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回民街小吃攻略的一得珠宝店具体在什么位置

回民街2015版已经发布两年了,被无数吃货们作为西安回民街的寻吃手册。这次的吃遍回民街2017版和以前一样,每一家都是哥亲自吃过、味道不错的,在2015版的基础上又新发掘了一些好吃的店,同时增加了地图、人均和营业时间,让各位吃货们更方便的去找吃。还是老话:哥的回民街没有那些高大上的老字号、不写为对付游客而开的店铺,只有那些散落在民间、充满了烟火气息的老味道才是吃货们的追逐之处。

首先哥来讲下回民街,西安人叫:“坊上”,回民街是如下图红色区域所示大一块的回民区,而在外地游客所认知的回民街大多是北院门这条街就是回民街,哥这里所说的回民街,是西安的整个回民区,由十几条街道组成。


洒金桥 大麦市街是西安吃货眼里的回民街,虽然没有整洁的街道,没有装修豪华的餐厅,但那一口口冒着热气的大锅、蒸笼,一声声陕腔的吆喝,一群群从早到晚的食客已经证明了这里是吃货们心中的美食之地。

进洒金桥有南北两个方向最合适,从莲湖路古都大酒店东边的巷子进去,桥梓口十字向北过第一个路口就是洒金桥那条路。


每年只有九十月到次年三月临潼火晶柿子下来的时候才有,柿子糊塌可是当年李自成在临潼打仗时候从民间征集的军粮。外酥里软,香甜无比。他家的元宵也不错。

地址:洒金桥北口向南100米

2、杨天玉肉夹馍& 3、老李家胡辣汤

在洒金桥吃早餐,杨天玉肉夹馍和老李家胡辣汤一定是首选!两家店都非常火爆,吃一个早餐你不得不排两次队!

地址:洒金桥北口朝里100米

胖子推着三轮车卖甑糕,手里铲甑糕的小铲子祖上传下来的,比他的年纪都大。甑糕糯、软、香、甜,真材实料,原汁原味。中午12点前卖完收摊。

营业时间:06:00—11:00点左右

地址:洒金桥北口向南100米。

三十年老店,老掌柜从卖饺子那天起就自己盘馅,从未让别人插过手,并且只卖牛肉韭黄一种味道。

地址:洒金桥北口老关庙大牌楼下

坊间很多家做泡馍直接用泡馍汤,而真正地道的一定要有lan牛肉的汤,味道出来是酸辣、料香、牛油气搭配均衡,肉烂、馍筋。

地址:洒金桥北口老关庙大牌楼下(马二旁边)

偶然在洒金桥发现的小烤肉店,肉和腰子都很新鲜,孜然辣子香,难得的是如今满大街都是黑煤块子烤肉的店,这家很良心的是用木炭火在烤肉,只有真正懂行的人吃烤肉前一定会先看火。

去他家一定要喜欢吃辣的,辣子超香,不放辣子去他家就没意义了。

地址:洒金桥老关庙大牌楼向南十米

9、马磊&叶家夜宵

坊上的夜宵:鸡蛋汤、孜然炒肉、炒豆芽

灌汤蒸饺个大,皮薄,味鲜。八宝稀饭浓浓的玫瑰香味,女生最爱。还有超实在的鸡蛋汤。

安家小炒泡馍是坊上回民朋友一再推荐的,果然酸辣可口,香味十足,肉块大,和刘信家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吃普通牛肉的就好,如果两个人一起去,再来笼志亮家灌汤蒸饺和八宝稀饭搭着吃。

地址:洒金桥南口志亮灌汤蒸饺旁边

金家蛋菜夹馍,鸡蛋、鸭蛋黄把馍夹的饱饱的,再来几勺花生米咸菜和独家秘制的酱料。吃起来超有有层次感,狠狠滴咬上一口,脆的酥的软的,咸的辣的甜的味全都有。

从洒金桥一直往南走,过了庙后街十字就是大麦市街。


坊上朋友给推荐的,路过时买一份,香甜可口。

刘志军腊牛羊肉,虽然没有其他家名气大,也许能让你吃到怀旧的味道。

腊牛肉60/斤 酱牛肉、腊腱子62/斤 腊羊肉70/斤

地址:大麦市街与庙后街十字东南角

铁疙瘩糊辣汤老板六十多,从他爷爷辈就开始卖糊辣汤 ,配料丰富,货真价实。

景德泡馍在西安的知名度并不高,来他家的食客,大多是住在坊上的邻居,很多附近的回民都是从小吃着景德泡馍长大的。肉烂汤香的泡馍自不用说,景德家的泡馍是小茴香出头,调料味道还是比较重

5、老杨家优质酸汤饺子


西安回民卖的酸汤饺子馅都以牛肉韭黄为主,而在老杨家吃饺子除了牛肉韭黄,还有萝卜、洋葱、韭菜、芹菜等口味,在他家可以各种饺子都来点,吃个多味的。回民的酸汤饺子调料下的重,饺子吃起来是酸辣鲜香,饭口时人满为患。

地址:桥梓口十字向北一百多米路东

杨家砂锅在桥梓口开了很多年的老店,他家口味整体偏淡一些,如果喜欢重口味的记得提醒老板口味重点,店里最招牌的是牛尾砂锅,料足配菜丰富。

地址:桥梓口十字向北150米路西

小土鸡制作,烧鸡无论是鸡翅、鸡腿还是胸脯肉都非常入味、酥烂。吃的时候不用刀切,手轻轻一撕就烂了

地址:桥梓口十字向北20米路东

桥梓口东北角老马家马峰家的腊、酱牛肉,他家的肉紧实、酥烂,没那么咸,可以空口吃,调料味也拿捏的非常适口,不遮肉香,门口的牌子上显示他家已经传了九十多年四代人了,真正的老马家。

腊牛肉、酱牛肉60/斤,腊羊肉70/斤

地址:桥梓口十字向北20米路东

东举院巷属西安回民区的最西边缘,开拓于明景泰年间。位于今儿童公园东侧,为南北巷,西起早慈巷,北至新寺巷。因西侧“贡院”俗称“举院”而得名。能来这吃饭的基本都是地道的吃货或者是住在周边的居民。

西安最牛气的面馆,每天只卖4个小时,只有顶级吃货才能找到的面馆。特色鸡丁面,再来份炸鸡腿牛肉丸子。

地址:东举院巷120米(东举院巷与庙后街十字向西20米)

吴家蒸馍店是河南回民开的,长豆包很好吃,面暄腾、豆子甜,很久不见有整粒粒豆子的豆包了。

地址:东举院巷北口  


安家牛肉面,地道老陕扯面的做法。醒好的面擀杖擀开,再用擀仗在面上压两道扯开,最后在压的地方撕成条下锅。拌上油泼辣子和烧好的牛肉块,或大或小,加肉加菜,只有这一种吃法!

地址:东举院巷北口路东

皮薄馅儿多,可以要杂拌饺子(各种口味都有)一次满足你对各种口味饺子的欲望。


李家拉条子,新疆拉条子与陕西面食做法相结合。牛肉和素臊子拌的拉条子真不错,筋、光,有油气,大片片的油泼辣子拌到里面就是一个香,还要过瘾的让拉个粗条子,那个筋道劲嚼得你腮帮子疼。

地址:东举院巷北口路西


杨家砂在桥梓口开了很多年的老店,在东举院巷开了一家,以前的店留给了房东经营。味道麻麻辣辣,汤用的是牛骨汤,店里最招牌的是牛肉和牛尾砂锅,料足配菜丰富。

德华家的卤汁凉粉与回民街其他的卤汁凉粉相比,名气是最小的,但据说他家是回民街最早开店卖卤汁凉粉的。吃起来呛麻香,可以加鸭蛋是他家另一亮点,来这吃的大都是回头客。

香米园位于西安回民区的最西边,这里也是回汉交错的地方。香米园东起洒金桥,西到北马道巷,长712米、宽5米,北出香米园有东、北、西三条支巷。据元《类编长安志》记载,北宋宰相寇准的花园,曾位于香米园西段。

丽芳烤肉在香米园,夏季时马路牙子上全是人,冬天门口支起塑料棚子,食客也是满满的,肥瘦肉嫩、腰子脆、肉筋串大一咬满口油香、木炭火、辣子孜然香。

据说小禹以前是给丽芳烤肉的,后来自己单干了,在丽芳烤肉对面支起了烤肉摊子。

西域各部族军队曾协助汾阳王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唐代宗广德年间(公元763年),郭子仪从甘肃泾川返归长安之时,有西域各部将官等200余人随从班师回京,被安置于唐皇城内礼部衙署所处坊内,同时还为其重修了长安“西大寺”(大学习巷清真寺)。他们在长安居住生活期间,学习唐朝的一切法令、制度和汉儒文化礼仪,而且也为中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交流奠定了基础,所以该坊被称为“学习巷”沿袭至今。过去大小学习巷统称学习巷,后来为了好区分,才逐渐有了大、小之分。



很少回民做酿皮不放那么多的碱,所以酿皮是白的,不是黄黄的那种.在做酿皮时加碱是为了更筋道,其实加盐也是能达到效果的.大学习巷北口和庙后街丁字口西南角,就是苏家的麻酱酿皮摊子,白白的皮子 黄黄的芝麻酱 红红的油泼辣子 再浇上一勺各种调料熬出的醋,就是一碗皮子筋柔 辣香 芝麻酱香 醋香融合的好酿皮。

