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性能骁龙845>麒麟和骁龙970>骁龙835>麒麟和骁龙960,我说的对吗?发热程度怎么比较?

华为海思在2017柏林电子消费展上面姠全球发布了麒麟和骁龙970处理器本文将针对网上的各种错误解读一一解毒,欢迎大家斧正

在2017柏林电子消费展上,中国企业出尽了风头尽管华为Mate10没有按照以往的节奏如期而至,但这并不能阻挡麒麟和骁龙970芯片在这个世界级的舞台上抢先亮相笔者得到这个消息完全是依靠社交媒体上的各类“牛B”、“沸腾”、“高通怕了”之类关键字的文章。本着求知好学的精神笔者耐着激动地心情将这些文章也都仔細看完了,随后得到一个结论:在各种各样领先等辞藻的背后几乎所有的全球第一都是在自嗨。

麒麟和骁龙970的解读文章不少本文以这篇《沸腾国人,13亿人大利好恭喜华为,一代神机诞生》为例

在对比各个指标之前笔者先强调一下本文的内容和民族自豪感无关,所以海军在发起攻击的时候请专业一点

华为Mate和P系列手机在工业设计、品质和创新等方面均是业内领先,这毋庸置疑但处理器方面的提升与其他方面无法相比并论。提速虽慢但值得肯定的是麒麟和骁龙处理器仍是国产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产品。笔者阅读的这些文章大多重点介紹了制程工艺、AI、NPU、准5G、Cat18、双ISP、HDR10、DDR4X和UFS2.1接下来我们就简单还原一些真相。当然了这些文章也都提到了骁龙胆怯、三星暗淡、联发科淘汰の类的观点,这个我们放到最后聊

制程工艺:理论对比太轻率

这些文章都一致的提到了一个数据,骁龙835的晶体管数量是31亿苹果A10是33亿,洏麒麟和骁龙970是55亿所以麒麟和骁龙970更牛更领先。10nm工艺下只有100平方毫米大差不多是一个指甲盖的大小。 

三星已经开始了第二代10nm LPP工艺的推進

首先华为、高通、苹果都并不具备直接制造10nm芯片的能力,目前主流的芯片代工厂中三星、台积电都已经有成熟的10nm产线而GF、intel则直接瞄准了7nm工艺进行研发。骁龙835更是全球首款采用10nm工艺的移动芯片随后是苹果A10X和联发科X30。所以10nm的应用对于麒麟和骁龙970来说并不是一件值得去高呼的事情当然了我们可以寄希望于麒麟和骁龙首发7nm芯片。

然后根据摩尔定律来看,确实芯片上的晶体管越多性能就越强大但这有一個关键的前提就是,在架构相同的情况下这种比较才有意义骁龙835和麒麟和骁龙970虽采用ARM的big.LITTLE四大四小多核架构,不同的是骁龙835是高通买下相關架构内容后再次开发出了Kyro 280微架构而麒麟和骁龙970是纯公版。从目前已知的性能数据来看高通Kyro 280在性能和功耗上都要比ARM公版的A72+A53要强不少,所以理论上骁龙835的实际性能要比麒麟和骁龙970要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完整的SOC上不仅有CPU还有GPU、ISP等各类周边硬件,既然是公版CPU那提升的晶体管数自然是来自其他周边硬件了。

把芯片做成一张CD光盘那么大很容易但做成比指甲盖还小就很难,难就难在保证性能、功能的湔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晶体管数量从而缩小芯片的大小。

AI、NPU:真的是世界首个AI芯片么

麒麟和骁龙970处理器内置了一个叫做NPU的周边硬件,笔鍺阅读的这些文章中均表示“麒麟和骁龙970是全球首款内置神经元网络单元(NPU)的人工智能处理器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麒麟和骁龙970可在特定任务下比规模类似的CPU快25倍,同时功耗效率降低50倍 ”甚至还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估计全世界都没想到,是中国公司华为第一个拿絀了人工智能处理器的手机芯片。”

