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钓鱼地方中兴手机销售中心在什么地方

韩城太史广场  位于东北隅,距省会240余公里,北依宜川,西邻,南接合阳, 东隔与河津、乡宁、万荣等县市相望。地处北纬35°18′50″-35°52′08″,东经110°7′19″-110°37′24″。南北最长处50.2公里,东西最宽处42.5公里。边界总长168公里 。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0.79%,耕地42万亩 ,地形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下辖7乡7镇、2个街道办事处、276个行政村,总人口约40万人, 城镇人口15万。1983年10月撤县设市,1985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12月被命名为。概况  历史悠久,便有人类活动,历史人物众多,文物古迹荟萃,有“文史之乡”和“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世界文化名人、春秋时期、乾隆年间名相、现代著名作家等都诞生在这里。全市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82处,馆藏文物万余件,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7处(、、、、、、)。元、明、清古建筑遍布城乡,其中元代建筑堪称之最,位于昝村镇的普照寺被誉 为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院。韩城享有“小北京”之称,明清四合院民居建筑保存完整,尤以党家 村最为典型,被国内外专家赞誉为“世界民居之瑰宝”、“人类文明的活化石”。韩城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最具代表性质的有门楣题字、百面锣鼓、耍神楼、秧歌等。近年来,韩城市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南司马迁祠墓、中古城和党家村、北龙门的旅游格局,并融入了全省旅游东环线。农业  农业生产条件良好,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粮食播种面积 42万亩,总产量1.66亿斤。经过多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了椒、果、菜、畜四大农业主导 产业,其中“大红袍”花椒以粒大、皮厚、色鲜、味浓而驰名中外,已形成百里三千万株生产规 模,总产达1600万公斤,产量占全国的1/6,年产值近3亿元,占到农民收入的40%,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优经济林花椒之乡”,2001年成功注册“ 韩城大红袍花椒”证明商标。建成西塬、芝阳两大花椒集散市场和重庆菜园坝直销市场。苹果面积稳定在10.2万亩,总产达6.7万吨,产值7770万元,以韩城中鲁果汁公司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所产果汁2万余吨。蔬菜面积3.5万亩,其中标准化日光大棚2350座,蔬菜总产9.5万吨,产值2635万元;畜牧业发展较快,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540吨、3530吨、610吨, 畜牧业产值达到5540万元。工业  工业发展起步较早,形成了煤炭、电力、焦化、冶金、建材等为支撑的工业生产体系。原煤年产量550万吨,发电量27亿度,焦炭400万吨、水泥50万吨,钢铁100万 吨。境内有年产原煤400万吨的韩城矿务局、总装机容量38万千瓦的韩城发电厂等大中型企业,以 及中国500强企业、陕西第一、生产能力300万吨的龙门钢铁集团,单台机组发电量居西北第一、总 投资130亿元、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的韩城二电厂正在建设之中。民有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黄河 矿业开发公司、海燕焦化公司等一大批民有企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取得了突破性进 展,中鲁果汁、黑猫炭黑等项目的顺利投产,加快推进了农业工业化、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炭黑年 生产能力达7.5万吨,居西北第一、全省最大的焦炭企业——黑猫焦化120万吨焦炭项目已开工建设, 必将为韩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煤——电”,“煤——焦炭——铁—— 钢”、“煤——煤焦油——炭黑”等三条产业链。矿产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境内有煤炭、石灰石、铁矿石、 煤层气、铝矾土、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储量达103亿吨,已探明27亿吨,占渭北煤田的 35.5%。煤层气资源总量为2080亿立方米,达到开采品位的资源量为1907.6亿立方米,是渭北最大的气田。水资源得天独厚,境内黄河流程74公里,水资源总量为3.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2.5 亿立方米。建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金城要古,新城要新”的建设思路,撤县设市近20年来,在保护古朴典雅的金城风貌的同时,投资10多亿元开发建设了10余平方公里的新城区。 目前,市区面积达59.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4.99平方公里。近年来围绕“新韩城、新观念、新形象”的“三新”教育,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市和省级、卫生城市为重点的“四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市容环境进一步整洁,城市绿化、亮化、美化进一步加 强,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交通  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境内有108国道、304省道、沿黄公路和正在建设的阎禹高速公路。西(安)太(原)铁路穿境而过,开通了全国唯一的县级市直通北京的列车, 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网络健全,通讯事业发展迅猛,固定电话用户达9万余户,百户拥有92部,移动用户达到10万余户。经济  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快,200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3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款达91.6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 387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6元 。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市、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等称号。