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入股小米多少是不是意味着小米也能跟菊花一样软硬件协

  【PConline 资讯】美国时间12月5日,高通在夏威夷举行骁龙技术峰会,会上宣告发布高通骁龙845平台,紧接着的就是小米创始人、小米科技CEO雷军上台演讲。雷军介绍小米6年来的发展历程,并说到小米手机从创立之初就坚持使用最新的骁龙平台,一直引领行业的创新。

  小米的重要合作客户之一就是高通,小米一代采用高通MSM8260处理器,1GB内存,当年都是顶级的配置了。累计到目前,小米已经销售了超过2.38亿台搭载高通骁龙处理器的手机。

  11月9日,小米作为中国代表的企业,在两国领导见证之下与美国签署合作协议。小米将继往开来,在2018年继续使用高通骁龙845平台。并且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猜测小米很可能获得国内首发的优势。

  小米最近两年,成功逆转重回了全球第五,中国第四大的手机厂商。作为高通845平台未来最大的合作伙伴,小米目前还部署了软件、新零售和智能终端一体化的铁人三项模式。它的黑科技产品如小米Mix反映出未来手机的设计发展方向,更成为了芬兰设计博物馆的收藏品。

近期,采用高通骁龙845的魅族16发布,这部黄章的再度出山之作不禁让很多人感叹:联发科的悍将魅族终于还是被高通招安。此前不久,联发科已正式宣布放弃高端市场。

联发科系的分崩离析,意味着高通基本上完成统一中国手机处理器市场的霸业。而推动高通一步步走向王座的,不仅仅有高通自己的努力,还离不开小米的助攻。如果高通论功行赏的话,小米毫无悬念地应该记一等功。

从法律上说,高通是小米的股东,这一关系从小米成立后一年就诞生了。在2011年12月联合顺为(雷军的风投基金)、启明、晨兴、IDG、淡马锡等私募基向小米投资。

早在2000年,高通就成立了风险投资部门,启动资金5亿美元,2003年6月在中国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资金额1亿美元。也就是说高通不再是一家单纯的芯片设计公司,而是芯片设计+风险投资。以风投基金为平台,高通先后投资了小米、中科创达、亿动广告传媒、易到用车、中微半导体等46家中国企业,注意是46家,这一数字已经接近大型风投基金的投资规模。

2017年11月15日上午,高通创投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正式宣布对9家中国公司进行风险投资。

高通创投董事总经理沈劲曾撰文《和小米的两三件轶事》,透露了投资小米的三大理由:

  1. 以雷军为首的创业团队是“全明星”,感觉这批人一定能干大事;
  2. 中国手机市场洗牌周期为7-8年,每一次洗牌,就有新的品牌崛起,而从2008年开始,在HTC为代表的安卓手机和iPhone引领下,手机正由功能机向智能机切换,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可能成为黑马;
  3. 雷军用互联网思维运营手机公司,是一个巨大创新,会迅速打开市场。

小米在香港上市当天,高通创投董事总经理沈劲(图中左一)到场祝贺。

小米对高通在中国市场的开疆拓土有莫大功劳。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高通的芯片命名一直是用4位阿拉伯数字标定,结果高通的工程师和客户常常搞混。

在雷军的建议下,2013年1月,高通重新规划品牌,用三位数标明四个不同档次的芯片,分别为200,400,600,和800系列。

但高通投资小米最大的收益,要算小米帮助高通打败了联发科。

联发科今日的颓废,让很多人忘记了,有很长时间,高通其实被它打的满地找牙。

2G时代联发科打跑TI(德州仪器)、ADI和英飞凌等欧美芯片厂商,3G时代在中国的出货量最高占60%份额,4G时代随着小米的崛起,联发科和高通竞争时终于渐感吃力。

小米对高通的助攻主要体现在,小米强调高性能(为发烧而生),基本采用高通SOC芯片,每推一款新品,等于为高通做一次广告:高通骁龙=高性能,渐渐树立起高通在高端市场的领导者地位。

联发科在2G时代积累了大批客户,这些客户在大陆市场大都是山寨品牌。小米崛起后,剿灭了一大批采用联发科SOC芯片的手机品牌,为高通骁龙SOC芯片扩大市场份额立下汗马功劳。