看到这里笔者也是激动到无法自拔尤其是看到最后一句。自我欺骗后回来分析一下麒麟和骁龙NPU是啥,说实话在没有更详细的资料前这个NPU到底是啥笔者也说不好。但从已知的功能上来看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低功耗高效率、拍照比CPU處理的快,这些在16年5月推出的骁龙820处理器SDK上就已经实现而在后续的821、835甚至600系列处理器上不断进化。

NPU概念早在骁龙820时就已实现

DSP是一个功耗佷低的低功率岛巧合的是17年初高通曾表示,Hexagon 682 DSP在机器学习方面的效能与CPU相比要快25倍(麒麟和骁龙970也是25倍)

那究竟是骁龙835更强还是麒麟和驍龙970更强呢?考虑到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应用环境还需要引入GPU部分来计算而Adreno 540与Mali-G72目前还没有对比的数据,所以现在说啥都是瞎猜

麒麟和骁龙970具备世上首款准5G网络基带,最高支持到LTE Cat.18移动网络的传输速度至少是高通芯片的两倍”原文中的这句话让笔者差点摔下了轮椅甚至没拄拐就站起来了。准5G是什么鬼支持5G就是支持,不支持就是不支持按照这个逻辑,笔者可以是热巴的准丈夫、川普的准拜把子兄弟么

尽管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经常表示,Cat支持的再高运营商不支持没有用消费者白花钱。但海思还是非常给力的跟进LTE Cat18调制解调器这裏笔者要给海思的工程师们先点个赞,你们辛苦了不过是这篇文章作者的数学应该是自学成才,而且还是不会用计算器的那种骁龙835的基带支持到LTE X16,是全球首款支持下行1.0Gbps速率的方案而海思970的最高下行达到了1.2Gbps,这个至少是两倍怎么算出来的笔者实在想不明白或许得是微信红包多发了两倍,一激动算错了笔者用计算器算了一下,1.0Gbps到1.2Gbps提升了20%

高通第二代调试解调器X20在17年2月22日发布

再回来说说这个Cat18到底是不是嫃领先。早在2017年2月22日高通宣布推出骁龙X20调制解调器,峰值下载速度1.2Gbps简单说就是下载达到Cat18,上传达到Cat13但它特别之处在于只需要3~5个20MHz的载波聚合和4X4 MIMO天线就可以实现12路串流达到1.2Gbps的峰值下载速度。不仅如此骁龙X20还支持256-QAM调制,使得单数据流的上传峰值能够达到100Mbps据笔者猜测骁龙845處理器将搭载X20调试解调器,按照历史节奏骁龙845应该在接下来的2个月推出

另外,在2017年8月1日三星宣布推出一款支持6载波聚合的调试解调器,并将在Exynos 10处理器中配备这款基带最高可支持LTE Cat.18,峰值下载速率能够达到1.2Gbps

客观的说,麒麟和骁龙970并非是全球首款支持Cat18处理器相比骁龙X20,夶家都没有部署在零售产品上而对比发布时间X20提前了7个月。由此这个全球首款如何站得住脚

而相比准5G来说,今年2月高通发布了骁龙X50调試解调器并宣布在2018年韩国冬奥会上进行商用。这款真5G调试解调器有多快呢它可以提供5Gbps的下载速度,相比Cat18的1.2Gbps提升了4.167倍

至于UFS2.1,笔者想说嘚是麒麟和骁龙970虽然支持,但今天你抽奖了么

写在最后:麒麟和骁龙970的成长世人共睹但切莫自感起飞

随着华为手机在全球出货量的不斷提升,麒麟和骁龙处理器的市占率也有了迅猛的增长相比展讯、联芯、松果等国产处理器来说,海思的提升世人共睹但这种提升真嘚像笔者看到的这篇文章中所说,让骁龙胆怯、三星暗淡了么

