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迪陈怀德最新动态公司你能不能再无耻一些

最近开始每天都写一些东西,是怕哪天自己真的老了,记不得当初的事情,怪可惜的。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件事,已经过去2000多天,我对很多细节都记不清了,只能把大致还能说清楚的一些基本事实拿出来回忆一下。&p&2010年底,知乎刚刚上线,那时候对标的是美国另一家创业公司&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quora.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Quora&/a&,周鸿祎很快就有了兴趣,因为那个时候老周本人也是Quora的粉丝用户之一,正在深入研究这些新玩意儿。&/p&&p&我其实刚开始对这个Quora是不太感冒的,原因挺简单,工作这么多年,我的英文都扔还给老师了,所以我自己其实是从来不上美国的网站去研究新产品的,反正看不懂!现在资讯如此发达,如果真的有什么美国互联网产品挺不错,我一定可以从朋友或其他媒体方面得到足够的信息。而且,我一直觉得,中国的国情与欧美的国情完全不同,研究美国的互联网项目其实借鉴意义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我更愿意花时间深入到中国的草根形态中去研究真实的中国创业者。&/p&&p&知乎上线后,我是在第二天受邀请去注册的,当时注册知乎还必须有邀请码,我的邀请码好像是&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imike& class=&internal&&张亮&/a&给的吧,或者是杜晨?真的想不起来了。张亮是知乎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当时他还在创新工场任职投资经理,我比较喜欢这个家伙,虽然好像知乎上很多人对他有些争议,不过他是媒体出身的,大概是因为老同行吧,我天生也比较喜欢媒体出身的人。&/p&&p&刚才提到的杜晨,是知乎创始人&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zhouyuan& class=&internal&&周源&/a&在更早一个项目上的联合创始人,现在杜晨在今日头条任职。而周源和杜晨之前都是《IT经理世界》的记者,我10多年前是《计算机世界》的记者,两家媒体同属于计算机世界媒体集团,就是楼上楼下的关系,所以也算是有点儿渊源,尤其和杜晨,我们是在2004年就认识了,而我到360的时候,杜晨也因为和周源一起的上一个项目失败了,就去了360的公关部做PR。所以当知道杜晨和张亮这些朋友都与知乎有这样那样的关系之后,我对知乎的兴趣还是蛮大的。&/p&&p&大概在知乎用户不到1万的时候,周鸿祎就与知乎的创始团队见面了,这个我就忘记了是谁先找了谁,又是通过谁找的,好像是张亮直接给老周发的短信?我确实记不清了,我只记得我第一次跟老周提到知乎的时候,他因为在讨论另一个事情上面(好像是关于团购的东东),所以对我说的事情没有留意。&/p&&p&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知乎是一个刚刚上线的小网站,张亮自己还在创新工场,所以老周好像还质疑了一下,大概意思是,张亮你就应该从创新工场出来全职加入知乎啊,怎么可以有两个身份呢?(我不记得老周当面跟张亮是否表达过这个意思,至少他在跟我们讨论的时候提过这个,老周是个很爱才的人,他当时还想过要不要挖张亮来360做投资)&/p&&p&与周源的第一次见面,是约在了周鸿祎自己开的一家酒吧,在好运街那边,我和&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ng-kai-feng& class=&internal&&凯锋&/a&都去了,所以坐在那里一看,好嘛,除了周鸿祎,我们所有人都是从媒体出来的,好像第一次聊得不是特别愉快,老周跟周源在产品方向上面没有达成特别多的共识,其实周鸿祎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经理,可一旦你跟他在产品讨论方面陷入细节,就麻烦了,他一定会想办法在辩论中把你打倒!这是他的个性使然。&/p&&p&当时的周源以及其他知乎的合伙人其实都还是在纯初创阶段,对这个事情的认知一方面来自对Quora的研究,一方面来自于他们自己在行业中的经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周鸿祎对这件事的理解,也来自于他对Quora的研究和自己的经验,双方的认知PK一下,结果一定是周鸿祎赢了,他可是大佬啊,号称中国最牛产品经理!尤其当时的周源还是一个并不太成功的产品经理(之前只有媒体经验,做的第一个创业项目还很快就失败了)。&/p&&p&我记得当时回来与老周讨论之后,老周还给了一些建议,希望知乎按他的思路做一些改变,不过显然周源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当时认为是可以投他们的天使,原因只是——看起来知乎至少可以做成一个内容库,做成一个媒体形态的东西,而一旦成为媒体模式,周源的团队基因就比较符合了。&/p&&p&老周最终也决定可以投知乎,他给了一个价格,我已经忘记具体的了,大约是100万人民币占20%?这个比较符合2010年底的周鸿祎对投资估值的习惯——当时360的投资部其实还只有我和凯锋,而周鸿祎对每个项目的想法都是希望能投一两百万人民币,但是能占到30%左右——大家不要呵呵,当时就是这样的,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对估值的理解的文章来讨论。&/p&&p&随后我和周源联系,告知我们可以投知乎,并且给了老周的价格,周源回复说最近马上要出去一趟,要不就等回来再说,这个价格确实太低了,如果能再提高一些,知乎团队还是很愿意接受360的投资,也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向周鸿祎讨教产品方面的问题。&/p&&p&这好像就是我最后一次与周源见面沟通投资的事情了,等周源再回到北京的时候,知乎已经拿了一个比360给出的价格高不止一倍的termsheet,并且投资方也显然没有老周那么强势。。。。。。&/p&&p&后来我在知乎上泡了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忙就比较早的离开了,中间有好几年都没有再上来泡过。不过对知乎的关注一直在,从360离开之后,去年终于也到知乎的办公室找黄继新坐了坐,吃了知乎团队的午餐——大锅饭。那天很巧,回到家就看到当天网上爆出知乎完成新一轮融资的消息,大概在新闻发出来的时候我正在跟老黄在办公室里神侃,我还跟老黄说,真是缘份啊!&/p&&p&等后面有了时间,我会再写关于知乎的一些我个人的看法,不过现在可以先帮周鸿祎反思一下,为什么没有坚定的去投知乎。其实如果老周真的想投,以我们的执行力是可以拿下的,归根结底是两个原因:1、价格;2、看不清。&/p&&p&今天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这两个理由都是没意义的。如果早知道知乎做这么好,什么价格都可以是吧?就算当时看不清,投了之后满满等机会就是了。&/p&&p&可惜,事后诸葛亮是不值钱的!&/p&&p&我后来在做投资的时候,发现心态是最重要的:&/p&&p&1、天使投资不是买大白菜,项目可以给出白菜价,但投资人关注的不应该只有价格;&/p&&p&2、早期看不清才是正常的,做种子轮天使轮的投资,要有点儿想象力,同时更要愿意陪创业者去等去熬;&/p&&p&3、对于最早期的投资,只要有一些足够的亮点,就不要再去看项目的缺点,反正谁都有缺点,但如果一个创业团队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就值得你试试!比如知乎这件事,就算做不成中国版的Quora,我相信这个团队至少能做出一个新型的媒体业务,这也够了。&/p&&br&&p&最近更新:&/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多给摩拜单车一点时间,你会不会对它顶礼膜拜?》&/a&&/p&&p&&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360退市的钱已到账,请查收》&/a&&/p&
最近开始每天都写一些东西,是怕哪天自己真的老了,记不得当初的事情,怪可惜的。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件事,已经过去2000多天,我对很多细节都记不清了,只能把大致还能说清楚的一些基本事实拿出来回忆一下。2010年底,知乎刚刚上线,那时候对标的是美国另一家…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76c0d9f4cd2f3375a27bfa4c1fb6171_b.jpg& data-rawwidth=&1056& data-rawheight=&792&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76c0d9f4cd2f3375a27bfa4c1fb617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cb5f40a59_b.jpg& data-rawwidth=&1056& data-rawheight=&1408&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cb5f40a59_r.jpg&&&/figure&&p&本人一零年开一下小公司到现在,所幸还活着并且没有亏。说实话开公司之前我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成本。1.社保,住房公积金。我们公司员工平均工资3000多。算成本的时候我也想这样的人力成本算的,但是,每个员工要交的社保500多块钱我们买的一档,员工扣200多,公司出300多。一年下来一个员工一年的社保成本4000多块钱。还有住房公积金现在就强制交了。而且我们还不是按照实际工资交的社保是按照最低工资交的社保,但是最低工资每年都会上调。所以人工成本每年都在涨,哪怕这个员工的工资没有涨。2.员工生日,公司要请吃个饭吧,不多7个人没600块钱下不来。生日蛋糕要买吧100多一个。有时吃完饭还去K歌。又是一笔开支。另外每月一次娱乐的费用。还有公司的下午茶要买些零食的费用。加起来一年有几万块。&br&3.税收,国家规定企业所得税是25%。小公司找了一个外部财务做账。一年3000块。本来以为这样就可以了。每次开发票还要交税,公司直接去税务局机器代开发票。开一张直接从账户里面扣税,记得有一次开的一张1万多块钱税就有500多。&br&4.招聘费。做了公司才知道招人真难,我们不是大公司没有知名度,没有规模没有营业额。国家说求职难那是因为很多人挤着头要去大公司,然后大公司不要他们。对我们小公司来说,他们都不愿意来的。我在前程无忧中国人才热线都发了招聘,到现在只收到一封简历。全程无忧,4000多。中国人才热线3000,只能直接在里面找简历打电话,别人不来还是不来?&br&5.电话费,中国电信很黑的。座机有月租打电话比手机还贵。坑爹呢还不如买个能用的手机号工作呢!问题是你没座机人,别人会以为你不正规呀!