地址:大学习巷与庙后街丁字路口西南角

大学习巷小马烤肉,木炭火,肉新鲜,孜然辣子香这就够了。。。。

地址:大学习巷牌楼向里100米

小学习巷(由北向南由西向东)

说起小学习巷这条道的地名,估计很多西安人都不知道,老望炒菜就在这坊上最深处的小巷内。从祖辈开始就在回民区做红白喜事、开斋的饭食,到现在老望儿子这辈已经第四代了,每天下午五点到九点半营业,只有六张小桌子,菜品都是家常味道,麻辣肚片、红烧带鱼、糖醋茄子,来往吃饭的也都是街坊邻居。

营业时间:16:00后营业

老何家是西安所有卤汁凉粉里品相最好的,老板每次朝碗中浇调料时都特别用心,白白的凉粉上先浇卤汁、再浇蒜水、芝麻酱、然后是红红的油泼辣子,最后整齐的摆上切开的鸡蛋和松花蛋,两人去时鸡蛋和松花蛋各来一个分开,一碗卤汁凉粉端出来煞是好看。他家还可以加腊牛肉,吃完要喝他家的大碗茶才地道


很多人给哥推荐的一家砂锅,虽然位置比较偏,但是饭口经常一等就是半个小时,人多得拼桌挤着坐。

营业时间:11:00—21:00左右,卖完就收摊

庙后街其全名应是城隍庙后街,因位于城隍庙身后而得名,街道同时位于回坊之中,北边有西仓。

1、马建山口口香粉蒸肉


马建山口口香粉蒸肉,在很多吃货的眼中他家是西安回民里最好吃的粉蒸肉,粉蒸肉做不好就会干,他家的绵软,但也不会成糊糊,肉挺烂,吃到嘴里麻麻的,却又不失油香气,就上蒜和肥油美美吃上一盒子,再来碗红豆稀饭,好宵夜。

地址:洒金桥和庙后街十字西北角

马旺小炒据说是马峰家亲戚开的店,有马峰早期的味道。他家的熟肉小炒要比生肉小炒好吃。熟肉小炒的肉是烧出来的,做小炒的时候还加入了烧肉的汤汁。一筷子下去,是油香气十足,酸辣爽口。

地址:庙后街与大麦市街十字西南角

贾三朋友烤肉,老板姓贾,行老三,烤肉店本来没有名字,因为老来吃烤肉的都是回头客,一来二去跟老板熟了。店里有客人来老板都会说朋友来吃烤肉了,所以就有了“贾三朋友烤肉”这个店名。

地址:庙后街星月医院对面

马楠烤肉是极具争议的一家,有说他家价高,有说他家态度差,但是在西安论烤腰子,马楠家绝对牛了,那口脆嫩哥忘不了。每天30斤腰子、30斤肉卖完就收摊。

大多去他家的都是坊上的人,汤味浓郁油气十足,肉烂汤香。

贾家馄饨在坊上有两家,一个在大麦市街,一个在北广济街和西羊市西北角,是姐妹两个开的。馄饨是大馅的,肉挺多,是我喜欢的那种,牛骨汤浓郁,馅大肉瓷。

广济街,南指朱雀门,北接莲湖公园,唐代时叫承天门街,曾经是长安城的中轴线。这里自古商贾云集、车水马龙,改革开放后,热衷经商的伊斯兰习俗,催生了众多饭馆蜂拥而起,如今已成为西安回民街的核心区,许多世代传承的老味道成为西安的美食符号。走进北广济街,各种美食的香味扑面而来,往往让人难以选择、欲罢不能。

老白家水盆羊肉在西安也是有名有号的,讲究的是汤鲜肉烂,肥不腻、瘦不柴,不腥不膻,与陕西汉民水盆羊肉不同的是多了一分调料香。吃家子去他家不只是来碗水盆,切上盘十香酱牛肉或蹄筋才显得地道,老西安人想吃酱牛肉这口时必然想到的是他家。

老刘家泡馍,属那种汤浓料重型的。西安吃货界流传着一句话:“米家的肉,刘家的汤,也就是说老米家的肉和老刘家的汤是泡馍界最好的。也有一说是外地人吃老孙家的,西安人吃老米家的,坊上人吃老刘家的”。顺口溜中的老刘家就指的是这个老刘家,在西安泡馍界名气紧随米家之后。

地址:北广济街101号(近西大街百盛)

回民街卖柿子饼的很多,但是懂行情的都认徐老大、徐老二的。老徐家柿子饼,季节不到时会看到他家门上写着:老徐家柿子饼本年度已卖完,这是我见过最牛的美食告示。由于制作柿子饼的原材料——火晶柿子每年只有在阴历八月十五左右才会上市,即使保存得再好,最多也就到次年三月、四月份就用完了。所以老徐家的柿子饼总是一年做着半年的生意,这在回民街也算是独一份了。

地址:北广济街119号

蜂蜜凉粽虽叫粽子,却无馅、无粽叶,糯米蒸成,形似菱角。吃时用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浆。吃起来筋软凉甜,夏季解暑良品。虽现在小摊售卖,却是由唐代“烧尾宴”上的“赐绯含香粽”演化而来。

地址:刘纪孝腊牛肉旁边的一个小三轮车

在回民街有许多美食非本土原创,问过马庚南糖的店主,他们家是她爷爷那一辈儿从南方人手里学的制糖手艺,所以店名和制作的酥糖起名南糖,、到如今传到这一代已经第三、第四代了。真的是三代专业制糖,来自民国的味道。

贾家的油茶是用牛骨髓油、调料炒熟面粉,再加滚水熬制而成。售卖时锅底小火不停,保持温度,顾客上门,麻花下到煮好的油茶中,稍加浸泡,按根论价。盛好的油茶麻花碗中在加上一两勺果仁、黄豆和芝麻,色彩鲜明,很是好看。吃起来油茶咸香、温润柔软,不油不腻;麻花棉软不散,咬之筋道,果仁清脆。每天早上到这里吃早餐的人络绎不绝,三十多年的好口碑积攒下不少老顾客。

地址:麻家十字向北20米

小房子粉蒸肉选用本地的秦川牛,而且要用竹笼蒸,竹笼里的热气顺着竹笼散发了出来,不会焖到里头,蒸出来的粉蒸肉软软糯糯,再配上一个饼,十分可口。

地址:麻家十字刘纪孝腊牛肉向北20米路西

相对于传统的腊牛羊肉,他家的稀糊烂腊牛肉肉烂味香,用热托托馍一夹绝对是美味。

价格:腊牛肉60一斤 ,腱子肉62一斤

芳芳水盆羊杂,爷爷辈就提筐在坊上卖羊杂,父辈在大皮院开店,到了芳芳这辈在香米园,后搬到北广济街。夫妻俩五十多了,儿女们都嫌累,不愿干这行,守着7张桌子的小店,早上六点多开门,每天一锅汤,卖完就收摊。羊杂切大块,汤香味鲜浓、羊杂烂,调料不重,突出的是汤的本香,起得早的可以去品下刚出锅的羊骨鲜汤。用的都是真正的羊杂,不似有些拿牛杂来冒充,坊上回民传统工艺的水盆羊杂,再过几年老两口干不动了可能就吃不到这口了。

地址:北广济街宏顺祥卤汁凉粉南20米

在西安吃货界有句戏说:早上吃水盆,中午吃泡馍,晚上吃小炒。回民坊上只做夜宵小炒泡馍的有好几家,马继小炒泡馍就是其中之一,酸辣香拿捏的不错,每个味道都浓烈,又不互相压制。生肉的就是泡馍中加入炒牛肉片,肉嫩味鲜;熟肉的就是加了红烧牛肉块,肉大味足,晚上喝个一二场后可以去他家宵夜压个酒,很不错的,

地址:北广济街稀糊烂腊牛肉旁边

卤汁凉粉,泡馍界的黑暗料理,亦凉亦热,味道独特,吃时不能乱搅,然后芝麻酱的香,辣子的香,卤汁的香,突然又冒出浓浓的芥末味,软软的凉粉,筋道的托托馍,再来个松花蛋和卤蛋,西安美食中再没比这种东西口味丰富的了。

公认的西安小炒界第一重口味。去他家吃饭千万不敢再说辣子、醋多的话,虽肉片鲜嫩、馍筋道,口味却是酸、辣、麻、香各种出头。一碗下去马上让你头上冒汗,嘴巴打颤,麻辣香、醋香、油香口内余长。他家最有名的算是生肉小炒,新鲜的牛肉片现炒出来和干揽出来的牛肉块做的泡馍是不同的,算是炒肉片和红烧牛肉的区别吧,主要是生炒的牛肉片口感更加鲜嫩。

地址:大皮院与北广济街丁字路口向北100米。

盛家酿皮60年老店,因为兄弟姐妹分家,两家连着开,祖辈传下来的秘方,随便吃哪家都一样。酿皮柔中带筋,清香亮黄,味道酸中略甜,爽口微咸,辣子焦香,麻酱浓郁。只有坊间的和老西安人才知道这家。

