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拆迁人一定是承租人是什么意思,还是承租人是什么意思早给实际居住交房费的儿子?

公房承租人所得动迁补偿如何与共同居住人分配?
郑重声明: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张春光律师-上海专业房产律师
微信:chinazhang2014
《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71号)于2011年10月19日发布并生效,2001年10月29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11号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2006年7月1日市人民政府令第61号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面积标准房屋调换应安置人口认定办法》同时废止。上海的动迁补偿迈入了“数砖头”时代。
所谓“数砖头”就是主要依据被拆迁房屋的面积计算补偿的金额。《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规定:“被征收居住房屋的补偿金额=评估价格+价格补贴,但本细则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价格补贴=评估均价&补贴系数&被征收房屋的建筑面积。补贴系数不超过0.3,具体标准由区(县)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被征收房屋价值评估应当考虑被征收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结构、新旧程度、建筑面积以及占地面积、土地使用权等因素。” 
补偿金额确定了,就涉及到补偿【货币补偿款(钱)、产权调换房屋(房子)】如何在家庭内部分配的问题了。
《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规定:“……公有房屋承租人所得的货币补偿款、产权调换房屋归公有房屋承租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共有。”
第五十一条:“……公有房屋承租人,是指执行政府规定租金标准、与公有房屋产权人或者管理人建立租赁关系的个人和单位。共同居住人,是指作出房屋征收决定时,在被征收房屋处具有常住户口,并实际居住生活一年以上(特殊情况除外),且本市无其他住房或者虽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难的人。……”
根据上述规定,既然公有房屋承租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对动迁补偿【货币补偿款(钱)、产权调换房屋(房子)】是共有的,就应当以平均分配为原则。但是,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对平均分配原则作出适当调整。
附:徐某甲与徐某乙、乔某某分家析产纠纷案
案情简介:原告徐某甲诉称:原告与被告一系兄弟关系,被告二乔某某系二人的母亲,1994年5月1日开始三人共同居住在位于上海市华山路XXX弄XXX号的公房,被告一徐某乙是承租人。2009年该公房被列为拆迁目标,同年1月21日由被告一与拆迁人上海市徐汇区土地发展中心签订《上海市城市居住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约定将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古楼公路XXX弄XXX号XXX室(以下简称“古楼公路102室”)、202室房屋(以下简称“古楼公路202室”)、上海市徐汇区南宁路XXX弄XXX号XXX室(以下简称“南宁路502室”)三套房屋安置给原告徐某甲、被告一徐某乙、被告二乔某某三人,同时还支付给三人903,458.68元货币补偿款。拆迁安置时“古楼公路102室”作价296,932元、“古楼公路202室”作价294,075元、“南宁路502室”作价641,619元,上述三套房屋家货币补偿款价值共计为2,136,084.68元。原告与被告一、被告二按照三人均等的方式对安置的房产及补偿款进行了分配。被个二分得“古楼公路102室”全部所有权、“南宁路502室”50%所有权及94,286.72元补偿款。原告分得“古楼公路202室”全部所有权及417,953.22元补偿款。被告一分得“南宁路502室”50%所有权及391,218.72元补偿款。安置的房产及补偿款取得后,被告一因资金周转的需要而提出暂不分割货币补偿款,而是由其暂时使用,待日后再做分割。被告二也多次劝说,希望原告能答应被告一定请求。原告鉴于被告一是其哥哥,念及兄弟之情,故同意将分得的补偿款交给被告一使用。2015年8月27日被告一将被告二诉至法院,此时原告才知晓,被告一与被告二于2009年3月26日签订了《华山路XXX弄XXX号动迁安置所得家庭内部调整协议及相关借款协议》,二被告在未经原告同意的情况下,对拆迁安置的房屋及补偿款私下进行了分配。二被告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故原告诉至法院,1、请求法院依法分割原、被告所有的拆迁货币补偿款903,458.68元;2、判令被告徐某乙告支付利息3,030.16元(以417,953.22元为本金,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即年利率4.35%计算,自2015年9月1日暂计至2015年10月31日,请求支持至判决生效之日)。被告徐某乙辩称:不同意原告诉请。理由:1、双方从未约定对于动迁利益三等分,原告并非被拆迁房屋的同住人,不是安置对象,无权主张任何动迁利益。