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本,公司采用“工厂到现场”供货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哪位大神给指教指教

您的位置: &
C1~-在我厂窑外分解系统中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优质期刊推荐個人化服務
查詢符號(半形)
查詢符號意義說明
表示為「AND」兩個查詢詞之交集
片語以雙引號標示開始及結束,而且只尋找出現順序相同的字詞,例
image process
表示一個字母切截,輸入兩個?表兩個字母,依此類推,例:輸入「Appl?」,查得結果應為appl
常用於英文字查詢
表示不限字母切截,由0~n. 例:輸入「appl*」,查得結果應為appl
常用於英文字查詢
AND、OR、NOT
布林邏輯組合關鍵字,用來擴大或縮小查詢範圍的技巧。
:縮小查詢範圍
:擴大查詢範圍 (3) NOT:排除不相關的範圍
是數位物件識別碼
為物件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可用於永久連結並引用目標物件。
使用DOI作為永久連結
每個DOI號前面加上
便成為永久網址。
如以DOI號為
10.5297/ser.
的文獻為例,此文獻的永久連結便是:
日後不論出版單位如何更動此文獻位置,永久連結所指向的位置皆會即時更新,不再錯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獻
有DOI的文獻在引用時皆應同時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規範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連結。
DOI可強化引用精確性、增強學術圈連結,並給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經驗,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過五千萬個物件申請DOI。
如想對DOI的使用與概念有進一步了解,請參考
數據來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簡稱ACI
臺灣地區最大的引用文獻資料庫,目前收錄臺灣地區所出版的人文學、社會學領域學術期刊,穩定出刊中的期刊總量約400種,若包含已收錄但後續停刊的期刊,總期刊量超過500種,每年定期公布收錄期刊的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等指標給大眾,並可提供專家學者免費進行學術研究使用。
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兩年產出的論文,在統計年平均被引用的次數。
公式:(前兩年發表論文在統計年的被引用次數)÷(前兩年論文產出論文總篇數)
例如:2010年之影響係數(2011年呈現)
2009年A期刊產出論文15篇,2009年A期刊產出論文在2009年被引用20次
2008年A期刊產出論文16篇,2008年A期刊產出論文在2009年被引用30次
2010年的影響係數
=(20+30)÷(15+16)≒1.61
什麼是預刊文章?
為提供讀者最前線之學術資訊,於期刊文獻獲同意刊登後、紙本印製完成前,率先於網路線上發表之文章即為預刊文章。預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頁次及出版日期資訊,但可藉由DOI號識別。DOI號是文獻的數位身份證字號,不論預刊或正式出版皆不會改變,讀者可點擊DOI連結,或於DOI號前面加上
連結到文獻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預刊文章?
請使用預刊文章的線上發表日期及DOI號來引用該篇文獻。
引用範例(視不同引文格式規範可能有所差異):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稱。YYYY/MM/DD線上預先發表。
P104 - 108
第十届Stamicarbon(斯塔米卡邦)尿素年会
第十届Stamicarbon(斯塔米卡邦)尿素年会论文集 (2004 / 05)
P104 - 108
1在不同的工艺装置中,确保工厂的完整性是首要的问题.工厂为了获利和提高竞争力,越来越重视运行的可靠稳定性.维修和检测部门的任务就是减少事故和计划停车次数,从而降低维护和检测成本.为完成这个任务有必要正确控制和监测工厂条件,包括静设备、动设备、电气和工艺过程控制系统土木工程.工厂控制条件基于以下几点:对潜在的事故机理的清楚了解,过去和当前的设备状况和数据,过去和现在的操作方式,超过操作范围的潜在的和实际的偏移.IERS系统是由DSM开发的全面质量管理(TQM)系统,使检测和维修成本最小,使工厂的利用率和可靠性达到最大化.IERS立足于完善设备可靠性系统,曾在第九届Stamicarbon尿素年会上发表过有关论文.IERS系统表明需要什么样的检测(包括在线和离线),以及何时何地需要,同时也详细说明当工艺条件偏离特定范围时应采取的措施.为了处理所有过去和现在的维护、检测结果和故障模式,开发了一种软件工具,工厂完整数据库(PID),于2000年底投入使用.IERS系统首次应用于荷兰Geleen省的Stamicarbon的母公司DSM下属的尿素和三聚氰胺工厂.本文将介绍IERS系统、工厂完整数据库和成功应用的最初经验.
