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称充电时手机熄屏充电指示灯点在闪闪打开开关屏内也闪而切数字和原来不一样.并有连续间断声音电瓶充电后没多长时间就没电

说实话,开始写这篇众测心情真的是极为复杂的。从兴奋,期待,转为等待,最后无所谓,直到收到货后的惊喜,这一切的故事还得从7月3日张大妈发给我的一条短信说起。

当时是7月6日的下午,手机收到一条短信。阅读后真的不敢相信我居然在15752人中脱颖而出抽中参加小牛电动车的众测活动。虽然之前我也多次幸运的抽到了众测的产品,但是和这个比起来,我真的开心的要疯了。这个正是我需要的代步工具啊。

先来说所本人的基本情况。本人之前在国内某汽车主机厂工作了2年半,职位是动力总成工程师。现在就职于一家央企研究所,研究方向是新能源:比如天然气、甲醇发动机、混合动力及氢燃料等等。 现居住在江苏无锡-国内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我们无锡很早年前就禁摩了,但出于某种大家都懂的地方政策,所以对于电动车的宽容度肯定要比其它城市来的松。

本人从小就喜欢机械,所以在05年赴英国读了本科+研究生,专业为汽车工程。因为兴趣的关系,对于摩托车也十分喜爱,回国前就梦想着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重型机车,但是回国后发现在无锡开重机简直不可能。本人居住在市区,离公司相距7公里。因为需要穿过最为繁忙的中心城区和拥堵的河埒口万达广场。开车需要35分钟,反而开电动车只需要15分钟,因此电动车就成了不二的选择。

上图的这辆60V 20ah的大迅鹰就成了我回无锡后通勤座驾之一。得益于地区优势,无锡产的这辆大迅鹰13年2200rmb购入。由于电机为1000w,所以严格来说属于电动摩托车范畴。超标车在无锡是上不了牌的,不过无牌照在无锡只要不带人、逆行、闯红灯等这类违法事情,警察一般是不会来管的。但是我还是为他上了外地牌照(总觉得无牌照心虚  )

因为俺的驾照在英国拿的,参加了2次路考才过,所以回国开车很遵纪守法。虽然我开车的时候也十分讨厌电动车(原因大家应该都懂  ),换成开电动车的时候也十分讨厌那些随意侵占非机动车道、随意变道的机动车。所以我在这里不讨论电动车为啥那么多人嗤之以鼻,只要自己遵守交通规则,问心无愧最重要。

话说,我从6月份小牛发布,到开始在京东众筹就一直关注着小牛电动车。在国内电动车市场千篇一律的外观、配置下,小牛的设计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外加使用了号称和特斯拉同级的松下18650锂电,续航达到100公里,德国博世电机+动能回收系统。这些亮点无一不深深吸引着我。打算开放购买后就入一台4999元的动力版。哪知几天后就中了一台  

言归正传,自从中了小牛后我就和smzdm另外7位取得了联系。得知在7月10日的时候小牛官网订单查询系统可以查询到属于我们的小牛。这个查询系统精确到可以查询爱车现在正在哪个装配环节,比如正在装配车架、电机、刹车等等。但是然并卵,直到8月25日  (这个马上说)都一直在备件中。 此外官方还送了头盔+T恤,这可是众筹才有的赠品啊,诚意十足。 不过因为我们的订单7月10号才加入了系统,我们知道这事已经是13号的事情了,所以就无法修改头盔和T恤尺尺寸了。打了400客服咨询后告知已经不能修改了,这点非常遗憾。

在7月中旬的某一天,小牛电动车迟迟没有收到但却收到了张大妈家寄来的众测报告任务书。这个是我以前参加8次众测以来第一次收到任务书,足以可见小牛电动&张大妈对此次评测的重视程度  

自从知道了订单号,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查订单。就这样一直等到了7月28号左右,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小牛7月中旬承诺开始全国发出众筹订单。先期收到货的车友反馈出现了中控“00”故障门,导致无法启动。之后故障如井喷般出现。论坛充斥着骂声和质疑声。作为一名观察者,对小牛工程师这次的问题处理能力还是相当肯定的。之后小牛免费回收了全部问题车辆。   ps:这里还要表扬一下smzdm的某位男小编,一有小牛的新动向就和我及时联系,让我做到心中有数。

时间一晃到了8月10号左右,小牛开始向全国线下o2o实体店发改进中控后的测试车,进行了全面的路试。在此期间,每天关注着官方论坛的最新动态,也结识了好多车友。时间到了8月底,最终的发货时间终于确定

实际上的配送时间早于官方提供的时间,在9月2日就接到京东大件物流师傅的电话,9月3日开始配送!!  等待了2个月的众测终于要收货了。

9月3日大阅兵下午,京东大件师傅准时到达。这里说下小牛的配送无锡交给京东配送,有的地区为德邦物流。不过总而言之,小牛的开箱全部是交给物流师傅完成的,他们在配送小牛前培训过怎么拆箱。客户只要在旁边看着就行,这点很赞。 话说回来,因为我们小区是人车分离的快递进不了小区。这位京东师傅打我电话时说已经停在我们小区门口,节约我时间他先开始卸货了。等我走到大门口一看,只有一位大哥在卸货  ,而且徒手从货车上卸下这么大一个箱子,大力士好敬业!

这位大叔今天送了3台小牛了,无锡市区有2台车在送。我这台是他今天最后一台

师傅很麻利的就拆开了箱子,据说他们都培训过怎么拆

大灯、尾灯、车身各处都贴着防刮条,保护的很到位

因为是在大马路上收货,所以被n多人围观。有说这辆车好看的,有说精致的,有说无锡不能上牌的等等。总之群众对这辆车外观评价很高  。门口保安也过来问在哪里买的等等

这里送货大叔把车从木架上抬下帮我一起检查了外观无异样后签字就离开了。接下来得自己安装剩下的配件。比如这里的和扳手,放在了杯架内侧

刹车把手在运输途中通过扎带和把手固定住,这样刹车把手就不会断裂了

中控仪表板护板需要拧开3颗螺栓后和中控连接

送货大叔骗我说外包装箱上的这个条码得保存好,绑定app用的sn码就是这个.....结果我用小刀蹲在地上扣了半天带回家发现其实并没有啥用处  

电池可以说是小牛的亮点之一,小牛电动N1共有两个版本,售价3999元的都市版,4999元的动力版,这两个细分型号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电池容量、动力系统和后轮宽度。 两个版本的电池都采用了松下的18650电芯阵列,都市版电池容量是20AH,而动力版达到了26AH,这反映到续航上就是都市版能跑80公,而动力版能跑100公里(注:这里我会在后面续航评测环节着重来说说真实的续航里程)

锂电池的最大特点是轻便,电池可以单独从踏板下取出充电。可以看到动力版60V锂电池全重为10.7kg,重量才是我60V 蓄电池的1/3而已。而且把手设计是软塑材质,拎着一点都不会弄痛手