被拆迁许可证是2007年核发的,但原告2008年户籍才迁入,原告户口在拆迁许可证核发后才迁入房屋,不属于房屋同住人。2、根据上海动迁政策,被列入拆迁范围后户口是冻结的,原告当时通过非法程序,在未经徐某乙同意的情况下,将户口迁入房屋,目的在于摊薄徐某乙的动迁利益。3、原告享受过福利分房,且也不属于同住人,与动迁利益无关。二被告就动迁利益签订协议系合法处分财产,原告无权干涉二人的处分行为。且该份家庭协议是原告徐某甲亲自草拟的,其诉状所称与事实不符。请求驳回原告诉请。被告乔某某辩称:1、被告徐某乙陈述与事实不符。被告乔某某是动迁房屋的户主,原告的户口本来就在里面,只是有一个迁出又迁入的过程,将户口迁入并没有经过什么不合法的手续。2、坚持动迁利益三等分,房屋是2009年动迁的,原告列入动迁安置对象。3、位于上海市汉口路的房子刚开始乔某某就是户主,华山路的房子是以因为汉口路房屋面积较小,以特困户增配的房屋,里面有五个人,包括本案原被告以及原告的父亲、奶奶,父亲、奶奶之前已经过世,所以应是三等分。经审理查明:原、被告系母子关系。上海市华山路XXX弄XXX号房屋原系被告徐某乙承租的公房。2009年1月21日,被告徐某乙与拆迁人就华山路房屋签订了《上海市城市居住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约定安置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古楼公路XXX弄XXX号XXX室、XXX室房屋及上海市徐汇区南宁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和部分货币补偿款。同日,原被告分别与拆迁人签订商品房认购书,认购上述三套动迁安置房。其中徐汇区南宁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的产权人为二被告共有,松江区泗泾镇古楼公路XXX弄XXX号XXX室产权人为被告乔某某(价值294,075元,3,750元/㎡*78.42㎡),松江区泗泾镇古楼公路XXX弄XXX号XXX室产权人为原告徐某甲(建筑面积78.14平方米,单价3,800元,总价296,932元)。另查明,2009年3月26日,被告徐某乙与乔某某签订《华山路XXX弄XXX号动迁安置所得家庭内部调整协议及相关借款协议》,内容为:华山路XXX弄XXX号经动迁安置所得(现金及不动产)共计:人民币2,299,098.24元。母乔某某和子徐某乙各占50%(人民币1,149,549.12元)。经协商,就下列事项达成一致:1)徐汇馨苑南宁路XXX弄XXX号XXX室(现是期房)在办理产权登记时,子徐某乙同意放弃项下权益并配合办理相关手续。该房权益归母乔某某壹人所有;2)新凯家园古楼路XXX弄XXX号XXX室,价值296,932元(3800元/㎡*78.14㎡),原产权人乔某某改为徐某乙;3)子徐某乙应得人民币1,149,549.12元,实得人民币1,200,390.68元(徐某乙名下现金903,458.68元加新凯家园古楼路XXX弄XXX号XXX室价值296,932元),多得人民币50,841.56元。多得款项人民币50,841.56元子徐某乙承诺于本月归还母乔某某。4)附原动迁安置单位光启公司对华山路XXX弄XXX号的相关安置明细:不动产:徐汇馨苑(期房)南宁路XXX弄XXX号XXX室,价值641,619元(9,900元/㎡*64.81㎡),产权人徐某乙与乔某某共有;新凯家园古楼路XXX弄XXX号XXX室,价值296,932元(3,800元/㎡*78.14㎡),产权人乔某某;新凯家园古楼路XXX弄XXX号XXX室,价值294,075元(3,750元/㎡*78.42㎡),产权人徐某甲;小计:1,232,626元。现金分配:徐某乙名下:903,458.68元(全额安置款);乔某某名下:约163,013.56元(10万全额补助款和63,013.56元二年期房过渡费)。小计:1,066,472.24元。对于协议中的50,841.56元,被告徐某乙尚未给付被告乔某某。又查明,被告徐某乙曾于2015年8月27日向起诉本院,要求乔某某履行双方于2009年3月26日签订的动迁安置所得家庭内部调整协议中关于房屋调整部分的内容,确认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古楼公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归徐某乙所有,乔某某协助办理房屋的房地产权利变更手续。该案经审理查明:2011年3月10日,被告与案外人上海民诚置业有限公司签订上海市商品房出某合同一份,约定被告向案外人购买上海市南宁路501弄上海南站II号地块配套商品房项目的商品房项目17号502室,建筑面积64.77平方米,单价11,700元,总价为757,809元(实际购置价值641,619元,9,900元/㎡*64.81㎡)。2015年4月7日,被告与案外人王某某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被告将上述南宁路房屋转让于王某某,转让总价为273万元。同年7月7日,王某某办理南宁路房屋房地产登记手续。2012年6月4日,被告乔某某办理了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古楼公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的房地产权利登记手续。本院(2015)松民一(民)初字第7892号判决支持了徐某乙的诉讼请求。现该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经本院向上海光启动拆迁安置有限公司调查,该公司于2016年3月10日向本院出具关于华山路XXX弄XXX号徐某乙户的情况说明,内容为:华山路XXX弄XXX号底层前间、后间、二层亭子间的承租人为徐某乙,房屋类型:旧里,房屋性质:公房,该房屋使用面积33.2平方米,按换算系数1.54计算建筑面积为51.13平方米。