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经典语录总是能发展问题,那么他是否具有获得更好的创造能力的优势?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如何提高学习能力?留学分享百家号有些东西时间长了还是学不好,学不会,是智力天生比别人差?!NO!!!只是方法没用对。教导孩子逐渐按照下面的方法来练习,你也是天才!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留学分享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本人有丰富的综合领域写作经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发现更重要: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发现更重要: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发现更重要: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著名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可见,问题意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面对工作当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态,有的人害怕问题,有的人逃避问题;害怕问题是因为害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出现失误,给领导带来不好的印象;逃避问题是因为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不是很自信,这种不自信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确没有能力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自己有能力也不想解决。当然,在问题面前,有的人喜欢发现问题,也有的人喜欢解决问题,因为他们把发现问题当成了一种避免问题的良药,而且把解决问题当成了一种发展的机遇。从对待问题的态度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对企业的价值和忠诚度。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地遇到一些影响工作进展的难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看能力大小,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看对待问题的心态。因为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主要差别之一,就在于他们解决和处理问题的心态。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想解决问题的人。  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郊区潭柘寺中小学校看望师生时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做法非常好。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要成才,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造性思维。”其实不仅仅是在教育领域,在其他领域也是这样,获得过“图灵奖”的华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姚期智认为,一个好的理论计算机小组要能够把握时机,看到这个世界上最新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别人都还没有想到的,更没有人做到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理论研究组的宗旨就是要使得别人到这里来学习,而不是想去解决别人的问题。在研究领域,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许多事例证明,在通常情况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发现问题是一种创新,而解决问题只不过是一种执行力。对于企业来说,发现问题是企业成长的第一步,不会发现问题,企业的发展就永远只能原地踏步,不会有任何的成就;对于员工来说,不会发现问题的员工,就永远只能原地踏步,在工作当中不会有任何的成就,同时,不能发现问题的员工也不会被领导者所欣赏,更不会在职位上得到提升。  俗话说得好:“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可见,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从某种角度上讲,发现问题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越常发挥的能力。因为发现问题需要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需要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够从中看到事件背后的本源。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当然,仅仅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不行的,发现了问题还需要有效地解决问题。因为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但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还会为未来的企业运营带来隐患。  要知道问题之所以称其为问题,是因为它永远不会自动消失。你不去解决它,它就会持续不断地对你产生影响。一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一个程序;十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一个部门;如果几十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整个企业,长此以往,企业只有倒闭。  有些人认为解决问题是一件非常为难的事,其实只要自己有决心去解决问题,任何问题都会变得十分简单。其实,在我们的工作中,不管是什么样的大问题,在积极的思考分析之后,都是可以想出一个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冷静思考,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源。如果我们自己弄不明白,还可以和周围的同事一起去分析研究问题产生的根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找出导致问题的工作中的薄弱点,先解决最容易解决的问题,然后再去解决比较难的问题。这样,循序渐进,由易而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宝洁公司有一系列的有效处理问题的程序。其处理问题的模式后来被应用到世界100多家大中型企业,而这些企业正是因为运用了宝洁处理问题的经验才不断壮大起来的。宝洁处理问题的基本模式是:  1?寻找问题——尽管是在公司发展的高峰时候,也要居安思危,善于思考,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寻找可能出现的问题。  2?发现问题——在寻找问题的基础上,进而发现任何环节和任何部门已经存在的或即将显露的问题。  3?分析问题——分析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到其本质。  4?降低损失——出现问题就会出现损失,而问题出现后,不是要避免损失,而是要降低损失。  5?研究问题——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必然有其本源和不为人知的联系,研究问题的目的就是要避免未来再次发生类似的问题。  6?解决问题——根据研究方案,彻底把问题解决掉。  宝洁公司这套处理问题的模式,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在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运营基础。  本书正是从这一处理问题的模式的研究中,找到了一系列的有效处理问题的方案和方法,其中既有延伸,也有本论,不管是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员工在具体的工作中,寻找处理问题的答案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书还引用大量的企业案例,从理论到实际,从表现到实质,娓娓道来,全面地阐述了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方式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我们在工作当中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  日本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一个员工的能力则在于能否把问题化解掉。”  掌握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你就会发现成功离你并不遥远,事业的巅峰也并非高不可攀。  在本书的创作和出版过程,王彦、苗小刚、刘霞、吴江波等人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感谢。  虽然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态度是严肃而认真的,但是囿于资料收集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江珊  2008年12月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  第一章凡事问个为什么  1?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善于积极地提出问题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寻找出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就会阻碍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员工和企业的发展都十分不利。  在现代社会中,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因为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是一种善于学习的能力,是一种善于从已知中发现未知的创新的能力;其次,发现并且解决问题是推进你在工作中不断进步的动力,没有了问题也就没有了工作的动力和激情。没有激情的企业和员工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和竞争力。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就好比军队中的司令,只有自己的领导方式和能力得到认可,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外要得到同行和竞争对手的认可,内要得到同事和下属的认可。有了这个保障,管理者才能够免于企业复杂的人际关系的侵扰而专注于工作,企业才能够业绩卓著,稳步发展。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具有领导高超的管理能力和技巧。而善于提出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并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并为企业的利润增长提出各自在工作当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是管理者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  当然,企业中的很多管理者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工作中的问题所在,但是也有一些时候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够及时有效地把问题提出来,所以导致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从而耽误了工作的质量和进程。实践证明,有问题就要反映出来,而不要回避或去逃避,这样的话,除了影响自己的工作积极性,问题也永远得不到解决。  法国安盛保险公司是世界著名的保险公司之一,该公司无论是上层领导还是普通营销员,能力都非常出众,工薪待遇也十分丰厚。一次,一个很出色的业务主管忽然宣布辞职,他的领导、同事和下属都难以理解——他平时的业绩很好,而且收入不菲,为什么辞职呢?而且还是在没有流露出任何迹象的情况下提出的辞职,这引起了区域经理的高度重视。  后来区域经理做了深入的调查,他发现了令大家更加困惑和感伤的两个问题:  首先,这位主管并不想永远只做一个主管。因为他认为自己担任主管职位已经两年多,工作积极,表现良好,可是销售总监居然连自己的名字都叫不上来,感觉升职无望,所以想换个环境;  其次,销售总监和区域经理在工作过程中,忽视了员工的精神追求,导致员工的内驱动力有问题。而且这位主管在发现公司的这些问题的时候并没有向上级或者相关领导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而是选择了逃避。如果他要是采取积极的措施,与上级进行必要的沟通,这一问题必然会得到妥善处理,而且,即使双方达不成一致协议,再决定离开也不迟。  