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科目二的考场有教练教的点位吗考试教练让我报了A考场,去了以后发现好远而且考试还挂了,我想换离我近的B考场驾校能同意吗?

写在前面的话:     2018年省考面试前许下心愿,希望面试能顺利通过,刚看到公示上有我的名字,可以放心了,海里游了这么久终于上岸了,特前来还愿!这篇帖子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我的个人情况介绍、行测、申论和面试。每个人的经历、能力和擅长和观点都有不同,我只是分享我自己的经验,希望不喜勿喷哈!

第一部分:我的个人情况介绍    首先我需要把我自己的情况先介绍清楚,我的经历意味着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我呢,14年本科毕业,不是什么牛逼的211 985学校,就一普通的2A院校的理工科女生。15年开始每年都参加广东省考和广州市考,唯一一次最接近面试是15年的广州市考,排名第四(这次随便报了一个牛逼的市直单位,结果走了狗屎运分数还挺高,可惜单位报错了,排名第四未能进面,假如报一个区属单位真的是分分钟进面),剩下的公考基本上都是排名中间甚至靠后的。现在我总结一下未能进面的原因就是复习不到位,那时候我复习基本上就是考前一个月买近五年的习题做+零零散散的看HT的技巧类的视频(看是看了,奈何我比较笨,看了也吸收不了),做的错题也会更正,不过就流于形式的那种,做完那几套卷子就考试啦,至于申论是从来没有动笔写过。分数的话高一点就60+低一点就50+。 到了2017年广州市考之前,我认识了一个专门学申论的私人机构,花2k+报了一个班。然后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带领下,每天都在练习。不知道是不是功夫不负有心人,17年广州市考申论(只有一篇大作文)得了69,当然行测还是50+,最终凭借申论的小高分招2排5进入面试,可惜的是我第一次进面各种紧张+不敢开口练习+考场听错题,最终惨败!值得欣慰的是这年省考我家脑公超常发挥,笔试面试都拿了第一,成为M市公务员(非珠三角哈)!9月份,我辞去了广州的工作,和他回了M市待业!刚到他家的时候我就下决心要好好的从头全面的复习公务员,然后报了FB 880元的系统班,系统班呢几乎每天都有课要上,还有晨读啊什么的,资料非常多。恰巧接下来的时间我要准备婚礼+白天学车科目二+晚上科目三,课程拉下了很多,一直在追赶课程!到了11月底学完车发现自己怀孕了,又遇上头三个月身体各种不舒服几乎都在床上躺着,课程更是一堆一堆的要补!一直到了18年1月份的时候,身体舒服了一些,猛然发现离广州市考仅剩两个月的时间,然而自己还有很多视频没有看完,好怕自己再一次成炮灰,赶紧抓紧时间看视频、做笔记、打基础。然鹅!18年的广州市考果真还是成了炮灰!接下来离省考还有一个半月时间,还在不断的坚持,最终省考以行测71+申论83排名第一,查到成绩那会儿真的是心里乐开了花,不过脑公似乎比我更开心! 考完那会儿恰巧看到M市市政府的事业单位在招聘,于是TB花了5块钱买了公基视频在看,然后不断刷题。说来也是幸运,我的职位就两个人报名,最终我比第二名多出10分的笔试成绩排名第一,面试又稍稍多个一两分总成绩排名第一(不过我同时考上了公务员,放弃了职位,让第二名的小哥上了)。整个备考过程都是在孕期,省考笔试怀孕7个月,出笔试成绩快8个月,然后大着肚子去参加FB的面试班,省考面试接近九个月身孕,体检的时候九个半月,体检完大概一个星期宝宝就出生了。一路走来有别人异样的眼光,赞许的表情,更多的是说我非常励志以及给予的帮助,感谢一路前行的小伙伴!

说到行测,真的是头疼!我这个人比较笨,智商又不高,行测真的很难提上去!作为一个理工生,言语理解就不是我的强项,数量关系好多初中奥数类的知识当时没学好最多就会一两题简单的,推理的话类比和图形时好时坏,最差最差的就是逻辑(以至于到现在都是许多题目看了答案都还不会的),科学题都是初高中知识早就忘光光基本也靠蒙,常识从来不积累全靠运气,资料分析基本上硬算所谓的技巧很少用的上,全部分析下来几乎没有一个是我的强项!我真的很崩溃!接下来一个一个来说说我的方法和做法,至于具体知识点网上随便一搜有很多,我就不详细展开。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看图形的元素来判断大概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元素组成相同看位置,元素组成相似看样式,元素组成不同看属性,以上都没有看数量,广东省考还会考特殊规律(这是FB课程总结出来的)1.方法:位置规律就是考平移、旋转和翻转,样式规律考遍历、加减同异和黑白运算,属性考对称性、数量规律看点线角面素,至于广东省特色考法就会考一些特殊平移路径、局部位置变化、图形间关系等等。
2.做法:我这人比较笨,除了一些很简单的一眼就能判断出来的,我基本都是按照上面的方法一个一个排除的,熟悉掌握了以上方法就可以去FB题库刷题了(我在FB上基本只刷图形题,文字题看得脑壳疼)。刷题刷多了慢慢就可以猜到一些方向,比如:田、日的变形就可能考一笔画等等,刷多了再去错题本做错题。当然,也有一些用上面的方法任然做不出来的,那就随便选吧,表浪费时间了。
    类比推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且做题速度也比较快!