文章公開取用時,將寄通知信至您填寫的信箱地址
購物車中已有多篇文章,請問是否要先清除,或一併加入購物車中購買 ?
客戶服務專線
服務時間:週一~五
9:00~18:00
地址:234台灣新北市永和區成功路一段80號18樓
(C) 2011airiti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现场总线技术在长安汽车制造厂中的应用
09:17:49编辑:什么鱼 关键字:&&
  一、项目概况:   长安厂原来可以生产6种型号汽车,年产量在8万辆左右。他的总装生产线是在80年代末引进美国50年代技术制造的,由于在设计、制造上存在许多缺陷,导致系统有故障率高,生产效率低等诸多问题。长安公司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对汽车行业的冲击,保持中国微型汽车生产企业的龙头位置,在不断推出新车型的同时,生产线的制造能力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瓶颈。通过我们对总装生产线的改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将产量提高到20万辆/年,并且具备了多种车型混装能力,可以满足不断推出新车型的生产需求。   二、改造方案的确定:   总装车间的原生产线控制系统采用的是三菱PLC系统,传统的控制模式。所有分布在车间的信号靠IO电缆连接至PLC柜,设备的故障报警信息全部通过BCD码来显示,工人对生产线的干预仅限于启动、停止和急停操作。根据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该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1、无法提供故障的准确检测和判断。时间对于总装车间来讲是分秒必争,尤其是在产量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故障产生时,维修人员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和解决问题,老系统必须由工人根据报警代码寻找故障地点,再根据经验分析原因,故障停线时间因此比较长。尤其是在PLC本身发生故障时,往往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2、检修困难。总装车间的信号多,而且分布面积很广,桥架里的电缆敷设很拥挤,加之时间比较长,线号已经模糊不清,维修工人需要更换电缆、电气元件等需要耗费很大的工作量。   3、无法为工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MRPII)提供快速、准确的生产信息。车间的零部件物流无法根据实际的生产进度进行合理的调度。   西门子公司的PROFIBUS现场总线网络技术,为这个系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随着生产车间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中分散化结构的迅速增长,现场总线系统的应用日益普遍。其原因之一是:现场总线系统实现了数字和模拟输入/输出模块、智能信号装置和过程调节装置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PC之间的数据传输,把I/O通道分散到实际需要的现场设备附近,使安装和布线的费用开销减少到最小,从而使成本费用大大地节省。其原因之二是:标准化的现场总线具有“开放”的通信接口,允许用户选用不同制造商生产的分散I/O装置和现场设备。  PROFIBUS现场总线系统的结构是透明和开放的。只有这样,工程师们才可能从市场上大量可供应的现场设备和部件中选择最佳的产品组成他们自己的系统。现场总线PROFIBUS满足了生产过程现场级数据可存取性的重要要求。一方面它覆盖了传感器/执行器领域的通信需求,另一方面又具有单元级领域的所有网络通信功能。特别在“分散I/O”领域,由于有大量的、种类齐全的、可连接的现场设备可供选用。同时该总线系统又提供了丰富的设备诊断信息,操作员可以直接通过监控计算机了解整个车间系统设备的健壮性,为故障的判断提供直截了当的辅助手段,大大减少了故障的排除时间。   Profibus利用了现有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其协议以国际ISO(国际标准组织)标准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基础。ISO/OSI通信标准模型由7层组织,并分成两类。一类是面向用户的第5层到第7层,另一类是面向网络的第1层到第4层。第1层到第4层描述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而第5层到第7层给用户提供适当的方式去访问网络系统。   三、系统结构:   我们根据国内外类似系统的运行管理情况以及在该行业中的实际经验,依照国际自动控制领域的发展趋势,本着安全可靠、简单实用、先进(十年不落后)的原则,充分发挥西门子自动化产品的技术优势,以S7控制平台和开放的现场总线网络ProfibusTM体系为核心,采用最新的控制器、驱动、网络架构及工控软件产品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由计算机、PLC、现场分布式I/O组成的多级的、开放的、模块化的、实时多任务的集散型可扩展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   该系统采用集成工业现场总线、控制总线和100/1000M高速以太网组成的混合三层体系结构,既支持基于浏览器的B/S结构体系,也支持C/S结构体系。   整个总装车间的输入/输出信息形式多样(包括图像、图形、文字、语音、数字等多媒体形式),信息量大,对系统功能要求高。控制监视任务不仅仅限于单机的检测和控制问题,而且还实现了对整个车间的监控、故障诊断、物流优化、生产预报和调度。以PLC和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机制完成对综合信息的管理、生产过程的计划、调度、监视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功能:   1、现场生产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动态追踪、工艺控制等前台生产现场检测与控制;   2、车型数据、设备故障信息、安装工位管理等后台信息管理;   3、车间运行监控与计划调度指挥,内部电话监控、LED等多媒体系统。   为了实现以上功能的集成,总装车间广泛采用了多媒体技术、、高速以太网技术、工业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及视频图像监控技术等关键技术,可以定义为集成现场工业总线的高速以太网多媒体计算机信息管理、控制系统。