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如何赚钱做自媒体,怎样赚钱

改版后的自媒体如何月入过万?_准哥微课堂自媒体培训,自媒体怎么赚钱,自媒体怎么引流,湖南启新程远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加微信送自媒体大礼包
自媒体赚钱
改版后的自媒体如何月入过万?
作者:admin
 今年上半年头条进行了一次大改版。自媒体行业开始一直动荡不安,业内出现一些负面争议,
很多人都不看好自媒体,认为自媒体行业撑不了多久了,但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
很多自媒体人依然过着月入上万的生活。现在很多人都想假如自媒体行业,
  今年上半年头条进行了一次大改版。自媒体行业开始一直动荡不安,业内出现一些负面争议,
很多人都不看好自媒体,认为自媒体行业撑不了多久了,但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
很多自媒体人依然过着月入上万的生活。现在很多人都想假如自媒体行业,
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自媒体是怎么做的,要怎么做才能做到月入过万。
  你想做自媒体的话,首先就要了解自媒体平台有哪些,
如果你连有基本的自媒体平台都不知道的话,肯定是做不好自媒体的,接下来具体介绍下自媒体有哪些平台:
  1、综合自媒体大平台
  头条号、大鱼号、企鹅号、网易号、百家号、快传号、一点号、微信公众号、搜狐号、小红书号等。
  2、视频APP
  抖音、快手、西瓜、火山、秒拍、美拍、梨视频等。
  3、视频门户
  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百度视频、搜狐视频、A站、B站等。
  4、文章类别
  简书、知乎、豆瓣等。
  接下来要了解自媒体的盈利模式,最常见的有以下这几种:
  1、最普遍的平台广告
  平台会在你的内容里插入广告,一旦用户通过你的内容看到了广告,平台就会给你广告费,阅读量越高收益就越多。
  2、做商品号
  上面提到的赚钱方法都是帮别人打广告,而做商品号就是给自己打广告,如果你有自己的淘宝店的话,
你就可以去申请一个商品号功能,商品号是可以在自己的内容里面直接插入产品链接的。但是要注意有一些平台目前是没有这个功能的。
  3、卖课、做付费社群
  如果你有某一项专业的技能,那么你就可以在自媒体上面卖课,或者是做付费的社群。
  卖课就是你先把课程录好,然后在自媒体上增加自己的影响力,然后写一些文章来教大家某项技能。
自媒体上面提升影响力,然后引导用户付费加群,在群里面分享干货。
  不管你是怎么赚钱,把自媒体运营好都是前提。
前期先把自媒体运营好了后面有经验了你自然有更多门路,境界不一样,赚钱也不是什么难事。
  自媒体套路很多,可怕的不是你不会做自媒体,是别人都知道的套路你不懂!想获得更多干货分享的朋友可以找我~
为您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想加入自媒体赚钱的大军需要做这些准备!
公众号高开低走,自媒体持续火爆?
怎样才能利用自媒体赚钱?
自媒体赚钱的七种方式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微博怎么签约自媒体,怎么赚钱
微博和微信一样火爆,一个是钻石篇一个是黄金篇,微博和微信不同的是更注意讨论、话题分享,微博大部分群体都是90后,现在00后都玩B站二次元,微博也是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各种国际发展,国内大事,舆论都可以最新知道,那么自媒体做为一种传播媒介,我们如何做好。
一、什么是微博签约自媒体?
微博签约自媒体是官方为了激励自媒体作者的机制,帮助更多有品牌有影响力的作者成长。
如何申请微博签约自媒体?