2008年,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五届进入西部百强行列。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姚双年  市  长:张建中历史沿革韩城市行政区域图  韩城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夏、商属雍州,有“龙门,禹贡雍州之域”的记录。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因而史以“龙门”为韩城地域的代称。  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传)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称韩(侯)国。周宣王时,秦仲少子康又受封于梁山,是谓梁(伯)国。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年)为秦穆公所灭,今韩城市南古少梁即其都。明《韩城县志》载:“韩,候、伯之国也”。  春秋时,晋封韩武子万于韩原。载:“韩,武子采邑”。武子后,献子厥从封姓为韩氏,当时,晋占有河西之地与秦接壤。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秦与晋惠公夷战于韩,秦败晋,虏其君,晋献河西地。周顷王二年春(前617年),晋伐秦,取少梁。  战国时,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前441年),少梁城属魏。周威列王十四年(前412年),魏攻占秦繁庞。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分晋地,少梁属魏。周显王七年(前362年),秦败魏于少梁,俘魏相公孙痤,攻取魏繁庞城。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秦与魏战元里(在今大荔县境内),斩首七千,取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秦更少梁为夏阳,置邑。  秦灭六国,夏阳属内史地。  西元年(前206年)正月,项羽先后分封三王,董翳被封为翟王,领陕西北部地区。八月,刘邦入关中。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分内史郡之一部分为左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左内史更名为左冯翊。夏阳属之。  新莽时,改夏阳为冀亭,属列尉大夫治。  东汉时期,光武中兴,国都东迁,西京三辅(京兆伊、左冯翊、右扶风不变,冀亭又复名夏阳,仍属左冯翊。光武帝建武元年(25)至明帝永平二年(59),合阳并入夏阳。  三国时期,魏国雄居中原,夏阳属魏雍州冯翊郡,晋仍因之。后属华山郡。  东晋穆帝永和五年(349),上郡治所由肤施(今延安)迁居夏阳避羌乱。七年(351),苻健在长安建立前秦,夏阳属之。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夏阳属华州华山郡。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53),隶同州武乡郡。宇文觉废魏建立北周,明帝二年(558),夏阳并入合阳。  隋开皇十八年(598),夏阳自合阳分出,重新设县,以古韩国改名韩城,属冯翊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属西韩州。八年(625)州治迁韩城,领韩城、合阳、河西三县。太宗贞观八年(635)废州。肃宗乾元元年(758),改韩城为夏阳,隶河中府。昭宣帝天成二年(905)更名韩原县。  五代后梁时,仍属河中府。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复名韩城,隶同州。  北宋,隶永兴路定国军冯翊郡。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正月,金将娄宿,自韩城履冰入陕,关中遂没于金。金宣宗贞佑三年(1215年),设祯州,领韩城、合阳二县。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废州为县,二年又复设祯州,县址迁至今县城西北二十里土岭。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撤祯州,改属同州,县址迁回原址。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韩城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潼关道。  清初沿用明制,属西安府同州潼关道。雍正三年(1725),改同州为直隶州。十三年(1735)同州升府,韩城仍属之。  后,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十七年(1928),取消道制,直属省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成立前,日,韩城第二次解放。初属黄龙分区。1949年6月改属大荔分区。1950年5月大荔分区撤销,改 属渭南分区。1956年10月,直属省辖。1959年1月,合阳县及黄龙白马滩公社并入韩城。1961年8月,恢复原建置属,仍渭南专区,1972年3月改专区为地区,韩城仍为辖之。1983年10月国务院批准,1984年1月正式改县为市,仍属渭南地区。1985年2月国务院批准为开放城市。1986年 12月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行政区划&&&&&  韩城市辖2个街道、10个镇:新城街道、金城街道、龙门镇、桑树坪镇、龙亭镇、芝川镇、西庄镇、昝村镇、芝阳镇、嵬东镇、板桥镇、王峰镇。   新城区街道() 辖12个居委会(状元街、盘乐、安乐、金塔路、陵西路、乔南路、铁路、西峙路、韩源路、矿务局、机电总厂、马矿)、15个村委会(姚庄、潭马、董村、盘乐、三星、坡底、相里堡、五星、河渎、周原、留芳、新民、重阳、新农、赵村)。   金城区街道() 辖6个居委会(象山矿、矿务局总医院、韩城电厂、矿务局建安处、矿务局总务处、镇区街道)、27个村委会(莲池、东营、文庙、广场、晨钟、薛曲、竹园、庙后、夏阳、英山、张堡、杜堡、段堡、东彭、西彭、苏村、苏、颜家沟、坡头、涧南、北涧、南涧、山底、王庄、城固、双楼、范村)。   龙门镇() 辖7个居委会(下峪口煤矿第一、下峪口煤矿第二、街道、铁厂、西铁水泥厂、下峪口车站、燎原矿)、19个村委会(下峪口、北庄、桥南、上峪口、阳山庄、龙门、渚北、大池埝、西原、马庄、上白矾、下白矾、三林、谢村、李村、大前、新林皋、北潘庄、林皋)。   桑树坪镇() 辖1个居委会(桑树坪矿)、21个村委会(竹园、崖岔、杨家岭、梁家山、赵家山、料角峁、龙凤埝、杨家岭、大曲头、贾家塬、牛家山、张家沟、杨家沟、独泉、高家台、院子、张家岭、康家岭、苏家岭、陈家掌、窑科)。   龙亭镇() 辖1个居委会(镇区)、19个村委会(城北、龙亭、城南、姚家庄、马陵庄、东论功、西论功、东范家庄、西范家庄、后窑头、大鹏、白家庄、新庄、三甲、爱帖、寺马庄、城后、郝庄、阿 池)。   芝川镇() 辖17个村委会(芝川、郭家庄、吕庄、柏香、芝塬、瓦头、芝东、芝北、芝西、西少、滩子、南陈、北陈、富村、北周、南周、东少)。   西庄镇() 辖35个村委会(西庄、西贾、东王、西王、杨村、东庄、井溢、涧北、柳枝、郭庄、郭庄寨、上干谷、党家、塬村、柳村、薛庄、寺庄、许庄、沟北、王河、南赵、北强、南强、文岭上庄、坪头、白家山、岭底、泡泉、道口梁、曹家山、张家山、陈家圪劳、楼子、官庄、)。   昝村镇() 辖13个村委会(吴村、薛村、化村、解家、白村、昝村、东贾、史代、解家老寨、张村、南潘庄、梁代、下甘谷)。   