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线黑作坊塑料作坊,我也打算开一个小作坊

青岛人慎吃!制米线竟掺进了过期的它...
小作坊里竟然用过期的大米来制面条和米线,而且把过期米掺杂在好大米中。12月29日上午,2.4吨罚没不合格食品在青岛十方生物能源公司进行集中销毁,而过期大米也将由废变宝,变成沼气和天然气再次利用。
过期食品统一销毁29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岛十方生物能源公司,城阳区食药监局在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中查扣没收的过期、无中文标识、抽检不合格、假冒伪劣等涉案食品将在这里统一销毁。“前期我们已经销毁了一批,这是第二次集中销毁。”城阳区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区累计销毁回收过期及不合格食品药品7.4吨,其中食品5吨、药品2.4吨。记者看到,在一个销毁厂房前,一辆小货车运来了这些食品。工作人员打开货箱,一股刺鼻的气味袭来。 “今天销毁的主要是过期大米、食品添加剂。”城阳区食药监局稽查大队相关负责人说,过期大米是今年1月份在城阳区一个加工制作米线和面条的小作坊里被查处的。“我们发现这个小作坊往好大米里掺杂了过期的大米,过期的大米有的已经发霉变质了。”相关负责人说,这样的大米做成的米线和面条流入市场有危害人体健康的危险。该负责人说,从这个小作坊里总共查处了2吨大米,约合市值六千多元。“我们最后罚了这个小作坊23万元,相当于大米价值的30多倍。”该负责人表示,过期的添加剂主要是用于制作蛋糕的,是在一个添加剂生产企业罚没的。销毁后可变废为宝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把这些不合格的大米和添加剂倒进了一个车间的大坑里,这个大坑里有类似绞肉机的大型刀具等。据了解,这些不合格的食品将在这里变废为宝,青岛在处理销毁不合格食品上也由传统的焚烧、填埋全部转变为这种绿色环保的处理方式。“我们不光可以处理不合格食品,还可以处理餐厨垃圾。”该公司副总经理曲福春告诉记者,现在青岛市的餐厨垃圾和不合格食品基本上都在该公司销毁。
“从2014年到现在,我们处理过的过期食品有二百七八十吨,处理过期食品的方法比较独特。”曲福春说,经过破碎、制浆、提油、发酵、产油产气等几个过程,像这些不合格大米可以产出沼气,如果经过提纯还可以产生天然气重新利用。曲福春说,这个处理餐厨垃圾和不合格食品的企业是从去年10月1日开始运行,企业如果满产处理的话可以达到24小时处理200吨食品。“但我们现在每天最多处理100多吨,比如餐厨垃圾我们的原料来源不够。主要原因就是垃圾分类没有做好,很难有原料提供给我们。”他说。
全市查处5139起违法案件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城阳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共组织监督抽检3354批次,对豆芽、豆制品、面制品、猪羊血、牛百叶、虾仁、腐竹等高风险品种进行重点检测,抽检范围覆盖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食品生产企业、学校食堂、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等各类场所,抽检合格率96.2%。查处案件145起,罚没款176万元;向公安部门移交涉嫌犯罪线索2起,公安部门对2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从全市来看,青岛市建立了严格的检验检测和不合格农产品销毁制度,全年共检出并销毁不合格农产品120余吨。经治理,全市各类市场农产品合格率从92%上升至96%。据悉,在2015年度“守护舌尖安全”专项整治中,全市共查处违法案件5139件,罚没款2360万元,侦破犯罪案件257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69人,取缔无证生产经营业户1436家,向公安机关移交案件153件。
另外,市食药监局还落实市场监管责任,在3家主要批发市场设立了市场监管所,在28家批发市场、132家农贸市场设立了监管员,实施专人驻场式监管。实施了严格的农产品退市制度,各经营业户凡在商场超市抽检一次不合格的,三年内不得入市;两次不合格的,终生禁入;凡在批发市场抽检一次不合格的,一年内不得入市;两次不合格的,三年不得入市;三次不合格的,终生禁入。截至目前,全市已对50多家经营业户实施了退市。
正文结束,内容来自大众网--青岛都市报,版权属于作者,谢谢!
