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s 蓝牙单芯片方案用什么方案?什么芯片?

相比传统普通无线耳机的种种繁琐的配对步骤,W1芯片完全免除了这一点,只要轻点耳机再靠近iPhone或AppleWatch即刻配对完成,整个过程突显“快速”,这是与我们所熟悉的当前一代蓝牙无线耳机最大的不同。

  另外,通过iCloud与Mac与iPad进行连接,AirPods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自由切换。

  苹果甚至称这是“化繁为简、一步到位”的无间衔接,哪怕是下一次使用,用户没有丝毫感受到重新配对的过程,每次只要使用,简单的将AirPods戴入耳朵中,耳机能够自动无缝的再一次瞬间完成连接。

第二点,“稳定”的连接。

  大多数人在使用蓝牙无线耳机的时,传输信号相对糟糕的情况下,传输的音频有时候会断断续续,或者音乐口吃一下,十分烦人。苹果没有提到这个区别,预计W1芯片与普通无线耳机的最大优势也在于此。“提供卓越的音质”或许表达的便是如此。

  说实话,稳定性这点还真不能打包票,按照之前的一些猜测,苹果可能使用了最新的蓝牙5.0标准。查看资料了解,蓝牙5.0能够提供更大的信号范围和传输带宽,从而能够从根本上大幅改善音频质量。

  不过,iPhone7系列机子使用的又是蓝牙4.2的标准,所以关于是否是蓝牙5.0还有待确认。

  第三,能效比应该比目前蓝牙耳机更好。

  这点苹果已经提到了,W1芯片为超低功耗设计,工作时功耗只有传统无线芯片的三分之一。很多蓝牙耳机每天都要进行充电,而AirPods则避免了这样的麻烦,因为尽管AirPods一次充电只能提供最长5小时的续航时间,但还提供了特别设计的充电盒,能存储多次额外充电的电量,满足超过24小时的总续航时间。

  总的来说,W1芯片不仅有助于传输高品质音频,而且还带来了行业内的最出色全自动的设置方案,以及最出众续航时间。目前还不清楚苹果是否会考虑提供AppleW1芯片的授权,不过应该会与Lightning接口一样开放,有利于其他第三方厂商打造同等或更出众品质的无线耳机配件产品,否则也不会冒然取消3.5mm耳机接口了,而且苹果已经证实,自家的AirPods可以连接到使用蓝牙标准的非苹果设备配对。

在去年的苹果秋季发布会之后,苹果用W1芯片对旗下的Beats耳机系列进行了一次大幅度的更新,但颇具人气的“录音师”系列Beats Studio却因为没能解决令人诟病的续航问题而缺席了升级名单。不过现在距离秋季发布会还有一周时间,苹果却悄无声息的把最新升级的Beats Studio3 Wireless摆上了货架。

苹果称Beats Studio3 Wireless拥有比之前的自动降噪更为人性化的Beats Pure ANC(自适应降噪)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让耳机通过耳机的麦克风来收集周围环境的声音,并通过算法来调整降噪效果的强度。

而除却降噪模式的改良外,Beats Studio 3 Wireless的绝大多数升级都源自于W1芯片的应用,比如之前令人诟病已久的续航问题。苹果表示Beats Studio3 Wireless在开启降噪模式后可以维持最长22小时的续航,但关闭降噪后,它将可以持续运行40个小时。再加上Fast Fuel快速充电技术,可以在10分钟内补充3小时的续航能量,这相比“充电一整晚,听歌一小时”的Beats Studio 2确实可以说是飞升级别的改进了。

同时W1芯片还提供了更为理想的配对速度和设备切换方式,如同之前的AirPods一样,Beats Studio3可以简单而快捷的适配苹果旗下的所有播放设备,并且随心的进行切换。同时苹果还提到W1芯片还带来了Class 1蓝牙连接技术,而在这一技术加持下,蓝牙设备间的通讯距离达到了80-100米,从而可以更为随心的使用那些不在手边的设备,并且链接稳定性也要比之前更强。

目前苹果官网已经开启了这款耳机的预购,并且会在10月中旬发货,不知道它会不会出现在一周后的苹果秋季发布会中。虽然Beats系列耳机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但销售成绩总不会说谎,Beats至今还是位居销量一线的品牌。而作为Beats旗下最受欢迎的系列之一,有了W1芯片加持,相信Beats Studio3 Wireless又能拿下不错的成绩了。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在这个各大手机厂都在砍3.5mm接口的年代,也是个手机听歌青黄不接的年代,是时候吹一波苹果的W1芯片了,因为我们对它一无所知。

起初,他们去掉了实体键盘,我不是打字狂我不说话;
接着,他们改掉了数据线接口,我买不起IP4,我不说话;
后来,他们把摄像头突了出来,我是带套党,我不说话;
此后,他们砍掉了3.5接口,我用的6p,我不说话;
最后,他们卖给我IPX,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习惯了隔代升级数码产品,超期服役的6p挂掉之前,躲过了7代没有3.5mm的众怒期,直到入了IPX,才体会到当时为啥那么多人一边舔着新增的双摄镜头一边骂砍掉的3.5。

