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锐龙2700x的装机配件,锐龙和英特尔的区别8700J的装机配置,不考虑显示屏的价钱

锐龙2700X与i7 8700k深度对比
&人阅读 | 作者小编 | 时间: 07:23
锐龙2700X与i7 8700k深度对比
锐龙7 2700X游戏性能能否超越i7 8700k?哪款更值得入手,下面IT买手为你全面测试,告知你答案。在高端CPU市场里,竞争真的很激烈,当八代i7 8700k上市不久后,AMD也随后发布了对标的二代锐龙7 2700X处理器的消息。最近一段时间此款CPU刚好上市,那这款处理器性能与i7 8700k处理器谁强谁弱?下面IT买手为你进行全面分析。
▲ 基础参数分析
在上图中可以看出,i7 8700k唯一的优势就是拥有超高的单核主频,而锐龙7 2700X即有先进的12nm制造工艺,能很好的控制温度,使CPU发挥更出色的性能,还相比i7 8700k足足多出了2个物理核芯,加上16兆的三级缓存,毫无疑问多核处理性能占有绝大优势,性能到底如何,下面进行跑分测试。
▲ 平台主要配置
CPU:锐龙7 2700X、i7 8700K
主板:华硕ROG Crosshair VII Hero (WiFi)、华硕Z370 ROG Maximus X Hero
显卡:映众冰龙GTX1080
内存条:16G(2*8GB DDR4 2900)芝奇Sniper X
硬盘:三星SSD 960 PRO
▲ 跑分对比测试
我们使用CPU-Z和Cinebench R15进行测试后,都是类似的结果,锐龙7 2700X多核优势强大,i7 8700k单核性能强,很遗憾的是i7 8700k单核性能并没有我们期望中的强悍。
在3DMark物理跑分中更是证明了锐龙7 2700X的综合表现水平要优于i7 8700k。
▲ 游戏对比跑分
对目前主流的3款单机大作进行了测试,在古墓丽影:崛起和文明6中锐龙7 2700X帧数都要高于i7 8700k,而在GTA5的最低画质下锐龙7 2700X也是占优势,但在平均帧数和最高帧数均落后。从游戏跑分来看,现在的锐龙处理器不能小视,对标的处理器能达到和英特尔相同的水准。
▲ 功耗温度测试
在功耗和温度中的测试,在待机情况下锐龙7 2700X都比i7 8700k要低,而在满载运行时,令我很意外的是,锐龙7 2700X温度竟然低了这么多,这不得不说锐龙7 2700X处理器温度控制的非常给力,也再一次证明锐龙7 2700X的原装散热器不是摆设。
通过这次测试,证明了二代锐龙处理器是实打实的升级了,包括性能提升和温度优化,也打破了Intel的i7 8700k同等级CPU对战不可战胜的神话。当然单核性能确实是i7 8700k的优势,但在二代的锐龙7 2700X中优势不大,但多核性能简直被锐龙7 2700X吊打。
要说i7 8700k好,其实不超频的话,选择i7 8700性价比会更高,在普通用户看来它们之间的差距应该是能否超频的问题。它配上16G的高频大内存条,同样能适应非常复杂的工作,加上5G版的GTX1060显卡,此款显卡性价比非常高,游戏性能和6G版的GTX1060类似,大部分游戏开全效也轻松。它整机稳定性相当可靠,已通过3C认证。
有高要求的玩家,肯定上i7 8700k处理器,显卡选择8G版的GTX1070Ti,在16G的大内存条配合下,绝大部分游戏能在高画质下轻松开全效,不仅游戏多开轻松,就算是做设计类的工作或视频剪辑类的工作也轻松。此款主机还一个特色功能,就是可以通过下载的手机APP进行查看运行情况,及管理相关设置。
要说到性价比高,还真的只有AMD能说,锐龙5 2600也是款6核12线程处理器,配上16G大内存条和1065独显,同样能轻松多任务处理,游戏多开也不累,但价格相比i7 8700都要便宜不少。当然做大型3D渲染或动漫设计,选择锐龙7 2700X就更有优势,因为这些工作使用到的软件对多核性能非常敏感。
作为普通的中端游戏主机,既要兼顾到游戏的实用性,又要选到有价格优势的配置,那宁美国度这款肯定不错。它采用八代非常有性价比的i5 8400六核处理器,配上4G的GTX1050Ti独显和8G高频内存条,大部分游戏能轻松运行,甚至部分开中等画质也流畅。稳定性非常可靠,采用高稳定性的华硕主板和显卡。
文章标签:
顶: 0踩: 0
来源:,整理发布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问告知删除二代雄起!AMD锐龙7 2700X 锐龙5 2600X首发测试