芝阳镇() 辖44个村委会(芝阳、东赵庄、西赵庄、陶渠、石佛、清水、惠家坡、高家坡、张家庄、寿寺、北寿寺、露沉、贺龙、桥头、南英、东英、西英、梯腊川、东弋家原、西头凸、巨家沟、花马庄、赵峰、柏峰、柳村、张庄、王村、马村、冶户沟、西弋家源、利塬、油庄、富家裕、杨河、楼子河、庙底、迪庄、高庄子、牧山、孟益沟、马山、下圪劳、雷家塔、车厢壕)。   嵬东镇() 辖16个村委会(桃李、东仪门、北阳、北头、启明、西庄、高门、堡安、华池、嵬阳、槐西坡、关圪崂、巍峰、香塬、复兴、巍星)。  板桥镇() 辖25个村委会(板桥、前峰、明 星、红星、清峰、峰火、峰塬、柏林、五四、东风、火炬、钢铁、胜利、跃进、红林、薛峰、共峪、王家庄、裕峰、峰川、居峰、录峰、卫峰、香山、林峰)。   王峰镇() 辖24个村委会(卓立、杨家湾、王峰、王家庄、龙骨岭、上桑掌、下桑掌、刘家岭、四洲庙、水草塔、程家洞、姚家埝、梁后、张家山、李家山、赵家沟、窑头、涧东、桑岭、街子、双庙、雷镇、查场、崖底)。风景名胜两周遗址梁带村两周遗址  韩城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远在五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距今6000——4000年的和遗址即达数十处。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自此韩城进入文明新纪元。此后,秦汉、唐宋、金元、明清各时期的遗址亦相当丰富。文献记载:西周末年,周宣王封秦仲少子康于梁山之阳,建梁伯国,但至今没有考古发现佐证,致使韩城始建年代无法廓清。  2004年秋冬之际,韩城文物旅游局在梁带村的北冲沟内发现了古墓葬,为解决此疑问带来了曙光。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整个墓地略呈长方形,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50米。经过大规模考古勘探,共发现两周时期墓葬1300余座、车马坑64座。其中诸侯级大型墓葬7座、士大夫级中型墓100余座,一般平民墓1100余座,整个墓葬群占地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是全国保存的最完整的一处遗址。  关于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这段时间的一些情况在史料上记载是非常少的,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断代,因此,梁带村遗址的发现,正好填补了历史上一个空白。西周时候分封的诸侯国是比较多的,史记上记载,韩城这一片应该是属于梁国的,但是现在在梁国的土地上,发现了一大片芮国的墓葬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也是考古专家现在正在考证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能证实这一带是芮国的话,那么,史记就要改写了。所以说,梁带村遗址的发现意义非常的重大。  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规模较大、级别较高、布局完整、保存完好。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国家拟在此建设“梁带村两周遗址公园”。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即将动工在黄河岸边建一座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文物保护为一身的现代化遗址公园,整个遗址公园占地面积达到51.5公顷,建成以后,将成为陕西的一大亮点,规模仅次于兵马俑,预计大型遗址博物馆将在2012年左右能够完工。  通过对出土文物的整理研究,我们确定梁带村墓地为西周晚期——春秋早期(BC770前后)的芮国墓地,纠正了以往关于芮国历史的认识。梁带村两周墓地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必将对我国周代封国史、礼乐制度、艺术史和科技成就的研究产生深远的价值,也为韩城古文化发现、保护和观光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司马迁祠司马迁祠  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  祠墓建筑群自下至上迭有坊矗立。坡下东北方竖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上书“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现已辟为展室。自岔道而上,又有一牌坊,系元明建筑物,上书“高山仰止”四字,喻司马迁德高如山,世人至为敬仰,从此迤逦而上,牌坊上书“河山之阳”四字,语出《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走完99级台阶登道就进入了祠院,祠院大门上书“太史祠”寝宫,古柏参天,环境幽静,置身其中,如登青云,如临仙境。  献殿是祭祀时陈列祭器,致敬尽礼的地方。寝宫在献殿之后,建于北宋宣(1125年)。宫正中有一尊司马迁全身坐像,长须飘拂,两眉入鬓,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现出严肃和抱负不凡之气概。祠内碑石林立,为宋、金、元、明、清各代名人凭吊吟咏之作,诗文雅健,书法挺秀。祠后为司马迁墓,如筑于西晋嘉4年(310)经金、元、清四次修葺,至今完好。墓系砖砌,呈圆形,高2.15米,周长13.19米。墓壁周围嵌有砖雕八卦图案和花卉图案16幅,墓顶古柏一株,树分五枝,枝干苍劲,盘若蛟龙。墓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刻“汉太史司马公墓”,为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题书。古城 韩城古城 ,南临居水,西依梁山,东北有塬,山水环抱,易守难攻。  古城内,一条明清古街道,一群古建筑,一批四合院古民居,风貌古色古香,格局保护完好,是全国六个保护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2000年国家投资保护资金300万元,市上投资300万元,对明清一条街进行维修保护,现已成为具有特色的北方古城浏览区之一。  韩城古城,城池金大定四年(1164)土筑,明崇祯十三年(1640),由本市人当朝宰相薛国观奏朝庭批准,倡议地方官员、绅士捐资改土城墙为砖城墙。城四门门楼额东日“东带黄河”,西日“梁奕西襟”,南日“溥彼韩城”,北日“龙门盛地”。为了保护古城,市政府于80年代初作出决策,保护古城区,另建新市区,使古街区保护完好。  古城街区,南北贯通的大街为主街道,呈龙形,长达千米,略有弯曲,如同龙身横卧;古城北边步步登高的园觉寺顶端金代宝塔如龙头昂扬,南端的古石桥如龙尾摆动。龙形主街两翼及东西南北四关,有纵横交错,曲直有序,四通八达的大小巷道72条。  古城区共有房屋5200多栋,其中有文物建筑和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店铺及民居770多栋。主街道沿街两侧为明清建筑的古式店铺,多为两层楼房,上库下店,前门面后住宅,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坡屋顶,是典型的北方古城风貌。古城四合院民居整片集中保护较完好的有张巷、高家巷、泊子巷、南营庙巷、湾湾巷等。街区保护的古建筑13处70多栋,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多样,特别是文庙,城隍庙,东营庙连为一片,长达700多米,是古城一大特色。党家村韩城党家村民居  韩城市境内民居遍布城乡,是中国北方典型的传统民居村落。国内外专家称赞为“民居瑰宝”“东方人类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现为国保单位。  