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VR一体机三星美版和国行区别有什么区别?

Oculus GO“国行版” 既视感:1499 元的小米 VR 一体机值得吗?_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Oculus GO“国行版” 既视感:1499 元的小米 VR 一体机值得吗?
原创| 15:51:52
在电影《头号玩家》里,泰伊 · 谢里丹通过 VR 眼镜畅游虚拟世界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该电影也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在全球拿下了超过 100 亿美元的票房,成功超越了同期上线的《环太平洋 2》并夺得了 “全球票房冠军” 宝座。▲电影《头号玩家》海报电影的成功,自然也重新带动了大家对 VR(虚拟现实)技术的讨论。“如何能像主角一样随时随地在虚拟世界里过关斩将?”、“在现实当中,又有没有 VR 装置能和千里之外的朋友一起联机打怪呢?”,诸如此类的疑问,成为了不少社交论坛和网站的热议话题。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能随时上线的 VR 设备吗?答案是——有的。VR 技术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硬件或是软件配套都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在索尼、Google、小米、HTC、Oculus 等硬件制造和互联网企业的驱动下,VR 装置在近年来也从售价高昂的小众市场消费品,逐渐通过改变硬件策略和定价方式 “转型” 成为了适合大众消费的娱乐设备。在评测开始前,我简单整理了一下目前市场上的主流 VR 装置类型,有以下三种:简易 VR 装置。Google Cardboard 是这类设备的佼佼者,用户只需自备一手机、拼好纸盒就能开始体验 VR 带来的乐趣。简易装置的好处是售价便宜,但其缺点也有很多,诸如佩戴不舒适、体验一般、容易造成眩晕等等。▲图片来自:Tested外接 PC 端 VR 装置是目前体验最佳的 VR 娱乐方式 ,其中知名的有 HTC Vive、索尼 PSVR 等。借助室内定位技术和强劲的主机性能支持,PC 端 VR 能给用户带来比简易 VR 更强的沉浸感和游戏体验。但,使用这类 VR 设备您得提前做好至少 3 个准备——有一台高配置的电脑主机、忍受数根传输线的缠绕、以及拥有一件空间足够大的房间。▲HTC Vive 图片来自:The Verge“VR 一体机” 是介乎于前面两者之间的方案。相比于简易装置,VR 一体机的硬件配置更高,佩戴更舒适;而相对与 PC VR,用户能解开线缆的束搏和场地限制,以较低的成本来随时随地不限场地 “上线” 虚拟世界。图源:ichih在今年初,小米和 Oculus、FaceBook 联合打造了一款名为 Oculus Go 的 VR 一体机,并以 199 美元的售价获得大众用户的青睐。数月后,他们将 Oculus Go 的姐妹款带到了国内,并将其命名为 “小米 VR 一体机”。今天,我们就拿到了小米在国内新发布的这款 VR 设备,也给它装上了不少游戏,下面我们不妨通过图文来看下它的表现到底如何。对比 Oculus Go,小米的 “国行版” 也有些不同早在今年年初的 CES 2018 大会上,小米和 Oculus 就已经对外宣布双方已达成合作,并在今年上半年内共同推出 Oculus Go 及其在中国地区发售的版本。而作为合作一方的小米除了担当新设备的生产任务外,还将负责在国内推出 “国行版” 的 Oculus Go。因此,作为 “系出同门” 同时也是后辈的小米 VR 一体机自然也在外观设计上与 Oculus Go 有着 99% 的相似。除了正面 Logo 从 Oculus Go 上的 “Oculus” 换成了 “MI” 标以外,将两者的 Logo 遮住后,实际上两款设备在设计上的区别也就只剩下机身配色而已。 为了区别于 Oculus Go 的全灰色机身,小米 VR 一体机用上了 “白 + 灰” 的配色方案。同时,原本在 Oculus Go 侧旁的小米标志也被移到了一体机的正面,取而代之的则是 Oculus 的标志。