&br&6.节日礼品每个公司都有一些大的客户要维护。一年三节总要送点东西吧!一次就几千块了。&br&这里问的是想不到的开支其他正常开支我就不说了,总的来说,你一个7个人的公司一年的固定成本,计划在50到60万吧!想到这么多吧!所以创业呀,就是每年都有可能死啊!&br&以上。&br&----------没想到这么多人点赞,受宠若惊&br&再补3个遗漏&br&1,之前说到员工的工资每年不会涨那是不可能的,现在都是90后。你工资老不涨怎么留住老员工。所以我们设了工龄奖和级别。工龄奖按照每个员工的工作年限我们很少了一年才50块。但是是说工作满一年的员工每个月加50块喔,这样一年就增加600块。而且这个太少了,公司稍微大一点我觉得至少要交到100吧这样一年的话就是1200。一个员工每工作满一年第二年的工资就要多交1200!&br&级别就是每个员工每年的业绩情况决定了他第二年的底薪.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做得好就可以加薪,这个多少根据公司情况来定!&br&2,下午茶因为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多,然后又有很多跟谷歌学,于是现在的企业没有下午茶的话都会感觉很low。不要小看下午茶这和员工人数成正比的。如果是点外卖。一个员工一杯饮料一个面包总要吧!30块钱以下人均吧!7个员工就是要210,我在淘宝上面买200多块钱吃的,3天吃完。好一些的企业下午茶每天都有。我们一个礼拜一两次吧!其实越大的公司用的人越多下午茶房反而人均越便宜。我们是小公司啊,总不能也发个橘子了事吧!&br&3,节日除了一年3节之外的节日。本来以为3节之外的节日是不需要的。但是妇女节你不给公司的女员工一点表示吗?情人节,给女生送朵玫瑰花总要吧!圣诞节看公司业绩吧!唉,没办法,公司小,人性关怀就要做足啊!还好钱不会太多。其实这些不一定要做。但是我做了就在这里说一下。我开公司的时候确实没想过还会有这笔支出。&br&----------&br&很多人问我在哪,做什么行业?&br&我在深圳,做猎头。&br&---------------------好多赞啊&br&忘了说一个大头&br&年会&br&开始办年会的时候是考虑到员工辛苦一年了,到了年终,让他们放松一下娱乐一下公司出钱。然后,就停不下来了。&br&我们第一年年会,4个人,在外面吃了顿饭多少钱不记得了,好像几百块吧!&br&第二年惠州龙门铁泉泡温泉。人均600,报旅游团的。团费不包的吃饭,公司包,员工不用花一分钱。&br&第三年,汗蒸,吃饭,k t v。再拿2000块抽奖。因为6月份的时候已经带他们去旅游了一次,所以就不再搞旅游了。&br&为什么要弄这个呢!我有时候也在想。这钱花的越来越多。。。。。。但好像也不能取消,老板希望公司要越来越好,员工希望工资越来越高,福利越来越好,然后年会取消了,员工:这公司是不是不行了?&br&那年会的消费少点行吗?&br&员工:公司今年比去年赚得多为什么年会比去年还差?老板没人性&br&所以,没办年会的公司请谨慎,办了年会的公司只有一条路走到黑了,只能希望公司和年会越办越好吧! &br&-分隔线-&br&上传2张下午茶图片。公司小也尽量让员工开心点。&br&-分割线(解答疑问和补充)&br&1,很多人说工资低。&br&首先我们找的是应届生,大专以上即可。由资深的项目经理带。&br&其次我们是有提成的,上岗一个人至少几千块的提成。顾问第一年底薪加提成拿到10万不算难,有顾问真实拿到了的,我们薪资透明对其他员工也是一种激励。&br&最后,一直拿底薪的顾问说明一直没有人上岗,也就没有为公司创造收入,这种情况我不可能还给他加薪,但我们会给他多一点时间不会马上辞退。&br&2,关于发钱&br&为什么不把所有的东西换成钱来发放,因为国内没有哪家企业的是这样做的哪怕bat,而且我不希望养成一切向钱看的文化氛围。&br&3,补充一下开支&br&公司是统一采购卫生纸一箱50左右吧员工桌上一人一卷用完自己去箱里拿,笔,笔记本也一样这东西不需要员工购买,开支不大却实用,我觉得蛮好的。&br&另冰箱微波炉一定要买,员工可以带饭节省支出。&br&-分隔线&/p&&p&再补充一个&br&1客户赖账成本&br&2不信邪打官司成本&br&最近我们遇到客户赖帐在这里写一下我们打官司的开销:&br&1、律师费&br&5000&br&标准是10万以下律师收总金额的7%,10-100万的是总金额6%,总金额是你在起诉书上写的要被告支付的要求金额,注意,不一定能拿到的,也许你要求被告付10万,最后法院判2万也有可能,但是你律师费得按10万的6%付出去,所以,真贵啊。找的朋友算我5000友情价&br&2、诉讼费&br&7000&br&有2种,促裁费比较贵,走法院便宜&br&我们因为合同上写明走促裁,费用7千多&br&加起来就1万3&br&所以能不打官司尽量别打吧!&br&因为,你可能花了这些钱,还打输了&br&我的q是有朋友想看机会可以加我。&br&分割线------------------&br&再补充一个&br&中国有个人所得税员工工资超3500就要交,我们之前想帮员工避个人所得税希望员工多一点收入,结果到年底我们要多交几万块钱的企业所得税,因为账做不平,没法把人工成本写高,所以如果是想创业的小公司在这一块建议重视,我们开始的话以为很容易。&/p&
本人一零年开一下小公司到现在,所幸还活着并且没有亏。说实话开公司之前我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成本。1.社保,住房公积金。我们公司员工平均工资3000多。算成本的时候我也想这样的人力成本算的,但是,每个员工要交的社保500多块钱我们买的一档,员工扣200多…
&strong&本人写过的关于审查保密协议的文章,供参考。&/strong&&br&&br&&br&&strong&保密协议审查的重点事项&/strong&&strong&保密协议审查的重点事项 &/strong&&br&在提供审查保密协议审查意见之前,首先要审查以下重点事项:&br&&br&&strong&1. 明确保密协议的缔约方&br&&br&&/strong&要明确方是否采用特殊目的公司(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作为缔约方,缔约方是否是信息持有方还是中介公司。明确此点可以确认保密协议权利义务的向对方及违反保密协议后可追索的实体。公司商务人员及法律顾问需要特别小心采用特殊目的公司作为缔约方的保密协议签署方。&br&&br&&strong&2. 己方在保密协议中的地位&br&&br&&/strong&保密协议中的义务是否是双向(Reciprocal)还是单向(Unilateral)?还是仅仅一方是信息披露方(Disclosing Party),一方是信息接收方(Receiving Party)?己方是信息接收方,还是信息披露方?或者是两个角色均有?明确好角色后,就能确定如何在保密协议中更好的保护自身利益。在并购交易中,卖方往往要求买方不得披露正在谈判的交易及交易细节,从买方角度看,买方也往往希望卖方不得向其他买方披露其身份及交易细节,否则卖方会利用此点来制造交易的气氛,哄抬价格。&br&&br&&strong&3. 保密协议的目的和保密信息使用范围&br&&br&&/strong&协议的目的是为了潜在商业交易评价,还是信息交换,抑或是其他商业目的?审阅的保密协议自身是否是其他协议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信息接收方希望将保密协议的目的和保密信息使用范围写得越广泛越好,但信息披露方尽量希望限制保密信息的使用范围。保密协议的目的及保密信息的用途,需要明确而清楚的进行描述。&br&&br&&strong&4. 保密信息的内涵和外延&br&&br&&/strong&保密协议中的保密信息是如何构成的?是缔结协议之前和/或之后从披露方获得的一切及所有信息(英文用“any and all information”)?是书面信息、口头信息还是电子信息?抑或是其他形式?提供信息时,信息接收方一般会要求披露方标明“保密”的信息方构成保密信息,这样增加信息披露方的义务和减少可能主张保密信息的范围;另,信息接收方一般会要求口头信息非书面化不得主张属于保密信息;这些要求通常会受到信息披露方的反对。注意:如果披露方要披露诉讼中的有关保密信息,需要确保受到“client-attorney privilege”保护的信息不能因为披露而丧失其特权。&br&&br&&strong&5. 何种信息不属于保密信息&br&&br&&/strong&一般来说,以下信息不应属于保密信息的范畴:&br&&br&&strong&1)协议签署之前为信息接收方所知晓的信息;&br&2)公众范畴内所知的信息;&br&3)从有权披露信息的第三方获得的信息;&br&4)非经披露信息而自行研发获得的信息。&br&&br&&br&&/strong&如果想将某类信息不包含在保密信息中,应当明确的将其写入排除范围内且写明哪一方承担证明责任。&br&&br&&strong&6. 保密信息可在多大范围内披露及要求采用何种方式避免保密信息泄漏及保密信息泄漏后的责任范围&br&&br&&/strong&在多大范围内保密信息可以披露?信息披露方一般在保密协议的目的范围内总是尽量的缩小披露范围;反之,信息接收方一般在保密协议的目的范围内总是尽量的扩大披露范围。比如信息接收方往往要求保密信息可向自己的员工、关联公司、外部顾问、融资方、投资者、证券监管机构等披露。信息接收方和信息披露方往往会在哪些人构成“员工”、哪些人构成公司代表等进行谈判。信息披露方往往会要求加上任何披露的第三方均需要“on need-to-know” basis(有必要知晓)的限制。给信息接收方的融资方的披露往往也成为谈判的焦点。&br&&br&一般来说,信息披露方往往要求向信息接收方的融资方前需要征得其同意,但信息接收方往往会通过对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区分来进行限制。采用何种方式避免保密信息泄漏?信息披露方是要求签“背靠背”的保密协议或者承诺,还是要求在“背靠背”协议中可以直接追究信息接收方所披露对象的责任?如果保密信息泄漏,信息接收方在多大范围内承担责任?是对信息接收方所有披露人员造成的泄漏负责,还是仅仅对信息接收方披露给第三方的高管人员造成的泄漏负责,还是仅对因信息接收方自身过错造成的泄漏负责,均是谈判中沟通的重点。比如,在保密协议的沟通过程中,信心披露方往往会要求信息接收方对因其雇员、顾问、银行等而造成的任何保密信息泄漏承担责任。&br&&br&&strong&7. 保密协议的期限&br&&br&&/strong&信息披露方的保密信息如果来自上家,应注意对上家的保密责任的期限,需要传递到下家。特别如果信息披露方的信息来源是政府,需要明确对政府的保密义务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信息披露方的披露范围、对象、或期限。保密信息在相关法域的法律法规规定下保密期限的长短,也是信息披露方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信息接收方来说,一个无限期保密的保密协议,肯定是非常大的限制,因此,保密期限的长短,也往往会成为保密协议谈判的一个焦点。&br&&br&&strong&8. 保密协议的终止条款&br&&br&&/strong&在何种情况下保密协议终止?信息披露方是否有任意终止权?同时,需要注意,如果在保密协议涵盖的业务或者交易达成约束性协议时,保密协议一般需要终止或者被取代。进一步的,是否需要在保密协议中规定终止时确定具体终止时间和提供通知,也是信息披露方与信息接收方谈判点之一,信息接收方往往会要求信息披露方在行使任意终止权之前的一段时间以书面提前通知。