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改快速排序算法图解了,我买的硬盘是不是买亏了

 由于装机时忘记拍照了...等主板和散热器等等安装好之后才想起要晒单领金币啊。大家之后看图就知道了,这主板要拆装实在太难了,只好放弃一部分金币,主要晒硬盘了。

屌丝的世界你们不懂...有两个用了两三年的固态了,加起来只有200G。除了系统和软件外,可用空间就不多了。现在的游戏吧,大家都知道,随便三五个就把几十G填满了。要玩其他游戏只能这样:把装好的游戏移动到机械硬盘里备份着,然后装新游戏...想玩刚才的老游戏了,又把这个新游戏备份到机械硬盘,把老游戏移过来。值得买晒单的固态太多了,但我仍然要晒一下,因为我觉得有价值哦,供大家参考。

最近256G的固态也降到千元以下了,所以想再买个256G左右的。买固态吧,Intel是首选,五年全球质保不说,质量和性能更不在话下(我2011年初买的Intel X25-M仍在服役中...)。但Intel的价格一直高高在上,手上又已经有两块固态了,实在不想再多花钱了。然后又考虑过镁光M500和三星840EVO,840EVO性能也挺强的...后来甚至想买699元的影驰了,选了大半天,对比各种评测,数据,晒单...后来按低价排序,无意看到竟然有一款599元的光威!说到牌子,光威的内存以前装机帮人买过,还算可以,然后百度了一下,算是个品牌。然而...这款居然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评测和晒单,根本无法了解它的真实性能啊?而且这还是京东第三方卖家!但价格实在太诱人了!看介绍里厂家晒的跑分图,我觉得不可能,有水分?即使有水分,也不至于不如影驰金胜什么的吧?一咬牙加入购物车,大不了我买回来做个备用吧,到时至少也能晒个单给其他朋友参考呀! 至于保修,3年可以了,又不是山寨厂怕啥?

昨晚主机所有配件都收齐了,把系统安装好,试完了几个小时。现在我先来晒这个光威固态吧。(本屌摄影菜鸟,光线也不好,环境也不好,不求艺术,只求真实...)

首先,是这个包装,太简陋了吧?比intel的简包还省啊。

 产地写着:中国,台湾,加拿大,究竟是哪个?不管了,拆开吧:

 我去,塑料壳的?也算了吧,壳子而已。没任何痕迹,确实是全新的。这里为了保修我就不拆开了,已经有人验证过了,大家可以自行去找拆解图。

先用AIDA看一下大概信息(实际容量约223G,没有缓存,MLC闪存,JMF 667H主控):

废话就不多说了,直接上正菜,先用专业全面的AS SSD Benchmark跑分吧,测试有MB/S和IOPS两种形式。

首先说明一下测试环境:均为INTEL原生SATA3.0接口(X25-M只支持2.0),win8系统安装在光威固态上,光威固态分为两个盘,其中42G为系统盘。 先跑光威盘:

 什么,居然比官方的跑分还高一点点?这分数...说实话,某些比它卖得贵很多分数却低很多的可以洗洗睡了,嘿嘿~

再测一下我的老固态,看这次升级值得不?首先来测一下2011年1250元买的INTEL X25-M

这块INTEL当时4K性能是最强的,虽然写入最大只有75M。现在看来很明显落后很多了。不过还是比机械硬盘好(机械硬盘4K写入最大也就1MB/s)

  想不到老镁光的4K性能让人惊喜,再战两年没有问题!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吧,再次证明我的眼光没有错,太出乎我意料了。有的朋友说跑分,跑个分有啥用啊?那我们就再来点实际的。

我准备了一个文件夹,如下图, 

大小有4G多一点点,但是有近万2个文件,其中有一个电影约3G,然后大的小的各种文件都有,这下连续读写,4K性能可以一次测出来了。每次测试是在同一个盘下,就是复制一份同样的文件夹,在同一个盘内进行读写操作,比较公平,这样的测试结果也最能反映固态硬盘的综合素质。

提醒大家一下:固态主要就是玩4K性能了,连续读写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容量就这么点大)。

晒一下这次开机时间5.94秒

 win8.1评分8.1分(图在下面整体晒单里,win8.1如何打开评分请度娘一下)

重装了一下系统,顺便附上今天新录的实际测试视频(因为录像用了Shadow Play,录像的同时也在硬盘写数据,所以得分会比平常测的稍低。):

