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股份复牌高开横盘几个涨停

谈谈中环股份
关于光伏行业,我在2017年8月就深入研究了。重点逻辑就是单晶硅片率先普及金刚线切割技术,成本降低,在光伏行业中抢占多晶硅片的市场份额。参照文章中线看好的行业与个股。
1、光伏行业。
太阳能行业和兄弟科技,永安药业,格力电器是一个逻辑。
行业寡头形成,产能集中,利润率提高,国产替代,中国公司占据产品的价格发言权。业绩增长,估值提升,戴维斯双击。
单晶,多晶,流程多数人不了解。材料都是多晶,硅片分单晶和多晶。目前A股做单晶硅片,就隆基股份,中环股份。
多晶硅材料,通威股份(四川永祥),特变电工(新特能源)
通威股份,2017年下半年解禁股市值几十亿,而且都是定增股,参与者全部会卖出的。买点需要认真考虑。
金刚石切割线,黄河旋风,豫金刚石
易成新能业绩中报亏损2亿,就是因为砂轮切割被金刚线切割替代,单晶硅上成熟应用。多晶硅,刚开始用金刚线切割。
其间通威股份,三个月时间股价上涨达100%。股票池中涨的最好的三个就是新和成,通威股份,鲁西化工。
当时机构对于金刚切割线基本上没有出过报告。后面才有三超新材,岱勒新材,东尼电子等金刚石切割线板块与个股的挖掘。
后面我深入研究后,金刚石切割线的固定投资只需要几亿,技术也没有壁垒,产能已经饱和甚至过剩,所以剔除了金刚线切割个股。
下面就重点来谈谈中环股份。
一、中环股份概述
2017 年 11 月 28 日公司发布公告, 公司拟向国电科环以每股 7.69 元的价格发行8376.47 万股购买其持有的国电光伏
90%股权,同时向包括中环集团在内的不超过 10 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 4.16
亿元用于国电光伏有限公司厂房及公辅设施的修复与维护、支付本次交易的中介机构费用、交易税费、人员安置费用等并购整合费用。
单晶硅片龙头,与隆基股份分享单晶盛宴。 公司一直专注于单晶硅的生产和研发,以单晶硅为基础向下分别涉及半导体和光伏两个领域。
其中在光伏领域,在公司启动的四期单晶硅扩产项目达成后,单晶硅片产能有望达到 15GW
左右,与隆基股份的产能已经较为接近。公司与隆基股份是行业内一直坚定走单晶路线的两家企业,
今年以前公司单晶硅片主要用于出口,但今年在国内单晶硅片需求大增的背景下,公司也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出货量,预计今年国内出货量占比将提升至
与晶盛机电和无锡产业发展集团共同投资 50 亿元成立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进军大硅片制造。 公司拟出资 15
亿元(以现有半导体资产出资,出资金额以评估值为准,不足部分以现金补足),占注册资本的 30%;
全资子公司中环香港拟现金
出资 15 亿元,占注册资本的 30%;无锡发展拟现金出资 15 亿元,占注册资本的 30%;晶盛机电以现金出资 5
亿元,占注册资本的0%。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未来主营业务是集成电路用大硅片的生产和制造,项目总投资约 30 亿美元,第一期投资
15亿美元。
换股收购国电光伏 90%股权,保留了其优势的高效 HIT 电池生产线等优质资产,其余资产和负债进行剥离。本次收购作价
6.44亿元,保留的资产主要包括了国电光伏宜兴基地土地 1316 亩、宜兴基地内全部房屋及所有构筑物、宜兴基地高效 HIT
电池生产线等。在收购完成后, 公司将充分利用国电光伏修缮后的厂房以及新建厂房,实施 5GW 高效叠瓦组件项目、 10GW
高效太阳能电池用超薄硅单晶金刚线切片产业化项目、高效 HIT 电池研发生产线的改造升级等以及半导体产业投资。
二、光伏产业链与中环股份光伏历史
光伏产业链
参照公众号上的几篇文章:
起底中环股份(万字长文,慎入),介绍了中环股份光伏行业的历史发展。
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企业生产规模全球前10排名()
2016全球主要十大(大陆十五大)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企业产能概况
这两篇文章,写了光伏产业链的公司规模排名。
三、单晶硅与多晶硅的技术路线
光伏系列报告之(十):金刚线切割快速普及,显著降低光伏发电成本
单晶硅VS多晶硅技术路线大PK!(最全面分析总结),文章为多晶硅厂商所写,结论不赞同,但是单晶硅与多晶硅的技术路线历史竞争情况可以参考。
2017年金刚线切多晶硅片黑硅技术真实进展,多晶硅片也开始试用金刚线切割。
历史上看,单晶硅在2014年前在光伏行业并不占有优势。