一证一户,在册户籍4人,户主:乔某某,子徐某乙、子徐某甲、外甥女亢某某。根据《徐家汇街道57街坊地块居民动拆迁宣传提纲》,该户属货币补偿后申购基地的安置房屋,补偿款均按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即“数砖头”),安置费用具体如下:1、原房屋补偿:【21,320*80%+(11,500*2-21,320*20%)】*51.13=88,925.96元;2、公房补贴:21,320*10%*51.31=109,009.16元;3、速迁费、安居补贴:50,000+30,000=80,000元;4、该户按面积补偿(不按人头)优惠奖:(8,500+2,500+1,800)*51.13=654,464元;5、搬迁补贴:2,000*51.13=102,260元;6、证奖:70,000元;7、无证阁楼:21,320*9.5/2=101,270元;8、无证搭建:300*6.36=1,908元;9、装修补贴:900*51.13=46,017元;10、申购南宁路501弄房屋定价补贴:1,800*64.81=116,658元;11、天井补贴:20,000元;12、时段奖:40,000元;13、搬家补助费、提前搬迁费:20,613.56元;14、过渡费、第二次搬场费:63,013.56元;15、设施设备移装费:1,290元;以上共计补偿费用:2,315,756.24元。该户申购安置房屋的情况如下:1、南宁路XXX弄XXX号XXX室,建筑面积64.81平方米,单价11,700,总价758,277元,产权人:乔某某,该房屋已办理入户手续。2、古楼公路XXX弄XXX号XXX室,建筑面积78.42平方米,单价3,750,总价294,075元,产权人:徐某乙,该房屋已办理入户手续。3、古楼公路XXX弄XXX号XXX室,建筑面积78.14平方米,单价3,800,总价296,932元,产权人:徐某甲,该房屋已办理入户手续。扣除上述安置房屋房款,该户剩余货币款为966,472.24元,上述补偿款已于2009年3月7日由徐某甲、乔某某领取。再查明,亢某某系乔某某外甥女,其于2005年11月26日已死亡。还查明,原告徐某甲于2002年2月8日与案外人签订上海市公有住房出某合同,购买案外人出某的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街道三江路XXX弄XXX号XXX室的公房,建筑面积54.19平方米,售价为20,245元,扣除折扣后,实际付款16,196元。以上事实,有上海市城市居住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商品房认购书、房屋交接书、房地产登记信息、《华山路XXX弄XXX号动迁安置所得家庭内部调整协议及相关借款协议》、上海光启动拆迁安置有限公司《华山路XXX弄XXX号徐某乙户的情况说明》、入院记录、死亡小结、《上海市公有住房出某合同》、当事人陈述、庭审笔录等证据予以证实,本院予以确认。
裁判原文节选
一审【案号: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2015)松民一(民)初字第11495号】本院认为,我国物权法规定:共有人约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维持共有关系的,应当按照约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请求分割;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因分割对其他共有人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并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本案所涉的华山路XXX弄XXX号已被动迁且另行安置,符合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情形,应当予以分割。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一、原告是否系华山路XXX弄XXX号房屋的同住人或安置对象,是否享受动迁利益?二、如享有,所得现金的动迁利益份额如何确定?首先,依据上海市华山路XXX弄XXX号承租人徐某乙与拆迁人上海光启动拆迁安置有限公司签订的上海市城市居住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及拆迁人出具的情况说明可以认定,本案所涉的华山路XXX弄XXX号房屋适用的动迁政策属于货币补偿安置,再由被拆迁人申购安置房,补偿款按照拆迁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即数砖头),一证一户,在册的户籍人数4人,因亢某某在2005年已死亡,故亢某某不属于动迁房屋的同住人,其余本案原被告均被动迁单位认定为华山路XXX弄XXX号动迁房屋的同住人,原被告应当享有华山路XXX弄XXX号动迁房屋的动迁利益。对于被告徐某乙辩称的原告不是华山路XXX弄XXX号的同住人,不享有华山路XXX弄XXX号房屋的动迁利益的意见,与事实不符,本院不予采信。其次,对于动迁所得现金的份额如何确定。被告主张原告此前享受过购买售后公房的房改福利政策,不应再享有华山路XXX弄XXX号房屋的动迁利益。本院认为,原告作为动迁房屋的同住人,本案涉案房屋的安置政策为货币安置,故对于当事人选择用货币安置款自行购买动迁安置房,并在承租人和各同住人之间分配完毕,系其内部意思自治。本案中,虽然动迁单位按“数砖头”动迁新政实施动迁,但按照“情况说明”可以看出,即便原告在他处已享受过购买售后公房的房改福利政策,仍是属于动迁房屋的同住人,故对于除安置房屋外的现金补偿,原告作为同住人,依法应当享有。华山路XXX弄XXX号房屋为承租公房,动迁利益应当由公房的承租人和同住人同等享有,因华山路XXX弄XXX号房屋动迁之前,本案原被告均未实际居住,故补偿款应由原被告三人均分。