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第一,市盈率显示亏损对投资者风险大?亏损累累,能不恨你吗

想了解更多关于《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创业者亲历:这10大最讨厌投资人坑死我们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铅笔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文| 铅笔道 记者 刺猬
  他说,曾遇见一名投资人,见男性创业者骗财,见女性创业者骗色。
  他说,有位投资人明明已经投了竞品,却打着投资名义接近,还带着竞品来偷听。
  他说,有家基金签完协议不打款,延误半年,项目被列死亡名单。
  过去1年,我们采访了1600多名创业者,听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创业心中最讨厌的投资人类型。
  多数场合,资本方大多傲慢,创业者大多卑微,以下10则故事,创业者亲手撕开了资本家的傲慢。面对此文,心脏不好的投资人请绕行。
  注:文中创业者姓名为随意代号,全文未经采访对象审阅,由铅笔道记者独立成文,已备份录音速记,内容仅供参考。
  NO.1 他们撕了TS 我却不能撕破脸
  甲是一位国外创业者,做的是一个餐饮类项目。经过两年多发展,业务上已经盈亏平衡,且天使轮的投资方是国内TOP 10的基金。
  这种情况下,甲在2016年第一季度启动A轮,本来挺有信心。当时,国内HT基金创始人S总抛来橄榄枝。二人在会面时,他对甲说:
  “我肯定投你,不要跟别人聊了。”
  “他当时都这么说了,我就放心不再找其它家了,有些找来的投资人也拒绝了。”
  于是,S总和甲签订了TS(投资意向书)。
  1个月过去了,2个月过去了。甲几次询问催促,都被搪塞了回来。
  3个月后,S总发来消息:我不投了。
  “没想到还能这样,不投可以早说,我去找其它家好了。”甲抱怨了几句。
  无奈,国内跑、国外跑,甲重新为融资忙活起来。后来,甲告知谈妥了美国的一家基金,他算了下,融资进度被耽误了半年多。
  甲的朋友圈里,在那之前S总的演讲新闻稿还保留着,之后再未出现过S的名字。他说,“从来不在公开场合说,没必要撕破脸,得罪他也没好处。”
  乙则遇到了另一种投资人,用TS拖了他半年,最后放了他鸽子。
  谈及此话题,乙带着怒火,这样情况他不止遇到过一次。
  “曾有三家签了东西,最后都不了了之。”乙也很心急,他一个个电话打过去,对方一个个理由击回来:最近项目比较多,你的排期靠后再等等......“当时觉得不行就拒绝好了嘛,他也不拒绝。”
  其中一家,用TS拖了足足半年,最后还放了鸽子。乙觉得最大的损失不是融资,而是影响了他下一步的扩张计划。
  NO.2 嘴上说投账上没钱 创业者被迫裁员
  类似遭遇,美女创业者丙更显悲惨。
  她的项目是一个内容电商,在去年5月拿到了一个全国自媒体创业大赛的冠军。“当时很火爆,很多人想投。”顺风顺水,丙拿到了某机构的TS。
  不是第一次融资,丙相对谨慎,“大家经常遇到投资机构放鸽子的事情,要格外小心”。
  “你们到底投不投?”“真的要投,领投。”话说得蛮好听,丙就是看不到对方有要打款的意思。中途,DD(尽职调查)做了一半,对方忙说:“DD还要继续,再等等,再等等。”
  一晃三个月过去,丙彻底死心。
  “后来了解到同期签的几个项目都没投,他们基金的二期资金没有到。”
  融资也彻底泡汤,领投扑街,后面本想跟投的人也都散掉了。期间,丙还是盲目乐观了,二次开发了微信后台,做了分销系统。原来的钱花了,后面的钱飞了。8月份,公司账上只有10万块,而每月人工成本是8万块。
  “撑不下去了。”丙的合伙人继续跑融资,她带着剩下的人一心铺销售。
  与销售不搭边的岗位只能裁员,14个人最后剩了8个。
  撑过危机时,员工们2个多月没领工资,丙和合伙人7个月没领工资。
  NO.3 不给答复便尽调 不投泄露机密
  丁是一位杭州的创业者,但提到杭州的投资机构,他颇有不满:
大部分机构还没怎么聊就做DD,也不签TS,然后再决定是否投资、定价多少。
  最初,丁觉得也没什么:对方是看好我们,才能尽调嘛。一来二去,多接触了几家杭州的机构,他觉得不是这么回事,“他们做DD不代表想投,先把你内部查清楚,最后也没结果”。
  现在,丁直接拒绝这类机构,他想想觉得后怕。“他们看你后台,查你财务、流水,最后把纸质报告全拿走了,像真的DD一样。可他最后不投,你不知道他把数据拿走做什么了。”
  “要是公司的机密泄露出去了,对创业者的伤害很大。”调。
  NO.4 分期到账耍花腔 项目被列死亡表上
  “少女丹”被投资机构踢出局的故事余温未散,那笔未到账的资金或许才是压倒“空空狐”的最后一根稻草。
少女丹发文《20天》截图
  敢这么做的人确实少,但有此遭遇的,肯定不止“少女丹”。
  赵的项目停了四个月了。回想这场败局,应了他在采访中的一句话:
  其实当时再坚持一下让他们一次性到帐,也就没有这些情况了,这是一个坑。
  他做的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项目,按行业来分,可划入O2O领域。去年9月,经种子轮投资方介绍,赵认识了天使投资方,并签下200万元投资协议。
  赵对这次融资很是珍惜。他记得,那时开始有人传资本寒冬了,O2O的融资环境也开始转向了。为了拿下这笔资金,他还故意压低了一些估值。
  怎奈,投资协议中写到:
  200万分两笔打款,先打第一笔款100万,一个月后再打第二笔。
  赵没太在意,先有100万用着也是好的。一个月后,第二笔款未到,投资方新的条件却来了:你先把硬件做出来再说吧。
  “他只是口头上说的,一直没有按着协议走,协议上白纸黑字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赵还是硬着头皮口头答应了。怎奈,硬件一直跳票,直到今年3月,工程机终于开发出来。
  投资人却告诉他,第二笔资金不打了。
  “说不给就不给了,我觉得自己运气太差了。”赵被卡在一条窄窄的缝里:产品还不能商用,没钱继续弄了;去融A轮,手头又没拿得出的数据。
  融资这个山头,赵到底还是没有攻破。如今,他已加入另一家公司,而他的项目也因那未到账的100万列在了死亡表上。
  NO.5 投过竞品还来撩我 带着竞品偷听却不说
  这大概是创业者们最恐惧的画面:
  以为坐在面前的是自己的天使,对他掏心掏肺,其实他已经跟“情敌”搞在了一起。
  吴也面临过这种情景。今年6月,有家基金找上吴门前,很是殷勤,“装作对我们很感兴趣,问这问那的”。
  对方来了四五个人,还请吴吃了大餐。吴发觉,他们有的人坐在那边不吭声,也不发名片,也不看BP。“想一想,这些人很奇怪嘛。”
  这个套,吴没有钻,他心知肚明。“这个机构在年初就投了我们的竞品,以为我们不知道,还打听消息呢。”他笑了笑,“现在消息这么灵通,没有在媒体曝光过就以为我们不知道,明摆着这家不可能投我们嘛。”
  老司机易躲,初次创业的小年轻,不少人栽倒在这里。
  还有更坏的招式。早已投资竞品,还打着“投资”名义与你接近,还把竞品带到你面前探测消息。这种遭遇怕是少见了,以下是一例。
  “投资找得怎么样?”
  “不太好,W总把我涮了。”
  去年8月,,郑与一位同行闲聊。他们同领域的创业者,都找过MH天使基金的W总。二人惺惺相惜。
  郑本想跟同行聊一聊,他是怎么被涮的:
  W约他聊了两次,两次都说要投钱;一段时间后却说,不看好学车行业,不投了。
  郑还没张口,同行的几句话让他看清真相。“W投了另一个学车项目,你知道吗?”随后,还把那个项目创始人的照片发给他。
  如一个响雷打在郑的头顶上。“我两次给W做方案汇报时,这个竞品的创始人就坐在旁边。哎,当时我就有点怀疑。”正处在融资困境中的郑很懊恼,“当时不知道,一点都不知道,知道的话就不聊了”。
  幸运的是,两个月后,郑还是拿到了另一家的天使投资。他说,“W投了别人,我不会有意见,只是这一点(带着竞品来撩自己),我认为不道德。”
  NO.6 千里之外把我唤来 来了之后助理招待
  王的创业根据地在深圳,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的投资人。
  微信上,两个人聊得火热,投资人看完BP后,邀请他来北京。
  时间、行程,两个人也都约好了。“到了北京给我电话。”
  听完投资人的话,王开开心心,专程买了机票飞到北京。
  按着约定的日期,王来到对方公司,却吃了闭门羹――投资人的行程都安排完了,并没有时间来见王,而是改成了助理来接待。助理跟他没聊两句,让了些表格就完事了。回到深圳,他觉得心里哇凉哇凉滴。
  对此,创业者孙也深有感触,“他们往往是大牌基金,随便一声,把你叫到上海,叫到北京,你觉得机会难得就去了”
  他总结,刚开始创业时,一不小心就着道了。孙说,现在若感觉对方没诚意,不会花时间千里迢迢跑过去了。
  在大学时启动创业的李曾吃过亏,也长了经验。那时候穷学生,没钱。在网上搜索中国前十大投资机构,一个个去联系。有回复的,电话聊聊,对方却一定让他从西安跑到上海。
  几千块路费,最后投资还一场空。两三次后,李再也不想花冤枉钱,对投资人提出了个条件:想当面聊一聊的,先给我们报销路费。
  李后来遇上了自己的投资人――某天使基金的大佬级人物,在约李来京见面时,还真提前报销了他3000块路费。
  NO.7 执着于固有逻辑 啥啥都在自己的框架里
  有些投资人,过分执着于固有的逻辑。
  “这类投资人是比较遭人烦,他会鸡蛋里挑骨头。”和一位技术出身的投资人聊完,创业者冯心里很有落差。
  原本,冯心理期待很高,“懂技术的投资人不多,希望他能多给些建议”。
  结果,全程聊下来,冯一路不爽。
  “我们产品还没上线,按着一个小功能,一直挑毛病。”
  “天使轮的项目不可能十全十美,结果投资人只盯着缺点。他们很可能会在低价时,错过很多项目。”冯感慨道。
  创业者蒋则遇到一位投资人,以为项目在自己思维的框架里,实际连技术概念都不通。
  蒋研究的技术,近几年才在国际上刚起步。因此与投资人交流时,他觉得很累。“国内80%投资人可能对这项技术的概念都没建立起来,90%的情况下在给投资人上课。”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与某知名投资人聊天。“他直接告诉我,你这个项目我在国内见了不止十个了,@#¥%……&*。”
  听完蒋就知道他把两种技术混淆了,“从技术上来讲,二者有本质区别”。
  “没有共同语言,那之后,我只跟对这个领域熟悉或者有关系的投资人聊了。”
  NO.8 他们的白眼与傲气 让人吐槽无力
  一次会面,创业者韩被一位年轻投资人甩了白眼。
  “我并不反感他翻白眼,我反感的是那种傲气。”在(,)YN天使的办公室里,做SaaS的韩与投资经理的对话正处于冷场中。韩看着对方的表情,心里嘀咕着。
  冷场起于投资经理的一个问题:你们这个行业里,做的最大的是谁,他们的产值是多少?