下图是2011年的手机出货量排行榜,绝大部分都是联发科的粉丝。

对高通来说,投资小米,既获得不错的财务收益,还得到一位在中国市场冲锋陷阵的好兄弟、好帮手,上哪去找这么划算的买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016 年 1 月,高通 CEO Steve Mollenkopf 亲自现身当年的 CES 大展,公布了一件让他和整个高通志得意满的事情:基于骁龙 820 进行研发的智能手机已经达到了 80 多款。那时候在 IDC 的排名中,小米的手机销量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进入到世界前五,不过联想还居于世界第四,而 OPPO 和 vivo 则被归于其他之列。

  不过,让高通没有料想到的是,骁龙 820 问世的 2016 年,成为了高通市场地位变化的一个重要关口。

  实际上,同时是在 CES 2016 上,另外一家来自中国的手机厂商乐视通过旗下的 Le Pro Max 抢到了骁龙 820 的首发权,虽然只是在 PPT 上。此前,高通骁龙 800 系列旗舰处理器的首发权,几乎都掌握在三星(全球)和小米(中国国内)手中。

  当然,高通和智能手机厂商们也都对这一首发权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心照不宣。

  进入到 2 月份的 MWC 2016,三星和小米相继发布了搭载骁龙 820 的 Galaxy S7 和小米 5 手机;尤其是小米,为了等待骁龙 820,硬是将小米 5 的发布时间延迟了半年多的时间。不过,一个小插曲是,出于成本考虑,1999 元的小米 5 标准版,搭载的是骁龙 820 的降频版本。

  骁龙 820 以及它在 2016 年下半年问世的孪生兄弟骁龙 821,的确成为 2016 年全球智能手机厂商的抢手货。在全球主流智能手机厂商中,除了苹果、华为(都有各自的处理器)和 OPPO(Find 系列持续停更)之外,几乎每一家都推出了基于这两款旗舰处理器的新品,其中小米、三星是其中的大头,而 vivo、一加、联想、锤子、LG、索尼、HTC、乐视、Nubia、中兴、360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这些搭载骁龙 820/821 处理器的产品,其售价都不同幅度地超过了 2000 元,唯一的例外是联想旗下的 ZUK Z2,将售价压到了 1799 元,可惜这款主打超高性价比的产品并没能依靠这种【赔本赚吆喝】的打法激起多大的波澜。

  不过,在骁龙 820/821 一片火热的同时,高通骁龙 600 中端产品系列并没有闲着,相反,骁龙 600 在 2016 年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裂变。

  本来在 2015 年走向结束的时候,骁龙 600 系列正在朝向骁龙 616 到 620 的型号稳步进发,这些产品各有特点,意在满足不同厂商的中端产品的需求。结果在 2015 年 12 月,高通突然在官网宣布,将此前已经发布的骁龙 618 和骁龙 620 分别命名为骁龙 650 和骁龙 652,原因是这两款产品在 CPU、GPU 和通信基带方面比骁龙 616 和骁龙 617 等都有着较为显著的提升——尽管它们的制程实际上都停留在 28 nm 水平。

  这样一来,骁龙 600 系列就在 2016 年分化为两个层级,一个是骁龙 61X 系列,一个是骁龙 65X 系列。在高通官方的名义上,它们都属于中端处理器,但在雷锋网看来,实际上已经有【中下】和【中上】之分了。

  然而,可能高通自己也意识到了,2015 年推出的骁龙 61X 系列已经无法满足 2016 年中端智能手机需求。于是在 2016 年 2 月,高通终于推出了一款基于 14 nm 工艺的中端处理器,并命名之为骁龙 625,从这一命名上看,骁龙 625 显然可以被视为骁龙 61X 的升级版本。

  骁龙 625 是高通的所有中端处理器产品中第一款用上 14 nm 工艺的产品,实际上,高通当年的旗舰产品骁龙 820/821 采用的也是 14 nm 工艺。由先进的 14 nm 工艺带来的良好性能和功耗控制,再加上尚可的 CPU 和 GPU,让骁龙 625 拥有了【一代神 U】的称号。