发布时间: 21:00:00 作者:JasonDang 编辑:zza
锐不可当!谈谈一代锐龙的历程
  一直以来提及到的AMD Ryzen处理器都是基于ZEN架构而设计的,而最初刚开始发布的Ryzen 7、5、3系列处理器,架构也都源于&ZEN&。为此AMD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首先ZEN是围绕目前广大用户熟知的X86架构研究开发的,它结合了&高吞吐能力&以及&低功耗&的新思路成功打造了适用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机&的多功能平衡架构。使得Ryzen拥有更加完美的核心架构,让性能达到更加强悍的地步。而从去年看Ryzen系列处理器在主流电商平台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40%,也就表明Ryzen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去年发布以14nm工艺制程的Ryzen 7系列的多核心多线程处理器,相当强大。而当中最高所拥有8核心/16线程的设计,动态加速频率达到了4GHz,帮助用户完成一些高负荷的工作,达到相当高的吞吐量及性能给所需的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而目前为止我们也十分清楚Ryzen这三个系列的定位是什么:Ryzen 7属于高端处理器系列,Ryzen 5属于中端处理器系列,Ryzen 3属于入门级处理器系列。这与intel的酷睿的i7/i5/i3的编排循序相似,也是为了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所开发的三种系列处理器,像是需要承受大负荷运算的计算机用户、游戏玩家以及简单的日常办公等等的人群。这也与用户的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人们所关注的还是性价比,一款性价较高的处理器才能促进更好的销售量,显然AMD在这方面也做足了功课。  
  从对手intel在2017年下半年推出的八代酷睿处理器来看,很明显就是为了反击AMD的Ryzen处理器,被戏称为&牙膏厂&的intel成功逆袭不再挤牙膏,并且将i7、i5系列产品升级到了6核心多线程设计,i3则升级为4核心多线程处理器。但intel为此改变了处理器接口,玩家们在八代酷睿处理器推出几个月后都只能购买&Z370&平台主板来适配八代酷睿处理器,而Z370主板是属于&豪华板&,其价格让多数用户难以接受,直到现在才将H370/B360/H10等中端、入门级主板推出,从这就能看出intel的野心昭然若揭。而对此方面AMD表示在近几年所推出的处理器产品,依然采用AM4平台,这对于使用AM4平台的用户来说相当划算,因为用户们仅只用更新处理器就能达到升级的效果。简单来说一板能经得起多代处理器的变化,因此性价比也就更高了。
  推出一代Ryzen之后,在AMD的计划行程中令人期待已久的&第二代Ryzen&系列处理器,将于今日上线!  
  对此,我们3DM游戏硬件频道收到了来自AMD的官方送测&&Ryzen 7 2700X与Ryzen 5 2600X,这两款处理器也是这次的重点测试的主角,接下来我们来隆重介绍一下Ryzen 2000系列的技术。
二代锐龙霸气回归!震慑四方
  ZEN+ 12nm制程?
  首先,我们刚刚提到的第一代Ryzen是围绕X86 ZEN架构14nm制程设计的,而这次推出的第二代产品是基于X86 ZEN+架构,以12nm制程设计的,这将会对新一代Ryzen的性能有着质的提升,使得时钟频率能够在全核下达到4GHz以上,并且进一步优化了内存、缓存延迟,让第二代Ryzen更加强悍。而对比上一代的Zen架构,ZEN+缓存允许绕过L2及L3缓存,使得在准备工作的指令或路径选择上更加智能化,大大降低内存、缓存延迟,从而增加了高效性。而吞吐量方面,新的ZEN+架构主要修改了L1/L2/L3的高速缓存,并且在缓存中添加了一个复杂化的&学习预取器&,它可以将应用程序收集到缓存中去,以便用户们立即打开。总而言之,通过以上的变化成功有效地将核心缓存带宽提高了5倍!
  AMD新技术StoreMI!