所以说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或员工,仅仅有优秀的业绩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让企业保持稳定和发展,企业的上层领导、中层管理者和下属之间就不能出现隔阂和矛盾——上层领导希望中层和下层有好的执行能力;中层管理者希望下属努力工作,提高业绩;下属希望他们的上级(中层管理者)和蔼可亲,不清高孤傲,并且能够成为上层领导和普通员工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工种的员工,只有把各自心中的问题说出来,才能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提高,否则由于双方的追求和期望值的差异,隔阂只会越来越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优秀员工都渴望得到上司的赞赏和同事的认同,而当这个认同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企业的管理就出现问题了。此时如果有人及时地提出这个问题,管理层只要把这个问题摆在桌面上就能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企业是一个团队,每一位成员都应该为这个团队着想,精心打造其战斗力。  希尔顿饭店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中层干部能力出众,却在工作中故意出错,差点给希尔顿饭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幸好,这一问题被老板及时地发现了。是批评教育还是让其赔偿损失并且承担责任,如何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才能够使他心服口服,为了衡量这个度,老板有些左右为难了。  老板经过反复思考,认为那位中层干部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所以老板决定让他先说出自己的想法。于是老板把这位中层干部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了解情况。当他一进门的时候,老板立刻起身,热情地迎上前去握他的手,并让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老板这样做反而让他不知所措,因为老板的举动与他自己想象的对策不一样。看到老板认真而可亲的样子,他很无奈地坐在了椅子上。老板坐在他的对面,语气平和地问他:“假如你是我,你如何处理这件事情?”这位中层干部听到此话后,脸一下子红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后来这位中层干部私底下对老板说出了实情,原来他对某位领导的做事作风、方式有意见,而这些意见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这样一来不满就积压在了心头,又不能越级反映情况,作为公司的最高领导又不了解实际情况,所以长期积压在心头的怨言无法释放。通过与这位中层领导的沟通,老板了解了问题,就指示某位领导与他多交流,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通过这位中层领导提出的问题,老板也针对企业内部某些领导独断专行、蛮横无理的行为和现象进行了整顿和治理,强调管理应该有针对性,当员工想干却由于一些原因而不能干时,应该以事实为导向,强调做事;当员工有能力做某事而不去做的时候,管理的重点就应该开始由事转向人了——对人的管理是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难点,作为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管人。  正是因为希尔顿饭店在管理上充分尊重员工,并以人为本,才将事业做到如此成功,而老板在管理上的这一改变,正是源于一个普通管理者的声音。  管理的本质就是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但是管理并不仅仅是管理者一个人的事,在企业中,管理者要教会自己的下属发现、提出并且解决问题,而且作为员工要敢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如果你没有问题,就离失败不远了  任何一个优秀企业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的循环中前行的。因为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在做每一项工作的过程当中,都会有很多的问题不断地涌现出来,问题之所以没有被发现,没有被解决,关键是没有人去研究,更没有人用心地去发掘导致问题存在的深层因素。  对一家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经营水平。如果一家企业的管理者安于现状,缺乏创新能力,就不能够发现和挖掘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问题不会自己去解决。只有充分发挥管理者的预见性——积极地去寻找问题,发现潜在的问题,才能使得问题不被扩大化。  戴尔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创立于1984年。其创始人迈克尔·戴尔是本行业任职时间最长的首席执行官。他在自己的管理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理念——戴尔直销。戴尔提倡通过面对面地直接向个别顾客销售的方式提供服务,这样的服务方式使得戴尔公司可以以最有效的方式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要。这种彻底的直接销售模式使戴尔在短短几个月之内收入达到217亿美元,使得戴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脑直销商和最大的制造商之一。  戴尔直销模式的特点是在短期内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内部的运营能力,并且形成在某一个阶段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戴尔的直销模式一直是公司的主要销售模式,并在戴尔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司上下从来没有人怀疑过戴尔直销模式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戴尔公司的不断发展,形势发生了改变,直销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公司的发展形势。因为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客户、员工以及合作伙伴的利益,并且形成了一种消极的企业文化,最终使得这种直销模式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优势,不断地被市场上同行业的其他营销模式所冲击。尤其是在2005年,戴尔公司高管、员工不断流失以及企业业绩的一落千丈,已经充分暴露出了这种模式在管理上的弊端。  到了2007年,曾经一度辉煌并帮助戴尔成为全球顶级电脑制造商的“直销模式”受到了it巨头惠普公司的挑战,企业发展陷入了低谷,业绩开始下降,销售收入多次达不到预期目标。一次,迈克尔·戴尔在接见公司员工的时候,表示“直销模式”并非戴尔公司一成不变的信仰,目前戴尔公司正在积极探寻其他达到客户要求的营销模式,正在努力走出以往的条条框框,探索新的商务模式。  戴尔公司当时最大的对手——惠普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其采用的营销方式是零售店。而此时,戴尔公司的处境以及出现的问题被高层领导意识到,并开始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2007年年初,戴尔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原来的管理队伍进行调整,精简人员,雇佣solectron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michaelcannon组建了新的全球商务运营部门,而戴尔在中国内地市场则开始通过登陆国美货架与更多的消费者进行互动。  问题的存在就是事态发展过程中的不足,而且会随着事态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改变。所以说暂时没有发现问题并不代表着没有问题,一个始终不能得以解决的问题足可以导致事态向更坏的方向发展。就像戴尔公司,如果公司的高层认为直销模式是世界上最好的销售模式,而不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那么戴尔公司必将被这一问题所摧毁。  在一家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总是时时处处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总是与企业的成长相伴相随的,也正是因为有了问题的存在,才能促进企业不断取得成绩。相反,如果不去发现问题,企业也就少了一份前进的动力。所以说问题与成绩是并存的,两者互为条件,相互影响。总认为企业没有问题的员工在工作中是不会取得突破的,而总认为企业没有问题的管理者也注定要失败的。  大到一家企业,小到一个员工,如何看待身边的问题,将会决定其是成功还是失败。  做同样一项工作,有的员工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而且十分轻松;有的员工不但不能完成既定目标,还会时不时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关键就在于有的人能够及时地解决已有的问题,而另一部分人只是机械地去完成,而不去动脑筋。带着问题去工作的员工会去考虑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时间把工作做得更好,他们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融入到工作当中去,因此他们的工作往往做得非常出色,也就很容易得到管理者的赏识和提拔。  管理自己就像是管理企业。在工作中,每个员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经营工作的同时也是在经营自己。你就是自己的“经理”,你要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能够自己学会解决。有的员工一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这个问题交给领导,让领导去处理,而自己的头脑中则一片空白。这些自称聪明的人从不会自己主动地去完成一项任务。他们看似没有问题,实际上问题很严重,他们不但不能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可能被炒鱿鱼。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孩儿哭抱给娘”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虽然暂时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帮助,但是自己遇到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最终只会导致自己因无法面对工作中所有的问题而落荒而逃。在企业这个团队中,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学会与企业一起成长和发展,特别是要学会与企业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  在遇到问题时,员工不能像没有问题一样,而是应该考虑该事情的前因后果,通过自己的大脑做出正确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独立去解决,然后要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团队的力量和作用,把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告诉周围的同事或上司,大家集思广益,一起解决问题。只要你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总会发现别人看不见的问题,总会获得别人无法获得的收获。  在任何企业里,管理者都需要可以为自己分忧解难的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可以提一些管理上或工作上有见解的建议,而不是一个对工作、对集体漠不关心或者牢骚满腹的员工。管理者通过了解员工的想法和建议,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能大大增强团队的荣誉感和凝聚力。  3?好学而不勤问,也无法成长  好学与勤问是不可分割的,“学问学问,不懂就问”。不但要学,而且要勤问。其实,工作也是在做学问,凡是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要主动向周围的人请教。企业中有的管理者管理能力强,也十分上进好学,但是碍于面子或者其他的原因,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不能多问一下自己的上司和下属。而有的员工自高自大,看不起同事,又惧怕领导看不起自己,也就不善于与大家交流意见。  具有这种封闭的学习态度的人在工作上常常会表现出十分消极的情绪,不但影响同事的关系,也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阻力。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才能找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在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  如果你在大街上迷了路,你一定会问周围的人,但是,当你在工作中迷失了方向的时候,为什么不“多问”一些问题呢?善于把握一切机遇的人,在事业上必有一番成就。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而且敢于向上级、同事发问。