党家村全村多数为党、贾二姓,因党姓居住在早,故称党家(贾)村。党家村位于城东北9公里西庄镇境内,占地16.5公顷。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地处东西走向的葫芦状沟谷之中,全村330多户,1400多人。明成化年间,党、贾两姓联姻,合伙经商,生意兴隆,成为地方巨商富族,因而明清两代有较大规模兴建。清咸丰元年(1851年)在村东北高地建寨堡,使村寨相通,连为一体。现存四合院达成院123院,321座。党家村民居历史悠久,选址恰当,建筑精良,内涵丰富,有村有寨,群体保护完整,公用设施齐全,避难防御安全。村中有宝塔、祠堂、私塾、节孝碑、看家楼、暗道、哨门城楼、神庙、老池、古井、火药库等公共建筑和独特建筑。村中20多条巷道综合纵横贯通,主次分明,全部条石或卵石墁铺,古色古香,别具一格。  四合院每院一般占地260平方米左右,呈长方形,个别的是正方形,俗称“一颗印”。四合院由厅房,左右厢房、门房围成。厅房为头,厢房为双臂,门房为足,似人形,有喻意。厅房高大宽敞,前檐多为歇檐,为供祖和设宴之所,逢婚丧嫁娶,卸掉活动屏门,设席摆宴,显然发挥了厅房设施功能。门房和厢房为起居之室,长辈兄弟居有序。走进党家村,高大气派的,“走马门楼”列于巷道两侧,建筑装饰十分讲究,朴实精美,三雕俱全,是雕刻艺术荟萃。家门外有上马石、拴马桩、拴马环。门枕为方形或鼓式,均为石雕。有狮子门墩、鼓儿门墩、狮子鼓儿相结合的门墩,还有形体单纯的竖立双体线雕门墩。特别是狮子门墩,无论是粗犷简略或精雕细刻,都能将这一猛兽处理的形体生动,神态逼真。门楼两侧有美观的砖雕峙头,内容非常丰富,有琴棋书画、梅兰竹菊、鹿兔象马,虎牛麒麟以及几何图案、万字拐、八卦图等等,更为夺目的是门额题字,几乎家家都有,或木雕或砖刻,名家书写,相当讲究,成为书法艺术的展示。从内容上看,大致有炫宗耀祖、伦理道德、理想追求三类。大门内照墙多为砖雕,主题画面题材多样,有“鹿鹤同春”、“封(蜂)候(猴)挂印、“五福(蝠)捧寿”等等,有的则一个大“福”字或大“寿”字。院中家训砖雕,多在厅房歇檐两侧山墙上,内容多为道德修养之类,文化气氛浓厚,像这样把现实生活起居的空间拓展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不仅有美化建筑空间,还具有跨时空对多代人进行教化的功能。这些建筑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是文学、道德、美学的融合,凝聚着一种潜在的乡村文化力量,是劳动人民在建筑装饰上创造的文明成果。韩城文庙韩城文庙  韩城文庙坐落在陕西省渭南韩城市老城东学巷,是一组保存完整的元代建筑群。据明《一统志》记载:“韩城县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在旧址重修”。《陕西通志》载:“洪武四年知县周吉成重建”。后来虽经历代重修,但庙内主要建筑之结构形状,都基本未变。为陕西省现存十三世纪以来较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  文庙门外不远处有东西两座牌坊,一名“贤关”,一名“圣城”。牌坊上分别有“德冠古今”和“德配天地”。由此两门进入文庙,南立盘龙照壁,为琉璃五龙壁,长十七米,高四点二米,雕刻精美,形体生动,龙有出水腾空之势。此系明万历年间修建。五龙壁的两旁,有砖刻的鲤鱼戏浪,合起来看有“龙鱼河图” 之意,五龙壁的东面是“棂星门”,门两旁有龙凤相配。文庙建筑群共分四个院落。从棂星门至戟门为第一院落。院内古柏参天。据载这些柏树均系元、清期栽植。院中有泮池,正中有双孔石桥,池子四周围以石栏。院内有对称的东西屋,东侧为“更衣亭”,西侧为“致斋亭”,并有记载明清两代重修概况的碑亭六座。  院北三间为“戟门”。由戟门至大成殿为第二院落。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规模最为宏伟。它位于中轴线上,整个殿基为石砌高台,台基上为月台,周围绕以石栏,雕蟠螭纹。踏石阶向上进入殿内。大成殿面阔三间,暗为五间,进深四间,筒瓦歇山顶,大殿两侧为东西廊庑,各为十三间。向北东西有过角门,殿后用花墙相隔,与北面明伦堂组成第三院落。明伦 堂建于明洪武四年,本三代庠序以明人伦,后世学宫悉宗此义。堂为五间,两边有东西“碑林”、“掌酒司”、“典库司”,上边正中悬挂有“师道尊严”四字大匾额。这里昔日教论、训导均对诸生讲经督课于此,教育英才之所。韩城文庙  通过明伦堂,往北拾级而上的高台上为“尊经阁”,组成第四院落。尊经阁是藏经书的地方。登阁四望,县城景物尽入眼帘。台高3.5米,周围花墙,为重檐歇山顶。东西两侧配以厢房。  韩城文庙总建筑面积为810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庭院宽阔,格局规范,结构严谨,显示了我国民族传统建筑古朴、凝重、雄浑的特有风姿,被誉为镶嵌在韩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日被韩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建筑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有关部门拨款整修。现韩城市博物馆附设于此,利用这组古建筑物搞文物陈列,石刻展览,书画展览,以及各种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场所,是人们游览的必到之处。市博物馆韩城市博物馆  韩城市博物馆于1984年5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全馆现有干部职工35人,领导班子由3人组成,其中馆长1人,副馆长2人,下设陈列保管,宣都、接待服务,安全保卫,旅游产品开发五个小组,对全馆行,业务、接待、安全保卫工作实施全面管理。  同时又兼管着东营庙,韩城市博物馆馆址设在韩城文庙内,是一座集元明建筑与文物陈列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总占面积一万四千平方米,有馆藏龙文物近万件,其中珍贵文物达数百件之多。自开馆以来,充分利用馆藏文物优势,共举办展览达30个,现主要开设有《韩城历史文物陈列》,《木雕木刻陈列》,《石雕石刻陈列》,《韩城历代名入轶事陈列》,《著名作家杜鹏程纪念展》,《露天石刻陈列》,《黄河古象化石展》,等常年开放和永久性基本陈列七个。  不仅担负着馆藏文物与文庙古建群的保护管理工作,同时又常年开放,属我市旅游接待重要窗口单位之一,也是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精神财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东汉墓冢圪垯出土文物  韩城市新城区盘乐村东里许有一巨型封土堆,群众俗称冢圪垯。今年4月份省考古研究院揭开了冢圪垯的封土,呈现出墓室的全貌。  该墓呈东西向,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所组成。墓道长16米、宽1.4米。封门即长1.9米、宽2米的甬道,南北两侧各有高1.25米、宽0.8米、深1.2米的小耳室。整个墓室深4米。  前室呈正方形,边长3.85米。顶残高3.1米,顶尖距地表0.7米,顶为四角攒尖形。除券门、耳室拱圈用立砖外,其余全用卧砖砌成。北壁为耳室,高1.46米、深2.7米、宽1.8米,南壁为假耳室。东西为券门。四角距地面0.95米处有用砖挑出的灯台。  中室呈正方形,边长2.2米。顶高2.5米,顶尖距地表1.2米,顶为四角攒尖形。南北壁为假耳室,东西为券门,高1.7米、长0.65米、宽1.4米。四角距地面1米处有用砖挑出的灯台。  后室呈正方形,边长3.35米。顶残高3.3米,顶尖距地表0.7米。北、西、南壁为假耳室,东券门连接中室。四角用16层砖(高1.1米)砌成灯台。墓室地面均为人字形卧砖错缝平铺。该墓多次被盗,葬具尸骨已杇。  考古专家根据墓葬的形制(形状构造)和随葬品五铢钱、陶器残片确定该墓是东汉墓。  埋葬的墓主是谁呢?令人奇怪的是《韩城县志》只字未提;韩城许多名人的墓冢都铲平了,而冢圪垯至今仍屹立于苏东原上。