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焦镜头推荐想拍星星用什么赤道仪好

& 星空银河与星轨的拍摄技巧
星空银河与星轨的拍摄技巧
恼人的冬天过去,春、夏、秋这三个季上高山拍照,气温便不再那么「冻人」。这时除了晨曦摄影之外,高山上的星空、银河与车轨也是抢手的风景摄影题材之一。这一篇我们就用简单的文字与说法,带大家进入浩瀚的星空夜里。
浩瀚的星空、一望无际的星空银河、星轨以及车轨,都是夜里拍摄的好题材。银河像一条河流,穿越星空在天上闪闪发光。就以台湾所在的北半球来说,夏季夜里的银河最为明显,冬季最黯淡。秋末的此时,夕日将尽以后,就可以看到带状的星待由南往北延伸。
三至七月的最佳银河时间
整体而言!秋末冬初银河在日落后看向西南方即可看见,在春天三月底的子夜1:30由靠近东方升起,四月底约在23:00升起,五月底21:30升起,六月底由19:30升起。七月才在接近子夜0:00落入地平线,8、9、10月底每个月分提早2小时结束。也就是说10月份底落日后的东南方,即可见到将要落下的银河。
▲10月底,拍摄完夕阳,走在主峰步道往南方向即可见银河如缎带般垂直高挂。
▲夜里的银河在夜空里移动,令人感叹宇宙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
星轨作品最适合的拍摄时机?
星轨作品最适合的拍摄时机是在半月以后,月出前的2个小时,或是月没前的半个小时。这2个时间点的好处为何?月出前的2个小时开始拍摄,可以利用月光还未出现以前,尽情地捕捉1个多小时的星轨,然后利用月缺的月光出来后,适当的帮地景补光,再收取快门。而月缺的月没前半个小时开始拍摄,则是利用月光先补地景,然后再月落以后得以延长星轨拍摄时间。
拍摄银河小技巧
拍摄银河的方法极为简单,在15-30秒内曝光完成是极为重要的重点,因为过久的时间星体移动,点点繁星容易变成条状星轨,所以建议用2.8以上的大光圈,加上极高的ISO(),再以15-30秒左右曝光即可。
合欢山上因为光害很少,所以各处都可以看到满天星斗,一般而言,月圆前后的2周日子,月光较强,比较适合拍摄夜景,月缺的日子较适合拍摄星空银河与星轨哦。
满月时的山谷,宛如白昼
满月或是月光较强的夜里,地景就容易完整呈现,所以极适合夜景的拍摄,藉由月光的辅助下,经过长时间曝光后有如白昼。其实!这样的日子也可以用数位合成的方式来合成星轨,唯一的缺点是因为月光较强,相对的天上的星星数量会变少,星轨数量也减少。
▲月光下,栏杆拖曳着长影,长时间曝光的夜景照片恍如白昼,要不是星迹与车迹,很难想像这是夜里。
拍摄星轨的准备工具与拍摄步骤
由于拍摄星轨需要以长时间曝光,让天上微弱的点点星光,得以留存在影像中。因此,固定相机的脚架,以及电子快门线,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拍摄利器!(为了避免快门启动时,反光镜的震动造成影像晃动,建议先进入相机选单中,将反光镜预锁启动哦!)
