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能给我小红书上的推荐靠谱吗一台靠谱的FPS显示器吗?我想用来玩LOL!

第一次听到小红书这个名字大概是一年多前。一位女性朋友推荐我去日本旅游前上小红书看看哪些好东西可以买,当时觉得这是一个海外购物社区,一帮爱购物的女性在上面各种晒在国外买的东西,产品切了一小部分有海外旅行人群的刚需,但频次会是个问题。但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发现好像身边的很多女性朋友都在用小红书,特意问了几个同事朋友,发现原来好多都是重度粉丝,几个月时间已经在上面花了几千块钱。老实说,作为一个不太逛街的男人我看不太懂这样一个内容,但是既然这么多女生都在用,我还是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它早已不是我起初以为的海外购物指南,而是已经在过去的一年把社区内容和跨境电商非常巧妙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我反过头又去研究了它两年来的发展过程,同时也跟公司创始人有过一次交谈,了解了更多公司的几次迭代,觉得非常有意思,小红书的模式也许对下一代的移动电商有些启示。

从零到一 | 解决“这么多人出国不知道买什么”的痛点

说起旅游APP产品千千万万,订机票订酒店找攻略查路线搜美食,但当2013年超过8000多万人次的出境游大军,想知道目的地可以买什么时却只有百度上零星的几篇文章。以PGC为主的“小红书购物攻略”就在2013年应运而生。这个产品当时瞄准了爱好出境旅游和购物的高价值女性用户,以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为典型代表,是一个典型的解决特定出境购物痛点的工具性产品。

但是从场景分析来看,出国购物攻略其实和旅游攻略是完全不同的使用逻辑。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几十年如一日的屹立在那,但购物的商品、打折等信息却是瞬息万变。所以,单纯工具属性的指南APP并不能随时囊括瞬息万变的购物信息(买什么、在哪买、多少钱),无法完全解决大家出国不知道买什么的痛点。

从工具到社区 | 将女性线下讨论购物场景搬至线上,针对中产阶级

为什么从工具转型到社区是王道?因为只有海量实时信息才能满足海量用户对纷繁复杂的购物信息的需求。

小红书上的内容在社区里的图片质量之高和描述内容之详尽跟早期的知乎给我的感觉有点像,所以我认为PGC成分肯定占大比重。但最近在一个活动上跟创始人聊,他表示每天上万条内容都由真实的用户自发生产,并没有强运营达人和物质的奖励。

我问了身边几个逛在小红书的朋友,到底是什么动力让她们持续去看去分享,有一个回答让我比较认可,“每个女生都有一帮闺蜜,下午茶和微信群里都会分享最近买了什么好东西,小红书就是把我的闺蜜圈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还延伸到了全世界,想知道美国日本韩国欧洲最近出了什么新东西,去看看就好,有时候买到很喜欢的东西,也愿意去分享,反正男朋友也不会懂的。”

同时完全由用户生成的内容社区对广大的“泛白领”群体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对临近大学毕业、经历生活状态改变和消费升级的女性群体有巨大的教育作用,用户群体很自然地进行了延伸。

从社区到社区电商 | 直面电商供应链和跨境物流

女性用户在一个购物分享社区中逛久了,会很自然地产生购买的需求。但跨境商品想买买不到怎么办?小红书在去年年底上线了跨境购物板块,将社区和电商进行了结合。

社区转电商最大的问题就是转化率,庞大的流量到了要变现的时候各种不顺利。从小红书团队拿到的数据来看小红书的社区电商运营很成功,从去年年底上线购物功能来月销售额已经翻了20倍,半年时间零广告投放却完成了超2亿的销售额,可以推断转化率和增速远远超过了其他的社区型电商,甚至比一些耕耘跨境电商多年的玩家都要迅猛。那么小红书高转化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除了货源获得用户信任外,我觉得从产品设计上有以下几个因素:

1、定位独特:京东等电商提供的是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比较适合有明确目的的购物。而小红书的产品更像是“逛街”模式,定位独特。通过社区内容引导,且是海外进口,产品的价格和品质都有竞争力,而这类需求此前一直未被很好地满足。

2、内容分享与供应链分离:与自上而下的广告1.0模式、网红意见领袖推荐的市场营销2.0模式不同,小红书的内容都是用户生产,是C2B自下而上的模式。推荐内容与供应链分离,不存在“拿了谁的钱帮谁讲话“的现象,是真正的口碑营销3.0模式,更能让用户产生信任感。在供应链的把控上也做到了严守每一个细节,杜绝假货流入的可能。高公信力的平台自然带来高转化率。

3、在电商中深植社区基因:我在小红书尝试下了一次单,两天就到货了。打开盒子就看到红色信封,里面是一封来自小红书创始人“非职业流浪”的信,写着:“走的越远,越是好奇。为什么全世界有这么多好东西,身边的朋友却很多不知道?为什么在国外价廉物美的东西,在家却这么难买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带你去看看。”无论从包装还是设计都非常用心,并且用“引导用户分享”的社区基因来做电商:引导用户分享到社区,增加粘度,提高重复购买率,触达更多的用户。整个走心的过程,充分考虑了女性用户的消费心理。