1.微博认证用户
2.上个月微博阅读量大于100万
3.每月发布原创微博或3条微博视频 就可以申请认证微博签约自媒体
二、微博签约自媒体和普通的自媒体有什么区别
微博自媒体与微博签约自媒体有什么区别微博签约自媒体是微博自媒体的升级,每一个建立起自己品牌和影响力的微博自媒体,都有机会申请加入微博签约自媒体。对于微博签约自媒体,微博官方将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福利补贴。
三、为什么选择做微博自媒体
1、可以帮你获取流量变现广告分成收益,
2、可获取粉丝头条资源,增加你的微博ID的曝光率、帮你微博流量引流 。增加你的微博权重性。获得粉丝信任。
3、博赚钱的方式,最基本的就是接广告。不过呢,如果你有足够的精力,你还可以同时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当你微博的粉丝足够多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把粉丝导到你的微信公众号上面。这样的话,只要给你足够的时间,等你微信公众号的粉丝过了5000之后,你就可以开通流量主,赚取另一种收入了。
总之,微博是个吸流量的好地方。若你利用好了,那自然是赚钱的一个好工具。不管你是用来直接发广告赚钱,还是用来给其它平台导流,都是很不错的一个方式。另外,目前微博可以说是一个内容聚发地。所以,想要在微博里面获取收入,你得有一个良好创造内容的技能。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365天免费直播授课,自媒体平台的规则运营,秒过新手期,开收益,短视频编辑操作
自媒体系统运营、秒过新手方法、百万爆文秘诀、原创短视频制作,一键消重技术。
今日搜狐热点怎么做视频赚钱?不是自媒体也不是直播! 优酷和B站我应该去哪个? 以前没有直播的时候视频怎么赚钱?_百度知道
怎么做视频赚钱?不是自媒体也不是直播! 优酷和B站我应该去哪个? 以前没有直播的时候视频怎么赚钱?
怎么做视频赚钱?不是自媒体也不是直播!优酷和B站我应该去哪个?以前没有直播的时候视频怎么赚钱?怎么进入视频圈...
怎么做视频赚钱?不是自媒体也不是直播!优酷和B站我应该去哪个?以前没有直播的时候视频怎么赚钱?怎么进入视频圈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62
获赞数:34
擅长:暂未定制
哪个赚钱去哪个, 以前大家都在会所里
一个月做多少个视频?发多少工资?
多劳多得而已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天天都想回家)
(Kiddingirl)
(对方正在输入...)
(傲娇的二狗子)
(Cinephilia)
第三方登录:B站的围城 付费之路并不好突围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深度】B站的围城 
来源: 作者:何润萱
这个时代,潮流已经很难捕捉了。也许上一秒“镇魂女孩”还在霸占热搜,下一秒“傅璎女孩”又在摇旗呐喊。
流行易逝,是因为现在的娱乐太琳琅满目。迭代的微博、如时间黑洞般的抖音、燃烧着经费的长视频、各垂类的游戏和直播……这些东西早已将人们精神消费的阈值拉到了极致。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18移动互联网流量洞察报告》,中国市场上的APP数量超过了406万个,但从用户使用需求上看,大部分用户的数量需求仅在35个。
在这种眼花缭乱下,你还能想起来当初打开B站看的第一部番剧吗?
2009年前后,在中国还没有这么多线上娱乐的时候,B站是当时年轻人的天堂。对早期的二次元用户来说,齐全的番剧、友善的弹幕、良好的社区氛围,都是巨大的吸引。“b站的出现给了受到社会否认的acg爱好者一个容身之所,越来越多志同道合之人在这里相遇,大家抱团取暖。”一位知乎用户在评价过去的B站时,写下这样的答案。
九年过去,B站上市,月活跃用户超过7000万,线下参与也一路上涨。2013年BML(全称Bilibili Macro Link,是B站一年一度的大型线下活动)参与仅为800人次,但到2017年的BW(Bilibili world)人数则猛涨到了10万人次。B站出圈了。
但正如船只由河入海,航道开阔的同时也将迎来更大的风浪。那些在泛娱乐世界崛起的新的力量,正悄悄散落包围在B站身侧。
“不重要”的细节
现任某知名互联网公司产品专家的刘飞是B站资深用户,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他对B站的使用是“爱恨交加”。在评价B站时他提到了豆瓣,后者因为产品页面的散乱,常常让新用户无法找到使用入口。而在他看来,有时候B站“比豆瓣还难用”。“大家用B站的方式,要么当搜索工具用,要么是关注了几个大V,看大V的更新。”
在界面一项针对95后的小范围随机调查中,受访者对B站的使用频率都非常高,但也呈现出典型的“资源”倾向:追韩综、看YouTube视频、TED、Vlog、刷各种CUT等等。
在刘飞看来,从用户点开B站随便逛逛,到被某项内容吸引留下来,中间有数个节点可以增加转化,每一项增加10个点的话结果就很可观,但B站“每一步都做得不太好”。比如头条、抖音、Facebook这种把用户生命周期做得较长的产品,都是在运营的某个环节和节点做了转化的工具,“可能有的地方不加门槛,有的地方加门槛,这些都是做转化用的,应该是要做用户运营的。”
