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异地上门催收催收编造事实骚扰家人,该怎么惩治他们?

&个人信用贷款
&房屋抵押贷款
&车辆抵押贷款
&企业信用贷款
借款金额:
借款期限:
借贷网app下载网络借贷人的噩梦:被爆通讯录,家人、领导被骚扰_网易新闻
网络借贷人的噩梦:被爆通讯录,家人、领导被骚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无力的感觉是什么?我在外面咬牙工作,父母在家里和单位接网贷催收电话,回来大家都在装着没事一样。”自1月20日写下第一篇网贷上岸日记后,来自西安的小末至今已经更新了快150篇。日记里记录着22岁的他深陷网贷的心情,字里行间充斥着盲目借款的后悔,遭遇暴力催收的慌张无助,以及被爆通讯录的绝望。刚过完年,他的父母就开始遭遇现金贷的催收,一天至少三个骚扰电话。就在不久前,家里快70岁的奶奶给小末打了个电话,声音颤抖地问“你是不是在外面欠黑社会钱了?”不仅小末的家人,最近三个月,他此前的合作伙伴、现供职的公司领导,通讯录里不熟的朋友都因此遭殃。一个几乎失联的初中同学还收到了虚假的“律师函”,被威胁追究连带责任。不难发现,现金贷行业背后是一场博弈,老实人掏出高利息为“老赖”买单,平台通过高利率覆盖低门槛带来的不良率,催收公司打着现金贷公司的旗号疯狂要债。而博弈的筹码似乎锁定在借款人的通讯录上,一方通过授权通讯录才可借钱,另一方则用爆通讯录逼迫催收,最后无辜波及的是通讯录里的第三方。在这条扭曲甚至疯狂的生产线上,手机通讯录成为其中最具杀伤力的一环,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环往往始于借债人的无意识与疏忽。“对不起通讯录的人”1月26日,小末的网贷上岸日记写着,“想哭,哭到天昏地暗。创业亏损,我应该和家里人沟通而不是借网贷!”?大学毕业后,小末走上了创业之路,开办了一家游戏服务公司,但是失败了。在资金短缺,借无可借的情况下,他注意到了“零门槛,秒贷,30分钟到账”的现金贷广告。初尝甜头,抱着肯定能够还款的自信,小末在网贷泥潭里,以贷养贷越陷越深。截至目前,他在十几家网贷平台上合计还有6万欠款,并且很大部分已经逾期。一旦逾期,伴随而来的是高额的利息,以及疯狂的暴力催收。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告诉南都记者,相较于以前非法拘禁、暴力殴打等“黑社会性质”的暴力催收方式,网贷机构现阶段暴力催收呈现出“软暴力”的形式,主要的催收手段五花八门。对于网贷平台催收的套路,小末并不陌生。前期的“开胃菜”是,一天之内被循环呼叫上百次,遭遇短信轰炸,还有人威胁将上门讨债。后来,催收人员还会将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照片,合成不堪入目的恶俗图片,比如“遗照”,进行辱骂,还经常以涉嫌贷款诈骗罪,发来虚假的律师函、法院传票和公安通缉令,恐吓无力偿还的人,不还钱就坐牢。在熬过威胁、恐吓、辱骂之后,网贷平台常最终使出催收“杀手锏”——“爆通讯录”。这意味逾期者通讯录里的所有人,包括家人朋友甚至是并不熟悉的联系人都可能成为被催收的对象。催收人员发来的短信。今年1月,小末去当地派出所报案了三次,第一次是因为他刚进的一家公司领导也被骚扰了。对方称,“你不还钱,我就没事找你领导聊聊天谈谈心,你就继续厚着脸皮呆在那里。”第一次被爆通讯录,小末直言有些害怕,起先是怕别人知道他借了网贷,后来更怕他们受到侮辱和恐吓。不久前,不堪其扰的小末换了新的手机号码,希望能安安静静上班。他告诉南都记者,“暂时没人打电话骚扰,就是对不起原来的通讯录里的人。”事实证明,更换手机号只是换来短暂的宁静,这份烦恼随即被转嫁到了通讯录的其他人。察觉小末失联,催收员很快将火力集中在他父母身上。最近一段时间,老两口每天准时接到三通“马上消费金融”的催收电话,有的甚至在深夜打来。“我在外面咬牙工作,父母在家里和单位接网贷催收电话,回来大家都在装着没事一样。”小末形容这是最无力的感觉。被威胁爆通讯录的借款人。一名正遭遇暴力催收的逾期者叶凤娇对南都记者表示,她在“米房服务平台”借款3000元,被要求借一押一,打下6000元的借条,而实际到手的钱只有2300元。借款周期为7天,一旦逾期后,每日扣除10%的押金,也就是每天增加还款300元。“纵使我们有错,但平台利息太高,暂时无力偿还。如果催收只针对我个人无所谓,可骚扰到家人和朋友实在接受不了。”根据国家互金安全技术专委会去年11月发布的《现金贷发展情况报告》显示,借款利率偏高,多头借贷情况严重,暴力催收事件时有发生,是现金贷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无力偿还借款的负债者甚至流传“把人逼到自杀才算两清”。然而,对于现金贷逾期者来说,要想两清并非容易之事。即便人去世了,周遭人也可能继续被催收。1月30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李兴元,被发现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宾馆内自杀。3月1日,张家口警方就此事发布通报称,当天18时45分接到宾馆报警,现场勘查发现地上有未燃尽的木炭,初步确认男子系自杀。