东汉的京城在洛阳,冢圪垯埋葬的不会是东汉皇帝。冢圪垯又高又大,埋葬的不会是普通老百姓。《合阳令曹全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立,明万历初在合阳县莘里村出土,今藏西安碑林。碑文中有曹全的曾祖父述当过夏阳(今陕西韩城)令,后为蜀郡西部都尉,但没有“卒于官”或“归葬夏阳”的话。冢圪垯会不会是皇亲国戚的墓,且与夏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东汉后期,公元88年章帝死,和帝十岁继位。窦太后临朝,其兄窦宪为侍中,操纵朝政。后获罪惧诛,因求击匈奴以赎死,任车骑将军,率兵击北匈奴,直追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拜大将军。其弟笃、景、环并为侍中,于是兄弟皆在亲要之地。外戚窦氏权势炽盛,横暴京师。封宪冠军侯、邑二万户,封笃郾(今河南漯河市郾城)侯、景汝阳(在今河南商水西南)侯、环夏阳(今陕西韩城)侯,各邑六千户。刺史、太守、县令等地方官吏多是窦家徒党。公元92年和帝既长,愤其骄纵,与宦官郑众等密谋,诛灭诸窦。宦官用权,由此开始。宪、笃、景到国,皆追令自杀。公元97年窦太后卒,给和帝生母梁贵人及外祖父梁疎(人都死了)昭雪。翌年逼夏阳侯窦环就国,令自杀。窦环,扶风平陵(今咸阳市西北)人,窦融曾孙、祖穆、父勋、窦太后最小的弟弟,曾为侍中,任魏郡(治在今河北)、颖川郡(治在今河南)太守。公元98年逼窦环回归到所封侯国夏阳(食租税邑六千户),迫令自杀。所以说韩城冢圪垯很可能就是东汉窦环的墓。  冢圪垯距今2100多年了,真是一个千古之谜!随着墓室的揭开,原本是一座东汉墓,解决了人们的各种疑惑和猜测。抗日纪念碑抗日纪念碑   日,发生,举起抗日大旗,积极促进国共两党团结抗日。8月,洛川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总部及其下辖115师、120师、129师三个师,约3万余人,在率领下,分两批出师东进,取道韩城,从韩城芝川渡口东渡黄河,奔赴华北前线,抗击日本侵略者。  为了切实做好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支援八路军顺利东渡,解决好东渡中的实际问题,东渡前夕,中共陕西省委特派员赵伯平和交通王筠向韩城县委通报大军东渡情况,要求县委配合做好迎接和支援工作。  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令地方政党负责八路军渡河各项事宜。中共韩城县委配合国民党县政府按期筹集了100多只大、小木船,并派共产党员、水手徐岱云负责调动船工工作。部队到来前,船只已集结完毕,随时准备出发。  8月下旬,115师从三原县出发,30日进入韩城宿营一晚,31日从芝川镇东渡抗日。  9月6日,120师从富平县庄里镇出发,沿途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9月8日到达韩城,11日顺利渡过黄河。  9月5日,八路军总部由朱德率领,从三原县云阳镇出发,于9月14日到达韩城。沿途各村贴满了欢迎八路军的标语,“欢迎救国救民的红军!欢迎抗日红军!红军是抗日先锋队!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当时群众还不知道红军改为八路军)  八路军进入韩城后,总部驻在芝川镇“同春园”商号的楼上,总部成员有任弼时、左权、邓小平、黄克诚、傅钟、陆定一、刘晓等。部队分别驻扎在三甲村、大朋村、马陵庄、东范家庄、西范家庄、城南村、城北村及合阳县的临河村、同蹄村、王家洼一带村庄和川道的芝川镇、吕庄、北香村、东少梁、西少梁等18个村镇。  9月15日上午,、、、等同乘一船,安全地渡过10公里宽的黄河,到达黄河东岸。  10月初,129师从富平县庄里镇出发,进入韩城,因国民党反动分子破坏,致使渡河受到阻挠,后经部队领导、及省委和县委同志的共同努力,几日后,129师顺利渡过黄河。  为纪念八路军东渡,在八路军东渡遗址旁建有“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一座,全碑由三片高大、雄浑的竖向碑体和八个船型基座组成,碑体寓意当年东渡黄河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115师、120师和129师),碑体下为曲面党徽,将三个主碑紧密联系在一起,寓意八路军三个主力师由党统一领导是取得胜利的保证,基座寓意扬帆东渡的八路军和艰辛的八年抗战。  日,中共韩城市委举行仪式确立其为“共产党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魏长城遗址魏长城遗址  位于老城南10公里处的龙亭镇境地内。从合阳延伸入境,东起城南村,西至城后村,全长20公里,建于春秋时期梁惠王五十九年(351年)。  现存最高的城墙是城北村的东段,高10米,长约430米。在距大朋村东北约0、5公里处的地段,俗称烽火台,有四面相对的砖砌窑各一孔。窑高、宽均约2米,深3米,有曾经住人的痕迹。在城北村与马陵庄之间的城墙,有一高土台,俗称“箭楼”,原为砖砌,现仅剩部分土台。驰名中外的万里长城筑成于秦统一六国时期,晚于魏长城。  魏长城南起华阴市华山玉泉院涧西的朝元洞,依地附地势蜿蜒北上,经大荔、澄城、合阳直到韩城的黄河边缘,全长约300余里。魏在河西与秦为界,秦对魏一直有吞并之意,因此魏才筑城防秦。据《史记、苏秦传》晨记载:“大王之地,西有长城之界。”这是苏秦对魏襄王的一句话,由此可见,当时的“魏长城”对魏国来说,即是军事屏障,又是国界线。  秦统一中国后,这条古长城的实际作用随之消失,成为历史陈迹。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魏长城只留下一些不连续的残段。  完整的魏长城已不复存在,但其残留部分仍是我们回顾历史,研究古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可靠资料和凭证,它还有着重要的保存价值。随着近年来旅游事业的发展,它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参观点了。褐马鸡自然保护区褐马鸡自然保护区  褐马鸡的栖息天堂——陕西韩城,是韩城旅游的另一亮点。  是世界珍禽,属濒危动物,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贸易公约”。、、等国家的鸟类专家曾到韩城考察,证实褐马鸡在雷寺庄林区有数千只的分布。  新设立的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北依秦晋大峡谷,南靠、滤河、芝水这三河湿地,占地六万余公倾。据了解,保护区除栖息着褐马鸡外,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及,等。  珍禽国宝褐马鸡为我国特产鸟类,中国鸟类学会的会标就是用它作为标志,许多动物学工作者也纷纷推荐把褐马鸡作为我国国鸟。褐马鸡被人们誉为“东方宝石”,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是当之无愧的。游黄龙山的最佳季节:那四面环山,是个很好的避署胜地,建议夏季去十分好,非常凉爽。秋天也不错,满山的黄叶,十分漂亮,而且还有很多丰收的果实哦。韩成名人程婴程婴  春秋晋国义士,千百年来世人称颂。相传古少梁邑(今韩城西少梁附近程庄)人,为晋国政赵盾及其子赵朔的友人。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大夫屠岸贾诛赵氏,灭其族。当时景公姑母赵朔妻有遗腹,匿于宫,生一男。贾闻知搜宫,程婴与赵朔客公孙杵臼共谋,以他人子易之负之,程婴将赵氏真孤匿于山中养育。十五年后,韩厥告诉景公以实情,景公召孤儿赵武于宫,攻屠岸贾,灭其族,立赵后,复故位。赵武成人,以报宣孟、杵臼而自杀。韩城有九郎庙和三义墓,世代祭祀。脍炙人口的古典历史悲剧,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故事。  