在上周的专访中,小米唐沐和 Hugo Barra 向大家介绍了两家公司的合作原因,“互补短长” 成为了两家公司合作发展的契机。包装盒内配备了一个体感手柄,主体造型同样和 Oculus Go 所配套的一致(配色为 “白 + 灰”),按钮功能也一样——圆形部分为触控板,往下为返回、主页键,手柄正前方也有一个 “确认” 键。需要一提的是,由于目前游戏库里已经有不少射击、惊悚类游戏,安全起见,建议在游玩时还是将手绳给圈上吧。包装内除了主机、手柄和手绳,还会配备一根数据线、充电头、给戴眼镜用户使用的橡胶框以及手柄用的五号电池。机身主要由 3 个部分、3 种材质拼接而成,分别为正面的铝合金主机、粗砂加工的塑料一体机机身和海绵面罩。唐沐介绍,为了防止国内玩家在游戏时可能会遇到的鼻托漏光问题,小米在 Oculus Go 的基础上针对亚洲人脸型特征对内衬海绵进行了重塑定制。根据 10 位随机佩戴者的反馈,一体机的佩戴感还算舒适,鼻梁位置的漏光情况也能够在适当调节绑带后得到解决。而至于戴眼镜的用户,在试玩时其实也无需脱下眼镜戴上一体机,因为主机内的空间足够支持玩家带着眼镜游戏。松紧带是 VR 头盔的必备配件了,这里没有太多特别要说的地方,当然大家也无需担心松紧带的长度。因为在实测时,即便我将头盔套在一个体重 200 斤的成年人头上,其长度也是也绰绰有余。手柄看上去不小,但实际上只有巴掌这么大,且重量较轻,拿在手上还是比较舒服的。不过可能是由于电源或空间上的限制(当然成本控制也有着一定因素),手柄并没有内置震动模块。因此,作为用户能 “摸” 到游戏的唯一途径,若下一代的手柄能提供震动功能、电源方式改为充电,相信游戏的体验也会更完美一些。比方说,像任天堂 Switch 的 Joy-Con 手柄上的 HD 震动,就是个很好游戏交互例子。机身共有 3 个按键和 2 个接口,分别位于顶部的电源键,以及旁边的音量大小键,长按 “电源 + 音量键减” 可以截图、在程序运行时长按手柄上的 “返回” 键,能选择录屏功能。3.5mm 耳机插孔和 Micro-USB 接口被布置在主机左侧,其实无论是按键还是接孔,这些布局都和现在的手机相似,也难怪在发布会上雷军会说,“VR 主机就是一台高性能手机”。另外,一体机是支持扬声播放的,但在机身上我们并没有找到任何用于播放声音的明孔。其实主机两旁的中空管就是声音的导管,能带来 360 度的环绕音效。但若是想在嘈杂的地方进行完全沉浸的体验 VR 游戏,还是建议大家插上耳机吧,第一是能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其次是外放不会吵到别人。当然,在公众场合玩 VR 得有个被人 “哈哈哈哈” 的心理准备,因为在别人眼里,会是这么一番景象…资源无需担心,体验仍有进步空间手机端装好《小米 VR》客户端,配对好 VR 一体机,就可以通过客户端给一体机下载和管理视频和游戏。绑定支付宝后,便可以下载付费内容了。一体机内的主页分为三个部分,最顶端的是主机电量、手柄电量、时间和网络的状态栏。中间大图是热门游戏的推广信息,点击进入详细页。最下面一栏是已安装程序列表,系统默认安卓应用商店、视频中心、SKYBOX 本地播放器、多人影院。▲ 《小米 VR》客户端首次进入应用商店时,小米会赠送一个价值 168 元的游戏礼包,里面包括了像《魔轨飞车》、《超现实帝国》等 VR 大作,同时还会推荐像优酷 VR Pro、爱奇艺 VR 等影视平台的客户端。▲ 《超现实帝国》游戏截图有趣的是,当我在线观看电影时,场景会被自动切换到四周无人的 “影院模式”,让人仿佛就像是独自一人在电影院看深夜场一样(当然如果有个伴能一起看的话就更好了)。▲ 在 “电影院” 看世界杯精彩瞬间在我使用小米 VR 一体机的这两周时间里,我发现小米的 VR 资源库内容也在不断增加。比方说最近加入了《引导冥想》和《灵域 VR》,前者是一个 VR 类 “静心” 程序,免费下载,我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会打开听听、后者是爱奇艺出品的一款二次元 VR 游戏。对了,喜欢惊悚类游戏的玩家,可以试试挑战《梦魇》和《庄园惊魂》,体验挺不错。不过,尽管娱乐资源库在小米和 Oculus 的推动下得以大量填充。但我们也不可忽视一些体验上的问题,或者说是不足。比方说,虽然小米 VR 一体机所配备的是一块 Fast-Switch 2K 显示屏,但由于 VR 透镜的物理原因,其显示效果仍然有着不可避免的颗粒感出现。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屏幕的屏闪情况也较为明显,建议玩家们在持续体验 20 分钟后,取走设备休息下眼睛。