  韩很快想到了一家公司,但它不是上市公司,关于营收,他只是道听途说。“可能四五千万吧。”
  “OK,我们就到这儿吧,最大的家伙营收才四五千万,这样的行业,我怎么可能去投。”
  韩觉得很委屈。“谈话中,他连如何评估一个SaaS都说不出来,怎么不去核实就傲慢地给出这样一个结论?”
  最后,投资经理还是没有听韩把话讲完。“我具体想做什么还没说完,投资人至少应该专业一点,听人把事儿讲完,最后大灰狼真的把小红帽吃了吗,你还不知道。”
  少数几位投资人傲慢好说,一家基金的风格都是如此,前景可能堪忧。
  这是秦融资过程中最尴尬的一次。当时,秦手中握着好几个TS,有家机构的VP多次邀请他来聊聊。
  本不想再花精力了,可这个VP推得特别猛,这家基金挺有名,但近几年在国内的业绩一般。”创业之前,秦也是位投资人。
  “去就去吧。”会议室里,坐着基金的四五个人,合伙人、投资经理、分析师,核心的TMT团队都在。秦拿出BP开讲。
  越讲越尴尬。“我讲的时候,他们没人看我。合伙人在看手机,投资经理在发呆,就是没人抬头,也没有任何互动或提问。”
  “正常对话时,不都是对视对方的眼睛么,我觉得不被尊重。”为打破尴尬局面,秦尝试互动一下,对方抬起头“恩”了一句,继续把头低下去。
  全程只有力推他的那位VP看着秦,为他调试放映设备,时不时说上两句话。
  “这家机构,不想跟它有进一步的接触了。我觉得它前景堪忧,真的。”秦说。
  NO.9 毛都不懂还装懂 却总想在你面前装
  “这个跟圈这两年的发展有关,有太多没有工作经验,对行业不了解的新人进来,连基本的计算机原理都搞不懂的小朋友都做投资了。”
  过去几年,张投过十几个项目。
  转做创业者,却碰到了一些“小朋友”。
  “大家都是从投资经理、分析师过来的,一开始我还比较尊重他们。但发现他们有时候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高高在上的感觉,用投资人的立场和气势来压你。”
  一次沟通过程中,对面的投资经理抱着电脑,向张提问。
  “我给出答案,他没有互动,感觉像在按着问题列表读。”
  “你觉得他的问题很不专业,还必须回答完。”那天,正巧张的心情也不太好,忍不住还击。
  “我问一下你做投资多长时间,应该不长吧?”
  “一年,但是我看过挺多案子。”
  “我投资做了几年,看案子也挺多的,我觉得.......”
  回想那天,张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这个人明显毛都不懂,但总想在你面前装。挺初级,挺让人烦的。”
  张建议,年轻的投资经理应该多花时间去学习新东西,而不是摆架子。
  创业者沈也经常无法避免地“被练手”。“投资人刚入行时,顶着高大上的帽子说,我看你项目不错,来约谈下。结果根本聊不到一块,发现他们其实不是想投你,而是拿你的项目来练手呢。”
  和某位投资经理聊完后,沈一个多月没有收到反馈。在创投圈待得久了,沈发现,不管大基金小基金,这样的投资人还挺多的。
  他不禁抱怨起来,营销、产品每一项都很忙,创始人平时一个人当几个人用,推了其它事情跟他们聊,结果居然这样。“说多了都是泪,那种愤怒没法表达。”NO.10 人品不正乱挖坑 骗吃骗喝骗股份
  对创业者来说,最可怕的莫过于遇到投资人行骗。
  “骗吃骗喝的那种投资人很多的。”杨说起话来,一副老司机语气。
  他说,还有骗股份的,这种情况多见于客户。“他会表现得很有兴趣,自己能量很大,但之前你要给他一些股份,然后我帮你做.......。”
  杨也是被骗过来的。“现在再有这种要求绝不会跟他搞了,不对路其实也帮不上忙。”
  而杨的女性朋友遇到的情况确是另一种――骗色。“相对基金里的年轻人,跟这个美女创业者谈完,可能态度会暧昧,会给些暗示。如果你把持不住的话就上钩了。”
  一位杨聊过的投资人便因为这种事在圈内丢了人。
  某晚,杨的微信收到了该投资人的信息。
  “全是他骗色的截图,不堪入目,和哪个女创业者上床了嘛。”
  后来,杨听圈内人说,是那个女生为了报复,趁投资人睡觉的时候,把他的联系人都发了一遍。
  “很乱的。说白了真正刻苦的、靠谱的投资人还是占少数的,20~30%吧。”
  还有一类FA骗签协议骗你钱。
  “我很讨厌YT,超级讨厌。”刚创业时,何对投资圈了解不多,把某个FA当成了投资机构。
  YT的一位投资经理在杭州找到何,两个人围着西湖,边转边聊。一小时后,这位经理就要去下个城市了。
  “你对我们的情况了解吗?”“基本上了解。”
  “那你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
  “这个不重要,先把协议签了吧。”
  啪叽,经理把协议掏了出来。
  “我们这边已经盖好章了,你直接签了,我就带走了。”
  “你都不了解我们公司,签了以后怎么办呢?”何满脸疑惑。
  “我们有各种渠道,会把信息发给投资人的。”
  “那我不签了。”S才明白,原来这是家FA。
  “当时就感觉签了就是个坑。”
  后来,何找投资圈的朋友打听,朋友说他幸亏没签,不然那个所谓的投资经理,肯定把你们的BP丢到各大渠道,那时你们肯定烂街了。
  想用一位创业者的建议,来做本文的结尾。他再三强调,希望把这句话写上去:
  建议投资人真的放下姿态,好好跟创业者聊。很多刚入行的创业者,若最开始就接触这种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的投资人,可能会对创业失去信心。
  编辑 王 方 校对 毛 宁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铅笔道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创业者亲历:这10大最讨厌投资人坑死我们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文摘自《告别亏损》长篇原创连载(发表在股市论谈),感谢作者:(浣花抚琴剑)  与传统技术理论或所谓的赚钱秘籍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与传统技术理论相悖的,比如对KDJ、MACD等传统技术指标的漠视,对各种庄家理论、黑马秘籍的漠视。也许,这就是股市实战,实战与理论本来就存在差异,实战并不需要高深的技术,也不是靠几个众所周知的指标金叉,而是需要正确的操盘理念,严格的操作纪律和资金管理,应对不可预测的各种市场风险,这种理念必须植入投资者的大脑,融入投资者的每滴血液,形成自己铁打不动的交易习惯,才有可能成为一名长期盈利的合格投资者。  成熟的投资者就像一名优秀的驾驶员,具备从容应对各种道路状况的能力,知道何时加减油门的重要,除了这些,更重要的是随时系好自己的安全带,这是在发生危险状况时唯一能够保护你生命的措施。你的本金就是你的生命,这是你准备在股市长期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从连连亏损的散户走向长期稳健获利的成熟的投资者必须要经历一次脱胎换骨的心灵洗礼,经过严格的自我训练,彻底与过去告别,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只有痛苦的改变之后才能走向快乐的盈利之门。当你训练有素之后,才能在任何状况下都能自然应对,不再是那种买了睡不着觉,卖了也睡不着觉的孤魂野鬼。这应是一名希望长期在资本市场生存的投资者的必备素质。  我们总能在市场上找到各种股市赚钱的秘籍,似乎都是告诉我们如何捉住黑马,如何看金典形态,但却很少提及如果失败了怎么办,如何将风险控制到最小程度。企图用过去成功的案例来指导现在的事实,这或许本来就犯了一个方向的错误。一时靠运气赚钱很容易,但如想长期在股市里成为稳健复利的那少部分人,却是一条艰辛而漫长的道路。  不得不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我们怎么努力,这个市场始终遵循二八理论的生存法则,所以要想成为其中的少数人,无疑需要付出比其他大多数人更多的努力和修炼,承受更多的孤独和寂寞,更多的是需要失败的经历。绝大多数成熟的投资者无不是从失败的地狱慢慢爬起来的,有的甚至经历数次破产,这是一种极度痛苦的经历。但这种失败的经历却又是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只有失败,才能顿悟市场的无可预测,才能明白自身的渺小而敬畏市场,才能明白风险控制是多么的重要,才能强迫自己构建合理的交易系统并付诸行动。但事实上,很多投资者即使经历失败,哪怕十年,数十年,也没能从失败中走出来,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学会改变自己,这也是作者真诚的告诫那些对股市暴富充满幻想或是以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而跃跃欲试的投资者的一点忠告。  如果说稳健获利就像一个圣杯,那么我们每个投资者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个交易的圣杯,有的人用十年、数十年也没找到其踪影,有的人会很快在寻找的路上就被市场淘汰,已经失去了再继续交易的筹码,因为从最初出发的时候方向就已经错误,又怎么会找到心目中的圣杯呢?人生残败、青春已逝,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现实,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和面对。  成功的投资者都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严格的交易系统;不是靠复杂的技术理论,而是靠良好的交易习惯;不只是靠偶尔的盈利能力,而是看长期的稳健获利能力;不是看抓强势股的能力,而是看应对风险的能力。所以,本书的目的就是让读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如何控制风险,在此基础上实现盈利。由此看来,这像是一种真诚的情感交流,更是一种朴实无华的内心表达。  总结起来本书的特点:(1)重策略,轻技术;(2)重风险,轻盈利;(3)重应对,轻预测;(4)重实战,轻理论。看起来,这些特点可能并不能吸引那些追求高利润的激进投资者,但其仍然值得大多数投资者作为茶余饭后的品味。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54次 发图: | 更多