整个系统的架构分为三个层次.   ⑴信息层:   总装车间内部和同厂区其他部门进行数据交换采用标准TCP/IP以太网结构,工业控制部分采用西门子现场总线结构。这种设计可以将生产信息管理网络和工业控制网络区分开来,实现信息分流,便于根据信息管理和工业控制对网络速度及传输可靠度等性能的不同要求进行网络设置,既能满足信息管理大量数据交互的可靠性,又能保证工控信号传递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监控工作站、管理工作站、现场信息LED服务器、数据库及应用软件的用户之间通过TCP/IP通信协议实现信息的传输与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只有通过服务器才能够与用户、现场设备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监控计算机除外)。用户既可以通过Windows内建的IE浏览器实现生产现场信息的获取与交互,也可以直接与数据服务器进行信息的交流,再通过监控计算机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控制。用户不直接参与控制现场设备与数据库,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与底层设备的健壮性和人机交互界面的透明性与友好性。   ⑵控制层:   现场控制站采用以西门子S7平台为控制核心,分布在各工艺段,PLC主站之间和中央监控计算机通过Profibus-FMS网络协议相连,实现控制信号的高速传输。PLC自动监测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对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可人工干预调整工艺参数变化。Profibus-FMS使用了第1层、第2层和第7层。应用层(第7层)包括FMS(现场总线报文规范)和LLI(低层接口)。FMS包含应用协议和提供的通信服务。LLI建立各种类型的通信关系,并给FMS提供不依赖于设备的对第2层的访问。FMS处理单元级(PLC和PC)的数据通信。功能强大的FMS服务可在广泛的应用领域内使用,并为解决复杂通信任务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⑶设备层:   我们采用Profibus_DP网络连接分布于车间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将变频器、现场分布式I/O、具有总线接口的工艺设备等直接采用总线电缆连接,实现了数字和模拟输入/输出信号、智能信号装置和过程调节装置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之间的数据数字化传输,把I/O信号通道分散到实际需要的现场设备附近,使安装和布线的费用开销减少到最小,从而使成本费用大大地节省,实现了底层设备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集成模式。PROFIBUS-DP使用了第1层、第2层和用户接口层。第3到7层未使用,这种精简的结构确保高速数据传输。直接数据链路映象程序(DDLM)提供对第2层的访问。在用户接口中规定了PROFIBUS-DP设备的应用功能,以及各种类型的系统和设备的行为特性。这种为高速传输用户数据而优化的PROFIBUS协议特别适用于可编程序控制器与现场级分散的I/O设备之间的通信。   四、系统特点   1.网络结构:采用统一的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整个车间网络脉络清晰,简洁明了。   2.功能模块:基于现场总线和应用需求的功能全面模块化设计   3.信息管理:与工厂信息数据库的充分融合,不仅可以获取数据,还可以将总装生产信息纳入工厂信息数据库中,为其他车间和零件库提供生产指导信息。   4.条码跟踪:降低错误率、提升效率的关键技术   5.特色控制:完全切合用户实际生产状况,解决系统生产瓶颈。通过系统诊断技术、驱动站同步控制、智能合流道岔控制等手段,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难题,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6.监控功能:丰富易用实时性强的人机界面   结束语:本系统在去年8月一次投运成功,至今运行稳定,通过了用户验收,得到了好评。该系统通过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将现场设备的控制与生产管理紧密结合,实现了控制、管理和监视的机电一体化,提高了生产线综合自动化水平,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汽车、摩托车行业的成车总装和发动机总装等生产环节。
关键字:&&
来源: 互联网
引用地址: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注eeworld公众号快捷获取更多信息
关注eeworld服务号享受更多官方福利
PROFIBUS,是一种国际化、开放式、不依赖于设备生产商的现场总线标准。PROFIBUS传送速度可在 9.6kbaud~12Mbaud范围内选择且当总线系统启动时,所有连接到总线上的装置应该被设成相同的速度。广泛适用于制造业自动化、流程工业自动化和楼宇、交通电力等其他领域自动化。PROFIBUS是一种用于工厂自动化车间级监控和现场设备层数据通信与控制的现场总线技术。可实现现场设备层到车间级监控的分散式数字控制和现场通信网络,从而为实现工厂综合自动化和现场设备智能化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PROFIBUS特点Profibus作为业界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技术,除具有一般总线的优点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最大传输信息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集微处理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实时控制装置。在工厂自动化的进程中,PLC的开关量控制和顺序控制功能占有突出的地位。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PLC在硬件配置、软件编程、通信联网及模拟量控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于PLC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新型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开发,已经成为现代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其间,现场总线技术支持下的PLC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是该分布式控制系统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1 PLC专用总线技术&&& 集中监控管理、分散控制是现代工业过程控制的主要特点。在局域