对焦:请先把镜头切到手动对焦MF,如果环境昏暗不好对焦 ,可以先把相机的对焦点对准「远方」的灯光或是天空的月亮进行对焦。如果镜头上有表尺,那先切到MF,然后看着镜头表尺,把镜头焦聚转到「无限远符号∞」,其实就把焦点转到镜头的无限远(泛焦)处。
测光:先用大光圈与高ISO拍摄测光用照片,拍摄完成后,检查直方图的最左侧是否呈现最高峰并贴近边缘。如果是就代表,画面里有太多黑色无法辨识的景物,拍摄测光用照片时建议再加上EV值(提高更高的ISO或是延长拍摄时间),直到直方图的最左侧出现差异距离,而且最右侧无过曝的峰值,就可以利用该曝光值,作为换算为长时间曝光参数。
以这个拍摄经验里,在自然无光害的高山上夜曝,通常可以加上1-2的曝光补偿,尤其月缺或是无月光的环境,使用AV(光圈先决)拍照,正常的曝光几乎都要加到2或3以上,如此可以获得更细致的暗部细节。
换算曝光时间拍摄星轨:举例来说,先利用光圈2.8与ISO3200而快门时间暂时设为30秒拍摄星空影像。然后检视曝光值是否符合您的需要。如果照片过暗,就再开高ISO或是延长快门时间,直到照片符合您需要的曝光值。如果光圈2.8、ISO 3200、快门时间60秒所拍摄的影像亮度符合您的需要,那就可以换算拍摄星轨所需的长时曝光。
于是我们预设把ISO降到200,光圈5.6来拍摄星轨,那所需的曝光时间如下:
先算出ISO的完整级距:3200 →
200,其间相差4级,所以快门时间可以延长到60 →
960秒=16分钟。
光圈的完整级距:2.8 →
5.6其间相差2级,所以快门时间由16分→
64分,然后换算时间得到64分,那就可以拍出1小时的星轨照片。
拍摄方位的差别
当拍摄方向正北时北,拍出的是圆形星轨,而面向东西时,所拍出的是类似流星雨般的条状星轨。
想拍摄心目中的星轨,不一定得遵照摄影时节表
或许有人会觉得夏季比较适合拍摄星轨作品?实际上,摄影是一种遇见,不一定得套用百分百的思维。如何解释呢?如果拍摄的重点是银河,那当然属夏季到初秋最为适合。但是星空轮转或是类似流星雨的条状星轨作品,其实只要天气状况许可(天光无云、无光害),巧妙的选择题材,适当的构思再透过曝光的技巧,任何季节都可以拍摄星轨作品。
满月与月缺,或是无月光的环境,该如何拍摄?
有月光的日子,环境容易有细节,但是星空的星星相对较少,而且所需曝光时间较短,星轨数量相对减少与变短。没有月光的日子,天空星星较多,但是暗部容易出现躁讯与较少细节。
当月光较强时,可以利用拍摄同角度的连续多张作品,甚至利用高ISO与较短的曝光时间,先拍出点点繁星,再利用电脑的星轨叠图软体,制作星轨连接或是动画甚至缩时影像。(或是担心像电力不足无法1~2小时常时曝光,利用此方法也可以保全拍摄照片,只有最后一张相机没电,拍摄不到,而其他拍摄到的可以回家后利用电脑连接合成)
事实上!我到目前为止都还是使用「一曝到底」的方式拍摄星轨,原因在于,笔者个人认为:摄影这件事情应该是尽量在镜头前完成必要的步骤,尽量少用合成软体。如此,你才可以让自己想办法观天察地,减少对软体的依赖,增加在镜头前思考创作。而数位时代的演变下,对于相关接图软体的知识补充 当然是必要的课题。只要电力足够,借助软体的帮助可以拍出很长的星轨倒是一个方式!
在没有月光时,可以借助补光设备(尽量使用些微偏暖色补光,太冷的色温拍出的颜色较为不讨喜),适当的帮景物补光,增加主体的细节,需不需要补光,实则见仁见智,各有利弊。1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英仙座流星雨之夜拍摄银河: 超详细银河拍摄教程
英仙座流星雨就要来了, 现在这个季节, 也是一年中银河最壮观的季节. 英仙座流星雨之夜, 正值阴历初二,月光干扰最小,也是拍摄银河的好时机.
Thomas这篇很好的拍摄银河教程,大家可以回顾一下.
1. 避开月光与光害
如果说星空拍摄最重要的一点,那么一定是避开月光和光污染了!