但本院考虑到原告虽作为同住人,此前曾享受过购买单位房改房的福利,应酌情适当减少份额。对于二被告于2009年3月26日签订的家庭内部协议中涉及拆迁现金在二被告间分配的内容,因侵犯了原告的权益,故应当认定无效。根据补偿安置协议及情况说明的内容,华山路XXX弄XXX号的补偿费用总计为2,315,756.24元,其中专属于南宁路安置房屋的款项为,定价补贴116,658元,期房过渡费及第二次搬场费63,013.56元,被告乔某某购买了南宁路房屋,故此二笔补偿款应当归被告乔某某个人所有(被告乔某某已实际取得)。实际可分的款项为2,315,756.24-116,658元-63,013.56元=2,136,084.68元,本院酌情调整为原告得其中的30%的份额,两被告各得其中的35%,即原告得640,825.40元,两被告各为747,629.64元。原被告分别已获取的购房款项为:原告徐某甲296,932元,被告徐某乙294,075元,被告乔某某758,277元(实际购置价值641,619元,补贴116658元),故原告还应分得343,893.40元,被告徐某乙应得453,554.64元,被告乔某某还应分得106,010.64元。因动迁款项903,458.68元已由被告徐某乙领取,故由被告徐某乙向原告和被告乔某某支付。对于原告主张的利息损失,应当自起诉之日起计算。据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九条、第一百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上海市华山路XXX弄XXX号动迁房屋的剩余货币补偿款903,458.68元,其中由原告徐某甲获得343,893.40元,被告徐某乙获得453,554.64元,被告乔某某获得106,010.64元;二、被告徐某乙尚需给付原告徐某甲房屋动迁款343,893.40元,尚需给付被告乔某某房屋动迁款106,010.64元;均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三、被告徐某乙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徐某甲上述房屋动迁款343,893.40元自2015年12月30日起至本判决生效之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损失。如果负有金钱给付义务的当事人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2,865元,减半收取6,432.50元,由原告徐某甲负担1,930元(已付),被告徐某乙、被告乔某某各负担2,251元(均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付本院)。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二审【案号: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6)沪01民终5228号】本院认为,法律规定,共有人约定不得分割共有不动产或者动产,以维持共有关系的,应当按照约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请求分割;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沟通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因分割对其他共有人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并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格予以分割。原审法院就XX路XX弄XX号的动迁过程及双方争议的焦点已经作了详尽陈述,本院不再一一叙述。在原审中,查明徐某甲系XX路XX弄XX号承租人,按照徐某甲与动迁部门签订的动迁协议及动迁公司出具的情况说明,完全可以认定徐某乙、乔某某均为XX路XX弄XX号房屋的同住人,故动拆迁利益应由徐某甲、徐某乙、乔某某三人共同享有。基于XX路XX弄XX号房屋在拆迁前,徐某甲、徐某乙、乔某某均没有在该处实际居住之事实,由此所得的动迁补偿款理应由徐某甲、徐某乙、乔某某均分。在具体分割时,原审法院充分考虑到徐某乙在动迁前在他处已经实际享受过了购买单位房改房福利之事实,而判决徐某乙得动迁款的30%、徐某甲、乔某某各得动迁款的35%并无不当。现上诉人徐某甲以原审法院对事实认定有误为由,不同意给付徐某乙、乔某某房屋动迁补偿款,认为徐某乙不是原XX路XX弄XX号房屋的同住人,同时又认为其与乔某某签订的家庭内部协议合法有效,但徐某甲没有提供其它相关证据加以印证,且亦为徐某乙、乔某某所否认,故徐某甲该项上诉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难予支持。至于家庭内部协议等,由于徐某甲与乔某某在未征得徐某乙同意的情况下,擅自签订家庭内部协议,而对拆迁现金进行了分配,显然侵犯了徐某乙的利益,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应认定为无效。现徐某甲坚持认为其与乔某某签订的家庭内部协议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要求确认该协议有效,本院不予采信。综上,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所作判决应予维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2,865元,由上诉人徐某甲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本律师相关文章延伸阅读:
借名买房者可否以权利人的名义提执行异议?