2014年后,由于单晶行业率先推广金刚线切割,占据了成本优势,开始占据多晶硅片的市场份额。
单晶硅因晶粒一致性更好使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质、电学性质,单晶硅棒的原料纯度要求更高,材料的物理特性也更好,因此更有利于切割薄硅片。从2014
年开始,单晶硅龙头企业隆基股份开始加速推广金刚线切片技术(其投资的“银川隆基年产2GW
切片建设项目”已全部采用金刚线切片工艺)。
年间,其他单晶硅大型厂商如日本东洋、中环股份、卡姆丹克、台湾友达也开始金刚石线切单晶硅片的规模应用,正式开启了光伏太阳能行业对金刚石线巨大需求的新纪元。
目前,单晶硅片行业已普遍采用金刚石线切单晶硅,完成了切割工艺从游离式砂浆切割向金刚石线切割的转变(部分企业选择应用电镀金刚线切割前,还过渡性试验了树脂金刚石线切割工艺,但由于树脂金刚石线不具有成本及效率优势,最终单晶硅厂商在克服各种技术障碍后,全面转向电镀金刚线切割工艺)。
应用金刚线切割后,显著降低了成本。在单晶硅片采用金刚线切割之前,单、多晶硅硅片成本差别接近20-30%,在年单晶硅片普及金刚线切割以后,单多晶成本差别迅速缩减,进而推动了单晶硅片的渗透率快速提高。
就目前的产能扩张计划来看,单晶替代多晶是未来的大趋势! 根据摩尔光伏预测,到 2018年单晶硅的渗透率有望从目前的 26%提升至
45%以上, 2020 年单晶硅渗透率在 50%以上。 我们认为, 单晶渗透率快速上升其内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技术:单晶率先实现金刚线切割。 单晶硅切片在 2015
年已实现全面应用金刚线切割,而多晶硅切片由于技术不成熟,目前还停留在砂浆钢线切割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砂浆钢线切割,金刚石线切割有以下优点:
1)线径变细,刀锋损失减少,每公斤出片量从 48 片提升至 60 片以上;
2)拉速提升,单台设备年产能从 7MW 到 28MW,拉低非硅成本;
3辅材用量少,降低成本。
2.成本:单晶领先一步,多晶追赶不易。 单晶产品由于拉棒和切片环节新技术的快速导入带来的成本的快速下降, 2016
年单晶硅片的平均生产成本已经降至 3.69 元/片(0.75 元/W), 2017H1 降至 3.17 元/片(0.63元/W),预计
2017 年底降至 2.96 元/片(0.59 元/W)。而 2016Q4 阿特斯公布的多晶硅片生产成本为 0.13
美元/W(0.88 元/W, 4.04 元/片)。
四、中环股份与隆基股份比较
2014年前,中环股份一直是单晶硅片行业老大,从营业收入就可以看出来。
2015年后,隆基股份率先在单晶硅片中应用金刚线切割技术,降成本,扩产能,营业收入开始超过中环股份。
到2017年底,中环股份产能和隆基股份基本接近,生产中也全部采用金刚线切割技术。
眼下看,隆基股份营收高,净利率高,估值更低,似乎更值得投资。
但是从未来看,我认为中环股份更有空间。中环股份光伏行业是全产业链,还有半导体产业,投资半导体大硅片项目。
可以类比的是家电行业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不仅产品线齐全,而且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产业布局很有前瞻性。格力电器,现在想扩展产品线,手机、新能源汽车,时间上明显落后。
中环股份,类似于京东方A,容易使人产生偏见。以为这些行业永远都是资本消耗,没有自由现金流,没有未来。
光伏行业投资很大,几十亿投进去很普通。
在行业竞争格局无序时,大家都是亏损。但到了行业格局稳定,成本优势明显时,企业就是提款机。
参照文章三星公司在内存行业的竞争内存的战争。
单晶拉棒产能统计(数据截止 2017 年 11 月)
中环股份与隆基股份的财务指标比较
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营业收入比较图
五、中环股份的大硅片项目与半导体业务
联合无锡市人民政府下属国有独资公司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晶盛机电,30亿美金投资大硅片项目,一期投资约 15
中环股份股价预期可以参照士兰微,紫江国芯,最近都是翻倍。
半导体生产历史悠久,技术产能发展迅猛。作为我国最早的半导体材料生产厂商之一,中环股份拥有 50
多年的半导体材料生产历史和专业经验,在半导体硅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 1999 年公司改制为国有独资的天津市中环半导体有限公司,公司业务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但半导体业务仍然贡献了较大部分的利润。