&br&&br&&strong&9. 后协议义务如何规定&br&&br&&/strong&在保密协议中,还需要约定协议终止后各方的义务,如:一方是否需要返还获得的资料?何时返还?是否需要销毁根据保密协议获得的资料?如何证明已经销毁?是否需要信息接收方出具相关高管的书面证明(Officer Certificate)保证已经销毁(甚至是保证信息接收方披露的任何第三方销毁)?如果法律法规有备份的要求,是否可以备份;如果计算机系统自动备份了保密信息,则在不违反保密协议的情况下,备份能不能被允许等,均要约定明确。需要注意的是衍生资料(即基于保密信息做成的汇报、报告等资料)是否需要销毁或者返还的问题,一般来说,信息披露方可接受衍生资料销毁而非返还,但信息接收方一般会拒绝返还包含了自身分析的保密协议载体。&br&&br&&strong&10. 保密协议关于知识产权的约定&br&&/strong&一般而言,信息披露方要求明确任何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不得因保密协议的签署而移转;而信息接收方往往要求写明在不使用保密信息和使用保密信息仅限于保密协议的目的的情况下,保密协议不得限制信息接收方开发类似的技术。在有些保密协议中,还会写明在保密协议的目的限制下使用保密信息得到的新数据、新技术的权利归属及使用权约定。&br&&br&&strong&11. 保密协议本身的保密性&br&&br&&/strong&注意保密协议本身是否应有保密性;保密协议所涵盖的交易本身是否应有保密性。&br&&br&&strong&12. 如何保密的约定&br&&br&&/strong&一般来说协议中有个大帽子,要求信息接收方对接收的保密信息严格保密,同时信息披露方往往会要求详细的保密约定,比如要求采用合理手段保证保密性;根据公司相关制度或者程序来进行保密;甚至要求将保密信息放在柜子里,双人开启等具体描述放到保密协议中。&br&&br&&strong&13. 保密协议的陈述与保证(R&W, Representations and Warranties)&br&&br&&/strong&对比其他并购的交易文件(比如资产、股权买卖文件),保密协议中的陈述与保证条款不多,核心主要是是否有权披露的陈述与保证。一般而言,信息披露方不会主动在协议中保证其有权披露,信息接收方应注意要求信息披露方保证有权披露,并保证披露不损害第三方的之权益。&br&&br&笔者曾经在代表公司从事一个海外并购交易时(作为信息接收一方),收到资源国政府的一封信,指责信息披露方无权披露相关项目的保密信息的,同时要求笔者所服务的公司将所有资料退回该资源国政府并承诺保密,由于笔者在审阅保密协议的时候,特意要求项目的信息披露方作出了有关保证有权披露的陈述与保证,并就该陈述与保证要求了Indemnity(保障),公司有理、有节的拒绝了该资源国政府的要求,并向信息披露方提示可能其保障义务将被触发,有效的保护了公司的利益。&br&&br&还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一般信息披露方在保密协议中会要求排除保密信息的精确性及完整性方面的陈述与保证。这是基于国际并购交易中买卖双方的Sophisticated Businessman(精明商人)的假设,信息接收方应该能够依靠自身的行业经验、技术实力、商务实力、法律实力去鉴别信息披露方所提供的各类技术、商务及法律信息的精确及完整性,除非信息披露方故意提供误导性的信息。&br&&br&&strong&14. 除保密协议规定的目的范围内,信息接收方在何种情况下可披露保密信息&br&&/strong&&br&&br&法律法规、法庭命令、有权判决、证券交易所规则的要求?此种情况下,信息接收方一般要求信息披露方有通知义务。信息披露方常常会要求权利要求信息接收方采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反对该种要求。反过来,信息接收方会要求信息披露方对反对上述要求所造成的损失进行承担。此种情况下,信息接收方一般要求信息披露方给予免责(“Indemnify”)。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上市公司并购中,最好约定明确信息接收方依据法令主动披露是否是违反保密协议-在实践中,笔者曾见过有的并购交易从友好收购(Friendly takeover)变为恶意收购(Hostile takeover)时,利用“依据法令主动披露”一条在发起代理权征集时向美国证监会披露相关信息时引用此条,从而引发了保密协议双方的诉讼。&br&&br&&strong&15. 违反保密协议的救济方式(Remedies)&br&&br&&/strong&一般而言,信息披露方均要求在损害赔偿之外,有申请禁令(Injunction)和其他任何可行的救济的权利。信息接收方一般同意损害赔偿与申请禁令的救济,但不同意其他任何可行的救济的权利。在何种情况下信息披露方可以申请禁令,往往成为披露方与接收方之间的争论点。信息披露方往往要求在其怀疑或者其认为保密信息有泄露时,就有权申请禁令。信息接收方一般会要求在申请禁令的条件下加入合理的标准或者有相当程度的证据或确信的标准。违反保密协议的间接损失是否排除也是保密协议签署双方考虑的因素之一。注意:在保密协议中保留申请禁令及其他可行的救济方式时,如果在协议中约定了违约金(liquidated Damages),则有可能使信息披露方不能获得禁令。&br&&br&&strong&16. 保密协议的管辖法和争议解决方式(Governing law and Disputes resolution)&br&&br&&/strong&中立地的管辖法或者英国法。如果涉及到石油业上游合同,资源国法也有可能被提出作为管辖法。一般来说,在非熟悉的法域作为管辖法时,需要征求当地律师对保密协议文本的法律意见。信息披露方比较愿意用法庭的争议解决解决方式;仲裁也是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在约定何种实体法管辖的时候,注意将相关法域的冲突法规则排除适用。&br&&br&&strong&17. 不绕过 (“Non-circumvent”)条款&br&&br&&/strong&有些不规范的中介公司, 在得知部分项目信息后,就开始到处寻找潜在买方, 但其实这些中介公司往往并不是项目的所有权人或者有权披露人。这些中介公司往往会在保密协议中要求不绕过条款。不绕过条款一般会规定,在签署保密协议后,就保密协议所述项目,信息接收方不得再绕过信息披露方去找任何第三方寻求所述项目的合作机会。如果在协议中发现此等条款,需要非常小心,一定需要注意确认信息披露方是否有权披露及信息披露方是否是项目所有权人,或者信息披露方是否采用此条款来锁定信息披露方的商业选择范围及灵活性。&br&&br&&strong&18. 限制行为条款&br&&br&&/strong&在保密协议中是否有守门人条款(“Gatekeeper”,意为未经允许,不得与信息披露方员工接触,免除对经营的干扰和信息源的统一)不得竞争条款(“Non-compete”,意为一方不能利用获得的保密信息进行竞争目的)、不得买卖股权条款(“Standstill”条款,特别是上市公司并购保密协议常见,意思为在签署保密协议或者讨论潜在交易后的一段时间,不得在公开市场上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因为信息接收方可能通过保密信息获取了其他人无法获知的公司的股价敏感信息,Standstill条款的关键在于弄明白证券法上强制性限制,如果披露方要求比证券法规所要求的限制期更长,则需要谈判确定。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保密协议有效期间,出现了恶意收购方的时候,信息接收方往往会在协议里要求一个恶意收购时Standstill不能限制信息接收方)、不得招揽条款(“No Solicitation”,意为不得签署保密协议后,对信息披露方的雇员进行招揽,当然信息接收方一般要求禁止招揽只适用于某些高管或者特定人群,或者要求时间限制,如果是信息披露方的雇员主动应聘或者根据招聘广告应聘不受此限制)的限制。&br&&br&&strong&19. 控制权变更(COC,即Change of Control)条款&br&&br&&/strong&此条款在油气业的一般保密协议中不多见,但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也能见到。一般是信息披露方提出,如果在信息接收方发生控制权变更时,信息披露方有权终止合同。&br&&br&&strong&20. 转让条款(Assignment)&br&&br&&/strong&信息披露方一般会要求非经书面同意,信息接收方不得转让。信息接收方一般会要求较为宽松的条款,比如转让给自身的关联公司可以不经过信息披露方的同意;比如在信息接收方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下,信息接收方有权将保密协议下的权利义务转让给第三方。&br&&br&&strong&21. 信息披露方审查协议的特殊注意事项&br&&br&&/strong&如果是代表信息披露方审查保密协议,除了以上需要考虑的问题之外,还需要注意:&br&&br&&strong&1)保密信息的披露并非转让信息上的任何权利;&br&2)对信息接收方来说没有提供任何的独家谈判、独家披露的安排;&br&3)提供保密信息不意味着发盘或者要约;&br&4)对信息的完整与准确性不提供保证。&br&&br&22. 信息接收方审查协议的特殊注意事项&br&&br&&/strong&如果是代表信息接收方审查保密协议,除了以上需要考虑的问题之外,还需要注意:&br&&br&&strong&1)信息接收方是尽“合理努力”(Reasonable Endeavors或Reasonable Efforts)还是尽“最大努力”(Best Endeavors或Best Efforts)保持保密信息的保密性,努力程度往往成为信息披露方与信息接收方的谈判点;&br&&br&2)是否要对违反保密协议给予信息披露方以赔偿(“indemnify”),还是仅仅是违约损害赔偿(damages);&br&&br&3)是否要求独家谈判、独家披露权(exclusivity)?&br&&br&23. 可能涉及反垄断调查的特别注意事项&br&&br&&/strong&当信息披露方与信息接收方是竞争者且双方在市场上占有份额较大的情况下,双方在向彼此披露价格、市场情况及敏感性的竞争信息时,需要特别关注,信息披露方有可能在交易未完成时即受到反垄断调查或诉讼。此时应考虑相关敏感信息应在交易后期进行、或者在相关反垄断审批已经获得或者交易完成后再行披露。否则,在交易还未完成时,有可能带来违反反垄断法的风险。&br&&br&&strong&24. 注意与学校或者学术机构签署保密协议时,注意知识产权归属的约定问题。&br&&br&25. 与政府机构签订保密协议时不能违法我国保密法&br&&br&&/strong&注意与政府机构签订保密协议时,相关的国家保密法是否要求强制披露有关保密信息的问题。在近来的保密协议谈判中,外国公司出现了要求中国公司承诺披露的保密信息不违反中国国家保密法的趋势。&br&&br&&strong&26. 商业秘密与技术诀窍的特殊约定&br&&br&&/strong&注意对含有商业秘密(Trade Secret)或者Know-how(技术诀窍)的保密信息进行特殊约定。商业秘密和技术诀窍和对公司至关重要,如果在披露的保密信息中含有商业秘密或技术诀窍,需要对其明确表明商业秘密或技术诀窍的性质并进行特殊约定;或者将该等商业秘密或技术诀窍在交易的后期进行披露。&br&&br&&strong&27. 头脑印象(Mental Impression)的问题&br&&br&&/strong&专业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在浏览保密信息的时候,往往在大脑中会留下印象,从而不由自主的在以后工作中使用,该等头脑印象往往被排除在保密协议保护范围中。&br&&br&&strong&28. MFN(most favorable nation)最惠国条款&br&&br&&/strong&一般信息接收方要求如何信息披露方在保密协议中给予第三方更优惠的条款时,信息接收方应当享有该等更优惠条款的权利。&br&&br&&br&&br&&br&&br&&strong&公众号:&/strong&&strong&uncleleslie&/strong&&br&&p&&strong&专业交流、约稿请联系:&/strong&&strong&&u&&/u&&/strong&&/p&&p&&strong&作者原创,任何使用请事先获得本人许可。&/strong&&/p&
