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所谓的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什么性,来看看如何做好产品

1. 产品思维指哪些内容

2. 如何培养產品思维?

3. 如何利用产品思维提高产品设计能力?

4. 设计产品应该按照什么方法论或流程来设计有哪些经验或禁忌?

1. 了解核心词都有哪些?54个核心概念有一个扑克牌。

2. 掌握产品核心工作方法都有哪些?

3. 理解什么是产品思维包含哪些核心内容?

1. 产品核心的基本能力:同理心对人性进行剖析。

2. 产品视角能力包含3块。

a. 机会判断能力包括1套底层思维,3个具体方法用来发现机会。(点、线、面的大局观;机会发现方法:痛点、用户画像、场景化设计)

b. 系统能力:通过4个步骤打造个人和公司的核心能力。(确定性、效率、迭代、关鍵任务)

c. 用户体验掌握的能力通过5个具体方法,优化产品体验(同理心、机会判断和系统能力、用户体验的五层、设计用户体验峰值囷终值、给一个名字)

3. 宏观视角-创新模式。通过5个创新模式了解顶级公司的创新战略。

1. 人的基本情绪:愉悦、不爽

2. 人的基本情绪:愤怒、恐惧

3. 产品要顺应用户的潜意识

4. 人的本性和角色化生存

5. 产品精神:自我和自律

1.2 人的基本情绪:愉悦和不爽

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不爽

1. 了解人类情绪的重要性。用户对产品的感觉展示的是用户情绪。所以提高用户体验,就要了解用户情绪机制

2. 四种基本生物性情绪(不受理性控制的情绪):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3. 深入理解一个重要词汇:满足是人们衡量产品的一个尺度。

判断产品好不好的标准:使用后有没有被满足的感觉。如果主要使用的功能不被满足就不好。

4. 愉悦:就是被满足

5. 爽: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就是爽。(雷军:服务过头超过预期,也会爽)

6. 确定性的满足:会让人上瘾(例如超级玛丽游戏,只要自己提高操作技巧绷了很久的学习壓力后,就会确定通关这种只要付出,一定会有成就感的确定满足型会导致用户上瘾。)

7. 不爽:没有满足预期或者满足状态被剥夺。

不爽的引申情绪:生气、烦躁、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本质上都是某方面没有被满足。

8. 金句:让你一直感到愉悦、持续提供滿足感并为之花时间不厌其烦的东西。就是你的天分你的特长。(例如:对画画、音乐的喜爱但是,没有好方法很容易放弃,所鉯特长 = 爱好+努力)

9. 金句:优秀的人的几个特性:对某些东西敏感、不能忍、有动手优化的能力。

10. 作业:哪些产品感受不好哪些用起来佷爽,愿意分享

11. TODO: 需要整理:有哪些条件下,用户会被满足

1. 有明确问题没有解决方案,一直没有良好的解决方式要么复杂,要么费资源突然出来一个更简单的解决方式。这个产品就会在当时满足用户用户就会愉悦,就会愿意使用

2. 没有明确需求(已经有产品满足了鼡户需求。例如大哥大比座机更方便。价格一低就迅速普及起来满足点是:方便的与人沟通。当然用户当时没有智能手机的明确需求但是出来智能手机后,体验得到一定程度人们就全部使用并离不开智能手机了。)

12. TODO 人性:从动物性情绪(生理)、社会性(社会影响嘚心理)等总结、分类影响决策的用户心理。

a. 资料:影响力、所有看过的心理学书和笔记中整理重要的用户心理定义、机制原理、如哬决策行为等。

b. 试图分类用户的心理从生物(先天)、社会(后天)等区分。

c. 分类维度:情绪(愉悦、不爽、满足)、用户心理(互惠、承诺一致、从众、喜好、权威、稀缺)、用户需求(生存、安全、归属、尊重、价值-存在感)

e. 马斯洛出了一本书《动机与人格》

1.3 人的基夲情绪:愤怒和恐惧

人被侵犯后就会愤怒,如果同时感到危险时就会恐惧;如果甚至生命被威胁时,就会感到恐怖

1. 恐惧:感受到危險的边界被侵犯,就会感到恐惧

a. 恐惧会影响人的行为。

 b. 金句:恐惧是动力甚至大于愉悦。产品设计可以基于解决用户恐惧来设计

c. 金呴:如果做一件事,即没有愉悦、又没有恐惧基本做不出成就,动力不够

2. 愤怒。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边界被侵犯

3. 焦虑:也是一种来洎想象的恐惧。

4. 羞耻感:是一种对社会评论的恐惧

5. 人的边界。存在感是边界的源头

6. 金句:产品设计,要么做一个愉悦到暴爽的产品偠么做一个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a. 医疗中得病后的恐惧感是巨强的,所以舍得花钱

b. 但是健康管理的恐惧感对所有人是不强的,所以不願意花时间和金钱

c. 跑步,减肥对年轻人来说有更强的存在感的恐惧(胖的存在感差瘦的存在感强),所以愿意花时间和金钱

d. 养生、Φ医保健、保健品对老年人来说比打针、吃药更有吸引力,能说老年人对健康的恐惧不强吗只能说科学的管理方法没有养生、中医、保健更简单,更有说服力(吃药有毒性、运动很累,但是改变吃法能接受中医没有毒性,保健品很简单没有运动累)

7. 作业:哪些产品昰抵制恐惧的产品?哪些解决的好哪些解决的不好?

医美类:抵制老化的恐惧

健康管理:抵制健康的恐惧

减肥类:抵制变胖导致丑,導致存在感降低社交变弱的恐惧

教育类:对知识的焦虑。

培训类:对职位是否保住是否能提升的恐惧。

1.4 产品要顺应潜意识-防御与说服

1. 囚为什么在用研中口是心非都说喜欢红色的,但是临走拿的都是黑色的

人会根据所在角色(被调研者)、所在场景(群体、需要拥护調研者)、个人认知判断等选择说自己觉得正确的话。但是不代表用户的这是选择

2. 金句:好产品经理要做到:体会各种人的情绪和潜意識;不会角色化交流言辞迷惑;能看到基于潜意识的真实选择。

3. 金句:好销售:擅长的是打破防御拉近关系;好产品经理要做到不让用戶启动防御(尽量表达真实选择,不是角色化的言辞)好销售是有攻击性的,要给对方压力要说服对方等。

4. 金句:意识即防御让用戶有意识的思考,就是有用户防御就已经推开用户。

5. 金句:人在独处时是最真实的潜意识流露。

6. 问题:如何让用户没有防御答:不偠让用户思考。用潜意识回答

b. 熟悉的感觉是不需要思考的。

7. TODO: 潜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b. 催眠。不断的重复、刺激

8. 金句:人欲即天理,做产品要尊重人欲如果不能高频重复、高压灌输地改变用户潜意识,就顺从人欲放下教育用户的念头。

9. 作业:哪些产品是不加思索就能唍成使用,过程很自然(三消游戏,爱消除、梦想家园)

10. 作业:回忆潜意识里,那些说服和防御的过程

1.5 集体人格-角色化

1. 集体人格:具有相同特征的角色的聚集。

2. 集体人格来源于角色化的教育

3. 集体人格的产生:确定目标、建立恐惧边界、清晰地行为标准、不断重复

4. 为什么要集体人格:便于管理。教育是反人性的目的是便于管理。

5. 人何时扮演角色何时不会扮演角色?

a. 人只有压力很大的时候才会扮演角色。

b. 其他时候都是遵守自己的人欲。

5. 设计产品中如何利用角色化特征、集体人格特征?

a. 少用:应该用户应该怎么怎么样,例如毋亲应该照顾小孩但是母亲是角色,背后是人没有应该这一说。

b. 去角色化研究真实用户

c. 如果给一个集体做软件例如钉钉,就要研究這个集体的集体人格、他们的核心观念

TODO: 思考:如何去角色化,跟用户沟通、交互获得真正的感受?

a. 你是否擅长角色化生存或者训练別人成为角色?

b 你能去角色化第和别人建立真实交流吗?

1.6 自我更适合产品精神 - 自我和自律

1. 好的产品经理:善于用右脑思考右脑:感受仂强;更善于独立观察;难以控制情绪,激情表达自己左脑发达:逻辑、时间观念强,感受力差从而不敏感,情绪波动不大、更按规則调适自己、更自律、更角色化(注:这段话,没有太大意义;好的BOSS都是逻辑、敏感性、创新性都很强的即自我、又自律)

2. 自我:更關注自己的感受,所以更自私

3. 金句:靠愉悦驱动的,往往自我;靠恐惧驱动的往往自律。

2.1 结构:一个底层思维;3个具体方法

底层思维:要有脱离点考虑线、面的思维方式(大局观);3个方法:找痛点、做画像、场景设计(具体方式,跟机会判断有关系吗)

1. 机会判断:点线面的战略

2. 机会判断:如何找到有势能的趋势

3. 产品机会:痛点、痒点、爽点

4. 用户画像:2个经典的方法

2.2 点线面的机会判断战略

1. 点、线、媔的机会判断战略:看产品是否有机会,不要只看当前用户需求这个一个点要看附着的经济体这个面。例如:360最初通过免费占据安全主鋶市场赢得用户量。这里的点:是免费的安全卫士产品面:是PC互联网的大经济体,它的利益来自用户量通过安全卫士免费获取用户量,通过浏览器、搜索进行流量变现是依赖PC互联网经济体这个面的趋势。

2. 问题:不好确定在哪些问题上点、线、面分别代表什么?

例洳:人、公司、行业分别代表:点、线、面。

3. 作业:描述你的职业是什么样的点在公司业务的线上,你在什么位置公司附着哪个面仩?谁能给公司福能这个面又附着哪个经济体?

2.3 点线面:如何找到有势能的趋势

1. 易到:选择错了附能的面应该选腾讯、阿里,而不是攜程

2. 孙子兵法:胜与不胜在于你,败于不败在于我

3. 雷军:做成一个事情,本质上不在于我们有多强(点的问题)在于要顺势而为,屾顶上推石头

4.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CEO要找有势能的面不能寄希望于员工的点。

优酷被爱奇艺赶超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百度对爱奇艺赋能更强,在流量、机房IDC上相对,阿里对优酷的赋能少很多

5. 金句:人生的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

6. 如何发现好的势能(注:下面要做奥太難了)

a. 思维格局放大一些:不要只看某个产品、某个公司当前情况。要看行业这个线的方向

b. 要明确行业这条线的发展周期

c. 确定自己在周期的哪个位置

d. 哪个面,可以给你赋能

7. 作业:如果势能发生变化,例如医疗不再热了你应该怎样做?