截止充电电压为69.7V,这里以我的专业知识说说小牛动力版容量的计算:

再来看看电池组标注的最高充电电压为69.7V, 69.7V÷17=4.1V每节。记住这个4.1V下文会涉及到

记得小牛发布会上对外宣称小牛电动车使用了特斯特同级的松下18650锂电,其实还是有点区别的。首先特斯拉使用的是松下的NCR 18650 单节3100mAh。

而小牛采用的是2600mAh的锂电,通过搜索。松下NCR系列并没有2600mAh的18650。小牛使用的是俗称大红袍的三洋ur18650zy。鉴于松下已经收购了三洋的电池,所以小牛宣称的使用了松下的锂电并没有什么问题。

这里可以看到其实单节ur18650zy最高电压可以达到4.2V,小牛在这里最高电压设定为4.1V,估计是为了延长电池寿命的保守方案。

关于电池组的成本,淘宝普遍单节价格在12元上下(大规模采购价格还能再低),那170节的成本就是2040元。这个价格还不算电池管理系统、外壳等。 据说以后单卖一组动力版锂电是2800多元,电池组的价格相当于半辆车价了。

电池寿命据说可以达到5年,官方包3年。但拿到手才发现电池保修标签破了,上面还有黑色记号笔的痕迹。第一时间反应到了官方论坛可惜没有官方解答。幸运的是前期认识的朋友中有负责无锡、江阴、张家港等周边地区售后服务工作的大黄牛同志,他在了解这情况后已记录在案。如果以后电池组发生故障在保修标签破损情况下同样享受保修服务。给售后赞一个 

小牛的充电器规格是69.7V 4A,这个动力版充电器已经是改进版了。前期的充电器噪音极大,这个用下来噪音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为小牛的改变赞一个。

充电噪音不大,双红灯代表正在充电,一红一绿代表充电完成

充了2小时的温度,温度控制的不错。稍微有点烫手而已

重量体积都不大,有电梯的话很方便就可以拿回家充电

小牛有2种充电方式,1种是直接对电池充电,1种是和普通电瓶车一样通过车身充电口进行充电。如果选择通过车身方式充电,屏幕上会显示电量百分比以及充电完成时间。官方称6小时就能把动力版锂电充满。

小牛的充电口在座位左侧,因为充电器导线很长足足目测3米,所以在地下车库取电很从容。

接下来主要来看看完全充满电的功耗:

充电器空载时功耗为6.7瓦

充电期间瞬时功耗328瓦

经过6小时,电量从5%到100%。充电器绿灯亮起。此时瞬时功耗30.6瓦,一共消耗1.61度电。

充满电的电压为69.8V

本人玩航模的动力锂电都是自己组的,等有空了组一组备用电池并联在主电池中增加小牛里程数。这个估计得写完评测后弄了

小牛赠送的头盔为半盔L号,随车一起发过来的

这个L号太小了,本人头比较大,连我老婆都嫌小。前期已经购入了XXL的torc头盔,这个头盔儿子戴戴还是不错的  

之前购入了美国TORC半盔。有人说开个电动车还要戴什么头盔。我想说有人走路跌个跟头不巧都能跌死。还是对自己负责点。

小牛送的头盔很轻很薄,TORC就很重而且大了不止一圈。毕竟TORC通过了美国交通部(DOT)认证的。自己再配了副鬼面具  

小牛一共配了2把钥匙,一把直接插在车身上。一把备用钥匙放在盒子中

遥控上的红色大红牛logo为寻车按钮,其它2个按钮为解锁和锁车

二维码是绑定app用的,这个下面会介绍

因为小牛电动车延时发货,赔偿了427元。但我是众测的,所以也不会给我。如果前期4999元参加了众测,小牛实际成交价为4499元。超级划算啊......

4.外观&细节与功能介绍

说到小牛的外观,反正挺符合我的审美观。越看越像VOX,不知大家感觉如何?

液压后碟刹+EBS刹车,带能量回收系统。这里可以看到粗壮的铝钛合金后悬臂以及后120-70-12的摩托车级的真空胎。完全是摩托车级别的配置

德国博世电机(这个在后面会介绍) 单边固定的挡泥板=。=

看到逼格很高的Smart LED Lighting了吗?这个在灯光篇中会介绍

电门开关,open是打开坐桶,按下向左旋转为锁住车龙头

这里有个非常实用的功能,USB充电口,可以为一切usb设备充电。外部用防水硅胶套保护着,配合后期小牛商城的手机支架,这逼格满满的。下方为挂钩,也挺实用的,挂挂头盔正好。不过因为是塑料的,也不敢再挂其他重物了。

这里储物篮完全是为iPhone6 Plus设计的嘛,开口正好还有富余,而且还挺深的。实用!!!

中控液晶十分清晰,图片拍摄于正午阳光直射环节,依然清晰

Pass按钮不同于汽车大灯不开下也可以打远光灯进行闪烁,小牛必须开启大灯后pass键才能起作用

液面,裸露在外方便检查

车身侧面后座脚踏,铝合金材质,加强筋很多强度足足够

然后我们来看看电池仓板的设计

近距离看下电池盖板,盖板由塑料制成。下面覆盖着一层金属板。可以看到图中电池盖板右侧缝隙明显过大,虽然强行掀出塑料盖板有钢板保护,但是这空隙足够塞入撬棍啥的,这个公差还需要进行改进啊。

转向灯托架。转向灯设计的不错,辨识度很高

仪表板说好的IPX65防水呢?下面开了那么大的一个口子连电路板都能看到。有的车有淋了5分钟的小雨屏幕进水了。虽然牛电说过防水是个伪命题,但是这也太不应该了吧

本人身高180,体重83kg。坐姿很舒服,人体工程学不错

得益于电池在踏板下,所以坐桶下的储物空间真的是非常的大,有多大?足足18.9L!!18.9L没有概念?那就往下看

先看看大迅鹰的置物箱,下面就是电瓶所以空间有限。头盔完全放不下,露了那么大一截在外面

小牛的置物箱放头盔(这个头盔比小牛送的大了不止一点)完全无压力,虽然坐桶留了点缝隙,不过完全不用担心

说起小牛的灯光,是首先给我留下好感的一项。全LED照明系统+天使眼日行灯。这个配置如果放到汽车界来说都没有多少车能和小牛比,更别说在电动车领域了。

就这么说吧,俺的奔驰E系也才近光是LED,远光是灯泡而已。而小牛已经做到近光、远光全LED。不光这点,全车都为LED光源

小牛的日行灯惊艳度不亚于当年的A4L泪眼

这里说下小牛的日行灯,日行灯是默认通电就开启的不能关闭。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牛电设计的日行灯连后面的尾灯都默认是开启状态无法关闭。前后都亮在奥迪上面是以示宽灯的形式出现的,并且日行灯亮度减半

后尾灯的设计也是大赞,这不就是牛角嘛?而且也全部是LED光源

转向灯也全部采用LED光源,各4颗LED

后刹车灯同样是高亮LED

小牛和大迅鹰比较下,虽然大迅鹰后尾灯也被我改成LED灯珠,但是逼格完全不能和小牛比。另外大迅鹰前大灯就是个蜡烛灯=。=

中控背光显示效果好,晚上不刺眼

上图为小牛开启近光灯效果,对面能明显看到灯光切线。照明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存在7米的照射盲区,存在安全隐患

说下远光灯照射效果,这里我不知道牛电出于什么目的。开启远光灯的同时近光灯熄灭,这样就造成了车头20米照射盲区,除非按住pass按钮才能远近光同时点亮,非常麻烦.高速行驶隐患极大。我差点出事故!!