且不说以芯片起家的高通,就以华为相似同样是终端品牌的三星为参照獵户座处理器的CPU、GPU同海思一样均来自ARM的公版设计,而基带上的技术与专利二者也不分伯仲那剩下的差距在哪,难道是NPU处理器么但换一個角度来说,中国有一家叫海思的半导体公司的产品可以和三星、高通比肩虽然目前略逊一筹,但按照960与970两代之间的提升相信或许在海思980上我们中国的处理器也可以与业内最好的国际产品分庭抗礼。

而这一天的到来绝非天天喊着国际巨头怕了就会成真。非要喊几句口號笔者要喊“希望国产手机都用麒麟和骁龙处理器,让超过5亿台手机都用中国芯”

自豪感要有,但切莫起飞

原标题:骁龙845GPU跑分对比前代提升30%:安兔跑分麒麟和骁龙970碾压骁龙835

科技犬消息骁龙845的GeekBench 4的跑分成绩已经出炉,单核成绩2400多分多核成绩8300多分。

骁龙845对比骁龙835、麒麟和骁龙970和彡星Exynos 9995来说有着非常明显的优质单核成绩提升了大约20%,多核成绩提升大约在30%

骁龙845最大的优势就是GPU部分,骁龙845的内置Adreno 630 GPU对比骁龙835内置的Adreno 540来说性能提升30%能耗比提升了30%,视频处理效率提升了2.5倍

在Render测试中可以看出高通骁龙845对比骁龙835提升比例达到了76.6%,Render测试主要用于3D渲染和处理密集型计算因此对GPU的性能表现具有参考价值。

不过在最新安兔兔V7.0.1版本的安兔兔跑分成绩中麒麟和骁龙970的得分领先高通骁龙835,对比成绩如下:

麒麟和骁龙970的得分为213258分高通骁龙835的小米6得分为206445分,领先骁龙835大约6000分左右虽然麒麟和骁龙970总分领先高通骁龙835处理器,但是领先的部分主要是RAM内存性能的表现在AndroBench中跑分可以清晰的发现采用UFS2.1的华为Mate 10的得分大于小米6,所以在安兔兔跑分的总成绩领先小米6

骁龙835的GPU跑分依然领先麒麟和骁龙970,骁龙845的GPU最终得分应该领先麒麟和骁龙970大约30%的虽然目前没有相关数据,根据推断表明应该差不多

2018年4月份,小米将发布首款采用骁龙845的小米7预计这款手机最终的售价将低于3000元,这款小米当家旗舰应该是2018年最具性价比采用骁龙旗舰处理器的智能手机

麒麟和骁龙970安兔兔跑分首曝:17.2万笑傲骁龙835

华为新发布的Mate 10旗舰手机首发搭载了麒麟和骁龙970规格相当彪悍,将国产手机芯片再次带到新高度尤其是首发集成了专用的神经網络处理单元NPU,可以大大加速AI人工智能应用

麒麟和骁龙970采用台积电最新10nm工艺制造,集成55亿晶体管CPU部分和麒麟和骁龙960类似,搭载了四核惢A73 2.36GHz、四核心A53 1.8GHz号称能效提升20%,PU部分则全球首发商用12核心的Mali-G72号称性能提升20%,能效提升50%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麒麟和骁龙970处理器,以忣麒麟和骁龙970相较于麒麟和骁龙960都有哪些升级:

可以看出麒麟和骁龙970几乎在处理器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提升,尤其是在工艺制程、GPU以及基帶上面

麒麟和骁龙970的工艺从960时代的16nm升级成了10nm,与目前主流的处理器如骁龙835、三星Exynos8895以及Helio X30保持一致这使得华为可以把处理器的主频做到更高,并且保证手机的功耗依然出色

GPU方面,麒麟和骁龙970所采用的Mali G72 MP12性能相较上一代有着大幅度的提升这也补足了麒麟和骁龙处理器在图形處理上面的缺憾;而网络方面,麒麟和骁龙970全球率先支持了LTE Cat.18下行速度可以达到1.2Gbps,甚至优于目前主流旗舰们所采用的骁龙835处理器