案外人依据另案生效法律文书提出执行异议,如何处理?
承租人违约,出租人可否主张“免租期”的租金?
租赁权可以阻止法院的强制执行?
房屋所有人为规避执行而赠与或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房产,债权人怎么办?
业主可通过执行异议(之诉)排除法院对所购商品房的执行?
过失相抵原则在房产纠纷赔偿中的体现
部分共有人出售动迁房的合同无效?
卖房人逾期迁出户口相关问题
做低房价相关法律问题
卖房人一房二卖,哪个买房人能取得所有权?
动迁房买卖中的合同解除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对外举债,判决生效后可否执行配偶的房产?
案外人不能对有抵押权的执行人提执行异议?
符合四个要件,案外人执行异议就能得到支持?
退房“类住宅”,可否要求开发商赔偿违约金或房屋差价?
为“担保”民间借贷债权而办理委托公证,受托人出售委托人的房屋的合同是否有效?
预告登记可以排除法院的执行?
动迁房买卖中,将房子过户至买房人指定之人名下的约定
新政导致买房人限购,卖房人可否要求解除合同?
买房人可通过执行异议(之诉)排除法院的执行
买了“类住宅”,可否向开发商要求退房?
具备房屋买卖合同主要条款的居间协议是本约还是预约?
买了开发商的“类住宅”,如何维权?
动迁房买卖中对部分房屋共有人无权处分意见的反驳策略
动迁房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宝山法院一判决:逾期迁出户口每天50元违约金
逾期违约金和解除合同的违约金可否同时主张?
卖房人违约,买房人可否主张佣金损失?
房产纠纷中诉讼请求的选择
违约加新政导致合同不能履行,责任如何承担?
卖房人逾期迁出户口,逾期违约金每天多少钱?
可否以动迁房不满三年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为由解除合同?
支付违约金就可以解除合同?
房屋买卖中,预期违约可否适用违约金条款?
做高房价与骗贷的房屋买卖合同,法律后果有何不同?
为担保房屋买卖合同履行而设立的抵押,是否有优先受偿效力?
卖房人逾期迁出户口,违约金每天多少钱?
非真实买卖,房屋所有权如何取回?
名义产权人出售房屋,合同无效?
房屋所有人可否以不认识受委托人为由主张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和中介公司的官司怎么打?
沪家庭有两套房还买房导致交易无法完成,责任如何承担?
动迁房买卖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房屋买卖中合同解除权的产生-消灭-产生
一份判决书确认两份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并对法律后果作出处理
诉讼是否可以免除或推迟房屋买卖一方履行合同义务?
房贷新政导致首付比例提高,买房人可否要求退回定金?
法院判决卖房人赔偿买房人房屋差价400万,这就是违约的成本
房屋买卖中的合同无效风险——以购买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房屋为例
如何推迟房屋买卖合同的履行期限?——以做低房价的合同为例
北京限购商办类项目导致的民事法律责任分析
最高院公报:买卖附有违建的房屋的合同可以继续履行
央行规定北京离婚后一年内贷款按二套房政策,买房人不能贷款是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政府禁售酒店式公寓,开发商应向购房者承担什么责任?
房屋存在抵押,法院可否判决过户?
诉讼中开发商以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时是限购对象为由解除合同可否得到支持?
北京认房又认贷,买房人已付定金能否拿回来?
买房人可否仅以发票作为已向开发商付款的凭证?
父母子女间房屋买卖与赠与的甄别
开发商停止提供销售宣传中承诺的班车服务,业主如何维权?
开发商关于学区房的宣传未兑现,应当承担何种责任?
民间借贷背景下委托公证卖房的合同效力
房子噪音太大,买房人可否解除合同?
卖房人违约,何时对房价进行评估?
卖房人违约,买房人是否可以主张可得利益损失?
邻居搭“违建”,卖房人承担不能交房的违约责任?
买房人明知自己限购还买房导致不能过户,法律后果如何?
卖房人未如实披露房屋的抵押情况,买房人可否不履行合同?
买房人明知自己限购还买房导致不能过户,不构成违约?
房子被查封,不能过户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商品房买卖中,买房人使用了代金券可否再要求退钱?
代理人以卖房人的房产折价抵偿自己的债务,合同效力如何?法律后果如何?
房屋买卖中,适用定金罚则不足以弥补守约方的损失如何处理?
房屋买卖中一方违约,谁来举证证明守约方的损失?
银行迟迟不放款,买房人构成违约?