托马斯曾经兴冲冲的徒步进山,却发现夜空中挂了一轮“小太阳”,只有极少亮星可以看到。。。
托马斯也曾满心期待的跑去一个小渔村,却发现周边城市的光污染已经把夜空染红,星空非常的不明显。。。
月光与光害这两种“星空杀手”可以将大部分星星的光芒盖住,其他什么装备、参数此时都成了浮云,所以托马斯先谈谈如何避开他们。
1.1 关于避开月光,我们理解了月相即可。月相表大家可以去 http://yueliangyuanque.51240.com/ 或者其他网站免费查询,下面以2016年8月的这张表为例:
8月3日这天是“新月”(农历初一),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因此完全看不到。新月当天的夜空漆黑一片,星星非常的明显。新月前后几天,月亮也只是一条C型的小缝,光芒暗淡,对星空的影响较小,适合拍摄。
8月11日时,月亮有一半被太阳照亮,此时为“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上弦月左右几天的月光就比较强了,对星空拍摄影响很大。不过月亮也是会升落的,上弦月这几天的月亮会在半夜落下,因此后半夜到黎明前天空中不会有月亮,又是星空拍摄的良机。(更精确的月亮升落时间,还可以用Planit,TPE等手机应用查询。)
8月20日月亮成了大圆,此时就是满月啦(农历十五左右),满月当天和前后几天,不仅大大的月亮把晚上照的跟白天一样,而且基本整晚都悬在空中,拍星空基本是没戏了。不过月亮的柔和光线洒在地面上也是很美的,此时适合拍摄前景占画面大部分的照片(如下面2张)。
8月25日,月亮又只剩一半,此时是“下弦月”。下弦月在夜空中时同样会盖住星空,不过下弦月在半夜才会升起,因此那几天太阳落山到月亮升起前可以抓紧时间拍摄星空。
之后重新进入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的轮回。
1.2 关于光污染,一般法则就是远离大城市,而且是远离城市的山区最佳。我一般也上 http://www.blue-marble.de/nightlights/2012 查询(大家也可以去其他光污染地图网站如http://www.lightpollutionmap.info/查询)。
比如在www.blue-marble.de网站上输入“青城山”,发现所在地晚上笼罩在成都的金光之中,光害严重。
如果输入“牛背山”,则光图显示周边一片黑色,光害较小。(此处地图不精确的定位到了牛背山所在的县城,不过大概结果还是很明显的)
总而言之,星空银河的拍摄,最重要的就是避开满月前后几天的月光,以及城市密集的光污染了。
2. 更细致的前期计划(非必备)
银河随着季节的变化,其朝向和高度也会变化。无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当地冬季时银河中心都不在夜空中,天空中只能看到星星密集但色彩灰暗的银河非中心部分。夏季是拍摄银河最好的季节,春秋季则是拍摄银河拱桥横跨地面的最佳时机。
不过银河何时升起,在哪个方向,前景如何,则需要用软件更细致的规划了。
星空的提前计划,免费的谷歌地球软件(https://www.google.com/earth/)就已经不错了。
打开谷歌软件,输入我准备去的地方,比如这里我输入“K2 巴基斯坦”搜索。
然后我把小黄人拖到我计划扎营的位置,进入“街景模式”。
点击红圈所示的“阳光轨迹”按键,打开时间滑块后拖到6月29日晚上,就可以预览银河和星空整晚的位置变化了。
这是我在6月29日22点在当地实际拍到的银河,可以看到基本还是准确的。
除此之外手机上还有更强大的Planit应用,PlanIt! for Photographers是Android和iOS应用商店中的一款收费摄影应用,可以更精确的查到银河甚至具体星系的位置、升落时间、以及构图计划等等,非常有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看看它的中文教学视频了解(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2OTUwODQ3Ng)。
3. 拍摄装备
机身:星空拍摄需要较高的ISO,因此高感好,宽容度佳的机身如索尼A7S、尼康D810等当然表现更好。不过普通的单反一般都足够拍出不错的星空了,比如封面图片以及以下两张都是APSC画幅的尼康D90拍摄。
镜头:星空对镜头则主要要求光圈大、广角足。因此大光圈的广角定焦都是星空拍摄的神器,20mm f1.4或者f1.8的定焦镜头可以用较低的ISO拍摄单张星野,35mm f1.4/f1.8则特别适合星空接片。不过大光圈的变焦广角,如尼康14-24mm f2.8,腾龙15-30mm f2.8,图丽11-16mm f2.8(APSC画幅)等等不仅在星空拍摄上非常出色,而且他们在白天的风光拍摄中也是神器,更适合大多数人使用。其他的广角镜头,最大光圈在f4及以下都是可以拍出不错的星空的。如果最大光圈超过f4则要求机身极高的感光度,星空拍摄效果不好。
