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说,这个配置是3000块以内,最合理家庭资产配置的 性价比配置了,你们觉得呢?

理财规划里怎么也逃不开家庭资产配置的问题。原来网上盛传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并不能完美的适用于我们中国。今天就和大家仔细探讨下到底什么才是适合咱们中国家庭的资产配置方案。

上周刚领了工资,正想着怎么把手头积累的资产做个分配,但是看看卡里零星的几个数字,这就非常尴尬了。不过只要还有理财的需求,那么家庭资产配置这个话题总是绕不过去的。于是在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号称是“最稳健的家庭资产配置方案”的东西。

这就是网上广为流传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了,看起来是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这是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美国标准普尔提出来的,他们调研了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中产家庭,认为上图的家庭资产配置比例最为合适,能够帮助中产家庭最大程度实现财富保值和增值。

不知怎么回事,这张图本来是针对资产阶级中上家庭的一个配置参考,与中国普通家庭的经济水平本就有些出入,但是传到中国就被说得神乎其神,还被许多保险公司用作现成的小广告,忽悠了无数吃瓜群众。

今天就和大家仔细探讨下到底什么才是适合咱们中国家庭的资产配置方案。

首先呢,这个图的结构思路还是很值得借鉴的,不同的家庭支出专款专用的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资产。

为了便于理解,小编在此基础上做了些小调整,类似地把家庭资产按照轻重缓急分成以下四个作用不同的部分进行配比。

普通中国家庭面临最普遍的大宗负债就是房贷,有的还要同时背负车贷。而对于没有房产的年轻人来说,大城市的房租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在的银行催贷款催得那么紧,为了维护良好的个人信誉,“饭可以不吃,贷不能不还”。因此定期还债应该摆在又紧急又重要的第一象限位置。

我们知道一个合理的资产结构往往可以利用负债的杠杆作用来撬动资金流,一般来说每月还债总额占总收入的3成是比较合理的,超出太多可能会有较高风险。

家庭资产配置的根本目的是防范风险,其次才是财富增值。因此保险也要放在第一象限位置,但考虑到中国保险行业水平一般,投资收益的的价值不大,控制在1成以内就够了。

中国社会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保证了偿债能力和保险额度以后,我们才可以放心坐下来谈谈其他生活成本。

这一点标普象限图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每个家庭必须保留一笔随时能取用的、流动性较大的资金用于日常衣食住行的支出,数额大约相当于3~6个月的生活费即可。

一个家庭的日常开销是有限且固定的,把大量资金闲置在活期账户里是非常大的损失,完全可以转移到投资理财类的第二象限。现在银行的活期利率越来越低,包括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也不过2.5%。

而据小编了解,同期市面上最稳健的理财产品也有4%的年化收益率,反正闲置也是闲置,为什么不选择更高效率的方式呢?

这一象限的资产配置目的在于获取收益。在保证还贷和日常开支的基础上还有余钱并且有资产增值欲望的家庭,都会有理财投资的需要。但是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这笔余钱不会太多,那么也就决定了“理财规模>投资规模”的基本原则。

投资是以背负风险为代价去谋求收益,而理财则是保本为重去发挥最大的资产利用效率,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讲,标普象限图中30%的投资比例显然是有点偏高了。

小编还是建议大家树立理财观念,多花些功夫进行理财实践。投资当然可以涉及,但一定要把控好风险,量力而行。

这一象限看似可有可无,也确实有很多家庭在完成以上三个象限的资产配置以后就没有多余的资金了。但小编还是希望大家无论如何尽量留出1成以内的资金用于改善生活的额外消费。

如果时间允许,每年出门度个假旅个游听个演唱会,虽然是“无用”的花费,但足以提升你的幸福感,让你保持积极的心态。

我们每日殚精竭虑辛勤工作,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生活水平,一味追求财富而忽视生活质量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完全背离了财富本身的意义。

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各不相同,相应的资产配置方案也各有侧重。最后小编想说,永远没有所谓最完美的方案,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根据自身状况实时调整对策才能实现家庭财富的效益最大化。

  最近几年,家庭资产配置这个概念火了起来。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建议的资产配置方法更是被大多数人奉为投资理财指南。

  标准普尔建议的资产配置方法,别称1234法,把资产配置分成了四大块:要花的钱、保命的钱、生钱的钱、保本增值的钱,分别占了10%、20%、30%和40%。

  这个1234法把投资分成四块是没毛病的,但是它把配置的比例一刀切就不大合适了。因为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风险偏好跟诉求,所以每个家庭的资产配置都应该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调整。