房产证上有未成年人的名字,卖房时需要注意什么?
借名买房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委托公证背景下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
买房人可否以卖房人未注销抵押为由行使不安抗辩权?
是合作开发合同还是房屋买卖合同?“分割销售”合同无效?
房屋买卖中所涉善意取得的举证责任
涉及刑事犯罪,卖房人被骗,则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无权处分夫妻共有房产的合同无效?
因买房人过错导致银行不能放款,卖房人可否解除合同?
《居间协议》可以被认定为房屋买卖合同?
买卖担保(让与担保)合同无效的三种理由
房屋买卖中,可以通过行使不安抗辩权解除合同?
农村房屋同村村民间转让的合同无效?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之一出售未成年人房产的法律后果
做低房价:阴阳合同or合同变更?
行政管理对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的影响——从中介伪造卖房人网签签字说起
房子被另案查封,继续履行的诉请会被驳回?
没有证据证明哪方拒绝网签的法律后果
房屋买卖双方私下达成的《赔偿协议》与合同约定不一致,效力如何?
卖房人放弃合同解除权后可否再以买房人一万元尾款未付为由解除合同
迁出户口是付款的条件?和同时履行抗辩权有什么关系?
买房人要求卖房人配合过户的权利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违反《房地产居间协议》的赔偿范围仅限于定金罚则?
无权处分房产导致的违约,违约金如何调整?
上海一中院判决:新政导致首付比例提高,买房人可否要回定金或首付款?
房屋共有人之一没在房屋买卖合同上签字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以房抵债不构成善意取得?
上海房贷新政,认房认贷首付提高,买房人能否要回定金首付款?
上海房贷新政解读及风险防范
房屋买卖合同中一方当事人合同解除权的取得
认定买房人与卖房人的公证委托代理人恶意患通损害卖房人利益的关键点
连续两次的房屋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房屋如何返还?
牵扯到债务和委托公证的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及责任承担
买房人可否以卖房人无权迁出房屋内的户口为由行使不安抗辩权?
出售“共有”房屋,合同无效?
因房屋买卖双方的过错导致合同解除,合同解除前房价上涨的利益如何分配?
卖房人的代理人与买房人恶意串通损害卖房人的利益,法律后果如何?
《房屋抵债协议书》和《房地产抵押借款合同》同时签订,效力如何?
卖房人逾期迁出户口十年,买房人可以主张几年的逾期违约金?
卖房人逾期交房,买房人可否直接提取卖房人存留在中介处的尾款?
卖房子附带自行车库?
卖房人因客观原因没迁出户口也要承担违约责任?
附义务赠与房产可以撤销?
和精神病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法律后果如何?
房屋买卖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是否成立?是否有效?
为什么法院不能判决被查封的房子强制过户?
公证委托代理人出售委托人的房屋,一定有效?
第三人可否主张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房屋买卖一方放弃合同解除权的法律后果
房屋买卖合同对部分条款没有约定且双方不能达成一致,一方要求解除合同的依据是什么?
房子(二手房)被查封后卖房人才交房,买房人可否提执行异议?
假离婚导致银行不能放贷,买房人构成违约?
卖房人的房子被查封或拍卖,买房人应该怎么办?
买房人与卖房人的户籍分册立户后,买房人是否还可以向卖房人主张逾期迁出户口的违约金?
买房人按约履行合同并已装修入住就能取得房屋所有权?
无权处分会导致合同无效?
解除网签合同的时间点
是谁拒绝网签?现有证据下的证据规则运用
卖房人无权处分,买房人可否主张房价上涨的损失?
购买农村房的合同被确认无效,责任如何承担?
买房人限购,卖房人是否有义务配合买房人重新网签?
买房人要求减名字,卖房人是否应当配合?
房屋买卖中价款显失公平的认定
可否以房屋买卖双方互失信任不再具有履约基础为由解除合同?
卖房人刚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即违约,买房人不可依据违约责任条款主张违约金?
买房人以自己限购为由拒付房款是否构成违约?
银行未在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的放款日放款,买房人违约?
房屋买卖中,以阴合同的时间节点配阳合同的违约条款可以吗?
房价多写,效力如何?如何证明?
买房人已支付大部分房款并已实际入住房屋,卖房人就不能解除合同?
“对部分条款未能协商一致”成了房屋买卖中的免责金牌
公证委托卖房的合同效力
房屋买卖中一方违约给另一方造成的实际损失谁来举证?
买房人在卖房人指定的银行贷款不成,责任谁承担?
买房人要求变更买房人,构成违约?
买房人未付逾期付款违约金是卖房人拒绝过户的抗辩事由?过户手续不全谁来审查?