  本书不对股市的基础理论做介绍,比如基本的K线形态、传统指标和理论的原理和应用等,对于初入市的投资者建议结合相关基础理论书籍进行消化效果更好。  本书总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传统的理念导致亏损的原因的一些总结,对投资者的一些不良习惯或错误的观念进行纠正。  第二部分,主要是如何让投资者树立自己正确的理念,并介绍和探讨一些简单适用的实战操盘手法、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策略,以及如何训练自己的交易品质,使自己彻底告别亏损,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  第三部分,介绍一些简单适用的均线公式编写和调试方法,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投资者整体操作水平。  在此,要真诚的感谢诸多前辈和同仁的支持,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和分享,这本书是很难完成的。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欢迎广大读者多提指导和批评意见。  传统理论的误区   股市与其他行业仍然存在其自身特点。在这里,每个人都在公平交易,每一次操作都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影响和压力,我想,这无疑是全世界最最公平的行业,没有应酬,没有竞争,没有敌人,只有自己。如果,你能成为股市里长期稳健复利的那部分人,炒股,无疑成了世界上最好的职业。但你如连连亏损,你无疑走向了一条通向破产的道路,你的职业应该是世界上最悲惨。付出了努力,但是却走向失败。  如果你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你就会比别人成功吗?答案肯定很让人沮丧。   很多人,成天打听消息,关注股评,看遍各种技术理论,炒股秘籍,猎庄秘籍,黄金分割等等理论看了一大堆,指标研究了几百上千个个,从KDJ、MACD、RSI再到其他号称价值100万的绝杀指标,或是某收费软件提供的BBD、DDX这些所谓的资金流指标,最后在实战中还是逃不开亏损累累的结局。  如果你认为你可以通过这些指标和理论来预测未来走势,预测股价,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请你随便找一只不熟悉的股票,用白纸从最前端蒙住,慢慢的往后拖动,请你记录下你对连续走势的每日股价判断结果。我想,你绝对不会对自己最终的预测结果有什么满意之处。而事实上如果将这种预测完全运用到实战之中,只要有一次判断失误,超过30%以上的持续下跌,你便被仅仅一次的失利打败,陷入了一个很难弥补的结局。而事实上,30%的亏损需要在下跌后的本金上涨45%后才能弥补损失,如果你是一名职业投资者,你还会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这笔经济损失也不能忽视。因此看来,股票真是不是那么好做。你付出了努力,你未必比一个完全不懂股市的人强多少。因为,你的方向已经错误,方向错误,你再怎么努力你也无法改变你亏损的命运,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你的努力反而加剧了你的亏损,而加剧你亏损的很可能往往就是这些你一直奉为神兵利器的辅助工具和技术理论。  为什么传统技术理论和流行的技术指标经常失灵?为什么在某个点位出现与过去大涨之前同样的状况,而到现在就不灵了呢?诸如典型的KDJ金叉、MACD金叉、5日线与10日线的金叉等等。到底原因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困惑了很多专家和投资者。其实这个原因再简单不过,技术指标只是对过去走势的一种记录,根本没有办法预测未来一天甚至1分钟的走势,而影响股价是由市场的众多因素相互制约的结果,诸如临时的政策消息、主力资金的恶意拉抬打压、多空双方博弈的结果。其真实走势只能说明大多数筹码愿意在这个价格发生交易,有对后市看多的,有看空的。由此看来,市场的走势的确是不可预测的,市场本身是混沌的。  既然结论是这么悲观,市场不可预测,是不是就没有一种方法在一笔买入之后绝对赚钱?答案是:绝对没有!既然没有这种方法,那是不是市场的每一次买入都是50%的成功率?从混沌理论本质上来说,买入之后涨跌概率都是50%的几率。看来这个结果使我们很受打击。于是,很多人又在试图寻找其他有效的应对办法,使自己的交易能够按照自己的预想获利。  首先看看我们对获利的理解,获利是买入之后就马上上涨盈利还是其他方式。如果是买入之后必须马上上涨才能获利,那么我们无疑同时冒着50%失败的风险进行交易,很可能明天便会盈利5%或是亏损5%。事实上亏损的风险比率比50%更大,因为即使进出一轮的价格相同,我们同样是亏损者,因为忽略了交易佣金,这笔损失在长期的交易中是不容忽视的。这种买入方法往往是那些一次性全仓随意买入者的操作习惯。那么我们来看看这部分随性满仓买入的投资者的几种结果。  (1)买入之后继续下跌,而操作者如果有止损机制,其结果便是这轮操作亏损5%离场,如果没有止损机制,抱着不赚不放的心态,可能便是继续下跌,10%,20%或者更多,成为典型的被套者,最后可能在30%以后止损,或是通过长期的等待进行解套。  (2)买入之后继续上涨,如果投资者有止盈机制,可能会赚5%或者10%离场。而在下一次买入之时,你未必有这么好的运气。如果没有止盈机制,可能在赚10%之后下跌,怀着再看看的侥幸心里,直到出现亏损,结果与第一种结局相同。  由此可知,无论怎样,我们如果没有严格的止损和止盈机制,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会面临亏损。  那么我们是否有方法可以弥补这种无法预测的混沌市场,让自己可以在长期交易中稳健获利。当然有。试想,假设交易者买入信号初期轻仓尝试,这种操作是尝试行为,如果成功,短期上涨确立,则果断重仓参与,后期根据不同走势进行不同的应对。假如初期的试仓操作失败,走势继续向下,超过自己的止损价位,则在第一时间清仓离场,那么便会承担很少的损失。如果重仓之后继续向上,上涨到一定程度,开始逐渐减仓,等到下跌趋势确立时清仓离场,我们便获得了一次成功的盈利。虽然,交易的本质是冒着50%的失败风险,但由于我们对可能出现的失败具有提前设置好的应对办法,我们将损失的幅度限制在了我们的规定的极小范围,而在上涨中将盈利幅度交给了市场,我们便具备了一种攻防兼备的能力。假如在某一次交易中,我们以亏损2%离场,但在下一次盈利中盈利15%,那么我们总体盈利13%,长期来说,我们便具有了稳健的盈利能力。这或许就是长期亏损与盈利的本质区别。  由此可见,导致我们亏损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系统的风险控制程序,没有合理的止盈和离场机制,没有合理的资金管理办法。如果我们将风险拒绝在了门外,那么,留给我们的自然只有盈利。
  十五种传统交易习惯  (1)指标万能,金叉是银  为什么我们相信指标。几乎所有的理论教材上都提到这些经典指标,MACD、KDJ、RSI等等,金叉买入、死叉卖出,但它们忽略了指标本身的意义,指标只是对过去走势的记录,最多告诉了我们超买与超卖,但却无法指导未来走势,同时具有严重的滞后性,而未来则是不可预测,金叉买入之后,股价可以在随机因素下在任意时候结束上涨,反转向下,如果我们是一个严格的纪律执行者,再加上买入金叉当日发生大阳线,卖出金叉当日是大阴线,按照这两个滞后信号来决定买卖,很不幸,你很可能陷入了一次较大的亏损交易,长此以往,我们便会积少成多,结果可想而知。这种现象在震荡的弱市格局中更能展现其助长亏损的威力。  下面这幅图片是黄山旅游(10年9月到2011年2月份的走势。我们根据MACD的几个买入卖出金叉信号进行编号。  还有其他很多传统指标,如RSI、SAR等,读者可以通过一些实盘进行验证,会发现很多类似的情况。  有人会说,指标不是万能,要看用在什么时候。那么,请问,既然你知道什么时候这个指标有用,你就知道什么时候很安全,具备参与条件,你还参照这个如此往复不定的指标又有何意义呢?  笔者在这里建议喜欢研究指标的投资者,如果你真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交易者,请先将这些指标从你的屏幕和脑子里抹去,永远不再关注。  请朋友们永远记住这三句话:  “指标只是过去的记录,不能指导未来的走势,股价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变化”;  “同样的信号,在不同时段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不能用过去成功的案例来指导正在发生的事实”;  “股价不是因为这个指标才应该这么走,而是走出了这样的趋势,才留下这样的痕迹”。  (2)迷恋庄家、渴求黑马  我们每当走进图书馆的股票参考书一角,一些醒目的《坐庄原理》《与庄共舞》《捕捉黑马》等等相关书籍,名字看起来非常诱人,对于那些刚入市的渴求成为高手的投资者来说,就像王重阳发现《九阳真经》,东方不败发现《葵花宝典》,以为这就是成就自己成为江湖一流高手的神兵利器。于是他们开始废寝忘食的专研里面的绝招,并运用到实战之中。  通过日日夜夜的修炼,从盘口理论、挂单技巧、量能变化、走势变化进行分析和判断庄家的想法,嘴边常挂着一些专业词汇,下跌叫“打压吸筹”、“洗盘”“诱空”,上涨叫“诱多”“试盘”等等,他们善于利用这些词汇指导自己的操作,最后发现,洗完盘的庄股没有涨起来,出完货的庄股继续暴涨。花去了很多精力,失去了很多机会,可能还亏损累累。  庄家的诞生和特点变化总是伴随着股市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股改之前,政策监管还不规范,基金也未像现在蓬勃发展,民间资本多以散、乱进入市场,很多资金为了获取巨额利润与上市公司勾结,在二级市场反复坐庄,甚至不乏上市公司管理者直接把一级市场融资资金拿到二级市场进行炒作,内外勾结,创造了风云四起的庄股时代,诞生了不少著名的强庄股。比较著名的如当年的亿安科技、秦岭水泥、昌九生化、海虹控股、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股份、中关村、鲁能泰山等等,短短半年就能翻上数倍。  时至今日,是不是就没有庄股了呢?当然有。俗话说,无庄不成股,大多数股票,都有长期在里面反复炒作的资金,我们喜欢称之为主力。然而,近年随着证监会监管力度的加大,对于异动个股进行严格监管,并惩罚了一批恶意操纵股价的大资金账户,对上司公司管理层进行了更多具体的限制。另外,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迅速发展,投资模式趋于规范化,尤其在政策严厉的监管下,大资金大都不敢像过去那样在短时间内成倍拉抬股价,顶峰作浪。基本都是以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为首,结合大盘走势,进行波段操作,主力筹码介入深度也不会像过去那样集中,很多时候都是利用利好消息进行短炒,快进快出,既降低了各种风险,也能提高资金效率。事实上,这种游资性质的资金也有自己严格的交易系统,买入时机、资金管理、止损机制,都有一套严格的交易体系。他们并不是为所欲为,可以任意左右股价,很多大型资金如果没有良好的炒盘能力、为所欲为,照样在市场上亏损累累,逐渐被市场淘汰。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过去用来研究庄家理论并试图抓取翻倍黑马的技术在现在就没多少实际意义。笔者认为,通过严格的交易系统,不管个股有没有庄家、庄家如何炒作,你的交易方法都不会让你错过可能的黑马,也能避免市场的任何大的波动带给你的损失。