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技术方案知多少:VR,AR,MR的区别

阅读权限90
在线时间 小时
VR智能眼镜、VR跑步机、VR摄影机等等VR虚拟现实产品相继问世,这其中也能为用户带来更为震撼的视觉感受,随着眼镜移动而进行场景的变换,这就像是我们自己的眼睛一样,那这些VR产品是如何实现眼球追踪技术的呢?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眼球追踪:
什么是眼球追踪技术?
眼球追踪,又称注视点追踪,是利用传感器捕获、提取眼球特征信息,测量眼睛的运动情况,估计视线方向或眼睛注视点位置的技术。
VR眼球追踪.jpg (36.64 KB, 下载次数: 0)
10:52 上传
众所周知,2016年作为VR元年,VR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虽然巨头介入,资本亲睐,但VR的发展却并非会一帆风顺,毕竟目前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VR的瓶颈究竟是什么?
VR眼球追踪1.jpg (20.1 KB, 下载次数: 0)
10:52 上传
为了解决VR硬件上的瓶颈,七鑫易维把眼球追踪技术集成到VR头显里,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七鑫易维可能是全球最早能实现VR眼控技术的公司之一。
VR眼球追踪2.gif (1.04 MB, 下载次数: 0)
10:52 上传
交互方面 - 眼控交互让VR更人性
现实生活中,人们优先以眼球转动来锁定注视目标;而在目前的VR中,由于眼球追踪技术的缺失,采用基于陀螺仪的头动感知方式来锁定目标,动头才能进行操作,这种方式容易增加用户不自然的头动,还使目标锁定的过程变长,既不自然、效率也较低。头动仅控制视野,眼动锁定目标,才是VR UI交互中的最佳选择。这既符合人性,也比传统操作方式的效率更高。比如当盯着某个应用或是物体进行凝视的时候,界面便开始变化,应用图标的二级界面即会自动打开,界面自动下滑等。
VR眼球追踪3.gif (1.13 MB, 下载次数: 0)
10:52 上传
VR眼球追踪4.gif (1.68 MB, 下载次数: 0)
10:53 上传
显示方面 - 眼球追踪能更好的解决畸变和色散问题
目前的VR设备,在硬件方面对于畸变和色散的修正并不完善,大部分是基于图形算法层面进行补偿,这只是一定程度的减少了畸变和色差。由于人的瞳距不同,佩戴方式不同,注视点不同,都会导致人的瞳孔偏离出瞳位置,造成实时观看中畸变形状不同,影响用户体验。通过眼球追踪技术获得人眼的注视点,人眼和镜片的相对位置,能够实时矫正。
VR眼球追踪5.jpg (107.41 KB, 下载次数: 0)
10:53 上传
计算方面 - 基于眼球追踪的注视点渲染技术(FoveatedRendering)降低计算门槛
高清的画质是VR体验的基础,目前的渲染方式对硬件要求高、功耗大。通过眼球追踪技术判断人眼注视点,就可以在画面渲染过程中仅全幅渲染注视点位置区域(局部渲染),这样既保证了看到的画面足够清晰,又大幅度降低了渲染过程中GPU负荷,从而降低VR设备对硬件的要求。
VR眼球追踪6.jpg (105.61 KB, 下载次数: 0)
10:53 上传
与此同时,注视点渲染也符合人眼的对焦特性(焦点位置清晰,周边虚化),同时也避免眼睛去适应画面而产生疲劳感。
VR眼球追踪7.gif (365.24 KB, 下载次数: 0)
10:53 上传
选择的同时,也在注视点渲染
内容方面 - 眼控在中的应用
VR眼球追踪8.gif (1013.79 KB, 下载次数: 0)
10:53 上传
VR眼球追踪9.gif (1.91 MB, 下载次数: 0)
10:53 上传
眼控手电筒(恐怖游戏)
VR眼球追踪10.gif (1004.57 KB, 下载次数: 0)
10:53 上传
眼控瞄准(飞行射击游戏)
VR眼球追踪11.gif (707.08 KB, 下载次数: 0)
10:53 上传
眼控切换武器
本帖评分记录金钱
总评分:&金钱 + 6&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 小时
强烈支持,高清范有您更精彩!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 小时
技术贴,楼主威武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 小时
强烈支持,高清范有您更精彩!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 小时