本人伪耳烧一枚,属于不愿捆绑出街,手机听个响又不满足的那种。

于是开始满淘宝找解决方案。

先看lighting转3.5(非耳放,耳机线级别,只为便携),貌似cozoy价格最高,用的人不多,elecom的销量最大,出的也最早,其他就剩下双木三林和飞傲的两个平价线。

还是下不了决心,那就看看有啥牛逼的蓝牙耳机吧,看着看着我隐藏的sony党党员的内心又按捺不住准备败1000xm2了,LDAC+降噪,干掉什么无线大馒头,beats studio,bose q35分分钟的事,怎么还有个WI-1000X的狗圈?我靠还有M2BT1?再配个N3AP不是爽上天?我擦我没有LDAC音源啊,找个小米刷8.0?然后又看了国产A家和进口W家的蓝牙MMCX。思绪混乱中。。。。

镇定下来之后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要么就是有线模式不上耳放的最佳音质取向,要么就是无线模式的最大化便携取向。

嗯,然而最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出现了下面的两个诡异搭配。

这条线出自舒尔,买之前让我内心充满坚定,然而换装了不同的耳机之后得出结论是好过苹果送那根转接线不多,较后者提升有三成左右,当然要好过IP6直推不少。整体表现值回票价,三频有板有眼,解析不错,感情不算丰富,但是问题出在声场和低频量感上,可能是针对自家产品优化过。UE900这支调音比较奇葩的4动铁299插这条线竟然能出来温暖的类动圈声,泪流满面。声场表现是最好的,颅内效应很小,但UE自身太监一样的低频碰上平胸的舒尔,质感很好,量感几乎。。没有。N3AP插上听了一耳朵,没毛病,但是不配,因为如果平衡西装下的N3算完全体的话,舒尔线下的N3只能说发挥了六成,不能更多,太憋屈他了。而FH1低频本来就比较肥,算是跟他部分互补吧,两者身价差不多,谁配谁都不亏,然后声场有点不舒服,人声和乐器分离太开,人声太靠前,颅内效应比较大,其他算及格。

第一条白色BeatsX是给媳妇买的,自己蹭听了一耳朵,除了意料之内的轰头低频,其他表现竟然一点也不Beats,有模有样的,心里便种了草,计划有朝一日占为己有。直到自己置办新耳机的时候,看到WI-1000X,又想了想W1芯片的好处外加lighting接口的快充,为何我不自己改造一个Beats-1000X呢?反正我也用不到LDAC,W1赛高!

理工男的技术原理研究开始。。。。

无论我如何baidu+google,都找不到W1芯片的技术说明,看到的只是表象的各种体验和应用,这玩意到底是个什么SOC?除了蓝牙和近场通讯还有运动监测?难道还集成了DSP和DAC等等等等只用这一个芯片搞定?就像开头所说的,一无所知,只知道他很牛逼,如何牛逼?除了快速配对,iCloud无缝转接这些在Airpods上宣传的体验之外,它竟然在AAC编码下(猜测,未印证,也可能是SBC,苹果并未公开支持其他编码格式)达到接近于有线(上文舒尔线)的音质。无线的代价是有的,损失了极高频和极低频两端的延展,声场和解析也变差了,但是相较之前普通蓝牙耳机的损耗,W1这次的牺牲最多只有一成。当然,Beats有自供电的耳放驱动较lighting取电的耳机线也是优势,但是数字编码的大幅提升是让人琢磨不透的,莫非苹果在W1下又开发了新的秘密编码?也许为了面对LDAC,APT-X的压力也说不定,未知的才可怕。

至于上文的三个耳机在W1蓝牙下的表现,不再一一详述,还是那句话,有损耗,但不大。虽然线是Beats的线,但是在调音部分依旧是W1苹果方式的调音,只是原装耳机是Beats风格的动次打次,还好我把它剪掉了,听到了苹果想表达的声音(本段为个人一厢情愿)。

再次梳理一下思绪,大概有了结论。

有线方面,就像音箱里的有源和无源一样,由于不上耳放,而lighting本身的输出功率所限制,因此再高阶的解决方案也做不到从容的低频和自然的声场,要想发挥耳机完全实力,必须上耳放。耳放还要带lighting的DAC,捆绑的不要。。。(此方案SONY大法可破,见文末)

无线方面,苹果用W1的黑科技对标其他厂家顶级解决方案降阶用AAC编码兼容IOS的战术赢的是毫无悬念。4款Beats干儿子,一款亲儿子,爱选不选。

其实现在每天出街用的是Beats线+FH1听流行电音还算过得去,你们问我为啥照片里那么搭,因为我懒得拍四张照片,哈哈哈。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想我会选1ADAC+Airpods,这二位或许才符合我的初衷吧。

本文心得分享只适用于IOS手机听歌党,欢迎勘误,喷子请高抬贵手,我害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牙单芯片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