为了形象的展示小牛实际的照射效果,我特意到我们地下车库一处全黑环境下拍摄了一组大迅鹰VS小牛LED大灯的对比视频。

上面视频为小牛LED大灯照射效果视频上面这则视频代表市面上普通电动车的实际照射效果

在9月9日晚上11点,我沿着太湖骑行了50公里。平时因为开车的关系不会乱开远光灯,但是一段公路没有路灯所以我开了远光,当时车速达到了极速47公里/小时。因为远光会把近光关闭,存在20米的盲区加上车速很快。根本没有看到路上的一个大坑,我就这样高速的压了过去,整个人差点失去平衡摔车。不知道这啃爹的是谁设计的大灯逻辑! 改!!!改!!改!!

这里可以看到线束接插件都是采用的汽车级防水防尘接插件,这点赞!

中控因为有保修标签,所以不打算拆了

借网上一张图看看中控内部。卡为移动2G卡

在近光远光导线中加入一个1n4007的单向二极管。成本6分钱就能在开启远光的同时不熄灭近光。打开近光的同时远光不受影响不打开。最后热熔枪打胶固定二极管

 远近光同时打开1小时后的温度,骑行时有风所以温度还能更低,没有光衰

效果很明显吧,左图为未改之前远光默认关闭近光。右图为修改后的打远光近光不熄灭

说起上牌,每个城市都有政策。比如我周边的杭州、上海在严打电动车,对于没有电动车行驶证以及上牌的超标车,一律扣车。

我在一开始说过,无锡在这方面管的比较松,毕竟是全国电动车生产基地么。

虽然小牛在江苏省最新的上牌目录中,型号为TDR03Z。不过大家看出来了没,电机功率240W,最高车速17.6km/h。最为惊喜的是居然还有脚踏  ,电机也不知道拆的谁家的来录入名单。 群里有无锡的朋友去交警大队上牌被奚落了一顿。看样子唯一办法只能是上外地牌照拉

上牌还是很简单的。带好身份证复印件、小牛电动车合格证外加50元即可。常熟牌照白底红字,和小牛最配哦

动力系统的好坏决定了行驶品质,小牛的电机是个亮点,采用了德国博世1200W电机。提供最大110N·m的扭矩,更提升其最大爬坡角至12°。

与电机配合的是凌博72122 FOC正弦波控制器阉割版(小牛阉割了倒车等功能,巡航出厂默认关闭,如果想打开的话只需把相应的接插件接上就行,不过我觉得巡航比较危险就保持原样)

因为政策的关系,小牛都市、动力版出厂时都把最高速度限定在20km/h,需要自行破解。破解教程这里就不谈了,只能说破解限速后的小牛向一匹野马,切换为3档后动力随叫随到,空转最高51km/h。起步声音超轻!起步超快!秒杀路上98%的电动车!  

关于博世电机110N·m的扭矩,这点我绝对信。我83kg,老婆72kg,儿子15kg。从地库上坡哪怕是中途停车再起步也非常从容,而且电机非常静音没有杀猪叫。不信? 视频展示!!

注意第二次上坡在坡上静止到再启动非常轻松充满电的大迅鹰,1000w电机60V电瓶.电机发出杀猪叫的噪音都没能爬上坡。电机憋屈着发挥不出最大效能

在这个环节主要测试小牛的爬山速度,盘山公路全长6.3公里,海拔高度270米

上山前电量86% 里程表187km, 到达山顶电量67%,里程表193km。里程表很准确。全程6公里爬山3档共耗电19%奉上视频

此测试主要体现小牛的动能回收效果如何,从山顶一路自然下滑。没有拧油门。通过控制刹车进行回收能量

动能回收开始,此时电量67%

到达山底,6公里共回充了2%的电量。实测回收的电能是真实电。2%平地开了2公里。 视频中电量可能看不清楚,我每次手指了下屏幕就代表回冲了1%。 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6公里不是全程刹车。动能回收系统效率还不错哦! 这里还得说明下,电量低于90%貌似才能启动动能回收。

以上这段视频是在上班高峰拍的,配合评测能拉多快就多快。全程没有闯红灯,借到机动车道是看了后视镜确定没有后方来车才借用的。可以看到小牛依靠优良的车架,重心较低操控灵活。起步、行进中秒杀一切电瓶车。本人也是全副武装,防护手套+头盔+风镜。 平时市区用2档以及足够,3档确实危险了点。

8、减震器&刹车篇

此篇没有视频,因为不知道该怎么拍  。原本的计划是想把用3M粘在小牛外壳上拍摄后减震器动态效果的,可是因为外壳过于光滑。一有颠簸运动相机就掉了  

说说减震器感受吧:小牛的减震器和大迅鹰比属于比较硬的。后悬挂非常硬以至于过个减速带、过个坑屁股颠的难受。让老婆坐后座情况依然没有改善。但是较硬的悬挂在转弯、压弯的时候非常自信。而且我每天下班高速经过一处起伏路面,大迅鹰因为较软的悬挂每次屁股都会离开坐垫整个人向上弹起。小牛因为较硬所以屁股始终紧贴坐垫安全性不错。最重要的一点事小牛做工非常好,各处衔接紧密过坑没有普通电动车那样的异响。

再来说说小牛的刹车,官方说是电子刹车系统,只要轻轻一点电子刹车就启动了。实际我真的没感觉出来,刹车行程虚位有点大,刹车时有轻微哒哒哒的声响,或许这个就是动能回收系统起作用的声音? 另外,官方说采用了ebs刹车系统刹车不会抱死。实际是全力刹后轮依然会抱死,车尾开始甩动很危险。正确做法是1:1刹前后刹车,这样最安全制动效果也达到最大。

最后改了下刹车,不喜勿喷

很多人都很看重续航,牛电官方说动力版26AH锂电可以续航100公里,都市版20AH 80公里。这个我想说牛电没有骗人但是实际也做不到,就像汽车的工信部油耗,平时根本做不到它的油耗,因为这个是在试验室环境下测得。牛电的100公里续航是在20km/h匀速环境+无风+无上下坡。哪有人平时开20km哟,我开过一次7公里以20km的速度。路上所有电瓶车都超过了我,连自行车也是,最后还是放弃了

先来看看本人上班路线,全程7公里。3档,最大速度49.25公里,全程消耗电量13%。

再来看看小牛的里程表是不是欢乐表呢?所谓的欢乐表就像我那台大迅鹰一样,显示最快达到62km/h。GPS实测41km/h,上班7公里的路程硬是显示为11公里...... 