1&现场总线技术简介
  现场总线就是应用在生产现场,在微机化测控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化通讯的系统,也称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讯的底层控制网络。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基于同一种现场总线协议的不同厂家的设备可互连;
  (2)具有智能化和功能自治性
  (3)具有高可靠性。可构玉成分散性的体系结构.进步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4)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控制系统可节省硬件投资和安装用度。
  现场总线的首批产业化产品1987年诞生在Device&Net.其后,全世界存在或曾经存在过200余种各种现场总线,1994年
据通信与控制的现场总线技术,广泛适用于制造业自动化、流程工业自动化和楼宇、交通电力等其他领域自动化。PROFIBUS有PROFIBUS-DP、PROFIBUS-PA和PROFIBUS-FMS等3个兼容部分组成,可实现现场设备层到车间级监控的分散式数字控制和现场通信网络,从而为实现工厂综合自动化和现场设备智能化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3-5]。
3 PROFIBUS的组成
PROFIBUS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3.1 PROFIBUS-DP
PROFIBUS-DP用于现场层的高速数据传送,主站周期地读取从站的输入信息并周期地向从站发送输出信息。总线循环时间必须要比主站(PLC)程序循环时间短。除周期性用户数据传输外
1.1现场总线技术的本质含义
  现场总线系统是现场仪表和数字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全数字化、双向、多站通信的系统。它将专用微处理器置入传统的测量控制仪表,使它们各自都具有了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能力,采用可进行简单连接的双绞线等作为总线,把多个测量控制仪表连接成网络系统,并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在位于现场的多个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以及现场仪表与远程监控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形成各种适应实际需要的自动控制系统。
1.2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点
  与传统的DCS系统相比,现场总线系统从设计、安装、投运到正常生产运行及检修维护,都体现出相当的优越性。
  (1)减少硬件数量和投资:分散在现场的智能设备能直接执行多种
现场总线系统是自动控制系统发展的一种趋势。然而,当前还存在着大量基于各种非现场总线标准的设备,将这些设备全部更新成基于现场总线的设备几乎是不可能或不现实的。因此,开发现有设备到现场总线的接口转换设备,使现场总线技术与传统的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将非现场总线设备集成到lonworks现场总线系统中,实现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本文的目的是将现场总线技术、非现场总线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单片机技术各自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一种既具有强大现场处理功能,又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控制节点。通过该智能控制节点,能够将传统仪器、设备挂接到lonworks现场总线上,经lonworks总线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
热门资源推荐
■有奖直播:TI MSP430TM集成可配置信号链模块在传感测量领域的应用
最新嵌入式文章
最新视频课程
何立民专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相关热搜器件怎样去管理一个工厂_百度知道
怎样去管理一个工厂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提示该问答中所提及的号码未经验证,请注意甄别。
采纳数:18139
获赞数:94985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工厂管理一. 理解工厂的本质设立工厂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且是尽可能地赚取最大的利润。赚钱的唯一途径就是客户愿意购买我们的产品,使工厂能够赚取到把原材料加工成完成品之间的差价,因此客户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唯一要素,这也是为什么ISO9000把关注客户列为系统的出发点的原因所在。一切问题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量,公司的每一个人在做每一件事时都把满足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客户至上,对客户无小事,使客户在一切地方都满意的观念应更加强培训,深植在每个管理员的心中。客户对工厂的不满不能及时消除,最终造成客户的流失,对公司来说是最为致命的。二. 理解客户1.
