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柔宇智能手写板移动影院看电影是一种什么体验?

全民VR之下,看GOOVIS、嗨镜、柔宇如何攻下游戏、观影市场?
近日一则纳德光学发布新品GOOVIS-G1的消息进入响铃视野,按照官方的说法,这“将定义高品质观影新方式”。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如日中天的虚拟现实(VR),如今报章网文连篇累牍,影视、游戏、互联网等各领域公司摇旗呐喊,更多中小创业者更是前仆后继,甚至VR头显都已划分出VR眼镜、智能视频眼镜两种形态,前者如OCULUS、HTC、暴风魔镜等,后者有GOOVIS、嗨镜、柔宇、巨蟹等。而游戏和观影更是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那到底谁能掌握金钥匙打开这扇大门?回答这个前,我们先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VR新时代,为何游戏和观影成了两座桥头堡?原因其实很简单。1、VR设备将从形态划分时代进入功能区分时代,游戏、观影成为核心功能目前VR头显仍然是按形态分为VR移动一体机、PC级VR分体机、VR盒子(类CardBoard)等,这是做新品推介、市场培育时讲给尝鲜的新用户听的,以便区分价格、品质等,如当年手机发展初期,分为直板、滑盖、翻盖、侧滑盖等等。但随后,消费者不再是图新鲜,而是为满足某种需要,所以功能性表达是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如现在的手机市场,有主打大屏和安全的商务机、主打拍照和音乐的娱乐机、主打性能和游戏的极客机等。那VR头显也是,将会从功能上衍生出医疗、观影、游戏、汽车研发等各类VR,无疑观影、游戏VR设备将成为最大众化的功能。2、受日益明显的供求矛盾刺激,游戏、观影成为VR开拓的核心阵地这一方面是人们日益高涨的娱乐需求,手游、电影业这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就是例证;另一方面是优质的游戏、视频类VR内容太少,两者形成极大的供需矛盾。因为VR游戏开发难度大,市面上难有一款让消费者满意的完整VR游戏作品,而在VR视频方面,因为行业在拍摄设备、拍摄技术和角度、方案上存有很多争议,目前人们能享受到的视频仍然多是2D/3D的传统影片和少数VR片段或demo。如此内容短缺,再加上交互的生硬、体验的粗劣,甚至一些色情意味的暗示让游戏、观影成为了两块极具诱惑的香馍馍(痛点越深,需求越清晰)。接着说第二问题。这次出击的,为什么不是VR眼镜,而是智能视频眼镜?这里需要科普一下,尽管都是采用头戴近眼显示,VR眼镜与智能视频眼镜还是有较大差别。比如:1、沉浸感VS影院感:VR眼镜主要是由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并利用传感器进行感觉反馈,实现置身其中的感觉,即沉浸感。理想的效果是720度全景无死角沉浸观感,但实际效果还有很大距离。智能视频眼镜强调的则是巨型荧幕的影院感,是模拟真正的影院效果,提供3D
IMAX影院级观影体验。2、图像处理器(GPU)和感知与交互技术VS微显示和光学成像系统VR眼镜的核心技术在于图像处理器(GPU)和感知与交互技术,融合的是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仿真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以实现人与机器的多种交互。而智能视频眼镜的核心在于微显示和光学成像系统,更多运用的是现代光学、超精细微型显示屏、3D图像处理等技术,以突出影院级视觉效果。3、手机显示屏VS微型显示屏VR眼镜使用的是手机显示屏,通过单片放大镜将图像放大,从而使得颗粒感比较明显。而智能视频眼镜使用的是微型显示屏,放大光学系统的精密度类似单反相机,呈现的图像较为清晰精细。纳德光学在2015年11月
