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气实时股价汇率 近几年股价

争夺中国燃气:两大巨头另有所图
点击量: 回复数:0
  围绕中国燃气控制权之争,外资、民企、国企轮番登场,这正是国内城市燃气市场激战正酣的一个缩影
  日,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00384.HK,下称中国燃气)董事总经理及执行董事刘明辉、执行总裁黄勇被深圳公安带走。
  这一突发事件的后续影响在日达到高潮。当日上午10时,中国燃气股东特别大会在香港金钟举行,前正副主席李小云、徐鹰,以及前董事总经理刘明辉的董事职务被罢免。董事会认为,前两位董事在刘明辉被捕一事上存在不诚信行为。
  中国燃气董事会内部的激烈斗争,源于该公司没有占绝对优势的大股东,最大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也不超过10%,因此刘、黄被抓之后董事会内部分裂。这出跌宕起伏的情景剧被业界视为“国美第二季”,剧中,国内油企巨头魅影频现。
  中国燃气目前已在全国27个省市投资建设136个城市燃气项目,燃气供应覆盖城市人口近1亿,是中国最大的跨区域城市燃气分销商和集管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分销为一体的燃气运营商。
  截止到日的财政年度,中国燃气的营业额为102.1亿港元,同比增长61.5%;净利润为10.2 亿港元,同比增长658.1%
  围绕中国燃气的控制权之争,外企、民企、国企轮番登场,而这是国内城市燃气市场激战正酣的一个缩影。
  “国美第二季”
  4月26日,中国燃气的股东会议现场,火药味十足。原定投票时间一小时完成,但多名股东代表与管理层在会场内针锋相对,令整个过程拖延逾四小时。多名小股东质询两名联席董事总经理庞英学及梁永昌,李小云和徐鹰被罢免之后,是否会影响中国燃气在内地的项目,庞、梁未予回应。
  刘明辉和黄勇于去年12月17日被深圳公安局拘捕,直至12月24日,中国燃气才披露,这为董事会后来的系列冲突埋下伏笔。
  资料显示,刘明辉曾担任香港上市公司咏辉国际的董事,该公司后来重组成为大中华科技(0.325,0.00,0.00%,实时行情)。
2001年,大中华科技增发吸收海峡集团为股东后,开始投资天然气项目,并更名为中国燃气。日,刘明辉也被委任为海峡集团董事,并于同年7月被委任为中国燃气董事总经理。在刘的带领下,中国燃气开始大量收购天然气相关资产,其市值最高时达300亿港元。
  截至2011年4月末,中国燃气的单一最大股东为韩国SK集团,持股9.7%;第二大股东刘明辉持股8%。其他外资策略股东——阿曼国有石油公司(SAOC)、印度国有天然气企业GAIL(India)Ltd以及亚洲开发银行分别占5.4%、4.8%及3.4%的股份,两名国有股东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和海峡金融控股公司(下称海峡金融)分别持股4.8%和4.6%。
  海峡金融是中国燃气的发起人股东,其为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的下属公司海峡旅行社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代表该中心持有中国燃气股份。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为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下称国台办)下属的事业单位,李小云现为该中心主任,徐鹰为其助手,两人代表海峡金融在中国燃气董事会任董事。
2010年9月至11月间,海峡金融四度减持中国燃气股票,持股比例由6.75%降至4.21%,已低于5%的披露线。
  知情人透露,尽管同为公司发起人,但2010年起,刘明辉开始和海峡金融以及徐、李二人产生矛盾。在刘明辉、黄勇被捕后,变故很快降临到徐、李二人头上。
  3月3日,中国燃气举行董事会会议,李小云与徐鹰的主席与副主席职务被罢免,理由是李、徐二人在事发之后,“没有完全披露他们对刘明辉、黄勇被捕的了解”。
  中国燃气还指出,罢免李小云、徐鹰的另一个理由是,该二人在中国燃气危机时与有关央企秘密接触。当日,中国燃气董事会还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倩如出任董事局主席并立即履职。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中国燃气股价微跌1.79%,收于2.74港元。
  3月16日,双方的争斗升级,中国燃气发布公告说,将举行股东特别大会,投票决定李小云和徐鹰的董事职位。
  中国燃气董事会再次重申,徐、李二人在刘明辉被捕时没有完全披露他们对事件的了解。
  李、徐在董事会的地位自此岌岌可危。4月12日、4月19日,海峡金融在香港媒体刊登广告,否认董事会对其“不诚信”的指责。两次广告均高调打出“政府牌”。