只有“多问”,你才能从不懂到懂,从懂到精,只有多问你才能尽快地掌握工作技巧和方法,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勤问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人员交流沟通的一种方式,也是企业管理者不可或缺的工作态度。  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取得客户的充分肯定和信赖。只有客户满意了,企业才有生存的空间,特别是直接为大众提供服务的行业,要时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消费者满意或不满意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反思到底是自己哪个环节做得不到位。  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在大多数未成熟的企业中,是企业整个管理工作的核心,往往会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如果处理不好这种关系,企业就无法正常运转。同时,员工对管理者不满意,就会想办法去跳槽,即使依然在企业中工作也不能尽心尽力去做。出现这种现象,不但有员工本身的问题,管理者也应该考虑一下自身的问题。在一些企业中,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经常会出现管理者发火、谩骂的现象,而且问题的相关人员及非相关人员都会被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个狗血喷头,结果导致员工对管理者极为不满。无论对错,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往往都会觉得很委屈。从而产生隐性的矛盾,表面上没什么,实则员工内心却与管理者有了隔阂,员工工作起来战战兢兢,不知所措,而且员工彼此之间关系紧张,遇到问题互相推脱,没有人愿意为工作承担责任。  最后管理者也因为对员工的不解,情绪越来越坏,进一步延伸下去,管理者换了一批批的新员工,也不能改变对他们的戒备心。管理者对员工的素质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其世界观,从而对人的素质、责任心、能力、甚至人性的判断发生错误。管理者和员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他们之间缺少沟通,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员工不去问管理者,管理者不去问下属,其实有些事情完全是可以通过沟通去化解的。  在西方企业中就很少犯这样的错误。因为西方企业在发现问题后会针对事情本身做出处理,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在西方企业中,人们能够通过精密的逻辑分析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无论是对事情的起源、发生、发展过程还是结局都要处处问个为什么,事情为什么这样,从偶然现象中剖析出导致这类问题出现的必然因素,进而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而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被如此之类的小事打乱了方向——不愿意勤问“为什么”,其结果只能是对什么事情都是一知半解,什么事情都不会做成功。  勤问不但是问别人,还要学会问自己。只有你不断地问别人,才能了解别人心里的想法和要求;只有不断地问自己,才能时刻反省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如果一位员工只是知道自己去思考,一家企业只是知道自己去发展,而没有过多地去了解别人的需求,那么这位员工的成长,这个企业的发展必将发生错位,必然会受到外界的阻碍。  现在很多企业都想向那些优秀的企业学习,但是,他们只是盲目地去学习人家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方式,却从没有反过来问自己别人的经验和模式是不是适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国内的一家小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个人素质,花巨资从世界各大公司聘请管理精英做讲座,派员工到世界500强企业去学习,但是效果却不太理想。因为那些优秀企业的员工本身素质就很高,至少是大学本科的学历,基础也好,起点也高,很多先进的技术一学就会,甚至不用去学也会。虽然这家小企业大部分员工的基础也并不差,起点与人家基本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的管理体制等各方面与优秀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也是企业发展需要注意的主要因素之一。  所以,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应该多问自己,多反思自己的行为,只要把自己和别人的差别找到了,问题也发现了,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4?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工作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简单的问题,可能会轻而易举地解决,而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要想得到很好的答案,则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是,遇到问题不能够拖延,也不能放弃,而是要抓住已有的线索,追根问底,多问几个为什么。只要你善于发问,善于思考,问题就能最终得到解决。  企业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作,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就需要经常研究问题,而且要比其他人更加具有一种好问的精神。  一次,通用汽车公司黑海汽车制造厂总裁收到客户的一封奇怪的信。这位客户抱怨,他新买的黑海牌汽车,只要他从商店买回香草冰激凌回家,汽车就启动不了,但买其他种类的冰激凌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认为问题不在车子本身,可能是香草冰激凌的原因。黑海厂总裁也对这封信感到迷惑不解,也想不出什么样的好办法,但还是派了一名工程师前去查看。当晚,工程师就随着这个车主去买香草冰激凌,返回时,车果然启动不了。工程师不得其解,回去向总裁汇报说是事实,但是一时还不能确定是什么原因。  在总裁的嘱托下,工程师随着车主一连两个晚上都去买冰激凌。车主分别买了巧克力冰激凌和草莓冰激凌,结果车子都能够照常启动行驶。但第三个晚上买香草冰激凌时,车子又和往日一样,出现了发动机熄火的情况。尽管工程师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但是他确定绝对不是车子对香草冰激凌过敏,而这一结论也引起了总裁以及通用汽车制造厂的关注。于是总裁要求工程师加倍努力,一定要找出问题的原因。在几次随车主外出的过程中,工程师都对日期、汽车往返的时间、汽油类型等因素做了详细的记录。  最后工程师终于发现了一些关键的线索:这跟买冰激凌所花的时间长短有关系,香草冰激凌只是一个偶然的因素。因为香草冰激凌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冰激凌,售货员为了方便顾客,就直接把它放在货架前,买主如果需要的话只用最短的时间就能买到,而这个时候汽车的引擎还很热,不能够使产生的蒸气完全散失掉。而买其他冰激凌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汽车可以充分冷却以便启动,所以买其他的冰激凌汽车就能启动,而香草冰激凌就不行。  那么,车子为什么停很短时间就启动不了呢?经过工程师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出在一个小小的“蒸气锁”上。尽管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技术难度也不大,但是却影响了客户的使用。经过反复思考,工程师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解决问题时,要有一种追根究底的精神,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只要有这种做事的精神和态度,每一个问题都能水落石出。遇到问题,不投入时间、精力、物力去努力地研究、冷静地思考,而是浅尝辄止,只给出“可能或不可能”的简单结论,再小的问题也不能够解决。  一个职业经理人必须学会问为什么,遇到问题一定要多想一想该怎么办才好。在职场中,“鱼刺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就是在我们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先把问题中最重要的因素罗列出来,然后围绕这些因素不断地问为什么。  鱼刺图又名石川图,因为这个理论是由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大师石川馨先生提出来的。鱼刺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之为“因果图”。鱼刺图主要是说,在企业管理方案设计过程或企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用鱼刺图的分析工具进行企业战略目标分解和问题主干分析的一种方法。当然,鱼刺图所针对的是战略目标和本质问题,目的就是在小问题上寻找本质因素,而本质因素就是鱼的主干(或者叫中心),围绕着主干有许多分支,我们可以认定为公司因素、部门级因素、岗位因素、管理因素、客户因素等等一些关乎主干的小问题,而分支下面也可以分解为一个个的中原因,中原因下面则可以分析出一个个的小原因。鱼刺图就是通过依次分解和分析主干和枝干上的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本质,并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比如,有的企业管理层就针对企业销售艰难的问题采用“鱼刺图”,分析了影响企业销售的几个重要因素,主要是产品、价格、渠道和推广等与其密切相关的因素,然后引导销售人员分别就其每一个因素询问为什么,由此可以引申到最本质的问题根源。  有的区域销售经理看到企业的销售业绩下滑了,根本不知道为什么;销售业绩上升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也不去关注这些问题。作为主管销售的管理者在问题出现后迟迟找不到原因,可能有众多理由,但真正的答案是,他还没有学会不断地对问题问“为什么”?  这个时候,区域经理脑子里就应该问自己为什么销售艰难?其答案可能是因为经销商不接受。那么,为什么不接受?其答案可能是因为产品价格太高。那么,为什么价格太高?其答案可能是因为生产成本高。那么,为什么生产成本高?其答案可能是因为采购成本高。那么,为什么采购成本高?其答案可能是因为采购量太小。那么,为什么采购量太小?其答案可能是因为资金短缺……经过一连串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后,销售难的问题最后定格在了资金缺口上,是资金短缺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接下来就是要全力以赴地解决资金问题。  这种“鱼刺图”的做法看似简单,但真正实践起来,对整体企业如果没有一个纵观的熟练程度,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只要按照这种方法问下去,各种问题必定会条分缕析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将问题系统化、简单化,就容易抓住重点,找到根源,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了。  1950年,日本丰田公司销售收入急剧下降。丰田喜一郎聘请了管理能手石田退三担任丰田公司的总经理,负责丰田汽车的生产。石田退三上任以后就凭着一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成功地找到了导致丰田没落的根源。他到各车间、各科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以后,很快就发现丰田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而这也是导致丰田衰落的根源。  石田退三很快制订出一些“杜绝浪费”的相关制度。他规定:公司里的所有管理干部,都必须到现场办公,监督浪费现象,一旦发现浪费现象就要不断地问“为什么”。当有工人报告“保险丝断了”,管理者就必须问“保险丝为什么断了”?如果是因为掉进了铁屑,就要查为什么会掉进铁屑?这肯定是有原因的。有的工人会说“因为没有防护罩”,管理者就应该问“那为什么没有防护罩”?是因为厂里没有配置还是其他原因?如果厂里没有配置,车间就要统一制作安装。于是,车间主任轻而易举地查到了问题的根源,车床加防护罩的问题马上得以解决,从而既杜绝了由于经常性地更换保险丝而带来的企业资金和工作时间的浪费现象,同时又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丰田公司正是依靠这些最基础的管理,才能重振雄风,跃入世界汽车制造行业的强者之林,石田退三也因此成为日本的“管理之王”。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员工还是企业,在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只要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针对根源采取相应的措施,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也只有从根源上把问题解决掉,此后问题才不会再重复发生。现在,有很多大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就是缺乏一种对问题的追根寻底、多问几个为什么的精神。