从视频可以看出,镁光的评分比上面的跑分高多了是吧?是因为今天我用Solid State Doctor将镁光盘擦除了一遍。大家的固态很慢的时候,不妨全盘擦除试试。

今天再补一张AS SSD的IOPS成绩供参考(分区对齐和之前不同是因为重新分过区):

 参与一起评测的固态都比较老了,我手上也没有新的高端型号来测试,不过我再挑选了几款不同的固态(容量为240G-256G),除了我自己的光威是用自己实测跑分外,其他固态均使用官方公布AS SSD的测试数据(或者媒体评测数据),来做个对比,供大家参考。

  友情提示:以上数据除光威外,均采用官方公布的AS SSD跑分数据,如果官方没有公布数据,就找主流媒体的评测数据。以上性价比算法:=INT(性能/价格*700)。注意有一些固态即使同型号却有用不同闪存芯片的,跑分差别很大;比如三星840EVO虽然商品介绍里说的是MLC,但很多买家却爆料实际上是TLC。有一些厂商的数据有一定的缩水(也就是你买回去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宣称的性能),所以这里仅做对比参考。大家看上某款固态的时候,下手前一定要多看买家的晒单。

现在可以证明的是:光威599元的固态相当超值,性价比很高,甚至超过了很多价格高几百元的产品!用优质的闪存芯片配合廉价的JMF667H主控,在价格和性能上做到了平衡。JMF667H是JMicron的第四代主控,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从各款采用JMF667H的SSD性能来看,称之为低端王者也不为过。

缺点:塑料外壳和简易的包装,JMF667H主控比较低端。另外注意这款固态介绍里说了采用INTEL,镁光,东芝三种MLC颗粒随机发货,不同的闪存芯片速度会有一些差别。

经常看到有很多朋友认为固态硬盘有寿命短、容易丢失等风险而不敢买,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我用过好几块固态了,现在像是有强迫症似的,笔记本上也都换了固态,甚至windows NAS的系统也非得装在固态上。固态的好处嘛大家天天都在讲,这里就不重复了。给大家晒一下寿命吧:

 如图,INTEL X25-M和镁光M4都已经工作近万小时了,寿命显示还有99%,恐怕用到固态淘汰都用不坏吧?

 这块三星830的SSD是用来装NAS的系统和软件的,基本上都是24小时开机的,已经连续工作近2万小时了,也从未出过故障。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固态的寿命了。顺便提一下,为什么Windows NAS要多花钱用固态硬盘:首先性能强很多就不说了,固态功耗低,适合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因为系统和软件装在固态上,大容量机械硬盘在闲时会自动停转,更能无限延长机械硬盘的寿命。

 好了,固态的晒单就结束了

—————————————以下开始晒本人新装的奇葩主机 —————————————

配件其实上周就买好了,配上红色的乔思柏箱子,准备用来放在座子上,一定很酷。结果装完后傻眼了,内部空间实在有限,只能装一个硬盘,而且装不了大风扇,只能用原装风扇。这天气吧,用会声会影之类的软件一渲染,CPU满载就100度了,吓死...只好重新淘了个新机箱,整体配置如下(555....巴掌大的mini主板配塔式机箱啊):

本人是个超频爱好者,不超就浑身不自在...所以买带K的。郁闷,现在有点后悔了,新平台又出了啊...

为啥买这主板之前说过了...是准备配合迷你小机箱,然后这货带双频WIFI,killer网卡等等,小巧实用。

内存:金士顿骇客神条4GBX2

现在内存价格太没节操了,先买两条4G的顶着(双通道还是有一定性能提升的),降价后换8GX2。为什么选金士顿?虽然金士顿闪存和普通内存条口碑一般,但骇客神条还是很给力的,实测不加电压能轻松稳定超至1866,略加电压也能长期稳定在2000MHz(帮人装机以前买了一对用了一年多)

散热器:九州风神大霜塔

好大,大的超出你的想象,占了主板3/4的面积!为啥买它?实测用原装风扇根本压不住,温度太高还会自动降频。试了下九州风神玄冰400,在25度室温的情况下超频至4.2G依然满载100摄氏度...有的朋友问为啥不用水冷?问得好!酷冷至尊海神我是随主板一起买的。这...温度满载时和玄冰400是一摸一样的,而且水泵的噪音,机箱放在桌子上的话没几个人能忍(我爸问我是不是刮胡刀没关?)。没错,低端水冷就这样,千万不要一说水冷就觉得高大上的样子哦~