真是难得给力的帖子啊。
阅读权限90
在线时间 小时
强烈支持,高清范有您更精彩!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同样是智能眼镜 为什么AR和VR比差距这么大
[摘要]与虚拟现实相比,增强现实似乎是“二等公民”。尽管并非完美无缺,但增强现实硬件要领先于软件。
Engadget中文站6月3日报道增强现实概念——利用设备相机在真实世界上覆盖数字化内容,已经存在多年时间。但是,谷歌眼镜的失败和对Oculus等虚拟现实设备厂商的炒作,抑制了业界对增强现实的热情,也使得它沦为“二等公民”。微软通过Hololens全息眼镜重新引燃了对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趣,但是,在今年“增强世界博览会”(Augmented World Expo)上的所见所闻,使得我认为增强现实技术尚有诸多需要改进之处,尤其是在软件方面。与虚拟现实有游戏和娱乐两大支柱不同的是,增强现实的使用场景比较模糊。在这次展会上,我在爱普生的展台看到了最实用的面向消费者的增强现实使用场景,爱普生展示了最近公布的Moverio BT-300增强现实眼镜。该公司发言人向我表示,无人机用户对使用Moverio非常有兴趣。通过Moverio的显示屏,用户不仅能看到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还能看到无人机摄像头拍摄的画面。除此之外,我听说的相当多增强现实应用都面向企业。鉴于有传言称谷歌在重新把谷歌眼镜打造成一款面向工作而非娱乐的设备,这并不让人感到很意外。目前,企业似乎是增强现实公司希望获得成功的一个目标市场。无须动手,企业员工就能获得所需信息,听起来非常有诱惑力。但我在增强世界博览会上试用的增强现实技术都不够成熟。例如,我不能利用增强现实头盔发现发动机的机械故障,并根据头盔显示的指令修复发动机。即使在可控的演示中,试用大多数增强现实头盔给我的感觉是它们对用户要求过高,好像是半成品,难以使用。一家名为Librestream的公司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让异地员工看到现场员工视野内的情景,并相互传送笔记。例如,我在数据中心的一台服务器前,异地的同事可以利用我佩戴的增强现实头盔的相机拍摄照片,然后把照片发送给我,在照片中标明我需要维修的部件,哪些部件不用理会。这个演示不依赖与头盔有关的控制或手势,效果相当不错。但在利用与头盔有关的控制和手势的使用场景中,用户体验则不够好。医疗是增强现实的另外一个潜在市场,我在博览会上试用的一个演示是利用增强现实眼镜完成小手术,不过体验也不够好。对增强现实技术来说一个关键词是潜力:我看到的几乎所有产品似乎都有相当大潜力,但软件却不给力。虚拟现实技术要发展,部分公司(例如微软)将必须发布一些杀手级应用。增强现实技术的另一方面是硬件,硬件的发展远远超过软件。爱普生和ODG的硬件均配置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显示屏——从分辨率和成像质量来看。ODG展示的一款原型产品配置有帧率为60fps的双1080p显示屏,感觉佩戴在头上时的有效显示屏“尺寸”要远大于大多数竞争对手。爱普生Moverio BT-300尺寸远小于当前版本,显示屏看起来相当不错。但是,即使是更新的硬件似乎也还不完善——许多头盔给人的感觉是它们会发热,或者电池续航时间不够长,无法应对严苛的演示环境。有大量公司在开发增强现实硬件、软件、组件和平台,它们之间存在大量合作关系。增强现实市场的发展尚有待观察,但微软在增强现实领域的地位将与Oculus在虚拟现实领域相当,为其他小公司开拓一条道路。企业越来越可能成为增强现实的“风水宝地”,但是,在企业开始对增强现实投资前,包括从硬件到软件在内的增强现实体验,必须变得更好。(原作者:Nathan Ingraham 编译:文心)【美国Engadget作品的中文相关权益归腾讯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等。】
探索Engadget中国版
[责任编辑:vincezhong]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7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30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74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R和MR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