年公司成立天津市环欧半导体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环欧”),并将公司主要半导体业务转移至中环环欧,由此开始了公司新时期半导体业务的转型。
半导体器件主要使用的是单晶硅, 直拉和区熔是主要生产方法。
区熔单晶氧含量低,电阻率高,适合高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生产。
公司作为组长单位完成了区熔单晶硅材料国产化历史任务, 目前龙头地位稳固。 2010年公司了承担“IGBT
及光电子器件用区熔硅单晶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2011
年又作为组长单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区熔硅单晶片产业化技术与国产设备研制”项目,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发展和投产区熔硅单晶的厂商,在区熔硅单晶领域建立了长久且稳定的优势地位。
2006 年公司区熔单晶硅材料产销规模业已跃居世界前三位,现今公司区熔硅单晶/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75%以上,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
18%, 销量位列国内第一、全球第三,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
国内大硅片仍然空白, 国产替代迫在眉睫。大硅片是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最关键的材料,但目前中国大陆 300mm
大硅片一直依赖进口,主要原因是国内目前仍然没有掌握大规模量产集成电路高纯度大硅片相关的技术。要制造高纯度大硅片,主要的技术障碍在于硅片中硅的纯度以及硅片尺寸上升带来的良品率问题。当前快速发展的先进制程工艺对硅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纯度要求达到
9-11 个 9,而我国已经掌握关键技术并实现量产的光伏硅片,纯度要求仅为 4-6 个
9,相比之下前者技术上要求极高,目前我国还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另外,大尺寸硅片在生产中不仅要求高纯度,还对倒角、精密研磨等加工工艺有着苛刻的限制,这就造成了较大的加工难度和相对较低的良品率。目前我国也缺乏相关能提升良品率的技术。这两点因素致使我国大尺寸硅片生产一直出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目前,中国大陆的半导体硅片供应商主要生产 6 英寸及以下的硅片,具备 8
英寸硅片生产实力的仅有北京有研总院、浙江金瑞泓以及昆山中辰(台湾环球晶圆子公司)等少数厂商。这三家公司 8 英寸硅片产线月产量为
9.3 万片/月,这一产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24 页 共 27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在 12 英寸大硅片领域,目前大陆仍然不具备相关生产能力,而当前的总需求量超过 40
万片/月。大陆的半导体产业迫切地需要大尺寸硅片的产能,国产化迫在眉睫。
中国大陆半导体硅片当前供应商情况
大硅片的前景
日本人说不卖硅片给中国,我们是这样回应的
国产替代的相关文章
【西南策略专题】大国崛起系列二:中国“芯”承载中国梦 ——国产芯片的崛起
【西南策略专题】大国崛起系列研究之一:日出东方,谁与争锋 ——面板行业的进口替代
六、中环股份与龙虎榜解析
一、作为国内半导体大硅片龙头,单晶硅片龙头,为什么两个涨停板开板?
中环股份,停牌19个月,两个涨停板就开板,是由于定增基金卖出引起。
中环股份日停牌。定向增发的机构限售股上市流通日期为 2016 年 12 月 19 日
,但是一直没有复牌。他们也无法卖出。
参照通威股份,当时提到买点需要考虑限售股解禁。但从股价表现来看,业绩永远是最重要的,限售股只影响短期表现,不影响其长期走势。
正是由于定增基金的小富即安,才给了二级市场机构和资金低价买入的机会。
成交35.6亿,和定向增发的3.497亿股基本上对上了。估计定增机构已卖出大半的股票。
按照今天涨停价10.97元卖出计,10.19元成本再加上两年利息(机会成本),机构略有亏损。
比如雅克科技收购半导体电子气体公司,七个一字板,哪里还有向上的空间呢?