硬盘:之前提到的intel,镁光,光威固态各一块,西数3TB绿盘一块(其中镁光和intel是升级剩下了,还能发挥下余热。)

显卡是去年买的,升级剩下的。我现在玩的游戏已经都能中高特效流畅运行了,所以这次就不升级了

机箱:撒哈拉(SAHARA)飞行者AX8玩家版

机箱我现在不敢有高要求了,空间大,稍微过得去的就行了

电源:航嘉多核WD600

纯属浪费,实测350W电源完全足够带以上配置了。(CPU显卡都满载才250W)

好吧,开篇已经说过了,昨晚装机时忘了一个个拍细节图了,等装好才想起...

晒一下装好后机箱内部图:

  主板和内存哪里去了?全被散热器盖住了,5555.....这个主板SATA口在最右边,离硬盘太远了,标准SATA线都完全不够长,只好把硬盘反装了。电源线也不够长,无法实现背线...只能这么乱着了。唉,下次再也不买小板了,实在太挤了,现在要扒个SATA线都得把整块板拆掉才行,根本没缝隙了。显卡背面完全焊点完全接触到散热器了,只好加了块纸板...好不容易,算是装好了。 风扇是不是好大啊,刚收到时我都吓晕了,这个还能装到microATX主板上?我都没想过能装上去。

这个机箱有3个SSD专用槽,但只给了2个插件...汗,反正固态没机械部分,塞在里面就行了。(以前的转接架能装在3.5槽位上,但线又不够长了...纠结)

   100多元的机箱就这样,唉,太屌丝了。做工也太一般了,特别是顶上的滑盖设计。

 不过没买好机箱是对滴,本屌过渡房,也没装修空间有限,平时就把机箱塞在角落里,平时都看不见的哦

顺便说一下上面是Motu MicrobOOK2声卡,这块主板算是买对了。这声卡只有一个USB口,没有外置电源,所以耳放推力极其有限,高端的都推不动。这块主板支持什么audio技术,使USB口供电充足,在这主板上居然能很好的运行~赞一个(以前用华擎Z77极品玩家4和笔记本都是推不动的哦)。

显示器是飞利浦237E3QPHSU,有两个HDMI口,好处就是可以在电脑和游戏机之间随意切换哦~

音箱是漫步者R1900TIII,大家看我桌子吧,其他的没办法放进去了....

 好了,现在说下这台主机的性能吧:

 CPU体质有点雷,默认不加电压只能稳定在4.3G。加电压可以稳定在4.8G,不过我用不加电压超到4.3G足够了。

拷机跑分什么的太费时间,而且同型号的网上很多,我这就用AIDA顺便测两项了:

 Win8.1系统评分(如何开启win8.1系统评分请自行度娘) 鲁大妈跑分,只能说凑合吧

大霜塔风扇还是挺给力的,以前用玄冰400满载时100度,现在最高也就70度。而且风扇噪音也不高,这个机箱有个好处就是机箱前后和顶上三个风扇可以关闭或者调高速低速,平时关了就行啦!

这套配置大家觉得如何?还算平衡吧。主板没办法,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贵了点而且扩展能力有限吧,主要是之前准备装迷你主机才买的。内存8G的话,平时也够用了,但我觉得16G比较好,因为可以分8G-10G给RAMDISK,这样将游戏拷到RAMDISK里跑会更爽哦!等内存一降价,就换两条8G的。

 最后,还是爆一下我苦逼的打机环境:

提示“I/O设备错误”,一般都是由于硬盘坏道故障引起的。可以挂从盘用MHDD检测硬盘坏道,如果你数据重要建议还是通过51Recovery这种专业机构进行数据恢复,数据恢复完成以后如果你的硬盘在保修期内就去保修;如果超过保修期了就用MHDD自带的修理功能修复硬盘坏道。要提醒的是,坏道故障比较忌讳继续通电尝试,这样问题会加重。Hellogh2005,希望有帮助.到IT实验室,天天软件测试网泡泡

  【PConline 导购】我们经常遇到电脑卡顿的时候,有时不仅仅是网络的原因,其实,老电脑卡顿的根本原因在于,系统运行的程序超过硬件负荷而造成的。除了CPU显卡因素以外,硬盘读写性能慢也会导致电脑变卡顿。当感到电脑变慢后,加一块SSD硬盘有无必要呢,答案是肯定有必要的。先了解一下,普通的机械硬盘跟SSD硬盘的区别:

  1、 固态硬盘又称SSD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与普通硬盘一致。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分为闪存、DRAM两种。新一代的固态硬盘普遍采用 SATA-2接口、 SATA-3接口、SAS接口、 MSATA接口、PCI-E接口等。

  2、 机械硬盘是传统普通硬盘,数据储存在磁碟扇区里。硬盘作为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所以进入硬盘的空气必须过滤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运动,加上盘片每分钟几千转的高速旋转,磁头就可以定位在盘片的指定位置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信息通过离磁性表面很近的磁头,由电磁流来改变极性方式被电磁流写到磁盘上,信息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读取。

  相比之下,固态硬盘内部是闪存芯片阵列,没有机械结构。固态硬盘有最大的优点是速度快。老电脑安装SSD盘作为系统盘。下载安装常用软件,速度明显快了很多,再也没有了漫长的等待,顿时感觉生活变得美好了许多。鲁大娘跑个分(只跑了一次),新旧硬盘的得分对比,上图数据是不是有些小吃惊?

  速度测试,原来的机械硬盘VS新固态硬盘,从对比数据已经看出两者远不在一个量级,奔跑速度好比由马车直接进化到了高铁时代仅看测试数据和跑分是不够的,实际使用体验如何?看我下图的拷贝数据速度:

  总得来说,给老旧的笔记本电脑加装SSD,的确可以提升整机的性能,但是以前的芯片组根本无法发挥出SSD的全部性能,会大大的限制SSD的性能。尤其是4K-64Thrd这项。所以如果想给老旧电脑配SSD的话,就不要配性能太过强劲,价格太过昂贵的SSD,因为配了也是浪费,配个便宜的,性能一般的就好。

  随着固态硬盘的价格越来越亲民,许多“电脑一族”也开始考虑在适当时机入手一块。那么,在选购固态硬盘时,怎样才能避开商家陷阱,挑选到一块质量优良、性价比高的固态硬盘呢?

  固态硬盘的接口与主板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你买了一块固态硬盘后,如果自己电脑主板上没有相应的接口,目前,固态硬盘的常用接口有:SATA接口、mSATA接口、M.2接口

  目前,固态硬盘的闪存颗粒主要有SLC、MLC、TLC三种。这三种颗粒的主要区别是存储的位数不同:

  1、SLC 每个存储单元只能存储 1 位(“位”,英文单词写作 Bit,音译为比特)。

  2、MLC 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 2 位。

  3、TLC 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 3 位。

  固态硬盘的主控芯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固态硬盘的处理器。主控芯片所采用的算法对固态硬盘如何读写数据、如何进行数据纠错、如何处理坏块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主控芯片品质的好坏和算法的优劣也对固态硬盘的寿命和速度起着不容易忽视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推荐几款性能较好的固态硬盘

IOPS写入速度。耐用性方面,5年质保,128GB的擦写量是72TBW,平均无故障时间160万小时。在内部的技术方面,760p自然采用Intel自家的闪存颗粒,Intel表示他们设计的3D堆栈闪存比竞品更先进,有着20%的容量密度提升

  Crucial英睿达MX500 250G SATA是一款SATA3固态硬盘,采用了64层3D TLC NAND闪存,顺序读取速度达560MB/s、写入速度达510MB/s。随机读取速度高达 95K IOPS、写入速度达90K IOPS1。其独特的动态写入加速技术可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加快您的工作效率

  东芝TR200 SSD系列具有高于传统硬盘(HDD)的系统响应能力和数据读写能力,为改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的用户体验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方式。TR200系列顺序读写性能分别达到555 MB/s和540 MB/s。随机读写性能分别达到80000 IOPS (随机读取速度)和87000IOPS(随机写入速度)并且,在保持高速传输的同时,运行功耗大幅降低,从而可以为长时间使用的用户或者无法及时充电的用户延长电池使用时间。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东芝TR200此次提供三种容量:240GB、480GB和960GB,全方位为用户考虑。

  铁甲战将系列作为新一代入门级SATA固态硬盘,给了我们新的感受。在读写性能方面,无论是最大读写速度还是4K随机读写,都能展现出新主控对于固态硬盘性能的提升,在工业设计方面,无螺丝一体化设计的实现也展现了影驰自身的制造实力。铁甲战将必将加速固态硬盘进一步的普及。对于近期想要入手固态硬盘产品,体验固态硬盘性能的玩家而言,全新影驰铁甲战将系列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速排序算法图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