加青岛妈网Qq、微信:,陪你快乐生活、育儿每一天!
曝料投稿,发邮件至:
商务合作询微信:dcw532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企业:济南瑞粮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加盟费用:面议
好评率:95%
我对此项目感兴趣,马上留言
这个项目不错,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我想加盟,请来电告知加盟细节
请问具体加盟流程是怎么样的?
我所在的地方已有加盟商了吗?
合作后,您还会提供哪些服务?
免费索取《财富中国》杂志
招商经理将在24小时内联系您。3158绝不外泄您的信息!
与招商经理免费通话,抓住商机
获取验证码
已有3394人拨打免费电话
投资5万-10万
投资1万-5万
开心花甲粉 有无店
投资1万元以下
创业信息网 渝ICP号
重庆叁壹伍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暗访沙琪玛小作坊生产全过程-新闻视频-搜狐视频
暗访沙琪玛小作坊生产全过程
推荐出品人昆明放心米线竟拼不过黑作坊产品_新浪新闻
  本报讯(记者黄榆)近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米线作坊老板宁德省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10万元。昆明“毒米线”被曝光大半年之后,市场上的米线是否都能让人放心呢?
  “放心米线要上到市民餐桌上,并不容易。” 作为昆明市5家具备生产许可证的米线生产企业之一,昆明雁隆食品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享华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已成为云南白药、高上高等众多机构的定点供应商,但昆明城区更大的零售市场,还被众多小、黑作坊米线占领。
  据介绍,根据云南省相关标准,米线生产只能是米和水作为原料,不能添加任何其他添加剂,但一些小、黑作坊,为了让米线看起来更白、更耐放,普遍添加了焦亚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等违规添加剂。“无任何添加的米线放置不能超过24小时,且分拣时容易碎,不是特别白,就‘卖相’来说,明显比不过有违规添加的小、黑作坊产品。” 肖享华说。另根据相关规定,用于拉米线的货运车辆只能在晚7点至早7点间进入主城区,“我们公司距离主城区20公里,每天有5辆车往来厂房和配送点之间,如果出现售罄需补货时,车辆根本没办法进城。其他正规公司也面临这个难题。”
  此外,一些正规米线加工企业的负责人还坦言:由于制作成本太高,在零售市场无法与利润空间较大的小、黑作坊抗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米线生产者介绍,小作坊硬件设施较差,生产投入成本低廉。“比如,1公斤大米可生产出三四公斤米线,有的小作坊购买的大米每公斤才2元左右,此外还大量掺入低价的面粉。而正规米线加工企业购进的大米每公斤5元左右。如果加上生产设备、加工工序等成本,细算下来,正规企业每公斤米线的利润只有小作坊的五分之一。”
  昆明北站附近的一家特色米线店老板说,一公斤米线可以煮五六碗米线,一碗米线可以卖到7元左右。从小作坊批发,每公斤米线只要2元左右,这个价格甚至比放心米线的制作成本还要便宜。大部分米线店希望赚更多的钱,从小作坊购买米线。
  据悉,目前昆明市含县区,仅有5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正规鲜米线加工企业,另有70多家小作坊与质监部门签订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承诺书”并纳入监管范围。然而,在尚无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既要允许小作坊存在,又要监管好,存在很多矛盾之处。昆明市食药监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处长杨伟介绍,流通环节中,市场无序带来的是监管困难。除了交易地点存在潜在的卫生、安全隐患外,更重要的是无法追溯问题黑作坊米线的来源。
  (原标题:昆明放心米线竟拼不过黑作坊产品)
日,“八项规定”颁布整整两年,8万多人受处理——中共铁腕治吏、官场震荡,却也伴随着经济增长放缓、行业受冲击的迷局。餐饮,烟酒类商品,奢侈品行业均受重创……