2.4  痛点、痒点、爽点 - 都是创业机会

1. 痛點:需要得不到满足充其量是难受,不爽不一定是强需求或痛点;但是如果达到痛点,需要有一定内在动机例如恐惧感。如:得到APP痛点是对知识获取、社会地位的恐惧。另一种动力是:需求的即时满足即下面讲到的“爽”。

2. 爽点:一直不能满足的问题能够得到即时满足,就能产生爽的感觉例如:一开始的百度音乐搜索,能找到能下载。

3. 痒点:满足人的虚拟自我例如来自星星的你,只有一個女性对美少年合体的幻想的痛点是无法满足20多集的吸引力的。教授的眼神、表情、女猪脚的衣服、配饰等痒点也是支撑(其实是满足仈卦的谈资证明自我在社会的价值)

2.5 两个典型的用户画像

2.5.1. 第一套:羊群与草地(适用于社区类、平台类能产生网络效应或生态的产品)

1. 苐一只羊(关键角色1):我的草地(产品)需要让一只羊能够活下来,并且玩得很好同时不能因为让羊喜欢而动用外部资源或成本(需偠养成自然的产品环境)。我就可以引入多只羊

2. 羊群和头羊(关键角色2):羊多了,发现头羊才是关键可以管理其他羊,并且可以聚群(粉网络效应uber和滴滴没有头羊司机或头羊用户,不存在自组织也没有网络效应)。.企业的核心资源需要放到头羊的维护上

3. 狼:羊哆了就会有狼,我们向狼收费(盈利模式)

2.5.2 第二套:大明、笨笨和小闲(三种不同的羊)

大明:对自己的需求非常了解和清晰例如男人買衬衫,只要价格和质量的比或者直接某个品牌。依赖搜索主要查找,很少闲逛(除非想要的没有或某方面不满意)。机票、酒店、3C等产品都是主流用户为大明所以搜索功能很重要。京东主要服务于大明所以标准品(搜索、比价)类京东卖的最好。

笨笨:有大概嘚需求但是不太明确,目的不是快速、高效的买想要的主要是淘,找自己不知道的没见过的。例如女人买裙子得挑、逛。小红书僦是服务笨笨的应用淘宝是服务笨笨用户的。

笨笨变大明:如果笨笨决定了要买什么产品下一秒80%概率变成大明,追求价格例如在豆瓣上找东西,到淘宝上买一个最便宜的

小闲:无聊,闲没需求,就是想打发时间腾讯是服务小闲的。QQ聊天、刷朋友圈、打游戏、看電视剧、看直播、看小说但是小闲转为

1. 金句:用户调研主要是获取用户场景。(及在场景下遇到的问题不是向用户问你要什么,或这個你需要吗)

2. 场景:在某个时间和空间的点上,加上触发的情绪达到对某个事情的需求。

3. 只有能触发用户情绪的场景才是真正的流量叺口

2.6.1 规划产品的7个问题

1. 我们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是痛点(恐惧、愤怒带来的问题)、痒点(提升个人品质的问题)、还是爽点(即時满足的压抑的问题)?

2. 我在为谁解决问题(目标用户)得到即时满足了吗?(目标用户的用户画像)

3. 多少人需要解决问题(市场规模)

4. 用户在什么场景触发情绪?需要马上解决问题(场景分析)

5. 目前人们怎么解决这个场景问题?(竞争分析)

6. 我的方案为什么能够在市场中胜出(差异化优势。不能看单点竞争力要看点线面体、谁给你赋能)

7. 目前用户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想到那个名字(品牌、定位)

1. 人对确定性会有留恋。例如:罗振宇的每天60秒;每日日签打卡用户知道肯定能得到想要的,就会经常来用反例:Siri类助手,回答具囿不确定性用户无法知道能不能找到想要的结果,所以就使用频度不高相对会用百度,每次都会有多个内容供自己选择。

2. TODO:什么确萣性的事情会有留恋规则?例如:为什么会留恋家是因为家是确定性的存在吗?是因为家里环境舒服,常用东西摆放符合个人习惯;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家里

1. 小米的护城河:效率。 => 竞争激烈的领域核心竞争力可以是效率。

2. 雷军:互联网思维最关键的2点:用户体验、效率

3. 小米的员工个人效率工具:把工作量化,变成数字(用户对功能的评分);全员面对用户接收用户的压力。

4. 年:三大红利撑起尛米:智能手机换代、消费升级、网红电商流量红利

5. 2017年:小米的逆转还是:效率。小米小点的线下新零售模式;小米小店只在县镇这两級任何人可以申请为店主。有没有门店无所谓但是要在当地居住。根据数据评估店主居住的地理位置让店主自己拓展流量。不到1年開了20万家通过面(用户开店)来跟VIVO的点(公司开店)对抗

6. 小米在2016年的问题:流量不够,错过换机潮的线下流量布局电商目前只有10%的商品零售总额,90%的人在线下买东西

7. VIVO和OPPO的成功:用户体验好、明星代言流量、电视流量、线下店流量(60万家专卖店)。

8. TODO: 决定做产品时先问洎己“从哪个点建立系统性的效率优势?”没有效率优势,就没有竞争力

9. TODO: 卫哲::个人效率、组织、资产、战略、创新效率

1. 微信朋友圈:v4.0版发布,但是么有评论回复v4.2版才发

2. v5.0通过飞机大战PK引导用户升级,并且有促进新增作用从4.7亿涨到5亿

3. 圈层:我们都生活在某个圈层中,彼此互不了解也很难破壁。(生活环境不同无法理解对方需求),例如有人需要200-1000元贷款周期15-60天,撑起日常生活

4. 圈层壁垒:微信紅包2014年春节峰值用户数458万,伺候在没有超过这个数这个就是早期用户 - 互联网圈层的核心活跃用户。是微信红包自然能量的极限值打破圈层的2015年春晚活动,通过摇一摇抢红包一天从400万扩展到1亿微信支付的用户。支付宝用了8年微信用了1天。

5. TODO: 微信红包突破用户壁垒通过春晚活动你的产品有没有需要突破圈层壁垒?如何做

6. TODO: 你的人生这个产品,准备如何迭代

1. 阿里巴巴-王民明对领导力的定义:宝物客观元素,把事情做成的能力简单说,带领大家穿越生死线的能力涉及到:项目流程管理、在生死存亡时间点时,找出关键任务领导大家穿越生死。

2. 朝鲜商人林尚沃:烧红参抬价格破釜沉舟。别人不敢玩、不敢拼的风险就是壁垒。而安全区是没有壁垒的

3. 腾讯对不同级別的风控能力描述很好。

a. 普通员工:了解常见风险;

b. 项目经理:有风险规避意识知道绕行、放弃。

c. 总监:有风控能力知道长线风险,避不过去可以组织做好突发事件

d. 总经理:能操作有风险的执行。有能力穿越大海(风险)到资源丰富的地方打大鱼。

4. 傅盛面对360:活路呮有一条跨越非连续。决策:做安全;ALL IN  2个产品砍掉其他产品;扁平化组织,从10层变成3层赶上3Q大战,腾讯选择金山后金山卫士日活從200万涨到1000万。

5. 总结:领导力的核心是甄别关键任务动员大家穿越生死。公司的壁垒是搭建系统能力包括效率优势、迭代能力、在关键時间点识别并ALL IN 关键任务、有魄力带大家穿越生死。

6. TODO:  如何识别现在是生死时间点如何甄别关键任务?识别后按什么逻辑做哪些调整(例如傅盛的调整)如何动员大家穿越生死?

1. 本章通过5个具体方法优化产品体验:同理心、机会判断和系统能力、用户体验的五层、设计用戶体验峰值和终值、给一个名字

2. 在同维度竞争时,用户体验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4.1 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

用户体验:不能简单说好不好用好不恏看。需要从5个层次分类用户对产品的感觉

1. 战略层:做什么市场?为哪些用户解决什么大问题保证同时有用户量、有收入,可以达成歭续收入的商业模式

2. 功能范围(能力圈)层:我们能做哪些,哪些事坚决不碰这是跟着清晰的战略制定出来的。

3. 信息架构(资源结构)层:前面指单个产品的信息流、导航结构;括号中指平台级大产品的上下游资源确定谁是赋能的?谁是敌人

4. 产品布局(角色框架)層:前面值单个产品页面的功能位置,整个页面的核心功能摆放括号中指社会角色,银行职员、空姐都是用自己的行业语言沟通是框架在角色中。

5. UI视觉(感知层):产品或人的外表、颜色、声音、嗅觉等

6. 举例:百度体验好,是资源结构层做了大量工作百度知道,百喥框百度贴吧,给用户带来更直接的搜索结果但在移动场景,百度在资源层出了问题微信的公共号内容无法搜索。今日头条也是在內容大力建设这是资源层比拼。

4.2 如何绘制用户体验地图

1. 失败的产品设计:复杂、全面但是没有重点。通过用户使用路径可以深入考慮用户想要什么,如何方便的提供解决方案

2. TODO: 需要按照用户使用路径,把产品设计图再画一遍涉及到:用户怎么进入、到每一步有哪些體验?怎么离开

3. TODO:对用户量大的产品,画一遍用户体验地图感觉不同用户的体验路径是否合理?

4. 如何画用户体验地图

a. 全面了解目标鼡户角色:

b. 清晰描述用户的目标和预期。

c. 服务触点:用户从开始用到实现目标之间有哪些接触(展示、用户点击),需要在这些地方加強用户体验

d. 用户使用路径和服务触点的关系?这些触点是不是对用户目的或商业目的有关能不能更简单?

e. 用户情绪曲线:用户在整个過程中情绪是如何变化的?最好的情绪类似看电影不断有爽的感觉。

4. TOOD: 糖护士如何给用户将用户故事?有哪些展现形式(例如开始展礻哪类用户都实现了什么微糖的用户故事 + 交互操作引导用户理解目标)。

5. 总结:提高用户体验需要绘制用户使用路径提高服务解点的鼡户情绪;用户使用场景、用户故事、和用户的关系、用户使用感觉、细节体验等比数据更重要,要多讨论这些;一个好产品从一个好故事开始,学会了解用户的故事用用户的语言说话。

4.3 服务蓝图 - 峰值和终值

1. 用户体验地图是以用户情绪为中心服务蓝图是以服务流程为Φ心,站在提供者立场在成本控制范围内,提供核心用户体验保证服务不崩溃。

2. 服务蓝图要求:一眼、一路、三点

a. 一眼:产品第一時间让用户看到自己目标。例如KEEP会问用户;新闻、购物让用户选兴趣

b. 一路:产品要有一条清晰路径,让用户知道如何使用达到或接近洎己的目标。如果用户无法走下去就是服务流程的崩溃点。

c. 三点:峰值、终值和忍耐底线例如等待网页的底线是7秒,否则99%会离开;控淛成本时不能挑战用户底线;人对产品服务的体验中印象最深的是:最高峰和结束时的感觉例如宜家的峰值是样板间试用体验,随时试鼡各类样品;终值是出口买1块钱冰淇淋

3. 亚朵酒店案例:用户体验过程分成12个交互节点。预定、大堂第一眼、房间第一眼、第一刻提供服務咨询。。离店那一刻离店后点评那一刻,跟朋友推荐时第二次要住酒店时。所有资源分配和角色工作都基于这12点

亚朵的差异囮在:大堂有温度、可体验,例如小图书馆、看书、咖啡等对核心的睡觉需求,对床、枕头、床垫的投入更高

4. 金句:在用户有预期的哋方,不要让用户失望;在没有预期的地方让用户惊喜(大堂场景、枕头质量)。

5. TODO: 自己的产品如何选择用户体验的节点,设置峰值和終值对常见的大众APP,描述服务蓝图和峰值、终值

1. 激励:让用户完成预定的动作,并且让用户知道能得到某方面的满足

2. 红包奖励的缺點:OFO免费骑,用户已经有依赖一旦停止免费,用户开始非常难受会有大量用户不用。(但是没有更好的快速积累用户的手段目前发紅包还是很流行的手段。)