  “海峡金融认为中国燃气最具价值的地方是各个城市的燃气供应专营权。如果李先生和徐先生被彻底罢免,海峡金融将不可能再为此发挥相关作用,这可能是中国燃气未来发展的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中国燃气董事局没有了中资股东的代表,这可能为中国燃气的未来发展,蒙上巨大的阴影。”
  中国燃气迅速予以回应,指出海峡金融不过是通过打“政府牌”来虚张声势,李、徐去职不会影响公司未来。
  攻守之间,在李、徐去留问题上,董事会内的阵营逐渐明朗:前总经理刘明辉及其下属与韩国、阿曼和印度等外资股东暂时结盟;国有股东海峡金融和中石化保持一致,但后一阵营持股仅约一成,未临投票,胜负已决。
  尽管海峡金融百般造势,但仍然未能挽回败局。4月27日,中国燃气公告了前一日举行的股东特别会议结果:65.59%的票数赞成罢免李小云、徐鹰董事职务,68.33%的票数赞成罢免刘明辉董事职务。26日,或受本次股东会影响,市场仍存在疑虑。公司股价昨以3.42港元开盘,收于3.21港元,全日累计重挫6.14%。
  两大巨头另有所图?
  4月26日的中国燃气股东特别大会结束后,海峡金融发表声明,对中石化的支持表示感谢。
  耐人寻味的是股东内斗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的一份行业情报出版物4月7日报道称,中石油正考虑收购近期陷入困境的中国燃气,并正与美银美林洽谈有关收购。消息并称,中石油将直接或者通过旗下昆仑能源(00135.HK)收购中国燃气。但很快,这一消息遭到双方否认。
  尽管在股东特别会议上与持少数派立场的海峡金融站在同一条战线,但对于是否会增持中国燃气,5月4日,中石化人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后续不会有相应动作。
  由此,股东争斗期间,中石油、中石化掌控中国燃气的传闻均被否认,但这丝毫不改城市燃气行业的激战状态。
  中石油下属的城市燃气企业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城市燃气的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不仅是二三线城市,四五线城市都在抢着进。”
  在他看来,政策层面的推动是一大动力。在李小云、徐鹰的正副主席职务被罢免的前几日,中国第一部城市燃气法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下称条例)于日实施。对于城市燃气企业的准入和经营,条例提出,“政府投资建设的燃气设施,应当通过招标投标方式选择燃气经营者。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的燃气设施,投资方可以自行经营,也可以另行选择燃气经营者。”
  建设部2004年3月发布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只是提道,“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市政公用事业投资者或者经营者。”前述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负责人表示,“相比之下,条例更加规范,更利于跨区域企业开展经营。”
  中国迅速增长的城市天然气消费市场,则是吸引各路企业进入的根本原因。
  中石油规划院管道所副所长杨建红称,预计2011年全国天然气总需求为1350亿-1400亿立方米,仍然供不应求。
  杨建红还预计,201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达到2000亿-2400亿立方米,2020年将达到3500亿-4000亿立方米。2015年,中国天然气的需求结构为:城市居民燃气占32%,工业用燃气占31%,发电占21%,化工占16%。
  近几年中国内地在供暖旺季屡屡爆发的“气荒”,让中石油感到进入城市燃气终端的迫切。
  在去年5月的中石油年度股东大会上,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表示,天然气已成为公司主营业务,中石油计划在未来十年,让天然气产量占到油气当量的一半。目前,中石油的天然气管道占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长度的70%-75%,在天然气产量中占据80%左右份额。
  中石油内部人士透露,集团天然气资产整合正在进行,昆仑燃气有望整体注入昆仑能源。他还透露,目前国内竞争最激烈的区域位于天然气管道周围。
  竞争最激烈的地区是工商业发达、能源需求旺盛的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两个地区正在建设多条天然气管线,西气东输管线、川气东送管线均伸入此地,城市燃气业务的竞争异常惨烈。
  天然气业务是中石化的短板。日,中石化总裁王天普表示,中石化对城市燃气业务“有非常大的想法,公司正努力拓展这些业务。”
  当日,在香港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面对媒体提出的是否有意增持中国燃气的问题,王天普未作正面回应。他表示,中石化发展城市燃气业务,“或是选择自己干,或是和省一级的燃气公司合作,要么就是和华润这样的全国性公司合作。”