做电商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做供应链,这也是很多社区型电商面临的最大挑战。跨境供应链的流程分为海外采购、入境清关、仓储快递三大块。我惊讶的发现,短短的半年,他们已经完成了从海外直采,保税区建仓等布局。据说小红书在郑州和深圳的保税仓面积已经位列全国跨境电商第二。

小红书的独特定位和社区型电商,除了精准把握用户心理、社区内容引导之外,从更高的维度来说,还得益于国内的消费升级,原先的供给端无法适应消费升级带来的用户需求的增长。所以小红书没有在更早几年出现,而是在其独特定位的人群数量增加的大背景下,在一个最合适的时间点破空而出。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毕业后这两三年入手了不少自己喜欢的东西,见尾巴有个「剁手清单」的征文活动,就抽空写篇文章,来聊聊我今年来入手的产品以及它们的使用感受吧!

2015年9月,刚工作出来没多久买的手机。烂大街没啥好说的。

用了3年,屏幕边翘了,机身弯了,估计是电池被我摔鼓了。是时候升级下了。

1. 换块电池,升级IOS12等到明年5G手机普及再升级。

5000块用了3年甚至可以用第4年,绝对的超值了。换成当年的Android机,虽然便宜点但是换个两三台的价钱比这个更贵了。不过这句话只适用当年的Android机,现在的Android机或者国产机崛起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2015年3月入手的,快4年时间了,使用频率与手机相当了,每天下班回家不玩游戏的话就不用坐在电脑面前,用来应付上网看视频刷微博淘宝非常实用。mini的尺寸也刚好让我夹在床头躺床上看着视频睡觉。

可以让你下班代替手机的小屏幕以及代替电脑随时随地躺在沙发或者床上上网的工具。

这是我觉得最不满意和最鸡肋的苹果设备了。

首先,宣传已久的蜂窝网络功能我一直都用不了,其次里面的APP比如微信、支付宝、Apple Pay(我一直都绑不上银行卡)都是难用到不能用的状态,手机在身上的话都不会用它来回复消息或者付款了。戴着它我用得最多的功能就是看时间了,其次就是收通知和解锁Mac。

虽然对我来说它有点废,但是不得不赞一下它的运动数据记录功能。戴着它游过几次泳,除了第一次记录不准确后面准确率可以说高达99%。而且可以记录每个时间内你在休息还是在游泳,游的是蛙泳、自由泳等,以及心跳数据。

蜂窝网络使用受限,APP鸡肋。如果你不是运动达人健身达人的话,这款产品毫无价值。

这是一款在我上大学时候就开始种草的产品,毕业两年终于有勇气下决心把它拿下了。

我是在2017年国庆前在官网上定制的,放弃了鸡肋的touchbar 把内存加到16G,这样工作就不怕卡了。不过没有touchbar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右边少了两个type-c接口,有时候确实需要在右边接线的时候就不方便了。

接下来说下MacBook的蝴蝶键盘,我在入手前一直担心键盘难用的不行。拿到机器在瞎按的时候也确实觉得手感很奇怪,但是当我用它来打字聊天、码字、写代码的时候,卧槽,这个感觉真的爽啊~准确率很高,而且快到停不下来。果然,自己老看各种人评价,这些都是主观感受,自己真正亲自使用过才知道东西好不好的。

我觉得MacBook始终是生产者的工具,所以「我推荐它的理由」和「我不推荐它的理由」都写一份供想买的人参考。

如果你是买来玩游戏的,那你去买PC吧。想去越野非要买什么法拉利。如果你是Windows开发者,比如Windows客户端或者写的程序在Windows服务器上跑的,MacOS似乎也不太合适。

我推荐它的理由:如果你是程序员、音乐人、设计师、视频后期等,没用过Mac,你需要一台电脑给你创造价值的话,Mac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能给你的工作带来不错的便利性。

机械:西数 1T 蓝盘

PC是2016年秋季配的,大学时期的G470已经很卡,是时候退役了。当时还没买MacBook Pro,是为了玩NBA2K和LOL配的电脑,当时想过很多种方案。Mac装Windows玩LOL+PS4玩2K、二手ThinkPad外接显卡、二手ThinkPad玩LOL+PS4玩2K等等。最终还是选择咬咬牙组一台PC,这样子体验最好。