高交会上展出的第一代智能视频眼镜,,单眼分辨率已经达到FHD(),其他家如嗨镜,柔宇等,也是采用了微型显示屏,只是分辨率各有差别。最后,笨重VS轻巧VR眼镜重量大多是400g以上,而智能视频眼镜技术不论外形体积还是重量,都已经具备良好的便捷性。巨蟹T1眼镜重量只有280g,而刚发布的GOOVIS-G1的主体重量已减轻到200克以内。对比就会发现,尽管目前在智能视频眼镜的研发和应用上也有一些困难,行业还处于初期阶段,但相对多数在播放视频时候都需要分屏的VR眼镜来说,已经具有巨大优势。更为关键的,这是大众消费者在进入VR时代所必经的一个入口——一个可以长期使用的理想的头戴显示器。GOOVIS、嗨镜、柔宇,相同目的不同玩法这里我们不妨举三家品牌,看看他们是如何做的。GOOVIS:九大实招,打造真正的移动3D影院成立于2015年初的纳德光学,专注于信息显示和视觉成像光学,从刚刚发布的GOOVIS-G1可以看出,纳德光学是希望打造一款质量过硬的产品来提升用户体验,切入这个市场
,按照其官方说法这是在用9大实招,打造真正的移动3D影院。如:显屏上,GOOVIS - G1采用Sony独家OLED微显示屏,分辨率:。体验上,适配远视至800度近视,视距瞳距均可左右眼独立调节。这意味着很多左右眼视力不一的用户,也可以裸眼使用移动3D影院了。重量上,不足200g的眼镜主体,佩戴轻松不留痕迹。画面尺寸上,等效20m外800英寸的巨幕。影像上,GOOVIS-G1呈现出优质3D效果,形象更立体、色域更广阔。内容上,可直接通过USB口外接存储,或连接WiFi、智能手机、电脑、电视、游戏主机等多种设备,获取海量视频资源。产品适用性上,可用于高铁、飞机、家庭、教育培训、房地产、医疗、网咖、会所等多种场景。技术上,纳德光学在世界范围内申请了数十项相关发明专利,在微显示芯片与器件、近眼成像光学、超精密结构设计和组装、图像处理和识别算法、驱动系统等方面有着坚实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这款产品已经过三次产品迭代,曾在2015年11月高交会上首次展出,就被誉为全场最清晰的智能眼镜,2016年1月纳德光学又凭借此项目荣获第六届北美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二等奖。2016年7月更被融资中国评为“中国文化产业十佳最具投资价值公司”。9月13号正式发布,并于9月18日上午10点在京东众筹,等待着市场的检验。嗨镜:三宗“最”,成就最贵智能一体机今年1月完成京东众筹的嗨镜,因其3999的售价成了当时国内最贵的智能眼镜。这款没有国际大公司背景团队制造的产品当时宣传占据了三个“第一”。1、“首款便携式3D巨幕智能眼镜”,嗨镜是国内首个实现便携式一体机的3D巨幕智能眼镜,拥有操作系统图,其自带的手柄可以通过wifi连接达到全网APP下载,而不需要链接电脑、手机等其他的设备,更不用收到指定软件才能使用的限制。2、“首款最全使用场景智能眼镜一体机”,因其眼镜与手柄可分离设计(最新发布的GOOVIS也可)、全格式硬解码设计等,嗨镜可以胜任人们日常会接触到的几乎全部场景:坐、卧、旅途中。尤其是适合躺着看电影,主攻宅男/宅女。3、“最高清智能眼镜一体机”,嗨镜内置2片0.7寸OELD显示屏,官方数据显示,其单目1080p其清晰度可达到3147PPi,虚拟成像效果为51度观景视角,20米远750寸巨幕显示效果。据说嗨镜第二代新品即将发布,只是从京东销售的好评数来看(截止发稿前27个评价),市场反馈就真不漂亮。柔宇:一项彩色柔性显示器技术,助其晋升独角兽同样被融资中国评选为“十佳最具投资价值公司”的还有柔宇科技,这家在去年7月获得约11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的高科技公司目前估值已超10亿美元,成为真正意义的独角兽。日,柔宇科技成功研制出全球最轻薄的、可直接用于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彩色柔性显示器,其厚度仅约为0.01毫米,不足头发丝直径的五分之一。截至目前,柔宇公司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申请或储备了300余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这是典型的技术驱动的创新公司,而其凭借在柔性显示技术和VR显示技术领域的积累,柔宇科技(Royole)在2016年也发布全球首创可折叠式VR智能移动影院Royole-X,首次将超高清
AMOLED大屏显示与立体声头戴耳机融合。这款产品最直接的应用包括:
超高清大屏智能移动影院;便携式超高清大屏游戏机;穿戴式个人电脑。较为意外的是,Royole-X降噪幅值高达22dB,可隔绝外界干扰,达到专业录音室级标准。而且其在柔性显示材料、声学降噪、音影娱乐、VR智能等领域的热度也为这款产品增加了关注度。由此可见,他们都是走技术路线来完成对游戏、观影的入局,只是市场仍处于培育期。如此这般,或是重新洗牌的开始那最后,我们不妨来预测下智能视频眼镜的到来会对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响铃列举三点,以作抛砖引玉。1、大荧幕观影模式将被改写随着裸眼3D等技术的成熟,传统电影院那种集体的、固定的、座位和场次有限的大荧幕观影模式将会被改写。因为一旦智能视频眼镜普及,电影院将成为首当其冲被革命的对象,智能视频眼镜呈现的就是随时,可移动的,相对私密的(我一个人一个听)、甚至可以实现新式社交的观影模式。一副眼镜就是一个影厅,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电影彻底娱乐化。游戏业也是,玩家和虚拟的游戏人物角色更加紧密,原来局限在小屏上(手机、电脑等),现在画面被放大至800英寸的巨幕,亲临其境之感更加真实。2、内容制作成为香馍馍,剧情和场景革新内容模式倘若智能视频眼镜普及,也就是观影、游戏设备普及,那又会回归到好内容的争夺上,所以能制作优质内容的人和平台将更加被重视,人们也将更加关注剧情和场景。在内容创业大行其道的当下,内容的权重继续大于分发渠道和设备,拥有内容原创能力的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IP成为内容制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这甚至也会形成新一轮内容社交和内容分享,内容创造需要更加关注观众的融入性。3、寡头化加剧,掌握技术核心将占领头部新兴科技的推动总来自于科技业巨头和相应的产业链整合,尽管新一代的智能视频眼镜在行业发展初期价格昂贵不可避免。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竞争壁垒的建立,这一边使得小公司因行业进入门槛越来越高,从而在这一轮一轮技术更新中惨遭洗牌出局。另一边让掌握核心技术优势的公司和平台加速寡头化与商业化。总之,在这里,科学就是第一生产力,也只有真正不断强化自己领先优势的高科技公司才能撬开这扇大门。曾响铃,作家,资深评论人,[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作者,[网红经济学]作者之一,《商界》等多家杂志撰稿人。微信号:xiangling0815重点关注SaaS/智能硬件/互联网金融/O2O/新媒体运营等
总访问量:183746
全部文章:88
资深评论人,百度百家、钛媒体、虎嗅网、新浪创事记、创业家i黑马、创业邦、投资界、品途、亿欧、派代、易观、砍柴网、界面、蓝鲸TMT、速途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站长之家、互联网分析沙龙、亿邦电商社区等专栏/认证作者,百度安全特约作者,关注智能硬件、新媒体、移动电商等。边探索边评论。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狐新闻、网易新闻、凤凰新闻、腾讯天天快报等客户端搜“科技向令说”订阅。
艾瑞网是艾瑞集团旗下新经济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数据资讯聚合平台。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我们有直面错误的勇气,点击按钮即可发言。
您也可以邮件:柔宇科技发布 超高清智能移动影院_网易新闻
柔宇科技发布 超高清智能移动影院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快报讯 记者郑志辉报道
深圳柔宇科技公司昨日发布了首款自有品牌的便携式、超高清大屏新型智能显示终端产品Royole-X。据介绍,这是一款通过巧妙的外观和结构设计,将超高清大屏显示与头戴消噪耳机融合为一体的产品,其显示屏分辨率高达3300ppi,是当前全球显示屏领域的最高分辨率。Royole-X最主要的应用包括超高清大屏智能移动影院,便携式超高清大屏游戏机,以及穿戴式个人电脑。据悉,穿戴式显示技术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目前市面上的头戴式显示产品如虚拟现实设备普遍存在屏幕分辨率低、视觉效果差、容易晕眩、视频功能与音频功能设计分隔、音质不佳、漏光严重导致缺乏沉浸感、鼻梁压迫感强、佩戴不舒适、便携性差等问题。
