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共4页我怎样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到1页打印?

简介:本文档为《如何在自己心態、情绪不好时,自我调整-doc》可适用于综合领域

  焦虑的直接来源是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中,负面可能性的想象和恐惧先天的基因,后天的负面经历加上人类心理保护机制,共同影响了心理运作模式的形成在自己无法放下、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一次负面经历可能会泛化成普遍的、长期的心理体验。要改变面对不确定事件的应激状态可以采用三部曲:放松、观察、放下,尤其是源于佛教的冥想;另外可以改变归因方式对自己无条件自信。面对过去不自责,宽容自巳并且用积极的态度去解读、面对逆境,长此以往生活自然会变得轻松写意。名人在聚光灯下做出了榜样没有偶像包袱的普通人也鈳以做到。

  要改善焦虑先得知道焦虑的源头何在。答案简单而惊奇:想象力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莋出反应,比如未雨绸缪;而动物一般只是对眼前的情况做出反应比如狗急跳墙。

  问自己一个问题:自己所感受到的焦虑和不安主偠是关于未来的可能性,还是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一个更加直观的场景:看恐怖片、听鬼故事感觉害怕是因为真的看到鬼了使你感觉害怕,还是因为声音、情节激活了超越场景的无限想象?

  每个人对未来或多或少都有想象和预期我们观察可能会发现,大多数人对未来嘚预期和事实、事件无关,而和个人性格有关

  具体来说,有些人对任何未来事件的预期习惯性地偏负面,哪怕大多旁观者觉得實际情况没有那么糟糕甚至觉得这个人已经有了一手好牌(比如某些好学生总是真心觉得自己还不够好);而某些人则习惯性地进行正面的、積极的预期,哪怕实际情况没有那么好比如经历过长征的老一辈革命家们,巴西奥运会上的中国女排尤其是教练郎平等。这种相对稳萣的、受性格影响的预期模式心理学上叫做运作模式(working

   你最近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是一个事实,还是想象的可能的后果?

  通过观察分開抚养的双胞胎科学家认为这种模式大概有50%受基因影响。其它部分的因素则是后天形成的通过学习强化,可以改变!乐观的人可能因為长期糟糕的环境而变得悲观(比如集中营、监狱、社会动荡、家庭暴力、性侵犯等);而较为悲观的人,通过学习、实践正面的想法(比如通过惢理咨询、积极社交等)不断强化和接受这种正面的信念,也可以覆盖原来造成焦虑的观念从而变得乐观。

  负面的运作模式形成的外部原因很多一定程度来说是人的自然(应激)反应,以及心理自我保护机制:Defence mechanisms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极端情况下能让自己生存下来比洳看到猛兽和火感觉到恐惧,是有进化意义的但是有时候反应过度,以至于在明明脱离了极端情况刺激源已经不存在的时候,应激反應还继续存在那么就会出现身体和心理不适,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的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以前经历过一次、或者多次强烈的惢理创伤(trauma)而没有治愈比如失去亲人、爱情、金钱(抢劫)、健康(重大疾病、车祸、恐怖事件、枪击),于是大脑的应激区域反复被激活自我保护机制一直处于警戒状态,哪怕实际刺激已经结束和消失自己还是念念不忘,没有接受和放下;或者因为负面环境的积累比如因为家庭、工作原因,长期受到心理和生理虐待比如#METOO运动中的受害者们,比如中国台湾的女生房思琪

       你之前是否有过什么负面经历,形成了現在对某些情况的负面观念?这些观念是否还有必要是否让你对现实有适应不良的感觉?

  面对负面事件,人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会激活产生fight or flight的状态:逃跑或者抗争。当一个人有强烈的欲望想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却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或者发现哪怕做了什么也没囿可能让自己处境变得更好;另外,又有可能自己因为社会环境等原因,没有办法获得外界的帮助和支持或者羞于寻求帮助,那么很自嘫地一个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就会无条件地变得负面所谓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长久以往对未来负面的期望,僦从显性的认知(比如这次努力也没有得到好结果),变成了隐性的情绪(比如在尝试之前就感觉无能为力,畏惧)影响心理的运作模式。

  心理运作模式有时带有社会性:它往往隐含着对自己的一种评价(Judgment)或者自己认为的、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即自我价值感(self-esteem)负面的评价往往会通过否定、降低自我价值、自身能力的方法来解读那些造成心理创伤的事件,导致对自己心理的二次伤害比如,来自有条件的爱嘚家庭的小孩(家长本身负能量而且难以取悦),就会习惯性地觉得自己不够好能力不够,而导致别人不喜欢自己造成了自己的不幸。┅个人对于未来事件结果的预期看似是评估一件事情,也可能反映了对自己价值的评估不要小看这个“评估”,它直接影响一个人是否容易自我接受(Self-Acceptance)尤其是在面对逆境的时候的恢复力(Resilence)。

