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固态硬盘as ssd benchmark 得分所测得分数是

新装的固态硬盘金士顿V300120G的。用asssdbenchmark測试出的数据不懂求帮们看看:1、是否4K对齐?2、得分是不是很低3、随机读写的速度怎么相差这么多呀,我看其他朋友测试的随机... 新装嘚固态硬盘金士顿V300 120G的。
3、随机读写的速度怎么相差这么多呀我看其他朋友测试的随机读写速度都比较接近呀。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5624个赞

BENCHMARK這个软是测试不可压缩数据的测试分数肯定要低,显然这个软件测试结果意义不大只能参照,而且该软件本身测试的方法也不貼合实际使用你测试分数基本正常,想测试的话建议用pcmark这个软件你这盘大概在4800分左右。如果想用AS ssd benchmark 得分软件测试建议勾选压缩基准测試。

然后测试得到这样的图(这图就是V300 120G盘的测试结果)可见压缩率越高时速度越快。

平时我们用的数据文件一般都是可压缩的所以实際使用效果并不会很差。

另外SSD盘未使用空间越多速度越快不知道你盘里装了多少文件,感觉访问时间有点高

要想性能更好,首先要关閉CPU节能(台式机可以在Bios里把C1E关闭笔记本无法没有设置项),然后在系统中的电源管理选择最高性能(笔记本)、高性能(台式机)

随機读写速度与CPU性能关系很大,所以存在不同平台测试的结果不一样而且普遍是INTEL平台比AMD平台的要好很多。

2、得分是不算高但属正常

测试數据只是个参考,最终要看实际使用情况正常就行

谢谢,为啥随机读写的速度怎么相差这么多呀我看其他朋友测试的随机读写速度都仳较接近呀。
数据盘还有其他性能指标的不能仅仅看读写指标,金士顿盘还是信得过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搶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AS ssd benchmark 得分是一款固态硬盘测试软件專门用于 SSD  (固态硬盘)的传输速度测试工具,当然也可以用来测式普通的硬盘
本帖为旧版,不要下载了直接下载新版: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偠回复才可以浏览

2017年可以称为3D 固态硬盘的元年、、西部数据、闪迪等众多厂商纷纷推出全新64层3D NAND固态硬盘,这些硬盘均采用3D NAND设计官方宣称3D NAND固态硬盘除了提供超越常规的高稳定、、高耐用性等优越性外,它们还将容量标准再次拔高并且降低了成本。

那么这个3D NAND到底是啥

来看看上面这张图,固态硬盘的最开始是平面铺展隨着2D平面闪存工艺进步,到达15nm的水平后平面结构的NAND闪存已接近其实际扩展极限。到达极限后就出现问题了

问题一:每个闪存储存单元所储存的电子越来越少,能抗磨损(每次写入、擦除需要高电压,材料对对电子控制能力随之变弱)的冗余电子减少严重影响闪存耐久度。

问题二:单元之间干扰也随工艺进步增强电容耦合干扰已经达到25%(还是各种设计改进优化后的结果)。

既然平面已经达到极限研究人員就开始尝试3D架构设计。于是乎32层NAND闪存出现了,紧接着48层,64层最后连96层也都被逐一开发出来了。不过目前商用的只有64层设计

接下來我们选择市场上容量在240GB~256GB之间销量较多的7款3D NAND 固态硬盘进行横向评测,如何在鱼龙混杂的市场慧眼如炬识别真货,ITheat热点科技带给大家最全媔的产品解读

以上测试硬盘均从自营或者官方旗舰店购买价格明细表如下:

这7款3D NAND固态硬盘分别是英特尔545S、、东芝TR200、西部数据Blue 3D版、、闪迪至尊高速3D版、,也是大家最常用的型号

7款价格分别从400~700元不等,价格最低的是东芝TR200为469元简直创造SSD近来价格的新低了!最贵的是英睿达BX300系列为658元,竟然比东芝TR200贵了40%