1.方法:主要考语义关系(进义、反义、比喻象征义)、逻辑关系(全同、并列、包容、交叉、对应)、语法关系(主谓、动宾、主宾)。
2.类比题似乎比较好判断,几乎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什么关系,不需要一个一个去排除。当然,我会把近几年出现的或者常出现的近反义词抄下来,有空翻一翻加深印象。年纪大了,可能订正的时候记住了,过一段时间不看还是会忘记的。
    逻辑判断就是死记,死死地记住准没错,然后就是做题的时候细心点!
1.方法:前推后(如果...那么..,只要..就..等等),后推前(只有..才..,不..不..等等),等价逆否,且和或,摩根定律。
2.做法:就是背!就是记!我觉得有些比较难记的就可以记个例子,比如:不...不..是后推前,我就记了个例子: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好汉推长城,以后做题遇到变形的也能很快的做出来。
1.方法:先看清楚题目给的条件是什么,通常是一真一假或两真两假。一真一假(找矛盾关系,找到后不看它,利用其余条件来推断答案),两真两假(找矛盾关系不看,看剩余两个命题必有一真一假,利用假设来推断答案)
2.做法:首先,找矛盾关系的方法肯定要记(所有and有的),我个人认为如果题目信息齐全且好判断利用以上方法做,还是比较好得到答案的,只好肯花点时间下功夫做通这类型的题目,这个分是可以拿到的。
    这个是我最弱最弱的题目,弱到没有发言权! 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1.方法:削弱题(削弱论点、削弱论证、削弱论据),加强题(搭桥、补充论据)
2.做法:首先要先知道削弱加强的方法吧,比如先判断问什么,再找到论点论据,再通过选项来判断是削弱论证还是论点还是论据,大的方法还是要知道的。但是呢我的能力只能判断简单的题目,再难一点就算看了答案就看不懂!这时候就很烦了,加上孕期受激素影响,开始发火了,各种乱涂乱画发脾气!但是咱也不能放弃啊,慢慢的我就开始找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然后死记一般是怎么加强的削弱的,记的多了,心里就有一点点的底了!记住是一点点!但是我可能运气有点好,今年考的逻辑往年恰巧考过类似的论证方法!Y^_^ 这个就说这么多吧,因为我真的这部分太弱了!
1.方法:一般常考多重数列(项数大于等于7)、分数数列(大部分是分数)、作商数列(成倍数关系)、幂次数列(本身或者附近有幂次数)、图形数列(圆形、方格形)、多级数列和递推数列。
2.做法:把每个数列的特征和做题思路记清楚,接着就是记常考数(11~20的平方、6的3次方、7的3次方),然后就刷题吧,刷多了看到题目就能大概猜到出题的方向。
    虽然我是理科生,但是数量关系挺多都是小学初中的奥数题,早就忘光光了。还有就是数量关系我一般放最后做,几乎不可能题题都做,也几乎不可能题题都会做,所以我是挑着做的。
1.方法:有时间&有能力的话把数量关系会考的题型全部过一遍,打牢基础,比如:路程问题、工程题等等,把公式什么的记住。
2.做法: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斟酌了一下,在打基础的时候选择了工程问题、容斥原理、最值问题等这几个题型仔细的研究,记牢他的公式和常考题型,在考试的时候直接从15道题目中找到这几种题型来做,并且保证做对!至于其他的题目,有一两题比较简单,不用什么方法就能做出来,还有一两题甚至三四题可以通过代入法、数字特性法、列方程法等等解出来,剩下就乱选。所以这一part能拿个7、8分我就挺满意了,有时候甚至可以拿到9、10分。
1.方法:要选对正确答案,就要从多方面判断。比如:固定搭配、语句程度轻重、感情色彩、语境关系(转折、递进、并列)等等。
2.做法:拆字组词(用不同的单字组词or用整个词语组词),当然这种方法并不是都能判断出来。所以对于这一部分我还是老方法:积累!把历年考的题目中容易混淆的词语写下来,并且记好它的含义、使用范围等等,睡前、考前都可以看看,加深印象!