3. 外在激励:例如单车、打车的补贴适合短期改变用户行为。

4. 内在激励:适合长期改变用户行为QQ的PM的蛀牙激勵就是在空间、朋友圈发如何设计产品的,这样才能在公司有存在感

5. 激励系统:首先,测试用户在多少点上可以被激励;其次匹配用戶完成能力、降低努力门槛。

6. 王者荣耀降低激励门槛:

a. 2个手指头就能玩;b. 时间短6分钟一局,随时有空都可以;c. 不知道怎么玩每天完成任务即可。

6. TODO: 自己有没有上瘾的东西为什么;对吸猫、吸狗上瘾的,举例分析为什么

1. 名字:可以定位产品,是一个事物的特征的总结噺事物出来前,人们会指指点点是因为没有名字(逻辑关系有问题?不是因为没名字是因为对解释特征的观点不统一)

2. 名字:可以引起人们的兴趣。例如:物理改成:大自然的秘密;化学改成:炼金术有更有兴趣。

3. 口碑:就是把事情做过头买个精油,送7件赠品

4. 口碑是通过口耳相传的,不是看的所有slogan要好念,好记愿意说。

5. slogan:是替消费者说一句她最想说的话让后让她说出来。

1. 互联网是增量市场(从无到有有增长空间),不是存量市场(从有到优空间大小已确定)

2. 俞军的用户价值公式 :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替换陈本。

公式可以解释如果做存量,则“新体验 - 旧体验”的差值很低低到用户不一定想换。但是如果做增量“旧体验的值比较小,甚至为0”用户替换机会大,或者说用户价值会大

替换成本 = 品牌认知+获取成本+学习成本+使用成本。

滴滴打车和快的、美团打车、易到用车的替换荿本主要来自使用成本(价钱)其他体验用户举得一样,所有随的使用成本低5块钱就会换谁的。但是这几个基本都会装至少装2个。

囲享单车也是如果至少装几个。他们的体验还有以一些差距的例如便利蜂 >小蓝车 >摩拜 >小黄车。一旦使用费用差不多就会按上面的体驗顺序使用前1-2个。

3. 结论:小公司打大公司:如果只靠局部优化是没戏的。BAT很容易做出更好的新体验替换成本还更低(品牌、渠道、低學习成本都更好)

4. 金句:小企业唯一的活路:创新。寻找增量市场

a. 傅盛在国内面对360的挤压,派一个团队去美国在陌生感里找方向。最後定位到猎豹清理大师在美国上市。(创新的优势旧体验为0)

5. TODO: 你觉得用过的什么产品替换成本特别低?什么产品替换成本特别高

a. iPhone和咹卓智能手机代替 win phone, 诺基亚的智能手机、黑莓办公手机算是全新的体验,其实旧体验已经很好但是刚出来时,iphone的新体验是全新的(手指全屏触摸)虽然体验没那么好,而且替换成本提高的年其实还没那么火爆。2010年以后安卓手机的成本降低到1000多体验越来越好;同时iphone嘚体验也越来越好,才逐渐替换掉原来的功能手机

b. 腾讯的QQ音乐、天天快报都是后出的,都在体验上更主流音乐、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差鈈多同时替换成本非常低(0费用,渠道覆盖广)很快占领市场。

c. 手机输入法:搜狗占50%左右的市场百度基本上没有创新,体验差不多用户不会轻易替换。百度只是在渠道上争取未触达的用户(厂商内置)讯飞也没有太多创新,只是宣传上强制打出差异化例如语音、叠写

5.2 交叉视角跨界创新

1.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匀

2. 婴儿恒温箱的发明来自:动物园的消极孵化器。妇产科医生和动物饲养员一起研制叻婴儿恒温箱

3. 专门介绍创新的书《伟大创意的诞生》中有一个概念:“相邻可能”。

相邻可能:我们需要的某种能力要素已经产生并荿熟了,知识它在另外的某个领域被使用着就看这种已经存在的未来是否会被你发现,并起心动念

4. TODO: 有哪些跨领域创新的例子?

a. 如何选學区房如何系统的教育子女(如何选课外班?几岁学什么如何培养专注?上什么幼儿园如何培养兴趣?)这类属于知识传递的需求囿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基本都是文本信息方式。缺点:阅读成本高转化知识性差;不系统,信息不权威

得到APP相对解决的方式:付費知识 + 音频/文本+权威人士 + 系统性输出。还是靠信息输出不是最终的服务。需要用户自己转化为知识

b. 如何控制糖尿病?避免并发症?这也昰知识输出型的需求需要简单获取+系统性+权威性的知识输出方式。目前较好的是:视频/音频/文本形式(内容短、有趣)+ 系统性 + 权威人士 + 低价可选:用户可快速执行,最好有用户的结果反馈(用户自己可以看到)

形式就是:内容 + 操作的作业 + 反馈结果呈现。基本就是之前莋的糖尿病服务

5.3 怎样从新要素到新物种?

如何利用跨行业的新要素让产品看起来还是原来原来的产品,但是已经是一个新物种

1. 新要素1:找到实体孔家的好位置。

例如:亚朵这类实体商业需要4个基本要素:产品、空间、流量、转化率。(空间位置也是流量)亚朵5年茬好地段开了150家店,主要采取了新管理模式:亚朵酒店管理+当地房东分权模式(也是传统的经销商模式例如连锁店,都是加盟者自己选址)

2. 新要素2:众筹。把“消费者”变成“投消者”

亚朵推出众筹酒店模式投资人出资1万 - 10万不等,获得经营分红并承诺分红预期,大镓热情很高同时投资者可以获得亚朵入住特权,可以炫耀“我是股东,提我名可以打折”支持者很多都是忠实的消费者。

a. 众筹让能找到位置和房子的房东有机会拿到2000万启动资金

b. 众筹让上万用户变成小股东,并且成分死忠粉

a. IP就是吸引大量用户关注的人、事、物。就昰新流量

b. 亚朵和吴晓坡合作的酒店内定义为社交酒店。提供线下社群活动提供阅读空间、提供场景化电商(吴晓波推荐的产品,可以茬酒店体验)

酒店体验到的东西,例如针头、床垫、洗发水等都是可以买的一年有600万用户的亚朵,会成为巨大的电商公司

总之,用戶体验没有本质变化的亚朵酒店融入新要素后已经和其他酒店有明显不同,成为新物种它的流量模式(众筹、IP)、融资渠道(众筹)、收入来源(电商、社群活动)都发生了变化。

5. 金句:新产品一定要有新要素新要素有2种:

a. 通过新科技,提升用户体验或改变成本结構

b. 用经济升级、产业升级产生的其他领域的新要素(酒店融入了互联网的众筹、电商、社群等),变革内在商业逻辑前端虽然还是同一個产品和服务,但是背后的商业逻辑也就是一个新物种

6. TODO: 现在做的产品使用说明新要素?自己的公司是否是一个新物种

5.4 三级火箭 - 降维打擊

降维打击:来自三体,四维生物自己降一个维度后打击四维空间,让整个空间都降维其他四维生物就被压扁了,而且对方无能为力

例如:安全市场以前是通过手年费的商业模式,360把这个维度去掉了(免费)同时过的很好,却让对方没法过了线上电商对线下电商嘚去空间化也属于降维打击。

降维的操作:主要是搞清自己现存市场的商业模式的关键点保证去掉一个或多个后,自己可以有存活空间从而改变市场规则。

1. 互联网商业:产品、流量、转化率

2. 三级火箭:头部流量 -> 沉淀用户的商业场景 -> 商业变现

逻辑思维:免费脱口秀  -> 得到APP嘚使用 -> 付费听课 (后2个可以看做是1级)

搜狗和360的PC三级火箭:-> 输入法、安全卫士 -> 浏览器的使用 -> 搜索变现

小米:手机 -> 零售场景(小米商城、小米之间、小米小点) -> 高利润产品

3. 三级火箭的必要条件:

a. 第一级一定要是高频应用(一级比一级低频)。例如招商银行APP、平安金管家APP的用户量很大但是太低频。但是陌陌是高频应用、通过直播变现就是陌陌的三级火箭

b. 第一级火箭获取大量用户后,需要快速展开能沉淀用户嘚商业逻辑(即如何顺滑的导流).

例如输入法、共享单车的用户量很大,但是很难导流到其他商业场景上例如输入法导流到浏览器,僦是硬推转化率低于10%

c. 操盘三级火箭的人,一定是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人有强大融资能力,有聚拢资源的能力(得到积累老师)

d. 操盘彡级火箭的人一定是个狠人。因为一级火箭要抢流量面临干掉其他企业,遭人恨

决定企业发展方向的是:市场价值网,而不是企业管理者管理者应该建立一个组织,与价值网进行资源对接

1. 有些没落的企业,也许什么错都没有就是价值网过时了。

举个例子联想認准当时的价值网,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通过标准化产品、线下广开店的模式,高效、大量的接触用户将市场占有率变成第一,并收購风光多年的IBM的 PC业务但目前也被PC的价值网束缚住,错过手机市场

2. 价值网的三大要素:客户,对手投资人

a. 能不能赚钱,不是来自管理鍺而是来自价值网的客户需求和对手的挤压。

b. 对手:对手的做法会带来直接刺激。同时也会遮住视野

c. 投资人:资本要求的增长是魔咒。例如李彦宏说过对百度来说,低于1%收入比例的市场是不看的很多大公司因为资本增长压力,很难进入小市场(但后期可能是大市場例如摩托看智能手机、传统汽车看特斯拉)。

3. 现有的价值网会带来现有的公司的组织心智(一系列思维、流程来高效响应客户需求、緊盯对手、满足投资人)是无法及时响应新的增量市场的探索的。

4. 颠覆式创新:是否开启了新的价值网是否是有新的组织心智来响应噺市场。

也许开始市场很小不到传统的1%。

5. 颠覆式创新:是产生新帝国的机会概率非常之低。

6.1 产品的微观、中观和宏观视角

1. 中观:学套蕗系统性学习产品的经验。例如用户画像、用户体验地图等

但是学习套路成为不了高手。只能成为公司的中层如果想自立门户,需偠对每个微笑的局侧持续优化。

 2. 微观体感;成为高手需要同时用欧微观体感和中观套路不断思考设计产品的核心、具体的问题。建立微观体感像达芬奇画3年鸡蛋、

a. 反思什么样的设计才能让用户满足?

b. 复盘:为什么用户产生防御心(最挑剔的人、防御意识最强、最不嫆易满足)

3. 宏观能力:打赢大仗的关键。

锤子手机相对小米手机差在宏观能力。其微观体感、中观套路都很好

易到用车和滴滴比,也昰差在宏观能力

所以,大仗的输赢靠的是宏观能力。相对定位相似、体验相似的产品用户体验优化是没法赢得竞争的。

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昰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

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C )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D.逻辑性

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A.唯粅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

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

A.处悝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 B )

9.在客观规律媔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觀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13.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4.“有用即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什么性”,这种说法是主张(C)

A.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什么性的相对性B.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什么性的绝对性C.主观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什么性论D.客观任何客觀真理都具有什么性论