这是某天去上牌,gps软件记录行驶24.83km。小牛显示总里程25km,耗电38%,平均速度30.21km/h。 这样看来小牛的确不是欢乐表,很准确!!赞

电量低于14%强制进入保护模式,不管挂几档最大速度限定20公里/小时

通过以上测试,总的来讲N1的续航还是在意料中的,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情况:1档的续航约为100KM,2档约为60+20km(20km是因为低电量自动进入保护模式,最高速度20km/h).3档约为45+20KM。如果路况复杂,刹车起步次数较多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必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小牛另外一大亮点就是其互联网功能,通过扫描说明书中的SN码同手机app绑定就可以实现异动报警等等功能,不过这项服务需要收费的哦,第一年免费,第二年据说就要收取99元一年的服务费。

这个就是软件主界面,可以实时显示车辆GPS位置,当前电量

点击今日统计,可以显示每天对应的里程,还有月或者周总里程。提车到现在12天累计总共开了385公里了,为了评测也是够拼了!!要知道12天开车我按照平时也开不了385公里哦

车辆轨迹有点问题,每次只能显示最后几分钟的轨迹

可以在线检测车辆,有问题会显示出来

这几天实际使用下来,app问题比较多。比如经常登录不上去,密码每次都要重新输入。车辆异动、电池被拔出我在空旷地方做测试app从来没有半点反应。 更加要命的是某天凌晨1点,app推送说什么电池被拔出。这个真把握吓了一跳。早上地下车库一看。呵呵,虚假警报。小牛你可以的!!

通过这13天的驾驶,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小牛电机起步的爆发力以及安静度。因为采用了摩托车级别的车架,操控精准转向轻盈。习惯了开小牛再回到我的大迅鹰上,电机加速噪音大,60V 1000w电机动力远远不及小牛。

再来说说价格,动力版4999的价格。相信很多人一上来就觉得很贵。但是如果你看了我电池篇的话,单单电池就要2500+,除此外还有博世电机、动能回收、全车LED光源等等。如果这个价格还不能够打动你的话,那请你去看看李敏镐代言的雅迪钻石吧。4498的官方售价还是个60V电瓶,卤素大灯......

1.60V 26AH锂电相比传统电瓶不占空间,体积小巧,重量只有1/3。安装在踏板下方重心降低,操控性非常不错。

2.天使眼日间行车灯辨识度很好,增加了阴雨天行车的安全性。

3.全车LED光源省电,效果好。 夜间行车近光灯提供的亮度足够

4.USB充电口方便给手机充电,相当于一个超大号的。

5.博世电机提速迅猛,秒杀路面大部分电动车。

6.刹车带能量回收,刹车的同时回收能量,理念非常不错,符合环保节能的号召。

7.铝钛合金后悬臂扎实可靠

8.整体做工秒杀一般电动车。外观简洁大气,连公司保安大爷都说这车漂亮  ,路上一直被人问在哪买的。或者听到:我X,这是小牛啊!开奔驰、奥迪都没这般待遇  

1.宣传说中控IPX65防水级别,为啥底部能直接看到电路板。淋了场小雨就抛锚了。

2.日间行车灯默认开启,这点没问题为了安全,但后尾灯都默认开启不能关。

3.脚撑没有缓冲,放下声音很大。

4.远光灯开启近光灯关闭,但是有20米盲区。这个迟早会出事,反正我已经改成远光模式近光同时开启了。

5.总里程会莫名其妙的被清零如下图。

6.电池仓设计之前不是宣传被某个工程师看过后誉为保险箱么?民间牛人用筷子5秒就开启了,这巴掌打的啪啪啪。好在官方已经出改进方案了,可以去线下o2o免费升级。

最后,虽然有缺点。不过对于一家刚刚成长,打入电动车市场的企业来说,小牛N1已经足以在电动车界掀起一波骇浪。 人无完人,车无完车!

分类: 安卓手机 单衣过冬

说起来我也算是半个miboy,家里小米的东西不少,路由器,,手机,台灯,都是小米的。手机方面我也是小米1代第一批30W的用户之一,前前后后也用过他家几款手机,算是老用户了,对他家的产品印象不错。这次很荣幸的能得到机会玩到他家的新旗舰MIX2S。

我最擅长的领域在HiFi这块,对于手机评测肯定不如大神们来的专业全面,本次评测基本以用户使用角度入手,不涉及技术以及原理之类的东西,仅展示使用体验,中间穿插少量吐槽,尽量做到公正客观,但个人知识有限,且每个人审美不同,使用习惯也不同,不敢保证言论一定正确,如觉得不妥欢迎留言讨论。

评测分为以下几部分,朋友们可以直接拖到感兴趣的部分看。

二.系统功能及性能测试

三.充电速度及续航测试

▲盒子方面可能是为了显得商务稳重一些,就是一个黑色的扁平硬纸盒子,上面有个Mix的烫金logo。最大的问题是盒子的做工给人很强的廉价感,跟很多三无众筹小商品一样的感觉。同样是黑色的小米note3包装也好,白色的小米6包装也好,甚至于红色的红米note5包装都显得比这个精致。

▲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硬纸板,上面写着雷老板的寄语。不过我不知道是我这个个例还是都这样,这个硬纸板有个舌头,是插在盖子上的,打开盖子时候很容易卡在盖子顶上出不来,我这个还是准备收盒子的时候才看到的。

▲打开盒子,里面平铺着手机、充电器和USB线。

▲除了主机、充电器和USB线以外,盒子里还有说明书、保修卡、一个、一根Type-C转3.5mm耳机的转接线,还有一个取卡针。

▲手机正反面贴着保护膜,正面是产品名称和特性说明,背面则是NFC位置、sim卡托图示,以及入网许可证和IMEI等信息。另外后面还特意印上了后盖不可拆修的说明。

▲MIX2S的屏幕很黑,黑色版即便对着光看边界也不算太明显,在不亮屏的情况下有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机身背面是一块陶瓷后盖,呈灰黑色,边角圆润光滑,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手感都极佳,但是有个问题,就是太滑了,配上圆润的金属中框拿在手里非常滑溜,安全感极低,总担心掉到地上去。