此外,在播放部分非高分辨率的 VR 视频时,屏幕的画质体验也会打上折扣。续航 / 发热情况既然有着相当不错的便携性和娱乐资源加持,那么小米 VR 一体机的续航能力可以胜任我在午休时间、甚至飞行途中玩一会游戏、看一部电影的需求吗?尽管小米在发布会上没有对外公布过 VR 一体机的电池容量和续航性能,但我们也能从官网给出的参数页中了解到电池的相关信息。从官网的产品参数页中,我们能看到,官方给出的电池容量是 2600mAh。这个数值其实无论是在手机还是 VR 领域里,都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并不算很大。为了直观呈现设备的续航性能,我们对其进行了游戏和影片实测。在实测中,我们通过大型 VR 游戏 《超现实帝国》在 23:32 开始进行测试(此时设备电量为 71%);连续游戏 30 分钟后,消耗电量 28%,电池剩余 43 %。由此估算, 小米 VR 一体机的持续游戏时间大约能有 2.5 小时;持续电影播放时续航时长会长一点,大约会在 3 小时,也能支持 2 部电影的播放了。当然,2600mAh 的续航时间够不够呢?得看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对于一个只是用 VR 打发碎片时间的玩家而言,一体机的续航性能绰绰有余;但若是完全把 VR 当游戏机玩,肯定也免不了一天一充、甚至二充的情况(0% ~ 100% 的充电时间约 1 小时 37 分钟)。说完续航,再说说另一个问题——发热明显吗?小米 VR 一体机的主机内部配备了一套 U 型管散热系统,顾名思义其作用就是为高压运行下的元器件进行最大程度上的散热。在前面测试续航的同时,我顺便也记录下了设备的发热情况。在游戏运行 15 分钟后,一体机金属主机部分会有 30 摄氏度的发热。运行 30 分钟后,金属部分的温度会达到 33~35 摄氏度,并且在之后也保持在 35~36 摄氏度之间。 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主机部分在运行大型游戏时确实会有明显的发热情况,但只是温热,并不算是烫,热度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一些花边功能多人影院 - 小米社交 VR在系统主页中,我们能看到一个名为《多人影院》的图标,实际上这是 VR 一体机社交功能的入口。顾名思义,多人影院就是让用户以虚拟人物进入线上影院,与其他小米 VR 用户一起边看边吐槽电影。本地视频播放 / 连接路由器播放视频在前文中,我们了解到 VR 一体机拥有一个 32/64GB 的存储空间和 Micro-USB 接口,自然我们也可以通过电脑将我们在网络上下载的 VR 影片传到一体机的 ”SKYBOX“本地播放器里,把设备变成一个真正” 个人 “的视频播放器。当然,随着网络上 VR 资源越来越丰富,64GB 的存储空间终会有被塞满的时候。对此,小米给出的办法是:在无线网环境中,让 VR 一体机读取小米路由器或 NAS 服务器里的内容。同时,在电脑中安装 SKYBOX 客户端后,VR 一体机也通过网络读取电脑端内的本地视频内容。VR 浏览器手柄有一块触摸板、主机跑的是 Android 系统,这让 VR 一体机比传统 VR 设备的可玩性要强了不少,也为一体机设备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潜力。据小米介绍,在不久后的系统更新中(7 月 31 日),他们将会为 VR 一体机加入 VR 浏览器功能。届时,玩家可以通过 VR 浏览器观看爱奇艺、哔哩哔哩等网站。用 VR 一体机看 B 站?这让人有点期待。作为一款尝鲜设备,1499 元的定价其实还算合理总的来讲,VR 一体机的诞生的确能够弥补简易 VR 装置和高端 VR 设备两者之间的空缺,成为目前集便携、廉价、体验较好的 “大众级” VR 设备。从市场研究机构 SuperData Research 在今年 5 月公布的报告中预测,Oculus Go 在今年的出货量将可能突破 180 万大关,成为 Google Cardboard 之后的另一款畅销 VR 设备。显然,VR 一体机的前景是目前 3 类主流 VR 设备中,To C(Customer)市场最为明朗、最有机会能让消费级 VR 设备在市场 “翻身” 的一个新产物。