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介绍说,Royole-X从创意产生到产品发布历时近两年,研发领域涉及硬件电路、消噪声学工程、光学结构和无线通讯等等,另外还包括全新定制的柔宇智能操作系统Royole-X OS的开发。Royole-X集合了柔性显示中一脉相承的AMOLED技术,不仅具有比传统LCD更广的色域,&10000:1的对比度,响应速度也比LCD要快1000倍,从毫秒量级提升到了微秒量级,消除了快速视频切换中的画面拖曳感和残影。更惊人的是,其显示屏分辨率高达3300ppi,是最新iPhone 6S显示屏分辨率的10倍。同时,Royole-X首次将超高清大屏显示和主动降噪头戴耳机融为一体,由国际顶尖声学团队打造降噪和音质堪比专业录音室的头戴耳机,令消费者在使用Royole-X观看影片和倾听音乐时,犹如置身大剧院之中。产品将于今日中午12时在柔宇官网开始销售,定价为3999人民币。
(原标题:柔宇科技发布 超高清智能移动影院)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柔宇科技全新产品柔宇Moon 随时随地享受3D巨幕体验
&&阅读:17450次
摘要柔宇科技在柔性电子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柔宇科技发布了厚度仅为0.01毫米的全球薄彩色柔性显示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
& & & & &柔宇科技在柔性电子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柔宇科技发布了厚度仅为0.01毫米的全球薄彩色柔性显示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 2015年,柔宇科技紧接着发布了全球首款可折叠设计的超高清智能移动影院Royole&X,打造艺术级私密观影体验。
柔宇科技在新型智能终端产品的开发上并没有因此止步,经过多次研发调试,2016年9月,柔宇科技发布创新黑科技产品&&柔宇Moon。柔宇科技对柔宇Moon的定义是:提供随时随地的3D巨幕观影体验。
柔宇Moon定位3D移动影院,打造出800英寸3D弧形巨幕的震撼观感。柔宇Moon同时配备可自由调节的屏幕尺寸,自动识别2D/3D内容资源功能,柔性电子操控全新系统Moon OS及顶级有源降噪耳机,柔宇Moon让影院级观影打破空间束缚。
柔宇Moon带来震撼视觉感受
3D电影最讲求逼真立体,柔宇Moon独特的3D算法实现了更为逼真的立体观影,独特的3D景深让每个元素都跃然眼前,堪比一流3D影院的立体观感。柔宇Moon还能自动识别本地3D影片,免去手动切换的繁琐。
3D电影的直接感官来自于屏幕,柔宇Moon配备800英寸弧形巨幕,可以自由调节屏幕大小的功能;AMOLED左右双屏,双1080P解析度,带来高清视觉。柔宇Moon解决了传统VR观影眩晕、画质粗糙的问题,成为数小时无眩晕观影领航者,让每一帧画面的最终显像都打动人心。
针对于近视客户,柔宇Moon还支持近视700度、远视200度范围内的屈光调节,让眼镜不再成为舒适观影的阻碍。柔宇Moon还融合了全贴合的防漏光眼罩,以及严密的包裹式设计,打造您的私人影院。
柔宇Moon高品质音效体验
音效体验也是影响观影感受的重要因素,为了尽力隔绝外界的噪音,柔宇Moon采用了主动降噪系统,准确的自响应机制提供大于92%的降噪效率以及22dB的消噪幅值,为您还原一个绝对安静的观影空间。
顶级音频IC的应用,让柔宇Moon的音质更加细腻真实,高保真度还原音乐本质。柔宇Moon还能以准确的节奏捕捉重低音,精心打造丰富的声音细节,让观影者不自觉地陶醉其中。
佩戴舒适度也是柔宇科技特别关注的范畴,仿肤蛋白皮的触摸质感和万向轴复合结构,让柔宇Moon成为足以媲美专业级别的音乐设备。
柔宇Moon 全球首款可折叠设计移动影院
柔宇科技在设计时将高清屏幕和优质耳机一体化,让柔宇Moon突破大部分影像设备视觉和听觉的分离。柔宇Moon在VR领域内独树一帜的可折叠设计,让它可被轻松收纳进背包,让您实现带上电影去旅行的梦想。
柔宇Moon的问世让柔宇科技再次领衔VR领域,这款全新的3D移动影院,拥有让您惊叹的立体影像魅力的超清屏幕和倾听音乐故事的殿堂级耳机,让您可以带上电影去旅行,享受海量影音资源的操作系统&&这些,都能在柔宇Moon中体验到。
艾媒报告中心公众号德国IFA展上,中国3D移动影院为何被欧洲观众热捧?