有很多人说北广济街的果渊斋才是正宗的老米家,我无从考证,但是他家这些年人气一直很旺却是事实。今儿吃了个优质羊肉的,感觉调味很淡,肉挺烂,不过有点少,记得几年前吃他家觉得很够味很香,可这次觉得他家现在的味还是适合口味清淡的人去吃,或许是迎合现代人清淡健康的感觉吧。

光明巷中的老住户已经不多,但仍有从清代便世代居住于此的老户。

1、老字号贾家肉丸糊辣汤

老字号贾家肉丸糊辣汤,据说以前在大皮院的时候很火,后来搬到了光明巷。老远看见排队的就是他家。

马光荣以前在同盛祥学下的手艺,后来自己在家开店做泡馍。在附近一片挺有名气,泡馍肉烂汤香馍筋。

沿着北广济街向北走到头,然后左拐,就是教场门,据说因为李自成曾在这里教兵演武而得名。


教场门饸饹馆,门头不起眼,上面悬挂的两块牌子却彰显着它曾经的江湖地位。一块是陕西省商业联合会颁发的中华老字号,另一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局颁发的教场门饸络馆。教场门饸络馆最早建于1932年,由于饸饹味道独特,深得西安人的喜欢,经历了战争年代、公私合营、集体经济、改革开放等等历史阶段八十多年的风雨,教场门饸饹馆顽强的生存了下来,现在的主人是创始人的女儿和女婿,饭馆的前厅后厨加起来只有四十多个平方米,做法和味道依然保持着老传统,一碗汤的,一碗干的,肉臊子素臊子都行,就是很多人的回忆。

营业时间:10:00开门,卖完收摊

广鑫斋烧鸡选用小土鸡制作,由十几种料调,在老汤里经过大火煮半个小时,接下来要用小火焖煮一个晚上,到第二天早上才捞出售卖。经过这种焖煮的烧鸡,无论是鸡翅、鸡腿还是胸脯肉都非常入味、酥烂。但他家的烧鸡略咸,吃盐比较轻的慎重拔草。

红埠街原名红阜街,意为红色的土堆,它位于隋唐长安城的皇城第一横街上,其北是隋唐宫城与皇城间的城墙,因城墙被火烧过呈红色,故而得名。

红埠街新疆特色餐厅,大盘鸡小份50元带拉条子,麻辣够味,拉条子爽滑筋弹,土豆很好吃,到了饭点还得排队。

地址:红埠街98号(近莲湖政府)

在西安小炒泡馍界马洪只有七、八年的历史,比起坊上一开就是几十年的店可谓是很年轻,但在西安也有些名气。他家的小炒比起刘信、安家、马峰这些店口味上要轻,不属麻辣酸出头型,口重的吃他家要交待辣子醋多,还有他家泡馍也不错的。

地址:红埠街46号(近莲湖区区委)

拉条子不是一碗面,是一根面,做面的时候不用擀,用手直接拉出来的。老兰家拉条子,老店新开,纯手工制作,以前在大皮院就很受欢迎。

地址:莲湖区委向东50米路南

西羊市是回民街最繁华的区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将这条街道推向市场,这里保存了完整穆斯林风情,琳琅满目的清真美食,吸引着海量的国内外游客川流不息。同时这里也聚集了西安许多回民老字号的美食,刘纪孝,老米家泡馍,东南亚甑糕,铁志坚这些是大家熟知的优劣自行评断我这里就不写了。

西安回民卖的烧鸡基本上都用的是小土鸡制作,行家只需要看鸡的骨节就能分出肉鸡还是土鸡,看不懂的用刀剁下鸡骨节,肉鸡骨质疏松,剁开的刀口处必然齐整。土鸡的骨质硬,即使再快的刀剁出来也会有裂碴。虽是土鸡,火候必须十足,小火焖煮上五、六个小时方能出锅。从胸脯上撕下一条肉,中间一折即断就能看出这锅烧鸡的火功是否到位。皮香肉烂自是不用说,上点年纪的人都说他家的烧鸡能吃到五六十年代时的味道。

营业时间:6:00开门,卖完收摊

地址:西羊市西口 

西安牛羊肉泡馍的历史就不多说了,至于谁家的好吃,得看各人口味和喜好,有喜欢料香出头的,也有喜欢油气重的,干刨、口汤、水围城各取所爱。你可以提上老刘家烧鸡向东走上几十米就可以看到凤祥斋老孙家泡馍。这家是由曾经代表同盛祥为钓鱼台国宾馆做过泡馍,并且毫无保留的传授制作泡馍技艺的孙少旭师傅坐镇的一家小店。如果你运气足够的好,有可能吃上孙老亲自煮的泡馍。

地址:西羊市街137号

和回民街上的许多饭馆相似,麻乃馄饨也是家族式饭馆,从厨房到前厅,除一家人在忙碌,也雇了几个伙计。伙计们只是做些杂工,那锅牛骨高汤和馄饨馅的调制却一直由老掌柜亲自动手。二十多年的精心打理,靠着真材实料的牛骨汤大馅儿馄饨在美食云集的西羊市独树一帜。特点就是汤味醇厚,调料重,油香、肉香气皆浓。馄饨包法和其它馄饨店大体相同,就馄饨的个头,有点像上海的大馄饨。皮薄,牛肉馅多,出锅时浇上那勺牛骨高汤。馄饨碗一上桌,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满满的油气,碗中汤色黄亮,大个的馄饨浸在汤中,配着翠绿的香葱和香菜。

镜糕原本是回民街特有的一种美食,将糯米粉放在竹节特制的小蒸笼上蒸熟,用两个竹签挑起来,看上去像一块无暇白玉,闻起来清香诱人,因为形状颇似古代用的小镜子,所以得名镜糕。传统的做法是将蒸好的镜糕蘸上玫瑰酱、果仁或者白砂糖,就可以开吃了。整个回民街卖镜糕的有几十家,唯独只有在西羊市站摊十多年的马琳家卡通镜糕生意最好。马琳将镜糕做了创意,就是在蒸好的镜糕上用果浆画出各种卡通图案。生意不太忙的时候,顾客还可以亲手制作。马琳擅长的不仅是在小小的镜糕上画卡通形象,她也可以即兴画出顾客的Q版卡通形象。虽然卡通镜糕的身价比传统镜糕贵了两块,但是,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会选择时尚的做法。 

人均:卡通镜糕每个5元

为西安人所熟知的大皮院不是院子,而是回坊理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东头正对西华门,西边与北广济街相连。据说是明代洪武年间拓建的街道,因为皮货生意旺盛而得名。虽然这里不及北院门、西羊市热闹繁华,但却因为少了人声鼎沸的搅扰,各种美味显得更加从容地道。在西安本地人的眼里,大皮院才是回民街美食的精华所在。大皮院的小贾八宝粥、穆萨砂锅、高家烤肉是回民街成名挺早的一批店,哥就不写了。

陕十三冰酪名字取意陕西是十三朝古都,使得陕派冰淇淋增加了不少文化气息。冰酪就是古代人对冰淇淋的叫法,当时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吃得到。推荐特有的醪糟口味,一定颠覆你对冰淇淋的看法,还有各个季节都会有应季的口味推出,就吃应季口味就好。秦酥等特制的小点心也都不错,可以打包带走。

在一真楼吃泡馍,要个普通泡馍,旁边的孙庆海家称点腊牛肉搭配着。优质泡馍比普通的要贵十块左右,但是只多两片肉,要普通的肉单买会很划算,而且这样吃起来算是超级优质的泡馍。一真楼对面的饺子王也是西安老牌的酸汤饺子了,不想跑洒金桥吃饺子,在他家解决也不错

回民街上卖腊牛羊肉的有很多家,而马力家主要卖酱牛肉,他家还有卤的牛肚蹄筋什么的,味道也都不错。

价格:酱牛肉60元左右一斤

地址:大皮院中段(孙庆海西边)

4、孙庆海特制腊牛羊肉

老同盛生、孙庆海、老孙家腊牛羊肉,这三个牌子都是一家的,传到这已经是第三代了,每天煮一千多斤都供不应求,后厨从锅里捞肉的时候,门口的买家已经排队等候了。一大盘牛肉摆上柜台,几分钟就卖光,没买到的要等下一盘。在回民街选美食,一得看哪家食客多,二得看哪家的食客是回坊居民,因为他们对每家店都知根知底。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孙庆海腊牛羊肉就深受坊上人的喜爱。

5、花奶奶酸梅汤、醪糟

从退休到现在,花奶奶已经在这条街卖了近二十年的酸梅汤和冰醪糟了。花奶奶出摊不定时,得看天气,一般情况只有四到十月才出摊,偶尔春节期间天气好时也会卖几天回民街卖酸梅汤的很多,口再渴也要忍到去喝花奶奶家的酸梅汤。要仔细找,家不是店面,只是一个不起眼,写有花奶奶酸梅汤的小冰柜,一不留神就会错过。酸梅汤和醪糟都是冰镇的,天热时走到这里,来上一大杯,酸酸甜甜,生津止渴,消暑解热。如果两个人去,一定是要一杯酸梅汤,再来一杯冰醪糟换着喝,美妙冰爽

地址:大皮院中段老同盛生对面

6、老刘家伊味香肉丸糊辣汤

凌晨四点你应该还在被窝里,而老刘家伊味香肉丸糊辣汤已经开门营业了。许多游客早上下了飞机或者火车,第一站经常是直奔他家而去。凡是写西安美食攻略的忘不了把他家写上一笔。冬天来上这么一碗,舌尖发麻,浑身热乎乎的。