  AMD不仅推出了第二代的Ryzen处理器,还研究开发了新技术&Store MI&。X470的主板上将可以免费附送StoreMI的软件Key,(上一代的300系列主板也可支持StoreMI,但需要单独购买Key)StoreMI技术对于使用HDD+SSD硬盘的用户来说有着巨大好处,它能够针对PC进行智能存储加速,将慢速的驱动器融合到快速驱动器上,将慢速文件区块分配到最快的驱动器上,能够自主学习算法不断优化常用的文件,而能与NVMe、SATA和3D Xpoint磁盘兼容,支持2GB DDR4以上的RAM缓存。举个例,假如笔者采用了机械硬盘+固态硬盘来进行存储,使用了StoreMI技术之后能够将机械盘读取速度加快,达到比原来要高的读取速度,最快提升了将近4倍的速度,这让用户们拥有更好的体验。据笔者了解这技术将在AMD 400系列的芯片组上免费提供,可以随时安装使用,而其他的AMD芯片组平台可以通过官网进行购买,售价为19.99美金。
  既然说完了第二代Ryzen技术与新的改动,笔者来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本次要进行测试的二代Ryzen 7 2700X与 Ryzen 5 2600X: 
    Ryzen 7 2700X:
  以12nm制程ZEN+结构设计,
  拥有8核心16线程处理器、主频3.7GHz、动态加速达到4.3GHz。
  最高支持DDR4 2933频率,L1缓存64KB、L2缓存512K、L3缓存16MB,
  TDP热设计为105W,
  官方售价为2699元。  
   Ryzen 5 2600X:
  以12nm制程ZEN+结构设计,
  拥有6核心12线程处理器、主频3.6GHz、动态加速达到4.2GHz。
  最高支持DDR4 2933频率,L1缓存64KB、L2缓存512K、L3缓存16MB,
  TDP热设计为95W,
  官方售价为1799元。
  不仅如此,AMD官方送测了&大礼包&,里面包含了本次测试所用到的硬件设备,一起来看看吧。
锐龙7 2700X与锐龙 5 2600X开箱赏析(上)
  图上为本次测试的所有硬件,笔者收到大礼包之后兴奋不已,并且充满许多未知的好奇,随即立马打开了。  
  首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这两款处理器,参数部分刚刚已经提到过了,笔者就不过多介绍了。从盒子上看与上一代变化并不是很大,不过值得一提的是Ryzen 7 2700X,它这次有着更好的散热器。 
  从盒子左侧能够看到Ryzen 7 2700X处理器拥有着&AMD幽灵Prism散热器&,并且自带RGB光效,这与以往的散热器并不一样,而后将会详细介绍这款散热器。 
  另一方面,Ryzen 5 2600X采用幽灵SPIRE散热器,并不带RGB灯光。  
  从中取出这两款处理器之后,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整个CPU表面。外观来看与一代Ryzen一致。
  拆出散热器之后,通过俯视可以看到这两款处理器的散热器完全不同,连形状扇叶部分也都不同,Ryzen 7 2700X的散热器拥有7片透明扇叶来进行有效地散热,而Ryzen 5 2600X则是通过5片黑色扇叶进行散热。  
  单独来讲讲这款&AMD幽灵Prism散热器&,它在散热系统方面,就拥有着4根热管进行散热,配合散热片能为CPU超频提供更好的降温效果。而在RGB灯光效果上,独有的&RGB Dark模式&让散热器RGB灯光焕发更为鲜艳的色彩,给喜欢RGB灯效的用户带来视觉上的盛宴。 
  另一方面,Ryzen 5 2600X附送的幽灵SPIRE散热器,中间镶嵌铜芯,导热效果更为迅速,通过四周铝质散热片给CPU带来强劲的散热。 
Ryzen 2700X、2600X CPU外观特写
  第二代Ryzen处理器,依旧支持着AM4芯片组,图上为这两款处理器的背面针脚部分,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每个针脚部分。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次测试的其他设备。
锐龙7 2700X与锐龙 5 2600X开箱赏析(下)
  本次将采用AMD送测的内容之一&&G SKILL(芝奇)SNIPER X 3400MHz 8GB *2内存条进行测试。据了解该内存条是专门针对第二代Ryzen系列处理器而设计的,采用了迷彩元素作为外观,单条容量为8G,时序为16-16-16-36,电压1.35V。 
  平台方面,将采用微星X470 GAMING M7 AC,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X470主板,ATX大板设计。
  俯视角度上我们可以看到,该主板拥有夸张的14相供电,用料上相当豪华。主板设计上也十分复杂,给CPU超频提供了相当稳定的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大家没有看到M.2的插槽口吧?它被藏于南桥散热的U字散热装甲下方了,只要用户将它打开即可看到两个M.2插槽口,设计得颇有神秘感。
  在I/O接口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拥有PS/2接口、USB 2.0接口x2、USB 3.1 Gen1接口x4、无线网卡接口x1、另外在RJ45网络接口下方有着USB 3.1 Gen2 Type A接口以及Type -C接口,最后拥有5个无氧铜音输出输入接口和SPDIF光纤接口。
  电源方面统一使用,Antec安钛克 HCG 850W金牌电源,给平台提供强力的电力输出。  