12月15日晚上8点多,CCTV1开播反腐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很可能,这部专题片是中纪委2014年反腐宣传工作的压轴之作。一年来,中纪委在宣传工作上做得极为精彩,经常发布猛料,让公众应接不暇。
天价内衣、集性感和美貌于一身的天使超模、当下最红的超级明星嘉宾,这已成为一年一度维秘大秀的三大金字招牌。19年来,这三大招牌让维秘从纽约一个名不经传的内衣品牌变成时尚界的“春晚”,收视率破10亿人次。
行政诉讼中原告一方的“胜诉率”,成为一项衡量司法运行状况的“关键指标”,也确实是中国行政诉讼的特殊性所在了。行政诉讼“立案难、胜诉难、执行难”等三大难问题,其中的“胜诉难”成为问题,也诠释了这种特殊性。新规执行首日 昆明超九成米线“穿衣”扫码可查生产日(组图)_网易新闻
新规执行首日 昆明超九成米线“穿衣”扫码可查生产日(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江岸小区一农贸市场的米线店内,老板销售的米线既有散装也有包装合格的 都市时报记者 资渔全副武装的工人在生产米线 都市时报记者 曲鸣飞沃尔玛超市里销售的合格“穿衣”米线 都市时报记者 曲鸣飞写有生产日期及厂家的米线标签 都市时报记者 曲鸣飞  昨日,昆明市所有米线正式采用无毒无害食品包装袋进入“穿衣”时代。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绝大多数农贸市场、超市、餐厅已正式售卖“穿衣”米线。在所有销售米线的地方均挂有相关部门印发的生产许可证等证件,市民可以通过这些证件来鉴别。不过也有市民向本报反映,仍有部分农贸市场内的摊贩违反新规,顶风作案,出售“裸”米线。
  不过,据市食药监局称,新规执行首日,该局对昆明各大农贸市场均作了检查,发现昆明市场至少有95%以上的农贸市场都在销“穿衣”米线,且按要求执行了新规。未来,市食药监局会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打击、取缔生产米线的黑窝点、黑作坊。“百分之百杜绝‘裸’米线很难,但我们会全力以赴,让新规得以落实。”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张云海说。
  市场 超市500g一包的米线卖3.25元
  昨日上午9点,位于人民东路的一家沃尔玛超市里,米线专柜所销售的米线已经全部更换成小包装进行售卖,而且全部放入冷藏柜里供市民选择。市民不仅可以在专柜中选购有包装的米线外,饵丝、饵块、卷粉等新鲜食物也都“穿衣”进入了冷藏柜。米线专区的柜台上,还摆放有关于米线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检疫报告等相关证件的复印件供市民监督。
  几乎全是小包装的米线
  很多前来购买米线的市民看见全新的米线后都表示非常新奇。家住延安医院附近的刘女士表示:“以往散装米线买习惯了,今天看见这样的米线虽然还有些不习惯,但是感觉更加卫生了,而且价格也不贵,500g一包的米线售价3.25元。”
  盘龙区食药监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禁裸令”正式出来后,超市所销售的米线都是小包装的米线,小包装的米线上都贴有厂家、配料表和食用营养成分,这个是属于高标准要求。“最重要的是包装上的条形码,每天的进货渠道、价格和生产日期,扫一下即可知道。当天上市后,如果没有销售出去,明天就不能再进行销售,必须进行销毁。”
  下午5点,沃尔玛云山店里,米厂心的密封小包装米线和饵丝已经销售一空,其他超市内的米厂心米线、饵丝也销售一空。不少市民表示,小包装的米线携带更方便,而且外包装上打印了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卫生、安全方面比散装的更有保障。
  在赞同米厂心密封包装的生产方式之外,市民们对米厂心有了更高的期待,“饵丝包装里的塑料底盒能不能去掉?饵丝比较硬,切割的长度都一样,容易成型,去掉底盒直接包装还更环保一些。”一市民称。
  对此,米厂心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杨勇回应称,“饵丝包装里不加底盒这个建议不错,减少环保压力的同时,我们的生产成本也会少一些,但目前小包装饵丝的包装是流水作业,如果不加底盒的话,饵丝进不了包装机。至于底盒的材质,我们选用的时候首先考虑符合国家食品级塑料的相关标准,另外还要考虑它的轻重薄厚,考虑它是不是方便携带。”
  此外,还有部分市民提问,“既然都已做成密封小包装了,为何不用真空包装?”杨勇称:“目前的工艺来看,饵丝可以实现真空包装,但会增加很多成本,而米线因为没有添加剂,包装袋内的气体抽空以后,米线会被压成一块。等工艺逐步完善,这些问题我们会慢慢改进,争取做到更好!”