脚架:夜晚长达几十秒的曝光,一套稳定的三脚架和云台也是必备的。托马斯现在使用的是富图宝的MGC-684N+T5系列,其他如RRS,Gitzo,Manfrotto等等品牌就不一一列举了。可以设置曝光时间与拍摄张数的快门线,对于星空拍摄,特别是星轨和延时的制作特别的有用。没有的话可以使用相机的延迟曝光模式,以及内置的定时拍摄系统。
电池:此外星空曝光时间长,晚上天气经常也比较冷,所以备用电池也是一定备齐的啦。如果去天气寒冷又比较潮湿的地方(如春秋季的海边和森林),一旦镜头温度比露点低,镜片上就会起雾。此时的解决方法就是让镜头温度高于露点,可以在镜头桶上绑上暖宝宝等发热物品即可。
其他:还有野外防寒,照明,防蚊,防身,吃喝等等装备,此处就不一一列举啦。另外星野赤道仪可以跟踪星空运动,实现几分钟的曝光也不拖轨,适合追求更高质量星空照片的爱好者。
4. 拍摄现场调整
构图:星空摄影,构图非常的重要,好的前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般来说高山、慢门溪流、湖面海面、帐篷、天线发射塔、以及摆出高逼格姿势的人等等,都是很好的地景主体。构图时能在白天提前踩点当然最好,踩点时可以使用starwalk 2应用,GPS定位后调整时钟轴,模拟出夜晚的星空方向和变化。夜晚寻找银河以及具体星星的位置,同样可以使用starwalk 2应用。
曝光:星空的曝光遵循500法则,即最长曝光时间=500除以全副对应的焦距。比如14mm就是500/14=35秒,20mm则是500/25=20秒。应用这个法则可以确保星空中不出现明显的脱线。如果要求放大到100%仍然是圆形星点,则需要更短的曝光时间,例如20mm镜头曝光需要小于11秒。
光圈:一般f2.8的变焦镜头就开到最大的f2.8了,大光圈定焦镜头则可以收一些光圈,取得更好的成像质量。
ISO:ISO一般用的比较多。我最常见的参数设置就是14mm ISO 30秒了,足以应付大部分情况。
白平衡:白平衡前期自动或者手动设置为之间即可,后期可以参考我的星空后期教程调整。
对焦:星空的对焦一般使用手动对焦。各家镜头的无穷远标记一般和实际的无穷远有一定的偏差,所以推荐使用背屏寻找亮星来手动对焦。方法是打开相机背屏的实时显示,放大后寻找一颗比较亮的星星,手动转动调焦环,当星星从一个模糊的小圆,变成一个很实的星点的时候就对焦成功。
(对焦不准的星星就像这样,放大了看是个朦胧的圆圈。对焦准确的星星应该是很实的小点。)
其他:机内的高ISO降噪只对JPEG起作用,所以关掉。开启机内长曝光降噪则会让相机曝光多少秒,就处理多少秒,比较耗时,我一般也是关掉。可以用拍摄暗场的方法消除长曝光噪点,或者直接忽略这些数量较少的长曝光噪点。另外镜头自带的防抖功能也是推荐关掉,背后有亮光源时最好盖上单反的取景器。
如果要使用上一篇教程提到的堆栈方法降噪,需要在同一位置连续拍摄4-9张照片。
5. 星空前景的拍摄
星空下的前景比较黑暗,一般有以下3种方法对付:
1)直接拍摄,后期提亮。缺点是质量不好,噪点颇多,优点是方便且真实。推荐使用《星空照片的进阶后期处理》中提到的堆栈降噪方法。
2)人工打光。利用车灯、头灯、帐篷灯等人工补光,适合前景比较近的地方,缺点是打光的范围,时间以及光的色温,需要不断的尝试。
3)在蓝光时刻(太阳落下和升起前,天空变蓝变暗,但又不全黑的时刻。此时天光可以将地景照亮,光质又比较柔和)或者月亮升起时刻拍摄前景。后期再与天完全黑时拍摄的星空合成起来。这样的优点是前景质量会很好,可以用小光圈低ISO进行拍摄,缺点的话就是比较耗时,前景和星空拍摄期间最好不要移动脚架。
(上图前景冰河在晚上8点的蓝光时刻拍摄,F16 ISO200 曝光4分钟,20分钟后再拍摄的星空。)
1)星空拍摄最重要的就是根据月相变化和光污染地图来避开月光&光害。
2)Planit和谷歌地球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提前计划星空拍摄。
3)星空拍摄最基本的装备,就是高感不错的机身,较大光圈的广角镜头,和稳固的脚架云台了。
4)星空500法则,手动对焦还有前景拍摄的方法
祝大家都能拍到满意的星空噢~
QQ群:474700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生活在都市的我们,或许早已忘却漫天星辰;现代文明的桎梏,让我们迷失了方向。仲夏夜之梦,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用心灵去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感动。
说走就走 带着相机去看星星