本人写过的关于审查保密协议的文章,供参考。 保密协议审查的重点事项保密协议审查的重点事项
在提供审查保密协议审查意见之前,首先要审查以下重点事项: 1. 明确保密协议的缔约方 要明确方是否采用特殊目的公司(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作为缔约…
&p&这个问题是我提的,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在仔细的看了所有的答案之后我也否定并重新组织了原来的答案,也就是下面要说的东西。&/p&&p&纵观一下所有的答案无非以下两种观点。&/p&&p&&br&&/p&&p&&b&1)百度的基因是搜索,腾讯的基因是社交,百度做社交不行,腾讯做搜索也不成。&/b&&/p&&p&这一观点用基因论来解释了为什么两款产品为什么迥异,但是我们实际推敲起来,这一论调实际并不严密。&/p&&p&百度做社交不行吗?&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zhanjihejia/& class=&internal&&在中国,谁更懂社交? - 战吉荷加 - 知乎专栏&/a&两年前我初步写了一篇文章,虽然今天看来这其中的观点需要修改和反思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但是主题立意并没有严重的错误。&/p&&p&因为百度贴吧存在,不论是从哪个角度看,百度都是中国第二大社交工具&b&(6亿用户,日活1.5亿,峰值在线7500万)&/b&,虽然其实现方式是一个基于兴趣的bbs,但是并不是只有基于社会关系的关系搭建才算是社交,社交是一个社会关系的搭建,各自垂直的社交方式有基于熟人关系,基于陌生人关系,还有各种再细分的同学,同事,但是贴吧是基于兴趣。从这一点来看,百度未必做不好社交。&/p&&p&再来说说腾讯:在搜搜与搜狗合并之前,搜搜的份额一直徘徊在5%左右,这个位次在整个市场排在第三第四的位置,对比一下美帝的情况,Google寡头,剩下其他几家都是难兄难弟,除了bing的逆袭之外很难见到其他位次的变化,这么一看,腾讯搜索做的不好,但是也绝对不是烂。同时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360的搜索在一瞬间占据了20%的份额,虽然其其中的原因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这个成绩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按照基因论来说,360有搜索基因么?显然没有的啊&/p&&p&由此可见,基因论,并没有在逻辑上给我们一个严密的答案,事实上也是如此,如果把基因理解成一种技术储备,人才储备的战略性力量,那么阿里显然也是属于一个有搜索基因的公司(&b&从早期的叶朋等,细细一算,阿里已经挖角了百度05到07年时期接近40%的搜索技术人员,如果有一天,百度倒下了,真正杀死他的绝不是360,而是躲在背后的阿里,就像让苏联完蛋的不是阿富汗,而是天朝和米帝的合力绞杀。八卦一下,百度的logo也是熊,似乎历史有点巧合啊&/b&)百度的贴吧,360的搜索,都说明了基因并不能完全能解释这一现象。&/p&&p&&b&2)百度作恶,因为死的快。&/b&&/p&&p&这是以利益论为变种的一种说法,对用户好的,重视用户体验的,自然就越活越兴旺,对用户不好的,经常强奸用户眼球的,必定是坏人。秉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精神,百度空间是一定会失败的。&/p&&p&仔细一看,这个解释比之前的基因轮更细致一点,但是实际上来看,依旧是很难说通的。近几年,所谓的百度作恶主要在集中在大搜索上,因为这是百度的主要收入,也爆出了其医疗广告,低俗等一些问题,贴吧弹广告,大面积覆盖也收到了很多非常不好的评价。&/p&&p&但是事实上大搜索和贴吧,还有知道,百科依旧是百度十分坚挺的产品。久而久之,我们发现,浏览器,搜索引擎,这些东西更多的是渠道决定成绩,而不是所谓的口碑决定效果,360再作恶,其在浏览器上也一定会压住口碑极佳的chrome死死不能动弹。&/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要来回到问题的本质上来,为什么百度空间倒下了,而QQ空间死了?&/b&&/p&&p&我找了2012年改版后的百度空间,这个时间点,是百度空间新发布的一次版本,由于时间已经久远,我仅仅以这位用户的这篇文章来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hi.baidu.com/zlinch/item/c628d65e0ec11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版百度空间的七宗罪】选择博客?放弃百度空间吧 —— 一位百度空间的老用户留&/a& 文章的感情非常激烈,总体列出了百度空间的的几宗罪。&br&&b&1、升级破坏用户数据&/b&&br&带有表格的文章,字体的颜色也会全部丢失&/p&&p&&b&2、言论极度不自由&/b&&br&具体情况来看,是百度的敏感词审核过严,很多正常的词语都无法发出&br&&b&3、相册实在过于小气&/b&&br&相对于原有的相册,是一种倒退&br&&b&4、编辑器实在过于简陋&/b&&/p&&p&相对于原本的代码来说,新的装饰等已经太简单。&/p&&p&再看一看改版升级后的百度空间,界面是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1f1cfbb0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04& data-rawheight=&5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1f1cfbb02_r.jpg&&&/figure&&p&而翻出同期的QQ空间&/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2ef9a1efc63ad0a400e65d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2ef9a1efc63ad0a400e65dc_r.jpg&&&/figure&&p&如果之前的百度空间更类似于QQ空间的话,那么这次百度的改版实际上不算是那么的糟糕。&/p&&p&除了丢失用户的数据,使得表格与文字颜色失效的话,去除掉编辑效果使得百度空间像更好的方向去发展。至于言论的事,也是在国内的大环境之下有些左倾,并不是一个致命的伤。&/p&&p&那么为什么一次往好的方向改版却在这个节点上造成了百度空间最后的用户大溃败呢?&/p&&p&让我们回忆一下2011年的时间点,这一年,中国智能手机开始爆发,这一年新浪微博如日中天,甚至说新浪成为仅次于BAT的第四大厂商。&/p&&p&总和来看,12实际上都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开国纪念日,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元年。这一年证明了移动互联网是绝对的正确和方向,没有移动就没有未来。&/p&&p&虽然百度空间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调整,向着谷歌的简洁思想更近了一步,但是百度空间却离移动互联网越来与远,从产品思路上来看,是一款未能适应移动互联的产品,甚至到今天,&b&百度空间依旧在移动上毫无建树。没有了移动,自然不会有未来。顺便盗用一个经典答案,柯达在破产前,生产的胶卷都很好,但是已经不需要它了。而百度空间依旧在努力的提升胶卷的质量。&/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e974f569ce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40& data-rawheight=&6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e974f569ce0_r.jpg&&&/figure&&p&我们再来看看今天的QQ空间,其与另一款在2011年大红大紫的产品在形态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对,我没说别人,其就是新浪微博&/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efbe509a7c1a96f08f577cf2bf5828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5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efbe509a7c1a96f08f577cf2bf58285_r.jpg&&&/figure&&p&QQ空间已经完全从日志相册为核心转换为以状态,转发为核心的产品。甚至开个玩笑,他已经不能叫做QQ空间了,更应该叫做QQ微博了。顺便又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回答一个格外有趣的问题。&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腾讯微博为什么被放弃? - 腾讯&/a&为什么腾讯微博死了,为什么腾讯微博输给了新浪微博?因为腾讯微博的路被QQ空间走了,让腾讯微博无路可走,今天死在希格玛大厦的腾讯微博仅仅是一个替身,真正的腾讯微博他叫做QQ空间,一种互联网产品的借尸还魂,也在上演。&/p&&p&在回到整个2011年的大背景之下,人人网,百度空间,这些转移动化失败的产品的都挂掉了。&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人人网为什么不但没成为中国的 Facebook,反而日渐式微? - 知乎用户的回答&/a&在回答人人网为什么挂掉这个答案,今天回想起来在5个月前,我的分析依旧停留在战术上,但是今天纵观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博客的死,再来看QQ空间,新浪微博的生,我们的分析提高到了一个战略层面。&/p&&p&移动互联网是大潮,是趋势,认同起来停留在嘴上是不太难,但是实际执行起来绝不是仅仅开发一个APP那么简单。移动是趋势,移动是未来,如果要理解,是要深思在每一步的决策上。事到今天,我们终于理出了一点头绪,当百度空间没有移动化改革时,其命运就已经注定了,且不管其有着什么基因,也不管其采用什么样的产品思路,又甚至百度想做一个好人,都无法阻挡百度空间完蛋的命运。&/p&&p&&br&&/p&&p&&b&通过看这些叱咤风云的产品的兴衰,才细思各个大佬在2009年,2010年就能讲出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恐怖。麻痹的差人家太远了。&/b&&/p&&p&&br&&/p&&p&&b&其他关于互联网的讨论请移步公众号:zjhjbj001&/b&&/p&