  这款安钛克的HCG 850W金牌电源,全部采用日系电容能让PC主机长时间使用下保持电压稳定,耐用且省电!全桥式LLC以直流转直流(DC-DC)为架构基础所设计,并且拥有80 PlUS金牌认证,12V输出让PC主机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为本次测试的所有设备,当然除了AMD 第二代Ryzen,笔者还打算将intel加入测试,用来做为对比的对象,这样能够让各位更加直观的看看到第二代Ryzen的真正威力所在。接下来笔者来简单的介绍一下intel所有设备。
作为对手的intel平台
  作为对比,笔者想好将采用这两款处理器进行测试&&intel 第八代酷睿 i7 8700K和i5 8600K这两款处理器与AMD第二代Ryzen 7 2700X、Ryzen 5 2600X相比再合适不过了。这也是17年下半年推出的火热的八代酷睿系列处理器,以下为它们的参数:
   i7 8700K:
  Coffee Lake 14nm工艺制程,拥有6核心12线程,主频为3.7GHz,睿频加速4.7GHz,支持DDR4-2666内存,缓存达到12MB,TDP热设计为95W,官方售价为2900元。
   i5 8600K:
  Coffee Lake 14nm工艺制程,拥有6核心6线程,主频为3.6GHz,睿频加速4.3GHz,支持DDR4-2666内存,缓存达到9MB,TDP热设计为95W,官方售价为2000元。 
  将采用技嘉 Z370 AORUS Gaming 7主板配合以上intel八代酷睿处理器,这与刚提到的X470主板,将会是&豪华板&之间的对决。相对于AMD的Store MI技术,intel也有着类似的黑科技,也就是傲腾技术。不过与前者相比,傲腾有着局限性,需要用户们单独购买一块傲腾SSD才能使用到。而其他的接口部分笔者就不过多的介绍了,我们来看看电源部分。  
  电源将采用长城 巨龙1250W金牌电源,它同样拥有80PLUS的金牌认证,以12V稳定供电,让PC平台更加安全可靠,发挥出更高的效能,而它有着DC-DC的电路设计保障电路安全,同时拥有完备的一级滤波电路以及二级滤波电路,有效降低其他电网对电压的干扰,用来测试intel平台再好不过了。
  简单的介绍完了intel平台之后,我们来看看本次要如何测试AMD第二代Ryzen处理器以及intel第八代酷睿处理器吧。 
  本次AMD平台与intel平台测试,为了测试的公平将统一采用&索泰的GTX 1080Ti 11G 玩家力量至尊 PGF OC显卡&,它拥有着11GB的GDDR5X超大容量显存,有着352位的带宽,显存频率达到11210MHz。显卡主频达到MHz,拥有着3584个流处理器,完美秒杀3A级大作游戏,能使其画面达到更加精致的效果。在散热部分采用的三个风冷风扇以及5根热管配合大块散热片一起进行散热,有效处理游戏时的超高温度。
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
  图上表格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过的硬件设备,而当中散热器部分,笔者将使用它们各自的&幽灵散热器&,其中带有RGB的是&AMD幽灵Prism散热器&,另一个则是&幽灵SPIRE散热器&。用意也是为了能够准确测试Ryzen 7 2700X与Ryzen 5 2600X功耗温度部分。  
  以上为intel的测试平台,大家可以看到当中采用的内存条与显卡部分与AMD平台一致,原因也是为了保证测试时数据的准确性,使数值偏差减少。而散热器方面笔者采用的是它们各自盒装的散热器,理由也一样,但还有一点值得对比的是,这AMD与intel这两家同是盒装,而哪个散热器更好一点呢? 
  作为这次的基准测试项目是:CPU-Z跑分测试、CineBeach R15 跑分测试、7-Zip压缩能力测试、Blender渲染测试、弗里茨国际象棋测试、3D Mark TimeSpy/FSE/Ultra 跑分、Handpake 转码测试,共七项基准测试内容。
  功耗测试:FPU CPU拷机测试、Furmark+FPU拷机测试。共三项。PS:最后一项是为了测试CPU和核显总共全功耗是多少,以及温度达到多少。
  游戏测试:《最终幻想15》、《刺客信条:起源》、《地铁最后的曙光》、《奇点灰烬》、《杀出重围&人类分裂》、《巫师3》、《PUGB》、《古墓丽影:崛起》共八款游戏。测试分辨率为1080P、2K画质,画质全特效。游戏帧数统一取&AVG平均帧&。
测试的设置与CPU详细信息
AMD Ryzen 7 2700X CPU详细信息    
AMD Ryzen 5 2600X CPU详细信息
  此次测试将采用&默频&的方式进行测试,当然超频部分我们在后面也会提及到。作为拥有8颗核心16线程的Ryzen 7 2700X处理器,TDP热设计部分与核心频率显然与上一代Ryzen完全不一样,甚至动态加速达到4.0GHz。这就是它改变的地方,而Ryzen 5 2600X也与它一样,核心频率提升了很多,这让人更加期待它们测试中的表现。
  接下来是intel的酷睿八代处理器。  
intel Core i7 8700K CPU详细信息 intel Core i5 8600K CPU详细信息
  从核心出发,其实以上这两款intel Core八代处理器,单核处理能力要强很多,而且它们通过睿频加速,可以将频率提升至4.0GHz以上,这点与AMD第二代Ryzen性能相似。而从这看来,它们虽然没有比第二代Ryzen核心数量或是线程数多,但是他们拥有较好的单核速度,这点来看它们是有可比性的。
  以上为内存方面的设置,AMD与intel平台均采用统一的内存频率,笔者将他们都设置为3400MHz频率。
  以上为索泰的GTX 1080Ti 11G 玩家力量至尊 PGF OC显卡的GPU-Z截图,本次测试所有平台将采用这款显卡进行测试。并且统一采用默认频率。