【蓝科技】闻澜 德国报道
平均7.8秒有一位观众进场,每位观众停留在3分钟以上,100%的消费者都会进行产品体验。在今年IFA展上,一家成立时间不长、但展位上人气爆棚的中国企业柔宇科技大出风头,这家“独角兽”企业在在本届IFA展现场“霸气”展示三十多台3D移动影院Royole Moon,受到欧洲观众热捧。
这种采用全球首创可折叠设计的3D移动影院诞生于2015年,发明它的柔宇科技由三位斯坦福大学博士2012年创办于硅谷、深圳、香港。这家估值超过200亿人民币的公司以0.01毫米全球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屏闻名,近年获得了IDG资本、中信资本、基石资本、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松禾资本、源政投资等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数亿美元的投资。
创办不到3年,柔宇估值就突破了10亿美元,4年估值突破30亿美元,被称为全球成长最快的独角兽科技创业公司之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3D移动影院之外,柔宇TO B的柔性显示屏、柔性传感器已经量产,产品陆续进入市场,很多企业级客户已经与柔宇陆续签约。
如果从目前的企业规模和销售来看,柔宇可以说是一个“隐形冠军”,虽然还不被消费者熟知,但柔性显示屏的趋势势不可挡,柔宇十多年的积累和1200多项核心知识产权更让人感到“后生可畏”。
简单地说,柔宇科技的明天,似乎触手可及。我承认,这样的表述有感性的因素使然。但当你置身异国他乡的展馆,亲眼看到欧洲观众对一个中国企业产品兴致盎然的现场画面时,那种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左为德国一高中生,右为其父亲)
很棒的产品 我要自己攒钱购买
9月2日,蓝科技记者在德国IFA展11.1号馆135号的位置驻足近两小时。其间,蓝科技在上午10:25分开始计时,至10:35分钟,共计10分钟,累计进入观众77人。每一位进场参观的观众在体验之后,通常的反映都是惊奇、意犹未尽。
“我很喜欢这个产品,让我有前所未有的体验。在德国,我目前还没有看到类似的产品,这比手机或电视游戏好很多。这款移动电视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音响效果真的很棒,有影院的感觉。只不过,我现在是高中生,我以后会自己攒钱购买的。”这位来自德国的年轻人和父母一起参观柔宇展台。一家三口每个人都体验不同产品之后,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到都有些爱不释手。在接受蓝科技采访时,这位高中生如是说。
吸引欧洲观众的,是他们闻所未闻的产品体验,最新的人机交互技术可能实现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很新鲜。
在柔宇科技展位上,充满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观众们不仅可以戴上时尚的移动影院观看最新的动感大片、体验酷炫的赛车游戏,还可以体验超薄且可收缩后携带的柔性键盘、一触摸就变色的柔性电子智能水杯、没有任何多余物理按键的柔性电子弧形汽车中控。
记者采访期间,发现许多欧洲观众靠近展台之初,是被产品精致的设计吸引,但凡体验之后都是一片溢美之词,还要与工作人员探讨一会儿。
下至5岁的孩子,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3D移动影院Royole Moon都能让他们发现各自的乐趣,比如说看一部3D动画片或者科幻片,坐在赛车座椅上玩一下沉浸式3D游戏,或者连接上PS4玩各种游戏,甚至未来可以把历史、回忆和未来做成记录或科幻片,通过逼真的3D播放感受自己在时空隧道的过去和将来。
蓝科技记者了解到,柔宇科技是一个具有全球化基因的公司,虽然是2012年才在硅谷、深圳和香港成立,但团队成员从2006年开始研究柔性显示技术,十多年来亲历了国内外电子和显示业界对柔性显示态度上发生的质的变化——从漠不关心、犹豫市场到高度重视、大力投入。如今,柔性显示屏在国际上已是大势所趋,成为未来最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产业方向之一,柔宇确实引领了柔性显示的新潮流。
去年,柔宇发布了全球首创可折叠式3D弧形巨幕移动影院设备Royole Moon,已经卖到20多个国家。这个设备采用了双1080P高清屏幕像素密度超过3000PPI),用的是柔宇科技自家开发的Moon操作系统,还配备了一个优秀降噪效果的耳机,目前在美国的售价是799美元。