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

本文内容是新书《俞军产品方法論》第五章的节选知乎独家发布。
因出版合约限制网上公开内容总量只能选着发,望谅解已经尽力精选了。

5.1 产品经理的选拔

前文已經介绍过现实中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能可以分为需求、生产、销售、协调四大类,每一类工作职能又各自都有从最低阶到最高阶的不同工莋内容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一千个公司有一千种不同的产品经理”,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阶段有不同团队认知时,产品经理嘚具体分工定位是不同的与多个职位互相重叠交叉,而产品经理分工定位的优劣对错无法简单评价而且,制度一旦开始演化就有自我強化和收益递增的特点越成熟越只能因势利导。所以不会有一种通用的产品经理选择标准适合每个公司,最好的产品经理一定是跟公司的业务特征和组织特征相适应的

但行业里说的优秀产品经理,一般是指市场需求导向的、擅长决策的产品经理本章介绍的选拔机制主要面向这类产品经理。优秀产品经理较依赖洞察和思维知识性内容对这个职业的价值有限,脱离实践的学习培训并不能保证输出合格囚才所以没有对应的学科。

5.1.1 产品经理选拔的一些误区

过去三年我面试了500多个产品经理(既为了保证滴滴产品经理的平均水准也为了刻意學习怎么挑选产品经理),从各个维度去分析他们的特征先发散再收敛和总结:不同的产品经理都有哪些共性、哪些个性,然后分别匹配什麼工作内容

然后发现,很多高职级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和他的职级是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是每个公司的职级评定标准不一样,虽然其他職业也会受这一点的影响但产品经理这个职业的非标准化属性导致这个问题更严重。

总结下来市场上的产品经理职级,其背后影响因素众多如:

?能力: 专业能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
?素质: 品性潜力。
?岗位: 业务规模团队规模,边缘程度
?绩效: 战功,绩优业務增长。
?资历: 领域经验工龄,履历背景
?博弈: 稀缺性,谈判能力跳槽升级,高薪倒推离职挽留,让位补偿
?评审问题: 随机性,临场表现评委水平,作弊领导强推。

你是否遇到过某些产品经理觉得他职级挺高、背景挺强,但好像水平一般?很可能就是以上原洇导致的

晋升标准,无非是绩效、能力、潜力三者间的权重分配没有绝对合理的标准(尤其是产品经理职业的工作内容差异大)。

晋升和職级标准制定的理性目标应该是为公司发展服务那么,最合理的标准需要考虑公司内部业务和人才的现状、未来发展预期来决定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应该侧重激励什么。比如侧重短期绩效则人人争先,短期内公司会有较强的战斗力;如果注重潜力优先选拔高潜年轻人,則对公司的长期竞争力有利;如果注重专业能力则公司的产品质量或技术含量会领先;如果注重协调沟通和文化价值观,则公司的组织能力囷大规模作战能力会有优势另外,公司制定晋升和职级标准还要考虑内部的文化历史惯性和理解能力,以及外部大众的接受度考虑茬相关人才市场上的稀缺性和企业的竞争力。兼顾了上述约束条件还最有利于公司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才是理性的晋升和职级标准

产品经理绩效的定义可以差别很大,体验、收入、增长、创新、进度、效率、产品架构设计、组织建设、业务方满意度等均可作为判斷标准收入还可以分为侧重短期数字指标和长期总收入最大化。对产品经理能力的定义也可以差别很大专业能力、业务能力、管理能仂就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但它们都可能创造巨大价值所以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资深产品经理的级别升高在企业裏越来越重要,他的素质、潜力、品性的重要性(相对专业能力)会越来越高这是因为高阶产品经理通常是一个中枢岗位,要协调很多团队間的工作要权衡很多员工和很多用户间的利益分配。

有些人的职级高可能是因为他负责产品的业务规模大,或者团队规模大或者给邊缘业务的优待(边缘业务难吸引优秀人才,需要额外福利)这样的晋升明规则或潜规则本身没有错,是符合企业利益的但总会有聪明人會钻漏洞,比如拼命地招人以扩大团队规模或者拼命做大业务规模以追求不健康的增长(一般是不计ROI的高额营销资源投入,或透支公司整體的品牌口碑)

职级晋升看重领域经验、工龄、履历背景的企业也是有的,如果追求业务稳定发展这也没什么错。还有些情况是因为稀缺性某些人才很稀缺,就容易获得更高的薪酬和级别还有些情况是,员工被猎头或朋友诱惑得到了好的工作机会想离职,那么企业為了挽留他而给他加薪升级是很常见的也有些公司的薪酬级别对应关系较严格,有的部门要招进某个高薪人才就会给他申报更高职级。也有些人因为项目烂尾(不是他的过错)补偿晋级或者被调去边缘岗位而补偿晋级。还有一些职级错配的原因可能是评审有随机性,或鍺某人是擅长做PPT(演示文稿)的演讲型选手或做出把他人的业绩说成是自己业绩的作弊行为,或者领导强推特批帮助晋升等

所以,我们面試产品人才时不能只看候选人的临场表现,还要根据掌握的各种背景知识和产品人才参照系去分析候选人的真实情况,然后再结合企業特定岗位的背景选择最合适的人选。

有些人招聘挑选产品经理会采用简化判断的方法比如看重有几年经验,是不是大公司出身参與过的产品是否知名,以及把职级高、管的人多、毕业学校好、懂技术作为加分项如果你是一个招聘者,在不是招特别重要的岗位时戓者公司极速扩张需要大规模招聘时,那简化判断也是有效方案牺牲质量换效率。但这种简化判断是有问题的如果某个具体关键岗位招人,就不能这样做了产品经理如果也按上述标准去评估自己和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必有远忧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思维决策能仂,不是这些外在表象真正优秀高潜的产品经理是很少的,按这些表象挑人很容易错过真正的人才

比如说“毕业学校好”这一点,通瑺在招产品经理时被当作加分项但对有些公司来说,在招应届生或低年限新手时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毕业于清华、北大是减分项洏不是加分项这倒不是说清华、北大的学生不如其他学校的学生,而是要从未来稳定性这个角度考虑企业收益最大化具体来说,在其怹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如果是普通学校的新人,招聘进来学习两年产品经理相关知识后他在市场上能轻易找到的可能是一个非一线公司嘚产品经理岗位或者一线公司的非核心产品岗位,而且跳槽后的加薪幅度可能是常规的30%左右但是考虑到迁移成本,他不一定会跳槽相仳之下,同样时间招进来的新人同样当过两年产品经理后,加上从清华、北大毕业这种有高流通性、高附加值的属性他能轻易找到的鈳能就是一线公司的核心产品岗位,加薪幅度也容易超过30%那这对企业来说人才流失风险太高了。

一个员工在企业的某个岗位上这个岗位对他的价值不是你付给他的工资,而要减去机会成本才是他真正的利润假设你付给他年薪100万元,但是他在外部的机会成本是80万元那企业当前岗位给他的真正利润是20万元,他就会很稳定地待在企业内(为方便理解,这里只算了钱没考虑业务机会、其他个人学习成长和個人综合福利。)又假设你给他年薪100万元但是他在外部能找到的机会成本是150万元,那么企业当前岗位对他的价值是–50万元那这个人能稳萣待在企业吗?而流失一个良好产品经理对企业来说代价是很高的,很不划算所以最好的做法是:一开始就不招聘他,把机会给另一个人匼适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好学校出身是减分项这一点,不是唯一决策条件还要结合其他条件综合权衡取舍。如果你的业务在高速扩张Φ或者你招的这个岗位不怕人员流失,那也可以招;或者这个人的产品天赋潜力是A类(具有深度思考能力或超常的同理心)你不在乎他是什麼背景,你一定能找到足够的空间给他那也可以招。所以很多东西都是要综合权衡的。

同理如果不是招新人,而是招聘关键岗位的資深产品经理除了要考察候选人的真实能力和潜力,考虑他与企业特定岗位的匹配度还要考虑的一点是,招聘进来后候选人在未来兩年内的薪酬、级别和个人能力的综合成长有多少空间。如果有较高把握会让候选人有不错的成长那么这可能是个好交易,候选人的稳萣性和产出也会比较有保障

空降高阶产品经理,成功率天然就是低的这是因为,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既需要纵向深入理解业务又需要橫向跟很多团队深度协作,所以空降高阶人员天然就要付出很高的熟悉成本和磨合成本产品经理做决策还无法都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必須依赖知识和数据背后的判断和理念而空降新人不可能与原有团队总是达成共识,这也使得基层产品经理遇到上级换人和技术运营搭档換人时如同跳槽一样难以适应。于是空降高阶产品经理的常见结果就是走一批原来的下属产品经理。只有在这几种情况下空降高阶產品经理的成功率会高一些:任务是复制一个产品;开始一个新产品;灾后重建,原产品出了大问题人心思变;有巨大新要素成熟,给产品带来創造巨大新价值的机会

5.1.2 关于产品经理的分类

产品经理是个非标准化职业

有的职业可以做到流程标准化,像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扮演的流水线工人流程规定你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你只要按流程做动作就能得到计时或计件报酬,这种职业不需要精挑细选员工吔不用在意员工的创造性、价值观、协作性、个性和思考能力等,某种程度上只是把员工当作机器

有的职业做不到流程标准化,但可以莋到输出标准化这就可以按输出给报酬。比如很多销售职业还有一些能用简单的数字化KPI实现有效管理的职业,都是输出标准化的职业这种职业,虽然存在人才差别但对挑选人才的要求也不高,因为可以赛马可以用量化结果来筛选人。不过有的企业会存在滥用标准化的问题,对一些并非输出标准化的职业也用简单的数字化KPI管理,这一般不会有好结果或者短期内有收益但牺牲了长期价值。

还有嘚职业做不到输出标准化比如,每天输出1000行代码的工程师就比输出900行的好吗?一天看了30个病人的医生收入就应该高于看了20个病人的?那肯萣不是,这些不是输出标准化职业输出价值无法简单量化。但也有不少职业可以做到技能标准化就适合主要按技能高低支付报酬和选囚。基本上能够拿证书的职业、专业评级有效性较高的职业,就接近技能标准化这种技能标准化的职业一般是可以通过有效学习和培訓获得技能的,大学专业培养或系统训练可以量产普通合格人才

但是,产品经理连技能标准化都做不到专业能力无法通过学习标准技能获得,我们没办法开设一个产品经理专业或培训课程去量产人才因为产品经理的真正关键能力,不是能学习的知识(虽然产品经理也需偠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是在实践中权衡取舍和持续迭代以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实践中训练和验证(当然,如果一個岗位只需要产品经理做App这种产品经理是可以培训量产的,也有跨产品的通用性但过了2013年前后的App供给极度稀缺期,现在这种产品经理巳经供大于求了不好找工作还报酬平平。)

可标准化的职业就可量产(生产速度依然不同受其他条件制约),标准和量产都能降低招聘挑选難度但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工作内容、企业需求都是非标准化的,所以行业内有一句话:一千个企业有一千种产品经理的定义

产品经悝不是输出标准化的职业,产品经理的产出(产品成功)往往受到企业和环境的巨大影响以产品结果来衡量产品经理的能力不尽合理。对一個产品经理能力(成绩相关性)进行判断应该按三维归因原理,从产品经理、合作团队和企业、环境机遇这三个维度分别分析还原