客户的需求现在音响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客户有众多的选择余地,我们如何挤掉竞争对手,使新客户选用我们的产品,我们如何保持老客户的忠诚度,不被竞争对手挖走。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有以下几个决定因素:1.1. 我们推出的品种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
公司总部负责1.2. 我们产品的功能设计是否跟上或超越现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 工程部负责1.3. 我们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新颖别致,迎合最终用户的胃口?
工程部负责1.4. 我们新产品推出频率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
工程部负责1.5. 产品的品质可靠,稳定
品保部负责1.6. 产品能否如期交货
PMC负责1.7. 产品的价格是否低廉,既公司的成本能否有效控制
管理层负责1.8. 售后服务是否良好
市场部负责2. 客户反馈的信息客户对我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满意,有以下几种信息反馈:2.1.
客户的建议:处理途径:客户 销售部 市场部 工程课2.2.
客户的投诉:处理途径:客户 销售部 市场部 品保课2.3.
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处理途径:市场部发出
提供给管理层和责任部门3. 客户信息的处理
客户信息是公司最重要的决策和行动依据,因此,任何信息都不可搁置高阁,不做处理,必须循以上途径流动,由市场部集中后统一登录在案,分发给指定部门负责处理,指定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研讨对策,并督察对策实施的有效性,报厂长批准结案后,书面资料抄送市场部,由市场部回复客户。由此,公司和客户能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双赢的局面,从而保证到原有的客户永不流失,而且新客户会慕名而来。三. 理解工厂的职责公司希望通过销售产品赚到客户的钱,和希望赚到更多的钱,只有两种途径达到此目的,即开源和节流:1.
开源:公司销售部的职责就是通过品牌建设,不断扩大销售网络,寻找新的客户,增加市场对我们产品的需求量,通过销售数量的增加达到利润的增加。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工厂制造出的产品能否满足客户的以上需求。因此,工厂在开源上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工厂和销售部门保持良好的互动,是必需的也是必须的。2.
节流:即降低产品成本。现在我们所处的音响市场层面已很难有功能上的突破,从而享有垄断特有功能带来的高额利润。各竞争对手在市场上所拼的除了产品品质的保证外,更多的是比较谁的价格更低廉。既要保持品质的稳定,又要降低产品的成本,这就是工厂的主要职责。这也就是我们过去提出“用最少的成本做出最好的产品”的工厂管理宗旨的意义所在。
工厂要完成自己的职责,必须时刻牢记“以品质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而生存和发展只有通过科学和严格的管理才能做到,也就是“向管理要效益”。现代工厂管理的最常用的模式就是“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即列出工厂运作中最关键的控制要素,设立控制目标,划分责任归属,并在月底通过数据分析考核达标情况,从而评价整个工厂以及各部门的表现。
工厂管理的两大目标:品质管理和成本管理四.
品质管理品质管理存在于工作的每一时间,每一地点品质管理分为产品品质管理和工作品质管理1.
产品品质管理影响产品品质的有“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1.1.
对“人”管理的控制点为:(“人”为所有的雇员,非单指作业员)1.1.1.
“人”过去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和受培训状况1.1.2.
“人”加入工厂后的岗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培训是否全面且合格1.1.3.
“人”的岗位职责是否明确1.1.4.
“人”的工作是否有明确的工作指引1.1.5.
“人”在工作时是否有其他人在监管和评估其工作表现1.1.6.
公司的厂规厂纪规定的是否合理1.1.7.
公司的薪酬制度是否合理1.1.8.
有无建立有效的奖惩措施和激励政策1.1.9.
公司的企业文化有无建立并得到所有“人”的认同1.1.10.
“以人为本”有无真正的实施措施1.2. 对“机”的控制点为:(“机”既可是机器,设备,也包括作业工具和治具,夹具)1.2.1.
“机”的供应商是否为合格并得到批准的供应商1.2.2.
“机”采购回厂后有无验收1.2.3.
有无建立编号登记和管理履历表1.2.4.
有无日常点检,保养和调较制度和记录表单并安排他人稽查执行状况1.2.5.
对“机”的操作有无制订《作业指导书》或工作指引1.2.6.
操作“机”的人员有无特别指定,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1.2.7.
