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瘾最严重的症状怎么办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孩子高三这一年是孩子最为关键的一年,如果孩子出现网瘾的情况,单单是屏蔽上网功能只能治标不治本。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事帮助孩子克服网瘾。如果强制性的解决孩子的上网习惯容易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李锋教育】的专家建议对于现阶段家长首先要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现在已经到了高中学习的冲刺阶段。这时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在这一阶段孩子主要是以学习为主,并且压力比较大。所以作为父母应该适当的带孩子做一些减压的活动,积极的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等等,转移孩子在手机上的注意力。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在高三这一阶段孩子的特点相对比较鲜明,作为家长教育孩子可以从孩子的特点入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尽量避免触及孩子比较敏感的话题。如您所说的可以给孩子换一部非智能手机使用。多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果是智能机 就把系统破坏掉 就可以

  小强(化名)今年16岁,是定远县一名高一学生。然而从去年年底至今,他却不愿意上学,天天宅在家沉迷手机游戏,任凭家人怎么劝说都不管用。小强父亲魏先生说,有时候儿子在家一天就吃一顿饭,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2个月。看到儿子沉迷手机游戏,无奈之下,小强母亲把儿子带到合肥一家企业上班,看能否用这种办法让儿子戒掉手机瘾,工作半年再回学校。
  沉迷游戏:不给手机孩子就气摔东西
  魏先生说,孩子平时性格比较内向,过去父子俩还有交流,大约从三四年前开始儿子基本上不跟他讲话。即便两人在家面对面,也像陌生人一样没话说。
  “可能也和我跟他妈妈以前常吵架有关。”魏先生认为,妻子太宠着儿子了,而他对儿子比较严格,为此儿子对他产生偏见。即便父子俩疏于沟通,但是魏先生对儿子的成长非常关心,最近这段时间他对孩子发生的变化很担心。
  去年9月,小强开始上高一,他提出要买个新手机,遭到父亲魏先生拒绝。魏先生认为,孩子刚上高一,担心会影响学业。但是小强很坚持,还对母亲说,“如果不帮我买手机,你永远别想看到我。”小强母亲刘女士拗不过,最终还是给儿子买了新手机。谁知有了新手机后,小强逐渐沉迷手机游戏不能自拔。
  “他玩《王者荣耀》上瘾了,不想念书。”刘女士说,上初中的时候儿子成绩还可以,刚上高一时考试都还不错。但是自从迷恋手机游戏,学习成绩逐渐下降。
  尽管刘女士在县城边打工边陪读,但也管不住小强玩手机。更让她担心的是,儿子学习成绩下降后,产生了厌学情绪,“学习变差了,他就更不想念了。”从去年期末开始,小强就不愿意去上学。今年年后开学,任凭家人怎么劝说,他都不去学校。
  “天天不出门,就在家玩手机游戏,玩到夜里12点,(凌晨)1点。”魏先生也想了各种办法,希望能戒掉孩子手机游戏瘾,但都没效果。“他只和年龄差不多的小孩讲话,和长辈基本没话说。”魏先生说,有一回他偷偷将儿子的手机藏起来,谁知儿子找不到手机,在家发脾气,还摔东西。
  家长无奈:先让孩子上半年班再回学校
  “你要问他,他就不吱声。要讲他,他就跟你呛。老把他放家里也不行,就带他到厂里了。”刘女士近日把孩子从定远带到合肥一家企业打工,看能否通过这种办法让他戒掉手机游戏瘾。
  “上班不准玩手机。这两天他就没玩,好多了,他也能跟我讲点话了。”不过刘女士还是想让儿子能回去读书,“干两天了,问他能不能干下来,他说能。我家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大的(儿子)都考上大学了,我也想让小的念书。他也说了,干半年再回学校。”
  魏先生说,目前只是权宜之计,以后还是希望儿子能重返课堂,好好读书,才有更好的出路。
  心理专家:手机网瘾不是戒掉而是替代掉
  “人在16岁的时候,心理状态还不够稳定,自我设计摇摆不定,自我认同比较模糊。这个时候如果身边没有一个很好的心理资源,那他有可能求助于网络,在网络或者手机游戏里找到虚拟的精神归属感和抱持感。”合肥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安徽省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林林认为,手机网瘾不
  是戒掉,而是替代掉的。
  林林说,从小强的情况来
  看,父母亲做了很多努力,也
  看到了他们的用心良苦。但
  是让孩子进厂上班,可能短时
  间解决了行为的问题,但这只是临时做一种替代,而不是人生的一个长期规划。
  林林表示,首先,父母要给孩子一个自我设计感,十年后会有什么工作,在哪个城市生活,让孩子树立一个目标。其次,家长应要做好沟通和引导,对孩子给予认同和肯定,并给孩子一种自主的氛围,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认知。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钟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瘾最严重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