正是这样一款产品,在IFA展大受欢迎。为了得到心仪的产品,上述德国高中生在接受蓝科技采访时声称,将要攒钱购买,可见其对消费者产生的期望值是非常高的。
(德国青年Byon在体验3D移动影院Royole Moon)
柔宇3D移动影院超越索尼同类产品
“我这两天在IFA体验了不少黑科技产品,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柔宇3D移动影院Royole Moon。我之前也体验过索尼类似的产品,不过Royole Moon的体验效果更好,尤其3D效果非常好。另外,它不仅能玩游戏,还能看电影,比那些功能单一的产品更有吸引力。”即将毕业成为一名IT工程师的德国青年Byon接受蓝科技采访时说。
两个月前,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也为Byon喜欢的这款设备点赞,称它“设计和做工都非常极致”。
沃兹被称为“极客之神”,比乔布斯更懂技术,他轻易不会对中国企业做出这样的赞美,但柔宇科技是个例外。
打动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的并不是估值、PPT和美好的愿望,而是柔宇科技做事的严谨和技术的全球领先性。
这些让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沃兹推崇的技术,包括柔宇早在2014年时就发布的厚度仅有0.01毫米(不到人类头发直径的五分之一)、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的全球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屏,这几年来在全球关注度一直很高。
沃兹曾说:“我一直非常期待柔性的显示屏,现在终于有了,太棒了!这些新的显示技术未来对很多行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苹果之所以全球风靡,是代表着全球最先进的技术、设计和最好的体验。成立刚五年的柔宇科技跟苹果虽然还不是一个量级,但在技术的领先、设计和体验方面,已经有了苹果的影子。
凡是体验过的消费者,他们都会有内心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一种欣喜、认同和强烈的购买欲。任何产品,能做到让消费者体验之后有这三个要素,就意味着成功。
成立才5年的柔宇科技,已经储备了超过1200项知识产权,拥有来自15个国家的人才。虽然现在的柔宇科技还很年轻,但格局不小,未来空间真的让人难以想像。
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不是神明,但他对科技的洞察力还是有独到之处。所以,他对柔宇科技的认同,更是对柔性显示技术的未来保持乐观。
据国外研究机构预测,柔性显示市场规模有望从2015年的11亿美元升至2020年的420亿美元,约占平板显示市场的16%。柔性电子产业未来十年内可望成为一个规模超过3300亿美元的柔性电子产品市场。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蓝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侵权必究。
蓝科技(www.lankeji.com)文章可见微信公众号(chinalankeji)、新浪微博/博客(@中国蓝科技)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界面、钛媒体、一点资讯、ZAKER、北京时间直播号等十多家知名平台。商务合作、投稿邮箱:。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柔宇头显劫了Oculus的后路 你信吗?
“大部分关于柔宇的描述,听上去都像是顶层设计的语态:柔宇是一个证明创新政策有效的案例。但柔宇自己怎么走,暂时未看到有效的深度报道。“
按:本文是对柔宇特写报道的第一篇,共两篇。
柔宇科技今年推出的“超高清智能移动影院Royole-X”(官方名称)是一个头戴显示器,并不是虚拟现实设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Royole-X不是VR,Royole-X不是VR,Royole-X不是VR。
但这并不影响我做如下(个人化的)判断:
这个产品(Royole-X)抄了Oculus的后路。
Oculus可是VR领域的宗师级创业公司。从技术层面而言,无数中国企业翘首以盼等着Oculus做出什么消费级的技术然后赶紧C2C(Copy to China)。
为什么不是国内一众VR公司抄Oculus的后路,而是这家压根没碰VR技术的公司有了机会呢?