巍山位于韩城西南部,因藏孤儿又称“救郎山”,山高沟深,林木茂盛,正是避难匿藏之处,程婴用自己贫苦人家。孤儿长到十四五岁时,跟着养父常给人打工锄田。这娃老实勤苦,锄田深浅匀称,一锄挨一锄,一根草不漏。人见人爱,争着叫他锄田。一天几家叫,孤儿都答应。天都上午了,还不见回来勺一老妇人到地里叫他吃饭,奇怪,怎么几家地里都有个娃在锄田。回来后,说这山外拾来的娃怕不是凡人。大伙赶紧劝这家人送孤儿出山读书。二十年后,孤儿赵武成人。程婴才把实情告之,赵武跪下要以死报恩。程婴表白了他立赵复位的心意后自杀而死。赵武服孝三年,直到晋平公十二年,冤案昭雪,赵武在国人拥戴下,官为正卿。他重农业,,兴水利,常说是小时锄田得知此理。后封为赵文子,是赵国的祖宗。  赵氏孤儿典故  故事来源: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史书《史记》  时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地点:(今中国的 河北 省邢台 赵孤庄) )  主要人物:程婴(乡间医生)赵武(赵氏孤儿)  屠岸贾(赵国将军)  据《邢台县志》记裁:“赵孤庄在城西北二十五里,为程婴匿赵武处。”  中国历史上如果没有这段传奇的故事,战国时代的名门望族赵氏何能复兴?何能有后来雄霸天下的赵简子赵襄子?何能有韩赵魏三分晋国?何能有后世的“三晋”称谓? 后世为纪念忠烈千秋的程婴,公孙杵臼,在藏山立庙以祀。庙曰“文子祠”以赵武之谥号赵文子命名。现存山门、牌楼、戏台、钟鼓楼。碑坊正殿、寝宫、梳洗楼等三十余处遗迹依山而建,雄伟壮观,气势万千。近年来,当地爱我论坛又在“文子祠”附近修建了“春秋战国城”,增设了群雄殿、将相府、忠烈馆、古战场等新的仿古建筑,使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春秋战国时代风云变幻的三晋历史。司马迁司马迁  (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个渊博的学者,对于天文、历史、哲学都深有研究,所著《论六家要旨》一文,对先秦各家主要学说作了简要而具有独特眼光的评论。这对司马迁的早期教育无疑有重要意义。将近十岁时,司马迁随就任太史令的父亲迁居长安,以后曾师从董仲舒学习《春秋》,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一切都奠定了他的学问的基础,二十岁那年,他开始广泛的漫游。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这一次游历到达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寻访了传说中大禹的遗迹和屈原、韩信、孔子等历史人物活动的旧址。漫游回来以后,仕为郎中,又奉使到过四川、云南一带。以后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而游历了更多的地方。他的几次漫游,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漫游开拓了他的胸襟和眼界,使他接触到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并且搜集到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这一切,对他后来写作《史记》起了很大作用。  元封元年(前110),司马谈去世。临终前,把著述历史的未竟之业作为一项遗愿嘱托给司马迁。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任太史令。此后,他孜孜不倦地阅读国家藏书,研究各种史料,潜心于著史,并参与了《太初历》的制定工作。  就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力战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随斥骂李陵。司马迁愤怒于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李陵兵败,实由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他因此受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无可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压迫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自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情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历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这也正是一位学者对君主的淫威和残酷的命运所能采取的反抗形式。终于在太始四年(前写于这一年的《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于自己的际遇和心情作了一个完整的交待,此后其事迹不清,大概卒于武帝末年。司马错  战国秦夏阳(今韩城)人,司马迁的八世祖,是个有卓见远虑之士。秦惠文王后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与张仪,在伐蜀与伐韩的策略上争议。司马错主张伐蜀,他说:"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以事于易二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翟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奉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不禁暴止乱之名。"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的主张,使其伐蜀,取而守之。蜀归秦后,秦益强富厚。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蜀仕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三世。司马错伐蜀是秦统一中国之前的一个重大的军事举措,在秦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司马错伐蜀则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军事基础,二者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同等之功的。  在秦朝功劳最大的三位统帅中,白起过于残酷,王翦偏重战术,只有司马错的战略才能出众,也有谋略,主张仁道,值得尊敬。他的儿子司马靳也是优秀将领,可惜也和白起同时被冤枉遇害。薛胄  薛胄,隋代人,字绍玄,曾任兖州刺史。少年时聪明过人,饱读诗书。有一些古籍长年放在别人的书房,无人翻阅,因为这些典籍太深奥,里面有许多奇人异事,让人难以理解,他得知后,前去借阅,并一字一句地解读,直到书籍内容烂熟于胸,方才罢休。少年时代刻苦攻读,为他在仕途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周明帝时世袭爵位为公,后任司金大夫,又升为开府。隋文帝时因与朝政意见相左,累转郢州刺史、兖州刺史。因在兖州政绩卓著,后又迁征云南任大理卿。在此期间,平暴除乱,持法严正,在政坛甚有口碑,又一次被召回京师,任刑部尚书。但终因他性情刚正不阿,坚持自己的政见,与当朝分庭抗礼,又一次贬配岭南(即今日的广东一带)。因长年奔波迁徙,心力交瘁,卒于途中。  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薛胄任兖州刺史。