回到这次的产品上,小米今年依然主打他们最擅长的性价比策略,将 Oculus Go 的 199 美元直接 “换算 + 税率” 变成了小米 VR 一体机在国内 1499 元的售价。作为一款 VR 的 “尝鲜” 产品,有着还算不错的硬件配套和不断增长的软件生态支持,对于想体验 VR 乐趣但又预算有限的玩家而言,这个定价其实也算是合理,不妨可以一试。不过,在 “资源为王” 的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思考,内容生态始终都是推动 VR 设备发展的根本。虽然一体机能同时拥有硬件和价格上的多面优势,但若是内容资源跟不上,这也便成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是有着天时和地利,缺少软件的支持,VR 再次被市场冷落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所幸的是,就目前看来,在 Oculus 的加持下小米 VR 一体机的资源内容还比较丰富,且仍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这使得这次在国内发售的小米 VR 一体机能避开 “有机无资源” 的尴尬窘况,同时也在竞争激烈的 VR 市场上占有着一定的产品竞争力,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始。但作为玩家之一,我当然希望小米在未来能继续坚持对一体机资源和玩法的更新,毕竟这是一款体验还蛮不错的产品,有着一定的硬件基础。若小米能继续坚持在软件资源方面的更新,相信内容丰富的资源库能赋予它超过 1499 元的价值。
索尼 PlayStation 中国发布会:《大圣归来》游戏将于明年初推出
高通第一次参加 ChinaJoy,芯片大厂和游戏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苹果的著名设计: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正在收听 :
Oculus GO“国行版” 既视感:1499 元的小米 VR 一体机值得吗?“流着Oculus血液”的小米VR一体机,赔钱也不给对手活路“流着Oculus血液”的小米VR一体机,赔钱也不给对手活路36氪百家号作者 | 刘士武编辑 | 小石头5 月 31 日下午,小米在深圳召开年度旗舰手机小米8及小米8探索版发布会。除了三款手机、电视、手环以外,小米还宣布 1 月发布的小米VR一体机正式上市,定价为 32GB/1499元、64GB/1799元。除存储差别外,两种版本的硬件完全相同:本体搭载了定制版高通骁龙 821 处理器;屏幕采用定制 VR 专用 Fast-Switch 超清屏,显示分辨率达到了 2K 级别(),刷新率支持 60/72Hz 两种规格;内置式的环绕立体声扬声器设置,并提供 3.5mm 耳机插孔;标准版配备体感手柄一只。小米VR一体机除了在硬件配置上与 Facebook 去年发布的 Oculus Go 完全相同(双方联合开发),应用软件层面同样有 Oculus 提供的内容支持。即将上线的小米 VR 应用商店中,将提供千余 VR 游戏、应用与视频内容,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内容。关于功能与使用详情,36氪此前有过对 Oculus Go 的介绍,我们不再赘述。首先,小米VR一体机的 1499 元的定价接近于 Oculus Go 的起售价(199美元),这表明作为后者的“国行”版本,双方的定价策略是一致的。而业内人士告诉36氪,小米VR一体机的两个版本都是“赔钱在卖的”,唯一区别在于 64GB 版本会“少赔一些”(因市面上两种闪存的成本差仅不到百元)。我们以市售移动 VR 产品“三星 Gear VR”为例,这款产品在使用时需配合手机,否则只是一个“VR 外壳”。新款 Gear VR 5 的售价约为 1100 元——也就是说和小米VR一体机相比,这 400 元里小米装进了骁龙 821、32GB 闪存、2K/72Hz屏幕、高灵敏陀螺仪以及无线网络模块等半数以上的手机核心部件。这里我们再与手机做比较——从京东平台自营手机中,搭载骁龙 821 的手机多数分布在