比如产品设计师在技术上、工艺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够真正做到吃透技术,吃透工艺,那将会挽回不必要的损失,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产品。反思对待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大多数人多的是一些自以为是,少了一些多问几个为什么的精神。这也就无怪乎世界上总是优秀的人和企业很少,平庸的人和企业很多了,因为平庸的人和企业总是懒得问一个为什么。事实上,只要善于质问,还有什么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呢?还有什么丰功伟绩不能建树呢?  5?要成为圣人,就要不耻下问  谭嗣同说过:“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在工作中,不懂的事情自然要请教他人。普通员工去请教别人,大都能够虚心,但是有身份、有地位的管理者却相反。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若是放不下架子,无法忘记自己的地位,就听不到智者的意见,就会给公司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抱着一个不耻下问的态度去学习,可以把你品格中最重要的东西展现出来。一个人是否甘为学子,取决于他对自己的认识与自我努力相结合的程度。甘为学子,使工作理想得以形成,并冷静地估计自己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够使工作的目标和个人理想得以实现。人越谦虚,在克服困难和实现似乎不可能的目标时,他身上拥有的能力就越大。大凡甘为学子、量力而行的人,往往由于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其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  张瑞敏说,做企业你永远处在弱势,如果你能以不耻下问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即使是一家弱小的企业也有可能发展成一个跨国集团;相反,如果一家大型集团公司,没有谦虚的态度和勤学好问的精神,就极有可能破产。张瑞敏还对企业的中层领导说:“当我们大为谦卑向别人请教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张瑞敏对《道德经》中关于“柔软胜刚强”的论述感触很深。他说,在旧的版本里面对这句话的评价是消极的,它说明了一种转化的过程,弱可以转强,小可以转大,问题是你怎么来看待。他说:“老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我影响也很大,老子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耻下问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用张瑞敏尊崇的老子谈水的一句话,就是“夫惟不争,故无尤”。正因为心怀谦卑,与万物无争,才能够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缺陷,所以也就不会出现过失与偏差。  工作中,善于使用“求教于人”成功秘诀的,真是多得不胜枚举,我们简直可以说,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大都有着这种乐于征询他人意见的习惯。尤其是一个聪明、有所作为的企业家,最能利用各种方法使人们主动向他提供意见,并且善于审查这些意见,从中摘取有益于自己的部分加以利用。反之,那些庸碌无能的企业家和员工,往往不懂得征询他人的意见和方法,即使获取了别人的意见,也不能加以正确地选择和适当地利用。  张瑞敏说:“不耻下问,也是博知广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知识,来源于书本,来源于实践,也来源于他人的言行。三人行,则必有吾师!作为一名谦虚的员工,在与同事相处的时候,只要有心向别人请教不懂的问题,往往就会获得解答。”但是,不耻下问,从理论上说易,在实践中操作则十分困难!这是因为,向别人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特别是向那些身份、地位都要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有时候在虚荣心的作祟下,很多人是羞于启齿的。  据史载,孔子曾到太庙参加过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走进太庙后,孔子便向别人询问许多他不明白的事。于是有人讥笑他,枉称什么懂得礼仪的“圣人”,简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孔子听到了这样的讥讽,诚恳地表白说,我们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这恰恰是我们要求知礼的表现!  圣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要有谦虚的态度,有勤学好问的精神,不要满足于自己的学问和地位,向不如自己、地位低下的人问问题并不是耻辱。企业就是要向好的企业、向不如自己的企业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汲取他们的教训。  迈克·威尔士是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1986年,迈克·威尔士成为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管理顾问。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他便使这家濒临困境的企业重振雄风,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  谈到他是如何成功的时候,迈克·威尔士认为是自己谦虚地请教同事和不耻下问的精神使他找到了企业出现困难的原因。迈克·威尔士常常出现在企业的员工之中。他不耻下问,与公司各个岗位上的员工交谈。他向遇到的每个人都提出这样一个相同的问题:“如果你是本公司主管,你怎样看待你的公司?”不久,威尔士便得到了出人意料的相同答案:“公司太过于官僚主义,它无法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公司某些高层领导优柔寡断……”由此,威尔士便“诊断”出了公司问题的症结所在。“员工们知道的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威尔士深有体会地评价说。  后来,迈克·威尔士经常和几个秘书一起外出共进午餐,因为迈克·威尔士想知道他们对公司应该怎样走出困境的看法,同时询问公司里谁的管理才华最出众、谁的技术最娴熟,然后他就把这些优秀的人才召集起来,为公司出谋划策。威尔士正是靠着谦虚请教和不耻下问的精神才使得濒临困境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走出了困境,并且成为欧洲三大铁路公司之一。  由此可见,企业要做大,员工要进步,一方面要有谦虚的态度,另一方面要有勤学好问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让自己少走弯路。  6?问题等于零,机遇等于零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比生活当中的少。但是工作中的问题,既是个人的一个麻烦,又是一次考验自己才学与经验的一次机会,甚至还是一次能够升迁的机遇。松下幸之助说:“危机和良机本质上是一样的,只要你改变观念,重新评估,趁机下手,危机就会变成良机。”许多时候,不管是企业还是员工,都是在面对问题和面对机遇的矛盾中成长起来的。因为有时问题会成为企业、个人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而有时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就让企业、个人抓住了一次改变自己和超越竞争对手的机遇。而且是问题越多,机遇越多;问题越大,机遇也就越大。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市场上悄然兴起了保健型的口服液产品,三株和飞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不久他们也都相继没落,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三株和飞龙能够在中国的市场中一同崛起,它们的发展途径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发展保健型的口服液正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机。因为这时人们渐渐地开始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些企业也都抓住了这次机遇。他们还都用广告这种有效的宣传工具使人们认识了企业的产品——大量的广告投入也相应地给这些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短短的几年里,这些企业的净利润就达到了数亿元人民币。在强大的广告攻势推动下,三株和飞龙等一些保健品企业被更多的消费群体所关注,他们也都由原来的小企业迅速地发展壮大。  由于每年的订单已经远远超过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同时企业的利润增长速度也很快,于是三株和飞龙开始满足于企业的现状,没有积极地去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为企业最终的没落埋下了隐患。其实,三株和飞龙等一些企业是由一个很小的生产加工公司迅速发展壮大的,并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些企业对保健品也不是太了解,而仅仅是看到了保健品后面的利润。尤其在这些企业发展口服液的时候,被当前的成功所迷惑。他们在发展的时候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这一项目中所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甚至连明确的战略性目标都没有。  如果一家企业满足于发展的现状,不是积极地去发现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企业是很难发展的——问题还是问题,解决不了问题就只能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在三株企业发展的时候,他们只是凭空地谈到了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更大地提高自己的利润和纳税的远大目标,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在企业发展中将会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的措施。最后,三株也没能逃脱破产的结局。  另外,在发展的过程中,三株和飞龙仅仅是满足于企业在广告营销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在企业快速发展的时候没有事先考虑到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花大价钱做广告,企业的发展后劲始终跟不上来。暂时地依靠广告来增加销量可以做到,但是长远的发展却忽视了,而且在解决企业发展前景的问题上也并没有做任何的调研。更为重要的是,在实施项目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危机事件也没能够被正确地对待和有效地处理。从三株企业的没落上来看,许多人会认为这是由于一个极为偶然的事故所引起的,但是从一家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是因为三株和飞龙感觉自己的企业经营良好,一直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思想上麻痹,在管理方面的疏忽而造成的。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发现和解决不了自己企业存在的问题,企业就找不到发展的机遇,从而就会走向灭亡。  另外,很多员工,甚至包括企业的管理者因为惧怕问题,而不敢发现问题。而且一旦遇到了问题便不知道如何去解决,手忙脚乱,结果被身边的一些小问题搞得团团转,直接影响到工作的状态和效率。不善于发现问题的人,就有可能失去身边的机遇。  企业的一些高层管理人员会因为整天只扑在组织的内部日常事务上,忙着清点员工工资、忙着打通人事关系等等而烦恼。他们一心想着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企业的发展策略、发展方向、市场的需求变化和企业的业务前途上。在企业管理者眼中,企业的变革、措施、项目才是需要解决的大事,琐碎的小事只要一笔带过就可以处理了。其实这正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问题等于零,机遇就等于零,不善于寻找并且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企业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纵观一些著名企业的成功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管理过程中,总是善于发现一些小问题,并且通过小问题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大的机遇,因为它们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有的管理者惧怕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他们把问题和机遇隔离地看待,也就是所谓的例外原则(mbe)。事实上,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一些人总是会被日常的问题琐事缠住了身,导致错过许多机遇。  应当注意的是,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企业的管理者,都要致力于解决自身的和工作中的问题,都要努力发现问题,并努力抓住与问题相伴相随的机遇。