这个问题是我提的,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在仔细的看了所有的答案之后我也否定并重新组织了原来的答案,也就是下面要说的东西。纵观一下所有的答案无非以下两种观点。 1)百度的基因是搜索,腾讯的基因是社交,百度做社交不行,腾讯做搜索也不成。这一观点用…
&p&本文转自公众号&b&「恶魔奶爸Sam」&/b&id:lxg-milk------------------------------------------------
&/p&&p&人力资源跟行政管理专业还要专业对口感觉有点。。。&/p&&p&某些市场管理跟销售工作,因为产品的单价和技术含量问题,要求专业对口还能理解,比如大型器械,电子工程类产品,高新软件类产品等等,HR也担心专业问题,就。。。&/p&&p&尤其还要考研学几年的人力资源专业,就更。。。&/p&&p&人资工作经验远大于专业的重要性,知乎学生多,可能有人不爱听,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尤其你有猎头经验,读研更是鸡肋了。&/p&&p&比如这位,老实说我非常担忧他的毕业就业&/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e869d430d12a9b23e104aff1c13e5f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br&&br&&p&人力资源所谓的六大模块,分别是
劳务关系&/p&&p&猎头直接对应的是人资中的招聘,也就是说最起码可以直接做招聘工作。&/p&&p&那么题主可以做的包括&/p&&p&第一步,重中之重,跟老板多接触客户,你的客户都是HR,本身公司都会招HR,你们公司业绩不错,说明人的素质都还行,HR印象也就不错,偷偷跟这些HR姐姐们搞好关系,问问她们内部有无空缺,适当时机把你简历递过去,让她们内推你一下,大部分猎头转in house HR都这个路数&/p&&p&第二步,非常重要,多交流候选人,跟同城的候选人私交搞好,微信多聊聊,不是问题,如果你的候选人本身就是HR,问问她们现在和以前公司有没有空缺,如果不是HR,问问他们公司HR有无空缺,放心,大部分人都会问的,举手之劳额,而且找到好人,他们还能拿到伯乐奖金&/p&&p&第三步,问问猎头同行,关系好的朋友,在网路上认识的朋友,打听机会
第四步,看书学习和考证,人资这么简单的东西,对经验要求很高,对知识要求就不高,所谓的专业知识,看看书考个证就OK&/p&&p&推荐美帝的大学人资专业课本,写的都不怎么难,图书馆基本都有,网店也能买到影印本,电子版也很容易找到,比选择哪种重版多次的,绝对是经典,内容没问题,英语也超简单,四级过了就能看得懂,这类书尽量还是别看翻译或者中国人编写的了,直接看原版比较好。&/p&&p&比如这本:&/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5ac6fb8defa7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br&&br&&p&在亚马逊以 “人力资源+英文” 或者“人力资源+影印”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很多优秀教材&/p&&p&有空考个证也行,没空也无所谓。&/p&&p&第四步,如果你的工作本身的人脉经过自己经营和探索,无法解决市场就业招聘问题的话(这个可能性极小,因为工作后基本就业都靠推荐而不靠海投了),那么就只能最后的下策,就是编好简历,广投招聘类HR职位,注意简历要写好,尤其要写自己当猎头做招聘的经历,方法论和成绩,招聘到人的个数,案例,佣金数量等等,这些写了会给简历增色很大。&/p&&p&第五步,如果有余力,可以读读social psychology之类的书籍,对做HR有一定帮助,不过不是要紧之事&/p&&p&第六步,做HR英语好的话帮助会很大,当然这个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复议,以后有空再说吧。&/p&&p&最后多嘴一句,针对所有想从事HR工作的同学&/p&&p&如果你一开始就只是想找份工作,万事OK,家里又在城里本地,不用担心婚房问题,就想找个工作生活下即可,那么可以不看&/p&&p&如果你做HR,又想做出一番成绩出来,那么可以继续&/p&&p&老实说,做HR想出头,非常难,做猎头,因为跟销售差不多,靠人头拿佣金,年薪百万的我听过不少,做HR年薪百万的,可能有,但我一个没听说过,唯一一个知道的案例,就是《杜拉拉升职记》的作者,当然她后来的版税,运营IP,做编剧做培训的收入,估计远不止她工作时候的薪水&/p&&p&插句嘴,这本书除了狗血无聊的感情戏外,对于工作的描写还算值得一看,作为HR教材的枯燥学习外的一点调剂消遣吧,不过大部分描写失真的地方比较多,最失真的地方就在于,HR的工作在于绝大部分企业里,都没那么的重要,永远是属于次重要的地位。而且同属支持类部门,它甚至远不如财务重要。&/p&&p&所以想靠HR出头,赚多薪水,首先要选择对行业和公司,选择HR岗位职能非常重要的公司。&/p&&p&那么什么样的公司,HR的岗位非常重要呢?&/p&&p&HR指的是人力资源,看名字就知道,是管人的工作,那么显然,管的人越多,对HR的能力要求越高,相对应的权力和待遇越大&/p&&p&管30人的HR,和管300人甚至3000人的HR,能力需求是绝对不一样的,新人入行时候,在30人的工作做HR,和在30000人的公司做HR,工作强度,处理事宜是完全不一样,但同样的,得到的各种锻炼和待遇薪酬肯定也不可同日而语&/p&&p&所以选择公司和行业很重要,要选择人多的公司,而且尽可能选择外企公司,因为外企的管理相对规范,越规范的公司,越需要强大的人事部门来打理的井井有条,私企和国企就有很多不可言述的因素在里面,HR得到的职权和真个部门的规范就未必赶得上。&/p&&p&所以类似快消,医药,医疗器械,电子,工程工厂,这类大外企,对HR的要求就很高,给的待遇和发展前景就很好,但是那种少人数的公司,尤其非实体只提供服务的乙方公司,比如广告,公关,法务,猎头,等公司,这类公司300人已经算超级大了,他们对HR的要求和重视程度,就没那么大。&/p&&p&而HR和财务的好处在于,可以无缝转行,就是你可以在各种不同的行业里跳槽,所以题主如果对自己没信心或者觉得资历不够,那么可以从小点的公司开始,等过一两年跳槽后,有意识选择体量规模大人数多的行业公司&/p&&p&除此以外,HR想混出头,职位职能的选择也非常重要&/p&&p&就如我说的,HR有六大模块,但大部分公司分的没那么细,大部分人都是兼着做的,甚至有的公司没有HR总监,就一个HR经理,管管手下,然后这个HR经理层级也不高,都不汇报给总经理,可能市场经理或者销售经理就管着这个HR经理,从而管整个HR部门&/p&&p&只有在我说的那种规模大,商业流程规范的公司里,才会设HR总监,HR VP,甚至HR总经理的职位,然后往上直接向总裁president汇报,这类公司的HR才有潜力供你奋斗&/p&&p&如果想奋斗成一位HR经理或者总监乃至VP,对于六大职能的选择就非常重要。首选的职能,当然是你感兴趣的职能,可以深入研究研究,但是过个一两年,你自己就得考虑升职的问题了&/p&&p&在HR六大职能里,HR资源的规划是唯一一个比较虚看不见摸不着的职能,事实上绝大部分专员都接触不到这个工作,大部分是经理级别的人才有可能接触,这样的经理事太多做不过来,会给自己招助理或者专员打杂,如果遇到这样的好职位,一定要留意&/p&&p&除此以外,近年来的HR部门的职能设定,有了一些较为新鲜的变化,有些公司,比如辉瑞,他们公司并购了很多国际巨鳄,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所以他们不是我们所想的公司一个销售部,一个市场部,一个HR部,一个财务部等等。&/p&&p&事实上超过5000人的公司,就很难再用这种大部门的架构管理模式了,在2005年之前很多公司还能这么管,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基本都是采取Business Unit商务单元的管理模式了&/p&&p&所谓商务单元,就是按照不同的业务和产品,分成不同的BU,比如洗发水一个BU,卫生巾一个BU,巧克力一个BU,BU里面有独立的销售和市场部门&/p&&p&跟BU平行的,就是一些支持部门,比如运营,财务,人事,行政等等&/p&&p&但是BU的管理没那么简单,每一个BU其实都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公司了,里面除了市场销售以外,很多BU内部会有自己的行政,人事,运营,甚至财务&/p&&p&也就是说,BU里会有一些专员或者助理,专门只处理本BU的支持性工作,在劳动从属关系上,他们同时有两条汇报线,一条是给BU总经理,一条是给公司层面大部门的总监/VP&/p&&p&这里要提到的概念就是HR BP,human resource business partner,就是由公司的HR大部门,进驻到不同BU里的HR,负责整个BU的全部人事流程和人事工作。&/p&&p&HR BP和总部HR部门的关系是相互配合的,BP接到本BU的HR需求,联系HR部门处理日常杂事&/p&&p&这样等于大事由BP确定,运营杂事由总部HR做,等于他们成了运营中心&/p&&p&所以看到这里你明白了,HR最有前途的职位,就是HR BP,他们的title你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不是任何一个模块的经理,既不是招聘经理,也不是奖金经理,而是一个单纯的HR BP,这是大约五六年前开始新兴起的一个职位&/p&&p&但是这类HR BP的层级非常高,资历很丰富,待遇地位都比普通运营专员高的多,他们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HR总监,未来公司层面的HRD如果退休或者离职或者被开了,那么这些HR BP往往是最有利的竞争者&/p&&p&所以有机会,多往HR BP方向发展,这也是一条很重要的职业规划常识&/p&&p&祝题主好运&/p&&p&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b&「恶魔奶爸Sam」&/b&id:lxg-milk
或扫以下二维码,欢迎加入
&/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10247cee2c35a51dfafa41c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