  到了 2016 年下半年,高通将骁龙 650/652 升级为骁龙 653,然而骁龙 653 依然是 28 nm 工艺,只是在 CPU 和 GPU 的指标方面高高在上;而骁龙 625 的继任者骁龙 626 虽然继承了骁龙 625 的 14nm 工艺,但因为各种原因,终究没能取代骁龙 625 的地位。

  不仅如此,大概没有人能够想到,在智能手机发展如此迅速的大背景下,骁龙 625 这款发布于两年前的处理器,直到今天依然被智能手机厂商所青睐,比如说前几天发布 S5 的联想。

  大行其道的骁龙 660

  由于智能手机处理器漫长的研发周期,实际上从高通正式发布一款处理器新品,到这款新品正式通过智能手机产品上市,这中间往往要经历几个月的时间。比如说高通 625 发布于 2016 年 2 月,不过当它真正开始大放异彩,已经是在 2016 年 10 月份的 OPPO R9s 发布会上了。

  然而,恰好是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市场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根据 IDC 发布的数据,2016 第一季度 OPPO 和 vivo 开始进入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第四名和第五名,小米和联想被取代;这一排名一直被延续到 2016 年第四季度,并且在 2016 年全年的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名中重新得到体现和确认。一时间,OPPO 和 vivo 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瞩目的对象。

  我们无意于解读 OPPO 和 vivo 究竟通过何种策略获得了 2016 年的成功,但不过对于高通而言,OV 的崛起和它们对于中端处理器的执着,意味着高通必须对中端处理器市场给予不少于旗舰处理器的关注度和重视;尤其是 OPPO,这家厂商自 2012 年之后就没有再采用过高通的旗舰处理器产品,但却也能够异军突起。

  2016 年 10 月,OPPO R9s 发布,它所搭载的是高通首款基于 14nm 的骁龙 625;此前两年间,OPPO 一直在采用联发科的中端处理器产品。凭借骁龙 625 和搭载它的 OPPO R9s,高通成功地重建了与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厂商 OPPO 的联系,而骁龙 600 系列中端处理器在整个高通骁龙产品体系中的角色就更加重要了。

  进入到 2017 年,高通一方面继续发力高端产品骁龙 835,当另一方面又开始在中端处理器上发力,不过这一次,它选择对 65X 系列进行升级,推出了同样基于 14 nm 工艺的骁龙 660。至此,高通骁龙 600 全系列进入 14 nm 时代。

  当然,高通推出骁龙 660,一方面是每年的例行升级,但另一方面则是 OPPO 在此前几个月的重要推动作用。实际上,根据分析师潘九堂透露的消息,OPPO 很早就锁定为骁龙 660 的阿尔法客户(也就是优先级最高),不仅推动高通在骁龙 660 中实现了对 Spectra 160 ISP 的支持,还参与和推动了骁龙 660 的软件优化,并且提前购买了骁龙 660 前几个月的大部分产能;而另外一位分析师孙昌旭给出的消息是,OPPO 拥有骁龙 660 两个月的独占期。

  2017 年 6 月,OPPO R11 正式发布,高通骁龙 660 的首发成为一个宣传噱头,而在高通 660 加持下的拍照功能成为这款产品的最大卖点。

  此后,凭借 14 nm 工艺对能耗的控制和 Spectra ISP 对拍照的加持,骁龙 660 开始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大行其道。无论是 OPPO 自己的下半年旗舰 R11s,还是 vivo 旗舰 X20、小米次旗舰小米 Note 3、坚果 Pro 2 等明星机型,都让骁龙 660 成为 2017 年智能手机处理器领域的一匹大黑马。

  相对之下,骁龙 835 作为一款高端旗舰产品的存在感反而显得有些不够,虽然三星、小米、一加、LG、HTC 的数款高端机型依然在使用,但高企的售价注定了它们很难为高通骁龙 835 提供多大的出货量。