  熟食店
  每天记录进货和剩余米线数量
  上午9点30分,记者跟随昆明市食药监人员对白塔路附近早点店面进行走访。位于沃尔玛附近一家名为“佰味园纯鸡汤米线”的餐馆里,米线已使用塑料箱进行保存,但塑料箱上并没有标签标识,对此餐馆负责人介绍:“早上送来后随手撕掉了。”
  执法人员当场进行了指导教育,“今后必须将标签保存在薄膜上,方便查看是否为当天生产的米线及生产厂家,这是追溯的依据。”同时,执法人员指着墙上张贴的许可证说,作为餐饮门店,必须张贴的证照有检验报告、米线厂家生产许可证及米线进货记录表。该餐馆张贴的“米线进货记录表”上,清楚地记录了近10天来米线进货日期、签收数量、供货商等重要信息,而在一旁的“米线废弃记录表”中,也明确显示每日剩余米线数量及“倒入泔水桶”的处理方式。
  农贸市场
  竹筐换成塑料箱还有合格证
  除了在早餐店甩一碗米线外,很多市民还是习惯自己购买新鲜的米线回家煮,农贸市场就是市民日常购买米线的主要渠道。
  上午9点50分,记者又来到了东华新迎农贸市场,农贸市场里共有近10家米线商,每家米线店都被前来购买米线、卷粉的市民挤得水泄不通。各家店铺都将之前的竹筐换成了打孔的塑料箱,米线上也都铺了一层食用保鲜膜,防止污染。塑料箱以及保鲜膜上都贴有生产合格许可证的标签,每家销售米线的店铺都在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生产许可证、检疫合格证等相关证件供市民监督。
  “以往一直在农贸市场里的一家米线店购买米线,今天看见装米线的竹筐都换成了塑料箱,还以为不合格,听老板介绍以后才知道现在销售的米线比之前的更加卫生。而且让人放心的是,每家店铺里也都挂有合格证,这样我们在购买米线的时候也就更加放心了。”家住附近的张女士说,以往购买的米线都会担心不合格、不卫生,每次购买回去的米线都会清洗很多遍。现在有了密封包装的米线,购买起来更放心了。
  举报 三个农贸市场仍在卖“裸”米线
  昨天开始,昆明大部分超市和农贸市场都开始按新规出售带包装的米线,可部分农贸市场内的摊贩仍违反新规,顶风作案。一大早,就有市民向本报记者反映,红联农贸市场、江岸小区农贸市场和下临江里的农贸市场内有“裸”米线出售。
  4个摊位米线用竹筐售卖
  家住江岸小区的张女士反映,江岸小区农贸市场内还有“裸”米线出售。“农贸市场内一家卖蒙自米线的店铺没有将米线‘穿衣’,违反规定,并且米线被盛放在包裹着蛇皮口袋的竹筐里售卖,米线的卫生和安全令人担忧。”
  接到举报后,记者来到江岸小区农贸市场,发现确实有一家米线店在出售“裸”米线。店铺内,出售的米线被放在各式各样的塑料箱里,还有一筐放在一个被白色蛇皮口袋包裹的竹筐里。
  店铺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出售的是由南湖缘米线厂家生产的蒙自过桥米线,每公斤4元。“因为米线是从蒙自发过来的,在当地出厂的蒙自米线还不知道有新规,所以厂家还是按传统的方式盛装米线,但是可以保证我们销售的‘裸’米线都是从正规厂家进来的。”为证明米线来源合法、正规,店老板向记者出示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及质检证明等合格证。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下临江里农贸市场,由于正值中午,买菜的市民很少。在一个摊位前,一箩“裸”米线装在竹筐里,盛装米线的竹筐四周布满霉斑,不少米线残渣卡在竹筐缝隙里。由于摊贩外出办事,记者无法核实米线的来源。