本文转自公众号「恶魔奶爸Sam」id:lxg-milk------------------------------------------------ 人力资源跟行政管理专业还要专业对口感觉有点。。。某些市场管理跟销售工作,因为产品的单价和技术含量问题,要求专业对口还能理解,比如大型器械,电子工程类…
&p&&b&日追加:&/b&&/p&&p&今天一连回复了几位朋友的留言。 &/p&&p&知乎上有很多思维理性充满理想的朋友。 理性很好,但很多时候理性让我们忘记了现实世界是复杂的多元的。 按照纯理性的思维,汽车的销量应该和发动机热效率、产品质量成正比。 但现实从来不这样。现实有很多荷尔蒙,有很多妥协,有很多色彩斑斓,有很多偶然和机缘。&/p&&p&质量很好的Nokia消亡了,技术情怀的协和飞机失败了。日本人造的东西很多我都很喜欢,质量真心好,设计用心,但日本人的商品并没有统治世界,现在Sony手机快滚回娘胎了。&/p&&p&这个汽车市场上,即使质量一直不好但有特色的Mini,Jeep,路虎们是有生存空间的,而且活的还挺好。 所以对于大众汽车来说,即使质量不如丰田,这根本就不是可以卖的好或者一定不好的决定性因素。&/p&&p&&b&如果不认清这个前提,后面的所有讨论都毫无意义。&/b&&/p&&p&&b&那些认为质量有优势油耗有优势,就理应卖的最好,丰田就理应天下第一的朋友们——请记住你们的个人品味和个体需求代表不了这个世界。 不要没事学芮成钢。&/b&&br&&/p&&br&&p&从全球来看,大众品牌和丰田品牌都非常畅销,按照单一品牌的份额来看,丰田全球第一,大众和福特紧随其后——部分原因在于大众集团的多品牌战略,Volkswagen大众作为主品牌也只是集团10个乘用车品牌中的一员。&/p&&br&&p&全球最大的区域汽车市场:中国,北美,欧洲。大众在中欧表现卓越,美国瘸腿;丰田则在北美表现出色,在欧洲瘸腿,在中国表现一般。&/p&&p&每个市场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政治。&/p&&p&所以全球各个市场的领头羊都不一样:欧洲是大众品牌,美国是通用和丰田,中国是大众,印度是你们没有办法想象的铃木,东南亚一般是丰田,南美是菲亚特、大众和GM排名前三。 &/p&&p&&b&那些说大众在中国卖的好是因为中国人无知,这简直就是对祖国人民的侮辱,这是真正的无知,真正的崇洋媚外。&/b&&br&&/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br&&p&原文如下:&/p&&p&&br&&b&空虚的感情不会天长地久,没有实力的公司没法在商业上长青。&br&信息是需要被传播的,而广泛的传播是有极大的成本的。&/b&&/p&&p&&br&大众汽车在国内如此成功,不是一年两年了。我注意到本题目的许多答案,对VW的成功之处视而不见。我丝毫不否认日系车的优点被部分国人忽视了,但我们不要走到另一个极端。&br&&b&因为很多回答已经把大众批的够惨了,本人专门来问大众写点软文&/b&。如有酥骨沁心之效,不谢!&br&&br&首先,关于题主的问题,我要吹毛求疵一下。(原本问题里批评了大众的很多问题,现在已经被删除了)&br&&br&&/p&&p&&b&1 贴出的销量榜单是2015年1月单月的,单月的数据时间太短,不是有力数据。看起来有些夸大大众的销量优势。尽管数据源是没错的。&/b&&br&题主如果引用14年全年数据,会更好。&br&&br&2 &b&加价,是供求关系的市场化体现,并非厂家蓄谋。&/b&大家有没有想过,对于厂家指导价,经销商为何只能降低不能增加呢?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都不掌握商品的定价权,价格是在市场上自然形成的。加价是优质紧缺商品的特权,是其稀缺程度和供求失衡的合理量化体现。普遍加价的车型,如上一代CRV,国产前3年的Q5,国产初期的汉兰达,这一代途观、上一代高尔夫。无不是因为具备几个特点中的一个或者全部:产品力强大,缺乏直接竞争对手,供应量有限,需求旺盛。&/p&&p&关于&u&&b&汽车加价&/b&&/u&这个话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这一篇文章:&/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我们觉得荒谬的事,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 一冉的回答&/a&&/p&&p&&br&&b&3 大众经销商服务态度不好?&/b&&/p&&p&&b&可能这是个例。&/b&经销商是加盟的玩法,个体差异很大,参差不齐。如果走访较大数量的门店,你会发现,大众经销商总体服务水平不算糟糕。&/p&&p&&br&&b&4 大众产品的质量问题?&/b&&/p&&p&&b&大众确实不是最好的,也不是那么差。&/b&质量确实是日系品牌的强项。因为大众有最多的销量,所以关于大众的正面和负面的新闻一定也是最多的,大家要注意这一点。&br&&/p&&p&最近两年,大众出了两个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br&一个是7速干式DSG,一个是新速腾断轴。DSG sucks,断轴sucks,这些都是大众应该被批评,也应该负起责任的。(监管部门是不是也该负起责任呢?真有问题,那你说出来呀? 不能总靠消费者扯横幅,厂家自证其罪吧。)&/p&&p&但是这些就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全部吗?未免太小看广大也许广大选择了大众汽车的朴素的消费者。&br&事实上,即使是在汽车知识程度不高的市场,产品在市场上优胜劣汰的法则依然是有效的。经济学原理从来不曾说过:一个自由的市场经济市场的运转,有赖于消费者对产品有足够的认知能力。&br&&br&&br&让我们来客观的看一下,除了断轴和DSG故障之外的大众汽车。&/p&&p&&br&&b&1 &/b&&b&大众来的最早&/b&&/p&&br&&p&时间是&b&品牌力积累&/b&的关键因素。&/p&&p&中国人谈及感情时,最爱排先来后到。先者,堂堂正房,后者,无耻小三。当福特和通用都没有拥抱那个曾经一穷二白的社会主义红色中国的时候,是大众犹犹豫豫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率先投资了中国市场。外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谁知道你会经济腾飞还是回归文化革命呢?标致,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初次冒险都失败了,但大众的投资则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它率先占据了市场份额,完成了产能和营销渠道布局,奠定了极为强大的品牌基础,与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潜在的影响了中国汽车行业法规的建立,以及培养和储备了大量专业的人才(中国汽车法规主要参考欧洲,这对大众有利;很多国内汽车从业者受大众乃至德国汽车的影响也很深远)&br&如果你有两个朋友来找你借钱,一个跟你认识了30年,一个跟你认识了3天,在别的因素都一样的情况下,你更可能会借钱给谁?&/p&&p&&br&&b&2 &/b&&b&大众集团本身是全球列强之一&/b&&/p&&br&&p&这一点不需要太多解释吧。德国有优质的制造传统,汽车工业实力强大。大众集团上有兰博基尼,Porsche,奥迪,中有大众,下有斯柯达,西亚特,商用车也有涉足。走多元化品牌战略,全球销量最近几年一直是前三,目前在销量上无限逼近丰田集团。&/p&&p&&br&&b&3 &/b&&b&强大的本土合作伙伴&/b&&/p&&br&&p&中国法律要求外资在华造车需要找到不低于50%股份的中资伙伴。大众汽车在国内有两个合作伙伴,都非常强大: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br&这叫强强联合,相比之下福建汽车和三菱的合作、广汽与菲亚特的合作,基本可以定义为弱弱联合。&br&&br&&b&4 保有量的巨大优势&/b&&/p&&br&&p&目前产能和销量接近400万/年。(包括奥迪)比(丰田+本田)的两倍还要多。&/p&&p&保有量我没有数据,但显然是单一品牌的绝对第一,保守估计是第二名的三倍以上。(上海通用的销量是建立在多品牌的基础上的,雪佛兰和别克品牌要拆开)&br&销量和保有量最多,意味着无数身边的活广告,意味着最高的知名度。&/p&&p&不是有英菲尼迪被认作奇瑞嘛?不是有凯迪拉克被认做帝豪嘛?你见过大众被认做东风嘛?&br&你可以选取中国的10个代表性城市,做100次线下消费者品牌调研,VW,Toyota,Honda,Buick,Ford,Hyundai,100次都会是大众第一。不管是知名度还是美誉度。&/p&&p&丰田是很强大的企业,混合动力也是很不错的技术。但是传播是有极大的成本的,尤其对于汽车这么复杂的产品。希望知乎上参与讨论的朋友们注意到这一点。&br&&br&&b&5 &/b&&b&渠道优势&/b&&/p&&p&&br&跟随大众成长起来的是中国汽车经销商中最早,经验最丰富,获益最多,因为获益而把自己发展的最健壮的经销商体系之一。&br&他们就像经销商中的精英战马,受到精细的照顾和培养,有强大的战斗力。&br&超过2000家大众经销商分布在五湖四海的各个角落,他们比电视机里的广告更能代表一个品牌的形象。(弱小的品牌只有100-300家,无法覆盖幅员辽阔的中国市场)&br&一家典型的上海大众4S展厅的客户体验,要比一家长安马自达强很多,比奇瑞强更多。&br&典雅明亮的展厅,高品质的内装设计,西装笔挺的销售员,漂亮的展车,这些对于隔壁老王是有视觉听觉触觉的综合感官说服力的。&/p&&p&为何大众的经销商能够做好这些表面功夫而别的品牌也许不能?因为卖大众比较赚钱,只有持续赚钱的生意才能做成健康的生意。如果一个生意已经不赚钱,不要去指望经销商的职业道德。(我在上海的家附近有一家Fiat的城市展厅,可怜巴巴的一块极小的地方,放着1-2台车,以及一个只能做快保的狭小售后工位,最近终于关闭了。我走访过不同城市的不同品牌的经销商,很多时候,弱小品牌的经销商也是弱小的,无论接待人员的服务素养、展厅装修等等)&br&如果你住在一个四五线城市,那么很有可能,你看到一座大众4S店的概率是看到DS的100倍,是看到马自达的20倍,比看到本田的3倍。如果你家附近恰好没有本田,你告诉我,为什么你要去买一台飞度,然后在本次回店保养的时候驱车200km去到一个让你陌生的城市?&br&&br&&b&6 &/b&&b&规模-成本效应&/b&&/p&&p&&br&汽车行业拼规模,因为规模决定成本控制的能力。&br&我在以前的回答里就讲过这一点。&br&如果你研发了一台超级发动机,花了100元,你卖出100台车,那么单台研发成本是1元。如果你只能卖出10台车,那么单台研发成本就是10元。这就是说,因为你销量有限,你就给客户白白增加了9元成本,然后你还会恬不知耻的跟客户说:这车我卖10万给你,真心不赚钱。XX品牌可黑了,他们的车单车利润1万元,坑害消费者。&/p&&p&再次强调:没有合理利润的生意不是健康的生意。&/p&&p&&br&规模还意味着很多。&/p&&p&规模还意味着,假如都花5%的销售收入作为营销费用,那么你在CCTV上见到大众汽车logo的次数会是本田的三倍以上,是铃木的也许20倍以上。如果大众在上海车展有2000平米的面积以便向全球的媒体和消费者介绍自己,那么广汽三菱只配拥有一张桌子。