“我觉得背后有一个原因,产品运营技术的水平是摆在那儿的,像头条和B站比起来,B站大多数人都是爱好者。我是二次元爱好者,我很开心在这个公司工作,但是和纯看你这个职能方面的水平筛选出来的人差别很大。”
有别于目前主流视频网站的页面设计,B站的PC端是没有明显个性化推荐的,而在长视频业内,早已流行起了“千人千面”的AI。刘飞认为,相比目前还在竞争版权的BAT来说,走社区路径的B站其实更需要个性化推荐帮用户提高效率。
“一个是个性化推荐,个性化推荐这个其实是内容的分发逻辑,这个分发逻辑还包括整个产品的生态上到底怎么样给用户推荐内容。”在刘飞看来,B站没做好并不是因为不懂产品,而是过于依赖自己的社区优势。“我的内容在这里,其他的我不管。读者体验不管,作者体验也没有怎么管。”
另一位来自某泛社交上市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运营高管方岩则认为,这种比较细节的体验不太重要,至少暂时不会造成B站用户生命周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某位知名机构投资人告诉界面,B站的现状有点“不思进取”了,“产品迭代太慢,年轻人都去用抖音了。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产品是第一位,其次是内容。他们大部分是UGC,所以产品越好,UGC越多。”
在回复界面时,B站市场中心总经理杨亮称,目前B站PC端的风格还是以保留传统特色为主,移动端则进化得要快一些,“区别就是在于我们分区嘛,其他的网站可能叫频道。比如说音乐区、动画区,这些区其实在移动端是已经被进化了,更突出的是标签和小频道,所以就更加人性化一些。”另一位B站员工则表示,不少老用户其实更喜欢PC端的探索感,不太喜欢被个性化推荐的算法束缚。
但产品上令人迷惑之处不止这点。B站在今年1月公布了29部版权番,其中8部大会员可以抢先观看。这对应的就是视频网站上的付费会员功能。其实B站从2016年开始就推出了大会员服务,彼时其大会员有两种获得途径:一为付费购买,会员服务费为233元;二为积分领取,LV4以上的会员即可获得。但由于价格高昂,该服务在推出一月后很快改为全部通过积分领取。
等到B站再推大会员购买服务已经是2017年9月,这时候各家长视频网站的付费会员平均值已经超过了3000万。之后,B站开始全面关闭大会员免费兑换窗口,似乎与长视频网站们站在了同一赛道。然而在会员增值服务这点上,B站的竞争优势不太明显:以今年1月的新番《齐木楠雄的灾难》第二季为例,想要在B站观看这部新番需要充值25元/月的大会员,但在其他视频网站上,付费19.8元/月就可以观看该番并享受其他包括剧集、综艺、电影等付费内容服务。
刘飞觉得,这种付费逻辑或许是B站有意为之,通过筛选获得想要深度付费的用户,后者往往也是核心二次元人群。核心人群聚集则有益于社区氛围的建立。不过,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早对外披露,B站想要拥抱的是更泛化的Z世代(通常指90后至00前这个大区间),这个概念早已超出了核心二次元人群。
此外,付费会员的通行逻辑是提供优质内容,目前爱奇艺买了大量日漫版权番,腾讯布局国漫已久,B站的付费之路并不好突围。
“目前在做我们自己的泛会员,会包含整个ACGN的所有权益,而且买了泛会员就可以享受到通看全站的权益,所以这个权益可能对二次元用户来说更有吸引力。”爱奇艺动漫事业部总经理李菲告诉界面,今年4月爱奇艺动漫APP已经独立上线,目前“增长十分乐观”。
在采访中,杨亮也承认了B站在版权投入上相比巨头是“九牛一毛”,但他认为,这其实是一个田忌赛马的故事。
比如相比巨头的布局,B站会举全站之力投入在动画上。B站首席运营官李旎曾经公开表示,“B站就是因为喜爱动画而生,是一群爱动画的人在给爱动画的人提供服务。”在她看来,B站也因此承担着一种重要使命。
但光有使命,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一位动漫资深业内人士就告诉界面,真正核心二次元人群的内容付费意愿并不如外界想象得那么强,“核心二次元的人群更喜欢表态或者是更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他们在成长起来以后可能不太愿意接触到这一块,或者是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其实针对核心二次元的人来说,可能目前付费意愿太低,因为他毕竟太年轻了。”
在方岩看来,巨头进场已经对B站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挤压,“二次元的产品国内是比较匮乏,主要还是版权问题,我觉得已经挤压了。之前不是把非版权电影都下了么,那个动作对B站的用户规模就是有很大影响的,但是二次元文化群体还是比较忠诚的。”他觉得BAT对二次元领域的入侵是早晚之事,版权和观看时间将是两条最主要的分流路径。
但方岩也强调了一点,社区是最不容易迁移的,“类似的,腾讯拥有NBA的所有版权,但是国内最好的篮球社区还是虎扑。”
除了社区,刘飞觉得B站在内容层面上也有自己的护城河,因为有一些内容只能去B站看,这也是大部分人用B站最重要的原因。但他也提出,在产品、运营、技术上B站也确实比不过其他家,“一旦内容壁垒没有了,用户就会迅速流失。”
铜墙铁壁的UP主?