  将平台开启之后,笔者把N卡驱动升级至最新版本391.35,这样有利于我们能够更加精准的测试出所有平台的游戏测试帧数。
  同时打开电源选项中的&高性能&设置打开,这样有效保持CPU的频率较高的状态。
  接下来公布基准测试之后的结果。
CPU-Z、CineBench R15跑分测试
  CPU-Z的跑分测试项目相当具有测试意义,这能让我们准确看到单核与多核的跑分,让我们分辨出哪一个才是强者,图上为Ryzen 7 2700X的跑分截图,拥有八核心的处理器测试多核项目跑分相当惊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成绩结果如何:
  显然多核成绩最高者肯定是核心数量最多的AMD Ryzen 7 2700X达到了4957的高分,而Ryzen 5 2600X在多核的成绩中超越了i5 8600K,从成绩上也能表明刚刚我们所说的单核实力超群的intel八代酷睿处理器,果不其然单核跑分都很高,由此可见第二代Ryzen与八代酷睿处理器都各自拥有优点。八代酷睿有着单核速度上的优势,而第二代Ryzen则是拥有较多的核心数线程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据笔者网上了解,其实大部分人都认为单核性能强直接决定了游戏帧数的表现,而这究竟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之后我们通过游戏测试来证明这点。
  以上为Ryzen 7 2700X的跑分截图,CineBench R15跑分软件很好的压榨了CPU的全部性能,让它们都成功发挥出最高的水平,从而给予分数。主要内容是利用了CPU性能去渲染一张高精密度的3D场景画面,能够较大地挖掘CPU的最大性能。而我们通过成绩的高低也就能清楚了解哪个性能更加强悍了。
  从成绩来看,明显还是Ryzen 7 2700X分数最高,同样Ryzen 5 2600X也超越了i5 8700K。而这就是AMD一场完胜的战役,相较之下AMD第二代Ryzen处理器的性能优势要比intel第八代酷睿处理器高。而且价钱这两款第二代Ryzen也比它们酷睿八代要低,性价比显而易见。而且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图像的渲染上第二代Ryzen要更加强悍,这点对于经常使用PS、AE、AR等等渲染图片、视频的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好的选择,在后面我们将采用专业的渲染、转码软件来测试,让各位更加直观的看到以上处理器的渲染与转码能力。
7-Zip、Blender、Handpake能力测试
  解压与压缩,相信各位也都十分了解,它们平常工作时就是利用了CPU能力进行的。而经常&解压慢、压缩慢&的主要原因就是CPU的处理能力弱,而7-Zip是一个自带测试系统的软件,它将给予CPU一个繁重的解压缩任务。CPU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不断的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这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挖掘效果,随后该软件会给予分数。
  从成绩来看,依然是核心数量最多的Ryzen 7 2700X分数最高,而Ryzen 5 2600X达到了32097分超越了i5 8600K,从以上来看也就表明在解压与压缩的能力,比较优秀的是AMD第二代Ryzen一方,在解压缩上它们具有一定的优势!像是各位经常将大文件进行压缩或是解压,也想把这过程的时间减少到最短吧?第二代Ryzen正拥有这种强大的本领。
  经常做绘图、图形渲染等工作的用户,想必当中使用的时间多半都花在了渲染上了吧?能够将做完的所有图片成功渲染出来,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的,而多半的工作任务都与CPU有关系。而笔者将用Blender图形软件进行渲染测试主要是将一张超高清的Ryzen图片进行渲染,我们可以从整体渲染完的时间上看哪个CPU更加强力。
  从渲染的时间来看,最短的是Ryzen 7 2700X,显然多核心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而Ryzen 5 2600X与i5 8600K拥有同样的核心数量,渲染的时间却是Ryzen 5 2600X短些,这可能就要归功于Ryzen 5 2600X的超线程技术了。对于这点来说,渲染图片上AMD第二代Ryzen能力更为明显一点。对于经常使用渲染图片等工作的用户来说,第二代Ryzen更值得考虑,而intel八代酷睿明显稍差一些。
  从解压缩到渲染图片,最后测试的是转码。现在大部分的视频工作者,都会对视频进行转码渲染,而这也会对CPU造成巨大的负担,所以也有测试的必要性。而笔者找来一个4K分辨率的超高清风景视频,转码成1080P 60FPS的视频。结束后我们可以知道整个过程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转码成功,而这时间正是CPU的工作处理时间。当然,时间越短越好。
  显然成绩排名与渲染图片一致,时间上占据优势的Ryzen 7 2700X成功将大名鼎鼎的i7 8700K甩与身后,这样一来又是第二代Ryzen胜利了。我们可以看到最大的差距是190秒与299秒,将近是2分钟的差距。而对于日常视频工作者来说,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渲染的时间是十分有价值的事情,相信他们并不愿意为此等候多两分钟,再说了价格上第二代Ryzen更有优势,并且更值得选择。
3DMark测试:二代锐龙全胜?