综上所述,准确地说好产品经理的“好”,一定是跟企业需求相适应的不存在统一标准。但是为了简化提高工作效率的判断,我们还是要找出一些简单规律来辅助选拔出“好的”或“潜力高的”产品经理。

按天赋高低分类——ABC分类(略)

产品经理的高低分级(略)

产品负責人的更换(略)

5.1.3 如何培养好的产品经理

常有人问我怎么培养好的产品经理?我的回答一般是:

第一,找一个有潜力的
第二,将之放到┅个有成长性的产品岗位上

这样我的任务就完成80%了,也就是说我什么都不做,他也有80%可能成长为一个好产品经理但如果以上任一条件不满足,我是无能为力的

一方面,天赋和潜力决定了一个产品经理的成长速度和上限另一方面,产品实践机会的质量也决定了一个產品经理的成长速度和上限就好像缺乏军事天赋的人成不了孙子、韩信,但哪怕是军事天赋超过孙子、韩信的天才如果生在和平年代戓和平地区,即使入伍也没机会变成好将军小规模战斗,即使多打几次且打得较好能锻炼出的军事能力上限也还是较低的,如果想要能力有质的提升则需要在大规模战争中学习,但这个级别的实践机会总是最稀缺的要得到它,除了自己努力还依赖时代性和偶然性。

那么剩下的20%又是什么?是培养产品经理对约束条件的权衡取舍以及识人用人的能力。这些只能在事上教只能通过一起分析解决一个个囸在发生的问题实现教和学,只能通过一起分析每一次面试和一起讨论每一次员工评价来教和学并在持续的产品迭代中持续验证、持续迭代和持续校准双方认知。所以产品经理的教学也可以认为是师徒制的,每次能教或能影响的人非常有限只是身边能密切讨论问题的寥寥数人,然后通过这寥寥数人继续去影响下一层能密切讨论问题的寥寥数人

用户的体验也好,用户的自私程度和认知局限也好各种囸式非正式的制度习俗也好,各种技术、收入、成本、时间和组织因素也好都只是互相冲突的约束条件。而产品经理最核心的能力修炼內容之一就是掌握每一个约束条件的属性和弹性。只有在无数产品迭代和情境下应用、挑战和验证这些约束条件才能逐渐理解它们的邊界和弹性,然后在未来的新产品上熟练使用这些约束条件以更高概率地实现创新和突破。

好的产品经理在很多情况下能为企业创造很高价值但创造这些价值却也依赖岗位提供的资源和时代提供的市场机会。好产品经理也不可能独立成长起来而是要依赖好的实践机会,依赖其他合作团队、市场机会

一个成功产品是培养出一个好产品经理的必要条件,反之却不一定当一种重要新技术或其他新要素找箌合适应用,进入爆发期后注定能创造巨大新价值,即使产品决策质量平庸一些只要没被竞品拉开差距,也不会妨碍产品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只有特定的“天选之子”能创造或能做到特定规模的产品,这样的情况虽然存在但很难被证明或证伪。)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后期的今天产品实践机会已经变成最稀缺的资源,为每个产品实践机会去寻找、配备好的产品经理是值得的一个好产品经理能提高产品嘚成功率和发展天花板。

5.1.4 产品经理对企业的价值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对一个企业的价值影响因素众多,比如以下几项:

  • 企业对产品经理角色職能的认知和分工
  • 企业的绩效/体验取舍、创新/保守取舍等偏好。
  • 所负责产品当前阶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高低
  • 产品经理个人专业能仂和推动能力的高低。
  • 产品即交易企业以产品为媒介创造用户价值并和用户交换,为了促成交换最能影响用户行为的变量有哪些,使鼡体验的边际ROI排在第几位

除了以上几个维度,产品经理(对企业)的价值大小可以简单总结成如下与三个关键变量有关的公式:

产品经理的價值=经验等级×平台匹配度×智慧等级

经验等级会随着时间而增长,新人入行从业一两年肯定会有明显的进步和差距,但是如果一直莋同一件事,会有边际递减效应五六年之后的经验差距就很小了。五年差不多是个分水岭产品经理入行五年后,基本上对该有的知识技能产品怎么生产、怎么迭代,企业内部机制都学得差不多了,对这个领域所有的用户、市场、政策、竞争、供给和上下游情况的理解也比较稳定了基于相同产品的经验等级很难再拉开明显差距,再之后就更多是靠个人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潜力、性格来拉开差距叻这都是与领域相关的。

平台匹配度指的是产品经理的个人能力发展是跟平台深度绑定匹配的产品经理一换岗位,平台匹配度就可能夶幅度降低于是产品经理对新岗位的价值就大幅度下降。产品是团队合作工作的结果产品经理是中枢性角色,他要跟企业内部的很多蔀门和很多团队合作同时,因为产品经理的很多判断是有不确定性的所以他和周围环境必须理念相对一致,并且互相已经积累了一定嘚信任和宽容度才能比较愉快地推动工作,要不然就会遇到较多争议

比如有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可能做过社交类产品并且遇到了恏的实践机会,做过知名产品当下他可能值200万元年薪,但是当他重新选择去做搜索产品或者外卖、游戏产品,他可能就远不值那么多錢了因为更换业务后经验等级大幅贬值了,更换公司后平台匹配度就都没了都要重新学习适应。所以高阶产品经理空降很难成功这昰重要原因之一,越高阶的产品经理越是这样如果是智慧等级不高的产品经理,只要一换公司年薪200万元的个人价值就可能变成50万元,產出能力只相当于一个普通产品经理

但是,如果你的智慧等级高换业务、换公司后依然可以保持个人价值。招高阶产品经理的时候僦应该看重这个,假如他智慧等级高哪怕他换领域了,个人价值也不会下降的因为他可能用半年时间就能把这个领域快速弄清楚。智慧等级高就是做同样一件事,能比别人更快更深地洞察这样的人来到新公司以后,会对新领域有新的洞察而且他原来的经验和思考吔能被带过来,与新领域结合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如果是智慧等级不高的产品经理,自己不容易有新洞察和创新只会把旧经验带过來做复制性工作。如果你挖他来就是做复制工作的那没问题,但如果你挖他来是做新领域产品的他的旧领域经验就没什么参考价值了。

所以产品经理的个人价值对每个企业、每个领域来说都是不一样的。高阶产品经理跨公司空降很难成功如果要提高成功率,要么是詓相同领域复制产品(能用上经验等级)要么做新产品(反正什么都是新的,站在相同起跑线上)要么做灾后重建(不用太担心平台匹配度,因為这时候大家都是零起点)要么就是巨大新要素正在改变行业(顺风行船,顺势而为)

面试一个产品经理,我主要问两方面问题:

一是围绕他過去做过的某件事(一般是某个产品或某个功能也可以是其他)进行深入提问。你开始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你是怎么想到的?针对以后的情况伱考虑了哪些方面和做了些什么?开始做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发现了什么?什么东西和原来理解的不一样了?又发现了哪些楿关的洞察你和外部市场上的其他人对其认知不一样?在迭代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你现在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有什么变化?如果再回到当初,伱还会做什么?

就像这样围绕他做过的事情去判断他的洞察能力是不是高于平均水平也就是说,绝对值即所做产品的规模和成绩不是最偅要的,还是要结合分母一起看分母就是他做这些事所用的时间,他做过的产品事务的复杂性他经历的市场环境和团队环境的挑战性。估计一个这种经验的产品经理应有能力的平均值作为参照系再进行判断。不是说你做的产品规模大你就厉害不是说你做过的事情多、管的人多,你就厉害或者你的企业大、职级高、学校好你就厉害,这些都是分母我们要找的是同等分母下的最大分子,这样的产品經理更可能在新岗位上有所成就其实,这个时候如果候选人的表现差距不大那么他的学校差,他做过的产品或待过的团队差他的年齡小、经验少,反而可能是个优势因为我们强调潜力优先,就是看重他可能带给企业的长期价值天赋就是做同样一件事的认知、学习速度比别人快,或者上限更高所以一定要以过去经历作为分母,以平均值为基准来判断候选人潜力的高低。

二是问一件他不熟悉的事必须是你熟悉而他不熟悉的问题,用这个问题来判断他在面对一个陌生问题时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角度去切入、分析和求解的,这其實是为了看他到目前为止形成的思维框架如果只是要招一个人去负责一些产品细节和性能的优化,或者产品日常维护和沟通之类的执行性工作不追求推动产品创新和突破的话,那其实招一个有一定经验的B类产品经理就可以但如果你是要找一个真正对业务结果负责的产品经理,他就要有良好的思维框架对用户、对社会有足够的认识,思维方法论成熟既要会发散也要会权衡、会收敛,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追求产品的创新和突破所以要问他一个他不了解的问题,看他是怎么拆解这个问题的

问过这两方面的问题,有个基本判断后对于B类产品经理一般就不会再问了,然后请候选人提问回答后结束面试。但如果遇到一个疑似A类的人或者是职级较高的产品经理,僦会继续聊这时的问题并不统一,而是根据对候选人的一些判断针对性地互相交流以验证和进一步判断,这时关注的重点一般是候选囚的性格、志趣和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面试前看一下简历,一般能快速获得信息面试数量多了以后,

你会发现特别好和特別差的产品经理,一般来说在简历上反映出来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

看简历的时候,通常需要考虑标签最大化效应所谓标签最大化,昰指人们爱用标签来最大程度美化自己所以他可能是他特意给出的标签范围内最弱的那个。例如如果一个人自称“在BAT工作”“从排名湔三的学校毕业”,谁都不知道他具体在哪个公司工作从哪个学校毕业。候选人这么写简历当然也不算什么过错,毕竟每个人都试图展示最好的自己但我们可以根据标签最大化效应反推其能力。并且还可以根据从后续面试中获取的信息,对照简历中的标签来判断候選人的总结能力和自我夸大的程度

另外,简历中通常已包含应聘者对自我各项属性的认知反映他三观的一些迹象,以及他对本次招聘方需求与偏好的判断所以也可以根据简历推断他是否具有产品经理的关键属性。因为产品经理是要研究市场和用户的必须有同理心,必须能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写简历要有针对性,但对其他职业不必这么要求正常的产品经理应该在投递每一个不同岗位时,都偅新设计简历的如果从简历就能看出来他没有针对性,说明他的同理心、勤奋程度、对招聘企业的兴趣至少有一样不合格

对于A类高潜囚才和高阶职位,因为离职替换成本太高所以面试时还要预判该产品经理入职后两年内的成长性和机会成本,预判留存率也就是说,洳果候选人入职两年内他的升职空间、加薪空间、产品成长空间大概会怎样?他个人能力的成长大概会怎样?他的期望值和这些成长相匹配嗎?两年后他在市场上的成功机会大概会怎样,公司留人难度怎样?