1.方法:搞清楚片段阅读的一些关系,比如转折、因果、并列等,了解文段的行文脉络,通过他们来寻找文段的中心句;细节判断题就是要细心,常考一些偷换时态、程度轻重不同、无中生有;语句排序题注意首句特点、捆绑集团等。
2.做法:我一直以为自己的语感还不错,通过语感就能找出答案!but,我错了!很多题目是无法通过语感做对的,相反,正确答案有可能是第一个排除的答案!所以,做题之前还是要搞清楚文段的结构,通过分析结构找到答案。
    在没有进行系统学习的时候,我觉得资料分析是最简单的,找答案-列算式-计算解答就行了,但是我计算的时候都是死算硬算的,很费时间不说,有时候还不一定能找到答案!
1.方法:背公式吧!把所有会考到的公式都记下来!增长率(间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混合增长率)、基期现期量、增长量等等,除此还要记一些快速比较的方法,增长量比较、两期比重作差、两期平均数等等,这些肯定是要花时间记的!
2.做法:先看视频,把会考的一系列公式及其出题方式过一遍,把公式记下来,接着就是刷题了。刷题的目的在于更加熟练的运用公式,题目刷多了,一看到问什么就能很清楚的列出公式,再通过简单的截位直除等方法就能比较快的选出答案,慢慢的就能提高做题的速度。至于每一篇最后一道文字题,如果时间多就cdba这样的顺序一个个看,如果时间比较紧急,就看cd两个选项,都不是的话就ab中乱选一个。我个人觉得吧,资料分析一定不能放弃,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做,题目不难分数一定要拿到!但是我个人在刷题的经历就比较痛苦,刚开始把公式背好了记住了,开始三篇三篇的做题(资料分析我一般都是刷纸质版的,不习惯用app或电脑刷题),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公式啥都会了,结果一对答案,OMG!用时18分钟到25分钟不等,15道题还会错个7.8题,这时我就很崩溃了,再加上孕期激素影响,就开始发疯了,拿红笔不停的画书来发泄,对完答案发现自己犯低级错误就开始撕书扔书,甚至是不停的哭。当然,发泄完还是要乖乖的更正找出做错的原因。然后公式用多了就知道该找那些数据该怎么做会快一些。这段经历我想起来都觉得好好笑。
以上就是行测啦!我的基础不算好,时不时会参加FB的模考,分数基本上都是50+,题目简单一点的能拿60+而已,一直到考前都是这样!至于刷题的话,我更加倾向于纸质版的书,尤其是言语和资料分析,用手机刷题简直太受不了,不过图形题会用app来刷。刚开始做了个1000题(真题版),临考试一个月又买了1000题(模拟),发现挺难的,就在班群上问大家是不是都觉得难度挺大,结果好多人说:不会呀、还可以呀、难度适中啊!简直太打击我了!果断放弃后面买的1000题(模拟),回到真题版的1000题,开始重复做错题,反复做。今年的行测相对比较简单,很多人都能拿70+,有的甚至上80,我考了个71.6,原本估计能拿75的,离期望值还差一点,有点小遗憾!
先讲一下我申论之前的做法,从不练习写大作文,考场上第一次写,偶尔写写小题(当然,有些大神确实是这样做也能拿高分,膜拜ing)。之前说过我在17年的时候报了个私人培训班,专门花时间练了小题,写了大作文,申论有点感觉,让我深深的感觉到申论一定要练的!这时候我脑公给我介绍了一个申论老师和他的方法,叫做“申论十步谈”,他原本只是让我看看他的大作文写作结构的,我觉得有点意思,又报了他的培训班(我在花钱上确实不太理智),然后跟着他教的方法学,记一些写作的结构什么的,接着就开始写大作文(一周一篇的样子),写完了就给我脑公看,他总是敷衍我说可以可以,很好很好。
大概到了考前半个月的样子,参加fb的行测模考仍然是50-60分,并没有所谓质的飞跃。这时候脑公跟我说,到了这个时候不能再去拼命的刷行测,做题提了。应该把一半的精力放在申论上,因为像我这样的水平即使再怎么刷新题,最多也就多做对几题,提高个三四分,但是好好研究一下申论小题和作文,提高的可不止是三分四分!我觉得有点道理,改变了战略,每天上午做行测真题错题+订正,下午做申论历年真题。小题认真做认真写,大题有时间的话就写,没时间就写框架(但是要写首段和结尾)。通过这样的时间安排一直到考试前一两天。
小题:小题非常重要!占分特别高!我考试坐我旁边的男生先写了大作文,最后才写第一题小题(10分还是20分,我忘了),我特别记得临交卷还有十分钟的时候他才急急忙忙的写第一天,各种去材料找答案,各种看时间,各种慌张!我个人觉得还是按顺序,先把小题做了比较好。做小题要仔细,要会找重点词语,修饰性的词语除了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就不要写在答题卡上了。每次自己作答完一定要和答案对比一下,看看答案是怎么写的,自己漏了什么词(虽然答案不一定是最标准的,但是也有它的参考意义),订正完一遍之后,我一般会休息一会儿重新再做一次。小题一定要练,练多了就大概知道哪些词语是重点。