元区间,且几乎没有搭载 2K 屏幕的单品,屏幕刷新率也都是 60Hz(手机行业的标准刷新率)。小米VR一体机的技术供应方 Oculus 成立于2012年,两年后被 Facebook 以20亿美元收购。作为 VR 界独角兽,2017年其 PC 端的 VR 产品 Oculus Rift 销量是同类产品中的第一名(70万套,第二名HTC Vive 50万套)。这个数字虽然无法与自带 Play Station 体系的索尼 PS VR 相比(年销量170万套),但也奠定了 Oculus在VR头显综合实力方面的领先地位。此前,PC 端 VR 设备的单套售价在 3500 至万元不等,移动端则以需配合手机使用的数百元级产品为主,中间的千元级市场一直是空白。并且但值得一提的是,移动端的百元级 Gear VR,去年共卖出近680万套。小米今天赔钱上市了“流着Oculus血液”的VR一体机,市场上其他玩家们的日子可能就更难过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36氪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36氪官方账号。每一条新闻都有价值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小米VR一体机发布 2K级别显示售价1499元起原标题:小米VR一体机发布 2K级别显示售价1499元起中关村在线消息:北京时间5月31日下午14:00,小米在深圳召开了8周年新品发布会,期间发布了三款小米8系列手机。但在发布会后半段,雷军还向大家展示了小米的一款全新产品——小米VR一体机。小米联合Oculus联合推出小米VR一体机小米VR一体机本次小米推出的小米VR一体机是与Oculus一同联合打造,而小米的这款VR一体机也正是前不久Facebook公司所推出的VR设备的国行版。其内置了一块VR专用的Fast-Switch2K超清屏幕,以及Oculus特殊调制的衍射光学系统,大幅提升清晰度与视场角,降低晕眩、拖影与延迟问题。同时,小米VR一体机也不需要连接任何设备即可使用。在内容资源方面,小米VR一体机有千余款Oculus游戏和全景巨幕视频内容。体感手柄小米VR一体机售价公布小米VR一体机(OculusGo)拥有(538PPI)的Fast-SwitchLCD显示屏,以实惠的价格为VR系统提供了当前最佳的光学系统。小米VR一体机分为32GB存储空间和64GB存储空间版本。在美国,OculusGo的32GB版售价为199美元,64GB版则是249美元。小米VR一体机标配一个体感手柄,无需连接PC或手机,随时开机随时使用。目前小米VR一体机的售价为32GB版本1499元,64GB版本1799元。小米VR一体机体验:价格是最大卖点 其他中规中矩|一体机|小米|旋转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小米VR一体机体验:价格是最大卖点 其他中规中矩
小米VR一体机体验:价格是最大卖点 其他中规中矩
  上周的小米8发布会上,除了传闻已久的三款手机以外,小米的VR一体机也终于亮相。
  在第二天的沟通上,小米VR的负责人唐沐也明显对这款产品信心满满。他还请来了前小米高管、现任Oculus负责人“虎哥”为产品站台。
  那么这款“国行版 Oculus Go”在实际体验上又怎么样呢?和其他VR盒子、VR一体机甚至PC级VR相比又有什么优劣呢?今天新浪数码就详细聊聊这件事。
小米VR一体机
  从外观上,小米VR一体机与合作方的Oculus Go并无太大区别,主要在于颜色的喷涂和Logo上。
  小米VR一体机主要采用磨砂白色塑料作为主要外壳,正面是浅灰色的塑料盖板,中央印有小米Logo。
小米VR一体机
  产品上方共有三个按钮,分别是电源键、音量加减。此外还有一个电源指示灯。下方则只有一个麦克风。
  一体机左侧分别是用于充电的Micro-USB以及3.5mm耳机接口。
小米VR一体机
  实际上,出于无线材干扰的设计考虑,产品已经内置了近场扬声器,也就是说,不外接耳机也并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同时,扬声器支持全景环绕音效,也就是声音会有方位感,为提升VR的沉浸式效果。
  但这种扬声器也会被周围的人听到,所以在比较私密的使用场景或者防止干扰到周围人的时候,官方提供的3.5mm耳机孔就派上了用场。
  一体机的面贴采用了内部海绵外部布艺的材料,相比橡胶材质在触感上要更好。但在散热、透气方面提升却有限。此外,这款产品的面贴针对亚洲人重新设计,鼻梁部位凹槽做的更小了,减少了使用时的漏光问题。
