一时间几乎不少发烧友把能够搜寻到的凡是以前的东东都称作好东西,我记得还有发烧友不知道在哪儿找到了一个几十年以前的老电影用便携式音箱,音箱破得连收破烂的都不要了还连说其中的喇叭好东西,随即有不少人附合,是的,喇叭看得让人流口水,还有人急问,在哪儿还能找到这样的宝物?这样的言论让人非常吃惊,如果这样的东西还要流口水,那他看到现在稍微象样一点儿的喇叭岂不口水拖到地了?
& & 还有发烧友专门收集以前国外收音机上的喇叭,对它们的评论是极为顺滑温暖细腻等等,这些评语好多是现在的高档音响已达不到的地步,这还包括以前的励磁喇叭。这里面不乏有好东西,但我认为这里面也有不少误导发烧友的东西,特别是一些有关励磁喇叭和以前收音机上喇叭的话题,我现在提出来以供大家参考。所有的古董喇叭真的好上天了吗?我们先从喇叭的组成谈起,喇叭大体上是由振动系统、支撑系统和磁路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振动系统包括扬声器振膜和音圈,支撑系统包括定芯支片和支撑振膜的折环,磁体系统由磁体、导磁柱和导磁板组成。古董喇叭的振膜绝大部分都是纸盆(那时还没有太多的振膜材料,没有什么陶瓷盆、PP盆和碳纤维盆的,大多只是纸质材料),我在网上见到最早的古董喇叭还有1939年的,你说,纸质材料在这几十年光景中有多少没有霉变过的?有的古董扬声器振膜从照片上看就有透光的小洞了,你能保证它出来的频响没有多出来的坑坑峰峰?纸盆扬声器的一个声音特点是其声音的温暖,但这个并不是由于古董扬声器的结构来决定的,决定这个声音走向的是纸盆的音质特点,我们并不能说采用约盆的扬声器一致都好,相反,纸质材料的声音虽然温暖(内部损耗大),但是它的速度感不高,扬声器的频率上限也不够,这是因为声波在纸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不快以及纸盆的刚性不够所导致的,现代的纸盆扬声器大多在制造时于纸浆中添加了特定的材料以提高纸盆的刚性(否则扬声器的分割失真不易控制),这样容易使得扬声器的分割失真降低、使得扬声器的重放频率得到提高,可以说,现在应用到一些高质量扬声器上的振膜其生产技术是几十年甚至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古董扬声器生产上所不敢想像的。
& & 经历了几十年的光阴,那些所谓的古董扬声器还能正常工作吗?当然我这里说的意思不仅仅是指发声,要讲发声的话一个压电晶体也能发声,我讲的意思是它还保持有完好如初的参数吗?我记得很久以前已经故去的田寿宇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做《小车不倒只管推》的,那里面便谈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扬声器参数发生了变化的话题。我们现在也来具体的谈一谈这个参数的变化问题。
& & 我们先来看一看扬声器的支撑第统,扬声器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电子元件,确切的来讲,它是一个电声器件,它的工作是要*支撑系统来掌握平衡和恢复原始状态的,作为扬声器的定芯支片和折环,由于单元振膜的往复运动,它不可避免的对支撑系统的组件作出了磨损并对组件的弹性和恢复力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伤,所以一个扬声器是有其正常使用期限的,在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完全没有得到破坏的情况下,它的能够保持其参数不会发生大的更改的寿命期限大概不会超过三四年(这还要取决于扬声器的工作强度,我曾测试过我的一对使用中的扬声器,它与我在其最初测试过的数据有了相当大的改变),之后由于支撑系统的顺性改变导致扬声器的机械品质因数和总品质因数发生变化。我们在制作音箱时都是根据扬声器参数的来进行的,它直接关系到系统声音特别是低音部分的质量,在扬声器参数都被改变的情况下你依旧用这个不稳定的单元制作高质量的音箱,这个可能吗?既使你能对这个古董扬声器进行完全的测试,你能保证这个状态能用多久?
