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app官网下载6倒了,贷款超市和中介还在忙活啥

收入14亿却亏2亿,大量贷款超市倒闭,融360遇现金贷倒春寒_凤凰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收入14亿却亏2亿,大量贷款超市倒闭,融360遇现金贷倒春寒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收入14亿却亏2亿,大量贷款超市倒闭,融360遇现金贷倒春寒 近日,知名“贷款超市”融360
原标题:收入14亿却亏2亿,大量贷款超市倒闭,融360遇现金贷倒春寒
近日,知名“贷款超市”融360发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贷款申请量和营收都大幅提升,盈利情况却不容乐观,亏损进一步扩大。
公司在公告中解释称,亏损增加主要是由于“广告和营销服务成本的增长,以及数据获取成本、研发费用和薪酬成本的增加”,而这些成本增加的背后,其实是整个现金贷监管重压的大环境。
营收增加,亏损扩大
根据财报,2017年第四季度,融360贷款申请数量约为3250万件,是去年同期的近5倍,相应地,也实现了超过去年5倍的总收入5.85亿元。
与第三季度相比,融360的贷款数量与营收也有所上升,比例分别是15%和17%。
整个2017财年,融360共收到8980万份贷款申请,是去年的5倍多,总收入也从去年的3.56亿翻了两番还多,达到14.46亿。
但是,如此好的业绩却没能挽救融360不断扩大的亏损。2017年第四季度,公司净亏损高达1.36亿,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是第三季度的8倍多。这直接导致融360整个2017年的净亏损超过两亿,其中第四季度占比67%。
拿着这样的数据,融360创始人兼CEO叶大清竟然还能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受到(中国监管环境变化的)较少影响”,反正我是不信的。
值得注意的是,融360截至去年年底的现金流量表中显示,仍有18个亿的应收账款,与9月底时几乎没有变化,但在6月底时只有近一个亿。
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由于现金贷监管的重压,大量现金贷企业此前放出的贷款难以回收,导致难以向与其合作的贷款超市支付流量费用,多家贷款超市因此亦陷入巨额亏损,不知融360的应收贷款中,是否也包含同样的情形。
监管重压下获客成本增加
所谓的监管环境变化,是指日拉开帷幕的现金贷整顿。作为国内“贷款超市”领域的头部企业,融360虽然没有直接被整顿,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客户爸爸”在监管重压下大规模收缩业务,自然也会影响融360的生意。
具体而言,大量现金贷企业在第四季度收缩了放款规模,甚至暂停放款,据业内人士透露,上海的企业基本上全部停止了业务,现金贷不放款,自然不需要与贷款超市合作,因此大量贷款超市也在现金贷的整顿下倒闭了。
但融360的业务规模非但没有缩减,甚至有所增加,可能是由于其接入的贷款企业都是比较正规的头部企业,受政策影响较小;另外,融360一直在拓展业务条线,如规模一直在增长的信用卡推荐业务。
但是,在成本上,现金贷整顿的影响就体现出来了。
营收增加,亏损却加大,很容易推论出这是由成本的大幅增加所导致。根据财报,融360称第四季度成本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广告和营销服务的流量获取成本增加,数据获取成本、短消息服务费以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
具体而言,第四季度公司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高达5个亿,是去年同期的4倍多,比上个季度增长了近30%。融360解释称,该项成本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市场推广及广告开支及薪酬相关成本增加。
也就是说,由于融360的获客成本增加了,按照推广成本/贷款申请数量粗略计算,每笔贷款的成本从第三季度的13.75元增加到了15.38元(不过即使涨了,也算是很便宜的成本了)。
