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与amd处理器对比没有独显如何点亮屏幕?

并且,用APU再加独立显卡,会被人喷什么浪费了核显又费电,而用INTEL再加独立显卡就没人吐槽。

  【PConline 杂谈】最近不断有传闻或爆料的关于Intel和AMD联合打造的终极产品——Kaby Lake-G,这回真的要来了,基于Intel酷睿CPU和AMD Vega核显,并且集成了HBM2显存的处理器,在今年的美国拉斯维加斯CES2018展馆上,Intel正式揭开这款Kaby Lake-G的神秘面罩。

  已经记不清是多久前的事了,从兽王还没干这行之前开始,就一直有人在期待着Intel&AMD联姻的终极产品,毕竟在2017年之前AMD APU的核显GPU足够给力然而CPU部分却力不从心,而Intel的短板则正好在GPU,CPU的绝对性能和能耗比又远强于AMD...所以大家期待这一产品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全篇干货,看完保证你是有收获的:

一、极大限度地节约了笔记本内宝贵的空间

  左侧的PCB模块就是Kaby Lake-G的本体了,相信最近有关注DIY的玩家早就看过这个图,但其中的技术细节就必须看这篇技术文了。

  可以图中的芯片看到共封装了三个模块(银色外壳覆盖住的),从左往右分别是HBM2显存、AMD Vega M系列GPU以及8代酷睿CPU。

  这芯片目前只会应用在笔记本以及迷你NUC主机上。

1、桥接方式及封装厚度:

  GPU和CPU之间通过PCIe 3.0×8通道连接,虽然是×8,但对于移动版的Vega来说是绰绰有余的了,至于为什么敢这样说,后面会有分析。

  封装厚度只有1.7mm,针脚数量只有原有产品的一半,好处是能一定程度降低笔记本的厚度,和OEM厂商的主板设计难度,而这也正是这款芯片准确定位的范围。

  由于使用了HBM2显存堆叠技术,只要不到一颗GDDR5显存的空间即可容纳下4GB HBM2显存,而且显存带宽更大,速度更快。

  因此相比原来的方式,其节省了1900mm?的空间,又进一步节约了笔记本宝贵的内部空间

  除此之外,由于三者紧密相靠,所以只需要稍微大一点点的风扇,即可一个风扇就能压住两个模块,相比以前CPU+独立GPU的方式,又为笔记本省下了一个风扇的空间...

  上面已经提到了这款Kaby Lake-G从三个方面节约了内部空间,加上Vega M和HBM2共同作用,所以不难看出它的定位是超轻薄游戏本,没听错,就是既兼顾了游戏性能又能轻薄的游戏本

  这里用到了一个Intel的新技术,它能动态地分配GPU和CPU的负载与功耗,使得它们不会超过预设的总功耗,而Kaby Lake-G系列将会有65W和100W的产品。

  举个例子,处理视频的时候,其实主要调用的会是CPU的资源,因此这种状态下芯片就会把功耗都分配给CPU,而让GPU进入极低负载的状态,而当GPU需要高频率运行的时候,就会降低CPU的功耗,从而使电池更高效地分配。而在以往CPU+独立显卡的时候是无法实现这一动态功耗控制的。这样的好处就是能提高笔记本的续航、提高电量的有效使用量。

  在使用了上述的Intel Dynamic Tuning技术之后,能让笔记本的能耗比提高,效果就是能在节省17.5W功耗的前提下,能耗比提升了18%,也就是电量能用在更正确的地方了。

三、CPU部分是原生的八代U系列,核显还在

  Kaby Lake-G中的CPU是直接套用原有的八代移动处理器,如i7-8550U,加上Vega GPU之后就变成i7-8809G了,因此原有的核显UHD620是依旧存在的。

  保留HD630的好处就是,在很多情况下能直接调用UHD630核显来运算,既高效又省电,例如Intel独家的HEVC、4K 60帧等等的视频解码与编码。

实两大厂商各有千秋,但是目前总体说来intel的实力确实比amd要强。

intel在最核心的制造工艺上市领先amd的而且不是一点点。这就决定了intel同一代cpu比amd的cpu更省电,发热量低。但是相应的intel的定价也高。

但是amd也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他在集成显卡方面的实力要强,amd由于无法在制造工艺上超越intel,所以往往敢于将更超前的架构用于新的cpu,而且采取低价策略。很多时候他的同一代cpu性能并不比intel差,甚至比intel强,价格却低不少(但是功耗,发热往往更大)。

要是买笔记本的话建议你买intel,笔记本的集成度高,intel更高水平的制造工艺是低功耗和低散热的更好保障。这两方面也正是intel的cpu称霸笔记本市场的原因所在,等到了夏天你就知道为什么这两点这么重要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ntel与amd处理器对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