你的精力应是面向自己,如何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严格按照你的交易系统进行风险控制、买入技巧、仓位管理,而不是成天去猜测有没有庄家、庄家想干什么,股价会涨到哪里去,这些东西,跟你稳健获利的目的本身并没有多少关系,你要做的就是你想干什么,你正在干什么,你的个股又在发生什么,你应该干什么。  在任何时候,散户投资者都是市场里的被动者,但在风险控制方面,我们却是主动者,避开了风险,市场留给我们的便是盈利。黑马可遇不可求,自身修炼是第一。放弃多余的陈杂理论,将复杂简单化,通过完善自身的交易系统,你将在任何市场环境里都处变不惊。  请朋友们永远记住这句话:“买卖靠修炼,黑马靠运气”!    (3)炒股秘籍,百发百中  很多新的投资者,坚信有一种方法可以百发百中,只要按照这种方法操作之后便可以轻松获利。于是他们孜孜不倦的试图寻找这种方法,买了不少书籍,看了不少理论,搞了不少指标,花了不少银子参加各种培训,跑遍大江南北请教各种老师,这种执著精神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股市的确需要学习精神,除了基础的理论,更重要的是风险意识。在这些书籍中或者老师教授的理论中似乎都提到了一种经典的计算方法和形态,或者标称是其独创的秘籍,可以用来作为指导和预测股价的走势,比如用数学公式测算大盘或个股底部和顶部,在经典的形态中,什么叫底部下影,什么叫三只乌鸦,什么叫打桩,什么叫早晨之星,什么叫黄昏之星,什么叫补缺,什么叫压力,什么叫支撑,什么叫突破,说起来五花八门,头头是道,也能让你眼花缭乱,让你不禁感叹,原来专业的理论这么多,经典的形态这么多,我一定要学习各种计算方法,掌握各种经典形态,成为一名真正的绝世高手。  学完这些秘籍之后,感觉自己好像可以闯荡江湖了,于是他们利用老师和书上的理论在市场拼杀。但渐渐发现,利用老师告诉他们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底部不怎么准确,指数或股价到了这里要么继续下跌,自己凌空接飞刀结果被悬在了半空,要么在有效突破之后到不了目标价位就调头向下,将自己深深套在了高位,底部下影之后继续下跌,顶部锤头之后继续上涨,指数上涨,个股暴跌,指数下跌,个股上涨。最后感觉,这些东西的确在实战中没什么用,一次次的失落,一次次的后悔,一次次的迷茫,感叹市场不可预测。盲目崇信权威,盲目相信经典,忽略了市场本身不可预测的本质,忽略了影响场走势的复杂因素,企图用一种理论来指导和预测股价。  这种思想就如过去民间的封建迷信,天旱了老百姓总会花钱花力祈求神灵保佑,以此渴望能龙王显灵获得一场及时雨解除天灾,事实上只是自欺欺人而已。自然气候变化莫测,影响因素众多而又复杂,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仙,这种祈祷到底有没有用,自己也无从知晓。如果我们将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忘记了决定自我命运的就是自己,我们最终也是徒劳无益,成为市场里80%里的那部分人。
  总结起来本书的特点:(1)重策略,轻技术;(2)重风险,轻盈利;(3)重应对,轻预测;(4)重实战,轻理论。看起来,这些特点可能并不能吸引那些追求高利润的激进投资者,但其仍然值得大多数投资者作为茶余饭后的品味。  值得学习
  (4)价值投资,理论误区  沃伦.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依靠价值投资理论在股市和外汇市场里赚得了亿万财富,其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也风靡全球,成为了很多投资者、基金掌管人的必修课。于是在我们的A股市场里,很多人将巴菲特视为偶像,并成天将价值投资挂在嘴边,期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第二个巴菲特。从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市场地位等等各个方面,将个股分析得底朝天。但A股市场里的像当年巴菲特投资的《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这样的好公司有多少呢?  我们通常将一个公司的分红能力、配送能力、市盈率、市净率、现金流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市场低位、行业前景等等用来综合个股的投资价值。如果在同一个市场同一个时候,某个板块或某个板块的某个个股在横向对比之下,这些指标更具有优势,说明就更具有投资价值。  分析来分析去,A股市场里的实际现象却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市盈率、市净率最低的是金融、地产、石化双雄这些权重股,价位最低,涨得最少,跌得最多。看看2008年上证指数底部为1665点,2011年2月上证指数是2850点,指数上涨了70%左右,很多业绩不怎么好,甚至亏损的中小个股基本都翻了4-5倍以上,而这些最符合价值投资的权重个股却只平均涨了20%甚至不少跌破2008年底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是一个价值投资的市场吗?如果我们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如市场的资金能力、游资的恶意炒作等等,我们无疑陷入了价值投资的误区。我们往往打着价值投资的口号,做着投机炒作的行为,我们信奉巴菲特,但我们宁愿做索罗斯。这就是今天的A股市场,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投资。  另外,我们在实际投资操作中是否喜欢将好公司不分价位和时机的作为我们的价值投资对象呢?投资,无非就是希望在投入之后获得收益,而我们在分析一个公司之后认定了其是个好公司,是不是马上就进行投资。以中石油为例,同一公司,巴菲特以3元/股买H股,当时每股的净资产2元多,而后在高位时抛售了中国石油,是价值投资,可我们的"价值"投资者以48元/股在A股买入,最后亏损累累,这种投资还是"价值投资"吗。 现在它是10元左右,资产净值5元,虽以10元买5元的货,但考虑上垄断行业的入场券的价值,应该具备一定价值了吧。类似的还有其他的现在人们都唯恐避之不及的“蓝筹”不涨股如金融、钢铁等等。  价值投资的理论可以用来选股,寻找一家好公司,为自己的介入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但真正如何操作实现盈利,还得看时机,还得靠操作水平。君不见市场里那些所谓的好公司在大盘上涨继续下跌,而那些财务指标不怎么稳定的小公司却一路高歌。所以,你要想成为真正的赢家,还是理性看待价值投资。寻找真正提高盈利能力的操作水平才是正道。  (5)长线看好,短线迷惘  市场流行一种理论,短线是银,长线是金。这种理论的确也得道大多数人的认可。笔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个道理。只要复盘看看,并向前复权,很多个股只要从2008年底到2011年初,涨了5-6倍的个股不在少数,但仍然有一些基本面不错的个股却没涨多少。实际上,长线投资必须在一个在相对较长的时段内的相对底部买入才能真正达到长线盈利的目的。而真正在2008年底部时敢于重仓买在底部的投资者又有多少呢?如果买在相对高点,很多个股到现在也是很难盈利。甚至不少投资者仍然过不了股价剧烈波动的心理承受能力,从最初的长线打算买入个股之后,指数大跌时信心开始动摇,就担心会跌到2000点甚至1500点,最后要么止损离场,开始追涨杀跌行为,要么死等1500点的到来,准备在那时再进行长线投资的抄底行为,如果未来10年之内再也见不到1500点你是否又浪费了不少投资机会呢?而真正到了1500点时,你又是否有勇气抄底呢?  我们还不难发现一部分投资者,由于没有严格的交易系统,本来是做着短线投机的打算,但不小心在追高的过程中被套在了高价股上,割肉舍不得,只得转向了长线持股的打算,希望有一天可以解套。如果持有的个股价格本来就偏高,又属于游资炒作性质,很难在后期再创新高,那么可能将永远的套在历史的高位,这完全违背了盈利的目的。  假如你真想进行一些长线投资的布局,就请拿出不受实际生活影响的闲钱,认真分析和寻找一只价值低估的个股,耐心的持股,不受市场影响,涨跌不必关心,或许数年之后你真能体会到长线投资的快乐,但你也不得不提前考虑好可能承受的亏损50%的可能。如果你发现一只从2008年至今涨了5倍的个股,还认为其有很大的上涨潜力,准备作为长线投资,笔者只能祝你好运,1年之内100万变成20万并非不可能。假如你是一名职业投资者,或许这种投资方式并不适合你。最可怕的就是,做着长线投资的打算,干着追涨杀跌的短线行为。  长线做不了,就变做短线,短线做不了,就变做长线,如此恍惚不定,是很难达到稳健获利的目的。这样的业余投资者在我们身边的确很多。
  (6)预测幻想,坚定多空  大多数业余投资者,甚至在市场里活跃多年的职业投资者都很喜欢预测,也很喜欢听别人预测,并在很多时候将这种预测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在2008年的牛市中其中不乏一些预言家、荐股师,有的人在媒体上成天吆喝,最后蒙对了,成名了,但在后面下跌时,又开始预测,3000点大底,1000点大底,又在2009年、2010年预测2500大底,4000点顶部,造成很多散户投资者亏损累累。  预测对了就成了股神,于是众人膜拜,互相追捧,预测错了,就骂爹骂娘,后悔不已。这些预测真的重要吗?与你的盈利目的真的有关系吗?如果我们的预测都是对的,炒股岂不成了坐着数钱的职业。  如果你认为某个价位是底部,而预测是对的,股价到了那个位置,盘面走势自然会告诉你,如果是顶部,盘面也自然会告诉你,所以跟着盘面走,根据不同盘面做好应对策略才是正道。  交易要有忧患意识,花90%时间预想失败,结果反而不会很糟糕。现实是往往是残酷的,而很多人做交易是很理想化的,总是预感自己买入的股票应该涨;跌了觉得是庄家洗盘,涨了觉得还要涨;而对如果不涨怎么处理想得很少,或基本没想。换一种预感,预期我们的当前交易是失败的,因此就会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当看到股价不向自己有利的方向波动时,就会尽可能早地采取措拖,而不是消极等待。一次重大的失败足以让你几年翻不过身来;下跌50%需要上涨100%来弥补;下跌80%需要上涨500%来弥补。纵然你的交易系统的总体概率是胜多败少,但对于每一次的当前交易来讲都有失败的可能;除非你不再交易,否则失败总会如影随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下可怕的错误;市场也不是比谁不犯错误,而是比谁能更快地改正错误。  你的交易体系中一定得有一个纠错机制赢多赢少并不重要,方法正确,少可以变成多,所谓积少成多;方法理念不正确,也可以积小亏为大亏,或干脆来个大亏,一蹶不振。