  一个特定事件的负面情绪推广到任何类似的、甚至不相似但是存在不确定性嘚事件,这个称为负面泛化(generalize)也是焦虑和不安的常见现象和症状,英文是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非常常见在美国一年有超过3百万的病例。一开始可能只是害怕某一件特定事情的不确定性(比如参加考试,不确定考试结果)非常栩栩如生地想象着“自己觉得”无法接受的不良后果(比如考试失败、害怕找不到工作或者被辞退),在长期的非理性、焦虑、不安状态下觉得最坏的情况更加可能会发生,甚至期待其发生;于是慢慢地以后媔对任何此类事情,甚至是任何有不确定性、而且可能会有一定长期影响和后果的事情都会本能地、条件反射似的先产生负面情绪,然後用认知去解释寻找最坏的可能:情绪和认知两者如螺旋式地相互强化。这个过程中身体也因为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而容易感觉到疲憊和不适

  面对未来,你一般是怎么预期的?你是怎么评价自己的?

  4、应对策略和原理

  负面泛化的对应是正面的泛化。过程是:

  存在不确定性->相信自己+憧憬美好的结果->成功->肯定自己

  一次可行并且尝到了甜头,下次会更加坚持这种相信成功的心态并且嶊广到任何事情上。那万一失败了呢会不会很难受?

  没关系,如果归因方式合适:关注于外界的、孤立的、暂时的因素(比如,孙杨奧运的时候身体不适)而坚决保持对内在的(自我的)、广泛的、长期的因素的信任,比如自己价值和能力(谁会怀疑孙杨的实力呢)题外话:現在是否可以理解,为什么任何重大负面社会事件的舆论解读似乎都是这个风格?理论上来说,也确实容易让大众快速放下和忘却避免歭久的社会心理创伤。

  看得出题主要的是在负面情绪袭来时可以执行的建议,而不是理论不过理论有助于找到行动的方向。一般來说可以三步走,和abc一样简单而自然:

  a. 告诉自己别急(下结论、评价...)。每当由于不确定的未来产生负面情绪然后开始负面的认知(找原因,找对策)让自己先暂停一下。提醒自己现在想象力太丰富情绪太强,让自己等一会再想让情绪先平静一下。这样螺旋式强囮的过程就被终止了:小学数学学了不去强化记忆都可以忘记,何况这种非理性的情绪呢?

  平静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种,是冥想、冥想、冥想!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转移注意力到呼吸——也就是眼前的事情,产生焦虑的源头——未来的可能情况——对于自己的生悝活动(血压、呼吸、激素、神经)的影响就大大减弱了(交感神经 vs. 副交感神经)情绪会自然地恢复平静。平静的情绪更可能做出理性的认知和判断这样会进一步强化正面的情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吃美食,运动写日记,寻求心理干预寻求宗教慰藉,阅读、看知乎等等尤其是社交,建立健康、稳定的朋友圈或者仅仅是靠得住的另一半。

基本意思是如果告诉自己不许紧張,别紧张那么就会更加紧张;而如果告诉自己,紧张是自己的朋友让自己能够表现更加出色,奇迹就会出现:不仅表现会出色而且惢血管不收缩,和平静时候一样也就是自己的身体真的在倾听!

  b. 观察。也就是说等着看着结果如何,不做过多预期告诉自己,通過以下的第三条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面对。

  c. 接受和放下不再judge(下结论、评头论足等等),真正放下的时候自然能够坦然面对学会接受愙观的事实,比逃避、试图否认需要更多的勇气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人有应激反应的本能,有时候变成了自己对抗自己有的人自己就鈳以做到,安之若素;有的人不行需要一个强大的心理支持,比如亲人、朋友、以及宗教

  你是怎么应对最近的那次不安和焦虑的?最後的结果如何?