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两者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搞清楚,这很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解决问题不重要,而是有时机遇往往就是隐藏在问题当中。问题就相当于“出路”,你能够发现、提出的问题越多,你的路就越多。抓住机遇就相当于“选路”,在路多的情况下,才有更多的选择。  英国和美国两家皮鞋工厂的推销员,同时被派到太平洋某个岛屿去开辟新的市场。两个推销员到达后,同时给自己的老板回电。英国的推销员给了公司一个很惊喜的消息,因为这座岛上没有人穿鞋子,是一块没有人开辟过的市场,这名推销员计划第二天就要开辟这个新市场。而美国推销员电报中的内容是:这个岛屿上没有一个人穿鞋子,肯定没有人买鞋子,并准备就此返回公司。两人看到同样的情况,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论呢?原因就在于一个仅仅看到了问题本身,而另一个看到了问题背后的机遇。  问题与机遇并存,而且问题与机遇并不冲突。相反,如果你不能够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发现和抓住与问题相伴而来的新的机遇。在工作中,新的问题有时候会带来新的机遇,而机遇同样也会以问题的面目出现。如何变问题为机遇,在机遇出现时又能将问题处理好才是工作的关键。聪明的员工和管理者往往善于在问题中寻找机会,他们在问题中看到的机遇要比他们在其他地方遇到的机遇多。罗伯特·怀尔特是美国一位著名的新闻记者。他曾说:“任何人都能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只有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才能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面对同样一个问题,有的企业和个人就只看到问题本身,而有的企业和个人能看到问题背后的机会。对待问题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导致不同个体的发展机遇也是截然不同的。在现实中,出现问题时不要仅仅抓住问题本身不放,其实透过问题表面,我们可以发掘更多的机遇。  7?追查问题发生的本源,探寻问题背后的  潜在因素  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要敢把问题摆出来,共同去面对。但是,在一些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一些管理者总是希望一帆风顺,希望任何事情都能够沿着美好的愿望发展下去。然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没有人主动地把问题提出来,问题就只能被搁置起来。日子一久,问题只会越积越多,必然会阻碍企业的顺利发展。因此,我们只有一个一个地把问题解决了,才能有所发展。  在没有提出问题之前,一些管理者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企业或部门没有问题,以至于在遇到问题后没有完全地准备,不知道如何去更好地解决。遇到问题不要不假思索地去解决,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使问题更复杂。  比如,一个酒楼遭到客户的投诉,管理者在不能确定为什么会招来顾客的这些抱怨之前,千万不能盲目地下结论。而有的管理者一听到顾客的投诉,就乱了手脚,他们认为顾客是上帝,只要损坏了上帝的利益,那总是自己出了问题,因此很有可能开始对员工发火或是谩骂。但是他们很少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进一步追查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是顾客那里出了问题还是自己的企业出了问题,如果是企业出现了问题,又是出现在了哪个环节?是服务态度不好就找服务员,口味不佳就要找厨师,环境不清洁就应该找清洁工了。  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在遇到事情之前一定要考虑充分,不要总是简单地认为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就检查哪里,这样处理问题,往往是治标不治本,不能起到有效根治问题的作用。  遇到问题首先要调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认清事实,科学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且制订出详细的解决方案,这样才便于找当事人解决。否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会制造出新的问题。许多时候,工作效率低下就是因为在解决问题之前没有做好准备,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就是出了问题,管理者才开始整治一番,或是教训员工,或是改进制度,但是企业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仍不见好转。其实,出现问题后,应该以事实为依据,科学客观地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管理者不要主观地认为问题是什么样子或者会怎么样,从而使得问题复杂化、歪曲化,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力求寻找问题的根源,引经据典为企业开方治病。  企业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前,首先一定要澄清事实,做一个调查。  就像刚才那个例子,客人对酒楼抱怨,到底是为什么,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心里明白事情的缘由才好下结论。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要先把问题的因果进行界定,然后层层深入调查,只要每一步都做到位了,看似毫无头绪、十分复杂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如,在进行初步了解后,发现了客人的抱怨是由饭菜的口味不好而引起的,这个时候就把问题的关键集中在了厨师手艺这一块上,是把饭做得太干了,还是太稀了,是饭菜口味太轻,还是太重……在进一步调查清楚这个问题后,事情就很好处理了。在做完前两步的情况下,界定为问题的原因是饭烧干了,接下来就应该研究饭为什么会太干的原因,这样问题的范围也就进一步缩小了,从原来的客人抱怨问题逐渐转为饭为什么太干的问题,或是火太大了,或时间设定太长,或是水放少了,温度设定太高等等。  经过对问题一层层地深入分析,使得问题的范围一步步缩小,然后对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准确的界定,这样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  其次,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不要满足于已有问题的解决,而是应该考虑造成这种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是否是其他问题导致了这个问题,是否在这个问题的背后还潜藏着没有被发现的另外一个问题。  比如,太干的饭应该倒掉或是加工处理,为什么会流到客人的饭桌前呢?这是不是在相关的管理流程上出现了漏洞?这个问题是由原来的问题引申出来的。许多时候,任何问题都有连带关系,不可能你解决这个问题,问题本身就可以消失,必须想到它的相关问题和后患。饭太干是问题的根源,但是,如果质量检查环节做好了,太干的饭也不会让客人吃到。因此必须做更深入地调查,否则类似的问题还会再发生。将管理流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解,是质量检查人员能力不够,还是酒楼的质检标准不明确,还是其他原因。问题到此为止,查出结果是酒楼并没有关于饭太干怎样处理这一项的工作流程,这可能是酒楼管理上的失误,以前没有遇到过类似问题,也没有将饭太干当做问题,因此根本没有处理这类问题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没有相关规定,同样也就不会有事后控制这一环节,这一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酒楼的所有员工根本没有这一意识,因此少了事前控制环节。问题界定清楚了,通过此次事件,酒楼的管理者已经了解到问题的关键是出现在酒楼本身,接受教训和批评的应该是管理者,还会去找服务员的麻烦吗?如果问题一出现就去找服务员,服务员白白受气不说,问题永远也得不到解决。  任何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要有其事实依据,并且能够系统性、有步骤地进行,这样解决一个问题才能保持其有效性。如果提出的问题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身,一开始就出现了偏离,这样即使下再大的工夫也于事无补,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时,对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利害关系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难掌握的。在问题解决之前,任何一个问题都存在很大的变数,什么可能性都要考虑到,既要面面俱到,任何一方面都得考虑到,又要让问题保持在本身的范围之内,不能草木皆兵,将问题扩大化。所以任何问题在分析之前,其科学性和客观性必须把握好,一步步地来,千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会造成更大的麻烦。  8?从自身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  在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单从问题本身着手并不能很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而且有些问题看起来很棘手,似乎根本无法解决,此时不妨试着改变一下自己——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改变了自己,就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式,问题也就会很轻松地解决。  要知道在自己的工作中遇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事情本身所产生的,而是由于自身的某种缺陷所造成的。有句话叫做“存在即是合理”——出现了问题,就证明自己本身有了一定的问题。而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有很多人不及时地从自身寻找突破口,常常是怨天尤人,缺乏行动,结果是他们只能被问题所淹没,有的甚至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是,如果遇到问题时,我们能积极地从自身寻找原因,寻找能够使自己发展的突破口,就会得到很好的积极效果。  詹姆斯和斯宾塞都是同一家企业的营销员,他们差不多是同时进入这家企业的。  作为初涉营销领域的新人,他们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人际关系、业绩不如意等问题。但是詹姆斯却得到了升迁,而斯宾塞却离开了公司。  原来斯宾塞在种种问题的压力下总是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抱怨周围的同事都瞧不起他,心理承受压力太大,以至于工作中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斯宾塞最后不得不辞职离开了公司。在斯宾塞的身上有着很严重的退缩心理,在这种退缩的指示下,当他遇到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就想逃避,而不从自身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但是斯宾塞没有认识到,不管在哪一家公司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这种怨天尤人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相反,詹姆斯在遇到和斯宾塞同样的问题的时候,他首先综合分析了自己所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自己的不足积极学习,弥补自己的缺陷。要做好营销,首先就要搞好人际关系,因此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锻炼自己的口才,詹姆斯总是积极地在各种场合锻炼自己,并抓住每一个发言的机会。另外,他平时还积极地找上司和同事沟通,并且学会了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由于詹姆斯积极地改变自己,在市场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他还针对自己的陋习进行了改变,比如在工作中的惰性心理等等。詹姆斯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工作中的问题也逐渐得到了解决。他的业绩在不断地增长,最后升为部门主管。  管理者之所以对詹姆斯刮目相看,这应该归功于他在遇到问题时积极地从自身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积极地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使得詹姆斯变得善于交流,而交流与沟通促使詹姆斯的协作能力加强,而且做起营销来更加顺手,左右逢源,人际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俗话说:“变则通,通则久。”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不妨多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考虑,及时改变自己那些不适应工作的缺陷,这样有时候会更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其实,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小是可以转换的,并不是优秀的永远优秀,落后的永远落后。