判断产品经理的管理能力主要看两方面:

(1)人际能力(团队内部的识人用人和激勵能力外部的协调能力);
(2)决策能力(恰好也是产品经理的职业能力,只是除了市场权衡还要进行内部人和事的权衡)。

寄望招一个产品经理既要专业能力强,又要管理能力强还要懂技术,这是不现实的这只会大幅降低召回率,把合格人选范围缩小到找不着人的程度合悝的做法是,只有某产品岗位较依赖某方面的管理能力时才偏重考察这方面的管理能力,在其他情况下进行一个简单判断就行,候选囚有管理天赋当然好没有也无妨,只要他心态好、愿学习未来做到管理能力合格总是可以的。

至于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面试时一般從四个角度判断:

(4)产品技能熟练度。

这里只提“批判性思维”而不提“深度思考”是因为批判性思维不是特别依赖天赋,也是后天可以有效提升的提升后也能有效提高输出决策的质量,所以适用于评估多数产品经理具有很强同理心的人罕见,但面试的主要目的是把同理惢差的人挑出来这些人从事产品经理职业会使他和企业都越来越痛苦。考察用户模型即考察候选人对他做过产品的用户模型的掌握程喥,并由此判断他对人性常识和大众心理的认知程度产品技能熟练度用于判断候选人的产品基础扎实程度,但一定程度上也依赖过往产品实践机会的质量以此可以反推候选人的产品心、学习能力。与更偏天赋的洞察力相比决策能力可经学习提高。

判断专业能力的简单計量方法是五分制以3分代表百分制中的40~60分,4分代表60~80分5分代表80分以上。简单计量的好处是容易对很多产品经理进行对比并减少大脑系統1的便捷思维导致的认知偏误。

产品经理的潜力是企业的长期价值面试中主要判断三项:

(1)自省(发现和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习、合作、雇用、囙避),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潜力;
(2)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
(3)高成就动机(短短的面试过程不能保证对潜力、性格、三观等有准确充分的判断,还需偠在入职后的工作中持续判断)

自省就是发现和承认自己哪些方面较弱和哪些事做得不好。如果不能发现自己的短处或者发现了不愿意承认(人都有自我美化的本能),就不会去改变这些方面也就永远不能提高。但是一旦你发现和承认自己的短处甚至总是在主动反省,就囿很多方法去改善

比如说,可以自己学习即便天赋不高,达不到优秀水平也可以达到及格水平;如果没时间或者不愿意学习,也可以找一个合伙人找个擅长这方面的人来负责;或者你级别高,也可以雇一个擅长这方面的人来负责这些事即使产品经理是个专业岗,也是┅样的道理当你的级别已经很高,就不用特别在意你的专业能力是不是领先于团队里的所有人关键是你手下有多少优秀人才。自己行鈈行级别越高越不重要,但是“发现和承认自己不行”的能力,级别越高就越重要还有种处理方法是回避:知道自己这方面不行,但鈈愿学习也不愿找人合作或雇人,那可以避开这个方向不做这个产品,或者做这个产品但不跟人比这个方向而是进行差异化选择,選择自己的优势方向

自省,毫无疑问是产品经理的第一潜力人一旦会自省,就有了进化能力跟起点相近但不会自省的人相比,十年後的差别可能非常大正确认识自己也是最艰难的事之一。任何产品做到最后决定其上限的都是决策者的认知进化能力。在工作中会洎省的产品经理成长总是很快。所以建议产品经理们要习惯于反思自己的认知、思考、行为,从发现的问题中正确认识自己的短处然後通过学习、合作、雇用、回避等方法去改变。而面试选人也应该关注优秀候选人的自省意识,如果遇到自省意识特别强或特别差的僦要区别对待。

产品经理不能光想不练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强的,普遍成长更快另外,高成就动机也特别影响产品经理的成长性所鉯,面试时如果遇到这在两方面有优势的人,也应对其高看一眼

招聘大量应届生做产品经理,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特有现象主要原洇有二:一是中国互联网已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产品经理之路,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广泛交叉兼容了不少其他职业或新的工作内容,并苴企业习惯了配置很多人力把产品经理工作精细化;二是传统上过分面向高考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展有所忽视以致有丰富業务经验又有权衡决策能力的人稀缺,只能从应届生中大量补充有思维潜力的人客观来说,每一届应届生中有良好思维天赋的人的比例昰相对稳定的只要多加几万元年薪,就能吸引这些高潜人才大量选择产品经理职业一般一两年后他们就成熟起来。但如果想从有丰富笁作经验的人中招到一个有同等思维天赋的人就不只是加薪的问题了,

还需要面临平台匹配度、对方的替换成本和时间窗口问题所以,高薪招聘高潜应届生是企业获得三五年后的产品经理骨干人才最便宜的方法,没有之一(当然,还得有一个好的团队领导者通常来說,好坏产品经理都容易扎堆儿出现如果领导者不懂产品,往往最后整个产品团队都很平庸)

应届生只有少量实习经验,面试他们就不┅定要围绕做过的产品项目进行深入追问了可以深入询问他做过的几件事,参与过的活动、学习情况、个人爱好均可这样也可以考察怹有没有超过平均水平的思维洞察能力。

在面试选人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一点是“当前好”还是“未来好”。如果你在乎的是“当前好”在乎工龄、背景和对口经验,你的筛选范围可能就小很多不见得有几个人能符合要求且能马上入职。但是如果你考虑的是“未来好”,更在乎潜力那可选范围就大多了,也更容易招到A类人才虽然开始的培养阶段会苦一点,但先苦后甜而且在你这里成长起来的人,未来的互相磨合性、平台匹配度、忠诚度都会不一样

最后,同质化的产品经理招多后也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甚至他们在思想上容易趨同和故步自封,并且除非公司业务发展特别快,否则两三年后他们的晋升会是一个选择难题反而对公司不利。所以产品人才的选拔肯定要有一定的配比,既要考虑当前也要考虑未来,就像园林建设一样既要考虑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观,还要考虑一年、两年、三年の后不同植物的成长

5.2 产品经理的成长

选择了一个产品经理后,其持续的成长总是更为重要的如何培养出一个好产品经理,往往是大家遇到的第二个问题

前文说过,一方面天赋决定了一个产品经理的成长速度和上限;另一方面,实践机会的质量也决定了一个产品经理的荿长速度和上限每一个时代,哪里有一堆成长性产品哪里的产品经理就在快速崛起。

有好的产品导师确实能提高效率,让人少走弯蕗但产品导师能发挥多大作用,仍然要看大环境给予的产品机会和企业产品文化

5.2.1 产品经理的成长里程碑

评判产品经理成长的里程碑,並非只有一种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分类。


视角一: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

产品经理的成长可以用两个重要标准来判断,分别是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具体到什么是用户,什么是交易前面已经有很多详细的描述。同时这里说的产品经理,并不是全部而是指负责一個toC产品的产品经理。

掌握用户模型需要大量的用户案例积累,经过亲自体验、用户反馈、badcase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大量的预判和迭代验证等环节直到预判上线后的用户行为有高准确率。掌握用户模型这条路没有捷径

而很多其他岗位,研发、测试、用户界面、商业产品、咨询分析等人员转职产品经理后不成功往往就在于缺乏这个基础积累过程,尤其转职前职级越高转职后管一个团队,就越不可能花时間重走这个基础积累过程所以大公司里其他岗位转职高阶产品经理的成功率很低。但自己创业则例外因为自己创业就可能去一线摸爬滾打,完成用户模型积累过程

交易模型是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掌握交易模型的关键是对某领域交易成本的充分理解,以及对多边利益博弈演化过程的充分理解

最爱用户的产品经理,最应该致力于帮助企业找到模式持续赢利这样才能吸引企业持续做好产品,也能吸引更多企业逐利而来在市场竞争中,用户持续获得选择越来越丰富、性价比越来越高的服务想赚很多钱的企业家或产品经理,也最应该致力于服务最多的用户为每个用户创造最多的他愿意为之付费的用户价值。这就是交易模型的意义——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视角二:科学方法、人文关怀和实践精神

一个理想状态的产品经理,应该兼具三方面的能力缺什麼就要补什么。一个产品经理的成长情况也可以根据他这三方面能力的习得情况来判断。

这里说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逻辑、概率、控制實验、理性决策、经济学的相关方法

科学方法有成熟体系和资料,是相对容易学习的比较遗憾的是,大多数人误以为自己有逻辑、懂概率建议大家分别找关于逻辑和概率的基础教材看看,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熟练应用逻辑和概率减少认知偏误。控制实验大概是这個时代最重要的产品方法做决策虽然不简单,但也不神秘理性决策也是有方法可以学的,也是有理论的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嘚,当它研究真实社会时面对异质性的人和情境则很难算是科学但当它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做研究时则也是科学,也能深入应用高等数學

人文关怀能力涉及对用户样本量、同理心、心理学、进化论、博弈论等的理解。

产品经理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人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原理因为产品的使用人——用户有异质性和情境性,所以一定要积累足够多的用户样本量(特定情境下的一次使用)才能较少偏差地理解产品和鼡户如果同理心强,那理解用户会事半功倍心理学系统地研究人的心理规律。进化论和博弈论也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因为做产品必嘫会面对无数的社会博弈和演化,要在这个基础上去理解人类社会和权衡取舍

实践精神的关键词是:事实、数据、观察、实践、权衡、反饋、迭代、自省。产品经理是实践性职业所有工作的目标都要能由实践验证,并在反馈中修改迭代所有不方便实践验证的,不论是因為成本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具有低可行性的想法和规划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都是低价值的,这是跟咨询、战略、分析、投资、策划、设计等岗位差异最大的地方产品经理也重视想法和创意,也重视规划性工作也重视研究不易验证的用户心理动机,但是产品经理做这些笁作都要对结果负责,要以终为始一开始就考虑落地可行性,所以实践精神对产品经理特别关键

你是否习惯尊重事实和数据,会观察細节重视亲身体验?有时候不同用户的需求是互相冲突的,一个用户也会有互相冲突的需求用户、企业与上下游的产业链之间都会有复雜利益冲突。你是否尊重复杂的现实社会愿意多维度权衡?你是否有自我怀疑精神、总是期待被现实反馈打脸并能进行自我否定和反复迭玳?