7、老乌家特色小炒泡馍

大皮院的老乌家特色小炒泡馍,口味偏轻。可能是这条街游客稍多一些,点餐的窗口挂着一个牌子,口轻重都可以提出来。

自制的酸奶,有很多种口味,酸一点的、甜一点的、还可以加一些其他的东西,在回民街很受欢迎。

地址:大皮院(老回坊麻辣汤对面),回民街有很多摊点

小时候吃麻辣烫的味道 标配隔壁花奶奶现熬酸梅汤 拿上一大把串串配着麻辣芝麻酱料碗 店里可以直接吃到坊上很有名气的鲁西肥牛卷,到了夏天坐在路边吃这种感觉太嗨了,他家对面的昱欣麻辣烫味道也不错。

即使走遍西安城,一年四季卖元宵、并且能卖油炸元宵的店家,恐怕也只有彦彬元宵一个。每年元宵节时,在彦彬家买元宵的顾客队能排出大皮院,每天轻轻松松卖出两三千斤元宵,生意好的吓人。即使在平时,油炸元宵论个儿卖,一天也能卖出去三四百个。

地址:大皮院103号路北,老回坊麻辣烫对面

燕燕的炒米量大实惠,价格公道,尤其是他们家两蛋一腥酸菜炒米,受到了无数网友的热捧。

文文烤肉大皮院深处的一个名店。环境还是比较简陋的,矮桌子加长条凳子,外地游客可能会不太习惯这样的搭配方法。但是真正的吃货们在乎的只是味道,只要对味,神马环境之类的早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家的烤肉是涮了甜酱的那种烤肉,肉不错,很新鲜,肥瘦相间很美。

对回民街较为陌生的食客,多数人会以为这里只有牛羊肉泡馍才是当家的,其实不然,回民街里美食云集,小吃众多。石家包子经营了二十多年,总店由大学习巷搬到了大皮院。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上万个包子。能把小吃当成主食卖,当然不光是味道好、个儿大、馅儿足,吃起来过瘾顶饱,最受欢迎的要算大葱牛肉馅包子和孜然牛肉馅包子。

地址:大皮院(定家小酥肉东侧)

大皮院西口,定家小酥肉对面就是老李家杂肝汤,汤清肉烂,羊杂都切得块挺大,量也大吃起来贼过瘾。

地址:回民街大皮院134号(定家小酥肉对面)

定家小酥肉绝对是大皮院名气最大的一家,名气大了,容易招非议,有说没有以前好吃了,有说肉没有以前多了,但每年我还会去吃上几次,还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哥吃了他们家这么多年,味道没变,质量也没有变,变的只是价格,这年头的物价,你懂的。

地址:大皮院西口223号

盛志望家的麻酱酿皮顾名思义在调制酿皮的时候放了芝麻酱。酿皮算是陕西凉皮的一个分支,陕西关中地区把和好的小麦面,冼去面筋,再把面水蒸成软面称之为凉皮。而没有洗过面筋的,直接用面水蒸成的软面称之为 “酿皮”或“穰皮”,也有叫“懒人凉皮”的。凉皮、酿皮的调味主要是醋和那勺红红的油泼辣子,面皮筋中有柔、柔中带筋,酸辣爽口,乃陕西最出名的小吃之一。而在盛志望家吃的酿皮除了油泼辣子和醋香,还有酿皮上面那层浓浓的芝麻酱香,口感更加丰富。

地址:大皮院西口225号(近大皮院与北广济街交汇处)

人们只知大皮院而不知还有个小皮院。今天的小皮院是位于麦苋街和北广济街之间的一条小巷,除了东、西两边的巷口有几家杂货、饮食店外,巷子里都是民居。

在坊上搜馆走到小皮院西口这家在做蒸碗,拌肉、炸肉、放调料、上蒸笼,忙得不亦乐乎。点了一份小酥肉、一碗米饭,22元一小盆酥肉量很大,感觉好实惠,小酥肉蒸的糯软、咸香,能吃出八角的味,牛肉吃到瘦肉还是稍有些柴,放点辣椒拌米饭还是不错的一顿饭。不大的家庭小店可堂食可外卖。

麦苋街位于西安市政府和莲湖公园中间,是一条为南北向街道。它的名字很有乡土气息,过去,这里是买卖麦草的集市,街上许多人家都以卖麦草为生,后来因此而得名。

丫丫砂锅虽然一直默默无闻,但是几个坊上人告诉我喜欢的是他家。丫丫家的菜品多样、量大,料重盐重,和马文家各有不同,食客们也都是各有所爱,所以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回民砂锅前些年大皮院的穆萨家火过一阵,近几年麦苋街马文又火爆的不行,马文南边有个稍不留意就看不清牌子的无一例外都是料重盐重,但马文家的油气香些。

地址:麦苋街28号(大皮院路口)

一个年轻小伙开的小店,相比回民街里其他的店铺,开的时间虽然不久,但是味道很不错,能看的出来小伙子烤肉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地址:麦苋街30号(马文砂锅正对面)

马家锅盔,在麦苋街上开了30多年的老店,来买的都是住在附近的街坊和回头客。这两年老板把店交给了跟着自己学了十来年手艺的徒弟小马。但是师傅每天早上来都带一个饼走,看看这个饼与自己做的有没有差别。

麦苋街街上贾五油糊馅可以说是这条街上的一道明星小吃。店老板贾玉生,一家三代都在卖这一种小吃,光自己已经卖了几十年,一双手能将面撕得薄如蝉翼,同时既要将馅料紧紧包裹,还不能让面扯断,这种高难度的动作,到了贾玉生老人的手里有如行云流水般干净利落。最后,将馅饼放到油锅里正反煎炸,出品的馅饼金黄发亮,香气四溢,层层酥脆,形似牛肉饼,又完全区别于牛肉饼。

新凯的肉品质非常好,哥经常自己也买着吃。在他家买一斤和买一百斤一千斤都是一个价。

大莲花池南口歪脖树下金狮子餐厅的大盘鸡,坊上朋友介绍去的一家店,新疆回族人一家子几年前在西安游玩,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在坊上开了餐厅为生。大盘鸡肉比菜多,辣味十足,喜欢鸡肉细嫩的绝对适合,鸡下面是吸饱了汤汁的拉条了,筋道过瘾,不足是土豆过了油不入味,饭口人多时上菜略慢。

地址:大莲花池南口(近麦苋街)

2、马家老六水盆牛羊肉羊杂羔

回民街上最受吃货们推崇的杂肝汤就是大莲花池北口的马家老六,每天卖到中午饭点过后就收摊。这里的牛羊的下水:心、肝、肺、肠、肚应有尽有,如果你够勇敢,可以尝试下美味的羊眼睛。他家的都是自己用牛、羊大骨熬制的汤,调料就有二十三种。制作杂肝汤时牛、羊杂切得都是大块,吃时配上三角饼很过瘾,味道不腥不膻,汤鲜肉烂。许多人吃一回就念念不忘,甚至把它定义为回民坊上最好吃的牛羊杂肝汤。老饕们吃的时候都会搭上两个羊眼,一个羊脑,羊眼的那口油香气没肥肉的那种油腻却口感更加细腻。

地址:大莲花池东侧莲湖公园东门正对面

长按二维码即可识别关注
西安最炫的美食微信公众平台
回复以下  关键字查看相关内容
早餐 | 面 | 葫芦头 | 粉汤羊血 | 烤肉 |牛肉拉面
腊牛肉 |酸汤水饺 | 水盆羊肉 | 早餐 | 唱歌 | 猪蹄
华阴 |潼关|韩城 |澄城 | 合阳| 武功| 扶风 | 岐山
点击  头像查看历史内容

被无数吃货们作为西安回民街的寻吃手册。回民街没有那些高大上的老字号、不写为对付游客而开的店铺,只有那些散落在民间、充满了烟火气息的老味道才是吃货们的追逐之处。

首先来讲下回民街,西安人叫:“坊上”,外地游客所认知的回民街大多是北院门这条街就是回民街,哥这里所说的回民街,是西安的整个回民区,由十几条街道组成。

洒金桥、大麦市街是西安吃货眼里的回民街,虽然没有整洁的街道,没有装修豪华的餐厅,但那一口口冒着热气的大锅、蒸笼,一声声陕腔的吆喝,一群群从早到晚的食客已经证明了这里是吃货们心中的美食之地。

进洒金桥有南北两个方向最合适,从莲湖路古都大东边的巷子进去,桥梓口十字向北过第一个路口就是洒金桥那条路。

每年只有九十月到次年三月临潼火晶柿子下来的时候才有,柿子糊塌可是当年李自成在临潼打仗时候从民间征集的军粮。外酥里软,香甜无比。他家的元宵也不错。

地址:洒金桥北口向南100米

  • 杨天玉肉夹馍& 老李家胡辣汤

在洒金桥吃早餐,杨天玉肉夹馍和老李家胡辣汤一定是首选!两家店都非常火爆,吃一个早餐你不得不排两次队!