大作文:大作文也要写,最少一个星期写一篇,可以参考别人的写作结构,但是最好要形成自己的模板。我就是用上面说的“申论十步谈”的大结构,参照别人的模板形成了自己的模板,然后多背几句都能用的上的词语和过渡句,用上去(我记得我那会儿学了了个“蹄疾步稳”,感觉好高大上,然后只要首段绝对会用上这个词;还有过渡我特喜欢用“对此,我们忧心,我们着急,我们更要有所作为”,然后接下来就可以提对策了)!所以每次写作文我的开头和结尾都不用想,按照我自己的模板把主题套上去就可以了,省了好多时间构思。临考试前一天,班群里有个小姐姐把她自己总结的结尾分享到了群里,问老师写得如何,我一看,感觉和我的挺像,但是比我的更高级,我就悄悄的记下来,和自己的综合一下,考申论前再背一下,直接考场上用了!还有就是字要写干净工整,不用说多漂亮,干净工整看上去都舒服。我今年省考的申论是拿了83分,简直是出乎我的意料!^_^! 至于我说的“申论十步谈”,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搜索公众号看一下,上面有介绍大作文的写作框架(免费),有没有效果就见仁见智了。
前面说过,我有过一次失败的面试经验,多失败呢?就是不敢回答问题,只要想到下班回家要答题我就不想下班,恨不得天天都加班,所以训练效果也就一般般,再加上面试的时候听错了题,导致分数非常低,以失败告终!今年出了笔试成绩的时候,我已经怀孕8个多月了,很多朋友推荐FB的封闭式培训,虽然担心身体会吃不消,但是还是报了FB的1w的培训班。好在培训地点离家里近,老公每晚都会送补品宵夜保证我和胎儿的营养(其实酒店一日三餐已经很丰盛的啦)。由于之前失败的面试经历,让我觉得面试产生了强烈的恐惧,以至于交了钱只要想到几天后要离开家去培训一周就难过的想哭:'( 可是!问题总要解决,不然只会越来越多!开始答题的时候,我几乎全程都是脸红的,红到脖子根,自己都能感觉到耳朵发烫,老师点评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也脸红!后来,我就真的是厚着脸皮要求答题,虽然答得不怎么样,但是我还是会开口说,慢慢的就不会脸红了。
封闭式培训过程挺痛苦的,尤其是最后的两三天,太多的知识点来不及梳理,脑袋都是浆糊一样。让我答题就是“听到题也想不到,想到了也不会说,会说也说不流利”。不过还是要坚持的。培训完回到家,虽然每天都在答题和复习,但是强度明显不如培训期,个人感觉懈怠了很多,群里组织培训班小组进行模拟考试,结果我发现组里成员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答的仍然是培训刚出来的水平,甚至是一塌糊涂!当然我又哭了,感觉全世界都在进步,只有我自己在退步!然后,我制定了一个计划,上午晨读热点+做笔记+答题,下午答真题,晚上做知识点的梳理,根据不同话题总结自己可以想到的并且是实际的对策或者是看法等等,还有就是总结自己常用的过渡句,不要总是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这样的句子。再者,我下载了一个喜马拉雅FM的app,复习或者是答题到了很累的时候,就休息一下,打开app听一下里面一些上岸公务员他们是如何答题的(免费)。巧的是,我分别听了两个老师的热点预测,都谈到了“抢人大战”,听了两遍,考场上第一题竟然真的是抢人大战,我当时真的是心里各种窃喜,差点高兴的笑出声!
    还要说的是,说话一定要响亮,掷地有声的那种!我抽签抽到倒数第三个,比较靠后,而我平时答题比较啰嗦,当时还是有点担心的。进考场的时候,考官都没什么精神,刚进去,考官看到我挺着大肚子,眼睛有点亮,我赶紧大声的给考官问好,并且用这样的音量和语调完成四道题目。其实考官真的很累很无聊,有位考官从我坐下一直到最后打分全程都是闭着眼睛,不知道中间有没有睡着^_^! 在候分室,大家都在闲聊,大家都说我好励志啊,这么大的肚子还在考公务员,当看到我的职位第三名面试有80分,我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万一自己只有70+的面试分就会被反超,不过还好成绩出来看到80+,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Y^_^ 好啦,我要讲的都差不多都讲完了,接下来好好休产假。里面可能谈到FB比较多,但是确实是给我挺大的帮助,我的方法比较笨,大家不喜勿喷哈,咱们岸上见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科目二的考场有教练教的点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