  记者又根据市民的举报来到红联农贸市场。市场内,两个米线摊位上都摆放着竹筐,只是竹筐里的米线已销售一空。在竹筐一侧,摆放着昆明几家合格米线企业生产的“穿衣”米线,见有记者前来,一名摊贩试图掩藏,将干米线放入竹筐,表明自己售卖的是“穿衣”米线。“我们此前已接到相关部门的通知,一大早,我们也按新规要求开始售卖‘穿衣’米线。”两名摊贩试图解释摊位上摆放着的竹筐来源。其中一名摊贩告诉记者,从上午起,竹筐已停止装售米线,“竹筐是几天前厂家装送米线的,由于晚间厂家会将几天来盛装米线的竹筐回收,所以他们才将竹筐放在摊位上,等着商家前来收取。”不过,记者看到,两位商贩的竹筐里,还残留着不少新鲜的米线的残渣。
  红联农贸市场两摊主受到批评
  走访了几家农贸市场后,记者将发现的情况反映给了相关部门。接到本报记者反映后,西山区食药监局对红联农贸市场内的两家米线摊贩进行了核查。工作人员尹先生介绍,经过他们核实,两名摊主均向他们出示了售卖米线必备的“五证”,“两个摊位的米线来源合法,可由于他们卖的是水米线,经营者发现水米线长时间封闭在塑料箱里容易脱浆,造成米线损坏,所以就自备了竹筐,将米线盛放在竹筐里售卖,以保证米线通风、透气,不至于被闷坏。我们已对两名经营者进行了批评教育,他们保证以后一定按规定出售米线。”食药监局也了解到,水米线长时间放在塑料箱里,确实容易脱浆,造成米线损坏,所以要求经营者将水米线腾放在无毒无害的塑料箱里出售。
  探访 米线厂工作人员要戴口罩脚套
  前天,记者曾经探营了合格米线企业—米厂心的生产包装全过程,今天,记者再次走进另一家米线厂—官渡区的武老大米线厂,去看看他们生产包装是否合格。
  走进武老大米线厂,地面被水冲洗得几乎是一尘不染,每一名进入生产操作间的人员一律按要求穿白色工作服、佩戴口罩、卫生帽及橡胶手套,脚上则穿着一次性脚套。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称,米线从生产开始到完毕分为淘米、浸泡、磨浆、挤压、搅拌等15个步骤。生产操作间有1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流水操作,每个步奏有一到两名工作人员完成。
  米线厂原本将制作完成的米线放进竹箩筐后运往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店,而昨天再次走进米线厂制作间时,一个个竹筐早已被塑料箱所代替。工作人员将一把把的米线放满塑料箱后,由另外的工作人员用塑料薄膜对塑料箱进行密封,并在塑料薄膜和塑料箱上贴上当日的生产许可证标签,随后进行配送。
  “农贸市场、餐饮店的米线基本使用塑料箱运送,规格分别为20公斤和30公斤两种,而小包装的米线则会运往超市。” 该负责人表示,米线的全新包装在成本上均增加了成本,但市民在购买米线时的价格则基本在3.5-4元/公斤之间,并没有因成本增加后而加价。
  解答15日起138家小作坊禁止生产米线
  无包装米线一律下架,第二次发现将处罚
  为确保昆明市民可以放心购买到“穿衣”米线,从昨天凌晨起,昆明市食药监局的1000余名执法人员集体行动,对无证经营生产米线的黑作坊企业进行查处,凡是没有拿到备案登记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继续生产米线,确保昆明市各大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店都能够售卖合格的米线。针对老百姓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本报专访了昆明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张云海。
  目前有33家企业米线获准上市
  都市时报:除了5家五证齐全的米线厂家以外,其他没拿到证的无证米线企业或黑作坊,是否还能生产和销售,又将如何鉴别?如何备案和上市销售,如何鉴别,怎么区分?