刘飞所说的内容,正是陈睿引以为傲的B站PUGV。招股书显示,由UP主创作的高质量视频(PUGV)是B站内容的重中之重,占平台整体视频播放量的85.5%。而创造这些PUGV的活跃UP主,在2017的数量比2016年增长了104%。
在刚刚结束的bilibili AD TALK上,B站宣布了一个增强留存度的新方案:要帮UP主更好地商业化。这个被称作“24小时便利店”的计划,建立在B站原有以组织UP主商业化为目的的“绿洲计划”的基础上,广告主可以对UP主的单个视频或者系列节目进行投放,渗透进B站用户的日常生活。
B站开始行动了,但对手们也在争先恐后地冒出来。
某家短视频头部机构告诉界面,他们从B站签约了不少UP主,有两位美食UP主表现比较好。其中一位在B站单期节目最高播放量是82.6万,但他签约机构当天,短视频播放量在抖音上就破了百万,目前单期平均成绩是370万。另一位UP主在B站上仅有9期视频播放量超过百万,但在加入机构当天,首条视频很快就破百万了。流量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UP主变现的可能性。
关于这一点,B站反复强调了陈睿主导的“去流量化”运营策略,:不把资源倾斜给头部,而是相对均匀地分配给个性化多元的内容。陈睿认为,流量是结果,如果有好的创作者一定就有好的内容,后者会自然产生流量,“我们坚持品质导向,而不是流量导向。”&
运营效率则是事关留存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平台方都会选择和MCN机构合作提高效率。例如微博在去年投入30亿扶持MCN机构,为的就是在流量池增长的同时,利用机构的垂直性让中小玩家快速浮出,同时也开放大数据让MCN机构的内容与广告主的需求更好地匹配。而就在7月下旬,继微博、抖音之后,快手也公开了自己的MCN合作计划。
目前,B站还没有像微博、抖音等一样官宣和MCN机构的合作计划。官方的说法是,自家比较实诚低调,已经有合作,但没有广而告之。
除了单个UP主,B站的整体流量可能也是未来的天花板之一。以单季度为统计区间,一般来说B站热门番剧播放在1000万左右就算表现优秀,但这个数字在长视频网站上通常会超过1亿。生态流量则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互联网公司的未来,因为其在营销、导流、运营、场景/功能上都能提供更多价值。
不过,界面访问了多位相关人士,大部分都认为流量并不是B站的核心优势,因此这种竞争形势也还没到关键时刻。
“你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比如说百度搜索的核心竞争就是推荐算法,对于社区的关键肯定不是产品形态。如果是产品形态,我做一个比知乎好10倍的产品有什么用呢?我就摆在那。我做一个比微信好用10倍的产品有什么用?微信的核心就是现在的体量,没有办法打。”作为骨灰级用户,刘飞仍然对B站的社区有着充分的信心。
暂时安全的用户
对于如今DAU已经达到2200万的B站来说,继续高门槛地筛选会员似乎是一把双刃剑。以知乎为例,为了快速扩张,它的精英门槛被大大降低,导致有老用户认为这款产品失去了原有的调性,造成流失。B站在这点上表现得比较好,用户风格至今仍然统一,2018年Q1的正式会员留存度高达80%。
但没有快速输入的新用户同样也伴随着危险,因为没人能保证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的忠诚时间足够长。从2016年到2018年,在三年的Q1区间内,B站正式会员的渗透率是有轻微下跌的,从55%到了45.2%。其付费会员的渗透率有小幅增长,从0.9%到了3.2%,但仍然低于腾讯视频的14%和爱奇艺的13%。B站的解释是目前的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
相比增长率的放缓,B站用户的类型则正在变得更加多元。根据方正证券的研报,B站2018年一季度播放量排名前五的分区是生活、游戏、娱乐、科技、动画。
虽然速度不算快,但扩张正在发生。这就触动了部分老用户的敏感。97年出生的Aurora从高中时开始使用B站,起初是在上面看一些TED视频,后来她比较喜欢搜索各种CUT片段来看。但她察觉到,以去年为分界点,弹幕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优秀”了。“现在无论哪个播放器都不太文明了,常常引战。开头就有什么建议屏蔽xxx。”