如果大众在招待媒体的时候可以送他们去德国看辉腾是怎么从玻璃工厂里造出来的,那么雪铁龙可能只能邀请媒体在38度的天气里访问一趟武汉工厂。大众能够砸下天量的宣传,让英文基础不高的全国人民认识两个新单词:TSI和DSG,谁曾记得现代和起亚帮助国人普及过类似的英文知识吗?&br&规模还意味着强大的供应链管控。&br&在轮胎产能吃紧的时候,普利司通不会拒绝为大众配货,但他们可以轻易推掉观致的生意。在谈判价格的时候,你采购200万套ESP模块和20万套的价格,能一样吗?(现在知道为何大众常常标配ESP,而竞争对手很难跟随了吗?)&br&常有一些朋友爱玩一些性价比的游戏,分析出某车胜过大众同级别多少多少。&br&配置游戏是最无聊的。在供应链如此透明,配件同质化的今天,一个本来采购能力偏弱的弱势品牌,如果提供了更丰富的配置,并且制订了更低的价格,你就必须去想一下,它可能放弃了什么。要么它做慈善家不赚钱,要么它找到了节约成本的灵丹妙药。(我并非暗示所有的成本节约都是不正经的)&br&但我必须得说,同样是座椅上的真皮,有成本500元的也有2000元的。同样是中控台上的塑料,有环保的有不太环保的和太不环保的。同样是装配,有能塞下我的小指头的和不能塞下我的小指头的。&br&规模和名声结合在一起,还意味着丰厚的薪酬和对人才的吸引力。中国最好的几家汽车学院的学生,很多都以加入VW为职业生涯开端的目标。Toyota,Honda,Hyundai显然是他们的次选。人的不同,会导致做事的不同。这一点也是中国非常不同于国外的一点。&/p&&p&现在国内研发能力最强的合资公司,应该是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两家。为什么,因为他们坐落在商业和科技环境最好的城市,拥有充足的资本,同时能够捕获最优秀的人才。这一点,丰田,本田,现代差距实在不小。&/p&&p&上海大众能够在大众技术的基础上,独立开发出Lavida,填补了自己产品线上的重大空白,而且把这台车送上销量的榜首。这是非常厉害的一件事情。&br&&br&&b&7 &/b&&b&产品力&/b&&br&&br&&/p&&p&很多朋友爱以大众汽车在美国销量不行来调侃这个德国牌子,我也加入过这样的调侃。&br&但客观的说,大众在欧洲的江湖地位,基本是遥遥领先。Golf,Passat,Polo,在三个最大的细分市场分别是No.1,No.1和No.2。光大众品牌的销量就接近第二名和第三名之和。&br&大众在中国也是No.1。所以全球最大的三个大市场,大众拿下了两个。&br&在日本,韩国,澳洲,是作为高档小众进口车的形象出现。量小,价高。&br&因为大众不太善于廉价小型车,也因为进入较晚,东南亚、印度都表现不佳。(所以他们一直想买入Suzuki铃木品牌。后来因故作罢,自己便做起了廉价车;如果买入了在印度份额第一的Suzuki,那大众简直做梦都要笑)&br&大众汽车在华的产品,不谈品牌力,至少有以下亮点:&br&A 产品线齐全,覆盖面广。&br&B 德国风格设计,简约大气经典,强调有功能性的设计感,符合国人审美。&br&C 跟同级车比,产品的工艺质感和驾驶感受处于领先水平。还是举Polo,Golf和Passat/Magotan为例。(这些工艺质感和驾驶感受,真的比增加2-3项电子配置,要烧钱的多)新桑塔纳以那么低的价格上市的时候,我在车展上看到实车时,简直有点震惊了。质感明显强于价格接近的日产阳光。果然,上市后大卖,原本强势的阳光慢慢不行了。(虽然这里面有一定的政治因素)&br&&br&&/p&&p&欢迎关注&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automobile& class=&internal&&一苒说车 - 知乎专栏&/a&&br&日,上海&/p&
日追加:今天一连回复了几位朋友的留言。 知乎上有很多思维理性充满理想的朋友。 理性很好,但很多时候理性让我们忘记了现实世界是复杂的多元的。 按照纯理性的思维,汽车的销量应该和发动机热效率、产品质量成正比。 但现实从来不这样。现实有…
&p&实名反对大部分答案。&br&利益相关:前机械行业从业者,和题主属于相近行业&/p&&p&请先看原问题:&/p&&blockquote&经过了解之后发现出来要下工厂。那么我们念了大学四年和工厂的普通工人有什么区别?我没有任何偏激的意思,这只是个单纯的问题。&/blockquote&&p&这是个很客观,很有价值的问题,请不要用“一线”“经验”“理论”“实际”“实践”等抽象的概念回答这个具体的问题。&br&工科直接相关的是制造业,是个稳定和庞杂的体系,但又是有其内在逻辑的,刚升入大学的的学生应该对本学科建立一个很具体的认识,而不是看各种抽象得不行的评述式论理。&/p&&p&上面有人说的深入生产一线、理论和实际结合等等,肯定不能说说的错,但并没有构建具体的工科行业的图景,未必帮得到题主,我也是工科里最土的机械专业出来的,说点具体的吧。&/p&&p&&b&这个回答比较长,我先介绍一下工科生就业的图景,再分析题主老师说的“下工厂”可能的真实含义,最后总结“怎么能不下工厂”。&/b&&/p&&p&首先和大部分人想象的先从最底层干起,一步步升到高级不同,制造业的体系和链条是非常长的。以机械行业为例,至少有
&b&理论研究 -& 研发 -&
设计 -& 工艺(生产现场技术员) -& 生产(制造) -& 销售 - 维修(安装)这一长串&/b&。并且任意相邻的两部分都有几乎不可逾越的鸿沟,想从最底层做起,多底算底层呢?从维修工、安装工做起好吗?对吗?&br&不对!&br&你是设计人员,你就从设计的最底层做起,你是研发人员,就从研发的最底层做起,生产人员,可能就要从给老师傅打下手扫地做起。绝对不是说,全行业都是从维修工开始干,最后最牛的爬到最高级的理论研究。&/p&&p&反过来说,做设计的去做生产,水平就能高吗?产业的上游就比下游的一定厉害吗?不是这样的。可能不同的流程位置在工作环境、收入待遇、社会评价方面有不同,但绝对没有高下之分。最厉害的设计,也只是设计厉害,制订工艺不行,生产操作更不行,出去销售也不行。所以本质上,这是个分工的问题。其他行业也是如此,比如研究代谢的专业营养师,能精确地设计营养餐,但炒菜肯定比不过天天做菜的厨师。工科由于其对设备和经验的极度依赖,上下游的分化和隔离就更严重。上下游之间可以咨询和参考,比如总工也会认真考虑维修工提出的意见(因为现场人家见得多),维修工觉得不想的地方,工程师也会解释,但换做对方的工作不行。&/p&&p&可以简单地把上面的一长串与大体地与学历对应:&br&博士、硕士:理论研究&br&硕士、本科:研发&br&硕士、本科:设计&br&本科、大专:工艺&br&大专、中专(技校)、高中:生产制造&br&不限学历专业:销售、维修。&/p&&p&应该说,尽管不同的流程并没有高下之分,但可以想见其需要的创造性劳动产多少是有区别的。举个例子,我原厂开发一种磨面机,初看无非是把农村的石磨搞成钢磨,装上电机,还用得着博士硕士理论研究?&/p&&p&当然用得着,谷子磨成粉后,在磨机内是一种类似龙卷风的状态,也会有气压、湍流这种气象学的现象,想提高磨机的效率,就要对面粉风暴进行数学建模,演算,优化,这些没有博士硕士和专业的研究团队,一般的工程师是做不了的,这是&b&理论研究&/b&。&/p&&p&&b&研发&/b&呢?博士把模型搞好了,说你这个磨机最优高度是50米高,直径8米,转速是XX,用电是XX,关键就这些,你去研发吧。好,一查国内外没有这么大的磨机,没法参(山)考(寨),那总工出马,把各部件分到各设计组,大家先试着做一下吧,这部分就是&b&研发人员&/b&,建模运算他们不行,但根据要求去设计用多少钢,什么构件牢固还是拿手的,很快设计任务分到底层的小设计员那里, 小设计加班加点把一个个大小零件都画出来了,拼图后交组长审核,组长交总工批准后,定型。这是“&b&研发&/b&”。&/p&&p&那什么是&b&“设计”&/b&呢?这个简单,比如之前50米的磨机研发成功了,试运行也完美,准备扩展产品系列,增长更大规格的型号或更小规格的型号,比如就在这个50米的基础上改一个35米的,因为有参照,设计难度大大下降,这种就叫&b&设计&/b&,能看出来“设计”比“研发”又简单 了,所以对学历、能力的要求又会降低。设计的结果就是图纸,出图后,发&b&工艺师&/b&审核。&/p&&p&为什么总工批准完,还要工艺师审核呢,工艺师(生产现场技术员)是做什么的呢?因为设计人员的知识是专门的,只对构想中的方案负责,但&b&工艺师&/b&是离加工更近的,他们要&b&对生产实践负责&/b&。比如设计了一个8米的大筒,但本厂的设备加工不了这么大直径,是想办法凑合,还是送其他厂协助?这都是工艺人员要考虑的问题。工艺人员还要制订出每一个零件的加工流程,顺序,可能会详细到工人的每一步操作,这里面要蕴含的巨大知识储备,也绝不是设计人员能全部了解的,还是那句话,分工,分工。&/p&&p&工艺通过之后,就可以&b&生产(制造)&/b&了,产业工人、技术工人做的就是这个。有人说了,工艺师经验那么多,他们怎么不生产呢?还是分工。技术工人可能在技校(或者学徒期)就跟某个加工设备打交道,论熟悉程度和专业程度他是最好的,但也只限于这一种设备(比如车工、焊工),其他的就不行,因此他们更胜在“效率”和熟悉度上,但也有一些技术能手,年龄大了或者能力全面,提拔为工艺师,但从工艺师再转为设计师则比较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长时间大量的积累,干过两三个工种,基本也接近退休了。&br&剩下的销售、维修,不再多说。&/p&&p&好,啰嗦了一大堆,现在回答楼主的问题:&/p&&blockquote&经过了解之后发现出来要下工厂。那么我们念了大学四年和工厂的普通工人有什么区别?我没有任何偏激的意思,这只是个单纯的问题。&/blockquote&&p&首先你要明确&b&“下工厂”&/b&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说“工厂”指的是生产部门,更具体的说是“车间”。工科的企业,生产部门和其他行政部分(包括研发、设计等)多数是分开的。&/p&&p&按上面的介绍,本科或硕士(成规模的一般要求硕士)进入企业之后都是做研发或者设计(这两个区分并不明显,一般混合),但为防止设计人员对工艺环节完全不懂,也会让他们去车间&b&观摩、体验&/b&一段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半年。这半年一般也不会让你生产(技工门槛很高的,本科生一般绝对干不了工人,你想你金工实习才一个月,人家学车床可能学了两年),最多会客串一下装配工人。这种可以称为“实习”,但实习的效果,一般就像大学的“公共任选课”,效果就呵呵啦。&br&你们了解到的“下工厂”,有一点可能是这个意思。这种观摩结束后,你还回你的设计岗位,不再在工厂里。&/p&&p&但“下工厂”更有可能是&b&“做工艺师(生产现场技术员,或者质检验收人员、物料统筹人员、采购人员、设备管人员等等与技术相关但技术难度、深度不大的岗位,共性是都与车间直接相关,常驻地点也在车间)”&/b&的意思。设计之后的第二个环节,工艺,是绝大部分工科本科生的最终去向。先在工艺科找个老师傅,老师傅每天制订工艺,你就学着,个别工种也会手把手教你学下,点到为止。过几年,你就了解了这个工种的各种细节,可以给工人下命令,指导他们生产了。他们有弄不懂的问题(比如这里总是做一半断了,怎么办),你也要想办法解决,解决后修改工艺,工人执行;如果研究发现是设计的问题,要向设计反馈,一起整改。工艺师还有兼有一些管理方面的内容,比如给某个工序、零件评难度、定绩效,这些都是长期在工厂里才有能力做的,设计师水平再高,不可能完全了解这些,也取代不了工艺师。&/p&&p&还有可能是&b&做生产管理&/b&的意思。