  控制风险的手段很多,笔者觉得最重要与最有效的有二条:  一是预期你的交易存在风险,而不是存在很大利润,以增强自己的安全防卫意识,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应提前想好应对策略。无论是在建仓阶段、持股阶段。在建仓过程中,如果在买入信号失灵时,跌破提前预设的止损价位,第一时间纠错,轻微亏损出局,耐性等待下一次介入机会。表面上看这些操作是发生了亏损或者不赚钱,而实际上是通过小的亏损换取下一次大的盈利,聪明老练的投资者一定深蕴其中之道,而事实上很多失败的投资者却对此不屑一顾。这也是其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二是应用时间离场的手段。比方,超短可以小时为持股时间单位,当2小时以内股价不向对你有利的方向波动时即要采取行动;波段可以以天为持股时间单位,当股价连续三天不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波动时即出局。笔者之所以强调使用时间止损止赢法,就是为了去除“再看看”的操作陋习,时间一到,立即收场,无论赢亏。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d
  mark  
  写的很好,就像巴菲特说的一样。  
  @lsyhmxk  控制风险的手段很多,笔者觉得最重要与最有效的有二条: 一是预期你的交易存在风险,而不是存在很大利润,以增强自己的安全防卫意识,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应提前想好应对策略。无论是在建仓阶段、持股阶段。在建...  -----------------------  Mark  [发自Android客户端-贝客悦读]
  记号了
  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具有鲜明管制特色的市场经济。关键要素(资金、土地)被政府管制,放开局部领域给民营资本是这种经济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导致庞大的民间资金在狭小的领域内撕杀——产能过剩、过度竞争几乎就是一种必然,另一方面导致手握关键要素的管制者获得极大的寻资空间。现在稍微大的民营企业没有一定的体制内的人脉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坦率的说,这样的经济模式下普通人的机会非常少。未来7-8年内,可能在三个领域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或者也可以说,这三个领域是未来最好的行业。  第一个是房地产。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目前人民币——土地——房地产已经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房地产与土地是人民币的基础支撑,反过来也可以这样理解。只要人民币不出大的问题,土地与房地产也没大的问题。房地产行业与普通行业比,从投资的角度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有金融杠杆。这里罗嗦一句,投资有大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投资偏好——这无可非议。但是,只会用自己的钱做投资是苯人,会用杠杆投资才算登堂入室。为什么?打一个简单比方,比如你有30万,计划开一个餐馆,什么装修、租金、固定资产、人员、流动资金加起来正好要30万,年收益是10%,你一年收入大致就是3万,这是没有杠杆的投资;假如你买下一套房产,你首付30万,贷款70万,假如房价年增长幅度也是10%,贷款利率是7%,那么你的收益就是3万+2万1=5万1,投资回报就是51%,这就是有杠杆的投资。(罗嗦一句,在房地产领域往往有个怪现象,越是穷人越是拼命多付首期,恨不得一分钱都不贷款,越是富人,越喜欢多贷款——这就是意识的差别),对消费者如此,对房地产投资商也是如此,为什么各个行业蜂拥进入地产领域,就是地产投资有杠杆,房地产项目从总投资收益比较其他领域并不算高,但是有杠杆,1个亿的项目只要3000万左右就可以撬动,哪怕总投资回报只有30%,资金回报也达到100%。  第二个领域是金融。如果我现在穿越到98年,我一定毫不犹豫投入地产领域。为什么?因为那时地产才起步,门槛低,操作空间大,是未来10年最好的领域。那么现在是2013年,怎么办?有条件的可以进入金融领域。因为现在的金融领域与98年的地产领域几乎一样——也是才起步,发展空间很大。(过去都是被国有资本垄断)目前金融改革已经拉开帷幕,对民间资金放开进入限制,利率市场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各种金融机构发展空间非常大:小贷、担保、PE、信托等等,就是银行业也有很多细分市场几乎都是处女地——比如社区银行等等/。  第三个是互联网。呵,互联网!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还在颠覆传统,它每时每刻都在创造新的可能!  举一个例子。过去传统的销售理念是什么?是渠道为王。谁能占据渠道谁就是老大,上游可以吃供应商,下游可以吃消费者,真是左右逢源。所以百货、电器等商场拼命拓展网点,结果电商一出,谁与争锋?2012掏宝就做了1万亿相当于全国社会消费品(不含地产)总额的1/7。逼着这些渠道老大们纷纷考虑转型。  互联网还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就是线下体验,线上购买——不清楚这个模式的自己去问你的女朋友。她们的消费模式是不是,在商场看好服装或者百货,回来上淘宝购买?这种模式从服装席卷到百货,从百货席卷到食品,从食品席卷到电器——总有一天会席卷到社会大部分行业。  最重要的是,现在互联网行业日趋成熟,过去是争流量——有流量就有投资者。后来大家发展流量很难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财富,现在都是做细分市场,都是做大数据。只有大数据才能真正转化为财富,才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第一个春天是电脑上网从流量计费到包时计费。可以预计的是,当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上网从从流量计费到包时计费时,互联网的第二个春天就会来临,所以,未来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空间很大,甚至可以说面临新一轮的洗牌格局——谁能占领移动终端,谁就会成为新的老大。比如,看过PPTV吗?就是在移动终端(主要是iPaD)广泛应用的电影网络,目前还在亏本,已经被百度以20亿人民币收购。  有兴趣的,可以考虑介入这些领域投资,没钱的可以考虑往这些领域发展,如果没钱也没发展机会的你可以多结识这些领域的朋友。  除了这三个领域,还有其他更好的机会吗?
  互联网金融?  因为银行有风险控制,要对老百姓的存款负责,贷款收不回来板子还是打在银行屁股上。而中小企业既缺乏足够的抵押品,又没有好看的经营指标——达不到银行的贷款条件,谁也不敢放款。  解决这个困境,只有2个办法:大数据与转型服务。首先,说说大数据。  什么是大数据。  举一个例子。比如你开了个小店,每天可以卖100件货,可以赚1000元。这个销售很稳定,至少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你突然缺钱,需要1万元流动资金。你又没有资产什么的可以做抵押。目前普通的金融机构是不可能给你贷款的。但是如果有一家金融机构掌握了你上述真实的经营数据,那么,它就很清楚——贷款1万给你风险不大,只要你10天就可以赚回来还上贷款了。那么它就有很可能在没有任何抵押物的情况下很快就可以给你贷款。这就是掌握了大数据的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好吧,现在阿里巴巴正在做的就是这样的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为核心竞争力的互联网金融。当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不仅仅是大数据,还有就是建立了一个共享的平台——这个平台已经突破了传统所谓网点的限制。传统的经营思路认为:企业要建立更多的网点去覆盖更多的消费者,网点是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平台。好吧,互联网把这一切全颠覆了,所以,类似国美苏宁等纷纷考虑转型,对金融机构的冲击也是一样——当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建立后,有多少甚至是有没有实体网点都成了浮云,互联网到达那里,那里就是网点!  这里多罗嗦一句。大数据让金融机构更细致更全面的了解中小企业——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让金融机构更全面了解我们个人。想以后个人也能够享受普惠金融的服务吗?好吧,从现在开始养成一个消费尽量刷卡少用现金的好习惯吧!
  互联网地产  前面说到,互联网大发展产生了全新的消费模式:线下体验,线上购买——就是消费者在实体店中选好产品,回家上网购买。这种消费模式从服装席卷到百货,从日化用品席卷到电器。潮流所向真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那么?为什么没有席卷到房地产?  原因很简单,能够纳入这种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模式的商品一定是标准品——请记住这个“标准品”——产品因为品牌、型号确定到那里买都一样,那么网购的低成本优势——也就是价格优势就成了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为什么传统的百货业纷纷转型的根本原因!包括现在商业中心也纷纷开始转型——怎么转?逐步缩小传统百货、服装容易被网购替代的业态,扩大体验式商业的份额——体验式商业是不可能被网购替代的商业形态。  什么体验式商业?比如餐饮、电影、书吧、休闲娱乐等等。所以,同鞋们准备投资开个店什么的一定要往这个方向靠,这才是有前途的,至于开服装店什么的都是浮云——只要是标准商品除非你能做出独特的体验服务,否则早晚都是死。这是大势!想想马云与王建林打赌真好笑。2大佬忽悠大家的,偏偏一大帮人跟着起哄。  说说地产,房地产不是标准品,房子——哪怕是同一栋房子,朝向、户型、楼层、面积都不同,使用价值也大不一样,所以直接做网购很难。但也不是没有突破口。想想搜房不过起步早一点,做了个房地产信息网站,现在在纽交所已经市值20亿美元。就这样一个号称行业网站的老大给竞争者留下太多的空间,比如,它没有大数据,它对客户的粘连度非常差;它还没有占领移动终端平台等等。如果你能创造一个模式,把房地产产品标准化,那你也许就可以超越搜房成为互联网地产新的老大。或者如果你能占据移动终端,你也可能成为新的老大;或者你设计一种模式掌握客户的大数据,你更有希望成为老大。  因为没有老大,因为有太多空间,所以这个互联网地产才充满想象力。这也是跨界的魅力。以中国天文数字的人口规模,当你跨界哪怕创造出一个非常小的细分市场时,这个市场也足够了