但是现在LOL和2K都玩的少了,吃鸡晕3D,PC也基本上用来上上网了。有点浪费。

其实也没什么推不推荐的,有需求就按照自己的使用去配一台,像我这样PC上的游戏少玩了又有Mac的情况下显然有点浪费。

PC肯定需要一台显示器,这台显示器是我特意挑的颜色准确看着舒服的一台了。实际使用也非常满意。关键是不到800的价格能买到82%NTSC色域的PLS屏,窄边框,两个HDMI接口。当时买24寸也是因为我玩LOL,27寸对我来说太大,眼睛顾及的范围更大导致反应相对较慢。两个HDMI当时也是够用一个PC一个MacBook,直到我最近入了switch~~。还有一个吐槽的点就是这货背后没有安装支臂的螺丝孔。

我推荐它的理由:价格便宜、外观尚可、色彩准确舒服,可惜已经停产,我也没去找替代它的新款。

没记错的话是15年618买的,放公司工作用。后来16年双11又入了一把IKBC 87cherry青轴,跟同事一人一把,那个手感是真的差,8成的按键按下去都有种卡住的感觉,两把都一样。后来因为办公直接用MacBook Pro的键盘了也直接把IKBC出掉了。

便宜,现在应该百元左右能拿下;手感不差,至少比贵它2-3倍的IKBC原厂轴强多了。

这个是大学时期入手的,当时玩LOL,普通鼠标太飘,发现很多职业选手都用这个鼠标,连卢XX都因为停产发微博收二手的。后来京东有货就毫不犹豫入手了。

为了2K买的手柄,拿到手手感没有第一次在店里试玩的时候惊艳。电脑使用USB蓝牙接收器使用,稳定范围实测只能到1.5米内,远一点经常没反应。

我这种轻度游戏玩家感觉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北通阿修罗系列使用。

这是最近入手的,买的时候很纠结,没有特别想玩的游戏,看见别人在玩,加上童年信仰马里奥才入手的游戏机,所以游戏也只(穷)有满分大作塞尔达和马里奥。

马里奥是我人生玩的第一款游戏,小时候老爸的小霸王上我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超级玛丽,没有之一,入NS纯是为了给童年信仰充值。

至于塞尔达,开始以它的这个画质和画风,完全都不是我的菜。入手原因是每一个频道UP主说到NS的时候都会提到塞尔达,全世界媒体统一给满分的大作,就买来尝试一下。刚玩的前几个小时也是对此游戏没有任何感觉,甚至有点无聊。直到找到前4座神庙,听着老头(国王)讲述背景故事后才发现这个游戏的魅力。现在我马里奥只玩了两次,剩下的时间全是玩塞尔达的。

他有童年的最爱以及满分大作塞尔达,这两个就够了

去年就想买一台相机旅行时使用。虽然手机也可以拍,但是电池吃不消。其次背景虚化的照片手机不能实现。也因为拖延症和穷一直到今年才入手,也导致年初的厦门之旅不能带上它。

买相机,的首要条件的轻巧便携,让我旅行的时候愿意带上它。刚开始是打算入手SONYA之类的微单。但是在实体店试用,感觉怎么使用都不太顺手。后来发现隔壁柜台有台非常小的佳能单反200d,握持手感,使用感受都感觉比SONY A系列好(个人感觉),重量在数据上是重不少但是实际拿起来差别不大,关键是拍出来的照片都是我想要的。于是就看各种评测然后在今年的4月入手了。

我推荐它的理由:机身轻、画质尚可、双核对焦、佳能镜头便宜等很多优点,非常适合初入摄影坑或者想买台相机记录生活的人。

起初买相机只是为了代替手机旅行使用的,没想过会买镜头,但是套头拍出来的东西背景虚化一般般。不得不入手一支大光圈定焦。

小痰盂就不多介绍了,非常高性价比的镜头。618优惠加上价保最终以560+的二手价格在京东入手。非常值

我推荐它的理由:画质好、性价比超高

从初中毕业就开始学吉他,当时单纯为了学吉他泡妞,结果把吉他当女朋友了。

买这把吉他的原因是当时觉得电吉他插电麻烦,需要一把木吉他随时随地拿起就弹,还可以弹唱。

其实买这把吉他挺后悔的,尤其是弹完同价位Takamine、dove或者其他牌子和更高价位的Taylor后。手感差音色差,后悔得一笔 55555

这是老爸送我的电吉他和当时省钱买的效果器,由于是学生时代入手的,所以就只贴张图好了

音色闷,弦距高(调低了音色更差),不值这个价

去年入的电钢,当时和Yamaha P115之间纠结,但是试过朋友的P115后因为手感最后选了PX160,毕竟电钢音色可以通过软件修改但是手感改不了。连接logic Pro X录音和制作还是不错的。

一直丢在家里所以手机只找到这张图片

入门级手感好,音色过得去。PS:新出的Roland fp30试过手感非常接近真钢,秒掉PX160。

这些年来买的东西很多也有些不一一列出了。

有用没有的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努力去得到。

这就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了吧?

最后,这是我第一次发贴分享,感受方面有异议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发表,写的不好大家多多包涵哈哈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红书上的推荐靠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