  日,中石化与中国燃气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石化认购中国燃气2.1亿新股,成为中国燃气当时的第二大股东。此举被外界解读为中石化进军城市燃气终端的信号,当时,城市燃气市场行业也正迎来第一个春天。
  不过,对于中石化的城市燃气业务,过去七年是“失去的七年”。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道,“销售量方面最大的是北京控股(42.2,0.00,0.00%,实时行情),其次是新奥燃气(27.1,0.15,0.56%,实时行情)与中国燃气;从增长角度看,中国燃气的增长最快,通过不断的兼并收购,2010年之前的三年,中国燃气的燃气销售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30%。”
  前途未卜
  4月26日的罢免结果出来之后,海峡金融于晚间发表声明,对当日举行的中国燃气特别股东大会结果“深表遗憾”,同时感谢中石化以及反对罢免公司主席、副主席李小云、徐鹰的股东。
  海峡金融表示,对于中国燃气董事局的部分董事,为掩盖刘明辉、黄勇等人侵占公司利益真相,制造议题,罢免
您最近看过的贴子
金融界爱股
尊敬的用户:
为了给广大股友提供更加和谐、健康、有效的交流环境,如果您发现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请您及时与金融界股吧管理员联系我们也
欢迎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xin..cn
爱股客服电话:010-燃企最受益宝座易主?中国燃气(00384)股价一扫阴霾,涨势已停不下来!
直线飙升的股价,日日创出历史新高!受益于爆炸增长的业绩兑现,与强力政策下的预期突破,中国燃气(00384)15个交易日涨幅近50%!
日,野村发表研究报告,受益于煤改气补贴政策,燃气接驳业务预计有25%的上调,同时,燃气销量增速会加至20%,因此对中国燃气下一个财年年盈利增长预测由42%上调至54%,目标价也有原来的14.5港元(单位下同)大幅调升51%至21.9元,公司股价在野村唱多之日已经到达17.34元,并且仍在一路上扬。
但令市场奇怪的是,燃气股普涨情况下,中国燃气一路上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此前一直是燃气分销企业龙头中走势最为平缓的它,如今大有行业领涨股的架势,根本停不下来了。
智通财经在对比近期行业内的利好时发现,靓丽的业绩兑现,和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不仅提升市场对行业的认可度,其中发出的信号更是改变了市场的预期,直接将中国燃气推向了风口浪尖。
多重利好下的股价已停不下来了
自靓丽业绩公布那日起,公司股价便一发不可收拾。日之前,中国燃气在天然气行业向好的情况下,股价依然在9.87-13.5元之间的箱体中运行,直到6月21日收盘后的靓丽业绩曝出,公司2016财年股东应占利润近41.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2%。受益于华丽的业绩数据,公司股价于第二日就放量大涨9.23%,成交额近4.73亿元,强势突破箱顶,至此拉开中国燃气飙涨的序幕。
受业绩的驱动,中国燃气在之后8个交易日上涨23%至16元,就在上涨动力逐渐变弱的时候。《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于7月4日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中,这篇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利好政策,接力业绩兑现再次引爆燃气行业普涨局面。
公司股价于7月12日再次创下19.1元的新高,距15个交易日之前已经有47%的涨幅。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此轮双驱动究竟利好到什么程度呢?这波涨势后续是否仍有支撑?且让我们拆开来细看。
增长逻辑已确立,业绩数据还超预期
最先一波是的驱动因素是业绩暴增,业绩兑现不仅证实煤改气逻辑,还实现了超预期。公司截至日年度全年营收324亿元,同比增加近10%,净利润为41.4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2%。
燃气接驳收益是业绩增长最大助力,证实煤改气政策对燃气分销企业有业绩强推的逻辑。智通财经在翻看公司财务数据得知,公司2016年全年毛利83.8亿元,同比增加11.7亿元。其中燃气接驳收益则同比增加近7亿元,是业绩增长最大的原因,证实了此前智通财经最看好的,第一波燃气接驳收益对公司业绩的强大推动逻辑。
并在联营合资企业贡献9亿元,同比增加近5亿元,以及汇兑亏损诉讼等损失同比减少近7亿元的助攻下,实现了净利润的超预期增长,并且超预期的不仅只有净利润。