对“机”造成的品质问题有无表单记录和采取行动1.3.
对“料”的控制点为:(“料”既指列入BOM的主料,也指各种生产辅料)1.3.1.
“料”的供应商的挑选是否是经过几家比较得出的最佳选择1.3.2.
新的料件有无经过工程的试装检验1.3.3.
新的料件有无通过品保课的寿命,高低温,破坏性实验1.3.4.
安规部品有无制定控制程序1.3.5.
新供应商得到认可前,有无我厂的工程和品保人员去现场稽核其品控能力1.3.6.
首批料件IQC有无加严检验,品保,PE和生产有无专人追踪试做状况,集体讨论后得出结论1.3.7.
是否所有的料件供应商都是经过以上程序考核的合格供应商,并有《合格供应商登记表》来控制。1.3.8.
IQC的日常抽检有无周报,月报提交采购,推动供应商改善或淘汰不合格供应商1.3.9.
料件特采有无控制程序,各部参与召开MRB会议,特采料件有无特别的监控手段防止隐性不良流到用户手中。1.3.10.
料件在入库,储存,搬运,制造过程中有无制订管理程序加以防护1.3.11.
料件异常引发的品质问题能否及时发现, 并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1.4.
“法”的控制点为:1.4.1.
是否所有的作业方法都有工程发出的《作业指导书》1.4.2.
作业员有无掌握《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并考核合格1.4.3.
有无他人对作业员的操作是否合乎规范进行稽核1.4.4.
工程课有无不断优化作业方法并加以文件化1.4.5.
新的作业方法有无对作业员进行再次培训1.5.
“环”的控制点为:1.5.1.
工作环境的静电防护有无控制程序并切实执行1.5.2.
工作现场的尘埃,碎片等污染物有无控制程序并切实执行1.5.3.
工作现场的温度,湿度, 噪音有无控制程序并切实执行1.5.4.
有无应急措施防止突然断水, 断电, 断汽带来的对品质的危害1.5.5.
对有毒, 有害物品有无管控1.5.6.
消防和作业安全有无监管2. 工作品质管理工作品质指每个雇员都能完美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其控制点为:2.1.
工厂的管理架构是否齐全,部门设置是否合理。2.2.
部门的责任有无明确划分2.3.
部门的内部架构是否齐全2.4.
部门内的各层工作人员的职责是否清晰2.5.
部门的运作程序有无明确规定2.6.
各部门的交叉有无程序规定如何衔接2.7.
各部门的管理指标是否明确,并且每月在管理层进行研讨2.8.
持续改善和PDCA的循环有无坚持,工作失误是否在不断减少工作品质管理遵循的原则是:人人有职责,事事有程序,管理有目标,不良有矫正,体系有监督也就是我们过去提出的:“管理制度化,运作程序化,作业标准化”五.
品质管理重在预防,重在规范,所以前期投入较大,成本会相应地提高。但品质是工厂求得生存的唯一保障,所以为达品质的稳定,一些投入是必须的。成本的控制应从成本的整体去进行分析,找出控制要点,纳入目标管理。
产品的成本管理可细分为物料成本管理,制造成本管理,品质成本管理和管理成本管理.1.
降低物料的采购, 储存, 消耗成本物料成本占全部成本的60%以上, 是工厂控制的重点,.1.1.
降低采购成本控制点为:1.1.1.
在品质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要求现有供应商降价, 通常公司对采购部的要求是年降价目标5%, 并加以考核1.1.2.
始终寻找质优价廉的新供应商, 经过工程, 品保的稽核及小批量试验后, 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册&, 并每月分配给一定的采购额, 一者分散风险, 二者对原供应商施加压力.1.1.3.
始终寻找更靠近工厂的供应商, 以缩短采购周期1.1.4.
在制订采购合同时,要特别注意: a. 尽量用月结方式结算订单合同, b. 对来料检验不合格及补换料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定, c.对到料不按时, 来料批退, 补换料不及时的供应商应有明确的经济处罚1.1.5.
对采购部的考核目标为:1.1.5.1.
采购订单按时完成率1.1.5.2.
来料不合格率1.1.5.3.
补换料按时率1.2.
降低物料储存成本的原则是JIT, 即及时原则, 其控制点为: 1.2.1.
对全厂的每月库存总量由财务部进行核算及评估1.2.2.
对货仓执行安全库存和最高库存管制1.2.3.