在现金贷整治的环境下,各流量入口对各类贷款相关产品的敏感性都大幅增加,支付宝、微信甚至苹果的App store都下架了大量现金贷类程序,流量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融360偏偏又极度依赖第三方流量。招股书显示,平台的大部分用户流量来自第三方渠道,其中前五大流量采集渠道在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占比三分之一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融360自身作为流量入口,向银行收取的信用卡提成也在一直增加。根据财报,2016年第三季度一张信用卡的费用是74.18元,到2017年第三季度这个数字已经是90.4元了,第四季度又进一步增加至104.49元,长此以往,不知道银行还会不会买单。
融360对2018年的业绩情况似乎也不是太有自信,在业绩展望部分只写了一句“根据公司目前的预测,2018年一季度的总收入预计为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澎湃新闻网
央视新闻移动网
凤凰网财经
新华通讯社
央视新闻移动网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21世纪经济报道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网财经
中国日报网
每日经济新闻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没有更多了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64983
播放数:97887
播放数:31470
播放数:164333监管来了!贷款超市和中介放弃现金贷,找寻新雇主
过去几年,现金贷几乎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的焦点,各种贷款超市和中介也纷纷涌入现金贷,美其名曰:为其导流。
但随着监管政策不断贯彻落实,现金贷的风口愈发紧了,寻找新的出路成了贷款超市和中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贷款超市和中介们已找到了新雇主,目前正在为它们导流……
现金贷监管下,贷款超市和中介需寻找新出路
贷款超市,简单来说就是各种贷款平台的集合体,把所有的贷款平台集合到一个“百货超市”上,方便用户“货比三家”横向比较,继而选择较合适的。
而贷款中介则是与银行合作,放贷主体是银行,中介是在得到银行的渠道授权后,去批量寻找客户,而在客户完成贷款后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在之前现金贷火爆的时候,由于大多数现金贷平台自身并不具备聚合流量的能力,因此,如何获取流量和有效获客成了现金贷平台经营的重中之重。
而贷款超市和大小贷款中介也正是看到了这一契机,纷纷开始为现金贷平台导流,但好景不长……
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统筹监管,开展对现金贷清理整顿工作。
随着政策落地,“现金贷”行业迎来大洗牌,上千家平台面临转型、倒闭危机。而一些以现金贷导流业务为主的贷款超市和大小贷款中介们自然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不过如今,贷款超市和大小贷款中介们似乎已经找到了新的出路,并且正在如火如荼的为他们的新雇主导流,寻找新的盈利点。
贷款超市和中介通过为借条导流,利用花呗套现来盈利
据知情人士透露,现金贷一倒,大多数贷款超市和大小贷款中介们就开始为借条导流。当然,此借条非彼借条,这是一种熟人间单向匿名的借贷模式(即借款人实名、出借人匿名),是通过互联网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机制,实现直接金融交易,比如米房、借条之家、借贷宝等平台用的就是这一模式。
借贷双方事先沟通好后,再到这些平台上打个借条,借款方即可打款,看似非常方便。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平台利息并不低,借1000到手700乃是常事,可以说利息比现金贷还高。
除了借条,中介们也盯上了花呗来套现,花呗成了变相现金贷的通道。此外,这些中介还将放贷与电商场景完美融合,符合监管所提倡的场景金融科技。