虽然燃气销售收入并未增长过多,但燃气销量增长是超预期的,并且覆盖了已知的燃气售价降低带来的负面影响。2016财年,住宅用户天然气销售量19.29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4.88%;工业用户售气量36.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18%;商业用户售气量16.6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15%;车用气售气量12.0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38%;天然气批发37.51亿立方米,同比大幅上升46.24,最终实现了燃气销售业务营收和利润双增的局面。
强心剂政策已发布,中国燃气受益性明显
如果说中国燃气靓丽的业绩,是逻辑验证和带来一些惊喜,那么强力政策的公布,可以算是一支强心剂,消除了市场很多的疑虑。
市场对于天然气行业各项政策的推广一直存有一些担心,如煤改气政策除压力和需求最大的京津冀地区外,其他地方是否能顺利推行;天然气作为替代能源被推广,是否会如此前的一些其他清洁能源一样,随着配套的政策减弱,最终导致推进效果不尽如人意。
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奥能源(02688)能凭借其京津冀区域的地理优势,自2017年年初以来,在大型燃气分销企业中几乎是一枝独秀地强势上涨。
而此次的政策公布后,消除了市场对于天然气推广的很多疑虑。7月4日,国家发改委在内的13部门联合发布了《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部署了实施城镇燃气、天然气发电、工业燃料升级、交通燃料升级四项工程。
该政策的发出,不仅增强了市场对天然气能源推广的信心,重点是政策手段的务实细化,使投资者看到了除京津冀外地区的煤改气推动的可能性在大大提高。
作为最积极参与乡镇煤改气业务的燃气分销企业,中国燃气早就将华北区域煤改气业务加入公司重要发展战略的中国燃气,凭借全国多达330个城市燃气项目,相信在之后的时间内,将逐步受益。
不仅如此,《意见》中关于工业燃气和交通燃气也有加强推广的意图,同样会给中国燃气带来一定的业绩增长。
截至到日收盘,中国燃气股价为18.92港元/股,对应市盈率为22.7倍,市净率为4.6倍,对比行业整体的估值来说,中国燃气这个价格算不上便宜,而且短期多重利好叠加下,资金大幅进入使得股价涨势过于强劲,这个点位介入绝非最佳时机。
如今煤改气的逻辑已经完全被证实,公司的业绩兑现也令人满意,在政策中更是看到了公司独特的受益性,综合考虑,此时介入的风险性已经较大,等资金热消退后,如股价能调整到较合理的价位,届时可考虑介入等待后续的业绩兑现。(文/江松华)
更多港股重磅资讯,下载智通财经app
更多港股及海外理财资讯,请点击www.zhitongcaijing.com(搜索“智通财经”);欲加入智通港股投资群,请加智通客服微信(ztcjkf)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最近访问股
我的自选股
9.6405.70%
0.1023.03%
2.8702.94%
82.3502.11%
34.7001.32%
2.8900.70%
37.950-1.56%
33.900-0.44%
7.890-0.25%
9.64010.75%
0.6106.67%
0.1025.05%
8.0205.00%
2.8704.41%
82.3503.29%
3.970124.06
33.90063.25
0.97043.64
8.02036.20
82.35031.87
15.26028.52
 碎股行情
每手股数- -
1.碎股是指数量不足一手的股票。
2.碎股的产生:若发行人推行以股代息的分派计划,有可能产生不足一手的碎股。
3.碎股交易不会进入香港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参与自动对盘,投资者一般通过电话直接向其券商委托碎股订单并在场外成交。
4.碎股市场因流通量少,股价一般会略低于完整买卖单位市场中同一股份的价格。
【A股】--现价:--涨跌幅:--H:A比价 -- %
沪港通资金流向
沪股通净流入5.99亿
港股通(沪)净流入-1.52亿
深港通资金流向
深股通净流入6.58亿
昨收盘122.45
振幅34.50%
价格档0.05
今开盘122.45
市盈率34.22%
每手股数200
成交额250亿
港股市值250亿
成交量314.40万手
走势对比:
港股实时基本行情由指定新浪网免费发放。
均价/波幅
价格(元)
成交(手)
大手成交分布
市价上0.00%
市价下0.00%
大手成交均价:万手
大手成交总价:万手
5日均价32.738
10日均价31.900
30日均价32.771
50日均价31.634
100日均价28.972
180日均价26.291
1周波幅30.700-34.150
4周波幅29.750-34.150
8周波幅29.300-36.700
10周波幅27.850-36.700
20周波幅20.500-36.700
24周波幅20.500-36.700
无相关权证
无相关权证
无相关权证
单位:百万
主要持有人权益变动
持股人姓名
变动后持股数
变动后持股占比
最高回购价
最低回购价
平均回购价
200,000.00
1,042,000.00
490,000.00
500,000.00