他在原石门的基础上,利用堰水发展生产,即堵截泗水用于灌溉兖州的田地。史载:“乃于城东二水交流之处,积石堰之决令西注,坡泽尽为良田,又通漕运,利尽沧海,百姓称之曰‘薛公丰兖渠’。”从这一段历史记载看,薛胄对金口坝这一“利民”工程的实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使这一工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正式开会通河。因而兖州人民把这位品德高尚、饱经政治风云的隋代刺史永记史册,并世代传育着他的事迹。郝鼎臣  郝鼎臣()金代状元。字巨卿,号北山。韩城北原干谷里人。少年时学习明敏,文章出众。金泰和八年(1208)夺魁中状元,一时成为风流人物。哀宗正大六年(1229)十二月蒙古军占领韩城后,由汴京(今开封)回乡。后京兆府学设贡院,选考官,被选为陕西行中书省参议,兼管京兆儒学和本行省学务。郝鼎臣性敏识博,文重当时,后半生专心从事教育,受业于门下者有名士。王盛  王盛,字懋德,号竹室。韩城涧南里人。明成化十年(1474年)中进士。历任户部给事中,山西布政司参政司参政等职。任职其间常以薪傣周济亲友,反对信佛,带头移风易俗。著作有《移风社》、《竹室诗》等。杜鹏程  ()小说家。曾用名司马君。韩城夏阳乡苏村人。自幼家境贫寒,当过店铺学徒,生活颠沛流离。抗日战争开始,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6月赴延安,先后在八路军随营学校、鲁迅师范学校和延安大学学习。1947年到西北野战军任新华社记者,转战大西北,经历了人民解放军西北战场的全过程。1949年底开始着手创作长篇小说,九易其稿,于1954年出版。同年到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写了等一批优秀作品,后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苏资琛苏资琛  苏资琛()名养源,字资琛。陕西韩城人。早年毕业于陕西第一师范学堂优级班。有近十年教书经历。在韩城初小教书时,适逢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向群众宣传抵制日货,反对军阀混战;在延长县高小任教时结识了杨虎城,对他后来恼“五卅”惨案发生,陕西省学联也因军人打伤学生而发起声讨军阀吴新田的运动,他不顾守旧校长的阻止,召集学生开会声援,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1927年春,苏到西安国民军联军总政治部工作,认识了中共党员刘伯坚和宣侠父。1928年秋去河 南,在方振武部任参谋和战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兼编辑。曾向方振武建议“武装民众”。  日,人民解放军占领韩城。事前,苏做过策反国民党乡长王殿英的工作,给游击队送去炮兵望远镜和《韩城县志》等急需品。韩城一解放,他代解放军草拟《安民告示》,建议商会给战士们筹办鞋袜被服。几天后,国民党军队反扑,他跟随解放军转移,进入解放区。后又只身辗转到达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受到周恩来和其他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1948年5月,苏到延安,在电台广播声明自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呼吁人民团结起来,为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贡献力量。他被任命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参事和边区政府委员。西安解放后,苏在杨明轩领导下,恢复中国民主同盟西北总支部,成立临时工作委员会,任委员,负责机关日常工作。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苏作为西北解放区的代表,赴北平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0年起,历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委员、陕西省农业(农林)厅副厅长,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陕西省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民盟第二届中央委员,民盟陕西省第一、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日逝世。冯虎林  冯虎林,高级工程师,男,陕西韩城人,1957年4月出生,大专文化。现任新疆哈密地区钢铁厂冶金技术科负责人。主要业绩:本专利是结合12年炼钢、炼铁实践经验,研究创新而成,其结构是上部炼铁,下部炼钢成熟工艺合二为一的实用新型。炼铁部分经过试验证明:风口设计先进、合理,比同类型高炉相同条件下,利用系数提高0.54以上。对于1000M3以上高炉来说,只仅对炉缸进行吹氧改造,即成本专利设计。其优点是具备侧、底、顶复合吹转炉的综合优点。炼钢中热能75%和炼钢中90%CO被上部炼铁间接和直接还原所利用。避免了炼钢的环境污染和人员重复,使钢铁冶炼技术集约化程度提高,平均年利润1亿元 /100M3以上,1000M3高炉经过改造之后,年利润10亿元以上,其成本1000元/吨钢,售价2000元/吨。本人总结推导出5个设计公式,为本专利设计提供方便,操作方法已研究拟定完毕,本人曾担任过阿市钢铁厂高级工程师,伊犁新源铁厂技术负责人等多职。转让条件:先付订金一部分,实施后按新增利润的30%提成,或者一次性支付价格从优。本人担任技术指导,提供专利文件。成功在于有胆识地接受这一钢铁冶炼思维定式,向旧的模式挑战大胆正确地使用本专利!师哲师哲  师哲(年)韩城井溢村人,优秀的共产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翻译家和苏联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原顾问,副部级领导。出生于农民家庭,1919年考入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在校期间,受魏野畴等人的影响,1924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到河南加入国民二军,进入开封陆军训练处学习,同年被选送到前苏联留学,进入基辅军官联合学校学习工程专业。  1926年10月,师哲在前苏联基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支部书记。1927年10月,转到莫斯科军事工程学校学习。1928年毕业后留校担任中国排排长,兼任翻译及文化教员。1929年10月至1938年3月,师哲被派到西伯利亚国家安全部门工作,其间亲历了前苏联的肃反运动。1938年9月,师哲到莫斯科寻找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被临时安排到莫尼诺儿童院担任副院长兼教务长。1939年专职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的秘书。1940年3月随在前苏联治伤的周恩来及任弼时等人回国。  1948年3月,师哲跟随毛泽东来到西柏坡,被任命为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央派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秘密访苏,师哲又担任随行翻译。共和国建立初期,师哲先后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访问前苏联及东欧,他参加了中苏两国领导人的对话,在他们之间架起了一座语言的桥梁,让他们交流决策,推动历史的进程。  