  再者,这1234法是标准普尔公司针对美国家庭的建议,中国和美国的国情相差那么大。直接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就让站长想起了小学时抄我作业,把我名字也抄上去的那位同学。

  就拿保命的钱举个例子,标准普尔建议要占到家庭收入的20%。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一年收入30万,就得买6万块的保险,这也太高了吧。中国的医疗费用又没有美国那么高,大可以根据家庭需要少买一点。

  说到这里,大家大概会有一个疑问,既然标准普尔建议的配置方式在中国没有普遍的适用性,那么我们要怎么做资产配置呢?今天,站长就做一个对于各位更有可行性的资产配置方案。

  对于要花的钱站长的建议跟标准普尔是差不多的,但注重的不是10%的比例,而是3-6个月的生活费。完全按照比例来的话,就会出现资金浪费或者资金不足的情况。

  比如,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是30万,但是只有比较节俭的小两口,一个月的生活费只需要4千。如果是年收入的10%,那他俩得留出3万。可哪怕是按照留出6个月生活费备用的规格来看,他俩也只需要留出2.4万。

  可如果是同样家庭年收入是30万的家庭,父母加上双胞胎总共一家四口,一个月的生活费得2万。只留出3万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不是就太少了呢。

  所以站长建议,留出3-6个月的生活费。这时候,可能会有朋友问,3个月跟6个月差的也很多啊,到底几个月呢?

  对此,站长建议根据自己收入的稳定性来,如果收入很稳定,那就少留一点,3个月就可以啦。反正下个月照常发工资。可如果收入不稳定,或者近期打算辞职,就应该多留一点。

  这笔钱呢,站长建议大部分放在余额宝或者微信的理财通里,想用随时可以取,还有4%左右的年化收益,也很安全。

  保命的钱其实就是保险,用来规避我们难以承受的风险。

  既然是用来规避风险的,对于完全负担得起这些风险的人,比如,万一家人生病需要百八十万,也能轻轻松松拿出来,那么这些人就必须要买重疾险了。

  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疾病和意外可能带来的金钱负担是很大的,朋友圈里的轻松筹、水滴筹就是见证。因此,普通家庭,请配置保险。

  当然,买保险也不是瞎买。站长的建议是买消费型保险,而不是返还型保险。消费型保险就是只有保障没有任何分红的保险。为啥要买没有回头钱的保险呢?因为性价比高啊。

  返还型保险虽然会给我们分钱,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险公司又不是慈善机构。你拿到的只是你多交的保费,和这些保费带来的收益啊。

  而且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并不高,一年基本上不会超过4%吧,还不如投余额宝这种货基。

  具体要配备哪些品种呢?站长建议至少是重疾险+意外险+寿险。我自己就买了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保到70岁)。

  重疾险和医疗险都是疾病保险,不过两者的区别其实也很大。

  重疾险会比医疗险贵,而且只保合同规定的病种(虽然这些病都是高发的)。但是,长期的重疾险有不同的保障年限,选择保障终身、70周岁、80周岁都可以,大家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就行了。可医疗险只能一年一年买,买一年保一年,不是保证续保的,也就是说你今年买了,如果过几年医疗险下架了,你就买不了也没有保障了。再掉头去买长期的重疾险,可能就不划算了,因为重疾险是年龄越大,性价比越低。

  因此,应该优先配置重疾险(建议保额30万以上),买完重疾险再考虑要不要买个便宜的医疗险作为补充。

  至于意外险价格就更便宜了,两百块就可以买到一百万的保额的了。寿险就适合身上有担子的人,比如父母养老和抚养小孩需要自己的,或者房贷。

  不过,有一种情况买保险是不划算的,就是重疾险、寿险出现保额倒挂,也就是说你交的钱可能还要比未来可能赔的多。

  这种情况会出现在老年人当中,因为老年人用到保险的概率很大。这种情况买不买,看个人喽,万一在交保费的前几年就用上了呢。

  保费的支出不要执着于比例,把保险买全了,花了多少就多少。

  前面两项是保障我们当下生活的基础,剩下的钱才是我们投资未来的。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荣投理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私募基金”想必大家都深有了解,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三大投资种类;说到“资产配置”,大家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房产、保险,那到底什么是资产配置呢?