  关于美国计划缩减QE问题。  缩减QE,主要原因只能是:美国经济复苏,已经不需要量化宽松来继续刺激经济。美国经济复苏加上缩减QE,那么必然带来美圆坚挺,黄金要悲催了。  对我们的影响大致有两个方面:第一,招商更难了,因为热钱一大部分会回流美国。第二,美国经济复苏会带来国际大宗产品上涨——比如石油。好吧,我们的汽油又要涨价了。  当然,缩减QE有个技术性问题,怎么缩减?什么节奏?缩减幅度?这些对市场的信心影响也很大。连带对我们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
  人们经常试图搞清一个问题:  “大盘后市如何?”“某股后市如何?”  这个问题就象是“下个月3号会下雨还是天晴?”一样高深莫测。  稍微对易经、量子理论或者系统论有所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未来在成为现在之前,永远是不确定的,存在多种可能的演化结果。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人择原理:  人择宇宙学原理(简称人择原理)由鲍罗和泰伯拉提出。人择原理其中又分为弱的人择原理和强的人择原理。弱人择原理认为人们生存在众多个宇宙演化模型中一个,假如我们不是身处当前这模型,即宇宙会以不同方式演化,我们也不会在这里。比方说,假设宇宙比当前炽热得多或稠密得多,星系就不能形成;假如引力的强度和我们的观测值大不相同,行星系统就不能形成,或不适合于我们所知的生命形式存在。现已查明,地球的年龄和天文学家发现的最老恒星或星系的年龄相仿(顶多差4倍),这毕竟是一个惊人的符合。人择宇宙学原理用“许可”来解释这种相似性。宇宙本来可以比它实际的情形不规则和无序得多。人择宇宙学原理断言,若是那样的话,各种条件就不能容许生命存在了。因此,作为观察者,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宇宙中,并且这个宇宙必须是均匀各向同性的。  简而言之: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另外一个样子?那是因为你在观察,只有这个样子的世界才刚好出现这么一个你,另外一个样子的世界里面并没有你。也就是说,世界并不是独立于你之外,世界本来就是与你一体的。  你为什么刚好在炒股,而股市为什么总是以暴涨暴跌来玩弄你?不是股市他自己喜欢暴涨暴跌,而是因为有你我他众多充满动物精神的人的参与,才导致了他的暴涨暴跌。不是股市喜欢玩弄你,而是你选择了被股市玩弄。人不过是较为高级的动物,受到伤害威胁时会逃跑,获得胜利时会耀武扬威。当股市持续下跌,投资者亏损累累时,动物本能会令人的皮质醇分泌过多,心理压力巨大,对失去财富与幸福的恐惧感大增,从而导致非理性的悲观与胆怯。就好比有一个人每次见到你都要打你,而你却打不过他,那么每次看到他你最想做的事就是逃跑!反过来,当投市持续上涨时,投资者获利丰厚,感觉自己将要成为世界的主宰,动物本能会令睾固酮分泌过多,行为开始亢奋,冒险精神高涨,恨不得占有全世界所有的财富,从而导致非理性的乐观与贪婪。因此,如果没有一个客观的价值评估和买卖标准,只是凭感觉和所谓的预测来投资,人必然受到动物本能的制约,在本该贪婪的时候恐惧,在本该恐惧的时候贪婪,陷自己于极度危险之境地。  投资者若想要战胜市场,必须超越动物本能的控制,超越恐惧与贪婪,而这只有系统交易可以胜任。选择什么样的股票为交易对象,在什么时机买入什么时机卖出,都必须依靠超越感觉的客观标准。正确的交易不需要预测,只需要执行。符合系统条件则买入,不符合则等待,这样长期下来,一个能适应市场的系统必然助投资者持续稳健获利,而 “高成长,低估值,周飞龙”价值成长投资系统,就是一个经过美国上百年证券史和中国20年证券史检验的有效系统。但是,这样一套系统要发挥效用,执行力是关键,不能让感觉、预测、恐惧、贪婪阻止自己执行系统信号。  因此,什么样的股票满足系统要求要比预测后市涨跌更有意义。
  人们经常试图搞清一个问题:  “大盘后市如何?”“某股后市如何?”  这个问题就象是“下个月3号会下雨还是天晴?”一样高深莫测。  稍微对易经、量子理论或者系统论有所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未来在成为现在之前,永远是不确定的,存在多种可能的演化结果。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人择原理:  人择宇宙学原理(简称人择原理)由鲍罗和泰伯拉提出。人择原理其中又分为弱的人择原理和强的人择原理。弱人择原理认为人们生存在众多个宇宙演化模型中一个,假如我们不是身处当前这模型,即宇宙会以不同方式演化,我们也不会在这里。比方说,假设宇宙比当前炽热得多或稠密得多,星系就不能形成;假如引力的强度和我们的观测值大不相同,行星系统就不能形成,或不适合于我们所知的生命形式存在。现已查明,地球的年龄和天文学家发现的最老恒星或星系的年龄相仿(顶多差4倍),这毕竟是一个惊人的符合。人择宇宙学原理用“许可”来解释这种相似性。宇宙本来可以比它实际的情形不规则和无序得多。人择宇宙学原理断言,若是那样的话,各种条件就不能容许生命存在了。因此,作为观察者,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宇宙中,并且这个宇宙必须是均匀各向同性的。  简而言之: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另外一个样子?那是因为你在观察,只有这个样子的世界才刚好出现这么一个你,另外一个样子的世界里面并没有你。也就是说,世界并不是独立于你之外,世界本来就是与你一体的。  你为什么刚好在炒股,而股市为什么总是以暴涨暴跌来玩弄你?不是股市他自己喜欢暴涨暴跌,而是因为有你我他众多充满动物精神的人的参与,才导致了他的暴涨暴跌。不是股市喜欢玩弄你,而是你选择了被股市玩弄。人不过是较为高级的动物,受到伤害威胁时会逃跑,获得胜利时会耀武扬威。当股市持续下跌,投资者亏损累累时,动物本能会令人的皮质醇分泌过多,心理压力巨大,对失去财富与幸福的恐惧感大增,从而导致非理性的悲观与胆怯。就好比有一个人每次见到你都要打你,而你却打不过他,那么每次看到他你最想做的事就是逃跑!反过来,当投市持续上涨时,投资者获利丰厚,感觉自己将要成为世界的主宰,动物本能会令睾固酮分泌过多,行为开始亢奋,冒险精神高涨,恨不得占有全世界所有的财富,从而导致非理性的乐观与贪婪。因此,如果没有一个客观的价值评估和买卖标准,只是凭感觉和所谓的预测来投资,人必然受到动物本能的制约,在本该贪婪的时候恐惧,在本该恐惧的时候贪婪,陷自己于极度危险之境地。  投资者若想要战胜市场,必须超越动物本能的控制,超越恐惧与贪婪,而这只有系统交易可以胜任。选择什么样的股票为交易对象,在什么时机买入什么时机卖出,都必须依靠超越感觉的客观标准。正确的交易不需要预测,只需要执行。符合系统条件则买入,不符合则等待,这样长期下来,一个能适应市场的系统必然助投资者持续稳健获利,而 “高成长,低估值,周飞龙”价值成长投资系统,就是一个经过美国上百年证券史和中国20年证券史检验的有效系统。但是,这样一套系统要发挥效用,执行力是关键,不能让感觉、预测、恐惧、贪婪阻止自己执行系统信号。  因此,什么样的股票满足系统要求要比预测后市涨跌更有意义。
  炒股的,只有一个目的:赚钱  赚钱的背后是一个人的:贪欲
人有贪欲是不错,这是人的本性  那么,如何认识自己的贪欲,俗话说:贪得无厌 ,贪欲能激发人的积极性,正如人走路一样,总有累的时候,所以赚钱并不是一直在赚钱,如何把握呢?  股市中的捷径不是人人都能走的,特别是下跌市中的操作,一般情况下,做的越多就越亏,劝大家一句,上涨时候拿股票,下跌时候拿钞票才是正确的操作,不能做的时候就不要做!而不是挖空心思去找什么逆势上扬的股票,还想满仓?  想在股市中赚钱,首先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傻瓜,用最笨的操作,做最笨的事,不要总希望自己比股市更聪明,总会有回报的,不然最后你只会得到一句话:因为他是一个聪明人,聪明人总是不肯老老实实的做中线,老是喜欢做短线,但是短线老是不赚钱,所以最后被股市扫地出门。  有时候空仓比什么操作都正确,比如说现在的中小创业板,为什么不空仓或至少轻仓呢?学会当傻瓜有时候比装聪明要重要的多。
  对于自己以往的交易,是否对于以后的操作有用呢?  答案是肯定的:学会整理交易记录!  我们的失败,如果正确地加以利用,将会成为宝贵的财富,它其实是我们进阶的基石。  保存一份详细的市场记录,务必重视这个简单却有效的方法。首先,我们拿出所有的交易单,哪怕它惨不忍睹。然后记下每一笔损失的交易的所有的细节——交易日期、币种代码、开仓价格、平仓价格、交易理由、注意事项等等。  研究和分析每一个失败的决定,找出许多次重复的同样的错误。然后开始把这些错误归在不同的类别,如“进场太早”、“精神过度紧张”、“持有太久”、“仓位过大”等等。完成这个工作之后,我们会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以及补救的方法——我们会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交易方式。  然后找出数量最多的一类错误,开始清洗错误。我们对这一类错误实行严密的监控和消灭,直至这类错误完全消失,然后我们再开始消灭第二个经常犯的错误。依次类推。当我们把这些危害我们交易的错误,一个个消除的时候,获利会自然而然到来。想想给电脑Windows系统打补丁和装杀毒软件的情形,道理是一样的。  通过这样一个跟踪我们的错误的全过程,我们会明白哪些事情是不应当做的。随着我们不断地否定我们的错误,我们对交易会精通。不要忽视这个简单的记交易日记的举措,有了它,我们对待交易的针对性会大大加强,从而事半功倍地解决问题。