▲这块后盖及其平整,比玻璃后盖更为平滑,可以像镜子一样完全反光,出门如果不带壳完全可以当镜子用了。后盖上方中间是凹陷的指纹识别,左上角是和iPhoneX一样排布的双摄,中下部分是金色的一行字,MI MIX DESIGNED BY XIAOMI。个人觉得摄像头上的金圈和这行金字有点破坏了后盖整体雅致的感觉,采用别的颜色可能会更好。

另外可能是成本和技术的原因,Mix2S没有使用屏下指纹识别。指纹识别放在背面平常用还不是太大,但是在车里放支架导航,或者是放桌子上支起来用的时候,一旦锁屏再解锁就会比较麻烦。

▲这个双摄模块实在是太像iPhoneX了,个人觉得完全没必要,有点毫无意义跟风了。摄像头凸出比较多,不带后盖是没法放平了。

机身的右侧是音量和power键。

▲机身左侧是nano sim卡槽,上面还标注了朝向屏幕的一面,防止插错。

▲机身顶端有一个降噪mic,屏幕顶部是听筒,与机身和屏幕保持了很好的一体性,不是很明显。这个听筒在播放音乐和视频的时候还兼具扬声器的作用,和底部扬声器共同组成2.0声道。没有红外功能比较可惜,这功能虽然不一定经常用,但是有的话会非常方便。

▲底部使用非对称设计,从左到右分别是mic、type-c接口和扬声器,上面的屏幕上能够看见右下角的前置摄像头。取消了3.5mm耳机孔也是比较可惜的,想听音乐就只能用type-c转接头或者了。

▲MIX2S自带一个硬质的外壳,使用了类肤材质。

▲得益于类肤材质涂层,外壳的手感很不错,由于壳子本身很薄,带上以后没有明显的异样感,摄像头也正好和后壳齐平了。MIX2S由于机身偏大,指纹识别比靠偏上,不带壳不容易找准,经常要摸两三下才能对准,带了壳以后有了一个明显的凹陷,找指纹识别也更清晰方便了一些。

▲不过有利有弊,带上壳以后,音量和power键的手感会有比较大的下降,另外可能是为了考虑美观和手感,手机壳边缘是稍稍低于屏幕的,虽然这样整体观感和手感会更好,但是如果不慎跌落很容易摔碎屏幕,考虑到换屏幕的价格,还是老老实实买份保险吧。。。

▲我这台机器使用了京东方的屏幕,个人感觉整体发色还是蛮不错的,稍微有点偏暖,鲜艳度饱和度都算中规中矩,颜色比较正,虽然比不上OLED那么艳丽,但相应的也不会有过饱和的感觉,红绿色彩都比较正常。全面屏亮屏以后的效果还是蛮好的,尤其带上壳以后机身和屏幕有了比较明确的视觉分割,黑边就不显得那么宽了。不过Mix2S的下巴还是偏大了点,虽说有摄像头,但我觉得从工艺上面还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

▲由于可以无极调节色温,所以冷暖方面倒是大可以按照自己口味随意调节,倒是官方内置的屏幕效果里“标准模式”一项看描述是“还原标准色彩,显示与其它标准显示器一致的效果”,但实际上明显颜色偏红,实在是让人有些不明所以。。。

▲看文字方面有比较明显的拖影,整体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另外斜纹这个我一开始真没看出来,经人指点以后把眼睛凑到离屏幕不到10cm的地方仔仔细细看了看才有所察觉,我用微距拍了一张图,大家可以稍微感受一下,换上横竖交错就是所谓的斜纹了。说实话,在2、30cm的距离观看除非骨骼清奇视力拔群,不然是不大可能能看出来的,其实正常使用并没什么影响。

▲和小米note3以及XperiaZ5p对比一下屏幕效果。三者之中,Mix2S的亮度最高。从屏幕发色来说,Mix2S是最正的,note3有些偏蓝,Z5p有些偏粉。由于开启了超逼真模式,Z5p播放图片鲜艳度和对比度明显更悦目一些,但其实关闭特效模式以后其实效果还不如Mix2S。另外,在开启特效模式以后,Z5p打开图片时能明显看到图片加载特效的过程,很有意思。说实话我真是佩服大法,花这么大力气研究图像引擎算法,就不能用更好一点的屏幕吗。。。

▲一到第三方软件里,由于没有了特效引擎加持,就有点露馅了。这两张图片里note3偏蓝和Z5p偏粉看的比较明显。另外note3这个夏普屏需要吐槽一下,最高亮度观感还行,但是中低亮度情况下对比度和鲜艳度下降比较明显,色彩偏淡和灰暗,在低端机上强上夏普真不如用京东方来的靠谱。

整体来说Mix2S这块屏幕颜色很正,饱和度和对比度表现算是不错,没什么惊世骇俗的感觉但也对得起价格,不会拖后腿。拖影可能略影响感官,但斜纹这事除非离特别近仔细看否则不会注意到,正常使用没有任何影响。

二.系统功能及性能测试

系统功能方面,由于现在各家的UI做的都比前几年完善多了,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捡些重点的来说吧。

1)备份恢复及快捷操作

▲Mix2S默认系统为Miui9,开机以后按照提示选择语言、连接wifi等操作后,进入桌面。

▲Miui的云端备份功能还是蛮不错的,在开机设置中,可以选择从云备份中进行恢复。

▲恢复会恢复之前备份的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还有桌面布局以及APP,等待一会这些app就会自动恢复完成。个人感觉云端备份应该是备份了这些APP文件夹里的apk文件,因为有些小米应用商店里找不到的app也完整的恢复了。另外,手机内存中的文件也会一并恢复过去,相当方便。

不过,桌面背景是不能恢复的,只能自己把图片拷过去再重新设置了。还有就是备份不能备份app内的数据,这最早在miui2.3的时代出现,是一个极其方便的功能,定期做好备份的话,万一手机丢掉或者坏掉,再买一台新手机就可以完全恢复成为一模一样的手机,连游戏存档都不会丢,不知道为什么从miui4.0以后这个功能再也没有了。

▲在你备份的桌面上没有的那些app会被自动丢到最后一屏,进入编辑模式,就可以批量卸载了。Miui这个批量卸载功能我很喜欢,尤其是新机可以把那些推荐APP一次性卸载掉,不用一个一个的点,很方便。另外同样的对于这些复选的app,也可以点击右上角“成组”直接生成一个文件夹把它们装进去,在整理桌面时候非常方便。

还有个功能,就是按住一个app以后,另外一个手指滑动桌面可以快速切换不同的桌面,在跨桌面移动app或文件夹时非常好用,这个功能也是从miui2.3时代起就有的功能,目前好像依然是只有miui有这功能。

2)语音助手“小爱同学”