还有磁路部分,永磁体的保存还是有要求的,例如温度,还有不能经受过于猛烈的撞击,这些都能令磁体的磁性得到减弱甚至消失,这些你考虑到了没有?另外,几十年以前的磁路考虑到全对称磁路设计以减少失真没有?它考虑到了利用磁路上的短路铜环以减少扬声器的阻抗高频段上升没有?现在的家用功放功率都动辙上百瓦,这些古董扬声器是不是考虑了音圈的散热问题?励磁扬声器的声音好吗?很可惜的是,在使用励磁单元的时代,还没有考虑到扬声器失真的问题,更谈不上有非常发烧的励磁扬声器了。
09-7-8 12:41
收音机用的喇叭好吗?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品种,能够达到现在放音频响和失真标准的产品几乎没有?收音机喇叭一个首先的要求是其灵敏度要高,因为它的指标是希望在有限的功率输出下尽可能得到大的输出声压、还有尽可能多的惹人喜欢的低频声,较高的Q值是它们的普遍共性,关于音箱设计方面的事情我就不用多说了,总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能指望能得到很清晰的低频效果,包括在网上卖的很火的德国例如GRUNDING、西门子收音机单元也概莫能外(除非让它们的低频声短路,听听它们软软的、温暖的中频音色,而且还不能考虑别的因素带来的影响)。
& & 对于其中的一些古董喇叭(记住,我说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没有以偏概全),我以为,我们自已玩玩可以,例如我便喜欢以前的一部分老喇叭,但是,我们不能闭着眼睛将它们吹上天。
关于音响发烧的怪论很多,例如在箱子上放一枚钻戒甚或一个黄金制品大大改善音箱的音质等等,这些玄学我们自然不用去理它,然而也有相当大部分的正确发烧产品应该得到我们的观注(例如某论坛现在又有了一个脚钉有用无用论的辩论,我的意见是你拿一个麦克风效应非常明显的电子管所制作的前级,底下装上好的脚钉,在加没加脚钉之后进行声音的对比,我试过最好的一款脚钉是XX的脚钉旗舰石墨加上特种陶瓷珠的品种,为什么推荐用胆前级试对比,因为这个东西在对比时的变化最易分辩。),我们对待这些好的产品的同时,不应该把它们一谓的想成是JS骗我们钱的东西,而是要多实践,多从中找出自已器材中的一些不足,提高我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09-7-8 13:09
某一天,中医是糟粕,某一
09-7-8 13:44
终于全看完了
我当不了发烧友
我发现我看的并不是文章
只是满眼的寂寞
09-7-8 14:38
哥不是发烧,是寂寞。。。
09-7-8 14:49
学习一下,谢谢楼主...
09-7-8 16:42
这也太长了吧。。。。
09-7-9 13:49
看了这篇文章,我打算制作的8路耳放全部不用补品拉,又省了一大笔,有些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
09-7-13 19:12
文章写的很客观 谈到了很多HIFI的现状 以及二手洋垃圾 竟卖出天价利润
经常看到在taobao或者baidu上 有些人推荐XXX美国 XXX德国 XXX瑞士 XXX日本 插头 线材==
价格都在不等 甚至更高 , 怀着好奇心打开了美国EBAY 搜XXX 。,,,
竟然没有 也按照了一些人的说法打开了XXX网站 全是英文官方站
还有就是搜索一些线材 其价格竟然暴力的高出了10倍20倍 50倍都敢加
呵呵呵呵呵 真把国人当傻子??? 我们不傻对吧?
可很多人为什么买 我不得起解释 一般的好东西 在国外不会没人卖 价格来说 美元高出30%(属于差不多)
60% 勉强接收 100%看东西中国有没得卖 和需不需要 200%草拟嘛&&
查询价格 推荐3个国家的EBAY 分别为:& &美国
& && && && && && && && && && && && && & 德国
& && && && && && && && && && && && && & 瑞士
09-12-25 14:49
哥在寂寞中发烧~&&太长了! 谁能用 一两句话 帮我总结下
09-12-25 15:46
其实多余在这发这样的帖子,这里的人大部分看不懂?
09-12-25 15:50
其实发烧友和精神病,只不过是一步遥!!!
09-12-25 16:03
作为一个发烧友我需要明确的告诉大家,楼主说的一些现象,都是一些发烧的怪圈,没必要太认真,我常说一句话:“你能听出来那就是需要(换器材、换线、换电容、换电阻、换。。。。),听不出来那就不需要(换器材、换线、换电容、换电阻、换。。。。)”别人说什么大部分都是鹦鹉说的,没必要听他们的!
09-12-25 16:40
&&&&&&&&&&&&
&&&&&&&&& &&&
&&&&&&&&&&
软硬件产品/器材分类讨论(按字母顺序排序)
主题数: 323202, 帖子数: 3115774,
&会员人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烧音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