地址:洒金桥北口朝里100米

胖子推着三轮车卖甑糕,手里铲甑糕的小铲子祖上传下来的,比他的年纪都大。甑糕糯、软、香、甜,真材实料,原汁原味。中午12点前卖完收摊。

营业时间:06:00—11:00点左右

地址:洒金桥北口向南100米。

三十年老店,老掌柜从卖饺子那天起就自己盘馅,从未让别人插过手,并且只卖牛肉韭黄一种味道。

地址:洒金桥北口老关庙大牌楼下

坊间很多家做泡馍直接用泡馍汤,而真正地道的一定要有lan牛肉的汤,味道出来是酸辣、料香、牛油气搭配均衡,肉烂、馍筋。

地址:洒金桥北口老关庙大牌楼下(马二旁边)

偶然在洒金桥发现的小烤肉店,肉和腰子都很新鲜,孜然辣子香,难得的是如今满大街都是黑煤块子烤肉的店,这家很良心的是用木炭火在烤肉,只有真正懂行的人吃烤肉前一定会先看火。

去他家一定要喜欢吃辣的,辣子超香,不放辣子去他家就没意义了。

地址:洒金桥老关庙大牌楼向南十米

  • 马磊&叶家夜宵

坊上的夜宵:鸡蛋汤、孜然炒肉、炒豆芽

灌汤蒸饺个大,皮薄,味鲜。八宝稀饭浓浓的玫瑰香味,女生最爱。还有超实在的鸡蛋汤。

安家小炒泡馍是坊上回民朋友一再推荐的,果然酸辣可口,香味十足,肉块大,和刘信家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吃普通牛肉的就好,如果两个人一起去,再来笼志亮家灌汤蒸饺和八宝稀饭搭着吃。

地址:洒金桥南口志亮灌汤蒸饺旁边

金家蛋菜夹馍,鸡蛋、鸭蛋黄把馍夹的饱饱的,再来几勺花生米咸菜和独家秘制的酱料。吃起来超有有层次感,狠狠滴咬上一口,脆的酥的软的,咸的辣的甜的味全都有。


从洒金桥一直往南走,过了庙后街十字就是大麦市街。

刘志军腊牛羊肉,虽然没有其他家名气大,也许能让你吃到怀旧的味道。

腊牛肉60/斤 酱牛肉、腊腱子62/斤 腊羊肉70/斤

地址:大麦市街与庙后街十字东南角

铁疙瘩糊辣汤老板六十多,从他爷爷辈就开始卖糊辣汤 ,配料丰富,货真价实。

景德泡馍在西安的知名度并不高,来他家的食客,大多是住在坊上的邻居,很多附近的回民都是从小吃着景德泡馍长大的。肉烂汤香的泡馍自不用说,景德家的泡馍是小茴香出头,调料味道还是比较重

西安回民卖的酸汤饺子馅都以牛肉韭黄为主,而在老杨家吃饺子除了牛肉韭黄,还有萝卜、洋葱、韭菜、芹菜等口味,在他家可以各种饺子都来点,吃个多味的。回民的酸汤饺子调料下的重,饺子吃起来是酸辣鲜香,饭口时人满为患。

地址:桥梓口十字向北一百多米路东

杨家砂锅在桥梓口开了很多年的老店,他家口味整体偏淡一些,如果喜欢重口味的记得提醒老板口味重点,店里最招牌的是牛尾砂锅,料足配菜丰富。

地址:桥梓口十字向北150米路西

小土鸡制作,烧鸡无论是鸡翅、鸡腿还是胸脯肉都非常入味、酥烂。吃的时候不用刀切,手轻轻一撕就烂了

地址:桥梓口十字向北20米路东

桥梓口东北角老马家马峰家的腊、酱牛肉,他家的肉紧实、酥烂,没那么咸,可以空口吃,调料味也拿捏的非常适口,不遮肉香,门口的牌子上显示他家已经传了九十多年四代人了,真正的老马家。

腊牛肉、酱牛肉60/斤,腊羊肉70/斤

地址:桥梓口十字向北20米路东

东举院巷属西安回民区的最西边缘,开拓于明景泰年间。位于今儿童公园东侧,为南北巷,西起早慈巷,北至新寺巷。因西侧“贡院”俗称“举院”而得名。能来这吃饭的基本都是地道的吃货或者是住在周边的居民。

西安最牛气的面馆,每天只卖4个小时,只有顶级吃货才能找到的面馆。特色鸡丁面,再来份炸鸡腿牛肉丸子。

地址:东举院巷120米(东举院巷与庙后街十字向西20米)

吴家蒸馍店是河南回民开的,长豆包很好吃,面暄腾、豆子甜,很久不见有整粒粒豆子的豆包了。

安家牛肉面,地道老陕扯面的做法。醒好的面擀杖擀开,再用擀仗在面上压两道扯开,最后在压的地方撕成条下锅。拌上油泼辣子和烧好的牛肉块,或大或小,加肉加菜,只有这一种吃法!

地址:东举院巷北口路东

皮薄馅儿多,可以要杂拌饺子(各种口味都有)一次满足你对各种口味饺子的欲望。

李家拉条子,新疆拉条子与陕西面食做法相结合。牛肉和素臊子拌的拉条子真不错,筋、光,有油气,大片片的油泼辣子拌到里面就是一个香,还要过瘾的让拉个粗条子,那个筋道劲嚼得你腮帮子疼。

地址:东举院巷北口路西

杨家砂在桥梓口开了很多年的老店,在东举院巷开了一家,以前的店留给了房东经营。味道麻麻辣辣,汤用的是牛骨汤,店里最招牌的是牛肉和牛尾砂锅,料足配菜丰富。

德华家的卤汁凉粉与回民街其他的卤汁凉粉相比,名气是最小的,但据说他家是回民街最早开店卖卤汁凉粉的。吃起来呛麻香,可以加鸭蛋是他家另一亮点,来这吃的大都是回头客。


香米园位于西安回民区的最西边,这里也是回汉交错的地方。香米园东起洒金桥,西到北马道巷,长712米、宽5米,北出香米园有东、北、西三条支巷。据元《类编长安志》记载,北宋宰相寇准的花园,曾位于香米园西段。

丽芳烤肉在香米园,夏季时马路牙子上全是人,冬天门口支起塑料棚子,食客也是满满的,肥瘦肉嫩、腰子脆、肉筋串大一咬满口油香、木炭火、辣子孜然香。

据说小禹以前是给丽芳烤肉的,后来自己单干了,在丽芳烤肉对面支起了烤肉摊子。

很少回民做酿皮不放那么多的碱,所以酿皮是白的,不是黄黄的那种.在做酿皮时加碱是为了更筋道,其实加盐也是能达到效果的.大学习巷北口和庙后街丁字口西南角,就是苏家的麻酱酿皮摊子,白白的皮子 黄黄的芝麻酱 红红的油泼辣子 再浇上一勺各种调料熬出的醋,就是一碗皮子筋柔 辣香 芝麻酱香 醋香融合的好酿皮。

地址:大学习巷与庙后街丁字路口西南角

大学习巷小马烤肉,木炭火,肉新鲜,孜然辣子香这就够了。。。。

地址:大学习巷牌楼向里100米,小学习巷(由北向南由西向东)

说起小学习巷这条道的地名,估计很多西安人都不知道,老望炒菜就在这坊上最深处的小巷内。从祖辈开始就在回民区做红白喜事、开斋的饭食,到现在老望儿子这辈已经第四代了,每天下午五点到九点半营业,只有六张小桌子,菜品都是家常味道,麻辣肚片、红烧带鱼、糖醋茄子,来往吃饭的也都是街坊邻居。

营业时间:16:00后营业

老何家是西安所有卤汁凉粉里品相最好的,老板每次朝碗中浇调料时都特别用心,白白的凉粉上先浇卤汁、再浇蒜水、芝麻酱、然后是红红的油泼辣子,最后整齐的摆上切开的鸡蛋和松花蛋,两人去时鸡蛋和松花蛋各来一个分开,一碗卤汁凉粉端出来煞是好看。他家还可以加腊牛肉,吃完要喝他家的大碗茶才地道。

很多人给哥推荐的一家砂锅,虽然位置比较偏,但是饭口经常一等就是半个小时,人多得拼桌挤着坐。

营业时间:11:00—21:00左右,卖完就收摊


庙后街其全名应是城隍庙后街,因位于城隍庙身后而得名,街道同时位于回坊之中,北边有西仓。

马建山口口香粉蒸肉,在很多吃货的眼中他家是西安回民里最好吃的粉蒸肉,粉蒸肉做不好就会干,他家的绵软,但也不会成糊糊,肉挺烂,吃到嘴里麻麻的,却又不失油香气,就上蒜和肥油美美吃上一盒子,再来碗红豆稀饭,好宵夜。

地址:洒金桥和庙后街十字西北角

马旺小炒据说是马峰家亲戚开的店,有马峰早期的味道。他家的熟肉小炒要比生肉小炒好吃。熟肉小炒的肉是烧出来的,做小炒的时候还加入了烧肉的汤汁。一筷子下去,是油香气十足,酸辣爽口。

地址:庙后街与大麦市街十字西南角

贾三朋友烤肉,老板姓贾,行老三,烤肉店本来没有名字,因为老来吃烤肉的都是回头客,一来二去跟老板熟了。店里有客人来老板都会说朋友来吃烤肉了,所以就有了“贾三朋友烤肉”这个店名。