生活在都市的我们,或许早已忘却漫天星辰;现代文明快节奏的生活,甚至让我们忘记如何去感受生活,迷失在周而复始的工作。仲夏夜之梦,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用心灵去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感动。炎热的夏日来临,也带来了台风,不过幸运的是,台风并没有直扑华东只受到了外围的影响,而台风之前往往将会迎来好天气,因此趁着“渐暗娥眉月”之时,立刻请假出去拍摄星空。
相关链接:
还记得去年的时候,或许是受到了大自然的召唤,内心总是有一份悸动——想要去看星空。而在成年之后第一次重新看到星空还是后来去南汇的那时候,不过第一次选择的时机并不是很理想,上海周遭还是有许多光污染,而那天也是半月当空,不利于完美的观察星空。不过也算是幸运的是,有幸第一次看到了“月亮落山”的景色,可谓是沉醉不已。“观星之旅”,也是我之后给自己的活动定的主题,包括自己也是认识了不少好友,特别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和几个网友,还有自己公司的同事一起再次前往南汇拍摄星空,那种兴奋的感觉至今难以忘怀。
《Galaxy Time Lapse》本人原创延时摄影作品
渐渐的自己有了一个习惯,每当天气好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要带着相机去拍摄星空。因此,恰逢近期非常适合拍摄星空,因此立刻做下决定,第二天就“再续观星之旅”!很多人非常有兴趣,但由于是工作日,很多人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法同行,不过幸运的是,我的一个同事也是和我一样坏拽着决心出发了。在我心中,始终认为,我们缺乏的并不是器材,缺乏的并不是时间,而缺乏的是那份勇气去追逐想要梦想,即便有很多世俗的理由会阻碍我们前行,但当我们立下决心,发现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
本次观星之旅路线图(去程)
决定好之后,立刻定下行程,第二次前往因此早有经验。由于我们没有车,因此选择了长途汽车前往目的地,而关于路线在之前的已经介绍的非常清楚了,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点击跳转看那篇文章,在这里放上一张路线图。
第二天买好车票就准备出发
故地重游 安吉天荒坪镇
很多人兴许会十分纳闷,在华东地区也能看到星空吗?众所周知,长三角沿海区域的城市比较发达,因此光污染势必也非常严重,不过幸运的是,通过网上搜索之后,除了去西藏、内蒙之外,其实离上海不远的安吉天荒坪也是观星不错的选择。来到镇上,和普通的小城镇并不二样,沿河建筑青山绿水倒也在这晴天显得格外美丽。
重游故地 天荒坪镇
江南天池就位于这里 其实就是一个水库
山脚下的城镇
远处就是我们即将前往的地方,虽然是第二次来了,不过还是看到这座山心神敬畏,因为从镇上到达山顶大概有25km,不过沿途山路非常曲折,如果是习惯城市道路的司机兴许还无法很从容的驱车上山。
青山绿水 美丽的田园风光(未使用GND滤镜)
这次出发前我也做足了准备,除了携带了尼康D800、佳能EOS 6D以及理光GR,镜头方面准备了佳能镜头是EF 16-35mm f/2.8L II USM、EF 50mm f/1.2L USM、EF 70-200mm F4L IS USM,而尼康镜头则携带了AF-S 14-24mm f/2.8G ED。三脚架携带了曼富图和竖立脚架,快门线、GDN滤镜和手电等配件。
GND已经成为我旅行途中拍摄的必备配件
青山绿水 美丽的田园风光(使用GND滤镜)
佳能EOS 6D拍摄全景后期拼接
在镇上等待包车上山的时候,太阳躲在云彩后边仿佛光晕一般的景色也煞是好看,仿佛“七彩云”一样。
天空中出现美丽的光晕
安吉最有名的莫过于竹子了。竹子可以说是漫山遍野,尤其是风气之时,竹子飒飒的声音也是非常悦耳,山涧小溪之间,想必仙人也将沉醉于此。
山上俯瞰的景色
安吉的竹子可谓是举世闻名 藏龙百瀑或许因此得名吧
理光GR的安吉天荒坪行摄体验此前已经刊发,在这里不做过多累述,不多不说事先的准备还是非常充分的,总算获得了不少宝贵的素材。
同期还带着理光GR进行拍摄
夕阳无限美 一轮娥眉落山头
黄昏之时,我们来到天荒坪山顶区域,在这里可以一览众山并且可以直接看到夕阳美景。太阳已经渐渐落下山头,而远处一轮渐暗娥眉月也将前赴后继,在其上方的耀眼之星也清晰可见。而在地平线上有许多云彩,仿佛各种形状一般,有的像奔腾的烈马,有的像海水徜徉的鲸鱼,幻影随行一般的美丽。
夕阳迟暮 余晖再现(佳能EOS 6D摄)