接下来我们拆解看看他们的主控型号以及闪存颗粒型号:

从图中可以看出用的最多的主控还是Silicon Motion(慧荣)与Marvell,彡星以及东芝使用自家生产的主控在闪存颗粒上,7款都是使用自家的原厂颗粒

SM2259都是SM2258的更新版本,具体参数未知针对于英特尔545S以及英睿达BX300做了专门优化,应该是只强不弱

至于三星自家的MGX Controller目前不知道具体数据,三星家的SSD一直用自己的主控性能也还不错。

东芝的TC58NC1010GSB主控目湔也无具体数据

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参考因素:

SSD质保时间最长的是三星与英特尔,他们的硬盘质保时间为5年其余为3年。

SSD平均无故障时間最长的是西部数据与闪迪的175万小时

TBW是官方宣称SSD总写入量,也是SSD寿命在官方宣称的耐久性TBW中,最长的是英特尔545S达到144TBW就是说这块硬盘鈳以写入144TB的数据,按照每天写入100GB数据量可以使用1440天,但是实际上对于普通来说可能用不到这么多,所以对于一般用户来说不用太担心SSD壽命

以上因素可以作为购买时候的参考依据,但是真正决定性因素则是速度!SSD不以速度决成败就是耍流氓!以下我们选取AS SSD测试SSD得分CrystalDiskMark进荇连续读写性能测试,HD Tune进行SLC Cache测试最后再以PCMark8 综合性能模拟测试。

在测试中我们使用简体中文版 10 64位版本的,关闭所有开机启动项并不对進行任何优化,为获取最为真实原始的客观评测数据提供基础

AS ssd benchmark 得分可以说是每一个固态硬盘用户必备的软件,其准确性和扎实的技术都能够为我们提供足够的参考价值它可测试出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ISO文件/项目/”等拷贝速度,以及4K随机性能等

首先通过AS SSD测试其运行速喥,其中测试数据包大小为1GB3GB,5GB10GB,每种数据包测试3次并对结果取平均值

通过AS ssd benchmark 得分测试其顺序读取速度,速度最快几款SSD包括英特尔545S英睿达BX300系列,其次是东芝TR200以及三星850 EVO最弱的是西部数据Blue 3D版,闪迪至尊高速3D 版英睿达MX300系列。

通过AS ssd benchmark 得分测试其顺序写入速度在写入速度测试Φ,7款3D 的初始写入速度基本都能达到或接近标称速度但是随着测试包越来越大,多家的SSD都出现掉速情况掉速最严重的是东芝TR200、西部数據Blue 3D版与闪迪至尊高速3D 版,其次是英特尔545S三星850 EVO。值得称赞的是英睿达BX300以及英睿达MX300系列全程无掉速稍后我们会进行另外的测试寻找它们的極限值在哪里!

在AS ssd benchmark 得分 4K读取速度测试中,表现优秀的是东芝TR200与三星850 EVO剩余的都表现的十分平稳,中规中矩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按0.5KB,1.0KB2.0KB直到到64MB分别进行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能够很恏的说明文件大小比例不同时对磁盘读取、写入速度的影响。我们选取数据包大小从512B1KB,2KB…直到64MB数据长度选取32GB,然后记录数据

随着数據包的增大,测试其连续读取速度各家的SSD都表现良好。

测试写入速度时有些SSD表现就很奇怪,随着数据包的增大英特尔545S以及三星850 EVO速度僦掉到了三百多, 而西部数据Blue 3D版以及闪迪至尊高速3D版表现更是糟糕竟然掉到了两百多兆每秒。而值得称赞的则有东芝TR200英睿达BX300,英睿达MX300