  资产配置主要是一种投资策略,一般来说,它是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通过定义并选择各种资产类别、评估资产类别的历史和未来表现,来决定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

  资产配置的核心是资产种类和具体投资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标是基于投资者本身的风险偏好与收益预期,追求更优的投资收益-风险情况,以及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实现更高的回报和更低的风险。简单一句话就是通过将自己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来保证用最少的风险获取最大程度的收益。

  那么,下面先给大家谈谈做好资产配置对个人创富、守富到底有多重要?2018如何看准方向才能做好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次通过分析近30年来美国各类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最终结果的大量案例数据发现:在所有参与投资的人群里面,有90%的人不幸以投资失败而告出局,而能够幸运存留下来的投资成功者仅有10%!而这10%的人就是做了资产配置。

  而且也有相关研究表明,投资收益中的85%-95%是来自资产配置,受证券选择、时机选择等因素影响比较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资产配置分散了投资风险,减少了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使资产组合的收益趋于稳定,不会出现一损俱损的情况,比如你100万,50万投资股票,40万投资房产,剩下的放在货币基金,假设你遇上了股灾,股票损失30万,但是房价一直在上扬,就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弥补你在股票上的亏损。

  我们一生会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同时各个阶段收入和支出的特点也不同,相应的理财需求也不一样,而合理的资产配置能够帮我们实现理财需求。

  通货膨胀的影响正悄悄地渗透我们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房产,小到柴米油盐,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革命”,钱的购买力在下降!

  资产配置的黄金三原则,第一个是跨地域国别配置,第二个跨资产类别配置,第三个是以FOF的方式超配另类资产。其中,私募类产品一直是专业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社会处于工业时代,富豪们的资产大部分是以资源为主,谁有资源、谁有石油、谁有银行就掌握了财富的源头,所以这一时期的富豪都是资源性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纪,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富豪资产中最大的占比是金融,占到25%左右,这里面就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资产。在当下,财富增长最好的方式就是让钱生钱。

  私募投资已经成为高净值人士的标配。私募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富增长的方式,在资产配置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私募基金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对于2018年经济,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认为,2018年经济增速可能比2017年略低一点,但是总体应该还是在6.5%以上的水平。

  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2017年GDP增速6.9%,实现了七年来的首次提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PPI由2016年的下降1.4%转为2017年的上涨6.3%,结束了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的下降态势。

  同时,资产全球配置也应该成为一种选择。资产配置应该是全球化的,也应该包含不同市场,不同交易品种和交易手段的配置。当前尽管机构全球化配置有所限制,但是全球配置应该是未来的方向。

  展望2018年,人工智能、互联网+工业、5G、工业模式的创新、泛娱乐和消费升级等都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市场投资热点,也有望涌现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

  说到这里,顺便给大家谈谈怎么选择私募基金投资,因为最近市场上的“踩雷违约”事件致不少投资者血本无归。如果你有打算配置的话,希望能够看看。

  私募基金相较于公募基金、债券等投资门槛较高,信息披露较少,同时私募基金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基金管理人水平也直接决定了投资的收益与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慎重挑选私募基金。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私募投资基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长期以来,存在某些以“投资顾问”、“财富管理”等为企业名称的公司,通过发送短信、发放宣传单,邀请群众参加报告会领取免费小礼品,其真实目的是向参会人员进行项目推介,并以“委托理财”的名义,收取单个参会人员千元、万元以上不等的“理财款”。该模式涉嫌非法集资的情形至少为:

  1、向不特定对象募集。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2、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二)持有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金融资产不低于300 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 万元的个人。

  在一些非法集资的案例中,由“委托理财”公司与投资者签订《资产担保借款合同》等类似合同,许诺20%-40%甚至更高的高额年化收益,且不讨论“委托理财”公司是否将款项交付至项目方,该类合同本身就不是合法私募。

  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私募本身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的本质就是投资者风险自担,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名为投资实为借贷,当然不是合法的私募形式,而在无任何内部控制及外部监控下,汇集众多人员的款项从事借贷,更是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在人数限定方面,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最多不得超过200人,以有限公司和合伙制形式设立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50人。

  需要提示的是,以合伙企业、契约等非法人形式,通过汇集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者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应当穿透核查最终投资者是否为合格投资者,并合并计算投资者人数。

  虽然设立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和发行私募基金不设行政审批,基金业协会也多次强调,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办理登记备案不构成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对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

  近年来,证监会、基金业协会等联合起来,加大打击非法集资及其他私募违规的力度,整个私募市场的乱象得到了一定控制。未通过甚至未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和私募基金备案,使得基金管理人及基金产品处于监管之外,从形式上即不符合相关监管规定,极有可能涉及非法集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合理家庭资产配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