  人生短短几十年,没有哪一样不要钱。来到股市上,日思夜想把钱要,为钱疯狂为股痴,挨冻受饿也没关系。非常努力非常敬业,可结果是亏多赢少,郁闷多过开心。正如《股民十大赢家实战系统》书中总结的那样:应正确看待亏损,亏损其实是交易的必要成本,做任何产品都先要购买设备和原料,况且是在和5500万有效交易账户展开竞争。与其他交易者相比没有任何优势,获胜概率自然为0。不赢,自然就亏了。想通了,就明白了:亏损是绝对的,获利是偶然的。那如何从亏损的死亡阵地上冲出一条血路来呢?请看下列步骤。  第一步:寻找师傅  先贤苏格拉第说,我只知道自己很无知。韦尔奇说,要全球寻师。乔布斯说,要有初学者心态。巴菲特说,自己是80%的格雷厄姆和20%的费雪。放眼全球证券交易,当下做得最好的有巴菲特。索罗斯。西蒙斯。戴利奥。伊坎。保尔森,他们代表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巴菲特擅长企业估值并用折扣价来购买,索罗斯关注区域。行业。个体经济的不均衡性并只做最好和最坏这两极,西蒙斯拿统计模型在超速计算机上运行并从活跃股中获取微利,戴利奥靠五步骤进程和alpha覆盖法运用计算机在大约100个不同类别里寻找世界各地的赢利机会,伊坎研究公司结构和运营情况并从中发现公司股价和资产实际价值之间存在的差异,保尔森喜欢海量收集财务信息自己分析并在美国次贷危机中一战成名为华尔街空神。2011年全球对冲基金经理收入排行榜中,第一名戴利奥30亿美元,第二名西蒙斯21亿美元。这么多大师,总有一个让你心醉。  第二步:训练思维  人的年龄应分为自然年龄。心理年龄和思维年龄。现在出生的小孩与2千年前出生的小孩应没有太多差异,后天训练和环境差异造就了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差异。有一个问题,普通人与巴菲特差异在哪里?从人体外观看差异并不大,真正的差异在思维。巴菲特的孩子说世界上最聪明人不是巴菲特,而是巴菲特的长期合伙人芒格。芒格有100种思维模型和492个投资决策细节,他一生研究人类失败的原因,持续不断地收集并研究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著名失败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作出正确决策前的检查清单,这使他在人生、事业的决策上几乎从不犯重大错误。巴菲特说,在芒格的指导下我由猿进化到人了。索罗斯认为人类的认知存在天然缺陷,每个人都会犯错,关键是改错态度。现在学校考试的全是有标准答案的知识点,而对思维考核没有具体量化指标。问题来了,社会生活中大量出现高学历大名校的精英人才头脑中只有知识没有思维,离开有答案的老师独立置身于社会中茫然不知所措,除了背诵教条什么也不会,最后归于平庸。学文的不懂理科,学理的不懂工程,学工的不会实际操作。好不容易来个文理兼修,既懂谋略又长于实际运作的大腕,却因忽视法学修练而坠入监狱,毁掉一世英明。普通人使用1维思维:上涨,聪明人使用2维思维:上涨和下跌,大师使用4维思维:上涨。下跌。历史和未来。如果普通人尝试使用4维思维,那普通人就慢慢变成了大师。  第三步:完善人格  在交易中,资金就是士兵,模型就是武器,对错看输赢。交易时我就是将军,统帅千军万马或进攻或防守,全由我说了算。然而,交易又是高危职业,时常处于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的境地,要求交易者抗干扰能力强,永远保持清醒认识和独立判断。要成为进退有据的合格交易者,首先得向军事指挥官学习,修炼处变不惊。敢打硬仗的独立人格。军事智谋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要能区别哪些是能办到的,哪些是不能办到的。要学会面对现实,但决不能对自己的力量丧失信心。逃避现实而不是面对现实的那种军事观念注定是无用的而且将会是代价昂贵的。祈求上天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分辨此两者的智慧。改变了自己的思维角度,世界也会随之改变。只有能在任何条件下当机立断、大胆行动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刘伯承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在五行术中他把我军看成战争主体,把任务当作中心,把敌情看作前提,把时间和地形看作物质条件。交易中信息爆炸,真假难辨,陷阱多多。不要轻易相信任何天上掉馅饼的信息,除非自己反复验证过。跟随众人是人的天性,而独立判断。反复假说验证的工作方式是违背人性的,违背天性的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痛苦。难以持续的,正因为太难了,所以独立人格在芸芸众生中才是那么稀缺。应当练成一双慧眼,能快速识别谁是大师谁是水货,哪家公司投资机会多哪家公司机会少。需要持续修炼说“不”的勇气,大声地说,不分时间地点对象。不用管对方是名流还是权贵,只要违背常识违背逻辑,就立即说不。对别人说不,对自己更要超严厉地说不。  第四步:学习理论  股票理论已走过定性分析阶段,现正由量化分析阶段向生码通信系统解析阶段过渡。股票理论包括非系统股票理论和系统股票理论。非系统股票理论指单个独立的理论,没有将人和K线纳入到一个系统内来研究。系统股票理论把人和K线纳入到一个系统内来同时研究,指从目标到效果的全过程全维度全控制的理论。非系统理论如分离的元器件,单靠一个理论无法稳定赢利。系统理论如大规模集成电路,汇聚了解析框架。思维路由。心理控制。K线结构能级解析。交易作业步骤等。非系统理论全由外国人创建的,系统理论由中国人创建的。  1。非系统股票理论:包括有基本分析理论。价值投资理论。技术分析理论。趋势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形态理论。股市成长阶段论。股市周期循环论。信心理论。亚当理论。随机漫步理论。相反理论。黄金分割率理论。切线理论。前景理论。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资产选择理论。公司资本结构理论。市场动能理论。市场异象理论。反向投资策略。非稳定性理性投机理论。因素模型。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资本资产价格模型。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  2。系统股票理论:生码通信系统理论由生码通信五层模型、K线结构能级理论。人格进化阶梯模型。心理控制和标准化交易作业步骤等组成。
  第五步:模型解析  交易中,有一个问题需要彻底弄清楚,利润从哪里来的,亏损因何产生。环顾四周,鸡生蛋。蛋生鸡,母猪生小猪,大树旁边长小树,模具造产品。同理,赢利是从赢利模式造出来的,亏损是从亏损模式造出来的。核心问题来了,父本模型就是交易成败的关键。同为武器模型,可以生产老式步枪,也可以生产原子弹,但二者杀伤力相比就差太远了。西蒙斯获得模型的方法是靠一大堆数理博士用超级计算机从海量数据挖掘中得来。普通人可以从大师的经验。当下最先进的投资理论。长期解析涨幅冠军。持续反省交易得失而获得有效模型。没有模型,利润就是野种,难以持续稳定。要获得模型,必须要有解析模型的工具和思维架构。首要的是先放弃我想人思维模式,沉湎于希望的幻觉是人的本能,我想跌了7天应该涨了于是低买结果涨一天再跌7天,我想已经涨了20%应该跌了于是卖出结果还涨50%,买入股亏损后就乞求市场快点上涨好让自己早日解套。我想人模式一点也不靠谱,可我们就是非常喜欢它一刻也离不开它,习惯了。向市场乞求更是陷于封建迷信和幻术,终归会付出难以忍受的沉重代价。正确的交易思维模式应该是假说验证模式,一种科学家。工程师。军事家。企业家。法学家普遍使用的赢家工具。反复假说,持续验证,全球寻师,借助工具,终得模型。  交易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思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交易模型的大比拼。交易装备的火热竞争,意味着先升级先受益。不对称竞争在交易中体现得很突出,有的交易装备相当于长矛大刀,有的相当于老式步枪,有的相当于大炮,而有的掌握原子弹,胜负早在竞争前已经基本划定。拿大刀的想与握原子弹的搞比赛,用烽火台来传递信号的想与使用预警机来传递数据的同台竞技,比赛结果没有任何悬念。仔细审核一下,自己的交易装备在哪个层次?开放大局已定,国际化信息化系统化不可逆转,国家不停说要转变发展方式,对个人交易者来说唯有对交易模型升级升级再升级,随时将交易模型定格在最新的系统版本上,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升级慢了,受苦的只有自己。  第六步:精细训练  交易如同任何竞技项目一样,需要经典教材,优秀教练,但更重要的是要自己日复一日的大剂量训练。教材-训练-交易模式,如同学生上课-作业-考试一样,只听老师讲而不做大量作业,到考试时就会出现知识点交错混淆。交易练什么?初级阶段学知识,高级阶段练思维,终身修炼模型解析。你能清晰解析的,才是你的。无法清晰解析的,偶然所得,终会归还。交易很残酷很无情,但赢利却很有逻辑性,有知识有技能的赚无知识无技能的,学习得快的赚学得慢的,反应敏捷的赚动作迟缓的,多维思考的赚单维思考的,想得周到的赚没有想到的,控制能力强的赚控制能力弱的,知识全面的赚知识盲区太多的,有科学理性思维的赚封建迷信幻术的,有训练的赚无训练的,训练量大的赚训练量小的,熟悉的赚不熟悉的,模型质量高的赚模型质量低的,懂法理的赚自我任性的,修炼成系统的赚分离散乱的。精细训练1万小时10年交易时间,没有任何一位成功投资者可以随意减免。训练的终极目标是大脑能自动识别相似图形,并能快速做出反应。我们能准确区分周围环境的猫狗鼠树竹,那是因为我们大脑中存储有大量的识别体图片。  第七步:标准化交易作业步骤  每次交易前,都要对近月亏损的资金默哀3秒,为自己的冲动和无知作深深的忏悔。写交易日志时要想一想,上次交易是如何做的,交易过程中自己内心感受到了哪些以前从未有过的体验,赢利的关键是在哪几个节点上做得好,亏损的原因在哪些方面,为了未来能更稳定赢利还有哪些需要立即优化,发现了哪些知识盲点得赶快弥补。从自己以往的交易中去寻找赢利的路基,从书本上借鉴别人好的经验,步骤细节要点越多越好,不断优化持续完善,以期早日写成自己的交易标准,去和大师们比赛一番。“写”永远代替不了“做”,但通过不断写交易心得,可以帮助自己仔细梳理交易思路,重组优化交易流程,规范自己的交易行为,减少大量的交易失误和认知障碍,从而有效改善交易效果。好的交易模型,配合出色的交易流程,才会产生稳定的赢利效果。完全按照工业生产流水线模式,实现看板管理,量化控制。交易时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对手是除你以外的数千万人组成的巨型系统,自己的思维是有限维度,而市场却是无限维度,以有限维度对阵无限维度,难免有看不懂的无法解析的数据流,而这些数据流像巨大黑洞一般令人思维停滞心理瞬间崩溃。如何做好心理维护,让心理能从灾难性打击中快速恢复过来,这是每个交易者必修的功力。   结论:相信科学远离迷信,放弃我想人思维模式而使用假说验证理性模式,不管出身多么寒微知识多么贫乏昨天亏损多么惨重,只要今天愿与真相为伍与假说实验为伴以模型解析为利器,那赢利之路就在你脚下,股市就成了你的提款机。
  股票操作需要的 是