知乎用户冲太桑也提到了类似的情形,“弹幕撕逼变成了日常,评论区从科普变成了不顾他人抒发己见的地方,不喜欢的东西就发一句垃圾,影响人观看体验的同时还美其名曰言论自由。”
Aurora注意到的另一个变化是,在CUT原创方面,让她觉得有意思的内容不如原来多了,“影视剪辑比较明显,比如《镇魂》,关键词搜进去,好多CUT都差不多。”
另一位知乎用户克大夫则通过对比2011年与2018年分区的流量来分析B站的变化:七年前流量前列是番剧和动画,七年后是游戏和生活。“生活区的如此繁盛,也从侧面反应了B站这些年来一个最大的变化,那就是从面向小众的二次元群体,到面向所有受众的变化。”
在知乎上一个谈论B站过去和现在的变化的问题下,400个答案里,有批评倾向的占了多数。然而,在这种过度的阵痛中,大部分用户还是对B站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怎么说呢,就像我用惯了网易云音乐,总觉得有无形的‘财产’和情感,别人再说QQ音乐多好,我虽然知道但是也不太想换。”Aurora高三时,在B站看到了一部记录自己高三生活的片子,她在该片评论区认识了几位至今仍然联系的朋友。
根据艾瑞咨询,泛二次元人群的需求由高到低共分为四个阶段:获取内容,社交活动,深度动漫行为比如创作同人、购买相关产品。在高频的需求当中,最主要的是获取内容,其中看视频的需求占了86.2%。而在00后群体,在线视频已经在细分行业渗透率排到了第二,仅次于即时通讯。
以此为对照,泛视频用户与B站的用户有着较高的重合性,那么对后者的争夺就在所难免。作为一个社区,B站护城河很高,但随着公司发展,如果它试图向外继续扩张泛娱乐版图,就会马上迎来上述产品的“围剿”。
但在杨亮看来,B站可能压根就没想过要“抢夺用户”。“它很多的事情,很多的逻辑,确实跟其他互联网产品不一样。你可以说B站这个词是有两层概念,一层是作为公司而存在的B站,另外一层是作为文化群落和社团存在的B站。”一位接近陈睿的B站员工则告诉界面,陈睿和B站想做的只是一个年轻人的文化乐园,是一个社区的服务者。在外界看来,这种“佛系服务”的形态就决定了B站至少在过去没有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的狼性基因。
作为旁观者,刘飞和方岩对B站不是太担心,因为他们都认为B站的命门是社区,且不会轻易改变。“社区是否走下坡路和一切产品规律都是一样的,看你的流入和流出。社区产品就是流入难,流出也难的状态。社区产品的下滑一般是竞争导致流出加速,或者流入门槛不断升高,任何一个社区产品都要面对这些,但这个事情对B站短期应该还不会有压力。”方岩说。
“一般的产品流失可能是个人行为,但是这个产品的流失是网络行为,我的朋友都在B站,要流失我们也一块流失,这个一块流失的成本太高了。”尽管刘飞不认识Aurora,但他预估到了这些年轻人的反应。
在一个新的、更好的产品出现之前,B站暂时是安全的。
底牌和初心
目前,B站营收有接近八成来自于游戏,其中自研的仅有1款,其他为联合运营(63款)和独家代理(8款)。其中,为B站带来最大收入的是Fate/Grand Order,占据其移动游戏收入的72%。但与此同时,财务披露的另一项数据显示,移动游戏生存寿命较短,连续两年占移动游戏收入超过10%的只有Fate/Grand Order。且该游戏的国服时间滞后于日服一年,会受到后者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比较合理的选择是调整收入结构,使其变得更具持续性,比如增加付费和广告收入,这也是在线视频的主流收入模型。在未来,B站希望把广告的收入占比提高到50%,但没有推进的时间表。目前这个数字仅为总营收的8.1%。一个现实情况是,陈睿早就承诺过用户不加贴片广告,大会员的权益无法在广告和版权上体现得足够明显,付费和广告短期内就难以明显增长。
使得B站对付费和广告如此警惕的可能是日本同类网站Niconico的衰弱,后者付费收入占了总营收超过七成,但因为牺牲了部分用户体验,在2016年用户数就被Abema TV赶超。眼下这种情况对于B站似乎是一种悖论,良好的收入模型和用户体验暂时还无法并存。
尽管挑战重重,但B站也难以被轻易唱衰。因为它其实一直有自己的底牌。这张底牌,叫亚文化。