据悉,中介们通常以虚假交易为手段为用户把花呗额度套现,在扣除手续费之后,将余额退回用户(套现者)账户完成套现,且据中介介绍,虽然花呗的利息不高,但手续费非常高,套现10000元要收1000元甚至更多的利息,完全可以弥补此前为现金贷平台导流收取的服务费。
合规的信用卡和大额借贷成贷款超市和中介共同的选择
在监管新政实施后,合规成了最重要的主题,而如今也只有带场景、利率较低的银行信用卡和大额借贷符合监管要求,且这部分客户也是之前现金贷中资质相对较好的一批。因此,大多数贷款超市和贷款中介都看中这两个通道,但是两者所用的方法又有所不同。
其中,贷款超市旨在为其导流。银行信用卡方面,贷款超市大多打算以信用卡代还作为切入口,先积累流量,再发展导流。
有贷款超市负责人就表示,“因为公司主要业务是做信用卡,以及房抵贷、车抵贷等大额信贷产品服务,在线下累积了不少用户,现在现金贷产品大多转型为大额长期借贷产品,用户属性相符合。以后贷款超市的主要业务也是为信用卡导流。”
在大额借贷方面,有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选择为大额借贷导流后,个别贷款超市的导流价格不降反升。
主要是因为,在PDL时期,一些平台放款1000元,收利息180元,而在新政要求36%后,产品调整为6000元,3期,月利率3%,收的利息则是540元。利息高了,给贷款超市的佣金自然也高了。
而与贷款超市不同,中介们盯上的则是包装,是办法、养卡、套现的一条龙服务,而且还有效果付费。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前现金贷贷款群体都较年轻,大多喜欢玩游戏、爱旅游,有些甚至还在找工作。因此,有些贷款超市或贷款中介开始跨行业拓展,开始给网游、手游、求职软件做导流。
当然,胆大的人还是存在的,有些贷款超市和贷款中介如今都还在继续为一些不合规的现金贷平台导流。
业内人士认为,贷款超市和中介虽然目前大多还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但随着监管的持续深入,对它们的关注也将会越来越大。因此,贷款超市和中介如果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必须要加强对导流的借贷产品的资质审核,同时注意自身资质以及业务合规性。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抓钱网:现金贷平台倒了 贷款超市和中介们还在忙活啥?
抓钱网讯:现金贷兴于2016年底,亡于2017年末,短短一两年时间,造出了一个超6000亿的大市场。这其中,送水的贷款超市和大小贷款中介们功不可没, 那如今现金贷倒了,送水的还在吗?
答案是依然健在,送水工依然在忙忙碌碌,继续为新雇主导流。
为借条导流
这个不是线下朋友之间借点钱,手写一张借条的那种,是一种新型的线上线下O2O的结合,现金贷一倒,大量的人又用涌到了借贷宝、米房、借条之家等平台,事先沟通好后,再到上面打个借条,对方即可打款,手段666,至于利息,借1000到手700都是常事,比之前现金贷只会更高,不过对于这些饥不择食的人来说,只要现在有钱,一切都可以忽略。
刷花呗,套现
刚看到这个很纳闷,连马爸爸都能涮的真是少见,他们是如何办到的呢? 细看果然是很有技术含量,将放贷与电商场景完美融合,也就是监管所提倡的场景金融科技了,马爸爸的花呗成了变种现金贷的通道,中介老哥稳。
不过花呗利率是在监管允许范围之内,甚至按时归还还不收,反正马爸爸钱已多到是一种拖累,但正如现金贷一样,利息都不高,但手续费高啊,贷款中介们的赢利点正在与此,笔者跟一位中介聊了下,对方很有职业道德的表示,下款后再付费,按效果结算,棒棒哒。
为信用卡和大额分期导流
这个是大型贷超和中介目前都在做的,毕竟新政之后,只有带场景、利率合规的银行信用卡和大额借贷才合规。但贷超还旨在导流,中介们盯上的却是包装,而且办法、养卡、套现一条龙服务,还是效果付费。当然这些客户是之前现金贷中资质相对较好的一批。
此外,考虑到现金贷人群年轻,喜欢玩游戏、问答,有求职需求,许多贷款超市或中介也开始异业拓展,给手游,知识问答赚钱平台app,兼职平台做导流。毕竟流量在手,天下我有啊。
当然,除了这些,继续为敢于顶风放款的现金贷平台导流的也大有人在,毕竟,监管屠龙宝刀还未正式开杀,心存侥幸的勇士还在,有机会单聊他们。纷繁乱世中,掘金的与送水的也在继续博弈,有人地方就有借贷,也就要放贷和贷超、中介们的存在,期待未来监管的阳光能穿透这一切。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目前最靠谱的借款软件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