每一个人每天面对的问题都是新问题,因此考虑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要随着改变。只要你注意改变自己的工作状况,善于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现在开始积极行动,注意提高,终有一天会取得进步的。  工作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讲就是要解决问题,只有一一地把问题都解决掉,企业才能取得发展,员工在工作中才能够进步。但是问题不会自己站出来,更不会自生自灭。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就要有发现问题的眼光,所以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有时候工作中的问题是比较细小的,但是许多时候,正是这种细小的问题导致了大的灾难发生。要让工作取得顺利进展,就要在鸡蛋里挑骨头,就要从细微处着手,把每一个小问题都消灭在萌芽之中。成功的经验能够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胜利,但也有可能阻碍自己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成功的经验面前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千万不要使成功成为自己发展中的羁绊。  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目标清晰,不能贪多,不要在众多的目标中迷失了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集中精力,瞄准目标,有效地解决一个问题。只有这样,问题才能够被一个个解决掉,自己才能在工作中真正地取得进步。  1?发现问题是成长的第一步  第二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半  发现问题是企业成长的第一步,不会发现问题,企业的发展就永远只能原地踏步,不会有任何提高。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形成巨大的亏损,最后走向破产。因此,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做好榜样,及时地发现企业运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未雨绸缪才是成就百年品牌的成功之道。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如果做不到这点——不能发现企业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就很可能要品尝疏忽大意带来的恶果。当然,不管过去你的企业有多么优秀,但是这种危险时刻都会存在,如果不及时地发现这种问题,往往就会产生蝴蝶效应。  作为世界上著名的跨国手机生产与制造集团,爱立信和诺基亚早先的手机芯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飞利浦。但是有一次飞利浦的芯片库房遭受了严重的火灾。在同时得到这一情况之后,爱立信和诺基亚却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原因在于,隐藏的问题被诺基亚发现了,而爱立信却忽视了这个问题。  诺基亚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商讨对策,以避免芯片断货给手机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而爱立信的高层管理者并没有注意到一旦飞利浦的芯片生产不能及时地恢复供应,就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损失。因为考虑到生产成本问题,爱立信只和飞利浦这一家芯片生产厂有合作。而且飞利浦的芯片一旦断货,爱立信的手机生产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由于诺基亚很快发现了这一问题,及时地解决了芯片的供应之忧,因此在这一场与爱立信的生死竞争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而爱立信的新产品由于手机芯片紧缺而不能很快地投入市场,市场竞争力大大削弱。受这场火灾的影响,爱立信在全球的好几个营销市场全都拱手让给了诺基亚。至此,爱立信手机昔日的辉煌已经成为了记忆。  在爱立信手机的没落过程中,我们会很清楚地看到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同时,诺基亚也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及时地发现问题,企业才能前进,员工的业务素质才能提高。  发现问题是成长的第一步,有时候企业的生死存亡就看管理员是否擦亮了眼睛能够及时地发现内部存在的问题,因为发现问题是企业发展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发现了问题,企业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才会成长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企业则会面临巨大的困难。  善于发现问题同样也是一个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成长的第一步。不会发现问题,就永远只能原地踏步,不会有任何的提高。任何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或普通员工在工作中都要及时地发现自己在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的管理者不会成为员工所敬佩的管理者,同样,不能发现问题的员工也不会被管理者所欣赏,更不会在工作中取得进步。  在中国大酒店成立之初,也发生过这样一个能够给我们启示的重要案例。  当时,酒店的一个外籍主管负责客房的管理工作。一天,他来到一间客房检查服务员的工作。他发现桌子上的茶杯摆放有问题。酒店要求茶杯印有“中国大酒店”商标的一侧要朝向房门,让旅客一进门就能够看到,但是他发现茶杯上的那几个字却没有被凸显,而是被摆向了相反的方向。于是,他在众人面前狠狠地批评了那个服务员。  这个服务员受不了被人当众斥责的羞辱,便与经理顶撞起来。她还争执说:“这仅仅是一点儿小事,并不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客人也不会计较,你分明是鸡蛋里挑骨头,小题大做,欺人太甚!”  那位外籍主管对这个服务员的态度非常反感,他认为摆错杯子不是一件小事,这其中反映出来的是酒店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问题,于是就和她理论起来。  后来,这场争执引来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并在酒店员工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天,受了顶撞的外籍主管也很委屈,找到酒店总经理反映情况。总经理诚恳地说:“这一场争执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主要原因是你没有及时发现自身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管理的方法问题,在中国,一般的管理者对于员工的失误要循循善诱,不能在大众面前进行尖刻的批评,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及时地注意到这一差异。同时管理员工也不能一味地大声训斥,唯有对员工满怀爱心,循循善诱,员工才能接受你的批评;二是在争执过程中,你们的争吵引来了很多顾客的围观,这严重地损害了酒店形象。这样看来,你仅仅是发现了服务员存在的问题,而没有发现自己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这才是导致这场激烈冲突的主要原因。”  在管理中的每一个问题都不能够被忽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被发现,还可能给企业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在工作中,如果没有及时地发现问题,有时会影响到企业的成败兴亡。不管从自身来讲还是从管理角度出发,发现问题永远是最重要的。中国大酒店中的这位外籍主管就是一个例子。  另外,那位服务员也应该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因为茶杯的摆放错误她没有及时发现,因此才会受到主管的批评。被上司批评事小,如果因此给酒店的形象造成恶劣的影响,这样的后果不是任何一个员工所能负担得起的。  后来那位外籍主管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主动地向服务员道歉,而且他在后来的管理工作中注意发现差异性管理等问题,他的管理工作也因此越来越顺利。而那位服务员也从这次事件中认识到了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及时地发现和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其本人也很快得到了提升。  可见,不管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还是一个普通的员工,只有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才能帮助自己更快地成长。  在我们的工作中做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人,这样才能和你的企业一同成长,才能早日实现自己心中那个成功的目标。  在职场中,有很多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的员工,他们是永远不会得到老板的青睐的。真正优秀的员工从来不会认为只是老实地实施上司的命令就算完成了任务,他们还要通过自己的眼睛来发现工作当中更多的问题,并用自己的大脑来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以便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只有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的员工才是真正的好员工,也才能得到上司的重用和提拔。  发现问题的魅力在于有时候能为企业节省很多时间和开支,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工作当中要善于发现重要的和非重要的问题,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以避免它们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以便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工作质量高又有效率的员工肯定会受到企业的重用,所以,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发现和解决更多的问题,才会使自己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而不管是企业本身还是员工本人,都会在发现问题的过程当中得到锻炼,并且快速地成长。  2?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善于发现问题是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只有发现问题和认真分析了问题的所在之后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一个优秀的员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去努力发现工作当中的问题——如果一个员工连问题都发现不了,又何谈解决问题呢?事实证明,只有发现了问题之后才有可能正确地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并使自己在工作中有更大的发展。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尽管并不是所有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讲都非常困难,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就一定能够找到更为简单有效的方法。而且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求我们首先要能够正确地找出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人们只有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细致地分析现实状况,去努力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可见,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日本本田公司就很重视发现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发现问题,抓住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式,并且把这种管理方式坚持了60年之久。虽然在外人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但是本田公司的管理层却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他们说:“当一台机器不能正常工作的时候,就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机器是由于什么原因不能正常工作的,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且迅速解决问题。”