在日本,二次元文化其实是以动漫为表现形式展现当代思潮的内核,比如社会高速发展期出现的《高达》、《奥特曼》、《哥斯拉》;泡沫期出现的《EVA》;新时期的《死亡笔记》等等。在中国,由于代际的文化区隔太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没有出现某种具有国民性的文化标签。在这种背景下,B站过去所代表的亚文化就承载了当代年轻人的所思所想。纵观过去B站贡献的热词,就可以管中窥豹。
中国处于高速发展之中,社会有着极高的离心力,三和大神的出现就是一个极端的社会指征。这一代年轻人开始变得佛系。他们保持着低限度的生活需求,精神世界靠线上娱乐填充。另一方面,这一代年轻人也是城市化和互联网化程度最高的,他们在B站线上世界建立的规则,或许正是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抵抗。
伯明翰学派提出,亚文化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抵抗性、风格化和边缘性。而B站成立之初,90后刚刚成年,ACGN的爱好者们地位远远不如现在高,是彼时的边缘人群。赫伯迪格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中认为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来完成的,是停留在符号中的抵抗,是一种仪式性抵抗,通过挪用、拼贴、同构来形成风格来表现抵抗性。而B站的弹幕与吐槽,恰恰就用符号完成了这种拼贴的风格。
具有抵抗性的亚文化会通常都是迷人的,因为其与主流文化不同,具有宣泄性,但它们也逃避不了收编与反收编的命运。2016年底,央视纪录片频道进驻B站,这个举动被认为是亚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的标志之一。
陈睿及B站在大会员上的反复,正是亚文化被收编的最常见途径:商业收编。而随着互联网人群的结构变化,新的泛二次元人群涌入,B站早已不再是小众之地了:它已由过去的风格标识演化成时尚,进而演变成一种相对大众的文化形式。这是B站为主流文化做的贡献,但其自身也在与主流的接洽中被消解了。
如何处理正在被消解和收编的亚文化,将是陈睿最大的挑战。他曾说,“我们不会所谓‘去什么化’,也不会刻意去成为什么。B站就是给创作者提供一个开放的、公平的舞台,给所有拥有自己兴趣爱好的人提供一个能够让他们快乐、并且能够尽量包容各种不同爱好和声音的社区”。
事实上,用户们很少怀疑陈睿的初心,毕竟B站相对其他商业产品,已经是难得的心灵角落。但这个社区正在迎来“成长的烦恼”。B站的底牌,要握得再紧一些了。
上述采访中的一位B站员工,对于近期公司受到的一些批评感到有些紧张,因为在他看来,B站就不是一个被设计出来去争夺一些什么东西的产品。“好像是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要么统一全宇宙,要么就得死是吧?好像对于B站,很多的报道和理解上只是留下了这样的逻辑。”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理解B站到底在干什么。
身为80初生人的方岩觉得,短视频之流目前还很难对B站这种强黏性的社区造成威胁,因为前者更像是一过性的“奶头乐”。他可能没有意识到,社区的底色是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正在不断地被分裂。
从前那个被少数意见领袖统治的文化场,已经变成了由自媒体、微博、抖音、直播、游戏等等构建成的新拟态环境。在这个环境里,社会的meme更加分裂和难以捉摸。
比如Aurora和她的朋友们,她们真心地热爱B站,但也同时活跃在其他应用上。尽管她强调自己分得比较开,不会顺着网线从B站爬到微博,否则看的内容就会过于相近。但文化群落的分裂已经形成了。
对B站来说,这些分裂出的新文化群落,或许将构筑成比巨头围猎更加庞大的围城。
(应受访对象要求,方岩为化名)
Sina.cn(京ICP000000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站怎么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