对货仓执行每月呆滞料和报废料占库存比例的控制1.2.4.
对PMC执行订单完成周期控制及库存周转率控制1.2.5.
对生产课执行降低存拉数WIP的控制和待修理数量的控制1.3.
降低损耗成本的关键在于提高进料品质和加强制程管控, 其控制点为:1.3.1.
对每种物料的损耗应有最高限额的管控1.3.2.
对每一工单的损耗应在工单完成后的规定时间内核算1.3.3.
每月对主料损耗进行评估1.3.4.
对生产辅料的消耗量应有明确的工程预算, 并在每月总结中评估生产课的节约状况2.
制造成本管理
制造成本管理即工时损耗管理, 其控制点为:2.1.1.
工程测量并制订标准工时, 供财务作为核算基准2.1.2.
工程编制作业流程时, 拉平衡率最少要达到85%以上, 并不断予以提升2.1.3.
生产课应控制直接劳动力和间接劳动力的比例, 减少搬运, 物料处理, 助拉, 统计文员, 修理等人力浪费.2.1.4.
加强人员培训和制程监管, 防止人为失误, 提高生产直通率, 降低维修工时2.1.5.
控制加班比例和审批2.1.6.
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2.1.7.
提高PMC的计划和物控能力, 注重各工段的衔接, 减少待料时间3.
品质成本管理品质成本虽然在财务报表上没有单列出来, 实际上在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管理者往往重视物料成本和制造成本, 忽略品质成本, 结果对前两者的节省带来品质成本的大幅提升, 不但冲销了节约的本意, 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得不偿失.品质成本管理的控制点为:3.1. 控制来料不合格比例和特采比例, 减少挑选和加工的工时损耗.3.2. 提高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减少维修成本。3.3. 压缩QA批退率,减少生产部的返工成本。3.4. 降低QA抽检不合格率,降低销退比例。QA抽检不合格率是工厂最重要的控制指标,基本上等於客户的返修率.3.5. 从事品保人员比例的控制4.
管理成本管理管理成本包括人力管理成本, 指对车间人员外的其它管理和辅助人员比例进行管理; 行政办公成本指辅助生产和管理的日常耗用控制. 其控制点为:4.1.
对各部门的管理架构进行审批和精简4.2.
对岗位的设置需进行科学的评估, 实行定责, 定职, 定人的三定原则4.3.
公司对办公人员和生产人员的比例应有控制.4.4.
办公用的日常耗材应进行每月统计和评估4.5.
水, 电, 汽的节省应管理4.6.
会议应管理, 以达高效率, 同时避免在加班时间开会.
5. 品质管理和成本管理既矛盾, 又交融, 在两者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即实行”中庸”之道, 靠的是管理员管理技巧的日益磨练和经验的积累. 当两者严重冲突, 非得放弃一方时, 请记住工厂的本质, 一切以品质为先. 短期的成本增加在将来还可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弥补回来, 但品质不良损害的绝不仅仅是几台机的问题, 他带来的是客户对我们信誉的丧失, 客户会离我们而去, 这将危害工厂的生存的基石. 所以, 在现阶段, 工厂面临千头万绪的困难时, 请各位首先把握住最后一道关卡: 把不良品和有不良隐患的产品控制在厂内, 不要让不良流到客户手上. 这是工厂管理成功与否的最低标准.。
采纳数:2230
获赞数:5686
首先建立企业管理体系,按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要求去管理。
frankdbh88
frankdbh88
采纳数:149
获赞数:316
这个题目太大了,管理一个工厂的内容很多,市场营销、产品开发、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等。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市场,并据此给企业定位,其次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再次是内部控制、客户管理……
谢谢你的回答,目前我是在一家代工企业从事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想往这个整个工厂管理方面发展,一方面缺乏财务与营销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就是缺乏一个把握全局的思想或观念,不知如何来培养和提升,
哈哈,国内很多工厂都是代工性质的,这样的企业生存的关键在于:反应、成本、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扩大眼界、了解市场、积蓄内力、形成自己的品牌。反应要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落实客户要求;成本管理要有优势,原材料利用率高、员工劳动生产率高,取得对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质量是根本,没有质量一切都是空。你具体是做啥的?我的email:
你好,我具体是在代工厂做生产管理,目前感觉在管理上有些瓶颈
说说看,具体啥问题、瓶颈在哪?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车间降低成本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