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许多企业的管理层都认为,发现问题甚至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一次,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有一台巨型发电机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公司内部的很多资深技术员看了很久都没能排除故障。他们只好邀请了德国最著名的技术专家来解决这一难题。这位专家来到福特公司后,整整两个昼夜都坐在机器的旁边观察,并且仔细地检查机器的各种零部件,有时还会听听机器某个部位的声音。最终他只在机器的最上面画了一条白线,然后告诉修理工人,把机器顶上的盖子打开,画线地方的线圈应该要绕20圈,而现在仅仅绕了19圈。于是,人们照办了,机器又重新运转了起来。虽然机器的问题很简单,但是这位德国专家却索要1万美元的报酬。当时大部分技术人员都认为这个价格太昂贵了,因为这个机器并没有出多大的毛病,而且问题非常简单,处理起来也很容易。  可是福特的老总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正是这位德国专家发现了问题,所以才有可能排除机器故障,公司也才能正常工作,不然很多事情都会被搁置起来,损失会更大。  当福特的老总把德国专家送走后,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开除负责这个机器的两名技术员中的一名,因为是他的粗心大意——仅仅少绕了一圈线,而使得公司损失了1万美金和半个月的宝贵时间。当时这个技术员非常不服气,并且找到福特的老总辩解道:“机器的线圈并不是由我亲自完成的,还有一个技术员。他也参加了机器的安装工作,你为什么不辞退他,而仅仅辞退了我。”  福特的老总笑呵呵地回答道:“正是他第一个发现了机器的故障,而你,却没有!”  可见,一个不善于发现问题的人,思维将是迟钝的,工作起来也不会灵活处事。而在问题面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人也不会得到企业的重用和青睐。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很多问题具有相似性,因此,我们要善于去发现问题的所在,这样就可以节约许多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比如,如果不在处理完今天的问题之前,再深入地思考一下的话,就发现不了余下的问题,明天还要同事复查一次,这样就浪费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和效益成本。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大凡能够为人类事业做出贡献的人,在他们的思想中装着的尽是“问题”。他们的思维是不会清闲的,旧的问题解决完后,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试问,有多少员工是这样做的呢?  工作中,要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其实很简单:一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并多问几个为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每天的工作要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我们每天都具体在做什么,工作进行得怎么样,还有自己工作的进度对于企业的影响等等;二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活跃的思维,并从企业和自身的角度出发及时和老板、同事沟通。这两种方法都不失为让我们善于发现问题的好方法。  3?小问题往往会导致大灾难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认为,一些小的事情、小的问题无关紧要,以后都会慢慢解决掉的。然而,问题不会自己消失,你不解决,问题就会永远存在。有的时候,小问题不仅会直接导致大的失误和损失,而且小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地解决,堆积起来就会酝酿成大祸。正如荷兰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洛伦兹所说的那样:一只蝴蝶即使在巴西境内去挥动它的翅膀,在美国的得克萨斯也很有可能迎来一场恶劣的龙卷风,这就是蝴蝶效应。所以,小的问题也极有可能导致一场严重的企业危机。  工作当中,有些事情很小,所以有很多人常常被“小”的外表所蒙蔽,这些小的问题也使人们经常感觉到烦琐不屑。但是,常常是这些小问题却决定着工作的成功与失败。不同的失败却都有着极为相似的缘由:有时因为签合同时的一个错字,致使公司损失巨大;有时机床工人因为不小心按错开关,酿成了严重的事故;有时一缕极小的青烟却导致了一场大火……这些都时刻在警示我们,小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往往会导致大灾难。在工作中就要时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免酿成惨剧。  注重细节是一个人有责任的表现。我们有了这样的责任感后,就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要常怀如履薄冰之感,用如临深渊的态度去认真地做好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问题,工作要精益求精,办事要谨慎。  细节与小问题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敏锐眼光,也能够体现出一个人于细微处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一个人在极其平凡的工作中干出自己非凡的事业的才能。  所有的宏图大业,所有前期的美好构想,都离不开仔细而踏实的工作。而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小问题是成功坚实的基础。无论我们做哪一类工作,在什么样的岗位任职,都必须要着眼于大处,着手于小处。只有及时地发现并解决了一些小问题才会有效地避免大的问题和危机的出现,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家很大的汽车生产企业即将和投资方签订合同,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工作,万事俱备,只需投资商到企业进行最后的实地考察了。  投资商要实地考察的那天,企业代表到宾馆去接投资商。大家上车后,企业代表“嘣”的一下关上了车门,投资商这时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到了那家企业之后,企业代表在迎接投资商下车后,又是“嘣”的一声关上了车门,投资商这次又是稍微愣了一下,但是什么也没说。参观完毕后,企业代表送投资商回到宾馆,关车门的时候又是“嘣”的一声。  几天之后,这家汽车生产企业收到了投资商取消合作的通知。企业代表始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而投资商给的理由却是:他们坐的是自己企业生产的汽车,而每次关车门的声音都是那么大,因此,这家企业生产的汽车必须用力才能关好车门。而投资商所希望的是,汽车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做到完美。  汽车生产企业的代表知道原因之后很是后悔,因为那些动作都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而已,而他们生产的汽车车门根本没有任何问题。他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小问题,却给公司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细节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也是在提醒我们,做大事业的前提是处理好每一个小问题。像关车门这样的细节,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发现和注意的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对于企业和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关车门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给企业带来这样的大损失,实在应该令我们重视。一个员工只有认识到了发现这些小问题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做好我们的工作,才能促进我们在工作中的成长。  小问题容易出现大纰漏。古人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日常工作中的许多小问题,即使小如芝麻,其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想象的。对于一个企业的员工来说,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却时常关乎自己的前途与命运。一个高明的上司,是会经常从细微处来考验他的员工的。比如说,一个有时间观念的员工,上司通常认为他也能够有很强的自律能力使自己去勤奋工作;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员工,是无法在工作中与他人很好地沟通交流的;而一个做事虎头蛇尾的员工,他的工作效率也是无法保证的……这些细节性的问题在给上司留下不良印象的同时,你在这个企业的发展机会就会慢慢地终止。  我们工作中的小问题往往都隐藏在那些平日让我们忽视的细节中。细节反映着问题,这些问题虽小,但是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被我们敏锐发现的话,小问题将会慢慢地变成大问题,其产生的恶劣影响往小的说会成为我们在工作中成长的绊脚石,往大的说它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所以“从细微处发现问题,鸡蛋里也要挑骨头”是职场上每一个人都要遵循的原则。这不仅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前途负责。  4?于细微处发现问题  在企业的发展和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养成从细微处发现问题的习惯。只有有了这种从细微处发现问题的意识,才能在工作中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使自己和企业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无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员工的成长,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都要求我们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列宁曾说过:“要向大的目标走去,就得从小的目标开始。”小的目标如果能一个一个地实现的话,我们就能给自己信心,让自己脚踏实地,为实现最终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只有在工作中注意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企业那些小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提高整个企业组织运营的能力,才能实现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现实中,有很多由于企业没有注重从细微处发现问题而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的事例,其中宝洁公司的汰渍营销失败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美国的宝洁公司刚开始在中国市场上销售汰渍洗衣粉的时候,其销售数量很大,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很高,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其销量就开始大幅度地下降。宝洁公司对这一现象大为不解,他们也进行过很多次调查,但是真正的原因始终没有找到。汰渍销量的严重下滑,影响了宝洁公司的利润。  在一次偶然的会议上,业界人士说出了汰渍在那时候失败的原因。原来汰渍洗衣粉后来的销量一直下滑是因为使用汰渍洗衣粉洗衣服时,要用的洗衣粉量很大。因为在汰渍洗衣粉的广告中,倒洗衣粉的时间很长,即使衣服能洗得比较干净,但是要用那样多的洗衣粉,消费者觉得不合算。经过专业广告人士的测算,汰渍洗衣粉在广告中演示产品的时候,倒洗衣粉的时间将近三秒,但是在其他品牌洗衣粉的广告中,倒洗衣粉的时间却不到一点五秒。  就是因为宝洁在拍摄广告过程中没有发现这一个小小的问题,对后来汰渍洗衣粉的销量以及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宝洁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和员工能够及时发现这样的问题,就不会造成汰渍的销量下滑了。  从汰渍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从细微处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它能够使得企业更全面地考虑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能够从小的地方杜绝企业在发展中遇到障碍。