我们先看看Royole-X这个产品是什么
如图所示, Royole-X是一个头戴显示器+耳机的设计。其中耳机横梁可以折叠,收纳进一个足球大小的收纳包。显示部分,双眼对应的画面并不做分屏,但是透镜可以调节以适应瞳距和500度以下的近视。
内置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Android定制的旋钮式UI,主要功能有无线、推送、OTG等,以视频播放器作为核心软件,看上去似乎是Android原生的——不过另外开发一个也不难。
从柔宇的官方宣传来看,PPI高达3000的屏幕是一大技术亮点。在实际体验中清晰度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但主观上会觉得屏幕不大,和躺在床上玩手机时获得的屏幕大小类似。对此柔宇CEO刘自鸿表示,屏幕大小的设计是模拟人在影院中后排的观影距离。
——如果这样描述的话,Royole-X的产品亮点实在不明显。似乎开发上的技术门槛也不高。
但关键点在于:
一、这是我试用过的体验最好的头戴显示器,也是我觉得唯一一个可以让我佩戴一小时以上的头戴显示器;
二、柔宇把这个产品所有的设计细节注册了专利。
前提:关于VR的科普
大部分人其实压根不知道VR是什么。国内做头戴显示器直接宣称自己在做VR来蒙骗投资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在描述柔宇在VR领域可能拥有的机会之前,首先要明确两个前提:
一、VR一定是未来内容交互的主流方式;
二、VR是一套技术系统,而不是一种硬件。
VR是一种纯计算力的技术演进方向。Oculus能卖身20亿美金,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做了一个带屏幕的小盒子。关于图形图像的底层技术和算法,以及统一这些技术的标准、接口,转化为应用的方式,目前大部分都掌握在Oculus手中。这也是作为社交网站的Facebook收购Oculus的逻辑所在:全球最顶尖的算法工程师,不是在Facebook就是在Google,扎克伯格不出手,佩吉和布林也会出手的。
所以为什么VR领域,包括AR领域的产品不成熟呢?核心原因是计算方式落后,计算工具也赶不上。
比如大家诟病的屏幕延时和眼晕的问题,此前我写过一篇《VR是个大骗局》,描述了虚拟现实需要通过图形图像技术实时演算出能骗过大脑的图像,这种计算力以目前的ARM构架其实根本实现不了。没有合适的算法,也没有足够快的计算芯片。
也因为移动设备计算力的巅峰设备还是手机,所以会有类似三星GEAR VR和暴风影音这种用手机作为计算设备的VR过渡技术方案——在眼下要生产一个计算力超过手机的头戴设备,不仅成本居高不下,供应链和电子工程也跟不上。
有一些投入商用的VR体验设备,使用的是更加原始的方式,把图像演绎放在外部的一个X86构架设备(一台PC)上运算,VR头盔只作播出显示。代价就是完全不便携。
所以VR产品的技术演进,会是这样一个过程:
A、在图形图像算法工程上取得突破;
B、基于A的技术成果重新设计VR专用计算机构架;
C、基于B的方案诞生新的芯片组和底层操作系统;
D、用新的芯片新的构架来开发VR拍摄以及VR显示设备;
E、在D的设备上分发App和娱乐内容。
这个过程,在PC演进的历史中花了十多年,操作系统(windows)更新了6代,主流消费级CPU的计算力翻了120倍——想象一下你手机的CPU速度上升120倍的感觉,嗯,那时候你就可以堪堪使用VR了。
当然,如果现在满足于在头显上加个陀螺仪看360度照片就觉得挺VR了,我们也无话可说。
——这是整个VR行业的大前提,当然,这些与柔宇无关。柔宇误打误撞干了另外一件事。
VR的两座桥头堡
如前文所述,在包括算法在内的VR基础技术上Facebook带着Oculus一骑当先,国内众多VR厂商不甘人后,并找到了一些自己有机会的单点。比如焰火工坊专注VR平台的软件,诺亦腾开发的动作捕捉技术系统等等。
在跨过通往未来VR时代的鸿沟时,这些技术公司纷纷在这头开始修建桥梁。
但桥梁这个事,高效率的方法是两头一起往中间修。
Royole-X这款产品,误打误撞的,成为了鸿沟对面一头修桥的起点。
完整的VR使用体验是一定需要一个头戴显示器的。但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头戴显示器,基本全都是工程测试机的水平——某种程度上算是被Oculus带跑偏了。
上图可以比较直观地表达这一观点。在一个暂时还是由算法工程师主导的技术领域,落地成为产品是完全功能导向的。但最终普及到大众消费者时,产品会成为一个成熟的消费制品,工程外观会完全被掩盖起来。
另一个重要的客观现状就是,目前的消费级VR体验基本都只有几分钟。比如大名鼎鼎的《星际穿越》官方就推出了一个4分钟的体验版。而事实上,目前超过10分钟的VR内容也寥寥无几。
这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长时间沉浸VR内容的场景,其实还没有被消费者验证过的话,如何证实这个市场是存在的?如何获知这个市场的真实需求?