小米VR一体机
  产品并不支持瞳距和焦距调节。瞳距方面是没办法了,但为了弥补焦距的问题,这款设备支持戴眼镜佩戴,即便是镜片较大的眼镜也完全OK。
  为了适配戴眼镜的用户,除了标准的面贴,官方还提供了一个硅胶圈,是放在面贴和设备之间的,主要是为了拓展面部和屏幕的距离,防止眼镜直接挤压在脸上。但从实际体验来讲,不加这个橡胶圈也并不影响使用。
小米VR一体机
  小米VR一体机采用了2K屏幕,相比1080P清晰度有所提升,也是行业中的主流,但行业中现在的旗舰设备分辨率在3K()和4K()级别。就具体体验而言,由于眼部距离屏幕非常近,2K颗粒感仍然存在,但并不影响使用。
  屏幕虽然采用了液晶材质,但反应速率并不慢,配合72Hz的刷新率,不会出现拖尾的状况,同时在使用中笔者也并没有出现眩晕的问题。
小米VR一体机
  同时,左右两个镜片采用了定制的异形菲涅尔镜片,从外观看上去表面有许多同心圆,官方解释这样的好处可以提升视场角,以及降低镜片厚度和重量。
  两个镜片的中间是传感器,以检测用户是否佩戴,从而节电。
  产品头带采用了弹性布材材料,分左右上三条支撑带,后背则使用了双条支撑。通过魔术贴可方便的调节长短和松紧。
小米VR一体机
  手柄采用5号电池驱动,正面是触摸板、返回和Home键,后方还有个扳机键。触摸板也可以支持点按。
小米VR一体机
  前文已经讲了一部分体验,即近视用户佩戴眼镜使用并不会出现不适感。但至于瞳距,成年人使用目前看并无太大问题,但未成年人就不确定了。
  重量方面,小米VR一体机不含头带式的官方标称重量为425g,与同类产品相似。但由于使用了松紧带与魔术贴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解决稳定性的问题,但并无分散中心的设计。
  从体验上来讲,就是前重后轻,特别是在长时间佩戴的时候,脖子会出现明显的疲劳问题。
  小米VR一体机采用了两年前的旗舰CPU,高通骁龙821。可能是考虑到成本问题,并没有采用目前一体机行业中更主流的835和今年的旗舰845处理器。
  流畅度基本不是问题,无论是系统UI、3D游戏运行以及应用加载速度都尚可,在体验中非常偶尔出现了一两次卡顿的状况,总的来说,就目前VR应用的程度,是完全够用了。
  但发热问题就比较严重了。连续使用半小时以上,机身正面就明显的烫手了。而更严重的是面部扣着一体机的部分就会感觉有些闷,这个闷在摘掉盒子的一瞬间就会更加明显。发热+面贴散热、透气性不好,导致这个闷的问题会比较明显,特别是现在夏天的时候。
  另一个问题,可能是出于成本考虑,小米VR一体机只支持3DoF,而不是现在一体机行业旗舰的6DoF。想理解这个问题就先得知道3DoF和6DoF是什么关系。
上面3个+下面3个就说6DoF
  DoF翻译成中文就是自由度,在三维空间,我们可以用X、Y、Z三个坐标轴来表示,这个不难理解。前三个自由度则是在这三个坐标上平移,比如说带着一体机上下运动、前后运动、左右运动,这三个方面的运动就是3个DoF。
  而除了平移,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在这个空间进行旋转,比如抬头仰头就是以X轴作为标准旋转,与之对应的还有以Y轴旋转的左右转头、以Z轴旋转的左右倾斜头部,这是后3个DoF。
  加上前面的3个DoF,一共这么6个。而从体验上来看,小米VR一体机从硬件上只支持后3种旋转的DoF。放到虚拟空间就是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旋转头部画面都会变化,但如果你前后、左右、上下闪身,则没变化。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定位“天天漂”。简单来说就是你正坐在沙发上开机以后,前面是菜单选项。当你进行了一个小游戏之后,在切回主界面,刚才的菜单就飘到了左侧,这次你得向左转着头才能正对主界面。在系统级别中,可通过手柄上的定位进行校准。
  但如果在游戏中出现了漂移,这个定位的校准就不管用了,这就很尴尬了。比如一体机内的《雇佣兵》这个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由于缺失平移的三个DoF,程序会自动切换运动,在每个镜头中你消灭各个方向的敌人,大多敌人都会出现在正面。
  由于这个定位漂移的问题,玩着玩着你就会发现原本的主要方向漂到了左侧甚至后侧,你得扭着头才能打败大多敌人,同时还不能校准,这个就很影响体验了。