做定向增发的机构,和二级市场的机构观点与做法不同。一般只要限售解禁,如果能覆盖成本,就会直接卖出。做一级市场的创投基金,做一级半市场的定增基金,做二级市场的基金,价值取向都完全不同。所以分歧也很正常。
从龙虎榜看,二级市场还有一家机构买入3173万元,体现了一二级市场的价值观差异。
中环股份龙虎榜
中环股份,和隆基股份同样的产能,更全的光伏产业链,国产替代的大硅片,市值不到隆基股份一半。所以,中线来看,中环股份股价20元是可以预期的。
下周一低开是加仓机会。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
中环股份定增股票解禁机构情况
注:文中半导体业务部分,主要来自于申万宏源报告《中环股份
——新能源材料空中加油 国产大硅片扬帆起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环股份复牌连续3日涨停 五机构抛售逾8亿元中环股份复牌连续3日涨停 五机构抛售逾8亿元证券时报百家号中环股份今日午后在买盘资金的推动下再次涨停,自11月29日复牌以来,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实现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涨停价报10.97元,成交约35.56亿元,换手率达12.95%。交易所盘后数据显示,伴随着公司股价涨停,机构席位大肆抛盘,卖出金额前五席位合计净抛售8.76亿元,占成交总额的24.63%,同时也有一机构买入3173.53万元,但相对于巨量的抛售金额,买入资金相对薄弱。券商营业部买入金额也均在3000万元左右,买入金额相对不多。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证券时报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证券时报》官方百家号。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12-06 04:57
公司简介公司是半导体材料国家队,新能源材料龙头,肩负大硅片国产化历史重任。公司在发展半导体材料技术的同时积极涉足光伏行业,大规模扩产光伏单晶硅片增厚业绩。公司是区熔单晶材料龙头,进军大硅片助推大国崛起。2011年公司承接"02专项",主导区熔单晶材料国产化,成为全球第三家拥有8英寸区熔硅片量产能力的企业,目前区熔单晶硅产量位居世界第三,国内第一。近年来芯片制程技术及高端电子产品不断发展,半导体大硅片国产需求迫切。目前12英寸大硅片全球产能存在缺口,而我国完全依赖进口,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公司近期公告与晶盛机电合作开发集成电路大硅片,有望打破国内空白,助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大国崛起。停牌583天中环股份,主营单晶硅材料及半导体材料,公司于日停牌,日复盘,停牌时间长达583天。我们先来看下停盘的583天,相关的资本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1. 上证指数上涨12%,深证成指上涨10%,中小板指数上涨15%。2. 相关个股,隆基股份上涨177%,通威股份上涨66%,林洋能源下跌3.6%。3. 停牌期间,与公司相关的雄安概念、半导体概念、业绩增长概念,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特别是半导体概念短期涨幅剧烈。龙虎榜有看头收盘后,龙虎榜显示,卖出前五都是机构,总共卖出8.87亿元,占成交比例的24.94%。而买入前五只有1.65亿元,这就厉害了,机构抛盘,散户合力封板?图1:中环股份12月1日龙虎榜最近一次,机构抛盘,股价涨停的例子是三钢闽光。公司复盘后第一天,机构就净卖出6.18亿元,复盘后第三天机构继续大量卖出,但是股价表现呢?可以详见下图,连续上涨。图2:三钢闽光日K线图当然,这个例子,只能从个案里表明机构提前抛盘,并不一定是利空信息。本次的个人买入,还是基于股价没有达到短期的补涨预期,以及对于行业、个股基本面的中线看好。复牌公布多项利好日,停牌一年多的中环股份宣布复牌,旋即涨停。复牌日,中环宣布了几项重要事项:1、发行股份购买国电光伏90%股份2、调整新疆协鑫出资比例,由10%增加至30%3、与苏州协鑫同比例向合资子公司中环协鑫增资(注册资本1000万30亿)4、与无锡发展、晶盛机电合资组建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每日个股分析 v db600516
来源:大兵论市
本文由实况优化排版,不代表实况观点
重新发现生活中环股份重组被否携利空复牌中环股份重组被否携利空复牌手机中国网百家号中环股份将在2月12日复牌,补跌预期加上重组利空,公司股价复牌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此前因为一个小的重组停牌19个月,就在2月9日,19个月才出炉的重组最终还是被证监会否决了,否决原因为盈利能力不行。据中环股份公告,公司于2月9日收到证监会的通知,经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于2月9日召开的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审核,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未能获得通过。目前,公司尚未收到证监会的正式文件,待收到证监会相关文件后将另行公告。公司股票将在2月12日复牌,重组失败加上补跌预期,中环股份复牌股价将承压。