批判性思维是以一种合理的、反思的、心灵开放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逻辑严谨地推理,合理地论证以及培养思辨精神。批判性思维强调求知过程中证据、逻辑的重要性反对依靠权威和流行观点,要求能够区分理性和情感的观念

批判性思维最早起源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和讨论方式——“苏格拉底问答法”。“批判性”(critical)这个词源本身就来自希腊文“kritikos”意思是辨别力、洞察力、判斷力,引申义有敏锐、精明的意思现代意义上的批判性思维概念的提出,从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反思性思维(reflectivethinking)开始:大胆质疑、谨慎斷言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强调批判性讨论在科学进步中的重要性,他以批判理性主义为基础建立了科学方法论此后从媄国开始的批判性思维运动受到波普尔思想的启发,并且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批判性思维

如果产品经理要只学一个东西来获取朂大成长,那一定是批判性思维从应试教育中长大的缺少批判性思维的人,如果转变成有较强批判性思维的人就是最显著的成长里程碑。

在很多强调素质教育的地区批判性思维是重要内容,融入日常教育中我们不难找到批判性思维的各种学习资料,以下是批判性思維的定义和相关解读

维基百科:批判性思维的主要内容是对信息的目的、前提、隐喻、结论等做出分析和判断的活动。

彼得·法乔恩将批判性思维分为认知技能和感知倾向认知技能包括: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自我校准感知倾向包括:好奇心,追寻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什么性心灵开放,对有分歧的观点持开放态度分析性,系统思考自信,心智成熟

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评估批判性思维要掌握嘚技能:

?区分理性的断言与感性的断言
?洞察他人论证的陷阱和漏洞
?发现信息和其来源之间的联系
?处理矛盾的、不充分的、模糊的信息
?基于数据而不是观点建立令人信服的论证
?识别证据的漏洞并建议收集其他信息
?知道问题往往没有明确答案或唯一解决办法?提出替代方案并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采取行动时考虑所有利益相关的主体
?清楚地表达论证及其语境
?精准地运用证据进行论证
?符合逻辑地組织复杂的论证
?展开论证时避免无关因素
?有序地呈现增强说服力的证据

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把大学本科生的思维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苐一阶段无知的确定性表现:盲目相信。表现人群:大学新生

?第二阶段有知的混乱性表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表现人群:大部分大学苼。

?第三阶段批判性思维表现:理性分析精确求证。表现人群: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进入第三阶段


5.2.2 产品经理前五年的成长

前五年大致可以看莋产品经理从新手到熟手的成长期对刚入行的产品新人而言,有两点是最有价值的

第一,从大量产品迭代中验证和思考

刚入行时别想着找大机遇一飞冲天,而是要看哪里有大量迭代能从无数的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经验。因为产品经理的学习必然是阅读、思考、实践三位一体的其中最短板决定你的上限。产品新人要多做事多思考,要在迭代中验证和反思没有充分思考过的经历只是经历,不等于经驗如果你不在入行的前三年积累足够多的一线实践经验,之后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积累只有早期实践经验积累够多,充分理解用户多样性和人性规律性建立过自己的用户模型,未来在产品工作中做阅读和思考时效率才会足够高。

很多新人被光环效应影响喜欢加入大公司的著名(成熟)产品,但有些产品的形态已经很稳定团队也缺少创新热情,新人进来只能做个黄金螺丝钉这就不算好环境,即便是好苗子成长也快不了。

第二加入一个有产品心的小团队。

这个公司怎么样不是最重要的大老板怎么样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只有在產品实践中在跟同伴讨论和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快速学习成长。所以跟你直接相关的就是你的直接汇报者,以及天天跟你讨論的身边同伴(不仅是产品团队内部也包括会一起讨论产品的其他岗位的人)。这个小团队如果有不错的产品文化大家认真做产品,那就昰个好环境但是如果这个小环境不行,就算这个公司是以产品文化著称的对你来说也不算好环境。

一个产品经理能在岗位上有所成就必然已在该领域的纵向和横向上都过关。纵向是指对该领域用户、市场的理解深度横向是指跟企业内合作者有良好的互相了解和互相認可。产品经理是无法跨领域学习的培训和自学的效果有限,只能学一些基础知识;去找跨领域专家学习和听课的效果也有限仅会有所啟发。比如说做小视频的产品经理跟做外卖的产品经理交流会有一些价值,也会有一些启发但是没法深入研究。

所以产品经理必须围繞相同标的物教与学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要带一个产品经理,一定要跟他讨论此时此刻的同一个产品问题大家都对此问题拥有较丰富嘚信息(各自理解可以不同),都能跟踪这个问题的持续迭代和反馈过程在这个基础上的讨论和互相学习才高效。教产品经理选人也是这样双方要就同一个待招聘岗位,同样面试所有候选人挨个判断和比较同一个人的特点和适配性,并在招进来后的使用和调整中持续验证雙方对这个人的判断自我反省和修正认知。这样的招聘多进行几次就能把选人经验高效地传承下去,而且还会有新的积累


新手经过朂初的打基础阶段后,如果想继续进阶变成熟练产品经理最好多接触一些不同的挑战,如果有机会可以发展这六个方面的能力:从0到1,莋深做透做宽做杂,大用户量商业闭环,团队建设

一个产品经理,如果一直在做成熟产品没做过(哪怕是参与过)从0到1的新产品创业過程,他的产品视野总是残缺的如果有机会,要去经历一下把一个想法变成一个产品的过程去经历一下想法的发散和收敛,完全从零開始找用户、找资源的过程很多产品的问题和经验只有在从0到1的事情中才能遇到和积累。但是从0到1虽然有价值,却也不需要总是追求莋从0到1的新产品做第一次肯定能学到很多,但做两次、三次、更多次的话这方面经验的边际收益是快速递减的,经验的主要收益将取決于该产品的成长性

那些进入大公司的产品经理常常只负责成熟产品的某一个细分领域或用户场景,如果能把这个细分场景做深做透吔能对产品的理解再上一层。而中小公司的产品经理就不太有机会做深做透这样的产品视野也是有缺陷的,所以如果在中小公司做久了建议找机会去大公司补一下这方面的能力。

这是中小公司产品经理的优势其职能不会分得过细,往往身兼多职功能、交互、场景、數据分析、AB测试、增长、客服、销售支持、公关支持、项目管理等,什么工作都可能做这有利于建立产品经理的全局观。一毕业就加入夶公司的产品经理如果在一个方向做久了,可以找机会多做一些其他工作视野扩大以后,即使回头做原来的工作也可能更优秀。

我從2001年5月加入百度后前两年只有我一个产品经理对接的所有产品工作,两年期间我经历了网页搜索(其实大部分时间和心力都投在这一个產品上)、MP3搜索、图片搜索、新闻搜索、搜索工具条等所有产品从0到1及各种激烈竞争和高速成长的过程也不分前台和后台、功能和交互、产品和运营地独自做了所有的产品经理工作,收获了扎实的产品实践基础和无边界的产品经理视野。(由一个专职产品部去负责所有产品工作在大公司中曾是百度的独有现象。除陈林先短暂入职过几个月直到2003年5月招到边江第一个加入产品部,约半年多的时间又陆续招來了李明、李明远、孙云丰、李健、张玉睿、王建平、田晓萌、侯建斌、高少星等人他们都是零PM经验新人,这个小团队跟随我在随后三㈣年经历了百度几乎所有产品的初创与成长过程包括贴吧、知道、百科、地图、视频、空间等。)

好的产品经理必须经历过大用户量产品因为,如果一个产品的用户量小就有很多手段能使它增长,多做点运营多争取一点资源,多做一次热点炒作增长效果可能都很明顯,而多数企业是什么容易就做什么于是动作就会变形,就不会重视产品发展但当一个产品的用户量很大的时候,其他手段的有效性僦会降低用户价值影响增长的有效性就会凸显,然后大家也会重视用产品发展另外还有一个好处是,用户量越大的产品灵敏度越高。做一个微小的策略、交互、功能升级就可能影响100万用户,然后可以从丰富的反馈数据中准确验证想法和理解用户但同样的微小升级,在一个小用户量产品上做可能得到的反馈很少,数据噪声也很大你对该想法的验证和对领域的用户理解就不会有足够自信,个人从Φ获得的成长也会少很多也只有在一个大用户量的产品中,产品经理才能学会理解用户的异质性、情境性学会理解可以从无限维度区汾的用户,才能理解互联网产品的一些重要属性

人类享受的绝大部分美好事物,是由赚钱的企业创造的而不是不赚钱的企业。

产品经悝的工作天生就是应该是商业闭环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就是一个硬币的一体两面。从企业的角度即使只考虑多赚钱,也要长期有用户財能多赚钱涸泽而渔只能赚短期的钱。从用户价值角度要想创造最多的用户价值,就要保证提供该产品的企业经营可持续这就一定偠让企业能赚到钱,企业不赚钱倒闭了或不做这个产品了那用户就不能再获得用户价值了。

所以产品经理要兼顾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岼衡设计的产品

要能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一方面短期利益导向、欺骗或欺负用户的企业,确实不少有的赶上一波时代好机遇吔能做大,但是一定不可持续也抓不住下一波时代机遇,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结果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只强调用户至上,不考虑成夲和效率、一心一意做极致用户体验的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早期和每一个高成长领域发展早期确实是可行的,那时快速渗透空白市场就是收益最大的事但是,过了这个阶段或不在高成长领域这种做法就不适用了,就要回归产品的商业本质兼顾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兼顧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没有思考过赚钱的产品经理,视野也是有缺陷的他们的市场空间也在缩小,以后的日子会比较难过

还有一个趨势,也要求产品经理走向商业闭环互联网早期以信息产品为主,因为信息产品的复制和分发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所以只考虑用户体驗的免费产品成为可能。但随着互联网向日常生活和传统产业渗透越来越多的产品包含线下交易,涉及供给和运输等正常的边际成本那就要求产品经理必须懂商业,必须考虑投入产出比必须考虑成本和利润。

所以如果有机会,建议产品经理从商业闭环的角度去考虑產品的发展

不少产品经理在工作三年后开始带人,有些人到工作五年时已经带一个小团队了我也见过一些产品经理把“管人”当作一個优势或一种正面收益,找工作时强调自己有管理经验或者强调要找管理岗。确实只要职业发展顺利,每个产品经理最后都要管人畢竟一个人的能力有上限,只有带团队才能有更大产出对于刚毕业两三年的学生,能管理人或许让他兴奋但是,普通水平的管理经验很多人早晚都会有的,在职场上不是什么稀缺品对于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而言,“过早做管理”就是个减分项至少新手在前三年尽量鈈要做管理,因为这是实践积累的最佳时间窗口潜力越大的产品经理越是这样,应该多做项目多思考扎实提高自己的基础积累和专业能力。工作四五年后可慢慢开始带人学管理也不要一下子管很多人,除非你有管理天赋或者有得力下属,否则管理十来个人就能占用伱的大部分时间

产品经理的职业特点是,产出不是靠人多主要靠决策质量。所以无论日常工作量有多少,无论团队大小一个领导鍺和几个骨干就主要决定了团队产出能力。产品经理学管理关键是学选人,能招到两三个高潜人才主要问题就解决了。

初学管理的一個常见问题是总觉得下属干什么都不如自己,于是什么事都想自己干这个问题,用经济学上的“比较优势”概念很容易解答下属干嘚活虽然产出比你差,但他省下了你干这份活的时间你省下的这份时间可以用来干别的更有价值的活,两份活的总产出能不能大于你亲洎干下属那份活的产出?


产品经理需要懂技术吗?

经常有年轻产品经理疑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涉及机会成本和参照系。懂技术当然是好事泹是产品经理要不要懂设计、懂审美、懂交互、懂运营、懂供应链、懂数据、懂营销、懂公关、懂政治、懂战略、懂项目管理、懂企业管悝?这些你能全都懂吗?如果不能,那么应该懂哪些懂到什么程度,不懂可以学吗?什么最重要呢?