  续航方面,连续使用一小时,大概掉电40%,与官方宣称的2-3小时续航相符。
"小米VR"App截图
  评价一款VR产品的好坏,除了硬件上的标准,软件生态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就现在硬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生态则起到了相对更重要的作用。
  目前消费级的VR产品上,全景视频和游戏则是最好的两个应用场景。
  官网宣传页面上显示,目前已经有百余款全球VR大作,但笔者实际数了一下,游戏目前一共上线了53款游戏,其中不乏测试、试玩以及未汉化的内容。
  在游戏的素质上,画面清晰度基本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游戏性偏重休闲,玩法、剧情和3D建模都相对简单。考虑到这是一款移动VR产品,在这方面和其他同类产品和VR盒子,基本都处于同一水准。
  视频内容方面,虽然内置了优酷VR、爱奇艺VR、微鲸VR等多方VR内容提供商,但全景视频还是数量较少,大多都是景点拍摄以及游戏预告片。更多的还是3D视频片源,体验上讲就是给你模拟在电影院看3D电影和IMAX的感觉。
  全景视频除了数量偏少以外,质量也并不高,分辨率较低,观感较糊,无法展现2K屏幕的优势。
  这两方面以外,目前系统功能性还不太完善,比如预览器这个功能需要到7月份才能上线。系统目前无法截图和视频信号输出,所以这也是导致这篇评测中并无截图的原因。此外,无法像手机一样通过PC的助手安装应用,只能通过官方App小米VR购买应用。
  优势:
  1、便宜
  2、外观不错、无线缆
  3、性能够用
  4、戴眼镜不影响体验
  劣势:
  1、硬件上仅支持3DoF
  2、发热严重,面部散热透气性欠佳
  3、漂移现象严重
  4、系统功能不完善
  5、第三方生态较为初期,内容数量和质量都偏低。
  和同类VR一体机相比,小米VR一体机的优势主要在于价格便宜。但劣势也很明显,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处理器的选择、3DoF都是和其他品牌旗舰相比不足的地方。此外,背靠Oculus这个大腿,本该在软件生态上的优势目前并未体现出来。
  和需要插手机的VR盒子比,便捷性是优势,不需要物理上调节屏幕位置,手柄和产品配对也更便捷,第三方应用开发契合度也更高。但安装软件的便捷性和软件数量仍处于劣势。由于这款产品并不支持Steam VR相关的标准,所以和Vive的一体机比生态也比较吃亏。
  和PC级别的VR相比,实际上不需要线材已经不是多大的优势了,因为目前已经有第三方公司针对Vive等设备开发无线套件了。游戏质量、数量上相比PC级别,目前和未来都不会有优势。
  总的来说,这款产品的定位还是教育用户。对于VR行业从来没有过接触的人,小米VR一体机能给你一个全新的体验。
  但小米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很明显,就目前而言,软件、游戏的数量和质量并不足以让这款产品摆脱一段时间后吃灰的命运。
  另一个问题则是在硬件上吃亏的状况下,如何用好Oculus这张好牌,从此切掉其他VR一体机品牌的用户。
  最后,关于VR市场这两年凉了笔者有话要说。
  其实任何行业都这样,在行业开始的时候都难免有泡沫,两年前VR的爆发也是如此。但泡沫破裂后,虽然外界看上去这行凉了,但实际上是洗牌之后的理性发展阶段。
  目前,无论是最近火热的Steam《节奏光剑Beat Saber》还是前一段的PlayStation招牌游戏《生化危机7》,都让VR已经在游戏玩家内获得了认可。这个行业不会凉,只是现在的发展更趋理性。
  而小米若想在VR行业有所建树,要走的路还很多。就用游戏这个目前VR最适合的展现方式,小米+Oculus“以硬件为基础的中国互联网公司+Facebook收编的创业公司”这个组合来看,生态号召力都不足以和Steam以及PlayStation这样有完善生态储备的游戏平台相抗衡。
  拿不下这些VR的核心用户,如何提升轻VR体验粘性,则是短时间内需要考虑的问题。(中奇)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s9美版刷国行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