350,000.00
6,304,000.00
最近60天内有1个研究报告发布中国燃气(00384)评级,综合评级如下:天然气需求爆发价格飞涨 天然气概念股票主要有哪几只?(精选附
&&&&&&& 入冬以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全国&煤改气&、&禁煤区&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的强力推进,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价格也随之暴涨,牵动产业链相关公司。近日,多家公司回应对业务影响情况,称LNG价格上涨对公司业绩有利好影响。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方财富网
  多部委破题天然气供应瓶颈
  11月份以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全国&煤改气&、&禁煤区&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的强力推进,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矛盾突出,目前全国日用气量缺口达4000万立方米。国内天然气价格也随之暴涨,LNG(液化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扬。液化天然气(LNG)价格自9月份以来持续拉涨,11月下旬部分地区报价更达8000元/吨,突破历史高点。内蒙古当前市场报价在7700元/吨到8000元/吨,陕西报价也在每吨7500元左右。数据显示,日前我国液化天然气出厂价格短期大幅上涨,12月1日甚至创出9400元/吨历史最高挂牌价,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0月末这一产品的市场价仅为4337元/吨。
  天然气价格上涨引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的高度重视。近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商务部重拳出击,LNG价格才开始应声而落。根据行业机构卓创的数据显示,在12月4日创下7244元/吨的高点之后,LNG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回落,12月7日,全国LNG标杆价格下跌至7121元/吨。
  此次&气荒&,部分因为&煤改气&快速推进超出预期,部分地区出现天然气供应不足,目前价格大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南方省份市场较为稳定;另一方面也因为近年天然气消费量整体上涨。据三大石油公司上报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天然气总缺口超过113亿方。
  《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气价&呼呼&上涨,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则大幅拉升。12月份以来,广汇能源(600256)累计上涨了16.13%,云南能投(002053)累计上涨了11.33%。
  天然气需求持续提升
  天然气相对清洁的属性确实令这一能源开始向人们的日常生活、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领域加速渗透,各地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国家能源局曾发布文章表示,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能源绿色转型日益迫切,这需要大幅提高天然气占比。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明确了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消费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今年1-10月我国天然气产量1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2%;天然气进口量722亿立方米,增长27.5%;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增长18.7%。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口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来源之一。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10月我国天然气进口5416.5万吨,同比增长了24.9%。其中,气态天然气2507.3万吨,同比增长5.9%;液化天然气2909.2万吨,创下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7.7%。