此次重组被否,对于中环股份投资者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因为公司此前一度因为此次重组从日开始停牌到日才复牌,投资者因为这个重组被关了19个月,结果重组还是被否了。据中环股份最新修订的重组草案,中环股份拟向国电科环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国电光伏90%股权,作价6.44亿元, 同时向包括中环集团在内的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16亿元,用于国电光伏有限公司厂房及公辅设施的修复与维护、支付本次交易的中介机构费用、交易税费、人员安置费用等并购整合费用。过往公告显示,中环股份因筹划重大事项,在日开始停牌。日,中环股份就已经确定了重组内容,公司所筹划的重大事项就是发行股份购买国电光伏有限公司9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完成后,国电光伏有限公司将成为中环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日,当时是确定作价5.9亿元收购国电光伏9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4.16亿元。本来公布了重组预案后,深交所发布问询函,回复问询函,公司就可以复牌了,但是最终深交所迟迟没用发问询函,公司股票就一直停牌,据当时的监管层回复,是因为中环股份收购的资产牵涉到境外资产回A股。( 作者: 编辑:张洁欣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手机中国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随时随地了解环球动态,听见中国声音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中环股份重大事项停牌前涨停 机构游资买入_主力动向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环股份重大事项停牌前涨停 机构游资买入
  每经记者 张冬晴
  7月11日早间,深交所公告称,(002129,前收盘价14.91元)拟披露重大事项,于7月11日开市起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然而,就在7月10日,多数中小盘个股大幅杀跌的背景下,中环股份竟以涨停报收。从龙虎榜席位看,包括两机构席位在内的买入前五名合计买入金额高达6500多万元,占全天成交金额的40%。
  机构、游资停牌前买入6500万元
  7月10日,A股市场可谓草木皆兵,沪指能否坚守2132点的阶段性底部成最大悬念,市场恐慌性抛盘涌出,不少中小盘个股纷纷跌停。
  不过,并无利好消息刺激的中环股份却迅速遭遇资金追捧,截至收盘,中环股份涨幅为9.96%,换手率也高达1.56%,较此前一个交易日放大一倍。而昨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披露重大事项,故于昨日开市起停牌。
  在停牌前的逆市涨停背后,龙虎榜数据显示,当天两家机构席位分别买入1171.98万元、1013.40万元。同时还有大同证券北京西四环中路营业部、南京证券吴江松陵镇流虹路营业部和国信证券天津湘江道营业部等3家券商营业部席位分别买入1977.93万元、1306.25万元和1042.36万元。上述五家席位累计买入金额高达6511.92万元,占全天成交金额的39.97%。
  而在卖出前五名席位中,两家机构席位分别卖出427.58万元、338.90万元,同时另外3家券商营业部席位分别卖出852.02万元、462.39万元和354.28万元,卖出前5累计卖出金额仅为2435.17万元,占全天成交金额的14.95%。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大事项停牌前抢筹1042.36万元的国信证券天津湘江道营业部恰恰与中环股份同处一地。
  律师质疑或有内幕交易
  恰好在停牌前一个交易日出现股价异动,是否存在重大事项提前泄密或涉嫌内幕交易呢?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厉健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环股份在停牌前出现股价异动,很可能存在泄露内幕信息或内幕交易行为,呼吁证监会尽快介入调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从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或者泄露内幕信息导致他人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证券、期货交易,证券交易成交额超过五十万元、二百五十万元等有关行为,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等两种情形。
  厉律师进一步表示,根据昨日中环股份股价异动情况,如果最终认定存在泄露内幕信息或内幕交易行为,相关责任人不仅要承担行政责任,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昨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多次致电中环股份董秘和证券事务代表,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 相关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环股份又大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