据警方透露,21岁李某某与多家网络贷款平台有借款关系。李兴元的家人受到的催收短信。李兴元的母亲艾女士告诉南都记者,从去年10月开始直至孩子走后,家人仍频繁接到要债电话,“我接了三十来个。出事那天接到了四五个催收电话,之后陆续也有人打来。”“他们负责一个劲的放款”基于现金贷存在的种种问题,2017年底,一场监管风暴席卷整个行业,先是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批设被叫停,随后12月1日《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正式下发,规定现金贷平台需有牌照和场景依托,且年利率在36%以下。监管落地,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了回笼资金,现金贷平台纷纷收紧放贷,同时加大催收力度,甚至要求用户提前还款。这让一些以贷养贷的借款人开始陷入窘境,出现大面积逾期情况。有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现金贷压缩后,平台的逾期率攀升至50%以上,催收业务量也跟着大幅上升,但回款率至少降了四成。正是这纸监管文件,让小末从现金贷的泥潭里清醒过来,他告诉南都记者,“不然我可能因为拆东墙补西墙,越陷越深。”清醒之后,小末面对的是无尽的催收。他称,“1月份闹得最凶,2月刚好过年,3月份变得缓和。”来自聚投诉的数据显示,这一监管新规出台后,由深圳一家公司开发的“借钱快”投诉量比过往增长1400%。大量用户投诉遭到暴力催收,还有人反映被提前催收。比如1月26日,一名发帖者投诉,在未逾期情况下,他被爆通讯录,导致失去工作,而借钱快称全是第三方催收干的。用户在聚投诉网站上的投诉。据南都记者了解,网贷行业的催收人员,通常包括网贷平台催收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第三方外包催收机构。按照不同逾期阶段,可将催收分为M0、M1、M2、M3等几个模块。逾期天数在0-30天划为M0和M1模块,以此类推,M3模块则说明逾期天数在三个月左右。一般来说,在M1阶段由贷后团队负责催收,逾期超过三个月一般会外包给第三方催收机构。总部位于北京的一家网贷公司相关负责人吴米告诉南都记者,“有时可能会同时与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公司合作。”网贷平台的快速增长给催收行业带来了不少业务。上海一家催收公司负责人方先生告诉南都记者,“网贷平台方哪有心思搞催收,他们负责一个劲的放款。”据他介绍,有些网贷公司逾期第一天就开始外包催收,双方的合作与回款率直接挂钩,分成比例又与债务质量相关。在一个名为“催催宝”的APP上,南都记者看到,该平台采用的是类似滴滴的模式,全民皆可成为“催客”。在债权列表中,催客如接单催收成功,可获取的佣金提成在10%-50%不等。债权逾期天数越多,佣金提成通常也越高。为避免第三方出现暴力催收的情况,吴米表示,网贷平台会通过与之在合同中签订相关条款进行约束。比如规定必须使用公司备案的通讯设备、记录与用户的沟通过程以便监督;不得使用违法、违规手段催收;不得侵犯债务人及相关第三人隐私权等。此外,还会派出驻场人员,通过现场巡查和抽查催收录音等方式对催收公司的催收行为进行监督等,如果接到用户投诉并核实属实,则会依据对应条款作出处罚或终止双方合作。“但由于委托的外包机构数量多,人工工作量大,被委托方(催收公司)的利益点不同,尤其是对品牌声誉的考虑,被委托方只希望催回贷款,不会考虑对委托方造成的声誉伤害,部分用户投诉举证不足等问题,要完全规范和约束外包机构的暴力催收行为具有一定难度。”入行两年多的方先生坦言,催收行业内确实存在暴力催收的现象。在他看来,爆借款人通讯录的行为很不好,一般催收公司也不愿这样做,毕竟钱不是借款者家人或通讯录好友借的。但他也表达了些许无奈,“很多用户缺乏自觉性,对自身信用体系也不够重视。举个例子,我们经常遇到用户出尔反尔的情况,已经答应好今天五点还,到点后又继续拖。”此外,他还注意到,监管政策出台后,多数平台均未能符合“年利率在36%以下”的标准,由此也导致一些借款人更加“肆无忌惮”。有人甚至呼吁都不还钱,等到平台倒闭了,我们就“上岸”了。“我曾经加过一个反催收交流群,里面都是逾期的人。有一个用户很骄傲地说,通过撸小贷买了一辆丰田凯美瑞。”方先生说。被授权“卖”掉的借款人为了应对欠款者的“肆无忌惮”,催收员采用的主要催收方式正是爆通讯录。因为现金贷平台往往在全国范围放贷,每个借款人涉及的金额较小,基本不可能上门。于是,依托爆通讯录的催收怪圈愈加凸显。南都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欠网贷的人无法接受被爆通讯录的原因在于,借贷本是极为隐秘的事,一旦曝光容易破坏自己的声誉和社会关系。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告诉南都记者,对于借款人约束力通常包括法律上的制约和社会属性的制约。一旦违反前者规定,有可能影响到央行的征信记录,或被列入法院被执行人名单。后者也具有强约束力,如果被爆了通讯录,借款人欠钱不还的事情人尽皆知,这很容易让借款人在亲朋好友前失了面子,还可能丢了工作。