区分房屋买卖中的限售和限购
卖房人配合买房人第二次贷款,是否还可以解除合同?
买房人付了全款就不会违约了?
有租客的房子的交房时间如何确定?
是什么合同漏洞使得房屋买卖一方想违约而不需承担违约责任?
多卖房人之一没有收到房款,不需承担违约责任?
为规避债务而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效力如何?
卖房人拒绝配合买房人办理贷款手续,卖房人违约?
名为房屋买卖实为赠与的认定及法律后果
买房人可否以合同中没有银行卡号为由免责?
规避限购政策的代持房屋协议是否有效?
买房人迟延过户是否构成违约?
买房人做低房价,卖房人可以不履行合同?
卖房人没有迁出他人的户口构成违约?——从真实意思说起
房产纠纷中主张违约金,注意实际损失这个“马蜂窝”
房屋交易不能完成,已付房款难以追回,中介承担什么责任?
房屋买卖过程中房子被查封,买房人就可以解除合同?
房屋买卖中做高房价的约定是否有效?
房屋买卖的预约合同(居间合同、认购书)的责任承担方式及责任范围
(部分)卖房人为精神病人,卖房的程序怎么操作?
房屋买卖双方在约定的过户日重新磋商贷款事宜未成,买房人不构成违约?
二手房买卖中做低房价失败,谁来补缴税费?
“现状”对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判决的影响有多大?
房屋买卖中做低房价,是谁埋在谁脚下的定时炸弹?
房屋买卖合同的补充协议列明甲方有两人但只有一人签字,效力如何?
未经评估拍卖国有房屋,所达成的成交协议无效?
房屋产权人一房二卖,第一买房人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
卖房不卖车位导致不能过户,卖房人违约?
持违法公证委托书卖房,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如何?
卖房人以拒绝提供银行卡号等方式恶意拒收银行贷款,买房人违约?
房屋买卖中,逾期违约金和解除合同的违约金可否同时主张?
银行贷款未如期放入卖房人账户,买房人违约?
买卖法院已查封的房屋的合同是否有效?
房屋买卖中损害赔偿的边界
购买不满五年的经济适用房的合同是否有效?
购买未满三年的动迁房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房屋买卖适用“家事代理”?
符合哪些条件家庭成员之间的房屋买卖会被认定为赠与?
卖房人违约,买房人主张的房价上涨损失是否应当得到支持?
部分房屋共有人代其他共有人签字出售房屋的合同无效?
如何认定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目的是套取银行贷款?
标的房屋内的户口没迁出,卖房人要承担违约责任?
卖房人拒绝履行做低房价的约定是否构成违约?
房屋买卖中,付款补充协议的“最后付款期限”应该怎么理解?
《房地产居间协议》被认定为《房地产买卖合同》的标志性要件是什么?
按份共有房屋买卖中,买房人应当把房款支付给谁?
产权人将按94方案购买的动迁房出售给非法同居者的合同是否有效?
开发商变更规划损害业主利益,业主如何主张权利?
银行贷款没到账,卖房人就可以拒绝迁出户口?
买房人为规避限购而假结婚,卖房人是否有义务配合买房人变更合同主体
房屋买卖中一方拒绝按约办理委托公证构成根本违约?
非农户口者买农村宅基地房屋的合同无效?应当返还房屋?
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房屋被列入征收范围,可否解除合同?
房子漏雨,买房人可否解除合同?
非沪籍者所签公房使用权转让协议无效?
伪造房屋所有权人的签字,合同有效(无权处分)还是无效(非真实意思表示)?
买了物业用房,开发商履行不能,责任谁来承担?
限购者购房,责任如何承担?
买房人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被撤销,《商品房预售合同》是否有效?
房屋买卖中:做低房价被举报后谁应补缴税款?有租约的房屋如何交付?
买房人贷款申请未获银行批准,卖房人再次协助办理贷款申请是放弃了追究买房人的违约责任?
为“规避”限购而转让名下已有房产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房屋买卖中先履行抗辩权行使的限制
开发商与限购的买房人签订《购买订单》,不能履行的责任如何承担?
在房屋买卖中,当无权处分遇上期待权
买房人网签时限购,卖房人拒绝网签构成违约?
卖房人假报“房龄”要承担什么责任?
连锁买卖背景下,房屋买卖合同未明确约定履行期限,如何认定?
调整违约金,谁来举证实际损失?法院可自由裁量?
房屋在过户前被法院查封,卖房人不承担违约责任?
买房人未按居间协议的约定补足定金,是否构成根本违约?
网签后过户前房屋被查封,买房人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
房地产买卖双方都不履行合同,哪方违约?合同可否解除?
抵押登记与预售登记哪个效力优先?相应的合同哪个效力优先?