幸运的是此行准备了EF 70-200mm F4L IS USM,因此在看到夕阳西下的手非常得意,否则只有广角镜头那真的是望洋兴叹了。而类似24-70mm的焦段真的在旅行中没有太大用处,因此许多朋友询问出游该携带那些镜头,在我看到来,一颗超广角和70-200,中焦可以准备一颗50mm或者35mm就差不多了。而最理想的是准备双机身,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野外更换镜头,提高拍摄效率。
渐暗娥眉 奔腾云彩似马(佳能EOS 6D摄)
月落山头 天渐暗(佳能EOS 6D摄)
理光GR拍摄中
延时摄影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拍摄方式,因此在真个拍摄的过程中,除了常规的记录下美景,也不嫌麻烦的将三脚架固定好,设定快门线进行延时摄影。
尼康D800拍摄中
(佳能EOS 6D摄)
(尼康D800摄)
虽然此行并不是自驾而来,不过依然非常幸运的看到有不少自驾游的游客来到山头,汽车和星空的结合也是非常常见的题材,当然不免世俗的要来一张啦。
日落山 繁星起(尼康D800摄)
银河壮景 佳能EOS 6D带我重温童年
既然携带了不同的设备,当然要进行一番PK了。首先谈谈佳能EOS 6D的这套星空拍摄方案。毫无疑问,佳能EOS 6D强大的高感光表现令我十分放心,即便将ISO 提高到12800依然有着不俗的表现,在拍摄星空的时候,必须开启高感光度,一般最少ISO 3200,当然也不是越高越好,尽量高的感光度可以让较低星等的星星也能显现出来。光圈当然是越大越好,因此全开光圈;曝光时间一般不要太长,越是广角端较长的曝光时间带来的拖线影响相对不是很明显,当然30s已经差不多是极限了。一般我比较倾向于选择在4s-10s左右,当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星空下的小屋
三脚架是拍摄星空必备的器材,由于需要负载单反相机和镜头,而拍摄星空很忌讳抖动,因此准备一款稳定的脚架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有线快门线也是非常重要的配件,也时常被忽略,当然你同样可以使用自拍功能,但还是非常麻烦,况且如果想要B门曝光,很多机身没有设置T门,还是需要使用到快门线。无线快门不是太推荐,因为在野外环境比较复杂,容易造成通讯信号的暂时丢失。
萤火虫带来的浪漫
天荒坪山上许多地方还是非常原生态的,因此不时会出现一些萤火虫,在镜头下留下飞舞的轨迹,当然我也非常盼望能够看到一群一群的闪耀,只可惜小时候随处可见的东西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变得如此奢侈。
璀璨的星河
EF 50mm f/1.2L USM拥有强大的F1.2大光圈设计,非常适合拍摄星空。当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全开光圈边缘成像会有下降,如果不介意的可以考虑收缩到F1.4,不过我一般都是全开的,否则就失去了携带这枚镜头的意义。其次,在拍摄的过程中最头疼的毫无疑问就是手动对焦,我的方法是通过将对焦环转到无穷远的位置,前后调整,拍摄后放大预览判断合焦情况。
M31仙女座星系
此行除了看到了璀璨的银河之外,另外一个收获毫无疑问就是认识了一群喜欢星空拍摄的朋友。在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拍摄的题材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动辄上万的赤道仪等设备,让我心生敬畏,而拍摄一张星系往往需要拍摄非常长的时间,几个小时还算少的,通宵达旦的拍摄可是家常便饭,而且不一定能拍到他们想要拍摄的。在这里分享一张一位朋友帮我寻找的M31仙女座星系,这个离地球很近的一个星系,左图使用的是50mm焦段,右图使用的是200mm焦段,均为裁切也没有使用赤道仪,个头就这么点,而在他们分享的作品中,可以说是令人震撼难以置信的美,以前一直以为网上分享的星云的摄影作品是虚构的,真正看到同行的人拍摄出来之后,才不得不承认事实。
璀璨的银河 流星划破天际(未使用赤道仪拍摄)
在认识的朋友帮助下,我有幸使用了下赤道仪进行拍摄银河,所谓赤道仪通俗来讲,就是通过微动抵消地球自转带来的影响,因为直接使用相机拍摄星空,不可避免的会收到地球自转的影响,长时间曝光之后星星会形成一道轨迹,而使用赤道仪就可以抵消这个影响,从而实现了超长时间的曝光。
璀璨的银河 流星划破天际(使用赤道仪拍摄)
当然也是第一次使用赤道仪,因此信心的朋友会发现,虽然银河没有移动,不过地面上的物体反而移动的。因此得出结论,如果使用赤道仪,那么尽量不要带入地面物体,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后期对其进行处理。
银河下的光绘
银河下的光绘是不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呢?