  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也见证了各地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北京为例,北京统计年鉴公布数据显示,在年间,北京的能源消费总量从6359.5万吨标准煤涨至6961.7万吨标准煤,其中煤品消费的占比从29.6%下降至9.8%,降幅超过六成,而天然气消费所占比重却一路从14.6%增至31.7%,增幅也达到了五成左右。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方财富网
  多家公司回应对业务影响情况
  近期,天然气供应短缺、价格暴涨,牵动产业链相关公司,多家公司回应对业务影响情况。杰瑞股份(002353)称近期LNG价格大幅上涨,对于公司天然气板块业务会有促进作用。公司可以提供天然气全产业链的设备、服务和工程,例如天然气开采,天然气集输、处理、输送,天然气加注、天然气液化工程等。近期LNG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在于国家&煤改气&法令,国家加强了环保监管力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天然气储备不足,天然气供不应求。国家将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天然气供应,保障天然气供给,促使天然气产业投资加强,杰瑞天然气板块业务将因此收益。
  中天能源(600856)称LNG价格上涨对公司业绩有利好影响。日晚,公司披露全资子公司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的公告,全资子公司青岛中天拟以现金3.76亿元收购青岛石油天然气32.49%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青岛石油天然气83.49%股权。青岛石油天然气是公司加拿大油气资产中NEW STAR ENERGY 公司的持股平台公司,公司对青岛石油天然气的进一步投资,将加大公司对海外油气田资产控制力,有利于油气资产的资源整合,稳固公司天然气全产业链上游布局。
  金卡智能(300349)称受益北方煤改气的持续推进,公司在相关区域的销售增长较好。目前物联网表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天然气的普及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北方煤改气、城镇化建设、城中村改造都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而且表具10年需要进行更换,部分城市未来两年也进入了集中更换的周期,公司在物联网表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和技术优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此外随着未来海外市场的逐步打开,也将为公司贡献较好的预期收益。
  双象股份(002395)称煤改气后带来的能源成本上升对公司盈利造成一定影响。公司预计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4.28万至3021.83万,同比变动-65.00%至-15.00%。公司基于以下原因作出上述预测:受煤改天然气后能源成本大幅上升、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以及汇率变动造成汇兑损失等因素影响,母公司利润下滑,致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
  迪森股份(300335)称最近天然气价格上涨,但从长趋势来看预计不会影响煤改气的政策推进。未来十年是天然气普及率提升的重要阶段,公司业务长期受益于天然气产业链发展。 在C端方面,全国煤改气及冬季清洁取暖大政策存在较强的确定性,未来公司将通过扩大壁挂炉产能,做好煤改电(空气源热泵)布局,逐步提高市占率;在B端方面,公司积极通过内生和外延并购方式提高公司运营项目和燃气装备的业务规模,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做好准备。【A股】------H:A比价 -- %
港股通每日额度剩余:-- 沪股通每日额度剩余:--元
走势对比:
成交(手)
成交(手)
成交(手)
时间价格成交(手)
时间价格成交(手)
时间价格成交(手)
时间价格成交(手)
时间价格成交(手)
成交(手)
成交(手)
成交(手)
成交(手)
成交(手)
成交(手)
成交(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燃气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