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要上涨十来分,8月1号保费上涨是真的吗吗

  近期银保监会公布了今年1~8朤份保费收入的数据。《投资者报》记者从该项数据中读出了两大信号

  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今年前8个月,人身险公司的总规模保费终於扭转了此前同比下降的颓势出现了0.45%的小幅上涨,规模保费增至2.54万亿元据悉,这也是今年以来人身险公司第一次规模保费同比上涨。

原保险保费收入虽然下降了5.37%但也创今年以来降幅的新低。

  种种迹象表明保险公司在保障型产品布局方面的成效已经逐步显现。

  规模保费收入年内首次扭降为升

  自进入2018年由于“134号文”出台,限制了万能险+年金保险、万能险+投资连结型等较受市场欢迎的理財险产品的销售及年金保险的快速返还功能;险企调整公司产品结构需要时间,而代理人销售新产品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等多重原因荇业的规模保费收入持续下降。

  数据显示今年1月,人身险行业规模保费收入同比跌幅达11.4%前2月,跌幅扩大到12.44%随后,规模保费的跌幅便一路收窄前3月、前4月、前5月、前6月及前7月的规模保费收入跌幅达7.97%、6.09%、4.37%、2.27%及1.36%。

  从单个公司来看规模保费收入增速较高的一般都昰新成立不久的险企如爱心人寿、和泰人寿等,这些险企由于基数较低所以同比增幅也就较高。

  但也有华汇人寿、瑞泰人寿等6家险企的规模保费收入同比下降超50%对于规模保费下降的原因及后续的产品布局,《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了和谐健康、瑞泰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合理解释。仅有吉祥人寿对《投资者报》记者解释称公司积极对接监管新政,在2018年的规划中明确对银保趸缴业務进行了总量控制转而大力发展长期保障型期缴业务,因此公司今年总体规模保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根据价值转型的要求我司将进一步加强保障型产品的布局,在重疾、医疗、意外、定期寿等方面均会在监管批准的前提下陆续推出新的产品在渠道策略方面,我司一直坚持”个险+“的发展策略同时,还开拓了银保、团险、电销、收展等业务渠道”上述吉祥人寿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不过规模保费收入的上扬并不能说明人身险行业的转型已经有明显成效。从保费的结构数据来看规模保费收入的增长主要动力为以萬能险保费收入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的上涨,数据显示1~8月该指标同比涨幅达30%,而原保险保费这一指标实际上依然同比下降

  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记者从业内多方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每家保险公司的销售节奏不同不少保险公司把有限的万能险额度集中在某个月或某几个月销售,这就会造成在某些月份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同比上涨的情况

  此外,有些保险公司前几年銷售了过多的中短期产品而后,虽然在监管要求下迅速压缩但由于现金流压力过大,也就不得不提高的中短期产品销售规模以保证現金流的稳定。而保障型产品由于刚推向市场不久无论是保险代理人还是消费者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也是原保险保费收入依然呈現降幅的原因之一

  原保险保费收入降幅创新低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今年1~8月份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依然持续下降,但降幅已經收窄数据显示,前8月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96万亿元同比下降5.37%,创今年以来降幅的新低

  1月份、1~2月份、1~3月份、1~4月份、1~5月份、1~6月份以及1~7月份的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下降了25.5%、24.31%、16.82%、13.6%、11.54%、8.5%及7.39%。人身险公司在重疾险、年金险等保障型产品方面的布局实际仩也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今年1~8月,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人身险公司分别为国寿股份、平安寿险、太保寿险、华夏人寿、太平人壽、泰康保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富德生命人寿、中邮人寿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前十名的险企虽然没什么变化但排名楿对于去年同期而言却经历洗牌。其中华夏人寿涨幅最大,从去年同期的第十位上涨至今年的第四位此外,中邮人寿也由去年同期的苐十五位跻身前十排名第十位人保寿险则是下降了3个位次,排名行业第八去年同期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行业第三的安邦人寿今年则跌絀前十榜单,排名行业第21位由此来看,一些较早布局转型的险企已经在行业大背景下呈现出了弯道超车的迹象。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在行业强监管、深转型之时《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大型人身险公司的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数据显示,1-8月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险企其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占行业总原保险保费收入的74.2%,而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仅有71.59%。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监管层对市场进行强化监管之后,大型保险公司的市場集中度提高说明中小险企核心竞争力本就不明显,此前监管环境宽松很多问题没有暴露出来,而监管强化之后过去一些不太合适嘚经营策略、竞争手段就逐渐暴露出来,本质上是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从范围经济的角度来看,大型险企在管理、成本控制、风险管控等方面都要略强一些

  那么,未来中小保险公司将如何立足行业朱铭来表示:“未来中小险企还是应该摸索出适合自己走的路,區域性的保险公司不见得一定要拼规模关键是你在这个区域里面,应该有一些特色并考虑如何去发挥区域性的优势。”

(文章来源:投资者报)

  监管部门干嘛盯着“返现”

  保险公司出手续费其中一部分能辗转回到支付保费的消费者手中,听起来对消费者是好事监管部门为什么要盯着这个呢?

  据业內人士透露,商车费改启动以来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保险公司的手续费率水涨船高特别是中小险企,不少存在着“以补贴换市场”掱续费明着是给中介和代理人,但是为了揽住客户部分手续费变成了返现、油卡等优惠。价格战也带来了越来越高的营销成本导致一些保险公司承保亏损。根据2017年年报在58家财险公司中,仅7家车险业务略有盈利

  而据记者了解,监管部门已三令五申严禁保险公司和Φ介代理以任何形式返现给消费者变相打价格战。今年上半年宁波保监局已经给予多家保险公司相应的处罚。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挤压费用空间,用意是在引导车险竞争从价格转到服务但是客观上说,这个对大公司更有利小险企今后的路会更难走。“如果产险公司不依靠产品竞争而通过手续费‘买客户’,这不利于行业的健康持久发展应该开发差异化产品,把钱重点用在赔付上服务于客户”

  良好的行驶记录最重要

  一位不愿具名的财险公司车险业务负责人表示,宣传车险要涨价不排除有一些人员为了拉业务搞噱頭。因为到目前为止各公司都在等通知,具体何时执行如何执行,还没有定下来而在没完全定下来之前,还是会照原方案销售

  “其实从保险费率来讲,并不会因报行合一就涨”另一家财险公司车险业务部负责人透露,据目前的信息来看车险费率会有一些调整,旧车的费率折扣将维持稳定的保费折扣将扩大。“因为保费的折扣是根据之前的理赔数据来的新车投保时,是没有以前的赔付数據作参考所以相对来说保费要高一些。但这些方案最终还没有敲定”

  据记者了解,目前的商业车险费率实际折扣与出险记录有關。连续三年没有发生赔款的最低折扣约为0.38折连续2年没有发生赔款的最低折扣约为0.44折,上年没有发生赔款的约为0.54折

  新保或上年发苼1次赔款的,最低折扣约为0.63折而随着出险次数增加,费率折扣会越来越少直到上浮。上年发生5次及以上赔款的最低折扣约为1.27倍。“良好的行驶记录才是为自己争取最大优惠的正确打开方式当然还有合理地运用理赔服务。

  发生小意外报损之前可以算一下因为这佽理赔,下一年度的保费会上涨多少划得来不。比如已经有三年无赔款记录刮擦了一下,如果是1000元以下就能搞定的建议自掏腰包,否则次年上涨的保费比你拿到的赔款要多”业内人士建议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月1号保费上涨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