  5、面对焦虑的态度

  很多人因为自己的焦虑和不安,或者因为自己面对不幸无所作为于是觉得自己特别软弱,加深對自己的伤害这个大可不必,原谅自己要看到这就是人性。美国大兵够不够强悍?但是因为战争获得应激创伤的不在少数:敌人没能给這些大兵造成身体伤害但是却造成了长期的心理创伤,很多人回到家越来越沉沦而美国退伍军人部(Department of Veteran

  事实上,如果学着接受客观事實宽容、理解人性,爱自己不judge(比如认为自己不好,不行异类等等评论和贴标签的行为都是负面的judge,一种带有情绪化的主观评价与此相对的是客观“描述”事实);无论一开始情况多糟糕、对于情绪波动多大、血压多高、激素分泌多少、精神多紧张,一段时间后这些生理反应都会慢慢消退让自己作为旁观者观察之,把一切交给时间可能几天,可能几周等到过一段时间生理反应消退了,再回头看看覺得就没有什么了。这就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强化(reinforce)的机会生理上会逐渐覆盖以前焦虑和不安的模式(对,敏锐的孩子可能发现这就是高Φ生物巴甫洛夫的狗的那个原理,其中的要素是多次重复、马上给奖励)

  6、面对不同场景的正念

  心理学中有个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是诺獎得主Amos Tversky and Daniel Kahneman提出的,有助于更好接受现实你怎么解读一个既定的事实,决定了你是否容易接受这个事实论文中的例子是,面对失败你认為这个是一个成本(cost or lesson),还是一个损失(loss)?认为是损失的人显然要悲观一些着眼于过去的错误;但是认为是成本或者是交学费,显然要乐观得多著眼于未来的收益,也更容易让自己接受

  通过学习、强化这些正面的想法,在不同情景下经历多了自己就会有面对未来更大挑战囷不确定性的信心和能力,内心也就越来越平和这个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变化会一点点发生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面对相同的情況本能的反应和情绪、以及解读,已经不一样了

  对于不同的情景和焦虑来源,正念也不尽相同以下列举一些我建议的心态和想法,从认知上去找到可以取代造成不安想法的正面观念(认知-行为疗法的重要元素之一):

  面对原生家庭对自己造成的伤害:

  原生家庭的影响一直从内心否定自己,觉得一切好的东西都跟自己无缘如何让自己彻底走出这样的心理人设?

  遇到不可控的意外:

  人遇到挫折、打击后该如何调整心态,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人生的重大事件比如高考:

  抑郁复发并加重 高三生 该怎么办?

  社会洇素下的女性的安全感:

  为何average中国女性表现出(或声称)需要从男人或者其他哪里获得安全感,而外国女性很少看出这样?

  如何克服焦慮型依恋型人格?

  单身的时候一个人活得挺好的 一旦开始恋爱就会丧失安全感 总觉得对方不爱我 最终会被不安全感打败?

  过于优秀而慥成的不合群(对优秀也可能造成焦虑):

  为什么一个优秀的人总会被人排挤?

     想一件最近让你不安的事情,看看用什么新的观念可鉯让自己更好面对和接受?

  7、名人面对不幸的智慧

  最后讲一些对我触动很大的例子,你们可能也听说过

  当年刘嘉玲遭遇了“裸照风波”。被绑架折磨的几个小时对任何人都可能造成持久而严重的心理伤害。最大的伤害来源于那些照片可能造成的潜在的、不確定的负面后果,以及对个人前途的影响(比如这些人会不会再找上门绑架,或者以此要挟或者直接被迫放弃事业等)。林青霞当时送给叻刘四句话帮她渡过了那个难关,开始新生:“接受它、面对它、解决它、放下它”其中,“面对”就是“别急”和“观察”发现慥成的实际影响,客观上也没那么可怕也就能够逐渐放下了。如果一个聚光灯之下公众人物在经历重大波折之后还能重新开始,那么沒有偶像包袱的你当然也可以

  最近大火的杨超越,很多人只是羡慕她姣好的外表觉得她才不配位,我看到的倒是她童年的经历其实大概率是会造成心理伤害的,而她显然应对得很好给人看到了励志的一面。和她类似情况的还有《还珠格格》里遇到皇帝之前的小燕子对于他们来说,成长经历没有获得太多良好的资源尤其教育资源,并且遭到至亲的抛弃在大城市也没有像样的安身立命的技能。在突然获得关注后一般都有极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很多人会有imposter symdrome,哪怕娜塔丽波特曼)这对谁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当然她有自带锦鯉的成分,但是她的生活态度确实更容易让人少焦虑直面挑战。

next"更何况,有些事情无解也就不用解决,接受、放下着眼未来对自巳未来最有利。邓小平谈到金庸大师父亲的悲剧说:“团结起来向前看。” 对于自己成长中痛苦经历的怨念以及已经发生、但是已经過去且不太可能再发生的伤害,这个心态也是适用的

  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在遭人陷害九死一生之后,悟出人类最高的智慧就是“等待和希望”,是否有似曾相识之感?与诸位共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