▲开机设置中会有激活语音助手“小爱同学”的相关设置。连续录入5次“小爱同学”的语音以后,就可以开始使用了。

▲录好声纹以后,只要对着手机说一句“小爱同学”,就可以随时打开语音助手。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新鲜功能了,13年的MotoX就有全时语音助手,一句“ok google”可以随时唤醒google now。小爱同学可以控制手机设置、打开app、设置日历提醒和闹钟、查询一些信息等等。然后我按照提示说了科技新闻。。。

▲赤裸裸的打脸有木有。。。开始我以为是一点资讯被我卸载了的关系,结果装回去还是这个样子。。。不知道别的朋友有没有试过在系统初始状态下说科技新闻能弹出什么内容来。

▲总体来说除了全时语音唤醒以外,小爱同学并没有给我什么惊喜,能实现的就是打电话、发短信、设闹钟、加日历提醒、打开APP这些基本功能,跟系统应用联动还可以查天气、听音乐,以及改变系统设置。

▲小爱同学对于中文名称的APP识别比较准确,基本都能正常打开,但是某些APP比如末日浩劫识别还是有问题。英文的app识别率不好,ppsspp从未成功打开,snapseed10次能打开2次左右。对于复杂一些的操作,比如屏蔽某个app的通知是做不到的,也不能控制app内的动作,比如用虾米音乐播放某一首歌曲,你说“用虾米音乐播放好久不见”它只是打开虾米音乐app。不过这种对于整段语义的识别倒是比前几年强多了,以前你说这段话就直接给你返回错误了。。。

另外,导航和控制都还不支持,这极大的限制了语音助手的使用范围。不支持这两项功能我觉得比较奇怪,明明小米note3上的小爱同学这两项功能是都支持的,看来只能等后续更新了。

3)全面屏手势及应用适应性

▲由于是全面屏,没有了物理按键,在开机的时候有两种操作模式可选。一是传统的虚拟按键,二就是全面屏手势。虚拟按键就不赘述了,好处就是有常驻按键,可以设置按键长按的快捷操作比如长按home熄屏等,缺点就是会占用一块屏幕了。选择手势的话,会有教学,告诉你home、多任务和返回怎么操作,操作方法和ios大同小异。

▲如果忘记操作方法也不要紧,可以进入系统设置,有专门的一栏就是全面屏。这里可以再次学习手势,还能更改反馈效果、二次滑动确认,以及APP是否以全面屏运行的设置。

▲有些app显示会有问题,比如末日浩劫,在普通16:9的1080p屏幕手机上显示是这样的。

▲而到了Mix2S上,开启app全面屏运行就变成了这样,有点不对劲。

▲即便是关闭了app全面屏运行,也只是右边多了条黑边,显示依然不正常。

▲这个倒不算bug,像fgo这种只支持16:9分辨率的app,用Mix2S来玩,左右就会有黑边,不能全屏显示。

▲玩psp模拟器,由于同样是16:9的比例,也会有黑边,而玩SFG、nds、gba之类的模拟器由于画面比例黑边就更大了。

▲同样看视频也是如此,大部分的视频都是16:9的,用18:9的手机就免不了得忍受黑边了。。。

▲看漫画这种接近4:3的黑边就更大了。全面屏手势看漫画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习惯滑动翻页,翻页时候很容易会触发返回手势,十分麻烦。

▲看小说兼容性也没有任何问题,每页还多出了好几行。和看漫画同样的问题就是滑动翻页很容易触发全面屏返回手势。

▲也有没什么问题的,比如carcassonne。

基本上来说由于18:9这个比例问题,这个5.99的屏幕看app确实是能多显示一块,但看视频和漫画其实跟16:9的5.5寸屏幕没多大区别,玩游戏要看适配,农药和吃鸡的话由于比别人多了一块视野理论上还是有优势的,但是这么点小屏幕多那么点视野影响其实也没多大。

▲Mix2S使用了Android 8.0内核,支持LDAC。开启开发者选项以后,可以在里面找到相关的选项。如果使用sony支持LDAC的耳机,小米Mix2S可以完全发挥耳机的音质。

▲小米钱包也是小米手机一个比较好用的功能了,可以充水费和燃气费,NFC刷公交卡和模拟门禁卡的功能也在这里。NFC其实不光可以模拟门禁卡,还可以模拟任何无加密的NFC物件,比如说amiibo,去朋友家看到amiibo的话可以用手机复制一下,木哈哈哈。

▲NFC公交卡好用是好用,但有两个问题,一是不能退卡,二是不能迁移。如果不优惠的话,那么服务费是16元,不管用不用都要交,由于不能退卡,这部分钱就属于永久性上交了,实体公交卡虽说收20元工本费,但是可以退,如果开通了NFC公交卡的手机坏掉或者不用了,这16元钱是不能退还的。另外如果卡里有余额,尤其是余额比较多的情况下,如果手机坏了或者换手机,余额也是不能够转移的,这点我觉得实在是有点坑,就不能把余额和个人小米账号绑定么。。。现阶段就只能少充点钱了,没什么好办法。

作为一款旗舰手机,CPU使用了高通845,ram达到了8G,一般的使用上是没什么问题了,平常随便用根本不用考虑清理后台,从到手装好各种软件以后,没有重启过手机或者刻意清理后台,日常使用没有遇到任何问题,随便用都不会有任何卡顿。我不是重度游戏玩家,也不玩农药,性能测试这一块我就用比较俗的跑分外加我玩的游戏和psp模拟器来进行测试了。

▲CPU跑分跟媒体跑的分数差不多,比835的跑分多出30%左右,性能炸裂。

▲GPU跑分比Go-on胸那台分数要低不少,跟835的分数没差多少,不知道他那一台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加成,为何骨骼那么清奇。

▲AndroBench的跑分中规中矩,符合UFS2.1应有的速度。

▲对于fgo这种660就足以搞定的游戏来说,845更没什么悬念。并且,对于某些从者的宝具,比如闪闪宝具轰击后石头飞溅的效果,或者王哈这种对手机宝具来说,845在复杂场景中会表现的更加顺滑一些,660和810会稍微有点卡顿。

▲PSP模拟器如果玩比较复杂的3D游戏,其实还是挺吃配置的。玩最终幻想零式的话,默认设置高通810和660不开跳帧的话帧数只有个位数,开启跳帧也就在10-15帧徘徊,整体比较卡。而Mix2S不开跳帧帧数在13帧上下,开启跳帧以后,在25-30帧,十分流畅,说明845的性能还是非常强的。

三.充电速度及续航测试

可能是为了保持机身纤薄,Mix2S使用了3400mah的电池,对于5.99的屏幕和845的CPU来说,不算是个充裕的电量。下面就来测试一下它的的续航和充电速度。

我不是重度游戏玩家,续航测试我是以将近一天的正常使用外加一段时间的连续视频播放来进行测试,外加连续三天的保持WiFi连接的待机耗电测试。

▲早上起来电快没了,充了一小会,7:50,电量73%,出门去参加张大妈北京分剁的活动。到了奥森之后,接了几个电话,刷刷微信和qq,拍了几张照片,把FGO的体力清掉,中午吃饭时候又刷了刷张大妈看了会小说和动画,打道回府,14:40左右到家。