地址:庙后街星月医院对面

马楠烤肉是极具争议的一家,有说他家价高,有说他家态度差,但是在西安论烤腰子,马楠家绝对牛了,那口脆嫩哥忘不了。每天30斤腰子、30斤肉卖完就收摊。

大多去他家的都是坊上的人,汤味浓郁油气十足,肉烂汤香。

贾家馄饨在坊上有两家,一个在大麦市街,一个在北广济街和西羊市西北角,是姐妹两个开的。馄饨是大馅的,肉挺多,是我喜欢的那种,牛骨汤浓郁,馅大肉瓷。

老白家水盆羊肉在西安也是有名有号的,讲究的是汤鲜肉烂,肥不腻、瘦不柴,不腥不膻,与陕西汉民水盆羊肉不同的是多了一分调料香。吃家子去他家不只是来碗水盆,切上盘十香酱牛肉或蹄筋才显得地道,老西安人想吃酱牛肉这口时必然想到的是他家。

老刘家泡馍,属那种汤浓料重型的。西安吃货界流传着一句话:“米家的肉,刘家的汤,也就是说老米家的肉和老刘家的汤是泡馍界最好的。也有一说是外地人吃老孙家的,西安人吃老米家的,坊上人吃老刘家的”。顺口溜中的老刘家就指的是这个老刘家,在西安泡馍界名气紧随米家之后。

地址:北广济街101号(近西大街百盛)

回民街卖柿子饼的很多,但是懂行情的都认徐老大、徐老二的。老徐家柿子饼,季节不到时会看到他家门上写着:老徐家柿子饼本年度已卖完,这是我见过最牛的美食告示。由于制作柿子饼的原材料——火晶柿子每年只有在阴历八月十五左右才会上市,即使保存得再好,最多也就到次年三月、四月份就用完了。所以老徐家的柿子饼总是一年做着半年的生意,这在回民街也算是独一份了。

地址:北广济街119号

蜂蜜凉粽虽叫粽子,却无馅、无粽叶,糯米蒸成,形似菱角。吃时用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浆。吃起来筋软凉甜,夏季解暑良品。虽现在小摊售卖,却是由唐代“烧尾宴”上的“赐绯含香粽”演化而来。

地址:刘纪孝腊牛肉旁边的一个小三轮车

在回民街有许多美食非本土原创,问过马庚南糖的店主,他们家是她爷爷那一辈儿从南方人手里学的制糖手艺,所以店名和制作的酥糖起名南糖,、到如今传到这一代已经第三、第四代了。真的是三代专业制糖,来自民国的味道。

贾家的油茶是用牛骨髓油、调料炒熟面粉,再加滚水熬制而成。售卖时锅底小火不停,保持温度,顾客上门,麻花下到煮好的油茶中,稍加浸泡,按根论价。盛好的油茶麻花碗中在加上一两勺果仁、黄豆和芝麻,色彩鲜明,很是好看。吃起来油茶咸香、温润柔软,不油不腻;麻花棉软不散,咬之筋道,果仁清脆。每天早上到这里吃早餐的人络绎不绝,三十多年的好口碑积攒下不少老顾客。

地址:麻家十字向北20米

小房子粉蒸肉选用本地的秦川牛,而且要用竹笼蒸,竹笼里的热气顺着竹笼散发了出来,不会焖到里头,蒸出来的粉蒸肉软软糯糯,再配上一个饼,十分可口。

地址:麻家十字刘纪孝腊牛肉向北20米路西

相对于传统的腊牛羊肉,他家的稀糊烂腊牛肉肉烂味香,用热托托馍一夹绝对是美味。

价格:腊牛肉60一斤 ,腱子肉62一斤

芳芳水盆羊杂,爷爷辈就提筐在坊上卖羊杂,父辈在大皮院开店,到了芳芳这辈在香米园,后搬到北广济街。夫妻俩五十多了,儿女们都嫌累,不愿干这行,守着7张桌子的小店,早上六点多开门,每天一锅汤,卖完就收摊。羊杂切大块,汤香味鲜浓、羊杂烂,调料不重,突出的是汤的本香,起得早的可以去品下刚出锅的羊骨鲜汤。用的都是真正的羊杂,不似有些拿牛杂来冒充,坊上回民传统工艺的水盆羊杂,再过几年老两口干不动了可能就吃不到这口了。

地址:北广济街宏顺祥卤汁凉粉南20米

在西安吃货界有句戏说:早上吃水盆,中午吃泡馍,晚上吃小炒。回民坊上只做夜宵小炒泡馍的有好几家,马继小炒泡馍就是其中之一,酸辣香拿捏的不错,每个味道都浓烈,又不互相压制。生肉的就是泡馍中加入炒牛肉片,肉嫩味鲜;熟肉的就是加了红烧牛肉块,肉大味足,晚上喝个一二场后可以去他家宵夜压个酒,很不错的,

地址:北广济街稀糊烂腊牛肉旁边

卤汁凉粉,泡馍界的黑暗料理,亦凉亦热,味道独特,吃时不能乱搅,然后芝麻酱的香,辣子的香,卤汁的香,突然又冒出浓浓的芥末味,软软的凉粉,筋道的托托馍,再来个松花蛋和卤蛋,西安美食中再没比这种东西口味丰富的了。

公认的西安小炒界第一重口味。去他家吃饭千万不敢再说辣子、醋多的话,虽肉片鲜嫩、馍筋道,口味却是酸、辣、麻、香各种出头。一碗下去马上让你头上冒汗,嘴巴打颤,麻辣香、醋香、油香口内余长。他家最有名的算是生肉小炒,新鲜的牛肉片现炒出来和干揽出来的牛肉块做的泡馍是不同的,算是炒肉片和红烧牛肉的区别吧,主要是生炒的牛肉片口感更加鲜嫩。

地址:大皮院与北广济街丁字路口向北100米。

盛家酿皮60年老店,因为兄弟姐妹分家,两家连着开,祖辈传下来的秘方,随便吃哪家都一样。酿皮柔中带筋,清香亮黄,味道酸中略甜,爽口微咸,辣子焦香,麻酱浓郁。只有坊间的和老西安人才知道这家。

有很多人说北广济街的果渊斋才是正宗的老米家,我无从考证,但是他家这些年人气一直很旺却是事实。今儿吃了个优质羊肉的,感觉调味很淡,肉挺烂,不过有点少,记得几年前吃他家觉得很够味很香,可这次觉得他家现在的味还是适合口味清淡的人去吃,或许是迎合现代人清淡健康的感觉吧。


光明巷中的老住户已经不多,但仍有从清代便世代居住于此的老户。

老字号贾家肉丸糊辣汤,据说以前在大皮院的时候很火,后来搬到了光明巷。老远看见排队的就是他家。

马光荣以前在同盛祥学下的手艺,后来自己在家开店做泡馍。在附近一片挺有名气,泡馍肉烂汤香馍筋。


沿着北广济街向北走到头,然后左拐,就是教场门,据说因为李自成曾在这里教兵演武而得名。

教场门饸饹馆,门头不起眼,上面悬挂的两块牌子却彰显着它曾经的江湖地位。一块是陕西省商业联合会颁发的中华老字号,另一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局颁发的教场门饸络馆。教场门饸络馆最早建于1932年,由于饸饹味道独特,深得西安人的喜欢,经历了战争年代、公私合营、集体经济、改革开放等等历史阶段八十多年的风雨,教场门饸饹馆顽强的生存了下来,现在的主人是创始人的女儿和女婿,饭馆的前厅后厨加起来只有四十多个平方米,做法和味道依然保持着老传统,一碗汤的,一碗干的,肉臊子素臊子都行,就是很多人的回忆。

营业时间:10:00开门,卖完收摊

广鑫斋烧鸡选用小土鸡制作,由十几种料调,在老汤里经过大火煮半个小时,接下来要用小火焖煮一个晚上,到第二天早上才捞出售卖。经过这种焖煮的烧鸡,无论是鸡翅、鸡腿还是胸脯肉都非常入味、酥烂。但他家的烧鸡略咸,吃盐比较轻的慎重拔草。


红埠街原名红阜街,意为红色的土堆,它位于隋唐长安城的皇城第一横街上,其北是隋唐宫城与皇城间的城墙,因城墙被火烧过呈红色,故而得名。

红埠街新疆特色餐厅,大盘鸡小份50元带拉条子,麻辣够味,拉条子爽滑筋弹,土豆很好吃,到了饭点还得排队。

地址:红埠街98号(近莲湖政府)

在西安小炒泡馍界马洪只有七、八年的历史,比起坊上一开就是几十年的店可谓是很年轻,但在西安也有些名气。他家的小炒比起刘信、安家、马峰这些店口味上要轻,不属麻辣酸出头型,口重的吃他家要交待辣子醋多,还有他家泡馍也不错的。

地址:红埠街46号(近莲湖区区委)

拉条子不是一碗面,是一根面,做面的时候不用擀,用手直接拉出来的。老兰家拉条子,老店新开,纯手工制作,以前在大皮院就很受欢迎。

地址:莲湖区委向东50米路南


西羊市是回民街最繁华的区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将这条街道推向市场,这里保存了完整穆斯林风情,琳琅满目的清真美食,吸引着海量的国内外游客川流不息。同时这里也聚集了西安许多回民老字号的美食,刘纪孝,老米家泡馍,东南亚甑糕,铁志坚这些是大家熟知的优劣自行评断我这里就不写了。