并且,日后想转变人们对他的看法需要付出很长时间,违约成本高。但在爆通讯录的同时,往往会无辜波及第三方,所以这种催收手段一直饱受争议。那么,现金贷平台是如何获取用户通讯录数据的呢?其实,早在下载现金贷APP点击同意授权“读取通讯录权限”开始,用户及通讯录里所有人的信息已成透明。200款移动金融交互类app获取权限情况。近日,南都记者查看了国内200款移动金融交互类APP的敏感权限获取情况和隐私政策发现,将近一半的APP均要求读取通讯录权限,且多数平台在隐私条款中提及,可以将你的信息分享给第三方,可利用你的个人资料进行推广、促销等工作。理想宝的用户协议。以一家名为“理想宝”APP为例,其在服务协议中写道,当借款人未按约偿还本息及其他费用时,平台有权将该用户列入黑名单,并可将欠款信息通过各种通讯手段,比如电话、短信、微信等,告知用户的近亲属、朋友。并且,理想宝还有权将用户的信息向第三方披露,或与任何第三方进行数据共享,而不受隐私保护,由此可能造成的任何损失,由用户自行承担。当用户点击“注册”即表示同意上述所有条款。对此,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邓学平提醒,“遇到这类条款,借款人要考虑到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谨慎借款。”此外,他还指出,借款人要注意阅读在网贷平台提供的各项声明条款,其中多数就包含直接读取通讯录的条款,只要借款人点击同意,即授权平台直接读取其通讯录。但事实上,急于借款的借债人在注册时往往不会认真阅读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因此,在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将自己的通讯录授权给借贷平台,浑然不知自己的隐私已经被侵犯,亦不知道这很可能将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怎样的麻烦。邓学平告诉南都记者,即便平台经借款人授权而获得了借款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平台也不得提供给第三人(无论平台是否获利),否则平台亦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更严重的是,南都记者此前调查发现,除了直接读取通讯录、定位、短信等手机权限外,现金贷平台还会要求借款人验证运营商、支付宝、电商等,并转授权给数据公司,后者利用爬虫技术获取借款人的大量数据,仅需3.8元就能买到33页个人信息报告,包括通话记录、常用联系人和电商数据等。而借款人的这些隐私数据,诚如很多网贷平台在用户协议中都会提到的,“平台承诺会根据行业标准惯例保护你的个人资料,但鉴于技术限制,不能确保不会泄露。”有业内人士指出,现金贷平台倒卖用户数据已不是秘密,一份上万用户的数据只卖200元。南都记者注意到,在去年12月1日下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特别提及,各类机构应当加强客户信息安全保护,不得以“大数据”为名窃取、滥用客户隐私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或泄露客户信息。“不能因为有借贷行为 就任意侵犯个人隐私”不同于传统的线下借贷,借款人通常只需要填写联系人和担保人,现金贷要求读取的是用户通讯录里的所有联系人。如此一来,到了催收环节,被无辜骚扰的人也变多了。多位专家对南都记者表示,现金贷平台没有经通讯录上通讯信息主体的授权而收集该信息的行为应该得到规范,甚至禁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爱君告诉南都记者,没有经通讯录上通讯信息主体的授权而收集该信息,违反了网安法规定的信息最小化收集原则和授权原则。同时,她指出借款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人们通常不愿意告知他人。而爆通讯录其实是在泄露借款人的隐私信息,并侵犯了通讯录好友的隐私权。在邓学平看来,正常借款可让借款人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中包括身份证复印件等身份材料,以及收入证明、税单等还款能力证明材料,但借款人的通讯录等信息与借款人的身份或还款能力毫无关系。曾在传统银行和网贷平台都工作过的方颂向南都记者分析,传统的金融业务着眼于第一还款来源,借款人必须提供相应的材料证明有还款能力,而现金贷平台近似零门槛放贷,更多着眼于第二还款来源。比如“校园贷”看中的是学生背后家长的还款能力,还有些所谓的“佳丽贷”,就看你长得好不好看。“这种盈利模式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借贷如果没有门槛,对于没有还款能力的人来说,借到钱反而更糟糕。”方颂说。为了规范网贷行业存在的暴力催收等问题,去年5月,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出台了《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催收行为规范》。