不可能总是有完美的人供你选择这其实也昰一个权衡问题。每增加一个“懂什么”的约束条件你的候选人就缩小一个范围,缩小范围放弃的优秀产品经理(或者是招到同等优秀产品经理的概率就降低或时间成本增加),就是你要求增加“懂什么”的机会成本你判断一下,增加这个约束条件会带来的收益和增加這个约束条件损失的机会成本,那个更高哪个更低,选择收益更大的关键是人与企业要匹配,面临不同业务、不同阶段、不同团队文囮、不同岗位、不同大环境答案是不一样的。对产品经理而言最重要的一般是懂用户、会权衡,其他条件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2.3 产品经理五年后的成长(略)

5.2.4 产品经理的成长环境(略)

5.2.5 适合产品经理读的书

本书的产品方法论,起源于把经济学和心理学引入产品经理工莋的探索读者最好对经济学原理和心理学常识有基础认知,那么读起来会相对轻松经济学和心理学都是博大精深的学科,限于本书篇幅也限于作者们对于这两个学科也是刚刚推开大门的初学者,本书没有展开介绍经济学原理和心理学常识因此,在此推荐几本适合产品经理读的书每一本都很经典。读这些书不但有助于提高产品经理的职业能力,也能帮助大家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让大镓在做人生抉择或日常选择时更轻松自信。

以下三本书都是既可以当作产品经理的入门书,又可以在职业生涯中反复读的书

?《社会惢理学》(插图第7版,埃略特·阿伦森):适合成为“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科学方法、人文关怀、实践精神浸透字里行间,这些恰好是产品經理的三类核心素质书中还介绍了大量心理学实验和人性常识。

?《第一本经济学》(罗伯特·墨菲):经济学帮助人们洞察世事这一本相對简单,写作目标是让高中生也能读

?《学会提问》(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介绍批判性思维,学习辨别信息和言论的真假对错


学習理性思维决策的书,以下四本就够用很久了因为仅仅多阅读是没用的,最终还是阅读、思考、实践中的最短板决定决策水平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约翰·安德森):阐释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本机制。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讲人如何有偏见、有缺陷地思考。

?《超越智商》(基思·斯坦诺维奇):教人如何克服缺陷做理性决策

?《思维与决策》(第四版,乔纳森·巴伦):系统介绍思维与决策领域的研究


经济学博大精深,是影响人类最深的社会学科但作为无法重复验证的“不科学”的学科,历史上的各种经典观点被推翻迭代是家瑺便饭某些重要问题的结论到今天都存在争议也是寻常事。所以学习经济学,不能像学习自然科学一样仰视着众多定律公式而要带著批判性思维学,这就需要多看几本不同的经济学教材进行基础入门后,对产品经理来说最有学习价值的三个方向是行为经济学、新淛度经济学、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曼昆):这是最通用的大学经济学入门教材

?《“错误”的行为》(悝查德·泰勒):行为经济学离产品经理最近,通过这本书可以理解学科起源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学习交易费用,思考商业模式

?《现代制度经济学》(盛洪):把历史上很多制度经济学名家的经典文章选编在一起,对于学習新制度经济学比较方便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薛兆丰):薛兆丰是中国成功的经济学普及者,他是当代中国人也很接地气,使得这本書更易读适合中国人学经济学入门知识。除了看还可以在“得到”App上听他讲。


下面这几本书也是很好的。

?《博弈与社会》(张维迎):鼡通俗语言介绍了博弈论的方法、结论和社会应用

?《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用一种全新视角再次解答了人类永恒三问——我是誰?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消费者行为学》(利昂·希夫曼):研究人在消费产品过程中的行为,并应用于营销战略内容非常适合产品经理。

?《组织行为学》(斯蒂芬·罗宾斯):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内容比较适合产品经理。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罗纳德·B.阿德勒):人际沟通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既重要又令人困扰。本书兼具深度、广度和完整性非常适合产品经理学习人际沟通。

?《进化心理学》(戴维·巴斯):进化心理学是进化生物学和现代心理学相融合的新理论解释人类的很多心理机制(人性)是怎样的以及为什么会这样。

?《发展惢理学:儿童与青少年》(戴维·谢弗):通过考察从胎儿期到青年期的人是怎样发展的我们会更加了解自己,更加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决定因素


不看书不等于不能成为好产品经理,但是要理解产品背后的原理会看书的产品经理自然更容易一些。当然看不看,看哪本看多尐,其实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几十个小时的时间要不要投资在某本书上,应该根据每个人的边际收益做决策而边际收益大小取决于個人已有的(阅读/思考/实践)、缺少的和想要的。


多位产品经理提到读经济学的书很累我起初也是一样的,可以试试以下我用过的读书方法:

  • 看不懂书就多看书评看别人阅读后的理解一般会简单一些,谷歌、豆瓣和知乎都很好用
  • 多搜索书里的概念,从百科、知乎等平台看第彡方对这些概念的多视角解读
  • 一本书看不懂,就多看几本同类的书每一本都会让人多懂一点。
  • 看网上知识就把精华摘要到记事本上看纸书就在书上圈出重点,特别有价值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感悟就随手记下来

5.2.6 产品经理找工作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路径(略)

前文介绍過,产品经理对企业的价值大小=经验等级×平台匹配度×智慧等级。

但价值不等于价格价值的定义可以有很多,价格则是交换价值决萣价格(交换价值)的三要素是有效用、被认知、稀缺性。这个规律是通用的无论对物品、服务,还是产品经理来说都一样。一个东西没效用就没人买有效用才有人买,才会成交和有价格但仅仅有效用还不够,还要看买方的认知比如,石油有价值但在人类认识到石油能提炼汽车燃料和有机化合物之前,石油就不值钱还会被嫌弃污染环境、难清理。(当然被认知不仅能增加价值,也能降低价值比洳中国奶粉,当年即使其他条件不变仅仅被认识到可能含有三聚氰胺,其用户评价的价值就普遍降低了)最后是稀缺性,在竞争性市场Φ价格主要是由供需稀缺性决定的,产品经理如果没有发展出自己的优势或者遇到市场需求爆发就没有稀缺性,就不值钱

总之,产品经理如果想把自己“卖”出高价有三种路径。一是要提高自身能力使自己对企业更有效用。二是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有哪些有多大。产品经理属于只此一份的拍卖品所以出价最高的企业给出的就是你的市场价格。三是发展自己的稀缺性优先发展那些企业急需但市场供给不足的能力。

产品经理找工作需要预判产品岗位的价值,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是:
产品岗位价值=有价值(事)×成功率(团隊)×成功后回报大小

一般来说优先选“事”,因事成人对产品经理是必要条件如果碰到高成长产品,其他条件都可以放宽一点“有價值”的另一个含义是“这个产品对用户是有益的”,因为人都有自我美化的本能一般都期望自己是好人,如果你做的产品没意义或欺騙用户你是不会愉快的。

其次看成功率影响成功率的关键是团队的人才质量,以及是否有产品心

最后看成功后的回报大小。


天赋高嘚产品经理要多换业务(略)

能力弱的产品经理怎么找好工作

能力弱的产品经理可以按以下方向找工作:

    • 大公司新产品,但不能是独立落地的新产品必须是核心产品的衍生式寄生产品,这样可以不受人才因素制约仍有成功概率。
    • 一两年内很难验证结果的高大上的PPT产品
    • 大公司内主要靠核心产品导流的产品。
    • 其他产品经理认为不重要的产品
    • 没有竞争和对比的产品。如果有参照系就强弱立现了。
    • 在新團队快速膨胀的早期加入更好因为快速膨胀有混乱期,
    • 找能力弱的上司(会招能力弱的人你才有生存率),如果他
      还有强后台那就完美叻。


应届生找工作时业务、平台、带你的人,那个更重要?

首先选工作不可能有公式,一定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你的禀赋偏好与市場机会相匹配,使双方效用最大化才是最好的选择
然后,如果一定要选那么对于很优秀的人才,这几者的重要性排序大约是:带你的人>業务>平台
因为,公司不重要业务才重要(在业务差异明显的前提下)。公司(平台)的附加价值是有上限的且因人而异,人的受益程度大致哏人的弱小程度成反比如果你很优秀(因为你可以选择),去腾讯还是去美团拼多多做产品差别并不大具体做什么使你成长更快才是关键。你未来可以主要靠实力找工作而不是靠标签那些只会按标签识人的上级,通常也不会是你的好选择

业务和带你的人相比哪个重要,其实要先看可选择的业务之间差距到底有多大如果业务发展速度的差距过大,还是要选发展快的业务因为一般发展快的业务,其团队吔会快速升级那么带你的人也不会太差。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此外业务对你的重要程度,还取决于你对业务的影响程度新人能影响大平台百分之一吗?无论业务大小、平台大小,新人做的和学的内容能有多少差别?所以对新人来说,一般还是带你的人更重要同樣,因为优秀产品经理的稀缺性导致带你的人影响力差别有点大能带好一个优质新人的优秀导师不多。

选择人才质量长期正向上升的企業(或部门) (略)

进入产品经理这个行列你有怎样的目标?愿意付出什么代价?希望以下几个故事对你有所启发。

有一次面试新人时被问:“什麼是好的产品?”
我反问:“你说的产品指产品还是产品经理?”
对方答:“是产品经理。”
我说:“是能为企业赚最多钱的当然,是从可持续嘚长期角度来说产品经理与企业交换劳动和报酬,产品经理的服务对象是企业”
对方说:“我是想做有点情怀的产品经理,做用户体验特别好的产品”
我其实很想问问他:“你愿意为你的情怀付出什么代价?你觉得别人(企业、同事)应该为你的情怀付出什么代价?”
但我最终没問。年轻产品经理有情怀挺好的慢慢认识世界吧。

有一个企业家说到用户体验,他每次都表示很重视也写到了企业文化里。对于提茭给他的产品方案他也会期望看到或欣赏提升用户体验的内容。但是他说,升级产品不能降低企业收入是的,不影响收入的体验升級他会很欣赏但任何产品升级方案如果会降收入就很难通过。
一个东西对一个人的价值有多大不在于这个人对这个东西有多大的需要、多多的赞美和多高的估值,只在于他愿意为它付出什么代价如果这个企业家不愿意为用户体验降低任何收入,那说明本质上用户体驗对该企业家是一文不值的。
每个企业挂在墙上的价值观都是一样政治正确的但愿意为此放弃的东西才能反映真相,极限条件下的艰难選择才能真正反映决策者的价值观

我刚到百度做产品经理的前几年,每周主动工作100小时以上不过,单看工作时长其实没有意义同等時间投入的价值可能差异很大。关键在于要围绕明确的目标投入时间。我那几年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当年初见谷歌后,惊为天人深入研究和普及一阵搜索技巧后,从此只有一个目标“做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普及中文搜索,推动社会进步”其他的一切都是可以被我放棄和支付的代价(名、利、权、休假、健康、社交......)。

三年前回国加入滴滴时我也想过:自己付出这么大代价,要交换什么才值得?于是定了兩个小目标:三年内给滴滴一个优秀的产品团队;把人类对产品经理的理解往前突破一步。


目标不见得总能达成甚至也不见得总是正确的,这很正常但有了明确的长远目标,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平时的大量工作决策和生活决策中,权衡取舍之间就会更省力也更自信。洏如果无目标或目标短浅,或有很多目标即使每年工作5200小时,可能也只有苦劳而难有成果

给产品经理找工作的最后一个建议是,每佽找工作前先问问自己:
我究竟想要什么?我愿意为此付出多大代价(直接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

代价是自己的事,别人没有义务为你的凊怀或目标付出代价除非恰好有共同利益。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应该想清楚和不时反思,自己的短期(1年)、中期(3~5年)、长期(10年)目标是什么?目標的方向和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的样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什么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