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是精益求精,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只有从细微处着手,善于发现别人无法发现的细小问题,才能生产出更加完美的产品,才能够在众多的企业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企业在发展中以及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养成一种从细微处发现问题的好习惯,能够很好地解决发展中的每一个细小的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企业的资源,才能在发展中少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才能够发展得更加顺利。员工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自己每天的工作中都要做一个完备的规划,要勤于总结,勤于做笔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从细微处发现问题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从细微处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比解决一个大的问题更有意义。因此,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要善始善终,把每一个问题都解决好,在细小的地方也要要求自己做到不马虎,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才能真正地体会到于细微处发现问题的魅力。  从细微处发现问题,能够使我们更加充分、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很好地帮助我们排除工作中将会遇到的障碍。同时从细微处发现问题,也能够使我们发现那些细小的不易被发现的问题。只有把那些存在于各个角落的小问题一同解决掉,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比较顺利。  要在工作中养成从细微处发现问题的习惯,就要始终不一地坚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并在自己的思维中始终贯穿一种重视从细微处发现问题的意识,最终成为一个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问题,把事情做得很完美的人。  海尔集团曾经有这样一句激励员工的话:“要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一定要养成从细微处发现问题的习惯,这样才能使企业顺利发展,才能使员工在工作中真正地成长起来。  5?成功的经验有时会成为前进的羁绊  一家企业在发展中总会有一些自己成功的方法和经验,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也会有自己处理问题的经验和技巧。那些经验曾经让他们取得过成功,但是曾经成功的经验不能一直用来被模仿,更不能被机械地搬到其他问题的处理当中。否则,一旦不适用于新问题的话,就会产生负面的效果,甚至还会导致失败的严重后果。因为成功的经验很容易让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经验主义思维,这种经验主义的思维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成功上,以为自己可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可以把成功过的方法不断地再次利用。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验主义。他们在成功经验的支配下,认为自己对市场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以为自己可以应对一切问题了,其实市场环境在不断地变化,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要做出改变。他们对于新问题的解决思路还不是很清楚,对新的市场变化还不了解,但是,过于相信过去的成功经验,坚持用陈旧过时的方法来处理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很可能就会让企业停滞不前,甚至迅速衰落。因此,成功的经验有时会成为前进中的羁绊。  ut斯达康没落的很大原因就是过于注重已有的成功经验,而没有发现经验主义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创业时期的ut斯达康在发展上一路顺风,但是,由于过于看重在小灵通经营上的成功经验,ut斯达康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滑铁卢。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刚开始运营这种新兴的通讯工具——小灵通的时候,国际上的很多大企业并不看好这一市场。但是,ut斯达康却大胆地选择了在这一领域中发展。在ut斯达康的高层领导考察调研了当时的市场情况后认为小灵通会是他们利润增长的一个新领域,于是果断地购买了小灵通生产技术,并投入了很多的资金来生产。冒险精神使ut斯达康在小灵通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小灵通市场上,ut斯达康曾经一度占有高于60%的市场,即使是在小灵通市场不是很景气的时候,ut斯达康还是占有了超过一般企业的市场份额。  由于在小灵通市场上的成功给ut斯达康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资金和市场机会,也给ut斯达康带来了足够的发展信心。在这之后ut斯达康便开始用在小灵通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经验来向宽带、3g等市场进军,还要扩大企业的投资规模。但是,在ut斯达康开始进军这些领域的时候,他们主要是根据运营小灵通时积累的经验开展业务的。然而,之前的成功经验并没有给ut斯达康带来太多的收获——他们对于外部经济环境没有充分地调查和认识,而且对在小灵通领域的成功经验有着过分的自信。  在投资小灵通市场的时候,市场、产品以及消费群体都比较单一,但是在ut斯达康进军其他领域的时候,却面临多样化的竞争,所以以前在单一化中取得的经验已经严重地不适应新的经济领域,竞争的优势也就随之消失。把小灵通所取得成功的模式再复制到其他领域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这种经验主义的思维没有给ut斯达康带来成功,反而成为ut斯达康在发展中的一个极大的障碍。  经验主义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在处理一个新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能够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分析整个的行业情况,不能够充分地认识新的问题所处的具体的环境,从而不能够发现问题的存在。应该说,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发现问题。  成功的经验可以被用来借鉴,但是不能够被完全地照搬照用。中国的很多企业在中国国内市场上是凭借那种较低的价格取得成功的。但是一些浙江企业由于过于相信自己在低价策略方面形成的成功经验,使得他们甚至不顾外国当地的市场实际情况而把这一方法完全地移植、克隆到了国外的市场,最后出现了失败的悲惨结局。  其实,成功的经验对于一家企业来讲是有着很多重要的作用的。成功的经验可以增加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信心,那种信心在一定的程度上支持着企业继续发展。但是经验只能被用来参考,对于新问题的解决还是要依靠新的思考和新的方案,最重要的是要发现发展中所存在的本质问题,原来的那种经验只有和新的市场相结合,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  不管自己的企业有多少成功的经验,之前对行业和市场有多么熟悉,但是在发展新项目的时候仍然要善于发现其中的问题,重新认真地分析市场,仔细地调查情况。只有灵活地运用以前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对新市场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才会使企业在发展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优秀的企业总是能够摆脱原来成功经验的思维定式,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认真地对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在每一次遇到新问题的时候都是以一个虚心的态度来面对,不会轻易地以自己之前成功的经验来面对不同的问题。对成功经验的过度依赖,很可能会使企业遭受失败的打击。成功的经验往往会迷惑人们发现问题的眼睛,很可能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羁绊。所以要警惕成功经验的负面效应,在每一次解决问题的时候都要认真地分析,及时地发现新问题,结合具体的情况来灵活运用以前的成功经验。  6?最难以医治的问题是迷失自己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员工都会有着各种各样的目标。在众多的目标中,人们往往会迷失方向,不知道在工作中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其实在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迷失了自我,不知道到底要怎样解决问题,解决哪些问题。因此一旦迷失了方向,就会分散自己的精力,最终使自己一事无成。  工作之中,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在工作中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够集中力量去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问题,并解决好问题,最终达到自己所期待的目标。相反,一个人在日常的工作中目标太多,不仅会把自己的事情搞得一团糟,而且工作中的问题也不能够很好的解决。  另外,太多的目标常常会使人陷入一些空想当中,精力分散,不能够专心地去做事情。精力不能够集中到一个目标上来,往往是一个员工在工作中遭遇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同样,如果一个企业定的目标太多,企业经营的结果也往往不会令人满意,最后什么事情也不能够做好。  斯巴拉克斯是美国高盛集团的一名高级业务主管。他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在世界上30几个国家建立起了自己的投资网络,并与世界范围内的600多家经销商取得了联系,每年为公司创造近6000万美元的利润。  但是,2002年后,斯巴拉克斯领导的业务拓展部的效益却是在不断减少,而且许多经销商开始陆续取消了与斯巴拉克斯的业务往来。斯巴拉克斯为此感到非常迷惘。在对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后,斯巴拉克斯发现,美国高盛集团在发达国家中已经没有了什么发展的空间,而且经销商过多导致了管理层面的目标过多,不能够进行集中有效的管理。过多的目标,过多的店面不仅没有使得公司的利润不断增加,反而使得斯巴拉克斯的销售收入在不断地下降。尤其是在2001年,在企业最辉煌的时候斯巴拉克斯还是坚持以扩大经销规模为主,但是公司的经销商过多,导致了经销商内部的恶性竞争,并且开始互相抵制和压价,从而使得斯巴拉克斯迷失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使得美国高盛集团的销售收入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成为一种奢望。  太多的目标,太多的经销商使得斯巴拉克斯在发展当中迷失了方向。如果斯巴拉克斯能够从经销商中选择一些效益好一点的,并且缩小经销商的规模,就能够在发达国家集中发展,不会导致在众多的店面当中迷失了方向,最终使公司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想法太多,在工作中有着过多目标的人,往往在工作中很难取得大的成功。因为在他们的工作中一开始就埋着失败的种子。他们在过多的目标中常常迷失了自己,以至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源。更多的问题在不断地分散着他们发现问题的精力,不能够把有限的精力都用在自己合适的目标上来。就像人们如果只有一只手表,还知道是什么时间,但是同时拥有好几块手表的话,往往就不知道具体的时间了。  我们要想在工作中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更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应该及时地在众多目标当中确定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只有在确定了一个具体目标之后,我们才会清楚自己应该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才不会使自己在工作中迷失自我,才能够快速地在自己的工作中取得进展。  想法太多,目标太多,其实就和自己没有目标一样,也就没有了奋斗的方向,成功当然无从谈起。  美国一家著名公司的管理者罗勃特·斯尔,就曾经历过一个从目标专一到目标过多以至于迷失自我的过程。  罗勃特·斯尔的公司一开始是从事建筑行业。在罗勃特·斯尔的管理下,公司的规模在一步步扩大,他的名气也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地提高。由于在这一领域的成功,使得罗勃特·斯尔开始向更多的方向拓展。最后企业涉及了很多的行业和领域,有着很多的目标和追求。比如旅游业、制造业、房地产、工业等等,他都想去发展。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他能够做好的。在后来的发展中,罗勃特·斯尔的目标变得越来越多。在很多媒体称赞他的时候,他感到无比地骄傲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人的生活说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