据悉,这是国内首份针对催收的地方性文件。另据南都记者了解,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制定的《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也在酝酿形成中。曾光告诉南都记者,规范明确要求不得向除借款人和担保人外的第三人催收。因为他们通常对借款人的逾期行为并不知情,也没有义务通知或替借款人还钱,其正常生活不应被打扰。监管落地三个月,现金贷行业开始压缩。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890家,而累计问题平台数据多达4164家。一旦高利率再无法承受更好的坏账率,那么平台将会亏损。而由于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借款人违约成本低等问题,网贷机构所面临的催收环境也愈加严峻。“现在很多人被爆过通讯录了,这些数据所能产生的有效性和威慑力越来越差。”上海琥珀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永庆透露,此前为了进一步获取有效数据,防止出现多头借贷和骗贷的现象,一些平台之间会共享用户黑名单数据,但无法保证数据不被污染。因为平台之间互不信任,都不愿意交出自家的真实数据。南都记者注意到,3月初,国内首张个人征信牌照终于下发。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联”)获得央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有观点认为,信联能够打消借贷数据提供企业的相关顾虑。对于制止信息孤岛、终结多头借贷等乱象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可实现个人征信在互联网金融和小微金融的全面覆盖。一定程度上,信联的出现能缓解目前现金贷平台过多依赖收集借款人通讯录等隐私信息,用作风控和催收的现状。但在方颂看来,这种被动局面更多是现金贷自身产品设计造成的。所以核心问题在于平台应采取更多的风控措施,重点放在事前还款能力核实方面,提高借款门槛,而不是侧重于用高利率和暴力催收来覆盖高风险。“更不能因为有借款行为,就任意侵犯个人隐私。”(应采访对象要求 小末,吴米为化名)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李玲_G1037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客服热线:3
微信扫一扫「法妞问答」立即开启语音咨询
济南暖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faniu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号-2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浆水泉西路98号山东财经大学大学生创业园他们因“网贷”身亡,死后家人仍被骚扰:暴力催收还能嚣张多久他们因“网贷”身亡,死后家人仍被骚扰:暴力催收还能嚣张多久融360房贷百家号那些消失的生命融360小编本不欲分享这些新闻,实在太过悲伤,太过无奈。可是,悲剧还在上演,如果继续保持沉默,融360小编内心难安。截图来源:华商报《西安大学生疑因网贷自杀后家人被催款 父亲赴江浙等地调查》截图来源:澎湃新闻《“网贷者”之死:25岁理工硕士旅店楼顶自缢始末》截图来源:微信公众号北青深一度 《女干部疑遭网贷逼债自杀 死前对催债人说:想要钱,来我的葬礼上拿吧|深度聚焦》截图来源:微信公众号深圳大件事《24岁深圳男子疑因网贷服毒身亡 事后家人仍不断收到催债短信》上述四个事件中的当事人,离世之时尚不足30岁。这个世界很大,可能他们也曾想去看看,但或是网贷还款压力巨大,或是被催收压力巨大,他们过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旅程。可这样的悲剧,原本不应该发生。网贷、催收致命事件频出,到底是谁之过?随着网贷尤其是现金贷的盛行,各类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一人借贷全家被催已是常事,不堪压力选择轻生更是时有发生。有人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不少事件曝出,所谓欠款,利息早已高出法律规定N多倍,逾期费用更是高得令人咂舌,当事人或许想过求助法律帮助,或许根本就无法判断借款是否违法,所以,这种明显带“套路”的钱,还适用于“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吗?融360小编给不出答案。有人说,催告还钱是合法行为。但越来越多的事件显示,暴力催收肆无忌惮,爆通讯录、P色情图大面积传播、微信短信威胁辱骂言语随口就来等等,无一不在伤害着借款人因欠债本就脆弱的心。