夜晚的流星非常多
佳能EOS 6D的多重曝光体验
拂晓 银河开始暗淡 流星划过 天空开始变亮
星野之梦 尼康D800记录璀璨之夜
此前已经非常详细的介绍了使用佳能拍摄星空的那套方案,说实话比较遗憾的是没有鱼眼镜头,而尼康D800这组组合拥有14mm的超广角可以说更具优势。尼康D800的高感与佳能EOS 6D相比还是略逊一筹,不过拥有高像素带来的是丰富的细节。尼康的宽容度也是非常大的一个优势,通过使用RAW格式,可以通过后期的调整,将暗部和亮部进行很好的调整,当然还是有些诟病的是,虽然D800拥有超高的像素,不过RAW格式并不像佳能那样拥有 M RAW/S RAW,带来的对存储卡的要求也是相对较高的。
尼康D800拍摄星空下的小镇
银河仿佛围绕着山头
萤火虫的舞蹈
在拍摄星空的时候,白平衡对画面的影响很大,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整呢?有不少的说法,一般可以选择自动,而我选择日光,这样可以保留星星原始的颜色,不过亚洲人的口味一般偏冷,因此较低K值得色温会比较讨喜,如果选择RAW格式的话可以免去这个顾虑,在后期进行调整的时候可以批量调整,一般使用K的色温比较合适,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浮动调整。
银河实在是太美了 令人感动
夜晚的云彩会干扰我们的拍摄
同样使用赤道仪拍摄的银河
夜晚不时有许多飞机飞过留下轨迹
赤道仪拍摄星空
同种所示的设备就是赤道仪,当然这些设备也很有学问,笔者还不甚熟悉,如果想要体验深空摄影的话,这些也是必要的。
天荒坪的银河
繁星璀璨 教你延时摄影记录
通过三款设备不同的记录,后期进行一番剪辑搭配音乐整理了一个延时摄影短片。很多网友肯定很关心,“我也想要拍这种,该如何拍摄呢?”在这里我也不卖关子,给大家介绍介绍。首先,前期我们需要准备素材,你可以使用快门线、或者尼康等产品内置的延时拍摄/间隔拍摄进行积累素材,简而言之就是用静态的照片组合成动态视频。一般控制在24fps的帧速率,因此1秒就需要24张静态照片,而夜晚一般一张照片的曝光需要几秒,打个比方需要10秒,那么拍摄24张照片就需要240秒,如果想要积累5秒左右的视频,那么就是240*5=1200秒(现实需要拍摄20分钟),而通常情况下,我们尽量多拍摄一些,因为后期在组合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有些照片无法使用的情况。
当我们准备好素材之后,可以使用LightRoom批量调整,然后进行导出,分辨率一般可以设置(需要使用16:9的裁切),当我们组合成许多文件夹包然后可以将这些素材拖入视频剪辑软件,搭配上音乐即可实现这种效果了。整个流程大概就是这样,当然如果想要获得出色的视频,还需要前期的策划,拍摄的技巧,素材的积累,音乐的选配,后期剪辑等进行揣摩,在这里就不进行展开了,有兴趣的网友可以进行一番尝试。
《Galaxy Time Lapse》本人原创延时摄影作品
流星划过许下心愿 未来美好希冀
仲夏夜之梦
时间匆匆流逝,很快就快到黎明时分,随着天空渐渐变亮,银河也开始暗淡起来,拂晓时分金色的阳光笼罩着大地。
超广角的震撼
太阳逐渐升起
短暂的观星之旅即将结束
虽然此次拍摄非常仓促,不过也收货了不少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希望下次能有更多的朋友和我一同前往,感受星空下的那份浪漫。
【更多精彩请关注】:
数码影像俱乐部:
数码影像频道:
数码影像官方微博:
热门文章排行
宽带山热帖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焦镜头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