  或许有人会问用同样的显卡测试3DMark,分数差异很大吗?接下来将证实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图上为Ryzen 5&2600X的&Time Spy&成绩图,主要针对DX12进行的测试,这将会对硬件产生较大的负荷,当然多数在于GPU。不过这对于模拟玩家们经常玩DX12类型的游戏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项目,而图中拥有着CPU分数,这也就表明该项目也会对CPU评判相应的分数,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测试来知道哪个CPU在DX12的游戏测试中更加给力了,接下来将测试Time Spy、Fire Strike Extreme/Ultra,三种3DMark的高负荷测试项目。
  从总分数中,确实以上四个成绩看不出有些什么差距,但是从物理分数看,就更加明显了,当中的物理分数既是刚刚所说的CPU分数了。而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四个处理器的分数差距,最高分数拥有者依然还是Ryzen 7 2700X,而Ryzen5 2600X拥有6361的分数成功战胜i5 8600K。显然,DX12的游戏中第二代Ryzen会更好一些,我们再看在3DMark中的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
  该项目会对计算机进行2K分辨率的测试,Fire Strike Extreme成功模拟了DX11 2K分辨率的超高画质游戏场景,虽然显卡都相同,但我们通过该项目测试之后的CPU分数可以看出哪个处理器更为优秀。而分数上明显还是Ryzen 7 2700X领先,其次为i7 8700K,成绩看来我们知道的是它们这两者差距并不大,但是差距大却是Ryzen 5 2600X与i5 8600K,相差将近4500分,所以依然还是第二代Ryzen占据优势。而对比八代酷睿,第二代Ryzen在这种场景内效果会更好一些。
  Fire Strike Ultra是对4K分辨率进行测试的项目,对此硬件肯定是负担着相当沉重的工作。而我们得出以上的物理分数,能很好的证明在测试中哪个处理器更加优秀,成绩来看依然还是AMD 第二代Ryzen处理器胜利。我们从以上的测试成绩中,知道的是第二代Ryzen确实在3DMark测试内有着较大的帮助,这样我们也能知道哪边的处理器更加强悍些,对比intel之后,价格较低的第二代Ryzen一方会更吸引人一些。
游戏测试照样击败酷睿八代(上)
  《最终幻想15》是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开发制作的动作角色扮演类游戏,剧情集中在试图争夺水晶的战争国家的入侵,表现了广阔的世界,和伙伴们一起去看看的旅行等等。而通过该游戏的测试之后,显然知道该游戏重点还是放在GPU上了,不过我们帧数上也能看出来一些细小差异,虽然不高,但是这有助于你选择哪家的处理器,这就够了。而笔者选取了同一个场景进行测试,在同一个显卡帧数还是有些许差别的,然而第二代Ryzen处理器的帧数更高一些。之前笔者也做过相关的测试,有兴趣可以点击此链接详细浏览一下:()
  《地铁:最后的曙光》是由4A-Games公司开发的一款末日科幻题材FPS游戏,游戏讲述一场为争夺足以毁灭人类的世界末日装置的内战。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刺激的恐怖游戏了,而测试时笔者发现该游戏对多核心处理器较为友好,因此Ryzen 7 2700X在1080P成绩上十分明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Ryzen 5 2600X与它们相差甚远,原因是出在该游戏在1080P分辨率时帧数跳动幅度较大,导致Fraps记录时出现一些误差。当然,有人会问为何2K差距为何如此小呢?其实该游戏在2K分辨率时瓶颈已经不在CPU上了,而是显卡,所以成绩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存在。
  《杀出重围&人类分裂》是一部RPG FPS游戏,是杀出重围三代的续作,游戏内也有着较大的改变,而前作的《杀出重围:人类革命》的主人公亚当&杰森是国际刑警对立恐怖分子部队Task Force 29 的成员,他在该作中将再度登场来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而这游戏也是相当具有测试意义的。当中有着BenchMark硬件测试项目,有助于我们来判断哪个处理器更好,显然从图中我们就能看出来,1080P、2K成绩第二代Ryzen会更加优秀。
  一款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角色扮演类单机游戏是《巫师》系列游戏作品的第三部,也是杰洛特冒险的终曲,说起来还是有些许感慨。《巫师3》也是3A级大作中硬件需求较高的一个游戏,相信玩家们也不会在游戏名单中放过这款游戏,所以也十分具有测试的意义。不过测试之后帧数上并没有很明显的差异,但是从玩家的角度考虑AMD第二代Ryzen处理器会更好一些,毕竟对比八代酷睿价格偏低,而且在差距不大的成绩下,会显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游戏测试照样击败酷睿八代(下)