西安回民卖的烧鸡基本上都用的是小土鸡制作,行家只需要看鸡的骨节就能分出肉鸡还是土鸡,看不懂的用刀剁下鸡骨节,肉鸡骨质疏松,剁开的刀口处必然齐整。土鸡的骨质硬,即使再快的刀剁出来也会有裂碴。虽是土鸡,火候必须十足,小火焖煮上五、六个小时方能出锅。从胸脯上撕下一条肉,中间一折即断就能看出这锅烧鸡的火功是否到位。皮香肉烂自是不用说,上点年纪的人都说他家的烧鸡能吃到五六十年代时的味道。

营业时间:6:00开门,卖完收摊

西安牛羊肉泡馍的历史就不多说了,至于谁家的好吃,得看各人口味和喜好,有喜欢料香出头的,也有喜欢油气重的,干刨、口汤、水围城各取所爱。你可以提上老刘家烧鸡向东走上几十米就可以看到凤祥斋老孙家泡馍。这家是由曾经代表同盛祥为钓鱼台国宾馆做过泡馍,并且毫无保留的传授制作泡馍技艺的孙少旭师傅坐镇的一家小店。如果你运气足够的好,有可能吃上孙老亲自煮的泡馍。

地址:西羊市街137号

和回民街上的许多饭馆相似,麻乃馄饨也是家族式饭馆,从厨房到前厅,除一家人在忙碌,也雇了几个伙计。伙计们只是做些杂工,那锅牛骨高汤和馄饨馅的调制却一直由老掌柜亲自动手。二十多年的精心打理,靠着真材实料的牛骨汤大馅儿馄饨在美食云集的西羊市独树一帜。特点就是汤味醇厚,调料重,油香、肉香气皆浓。馄饨包法和其它馄饨店大体相同,就馄饨的个头,有点像上海的大馄饨。皮薄,牛肉馅多,出锅时浇上那勺牛骨高汤。馄饨碗一上桌,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满满的油气,碗中汤色黄亮,大个的馄饨浸在汤中,配着翠绿的香葱和香菜。

镜糕原本是回民街特有的一种美食,将糯米粉放在竹节特制的小蒸笼上蒸熟,用两个竹签挑起来,看上去像一块无暇白玉,闻起来清香诱人,因为形状颇似古代用的小镜子,所以得名镜糕。传统的做法是将蒸好的镜糕蘸上玫瑰酱、果仁或者白砂糖,就可以开吃了。整个回民街卖镜糕的有几十家,唯独只有在西羊市站摊十多年的马琳家卡通镜糕生意最好。马琳将镜糕做了创意,就是在蒸好的镜糕上用果浆画出各种卡通图案。生意不太忙的时候,顾客还可以亲手制作。马琳擅长的不仅是在小小的镜糕上画卡通形象,她也可以即兴画出顾客的Q版卡通形象。虽然卡通镜糕的身价比传统镜糕贵了两块,但是,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会选择时尚的做法。

人均:卡通镜糕每个5元


为西安人所熟知的大皮院不是院子,而是回坊理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东头正对西华门,西边与北广济街相连。据说是明代洪武年间拓建的街道,因为皮货生意旺盛而得名。虽然这里不及北院门、西羊市热闹繁华,但却因为少了人声鼎沸的搅扰,各种美味显得更加从容地道。在西安本地人的眼里,大皮院才是回民街美食的精华所在。大皮院的小贾八宝粥、穆萨砂锅、高家烤肉是回民街成名挺早的一批店,哥就不写了。

陕十三冰酪名字取意陕西是十三朝古都,使得陕派冰淇淋增加了不少文化气息。冰酪就是古代人对冰淇淋的叫法,当时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吃得到。推荐特有的醪糟口味,一定颠覆你对冰淇淋的看法,还有各个季节都会有应季的口味推出,就吃应季口味就好。秦酥等特制的小点心也都不错,可以打包带走。

在一真楼吃泡馍,要个普通泡馍,旁边的孙庆海家称点腊牛肉搭配着。优质泡馍比普通的要贵十块左右,但是只多两片肉,要普通的肉单买会很划算,而且这样吃起来算是超级优质的泡馍。一真楼对面的饺子王也是西安老牌的酸汤饺子了,不想跑洒金桥吃饺子,在他家解决也不错

回民街上卖腊牛羊肉的有很多家,而马力家主要卖酱牛肉,他家还有卤的牛肚蹄筋什么的,味道也都不错。

价格:酱牛肉60元左右一斤

地址:大皮院中段(孙庆海西边)

老同盛生、孙庆海、老孙家腊牛羊肉,这三个牌子都是一家的,传到这已经是第三代了,每天煮一千多斤都供不应求,后厨从锅里捞肉的时候,门口的买家已经排队等候了。一大盘牛肉摆上柜台,几分钟就卖光,没买到的要等下一盘。在回民街选美食,一得看哪家食客多,二得看哪家的食客是回坊居民,因为他们对每家店都知根知底。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孙庆海腊牛羊肉就深受坊上人的喜爱。

从退休到现在,花奶奶已经在这条街卖了近二十年的酸梅汤和冰醪糟了。花奶奶出摊不定时,得看天气,一般情况只有四到十月才出摊,偶尔春节期间天气好时也会卖几天。回民街卖酸梅汤的很多,口再渴也要忍到去喝花奶奶家的酸梅汤。要仔细找,她家不是店面,只是一个不起眼,写有花奶奶酸梅汤的小冰柜,一不留神就会错过。酸梅汤和醪糟都是冰镇的,天热时走到这里,来上一大杯,酸酸甜甜,生津止渴,消暑解热。如果两个人去,一定是要一杯酸梅汤,再来一杯冰醪糟换着喝,美妙冰爽。

地址:大皮院中段老同盛生对面

  • 老刘家伊味香肉丸糊辣汤

凌晨四点你应该还在被窝里,而老刘家伊味香肉丸糊辣汤已经开门营业了。许多游客早上下了飞机或者火车,第一站经常是直奔他家而去。凡是写西安美食攻略的忘不了把他家写上一笔。冬天来上这么一碗,舌尖发麻,浑身热乎乎的。

大皮院的老乌家特色小炒泡馍,口味偏轻。可能是这条街游客稍多一些,点餐的窗口挂着一个牌子,口轻重都可以提出来。

自制的酸奶,有很多种口味,酸一点的、甜一点的、还可以加一些其他的东西,在回民街很受欢迎。

地址:大皮院(老回坊麻辣汤对面),回民街有很多摊点

小时候吃麻辣烫的味道 标配隔壁花奶奶现熬酸梅汤 拿上一大把串串配着麻辣芝麻酱料碗 店里可以直接吃到坊上很有名气的鲁西肥牛卷,到了夏天坐在路边吃这种感觉太嗨了,他家对面的昱欣麻辣烫味道也不错。

即使走遍西安城,一年四季卖元宵、并且能卖油炸元宵的店家,恐怕也只有彦彬元宵一个。每年元宵节时,在彦彬家买元宵的顾客队能排出大皮院,每天轻轻松松卖出两三千斤元宵,生意好的吓人。即使在平时,油炸元宵论个儿卖,一天也能卖出去三四百个。

地址:大皮院103号路北,老回坊麻辣烫对面

燕燕的炒米量大实惠,价格公道,尤其是他们家两蛋一腥酸菜炒米,受到了无数网友的热捧。

文文烤肉大皮院深处的一个名店。环境还是比较简陋的,矮桌子加长条凳子,外地游客可能会不太习惯这样的搭配方法。但是真正的吃货们在乎的只是味道,只要对味,神马环境之类的早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家的烤肉是涮了甜酱的那种烤肉,肉不错,很新鲜,肥瘦相间很美。

对回民街较为陌生的食客,多数人会以为这里只有牛羊肉泡馍才是当家的,其实不然,回民街里美食云集,小吃众多。石家包子经营了二十多年,总店由大学习巷搬到了大皮院。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上万个包子。能把小吃当成主食卖,当然不光是味道好、个儿大、馅儿足,吃起来过瘾顶饱,最受欢迎的要算大葱牛肉馅包子和孜然牛肉馅包子。

地址:大皮院(定家小酥肉东侧)

大皮院西口,定家小酥肉对面就是老李家杂肝汤,汤清肉烂,羊杂都切得块挺大,量也大,吃起来贼过瘾。

地址:回民街大皮院134号(定家小酥肉对面)

定家小酥肉绝对是大皮院名气最大的一家,名气大了,容易招非议,有说没有以前好吃了,有说肉没有以前多了,但每年我还会去吃上几次,还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哥吃了他们家这么多年,味道没变,质量也没有变,变的只是价格,这年头的物价,你懂的。

地址:大皮院西口223号


盛志望家的麻酱酿皮顾名思义在调制酿皮的时候放了芝麻酱。酿皮算是陕西凉皮的一个分支,陕西关中地区把和好的小麦面,冼去面筋,再把面水蒸成软面称之为凉皮。而没有洗过面筋的,直接用面水蒸成的软面称之为 “酿皮”或“穰皮”,也有叫“懒人凉皮”的。凉皮、酿皮的调味主要是醋和那勺红红的油泼辣子,面皮筋中有柔、柔中带筋,酸辣爽口,乃陕西最出名的小吃之一。而在盛志望家吃的酿皮除了油泼辣子和醋香,还有酿皮上面那层浓浓的芝麻酱香,口感更加丰富。