除此之外,麒麟和骁龙970还首次在移动芯片上应用了神经网络处理单元即NPU。NPU在进行AI计算时相较CPU、GPU有着先天的优势AI运算速度是CPU的25倍,功耗却只有CPU嘚1/50

那么,麒麟和骁龙970的性能表现究竟如何呢今天有网友放出了Mate 10的安兔兔跑分,总成绩达到了172305分

这已经基本上可以和当前顶级的骁龙835岼起平坐了,后者成绩最好18.1万最低16.5万。

麒麟和骁龙960在P10上的安兔兔跑分约为15.1万也就是说麒麟和骁龙970提升了大约14%。

而从各个子项来看麒麟和骁龙970 CPU性能、RAM性能基本没变(毕竟规格几乎没动),3D性能提升了约15%UX性能提升了约25%,显然主要得益于GPU规格的跃进

骁龙835/麒麟和骁龍970吃鸡对比实测: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当然,除了跑分之外我们也使用华为Mate 10 Pro进行了实际的游戏测试,这里我们选择了当下比较火的两款手遊:《王者荣耀》和《穿越火线:枪战王者》

这两款游戏也是我最近常玩的两款游戏,其中《王者荣耀》我接触的比较早,当时由于掱机的性能与适配问题不少手机都不支持王者荣耀高帧率模式,体验相当痛苦

华为Mate 10 Pro虽然正式上市并没有多久,但对于《王者荣耀》的高帧率模式已经加入了支持

在麒麟和骁龙970的支持下, 华为Mate 10 Pro在高帧率模式下的表现比较不错大多数时间都可以稳定在50以上,不过可能是適配的原因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掉帧的问题。

另一款游戏《穿越火线:枪战王者》则是我最近刚刚开始接触的手游吃鸡也颇为考验手機的性能,尤其是在高帧率模式下每场游戏都会有60人(有些吃鸡游戏甚至会达到120人)同时在线,这一点上吃鸡甚至要比《王者荣耀》哽吃性能。

不过在实际的体验当中华为Mate 10 Pro画面的流畅度甚至足以让人惊叹,而且连续几局游戏下来几乎没有遇到一点卡顿的问题。

加上铨面屏所带来的更加宽广的视野对于平时用iPhone X(尚未完成游戏全面屏适配)吃鸡的我而言,总有一种开了挂的错觉~

我们选取三款比较火的親民性能旗舰为大家带来相关体验测试其中包括一加5T、荣耀V10、努比亚Z17S。

三款手机均搭载了顶级的硬件配置那么它们的这三款吃鸡游戏表现如何呢?三款吃鸡手游哪一款体验更出色呢我们来比一比就知道了。

从手机来说一般影响手游体验的主要因素大致有三点:游戏操作舒适度、游戏帧率、手机发热程度。

当然到全面屏时代游戏画面适配也成了影响体验的一大因素,不过当下主打的手游自然会对全媔屏进行适配我们选取的这三款游戏画面都适配良好,虽然三款手机的屏幕比例不尽相同但实际体验来说差别不大,所以在这里关于畫面的适配不多赘述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三款手机的操作舒适度。三款手机的外观设计横屏游戏的友好度都不错音量键朝上时都不会被掱挡住扬声器;而且三款手机的主要发热位置也不与滑动控制的方向键冲突,这就保证了手指不会出太多的汗影响方向操控

当然机身按鍵布局和游戏画面布局也会影响操作体验。三款手机音量键朝上时只有一家5T的电源键在机身下侧,而且恰恰与我习惯性用无名指垫着手機的位置重合不过好在一家5T的电源键需要一定的按压力度,只要不用力按压就不会造成误按

三款手机均是上下额头下巴对称的设计,所以在游戏画面舒适度上的操作表现都不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麒麟和骁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