▲到家里睡了会,16:00左右醒来,电量还剩54%。这么多电用到晚上肯定用不完,于是我用bilibili连接蓝牙耳机,开2/3音量,以最大屏幕亮度开始播放动画,一直播放到18:20左右,还剩余6%的电。

▲然后有点事出了趟门,回到家20:25,电还剩余4%。

如果按白天的节奏来看,随便打打电话,刷刷微信qq,玩会游戏,看看bilibili和张大妈,从早上用到晚上也就能用掉50%不到的电量,而就算玩游戏看视频,如果不是农药或者吃鸡这种比较费电的游戏,基本上也能扛到晚上回家,总体来说续航还是比较给力的。

充满电以后,在不清理后台程序(开着微信、bilibili、什么值得买和一些别的程序),不关闭wifi和手机信号的情况下,连续待机70小时左右,电量剩余39%,平均下来一晚8小时的电量消耗在7%左右,待机掉电不多。

Mix2S电池电量3400mah,支持QC3.0,让我们再来测试一下充电速度吧。

▲20:30开始充电,电量3%。

▲先省略过程直接看结果吧。22:06,电量满100%,1小时36分充了97%的电量。

▲再来看一看详细的充电过程。最开始稍慢,每5分钟充电7%左右,随后慢慢提速,达到了每5分钟10%,充到80%只用了45分钟。但80%-95%这段充电速度明显下降,25分钟只充了15%的电,平均每5分钟3%。而95%-100%这段就更慢了,平均每5分钟只充1%。最后这20%的电量充满用了将近一个小时,尤其是从95%到100%足足花了25分钟。

基本上,在电量比较低的情况下,Mix2S充四十来分钟就能把电补到80%以上,这个充电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后20%冲的比较慢,不过只要没什么强迫症必须充到100%的话,平常插个十几分钟就能补个百分之二、三十的电,结合之前的续航测试来说,轻度使用能撑很久了。

虽然此次Mix2S的相机dxo得分高达97分,发布会上讲的也很激动人心,但实在是小米手机拍照一贯的表现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让人爱不起来。不敢报过高的期望。我拍照属于菜鸟水平,简单介绍一下相机功能,放几张样片好了。

▲相机界面比较朴素,下方可以选择拍摄模式,顶部是闪光灯、HDR、、AI模式滤镜和更多选项按钮。取景框里X1那个按钮可以按下切换成长焦模式。这里要提一下,点击切换成2X的话,Mix2s会先用广角摄像头放大成2X,然后启动焦摄像头,从广角2X到长焦的切换中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画面切换卡顿以及视角改变(长焦摄像头在上方,视角会稍微上移一下),这时候你捂住广角摄像头对画面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很多双摄手机的长焦摄像头在人像模式以外是不工作的,有朋友吐槽Mix2S的1X和2X切换卡顿,其实是因为更换了摄像头,大部分手机切换1X和2X其实就是广角镜头数字变焦,自然是没有卡顿了,这个可以捂住广角摄像头变焦,一试便知。

不过X2的时如果你捂住长焦摄像头的话,画面变黑,但过半秒会显示广角摄像头的2X数字变焦取景画面,然后再切换回主摄像头,在显示广角摄像头取景画面时按拍摄按钮还能正常拍照,不知道这是因为2X长焦作为主摄像头,广角镜头做辅助,还是我遇到了一个系统bug。

▲点开右上角三道杠里面是更毒的快捷操作和设置。里面比较有用的就是水平仪,mix2S的陀螺仪还算比较准确灵敏,拍风景和建筑时候方便保持水平。每次切换不同的拍照模式时,画面都要模糊一下,然后重新对焦,顿挫感非常明显,如果是广角和长焦摄像头或者拍照和摄像切换也就罢了,在普通拍照、方形、手动这种不需要切换摄像头的模式间切换也有相同的模糊和顿挫,我觉得相当不友好,严重影响体验。再有就是模式的切换居然是只能点击不能滑动,同一页内还不能显示所有模式,我想从拍照切换到手动,还得先点击“方形”再点击“手动”才能切换过去,这个UI交互逻辑我觉得特别的蠢。

▲手动模式下,可以调节各种参数。比较令人意外的是,手动模式不能使用水平仪。。。我看了看只有拍照和方形模式下可以用水平仪,这真是让人有些不可理解。。。

▲人像模式需要长焦和广角摄像头协同工作,长焦摄像头为主摄像头,取景时捂住长焦摄像头画面会黑,广角摄像头画面不会黑,但出不来虚化效果,拍照时候也是如此。算法出来的虚化毕竟还是不如大底相机来的自然,比如图里面,后面小猪的脸虽然虚了,影子却没虚。

因为基本上都会背个包或者带个Osprey的talon8腰包,因此我随身会一直带一个rx100,平常不怎么用手机拍照。本身手机和单反效果差距很大也没有可比性,因此本次评测的相机就主要以rx100为参考。手机方面,并没有选取太突出的机型,相信买小米的朋友对相机也并不会有不切实际的预期。我选取了iPhone5S(拍照还行的)、小米note3(拍照比较一般的)两款手机来参考。场景方面,我选取了顺光、有一定光比的侧逆光、微距、夜景四个场景。下面的样张均按照RX100、iPhone5S、小米note3、Mix2S的顺序排列。除了微距,还会有局部100%放大对比。

另外,考虑到一般人并不会频繁使用手动挡,因此本次实拍没有采取参数一致的严格对比,对于拍摄参数没有特意调整,RX100使用A档(F8),无曝光补偿,颜色模式为生动。iPhone5S、小米note3使用自动模式,Mix2使用AI模式。另外,RX100我当时忘了调参数,图像大小开在了M,分辨率是,正常图像大小应该是,就当是我缩图了吧。。。

▲RX100曝光最准确,白平衡比较准确,接近肉眼观感,画面细节丰富。

▲iPhone5S曝光偏亮,整体白平衡偏黄些,画面略显得有点肉。

▲小米note3曝光同样偏亮,白平衡略有点偏绿,整体细节看着比iPhone5稍好一点,但还是有点肉。

▲Mix2S曝光同样偏亮,但比iPhone和小米note3稍稍好一点,白平衡也比较准确,但饱和度稍微有点高。画面整体显得细节很多,但有点锐化过度的嫌疑。

▲选取了画面中央和边角红框所示的地方,切400X400的一块区域做100%放大对比。

▲从放大图来看,RX100的表现无疑是最好的,树叶和花瓣的细节十分清晰,层次也很明显。5S和note3水平近似,都有点肉,细节不大清晰。Mix2S比5S和note3稍好,层次感也好一些。