  张云海:截至目前,昆明市共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米线生产厂家5家,米线生产小作坊169家,米线流通企业(超市、农贸市场摊点)869家,餐饮环节经营米线单位5839家。
  按照前期部署,全市食药监部门加大了米线质量的整治力度,检查米线生产经营消费企业9000家次,取缔无证、卫生条件差、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米线生产小作坊3家,对于其余166家米线生产作坊,进行了改造提升指导,目前已有28家米线生产小作坊经过改造生产设备和环境取得了备案登记证。
  这28家米线小作坊经过提升改造达到了最低合格线标准,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虽然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但是采取发放“备案登记证”的措施,允许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对于其余尚未取得登记备案证的作坊,现在开始一律不得生产经营。如果想要生产,就要提升改造生产设备,在达到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后,可以随时来办证。也就是说,除了5家合格企业和28家取得备案登记证的小作坊外,其余138家小作坊还没有备案。所以,从15日开始,这些小作坊不得生产米线,直到按要求整改达标后,才能开机生产。
  市民买到问题米线可投诉举报
  都市时报:如果有市民买到没有标识、没有标签的裸米线,该找谁投诉,又将作何处理?
  张云海:对于农贸市场、饭店、超市所销售的米线、饵丝,从10月15日起必须上标签标识,进行预包装、小包装或者简易包装,对没有标签标识、包装的米线、饵丝等一律下架。我们在检查时,第一次发现进行下架处理,第二次发现就要进行处罚,按照违法所得进行2000元至5万云不等的罚款。而对于无证照、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生产加工米线“黑窝点”、“黑作坊”将坚决依法取缔,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市民买到散装无标签的疑似问题米线,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我们将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昆明市投诉举报电话为:食品生产环节可拨打进行举报;食品流通环节则可以拨打电话进行举报;餐饮食品环节,可以拨打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州市米线进昆明要有许可证
  都市时报:如果当天生产的米线销售不完,该如何处理?州市米线流通到昆明市场,又该作何监管和处理?
  张云海:为了能让市民吃到放心米线,杜绝“黑米线”流入市场,对于达不到标准的生产作坊,接下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采取“关、转、并、停”的措施一律进行打击,完全不合格的小作坊将一律关闭,不允许在昆明市场进行生产、销售。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备案证的小作坊从15日起不得生产,一旦生产坚决予以取缔,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对农贸市场、超市销售的米线,从15日起,一律必须上包装。没有标签标识,没有包装的所有米线一律下架,第一次进行下架,第二次进行相应的处罚。
  昆明市场上的米线销售商必须有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昆明市米线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备案证才能进行米线的销售,进入昆明市场的州市米线,也一律要求生产企业用食用包装袋对米线进行“穿衣”,任何企业都不能搞特殊。
  当天销售不完的米线原则上要就地销毁,或者厂家进行回收后销毁,不允许回收后再次加工。市民在购买米线时,一定注意包装上标签右下角的供货商的图章,无盖章的标签则属无效标签。
  发现“裸”米线 请告诉我们
  昨天开始,昆明市销售的所有米线采用无毒无害食品包装袋“穿衣”进入市场。目前,昆明各区县、乡镇都设立了监管所,只要是市场上出售的米线,食药监部门都会对米线的源头进行彻查,对违法生产、流通、餐饮消费米线的单位和企业进行处罚,坚决依法取缔生产加工米线的“黑窝点”、“黑作坊”,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市民如果发现昆明米线在生产、流通环节出现问题,可以分别拨打食药监的电话进行举报,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环节:;餐饮食品环节:。
  本报特别提醒,市民如发现售卖的米线没有按新规标准“穿衣”,可拨打都市时报热线或通过时报官方微信、微博反映。
  都市时报 记者 李文璟 赵德智 辛亚杰 实习生 聂一帆
本文来源:云南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米线黑作坊塑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