在拜访时,CEO刘自鸿让我戴着Royole-X观看电影《阿凡达》(不是3D版),我看了大约十分钟,但我觉得让我把两个小时的全片看完也不会有太不适的问题——这的确是巨大的进步,要知道,索尼HMZ-T3W的佩戴感受也并不是尽善尽美,尤其是对近视人群并不那么友好。
柔宇X,确实是市面在售的产品中,目前佩戴最为舒适,且在一体化(带耳机),软件等方面对消费者最为亲切的产品。如果此时此刻时空穿越把未来的VR技术带到现在,那么这个技术大概需要柔宇X这样一台外设作为载体。
柔宇误打误撞占据了大众消费者在进入VR时代所必经的一个入口——一个理想的可以长期使用的头戴显示器。
如果说Oculus在跨越VR技术鸿沟时,在技术此岸树立了一座桥头堡,那么柔宇有非常大的机会成为消费者彼岸的另一座桥头堡。
然而,中间还有不比修一座真的跨海大桥时间更短的跨越过程。
柔宇和他的挑战者们
说柔宇误打误撞,是因为柔宇从未表达过类似战略或者用户运营的思路。
据柔宇CEO刘自鸿告诉我,他做柔宇X的最初动机主要是满足自己,在频繁往返中美时在飞机上的娱乐需求。
刘自鸿说他需要一个高度私密、便携、舒适和长时间使用的消费级产品,最好是和柔宇本身在屏幕技术上的一些积累有相关。于是花两年时间做出了这个柔宇X。而在刘自鸿此前的产品考虑中,原本是主动回避VR的。他说自己在产品刚发布时就强调过这不是一个VR设备。
但这种产品规划的过程,虽然没有把战略眼光放到十年之后,却从实际体验去解决了其他VR产品尚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毕竟理论只是用来总结和解释趋势, 体验才是产品意识的根本。
但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对于柔宇来说,如果耳机头显一体是未来的趋势,那么进一步完善专利体系,使将来VR的头戴终端无法绕过柔宇的专利,是一个有效的防御战略。
但如果没有用户壁垒和初步的内容分发能力,这种防御战略很容易被挑战。柔宇要获得这些能力,需要更好的营销、渠道掌控和供应链。
刘自鸿单纯地表达了希望Royole-X市场占有率逐步上升的想法,但受限于产能,在刚过去的双十一中,柔宇没有和京东或天猫等的任何一家电商合作,仅仅在自己官网做了小范围的促销。
有消息称柔宇正在通过猎头招聘负责Royole-X产品的销售总监。
必须指出的是,Royole-X的专利壁垒和运营壁垒,一定是拥有了可观规模的用户基数之后才能发挥战斗力的。
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内VR行业人士的认同,他们认为只是绕过一些设计专利,开发人机更友好的头戴显示器,并不是不可达到的。但如果柔宇手中握有核心用户,他们会当做一个重要市场变量来考虑。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来自产品迭代更新的能力。从VR行业的视角来看,柔宇X是一个很不错的“壳”,但这个“壳”必须要能够及时地兼容最新的技术,自身迭代速度与“桥那头”的技术迭代速度相匹配,未来才有足够的主动权。
在目前柔宇X的设计中如何加入更高功耗的芯片、散热、通讯组件,以及对于新生系统的研究,亦是产品演进道路上的挑战。 而如果真有一天,ARM构架被替代,柔宇能否第一时间跟上,也是一个未知数。
在这些重要的技术升级节点上,柔宇可能随时被挑战——尤其是这个“桥梁”概念被认知之后。
神秘的柔宇
柔宇是一家有些过于神秘的公司,关于柔宇成名的超薄柔性屏我会有另一篇文章分析。但是这种过于神秘也体现在了Royole-X上。
我们并不清楚的知晓Royole-X在开发中的技术细节,也无法提出对Royole-X产品优化更具体的建议。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更优质的产能和供应链带来产品平价化,广泛的市场传播和教育带来内容产业的联动,都是对消费者有利的事情。这是否是柔宇发展的方向,我们并不知道。
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我在各家媒体搜索柔宇此前的新闻报道和图片。大部分仍是此前政府推动而诞生的一些内容,包括出现最多的图片是李克强总理在双创周于柔宇展台与刘自鸿的合影。
大部分关于柔宇的描述,听上去都像是顶层设计的语态:柔宇是一个证明创新政策有效的案例。但柔宇自己怎么走,暂时未看到有效的深度报道。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柔宇作为一家公众公司或者作为一家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司,惊人的低调,并不轻易随便开口说话。
大家都很期待,柔宇接下来会表达些什么,尤其是对整个科技行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致力免费为玩家、消费者提供国内最值得入手的新奇酷玩产品
读懂智能与未来!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柔宇智能手写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