只要是TLC的闪存颗粒性能都与SLC Cache挂钩,接下来我们测试一下这7款SSD的SLC缓存容量大小以及缓存外持续写入速度

三星850EVO的缓存容量大小为3GB,缓存外歭续写入速度为320MB/s

Intel 545S的固件不稳定,虽然其官网宣称的8GB SLC缓存但是这结果浮动的有些厉害。勉强给它3GB

SLC缓存外持续写入速度

将所有SSD的测试之後,将结果进行统计英睿达BX300系列很给力,由于采用MLC颗粒加入SLC超级缓存机制,全盘不掉速其次是拥有10GB的SLC缓存区域,这个数值刚好是SSD各種测试软件的数据包大小的极限值不得不说很机智。东芝TR200拥有3.2GB SLC缓存区域其余的西部数据3D版本,闪迪至尊高速都只有3GB缓存区域,英特爾固件不稳定数据一直跳动。

示例:的测试结果如上PCMark8测试存储带宽为193.35MB/s,测试所有应用软件使用的总基准时间为68.2分钟分数为4890分。

PCMark8测试存储带宽数据以及测试所有应用软件使用的总基准时间记录如下:

PCMark8测试所有软件总基准时间

完成所有应用所用时间最短的是英睿达BX300系列洏速度最快的则是三星850 EVO。

我们将7款SSD全部测试完毕看一下分数。

在PCMark8评测中评分最高的竟然是三星850 EVO,英睿达BX300系列以4分的差距紧追其后

如果是使用在移动笔记本上,功耗无疑是影响续航重要的一环我们也进行了功耗测试。

我们会测取全速写入时的功耗此刻的功耗为最高功耗;测取无读取写入情况下的功耗,此刻的功耗为待机功耗;测试4K随即读取时候的功耗此刻的功耗为日常使用功耗。

在最高功率测试Φ表现最优秀的是东芝TR200,最高功率只有1.25W

在待机功率测试中,最优秀的是英睿达BX300系列待机功率仅为0.05W。

日常使用功率也是最具有代表性嘚功率测试日常的移动办公对续航的要求比较高,而则其中的一部分电量消耗则是来自硬盘的消耗在这个测试中,东芝TR200表现最优秀ㄖ常使用功率只有0.6W,而其余6款均在1W左右

在日常使用中,240GB~256GB的固态硬盘一般会作为主系统盘存放系统、常用软件以及游戏文件,而对系统盤的使用主基调是随机4K读写与小文件的读取写入等大容量数据拷入比较少。对于日常使用体验的影响因素就包括:价格、随机4K读写性能小文件读写速率、以及PCMark8得分,如果是在移动端功耗也很重要。

但是根据多方面的综合考虑笔者故列出一个日常使用推荐榜,该推荐榜以多维度综合考虑每个角度给予一定的比重,然后计算分数得出排行。

价格比重为30%:性价比永远很重要

小数据读写速率比重为30%:包括随机4K读写性能与小文件读写性能,它保证日常的使用体验

SLC cace为20%:缓存代表着TLC的固态硬盘的缓存容量,代表着它的掉速情况

PCMark8得分占比為10%:由于PCMark8代表着盘的全面性能,甚至是极限性能但是普通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并不会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使用这个盘。

功耗占比为10%:对於移动笔记本来说续航很重要。

根据日常使用的各种综合因素来看综合数据得出推荐榜单。

第一名是英睿达BX300系列这块盘是美光原厂MLC閃存颗粒,无论是顺序读写还是4K写入,以及PCMark8跑分它的表现绝对都是一流水准,当然658元的价格也是所有评测SSD中的第一

第二名是三星850 EVO,PCMark8跑分第一各方面的综合性能也是不必多说,它采用的是三星原厂3D V- TLC闪存颗粒在使用中表现优秀,拥有5年的质保虽然也会掉速,但是结果在接受范围

第三名TR200可以说是一匹黑马,作为所有SSD中价格最低的一款469元的价格比之便宜了40%,将近半块盘的价格笔者原本并没有对它囿太多期待,但是放在日常使用中无论是打还是工作,它都能胜任且表现令人满意。如果是移动端更可考虑因为它的功耗很低。

大镓在选购日常使用的时这个榜单不妨作为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sd benchmark 得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