这个岗位就不涉及具体的技术,而是监督工人的动作,劳动安全等,是个完全的管理岗位,自己不用干活,巡视就行。有技术问题找工艺师。&/p&&p&但不太可能是让你们&b&当工人&/b&。&b&这里的“工人”特指“技术工人”,是指掌握一定的工业技能,有专门的技工教育经历的。&/b&可以看技术工人的培训路线:先读技校,在技校里学某样加工设计,到厂里之后一般会当一段时间学徒,真正独立工作之前已经有了好几年的专门学习经历。就相当于你从高中开始只学一门课,到大学毕业时,这门课肯定能学到很高的高度,并且有了经验积累。本科生在“生产”环节,简直被技术工人完爆好吧(&b&有的时候收入也会被完爆&/b&)。因此让本科生做普通工人是完全吃力不讨好的安排。你上岗之后,不仅技能不行,一般也吃了不那苦,人员流失严重,工厂就不会再让本科生做技术工人了。&/p&&p&虽不排除某些特别的企业,对工人素质(一般是纪律和学习能力)要求很高(或者很低),愿意让本科生从头学起,并且他们那种加工技校也没有,可能会招本科工人,&b&这种企业里本科生就和普通工人没有区别。&/b&但和前一段的“&b&技术工人&/b&”相对比,更多招本科工人的企业(本质上是不限学历的招聘)招的工人其实是“&b&普工&/b&”,典型的即经过简单培训(所以文化知识有就可以,不需要专业技能,不需要上过技校,上过技校的反倒不需要做普工,即对能力要求很低)就能胜任的岗位(比如生产线装配工、制鞋制衣厂操作工)。正经工科科班出来的学生,一般工艺师的岗位总是可以找到的,很少会去做普工。但我国很多企业对普工的需求确实是非常大的(想想富士康就有百万员工,大部分都是普工),这时就会无差别招收各种学历的人,有本科学历自然更好。所以也能见有很多本科生最后做的是和高中生、初中生一样的工作。&/p&&p&普工最致命的问题是劳动内容技术含量太低,无法形成技能积累,几乎没有上升空间,同时工况和劳动环境往往也特别差。工科生去工厂一般不会做普工,不里不进一步说了。&/p&&p&另外大家对&b&“工厂”“车间”&/b&等有一些误解,也一并说下吧。&br&工科其实都属于制造业(第二产业),曾经是国家经济支柱,但营利能力一般比不过服务业(第三产业),因此过去工厂都设在市内,现在因为环境和经济原因,都搬到郊区或农村、乡镇了。好的企业,研发和设计还可以留在大城市内(毕竟高学历人才也希望在大城市工作),但制造环节(工艺、生产)往往都在很偏僻的地方(可能设计在大城市边缘,但生产在县城、镇上),也是因为这样,尽管很多车间的工作条件已经不错,但本科生仍是不愿意去。&/p&&p&&b&(注)&/b&有些企业,没有创新的动力,研发和设计人员很少或没有,由工艺人员兼任,也是常见情况,这种企业即使招聘的岗位有“研发、设计”,往往也就是车间楼上的几个办公室,等于还是下了工厂。&/p&&p&从就业难度上来说,&b&本科毕业做工艺和生产管理是容易录用的,也是大量毕业生最终的选择。&/b&做设计和研发也有。但一般要求成绩很好,所以对学业不太好又不想做工艺的本科生,销售是个不错的选择。&/p&&p&如果读了硕士研究生,就业主流就是研发和设计,理论研究一般需要博士。&/p&&p&职业发展:&/p&&p&&b&理论研究&/b&:&b&研究员&/b&-&(有各级职称的)&b&研究员&/b&-&(研究组)&b&组长&/b&、(研究室)&b&主任&/b&-&(研究所)&b&所长&/b& &/p&&p&&b&研发设计&/b&:&b&助理工程师&/b&-&(有各级职称的)&b&工程师&/b&-&&b&产品经理/项目负责人&/b&-&&b&总工&/b& &/p&&p&&b&销售 &/b&
:&b&销售&/b&-&&b&区域经理&/b&-&&b&大区经理&/b&-&&b&销售总监&/b& &/p&&p&&b&----------下工厂分割线------------&/b& &/p&&p&&b&工艺&/b&
:&b&助理工艺师&/b&(技术员)-&(有各级职称的)&b&工艺师&/b&-&&b&工艺总工&/b& &/p&&p&&b&生产管理&/b& :&b&小组长&/b&-&&b&线长&/b&-&&b&车间主任&/b&-&&b&厂长&/b&-&&b&集团副总&/b& &/p&&p&&b&工人
&/b&:&b&学徒&/b&-&&b&技术工人&/b&-&(有各级职称的)&b&技术工人&/b&-&&b&技术专家&/b&-&(享受津贴、返聘)&b&技术专家&/b&&/p&&p&&b&(★)从职业生涯来说,理论研究、研发设计、销售和工艺每升一级,收入和职业影响力都会产生很大的飞跃,工作内容也会越来越务虚,从“格物”走向“管人”。升两级左右一般就进入企业中层,开始参与公司的分红,逐渐摆脱对工资的依赖,到顶就是高层了。但工人的晋升基本只限于职称的提高,并且即使晋升也只是收入方面有较小的提升,工作内容也仍和以前相同。如果没有提拔成管理或工艺,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改观(这也是大家经常看到“工匠级”技术工人收入还很低的原因)。因此从长远的职业生涯来看,带来更有前景的岗位的本科教育,还是有很高的回报的。&/b&&/p&&p&就人数而言,制造业理论研究非常少,少数特大型企业自有研究院,部分老工业城市有国家设立的研究院,这些院所进入门槛都很高,学业扎实的硕士博士才有机会。而能有专职人员做理论研究的企业就少之又少了,一般都是行业龙头。小企业需要理论研究时,多数是委托研究院或和高校合作。&/p&&p&大型企业的研发设计也基本要求硕士学历,越大的企业,这个门槛越严,小一些的企业,可能会放宽本科生做研发设计。从工艺环节,就本科到自学都有了。&/p&&p&总结起来就是,如果不想“下工厂(在生产部门)”工作,那么找工作时最好:&/p&&ul&&li&考取本专业研究生,就业时瞄准研发、设计类岗位,并&b&关注该设计部门的具体地理位置&/b&,最好找在职人员问清楚;&/li&&li&本科学历的话去较小的企业,也做研发或设计,其他要求同上;&/li&&li&应聘售前顾问、技术销售岗位,但也要考虑个人是否适合;&/li&&li&有些企业会招管理类(不限专业)储备人才,在制造业企业如果懂一些技术,做管理还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有这类岗位也可以关注;&/li&&li&对于录用时不定岗,后期再分配的,甚至工作地点都不确定的(多个分公司、分厂),很可能会有看见或看不见的坑,最好找在职人员了解清楚。&/li&&/ul&&p&&br&&/p&&p&其他答主说的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等等这些,都有道理,跟我说的也不矛盾。比如你做了研发工程师,你也是要经常去工厂看下,定期和下游工种交流学习的,但注意&b&从实践中学习,不代表要去做实践这件事。人家工人告诉你的一些建议,可能是他焊了五年同一零件总结出来的,你学习了,改进了设计,不代表你也要先去焊五年零件,你有焊工证吗?&/b&&/p&&p&最后,工人升上工艺师或设计师很多,但极少见(重回学校读书后就业的除外)升入研发和理论研究的,上面有人说的从一线冲出来,是不科学的。从一线冲出来,你是高级一线(技术专家、特殊津贴、返聘技术专家)。&/p&&p&&br&&/p&&p&补充&/p&&p&上面的介绍,只是从题目比较关注的就业地点(下不下车间)、工作环境来说的,不是收入/发现前景的排序。&/p&&p&比如国有的理论研究院所,硕博扎堆门槛很高,但内部仍有可能是老式大锅饭体制,薪酬制度陈旧&/p&&p&研发设计人员,收入也随公司的分配体制而千差万别(有些公司设计是死工资,靠积累年限,有些是奖金制,做得好就有爆发可能),但有一条不变,就是行业利润与从业者利润紧密相关。选技术水平高,发展活跃的行业(而不是竞争饱和),这些行业的各工种都会相对较好。&/p&
实名反对大部分答案。 利益相关:前机械行业从业者,和题主属于相近行业请先看原问题:经过了解之后发现出来要下工厂。那么我们念了大学四年和工厂的普通工人有什么区别?我没有任何偏激的意思,这只是个单纯的问题。这是个很客观,很有价值的问题,请不要…
&p&纵观雷军三年来公司法修改议案的内容,可以很明显看出来,&b&雷军的双重身份:高科技企业创业者+风险投资人&/b&。雷军正是基于他的这双重身份来提出公司法立法建议的。所以,雷军的议案里,突出体现了高科技企业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人这两个群体,对现行公司法的不满。&/p&&p&&br&&/p&&p&一、&b&高科技企业创业者眼中的公司法&/b&&/p&&p&&br&&/p&&p&高科技行业,意味着这个领域的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高科技,高级、科学、技术!传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是土地、是厂房、是机器设备、是矿产资源、是流动资金。&/p&&p&&br&&/p&&p&高科技领域的新技术涌现的速度非常快,别说止步不前、哪怕是稍微慢半拍,就很很容易被淘汰(想想十年前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雄风,想想5年就发展起来的小米手机)。所以,“高科技”这种核心竞争力,其实也就是不断开发出更新技术的能力。这个能力,显然只能在高科技人才身上才会有。&/p&&p&&br&&/p&&p&所以,高科技行业,真正的竞争力是“人”!&/p&&p&&br&&/p&&p&现在这一波的创业潮,更多的是在科技创新领域,互联网、O2O、智能硬件设计软件blabla。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资金和实物资产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人的能力,科研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各种人脉资源等。简单的说,这样的企业,人如果不再是那帮人,即使钱还是那笔钱,企业也是做不起来的。所以,提供最有价值的劳动力的人才,应该得到股权。&/p&&p&&br&&/p&&p&但是,中国现行的公司法,并没有反映这个趋势。公司法及配套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明确表示劳务,也就是人的工作能力,不能作为出资。人力,还没有成为资本。&/p&&p&&br&&/p&&p&《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股东的出资方式应当符合《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但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p&&p&&br&&/p&&p&法律不允许人力作为资本,但是在实践中早已被人们当作了公司的资本。很多公司,都会拉来一些在技术上、人脉上、工作经验上有优势的人来做股东。这些人肯为公司出力,就已经能为公司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哪怕他们不掏一分钱,其他股东也很愿意给他股份。&/p&&p&&br&&/p&&p&所以,现在很多公司,已经把股东们的各种贡献,比如技术、人脉、经验、现金、房产、设备都视为同样的“出资”,综合考察它们对公司的价值和之间的比例,然后再根据这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迪肽是哪个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