  骁龙产品体系的新格局

  当然,高通为骁龙 835 以及它的继任者找到了另外一条路—— PC 市场,尤其是在后者的 CPU 性能大幅度提升、产品工艺已经不输于 PC 处理器的情况下。2016 年的微软 WinHEC 硬件大会,高通登台展示了一台基于骁龙 820 的 PC,后来到了 2017 年年中的 Bulid 大会,高通骁龙 835 又成为微软全互联 PC( Always Connected

  到了 2017 年底骁龙 845 发布的时候,微软方面也开始为高通移动 PC 战略站台了。

  不过对于 2017 年下半年的高通而言,又有两个重要话题摆在面前:一个是 AI 芯片,一个是 5G。二者都是大势所趋,不同点在于 5G 还有两年左右的缓冲时间,而 AI 芯片方面则已经有苹果 A11 Bionic、华为麒麟 970 等直接竞争对手。于是,在趁着 10 月份的高通 4G/5G 峰会发布了骁龙 625/626 的升级产品——骁龙 636 ——之后,高通就把着力点放在了骁龙

  关于高通如何着力推动骁龙处理器对 AI 的积累,雷锋网已经报道过;简单地说,高通在骁龙 845 中专门加入了一个神经网络处理引擎(Neural Processing Engine,简称为 NPE),利用它来调动处理器中已有的 CPU、GPU、Hexagon DSP 等模块实现面向人工智能任务的异构计算。高通表示,NPE 除了支持骁龙 820/835/845 等多款处理器之外,还支持骁龙 660(这就为 2018 上半年的 OV 提供了一个交代)。

  不过,在 AI 芯片方面,高通有基于产品线之外的新考虑。在 MWC 2018 上,高通宣布了一个全新的骁龙 700 处理器系列,其主要特点就是集成人工智能引擎 AI Engine,而且从官方的介绍来看,骁龙 700 系列已经被视为骁龙 660 的继任者。

  高通之所以推出骁龙 700 系列,AI 固然是一个方面,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以 OV 小米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市场在市场地位中愈加重要;即使在 2018 年,vivo 被小米挤出全球前五,它也在第六名的位次下穷追不舍,更何况连重入前五的小米自己也开始不再那么狂热地追求旗舰处理器的跑分。显然,智能手机市场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市场对高通处理器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当这些需求被集中在两三家厂商身上的时候,高通自身的发展无法不受到这两三家厂商的牵制。

  由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高通骁龙系列的产品线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

  骁龙 800 系列依然是旗舰,除了用于旗舰手机之外,还将被应用于移动 PC、VR 头盔等其他设备,最新产品为骁龙 845;骁龙 700 系列由位居【中上】的骁龙 660 升格而来,专门为迎合 AI 热潮下的智能手机而生,整体也将服务与中高端智能手机;而此前偏于【中下】的骁龙 600 系列则继续保持中端处理器的定位,目前这一系列的骁龙 636 已经上市 。

  当然,高通 400 系列依然坚守低端市场,这一系列最新的骁龙 450 也已经用上 14 nm 制程;如果不考虑目前已经与智能手机基本绝缘的骁龙 200,则高通骁龙处理器已经全面踏进了 14 nm 的门槛。

  雷锋网曾经说过,在当前条件下,高性能 CPU 和 GPU 不再是吸引用户和手机厂商的唯一指标,而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 AI 处理能力反而更加重要。实际上,在智能手机领域,AI 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更是一个宣传点和一种产品策略;vivo X21 所搭载的骁龙 660 AIE(AI Engine),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一个更重要的发展趋势也许是: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走向稳定,作为全球移动芯片领域的领导者,高通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相互牵制和供求关系已经改变;过去整个智能手机市场更加迁就高通的产品节奏,往往出现【新款旗舰芯片一出就被哄抢的局面】,但现在高通也不得不在产品策略上去迁就市场的需求。换句话说,尽管高通对于整个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潜在主导地位还在,但已经大幅度减弱了。

  这对高通不是什么好事,不过对智能手机市场来说终归是个好消息。

  当然,高通还有 5G 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它自己也已经做了大量布局。但相对而言,5G 更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高通骁龙毫无疑问依然会是一个重要的玩家,但究竟有多重要,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通入股小米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