大多数人不是专门骗贷,所以他们逾期可能真的是无力偿还,但是暴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显然,并没有。有人说,高利贷不合法,应该取缔。高利贷年利率高出24%部分,法院本就不支持。但是多少借款人在被催得手忙脚乱之时,还能想到冷静下来找专业人士咨询处理呢?而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明知道是高利贷,还会去借,我们姑且认为大家都是走投无路,但用高利贷解决问题本就是饮鸩止渴。可是,情急之下,谁能考虑得了那么周全?有人说,明明报了警但还是没用。总有人说报警并没有什么卵用。欠钱不还或者催收催债,确实是属于经济纠纷,但是不代表报警就没用。如果你的人身受到伤害,或者有人动了你的财产,报警绝对管用。那么,被威胁侮辱呢?融360小编尚未听到反馈有用,但是融360小编相信,这不是终点。官媒在发声7月14日,CCTV-13新闻频道播出了一期节目《网贷乱象调查》,通过记者调查,给观众展示了具体消费者的遭遇,也探查了一些网贷平台的贷款真相。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苏州汪先生借一万三要还三万一,除了利息之外,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在贷款时,并未有人跟他提起。截图来源:中国网财经《央视调查网贷乱象:短信恐吓、电话骚扰、暴力催收等》江西曾先生,借款一万,利息已超法律规定的24%年利率红线;而拒绝还款后,白条晚上曾先生都能借到催收电话,严重的时候,手机被打到直接关机。截图来源:中国网财经《央视调查网贷乱象:短信恐吓、电话骚扰、暴力催收等》江西某大学学生小刘,送外卖的给他打电话,问他是不是欠了别人钱没还,人家给他打电话了……  截图来源:中国网财经《央视调查网贷乱象:短信恐吓、电话骚扰、暴力催收等》他们的遭遇,大家看了是不是似曾相识?没错,很多人正在经历。而本期节目中,最让融360小编眼前一亮的是下面这张截图中所说内容:截图来源:中国网财经《央视调查网贷乱象:短信恐吓、电话骚扰、暴力催收等》融360小编希望同时也坚信,正义可能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暴力催收终究会被收拾,金融监管一定会更加完善,到那时,“需者有其贷”应该能更好地实现。老哥老姐们,别灰心,且行且等待。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融360房贷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任何房产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来问我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湖南日报《社情民意》
湖南日报《社情民意》
湖南日报《社情民意》
湖南日报《社情民意》
湖南日报《社情民意》
湖南日报《社情民意》
湖南日报《社情民意》
湖南日报《社情民意》
《湘问》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重点频道之一,由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华声在线新闻网站(voc.com.cn )、新湖南客户端联合主办,是媒体融合下的党媒移动问政、监督、咨询平台。《湘问》频道与湖南日报“舆情”版、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栏目在人员、后台、数据库、采编流程上互通互融,形成党报、党网、党端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投诉主题:网贷暴力催收,电话骚扰,短信侮辱
标签:长沙&&凭证云韦超&
我被人(也是做网贷的)协迫于2018年一月在凭证云韦超那签了2000元的借款,实际到了1400,高于银行利息,还在商议还款阶段就遭暴力催款,打电话暴炸式骚扰亲友,发短信言辞不堪入目,侮辱我的家人,还威胁说要我们过不了年,严重影响家人及亲友的正常生活,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请有关部门本着维护公民的正常权益,治理整顿这些做小额贷款的公司和个人还社会一个清净
【发布投诉主题请点击右上方“我要投诉”】
华声在线提醒您: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您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聚合工具软件,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网站内容。
关注排行榜
↓扫码即可下载新湖南客户端↓
手机二维码扫一扫
随时随地便捷投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贷催收怎么应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