  《绝地求生》一款火爆全球的100人竞技游戏,通过捡取枪支进行互相搏斗,通过仅剩一人获得胜利的游戏模式,笔者也在坑中不断的给其他玩家&送快递&,甚至游戏中经过多个房子依然还是寻找不到主武器,运气相当差!而测试之后笔者要跟大家解释的是该游戏最高帧数被限制在了144帧,并且该游戏对CPU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导致数据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奇点灰烬》是一款Stardock制作的即时战略游戏。该作采用Oxide Games的Nitrous引擎打造,背景设定在遥远的未来,那时人类完全以意识形态存在,人们已经掌握了上帝一样的力量。但是人类发现自己已经处于战争之中,敌人就是一个叫做&Haalee&的具有意识形态的AI,企图推翻人类在宇宙之中的统治地位。而此游戏自带的Benchmark测试项目能够对硬件造成一定的负荷,而且对单核性能较强的CPU比较友好,经过笔者测试之后从成绩图中我们就能得知i7 8700K得分最高,这也就是来源于它自身的单核性能较强的原因,在文章前面我们也谈到了这个。
  《刺客信条:起源》是由育碧制作并发行的《刺客信条》系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个。本作采用开放地图沙盒玩法,主地图为埃及,聚焦刺客兄弟会的起源,主角为巴耶克。游戏除了埃及之外,还可以通过航船系统探索其他国家,比如希腊,以及整个地中海地区,海战依然会出现在本作中,毕竟该作由《刺客信条4》团队打造。话说回来该游戏也自带BenchMark硬件跑分测试,不过这里笔者要跟大家先说一下这款游戏在之前的测试中:()有着一些问题,那就是该游戏首次采用了双重加密系统,经历了测试之后发现会对CPU资源进行不小的消耗,而测试的成绩intel八代酷睿较为领先一些,这其实也与双重加密有关系,此工作对于单核性能较强的处理器有着较好的优势,不过我们也看到帧数上也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总得来说,在所有游戏测试之后,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对于单核性能比较友好的游戏,不过多数来讲其实差别并不是很明显。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多核对其他游戏有着较好的成绩。对此我们其实可以看出在游戏这块,虽然第二代Ryzen没有像前面的基准测试那样碾压对手,但以多数玩家所说的&单核性能强才能拥有更多的帧数效果&来看,事实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所以说这也不值得我们多交出那两三百块的大洋吧?笔者认为为此消费并不值得,当然这点还是要看各位如何看待了。
二代Ryzen双重烤机下仅58&C
  在AIDA64测试软件中有着功耗测试的测试项目,笔者将用它开启进行FPU烤机,这会对CPU产生巨大符合,我们可以看到任务管理器中所有线程都已经吃满了,利用率已经达到了100%,这有助于我们知道CPU的功耗以及温度。不过在测试之前笔者先给各位提个醒,笔者先测试了GPU的烤机功耗,得到GTX1080Ti 全功率下功耗达到了378W,温度达到了67&C,而这数据对于后面的CPU+GPU烤机测试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信息。
  以上为CPU的FPU烤机之后的测试成绩,在第二代Ryzen的空载时,功耗仅仅只是87W,佩戴上幽灵散热器的第二代Ryzen处理器,在FPU的巨大负荷烤机下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在全功率下两个Ryzen处理器温度只是达到58&C左右,功耗方面虽然要比intel八代酷睿高些,这也与AMD的热设计有关,毕竟核心数线程数较多,难免功耗上会高一些。而从intel方面看,佩戴了他们盒装自带的散热器,全功率下温度达到了90&C,笔者在测试时看到了intel八代酷睿温度过高导致被强制降频的现象出现,这或许也与它功耗偏低的现象出现,这根本就是性能没有全部发挥出来嘛!这对于用户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也就是说价位较高的intel八代酷睿自带的散热器并不给力,因此用户们还得额外购买一个散热器对此高温进行处理。
  最后利用到了FURMark烤机软件,为了测试整个平台的功耗,将开启两个软件进行烤机测试,我们主要目的是获得全平台功耗的信息。请看以下成绩:
  经过这FPU+FUR的双重烤制下,得到了全平台的功耗成绩。当然,CPU温度并不会受到GPU烤制所影响,从以上来看平均功耗达到了400W,虽然功耗都很高,但这并不全是CPU的功耗,这点我们前面也提到过了,GTX1080Ti达到了378W的功耗数值。最后我们通过这样的测试能够模拟出大家购买了这样的平台会有多少的功耗或是温度。