地址:大皮院西口225号(近大皮院与北广济街交汇处)

人们只知大皮院而不知还有个小皮院。今天的小皮院是位于麦苋街和北广济街之间的一条小巷,除了东、西两边的巷口有几家杂货、饮食店外,巷子里都是民居。

在坊上搜馆走到小皮院西口这家在做蒸碗,拌肉、炸肉、放调料、上蒸笼,忙得不亦乐乎。点了一份小酥肉、一碗米饭,22元一小盆酥肉量很大,感觉好实惠,小酥肉蒸的糯软、咸香,能吃出八角的味,牛肉吃到瘦肉还是稍有些柴,放点辣椒拌米饭还是不错的一顿饭。不大的家庭小店可堂食可外卖。

麦苋街位于西安市政府和莲湖公园中间,是一条为南北向街道。它的名字很有乡土气息,过去,这里是买卖麦草的集市,街上许多人家都以卖麦草为生,后来因此而得名。

丫丫砂锅虽然一直默默无闻,但是几个坊上人告诉我喜欢的是他家。丫丫家的菜品多样、量大,料重盐重,和马文家各有不同,食客们也都是各有所爱,所以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回民砂锅前些年大皮院的穆萨家火过一阵,近几年麦苋街马文又火爆的不行,马文南边有个稍不留意就看不清牌子的无一例外都是料重盐重,但马文家的油气香些。

地址:麦苋街28号(大皮院路口)

一个年轻小伙开的小店,相比回民街里其他的店铺,开的时间虽然不久,但是味道很不错,能看的出来小伙子烤肉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地址:麦苋街30号(马文砂锅正对面)

马家锅盔,在麦苋街上开了30多年的老店,来买的都是住在附近的街坊和回头客。这两年老板把店交给了跟着自己学了十来年手艺的徒弟小马。但是师傅每天早上来都带一个饼走,看看这个饼与自己做的有没有差别。

麦苋街街上贾五油糊馅可以说是这条街上的一道明星小吃。店老板贾玉生,一家三代都在卖这一种小吃,光自己已经卖了几十年,一双手能将面撕得薄如蝉翼,同时既要将馅料紧紧包裹,还不能让面扯断,这种高难度的动作,到了贾玉生老人的手里有如行云流水般干净利落。最后,将馅饼放到油锅里正反煎炸,出品的馅饼金黄发亮,香气四溢,层层酥脆,形似牛肉饼,又完全区别于牛肉饼。

新凯的肉品质非常好,哥经常自己也买着吃。在他家买一斤和买一百斤一千斤都是一个价。

大莲花池南口歪脖树下金狮子餐厅的大盘鸡,坊上朋友介绍去的一家店,新疆回族人一家子几年前在西安游玩,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在坊上开了餐厅为生。大盘鸡肉比菜多,辣味十足,喜欢鸡肉细嫩的绝对适合,鸡下面是吸饱了汤汁的拉条了,筋道过瘾,不足是土豆过了油不入味,饭口人多时上菜略慢。

地址:大莲花池南口(近麦苋街)

  • 马家老六水盆牛羊肉羊杂羔

回民街上最受吃货们推崇的杂肝汤就是大莲花池北口的马家老六,每天卖到中午饭点过后就收摊。这里的牛羊的下水:心、肝、肺、肠、肚应有尽有,如果你够勇敢,可以尝试下美味的羊眼睛。他家的都是自己用牛、羊大骨熬制的汤,调料就有二十三种。制作杂肝汤时牛、羊杂切得都是大块,吃时配上三角饼很过瘾,味道不腥不膻,汤鲜肉烂。许多人吃一回就念念不忘,甚至把它定义为回民坊上最好吃的牛羊杂肝汤。老饕们吃的时候都会搭上两个羊眼,一个羊脑,羊眼的那口油香气没肥肉的那种油腻却口感更加细腻。

地址:大莲花池东侧莲湖公园东门正对面_


  • 是比较成熟的城市,住宿什么的很多啦!七天、如家这些都是多多的有。您可以在去哪网上提前关注一下,不过注意比较哦,我之前有在去哪网上定酒店,结果定那天是附近几天中最贵的,亏惨了。

    的住宿我比较推荐玉祥门旁边的一家,叫芒果酒店。住宿条件比较好,服务也很好,我最喜欢的是那的拖鞋,比较舒服。价格不是很贵,在城墙根下,附近有市场,可以吃到很多小吃。离回民街也比较近,出行很方便。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对您有帮助,望采纳哟!

    [题主采纳]西安是比较成熟的城市,住宿什么的很多啦!七天、如家这些都是多多的有。您可以在去哪网上提前关注一下,不过注意比较哦,我之前有在去哪网上定酒店,结果定那天是附近几天中最贵的,亏惨了。西安的住宿我比较推荐玉祥门旁边的一家,叫芒果酒店。住宿条件比较好,服务也很好,我最喜欢的是那的拖鞋,比较舒服。价格不... 显示全部

    是比较成熟的城市,住宿什么的很多啦!七天、如家这些都是多多的有。您可以在去哪网上提前关注一下,不过注意比较哦,我之前有在去哪网上定酒店,结果定那天是附近几天中最贵的,亏惨了。

    的住宿我比较推荐玉祥门旁边的一家,叫芒果酒店。住宿条件比较好,服务也很好,我最喜欢的是那的拖鞋,比较舒服。价格不是很贵,在城墙根下,附近有市场,可以吃到很多小吃。离回民街也比较近,出行很方便。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对您有帮助,望采纳哟!

  • 的住宿我觉得普遍都不太贵的,住宿这一块,交通便利的话我觉得住在回民街、钟鼓楼这边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的地方,因为出门就是回民街,吃起东西来超级方便。如果要推荐一家的话,我之前住的是文苑大酒店,168的房间,标间,然后蛮大的,和哈根达斯还有一些老字号在一起,外面看起来就比较好的酒店,里面设备什么的我觉得也很不错,出门右拐就是回民街,可以参考一下。另外,其实回民街那边的酒店很多,你可以在

    或者蜂窝上可是看一下,100-200的快捷酒店还是很多的,就是把区域范围选择在回民街这边就可以了。除了回民街之外的美食街,其实我之前去的时候也听说过,一般游客必去的回民街,然后本地人很多会去洒金桥,也有很多当地美食,我觉得是否喜欢是要因人而异的,路线的话要看出发地点的,如果在钟楼,可以在钟楼站坐地铁2号线到北大街站下,然后转1号线到洒金桥下就行。出来问问路人就可以。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玩的开心~望采纳噢O(∩_∩)O谢谢

    蜂友,你好,西安的住宿我觉得普遍都不太贵的,住宿这一块,交通便利的话我觉得住在回民街、钟鼓楼这边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的地方,因为出门就是回民街,吃起东西来超级方便。如果要推荐一家的话,我之前住的是文苑大酒店,168的房间,标间,然后蛮大的,和哈根达斯还有一些老字号在一起,外面看起... 显示全部

    的住宿我觉得普遍都不太贵的,住宿这一块,交通便利的话我觉得住在回民街、钟鼓楼这边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的地方,因为出门就是回民街,吃起东西来超级方便。如果要推荐一家的话,我之前住的是文苑大酒店,168的房间,标间,然后蛮大的,和哈根达斯还有一些老字号在一起,外面看起来就比较好的酒店,里面设备什么的我觉得也很不错,出门右拐就是回民街,可以参考一下。另外,其实回民街那边的酒店很多,你可以在

    或者蜂窝上可是看一下,100-200的快捷酒店还是很多的,就是把区域范围选择在回民街这边就可以了。除了回民街之外的美食街,其实我之前去的时候也听说过,一般游客必去的回民街,然后本地人很多会去洒金桥,也有很多当地美食,我觉得是否喜欢是要因人而异的,路线的话要看出发地点的,如果在钟楼,可以在钟楼站坐地铁2号线到北大街站下,然后转1号线到洒金桥下就行。出来问问路人就可以。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玩的开心~望采纳噢O(∩_∩)O谢谢

  • 住过止园饭店,原陕西省政府招待所,杨虎城故居旁。房价大概200出头,有地热温泉。最重要的是,因为面向政府机关,所以安全,个人觉得这个是出门在外的第一要素。离北大街地铁站步行约为10分钟,门口有公交车到火车站,很方便。步行去回民街大概15分钟。

    在西安住过止园饭店,原陕西省政府招待所,杨虎城故居旁。房价大概200出头,有地热温泉。最重要的是,因为面向政府机关,所以安全,个人觉得这个是出门在外的第一要素。离北大街地铁站步行约为10分钟,门口有公交车到火车站,很方便。步行去回民街大概15分钟。 显示全部

    住过止园饭店,原陕西省政府招待所,杨虎城故居旁。房价大概200出头,有地热温泉。最重要的是,因为面向政府机关,所以安全,个人觉得这个是出门在外的第一要素。离北大街地铁站步行约为10分钟,门口有公交车到火车站,很方便。步行去回民街大概15分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回民街小吃攻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