钝感   所谓的“钝感”,是与敏感相对的;所谓的“钝感力”,是指迟钝的能力。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保持钝感力要比敏感重要得多。钝感力可以使自身内心达到一种平衡,从而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相比于激进、张扬和刚强,具有深厚钝感力的人更容易在竞争激烈、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从而取得成功。因此,钝感力是一种独特的人生智慧。  总的来看,大多数人对投资都太过敏感,太过勤勉,基金经理可能更甚。他们以小时为限,调整投资组合,持续不断地监控所持有的投资组合,并常常以令人吃惊的频率迅速改变手中持有的股票,对市场先生每一瞬间设定的价格做出快速反应。他们耗费的成本是如此之高,以致消耗掉了任何增加的收益。他们完全被剧烈波动的股价所牵制,因乐观而买进,因悲观而卖出,亏损5%就可能立马滚蛋。于是,赢则大喜,输则大悲,夜夜不能成寐。  彼得?林奇是我最崇敬的投资家之一,曾经担任富达公司麦哲伦基金经理职务十三年。在此期间,他创造了投资年回报29%的出色业绩。彼得?林奇以勤勉专注、竭尽全力而著称。那时,他四处奔波,前后研究并买卖过15000只股票。每一两天就会拜访一家上市公司,每年超过400家。感觉“很累,压力大”,连家人也不常见面。46岁退休时满头白发而面容苍老,退休前只休过两次长假。有一点很显然,在投资的马拉松长跑中,特别是在激烈的基金管理行业里,像彼得?林奇这样的勤勉注定是很难长久坚持下去的。  更有甚者,一些大名鼎鼎的投资家,比如杰西?利维摩尔,他曾经用他的投机方法获得巨大的成功,最后却以同样的方法导致失败,并因为穷困而自杀。杰西?利维摩尔相当“勤奋”,对投机极端痴迷。杰西?利维摩尔的书我也拜读过,我曾经十分震撼下面这段话:“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在床上辗转反侧,反省自己为什么没有预见一段行情的到来。第二天一大早醒来,心里想出一个新点子。我几乎等不及天亮……”渡边淳一认为,在众多的钝感力中,核心代表是“睡得好”,这是一切活动和健康的基础。睡眠能力弱的人绝对无望胜过睡眠能力强的人,无论多么顽强的人,都会因为得不到睡眠而精神瓦解,乃至最终发疯。所以,杰西?利维摩尔的结局可想而知。  与之相反,另有一些投资者却能够做到内心平静而“夜夜安枕”。他们一般都很“保守”,保守到似乎很“迟钝”,但是他们中不少人都健康长寿,是投资界中的常青树。他们因为自身浑厚的钝感力在八九十岁甚至百岁时仍然活跃在投资一线。他们的名字可以列出一长串:菲利普?费雪、罗伊?纽伯格、约翰?邓普顿、沃尔特?施洛斯、欧文?卡恩、菲利普?凯睿、沃尔特?摩根……包括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先生。健康的身体一定充满了钝感力,因为它拥有顽强的适应能力。为什么这些人可以做到“夜夜安枕”?因为他们聚焦于企业的层面;拥有良好的性格,毫不焦躁地持有看好的股票;在自己的能力圈中做投资;等待好的投资机会出现,一旦出现,倾全力集中投资。同时,他们大都参悟到了人生和财富的终极问题,极度热爱自己的生活和梦想。他们长于独立思考、逆向思维和长线投资,始终热衷于脑力锻炼和身体锻炼的协调。菲利普?费雪的儿子肯尼斯回忆他的父亲,说菲利普?费雪与大多数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人相比,从来没有连续很长时间刻苦或者疯狂地工作。肯尼斯说,那时,菲利普?费雪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仍然在继续工作,他“有规律地睡眠,有时在下午,他会趴在办公桌上睡着”。  有人说,晚年的生活不适合柔弱的人。其实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投资。人性中的许多弱点,比如过度自信、锚固偏见、亏损厌恶、羊群效应、选择性记忆等等都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柔弱。柔弱者多敏感,甚至神经质,而敏感又与脆弱紧密相联。只有钝感力才显示出强韧,直至反脆弱。在投资领域,能够灵活和敏锐固然很好,但是并非只有灵活和敏锐是才能。能够“夜夜安枕”、不为市场波动而动摇的钝感力,才是在股票市场生存最重要的才能。
  散户心理学——一张图解释你为什么总是亏钱  受认知偏见影响,投资者的行为习惯恰恰是投资中最大的风险。“贪婪与恐惧”主宰着投资者的整个投资周期,最终的结果就是投资者们往往“高买低抛”。  啥也不说了,直接上图吧。  
  5种选牛股的经典图形:以下几个图形,股民不要单纯记忆图形,而应该找到趋势形成的原理,这样才能够反复使用,毕竟同样的图形出现概率很大,但规律却是反复出现   1.“双针探底”选牛股(例:驰宏锌锗)    图中①处,主力借助利空进行跌停板打压,然后两个探针下影线洗盘,同时配合着成交量的放出,可谓强悍了!主力这么做有2个原因:一是清洗散户出局,二是清洗别的中小机构出局。在股市,可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了。之后该股缓慢的再次爬出上升通道,这样的“双针探底”,强悍洗盘,正从另一个侧面暗示了该股日后将大牛!该股从这个“双针探底”之后,最大涨幅达到430%!  2.“炮坑洗盘”选牛股(例:桂柳工A、海南航空)这个类似战争时候打仗炮弹轰炸出来的“炮坑”,在股票技术上有特殊的实战含义:平台整理后拉升之前的洗盘!利用在这样的平台中轰炸出来的“炮坑”,我们可以寻找到想要的中线黑马牛股,同时结合个股的基本面情况去选股,有相当高的成功率!    “炮坑洗盘”是拉升之前的洗盘,碰到它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很多人很难忍受。如果我们忍受不了,第一次选择止损出局,是人之常情!但是,在其止跌之后,再次突破的良机出现时,我们可以选择再度介入!对股票,我们不应该因为它第一次使我们止损亏钱就痛恨它!股票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我们难以控制自己人性!但是,可以用纪律和技术来弥补人性的不足。    3.“尖底洗盘”选牛股(例:东方宝龙)“尖底洗盘”选中短线牛股!其实“尖底洗盘”也是拉升之前的洗盘,重点关注的是砸出尖底之后,构筑出了难得的连续小阳K线上爬走势,典型的洗盘之后修复K线形态,温和的放量,连续的小阳K线上涨,可以考虑介入!  
  4.“尖头画图”选牛股(例:王府井)图中①处,该股出现两次放量冲顶的技术特征,但奇怪的是,之后并没有出现疯狂破位下跌,而是在一定价格位置横盘不动,再慢慢地修复K线形态!翻查该股流通股东资料,,原来这里的放量是工银瑞信基金介入所导致的。工银瑞信基金的介入,则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其他老系派别的基金的阻击!在工银瑞信介入的其他个股当中,同样也遭遇了类似的阻击。不过,工银瑞信基金不愧是银行系的基金,后来这几只股,都有不错的上乘表现!如王府井、东阿阿胶等。    5.“仙人指路”选牛股(例:一汽夏利、G明珠)图中①处,长长的上影线突破前期高点,带有“试盘”的实战含义。出现这种“仙人指路”的试盘,后市必然会突破再创新高。其后的中阳K线吞并前面的小阴K线时,是一个介入的良机。    一根长长的上影线突破前期所有高点,典型上攻前的试盘行为,后市等待回调介入!结合其基本面的情况,该股是一中线白马股,这样的“仙人指路”组合,将会带来不错的中线收益的。  
  对股民来说,顺势而为是好的操作,不要提前也不能错后,毕竟资金是行情唯一的改变者,股民要跟随资金进行调仓和布局。  “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重外者拙”。这句话引子庄子的《至乐》,意思是用瓦片做赌注的人,赌技精巧,善于以小博大。用钱币下堵住的人,心里往往会产生担忧。用黄金做为堵住的人,赢少输多,发挥不出真正水平。如果心里有珍惜的念头,就特别注重内心以外的输赢。注重心外事物的,起内心就笨拙。  炒股何尝不是如此?有投资者特别注重盈亏,从而产生紧张情绪,一到真枪实弹就把平时学的东西忘的一干二净,忘记了趋势,忘记了技术储备,忘记了基本面。有这样一句股市谚语,“涨势形成则不得不涨,想跌很难。跌势形成则不得不跌,要涨更难"。因此,研究股票首先就要从趋势开始!    图中的个股具有典型的形态,庄家控盘手法既常规又狡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该股在B处正处于下降三角形中,时间周期为周线,朋友们都知道下降三角形属于下跌趋势中的一种整理形态,如果投资者单看K线形态很有可能被主力所欺骗!但遗憾的是区域A的成交量已将主力出卖,阳有力,阴无力,阳量大于阴量,这与大形态形成鲜明的反差。既然这样,肯定有一些投资者提前在箱底一线布局,但狡猾的主力却在C处,拉破箱底价格!形成三角形破位走势!正常来讲,破位后会引发大量筹码抛售,但C处的成交量在哪?筹码在谁手里?谁在控盘?  其实这些问题已经给出答案。我们接着往下看,D处突破三角形压力!趋势突破后,更多的散户以及游资都会发觉此股的强势,于是主力开始为最后的拉升做洗盘和收集筹码动作,两周缩量阴跌并跌破突破时的阳线!(这时需要注意两点:阴阳量对比、三角形上轨支撑)优秀的股票和庄家会在合适的时候遵循趋势,因为在合适的位置只需要庄家点一把火就可以使股票大涨,何乐而不为呢?  E处的均线完全多头发散,每一条均线就像一匹骏马,向上的力量越多,拉升就越轻松,此时每一次调整都是介入的机会。F处个股用超级放量阳突破历史新高,解放全人类!此股随后在缩量回踩历史高点后,再次形成一波超过30%的拉升。
  价量关系是判断行情性质的关键,分析各种成交量形态的形成原理,找出主力在拉升股价中形成的特定成交量形态,就可以判断个股行情的性质。价格是由成交量堆积而成的,有量才有价  以下是几种强庄吸筹的成交量形态,以形态特征这里分别简称为:A量、C量、V量、I量,下面来逐一分析            
  长期赚钱靠赢利模式  对股民来说,偶有赢利,乃至大赢并不难,那靠运气。而长期赚钱的赢利模式,并不是靠概率来求胜的,而是靠风险收益比来求胜的。对于短线交易而言,一般来讲还是很考究操作成功率的。好的操作成功率也有利于稳定交易心态。  这三条中最难做到的是绝不大亏。交易很顺的时候容易放松警惕,稍有疏忽,灾难临头。而交易不顺的时候,也容易求胜心切,反而造成重亏。  觉得得大亏是交易的恶性顽疾,非下大功夫去除不可。以下几点是容易造成大亏的主因:  1、迷信技术:这是初学技术分析或自以为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技术分析高招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在玉名看来,有些问题技术分析根本就解决不了,只能靠策略来调控和平衡;但有些人对技术分析非常执迷,主力想干什么活,他全能分析出来,而且坚信不疑;我经常听人说----“反正庄家在里面没出来,成本是20,我18块买怕什么,庄家成本是20,我不怕它不拉。”类似的谈论相信他们都听到过,其实,庄家成本是多少你的判断依据有效吗?有效的概率是多大?根据是什么?即便有效,如果不是100%的概率,那也得防着点,是吗?再退一步说,即便你的评测是100%有效的,即便你的推断也是正确的,可是你知道还有放弃一说吗,弃庄了,或资金链断了不做了。还能再退一步去想,也可以说即便我准备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业投资者为什么还亏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