共和国建立后,师哲还主持了中共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俄语专修学校和外文出版社的工作,任首任局长、校长、社长,同时还兼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的俄文翻译。1950年初,中央决定成立《毛泽东选集》编委会,师哲与费德林、尤金一道负责中文译俄文工作。1951年1月,前苏联出版了由师哲、费德林翻译的《实践论》单行本。1952年后,前苏联陆续出版了由师哲负责翻译的俄文版《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  1978年冬,师哲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声中奉召回京。1979年春回大地的日子里,师哲在政治上终于获得了新生,中组部做出了“师哲经13年审查,没有政治问题”的结论。在王震的建议下,他不久被安排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任顾问。1986年师哲因患脑血栓偏瘫离休。  日,师哲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3岁。民俗  韩城民间社火种类繁多。有秧歌、皮影;社火主要有:高跷芯子、锣鼓、烟火、跑旱船、耍神楼、跑竹马等。在祀神社火中,以耍神楼为代表。在游艺社火中,以芯子最有特色。  耍神楼本来是西庄八社迎送法王上庙时耍的祭祀社火,舞姿剽悍神勇,表演别具一格,被誉为韩城社火之王。西庄镇东庄村的"耍神楼"社火节目多次在省内外表演,声名远震。  逢年过节,韩城的社火队列中,总少不了芯子。南塬是抬芯,高约丈余,惊险热烈;而北塬则盛行背芯,欢快潇洒,更有特色。背芯表演在历史上常有射虎(即猜谜)穿插其间,文化韵味很浓。  韩城秧歌是在韩城流行很久、歌舞色彩很浓的地方戏,其优美的唱腔很为韩城群众喜爱。在别的剧种占据了舞台的情况下,它也走进了社火的队列之中。锣鼓是社火的乐队。黄河锣鼓的狂放表演使色彩缤纷的社火队有声有色。“田家自有乐,农民鼓舞春”,为欢庆丰收而表演的“百面锣鼓”也很为韩城群众所喜爱。特产花椒芽菜  “”是指树发芽期幼嫩的芽叶,油亮鲜绿,麻香味美,是芽苗菜中的珍品。可以热炒、凉拌、油炸、涮锅,麻香宜人,开胃爽口,具有独特风味和丰富营养。旧时曾被列为宫廷贡品,供宫廷贵族享用,近年来在北方大中城市新鲜的花椒芽菜销售价格达每公斤60元左右,在中高级饭店极为抢手;以花椒芽菜为主要原料开发的花椒芽菜辣酱更是鲜辣可口、麻香浓郁,产品供不应求;花椒芽菜还可以用作脱水蔬菜、食品、调味品辅料,新的系列产品正在不断开发,用途广泛市场前景看好。红把条帚  韩城红把扫帚,久负盛史,是当地新婚嫁娶必备之物,亦是馈赠外地亲朋宾客的珍贵礼品。此物是当地能工巧匠用“牛尾巴”高梁篾子和红杆高梁外皮精细加工的制作而成。篾长30余厘米,把长15厘米左右,篾子粗细均匀,软硬适度,经久耐用;把儿铜(铁)丝缠扎,颜色深红,永不褪色。头部用独头、双头、三头之分,并系两颗银铃。颈部用彩绳分股,红、黄、绿、白多种颜色协调搭配。一把小扫帚,置于床头,既可添扫炕(床),又雅致美观,为床上的饰品锦上添花。大红袍花椒大红袍花椒  韩城是陕西省韩城市的历史名优特产,“粒大色艳、皮厚肉丰、香味浓郁、麻味适中”,久负“中华名椒”之胜誉,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  改革开放以来,韩城市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建成了四千万株优质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花椒年总产量突破1.5万吨,占全国花椒总产量的六分之一,花椒年总收入突破3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60%;市内建有西塬、芝阳两个陕西最大的花椒专业批发市场,并在重庆、北京、沈阳等地设立直销市场预30多个;开了了一系列花椒精包装及深加工产品。  韩城已成为全国规模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花椒生产基地。小吃石子馍  是颇受群众喜爱的传统食品,又名古鏊饼。由于它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化石”。石子馍的原料是面粉、碱面、精盐、熟猪油、鲜花椒叶等,经和面、加工石子,制坯焙焙几道工序制作而成,其特点为酥松荃香,易于消化,携带方便,利于储存。石子馍是渭南农村孕妇产后常吃的食品,也是馈赠亲友、招待佳宾、出外旅行的必备佳点。羊肉饸饹羊肉餄餎  古称“河漏”。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成面或作汤饼。”韩城的羊肉餄餎不是作为汤饼(古时称汤面为汤饼),而是用一种特制的箔餄餎床子,将荞面压成细而长的圆状条面,捞入碗中,再泼入多味调料的羊肉汤,故称羊肉餄餎。如凉吃,放少许凉粉,再加入油辣、蒜泥、芥茉等调味,成为凉粉餄餎,食时不仅带有特异的香味,且对身体大有补益。李时珍载:“乔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滞、泄痢、腹痛、上气之疾。”因性寒,故韩城俗话说:"荞面凉冶沿,离不开三样好调和,油泼辣子、蒜、芥茉。"荞面热缩铝,原汤加调料,羊肉臊子辛辣椒。"  饸饹起源于唐代,韩城山区除了产羊,还产荞麦。因为荞麦适宜在瘠薄的土壤中生长,对耕作要求也比较粗放,以前地多人少的山区,在一些坡地上撒种些荞麦,也不失为广种薄收的良策。有了羊肉,又产荞麦,羊肉饸饹便顺理成章的发展发展成为当地的名小吃。  羊肉臊子饸饹店家或摊子通常支两口锅,一锅热水,一锅烩羊肉臊子汤。将在冷水中涮去粘汁的鲜饸饹在热水锅中汆一下回热,放入大碗里,再浇上另一口锅里的热臊子汤,调上香醋,放点咸韭菜段、葱花,就可以享用了。  羊肉臊子饸饹细长绵软,臊子酥烂浓醇,入口麻辣宜人,回味芬芳隽永,香中透鲜味美,油香爽口不腻,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荞麦性凉,羊肉和辣子性热,热凉互克互补,阴阳平衡,在享了口福的同时又有养生的功效,所以羊肉饸饹馆在韩城随处可见,成为当地风味小吃头牌。臊子馄饨臊子馄饨  韩城的与众不同,非常之小,只有成人指甲盖那么大(针尖馄饨,下文介绍)。大概一百斤面粉,能够包3-5万个这样的小馄饨。做工细致,有模有样,有棱有角,好吃好看。  馄饨的制作较为繁杂,一般是年前家人捏馄饨,或邀请邻居帮忙,抽出一天时间捏馄饨。一般需要:白萝卜做馅(洗净--切丝--滚水中除去暴味--捞出后挤干水分--剁碎成馅--调之以十三香、盐拌匀--待用);面粉(清水和面,稍软,用擀好后,切成2-3厘米正方小块)。捏时整齐摆放在篦子上,上笼屉蒸,大概30-40分钟即熟。然后从篦子上剥落,晾干后存放。  在韩城,捏馄饨讲究捏得越小越好,所谓“针尖馄饨”,即指其中之皎皎者,专为敬神,招待新女婿及贵宾而做。 臊子汤原汤为骨汤或鸡汤。辅料有荤有素,有山珍有海味,在色泽搭配上要五色俱全,在制作上要有丝有片,有丁有段,比如,荤者为猪肉臊子,(不用其他肉类)素者为各类蔬菜,山珍有木耳、蘑菇(或香菇),海味有鱿鱼、海参。五色者,红有蕃茄,黄有黄花,油炸腐丝,绿有菠菜、韭菜,白有葱白、白菜,黑有木耳、香菇等。制作时,葱白、海带要切成丝,木耳、菠菜,鱿鱼等要切成片,海参、口蘑要切成丁,黄花要切成段,生姜则要剁成沫,烩汤时,将上述原料依次放入骨汤,再加入虾米、食盐、面酱、胡椒粉、十全大料、味精、香油等,便成了色、形、味、香俱全的臊子汤。 食用时,需两只锅,一只锅焖(泡)事先蒸好的馄饨,另一只锅烩臊子汤。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1.韩城市人民政府网:
2.韩城新闻网:
3.韩城博物馆: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城市钓鱼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