做低房价逃避税款的约定是卖房人不承担逾期过户责任的免责事由?
承租人可否以优先购买权受到侵害为由主张《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法院拍卖房屋前,竞拍人与房屋所有权人达成的拍卖溢价款退还协议是否有效?
民法上“胁迫”的认定——和房屋买卖密切相关
侵犯法定继承权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卖房人在网签前或过户前遗失房产证,是否构成根本违约?
转让在划拨土地上所建房屋的合同是否有效?
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并返还房屋的诉讼有无时效限制?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诉讼中,当事人未要求审查合同的效力,法院是否应当依职权审查?
买房人要想解除《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应当起诉谁?
夫妻双方分别向同一人购买不同的房屋,可否作为共同原告一并起诉?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无过错方可否主张房屋租金损失?
卖房人如何证明自己是受胁迫才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
转让有抵押的房屋,合同有效吗?
买房人欠付房款不足总房款的三分之一,卖房人无权解除合同?
法院判决继续履行夫妻一方卖房的合同,配偶不能诉请撤销该判决?
国企违反法定程序出售房地产,合同无效?
附条件合同能规避买卖担保协议无效的规定?
买房人逾期付款就构成根本违约?——分期付款背景下的买受人利益保护
计算房屋买卖中实际损失的时间点
虚假的二手房买卖如何认定?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对“如因房屋交易政策原因造成无法交易”的理解
当善意(或恶意)购买遇到无权处分,房屋买卖合同效力如何?谁能取得所有权?
警惕!买房人限购,卖房人违约
买房人没有违约,就一定能拿到房子?
《居间协议》未约定首付款支付时间且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即可解除合同且不承担违约责任?
二手房买卖中居间方居间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房屋买卖合同”指哪一版?
买房人明知自己不具有购房资格而购房,合同不能履行,居间方可否主张佣金?
二手房买卖定金合同中,按份共有人无权处分相关问题
不具备购房资格者购房失败,是否需要支付中介费?
中介有违法行为,就不能主张佣金了?
“沪九条”导致首付比例提高,买房人可否解除合同且不承担违约责任?
当房屋买卖遇到民间借贷——不同的担保,不同的后果
网签时是限购对象,合同一方就一定可以解除合同?
转按揭办不了,买房人要承担违约责任?
离婚,房产如何分割?
买房人按约申请贷款,但未在约定的过户日前获银行批准,是否要承担违约责任?
房屋买卖中“阴阳合同”的效力及法律后果
以房产出资却未办理过户手续的法律后果
不履行或解除居间协议,居间补偿费如何支付?
为骗取银行贷款而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效力如何?法律后果如何?
买卖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就要向中介全额支付佣金?
离婚父母一方出售未成年子女房屋的合同是否有效?
买房人在房屋被查封后拒付第三期房款是否构成违约?哪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限购令”导致卖房人买不到房,房屋买卖合同可否解除?
警惕!房屋在网签后被查封怎么办?
“二手房”的隐蔽质量瑕疵责任谁承担?
买房人嫌20%的违约金太少怎么办?买房人如何举证自己的实际损失数额?
房产中介在二手房买卖居间中有过错,要对受害者承担何种责任?
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遭遇“限购令”,可解除合同且不承担违约责任?
买房人不知有限购令而签订《居间协议》,可否要求退还定金?
二手房买卖中的细节法律问题
二手房买卖中涉及的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相关问题
二手房买卖|转让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的协议是否有效?
房价疯涨,对居间合同中“不得绕开中介公司签约”约定的理解
房价疯涨,房屋买卖双方都应当知道何谓“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房价疯涨,违法建筑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可否继续履行?
二手房买卖违约金|北京上海法院的规定及解读
北京上海深圳江苏法院关于二手房买卖的规定
房屋两次过户,但前一合同无效,所有权归谁?名义产权人可否请求原所有人迁出房屋?
房价疯涨,卖房人的权利如何保护?
房价疯涨,买房人怎么样才能把房子拿到手(过户到自己名下)?
房价疯涨专题:10个相关法律问题
聚焦房价飞涨法律纠纷:《购房意向书》、前后两份合同、法律适用
房价疯涨,违约泛滥,买房人应当知道的法律常识
房价飞涨背景下的违约与救济
转让划拨土地上所建房屋的合同是否有效?
以房地作抵押(部分房屋系他人所有)的效力如何?
立遗嘱后房屋发生动迁,遗嘱是否仍有效?
购房款主要由一方父母所付,离婚时房屋产权如何认定如何分割?
房屋登记制度不完善,房屋买卖关系是否存在如何确定?
是房屋买卖还是借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承租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