  从以上测试中,我们成功了解到了105W热设计的Ryzen 7 2700X,在全功率状态下的所有功耗。为何第二代Ryzen 7 2700X热设计部分要比第一代的高,原因相信各位更加清楚了,拥有8核心16线程的12nm处理器想要性能更加强大,热设计上必须做点功课,所以功耗高这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虽然Ryzen 5 2600X热设计上没有些改变,但是性能、频率等等都要比上一代要高,所以功耗也相应有些提升。而另外就是我们也提到了intel因为温度过高的原因导致强制降频,被降频后也就代表不是100%的功耗,或许是95%、90%,但这功耗也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得出来的结论就是:我们获取到了CPU以及所有平台的功耗信息,并且还知道了自带的intel散热器,并不好用。
幽灵散热器与X470平台
  实际上,我们从价格的角度分析Ryzen 7 2700X有着超强的性能之外,自带的散热器更加令人喜爱,不仅带有四根铜管进行散热,在外形上还有RGB多种颜色灯光相互照应。不过笔者有些建议就是,就算是散热能力强悍的AMD幽灵Prism,其实散热过程也是通过风冷进行的,这对于经常超频的用户来说或许有些不足,这点的话笔者建议可以额外购买一个水冷散热器进行散热,让8核心16线程的Ryzen 7 2700X能够稳定的进行超频工作,除此之外,笔者还要给大家讲解下,AMD的独特&master驱动&。
  以上就是AMD master驱动,这个可以从AMD官网上下载。而当中,它已经为各位分好了4种模式,有着游戏模式等等。当然,用户们也能在里面自定义进行调至,超频也是如此。操作十分简单,仅仅只需要增加CPU选项卡中的处理器频率就能够达到超频的效果了。而且上面也有着CPU此时的温度、时钟频率等等信息。这对于经常超频的用户来说是一个方便快捷的驱动程序了。
  最后就是X470系列的主板,我们知道该板子有着比Z370要好的一点就是有着AMD Store MI的免费技术,这点在文章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对于AM4来说X470是一个&豪华板&它不仅拥有着Store Mi的免费技术,在设计上更为复杂,满足用户们对配置、超频上的需要,并且超频也更加稳定。再有就是StoreMI技术对于使用HDD+SSD硬盘的用户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性能补助,成功拉动了速度较慢的机械硬盘,所以相较于intel来说更加良心一些。
3DM游戏硬件频道总结
  1.其实我们从这4款CPU的测试中我们知道了它们性能方面是如何的了,从&解压缩、渲染图片、视频转码&中看,显然AMD 第二代Ryzen性能更胜一筹,从这来说对于需要用到这些功能工作的用户人群,笔者认为选择第二代Ryzen会更好一些。而intel八代酷睿不仅价格要贵一些,而且以上常规性能测试中名次都排在第二代Ryzen之后,综上得出结论就是&在多功能类工作项目上,第二代Ryzen性价比更高。&
  2.我们再从基准测试跑分方面看,当中的CPU测试项目,第二代Ryzen分数都要高过八代酷睿,Ryzen 7 2700X对比i7 8700K,Ryzen 5 2600X对比i5 8600K,而第二代Ryzen基本从成绩上就已经碾压了对手,而此时性能的高低就更加明显了。第二代Ryzen性能要更加强悍些。
  3.对比上一代的参数,其实这次第二代Ryzen可以说是加强了一代的性能,在内存、缓存延迟上也做了调整,也就是说对于正在选购处理器的用户们,笔者建议选择第二代Ryzen会更好些。而我们对比了上一代的Ryzen,可以看到此次推出的第二代Ryzen价格上增加了一些,这两代的定位其实是增强版与标准版的区别,因此给予用户们更好的选择。
  最后我们在两家散热器的对比下,成功的见证了幽灵Prism散热器与的威力。而提到游戏部分,其实性能表现上确实相差无几,而第二代Ryzen并没有因为单核频率低的设定就输给intel,甚至有些游戏帧数上明显超越intel。另外就是超频的问题,在这笔者还是建议大家更换更加强悍的水冷散热器,这样就能够将频率提升上去了。
  综合以上,intel八代酷睿在性价比上完完全全的输给了AMD第二代Ryzen。从Ryzen一代开始到至今第二代,ZEN架构到现在的ZEN+,这些都让人不经感慨万分。我们也从性能上、价格上进行了详细的对比,AMD良心的形象在我们心中壮大起来。并且还成功痛击对手intel的八代酷睿产品,这无不让人拍案叫好,这就是升龙出击,打得对手不知所措!此次测试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惊喜,这让我们全面了解了这两款Ryzen处理器,今后笔者还会对此进行更多复杂化的测试,希望各位能够继续关注3DM游戏硬件频道。
  &升龙出击,锐不可当&目前第二代Ryzen处理器已经在官方旗舰店上推出:。
您可能还感兴趣
什么值得买
高性价比入门级游戏PC
             
INTEL 奔腾G4560 散片
华擎B250M PRO4/HDV
映泰S100 120G SSD
索泰GTX 毁灭者
金士顿骇客神条8G DDR4 2400
航嘉冷静王钻石2.31版 300W
航嘉 大白机箱 侧透
超频3青鸟3散热器
AOC I2476VXM 23.8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锐龙处理器和英特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