▲边角方面,RX100依然表现最好,细节清晰,紫边控制的很好。iPhone5S的整体表现是最差的,细节模糊,自编控制倒是很好。note3在手机里的紫边控制的比较好,但细节一般,左上画面边角画质下降比较多。Mix2S的紫边控制也不错,比note3稍差一点,边角有一定的画质下降,但范围和画质下降程度没那么大。

2.有一定光比的侧逆光场景

▲RX100的帐篷部分曝光比较合适,但天空部分有点死白,右侧地面偏亮。白平衡准确,接近肉眼观感。

▲iPhone5S的帐篷显得偏暗,但天空和右侧地面部分曝光比较合适。白平衡依然偏黄。

▲小米note3的曝光介于rx100和5S之间,算是比较合适,不过白平衡有点偏蓝。

▲Mix2S感觉上好像开启了hdr,帐篷比较亮,但天空和右侧路并没有过曝。白平衡准确,但可能是受了hdr影响画面饱和度有点偏高了。

▲100%放大区域如图中红框所示。

▲RX100表现最好,树皮、草和影子下面的暗部细节清晰,Mix2S表现仅次于rx100,5S细节也不少但是细节略显得有点肉,note3的画面细节最差,观察树皮和阴影部分可以看到明显的涂抹。

▲而边角方面,RX100无论画质还是细节都是最好的,紫边控制的算是比较好。5S的紫边控制的最好,画质下降也不多。note3右上角画质下降的范围最大,自编控制也不尽如人意。Mix2S的画质下降范围小一些,紫边控制和画面细节比note3稍好。

▲RX100相比手机来说放大倍率稍微小了一些,但白平衡准确,虚化好得多,焦外过渡自然。

▲iPhone5S。可能是焦距的关系,放大倍率是最大的。白平衡依然偏黄,画面整体发土黄色,虚化很少,焦外一般,不怎么虚但过渡比较柔和,花蕊部分有点肉。

▲小米note3。曝光比较合适,白平衡偏冷,焦外最差,花蕊部分细节不错。

▲小米Mix2S白平衡也偏暖了些,焦外在三台手机里无论虚化还是过渡都算比较好的,但可能焦距的关系放大倍率还没有5S大,虚化相比5S也没有明显的优势。

选取同一地点,分别拍摄了自动和HDR两组照片。RX100我用了F2.2,曝光补偿-0.3,手机无调整。

▲RX100普通模式,由于曝光补偿压的有点多了,略有些暗,但是画面很纯净,颜色比较鲜艳,层次感也非常好,炫光影响很小,路灯光晕不大,楼顶广告灯箱上的字依稀可见,底下店铺的照片也比较清楚。

▲RX100 HDR模式画面更暗了一点,可能是我对焦时候为了躲一个公交车有些靠近路灯导致测光偏暗,颜色也有点偏黄,显得没有普通模式通透。对于眩光的控制比普通模式要好,屋顶广告灯箱的字清晰可辨,下面商铺的广告招牌上的字也能看清,路灯光斑基本接近灯罩大小了。

▲然后是iPhone5S。普通模式曝光和rx100一样偏暗,但画面泛白,画面显得很脏,好像有一层雾,细节不清晰,路灯及广告牌眩光比较严重,广告牌上的字看不清。

▲5S HDR模式比普通模式暗部稍微量一点点但不明显,楼顶广告牌比较清晰,但整个画面依然有雾蒙蒙的感觉,细节也比较模糊。

▲接下来是小米note3。普通模式画面亮度和通透度都不错,细节整体看比较清晰,但画面受眩光影响较多,广告牌附近、画面左侧和右上角都有比较明显的眩光。

▲note3 HDR模式。高光部分略有压暗,但整体比普通模式并无明显改善,反而眩光更重了,画面左侧、广告牌、路灯周围和右上角都有比较严重的光晕。

▲最后是Mix2S。普通模式画面亮度有些过高了,镜头抗眩光效果也不好,光晕比较严重,整体感觉有点像5S照片加亮版,有点雾蒙蒙的感觉。

▲而Mix2S的HDR模式则改善非常大,亮度适中,是上面所有照片里面最合适的,画面通透细节丰富,缩图发朋友圈的话无疑这张照片最佳。

下面再来看看放大细节。100%放大选取红框中所示位置400X400的范围。

▲普通模式画面中央。rx100的细节并不是特别好,有些涂抹,字的细节不是很清楚。5S即便糊成一团了,画面雾蒙蒙的。整体来说note3的招牌上大字边缘不大清晰,的小字有点糊了,mix2s的大字边缘清晰,小字有几个还是能认出来的,不过Mix2S由于亮度偏高噪点多一些,显得没有note3干净。

▲普遍模式右下角。RX100的整体表现是最好的,画面有一定的层次感,保留了比较多的细节,中间的树还能勉强看出树叶的层次,噪点也比较少。5S画面雾蒙蒙的,画面噪点也多,但涂抹不严重,有一定的细节。note3涂抹有点过了,中间的树已经抹成一团了,画面细节丢失严重。Mix2S细节保留的不错,就是涂抹也比较严重。

▲HDR模式画面中央。RX100细节最好,字的轮廓清晰,仔细辨认能认出字来,5S跟普通模式差不多雾蒙蒙的糊成一团。小米note3和Mix2S表现接近,note3画面更干净一些,Mix2S的招牌大字有点不自然的彩色,小字note3更清晰些,但note3画面偏亮显得有点缺乏层次。另外note3也好Mix2S也好外面的铁格栅比rx100和5S拍出来的粗不知为何。

▲RX100无论是细节、层次感还是画面纯净度都最好。其次是5S,虽然有点雾蒙蒙的,但是细节保留比较多,有一定层次感。note3还是涂抹的问题,都快抹成版画了,右下角的铁栅栏还抹没了一块。Mix2S涂抹问题稍微好些,画面细节和层次也还不错,但汽车边缘有点模糊还有紫边。

总体来说Mix2S的相机表现还是比较OK的,曝光、白平衡都比较准确,整体出片效果不错,夜景HDR表现比较好,算不上多么出众,也算没有翻车,对得起旗舰定位。

总体来说,小米Mix2S是一部性价比很高的旗舰手机,尤其是尊享版8+256相比基础版价格增加并不是太多,相比其他旗舰手机性价比还是比较出色的。

由于使用了8G ram和骁龙845,在应付日常使用毫无问题,玩游戏也游刃有余。电池不算很大,但续航能够满足日常需求,支持QC3.0使得充电速度很快,随时补一会电就能再用很久。具备NFC是个锦上添花的功能,没有保留耳机孔和红外比较遗憾。无刘海是业界一股清流,下巴也在可接受范围,陶瓷后盖观感和手感均极好,但不戴套非常容易变成指纹收集器。屏幕发色不错,相机中规中矩。

目前来看除了自拍需要倒转手机略麻烦以外,还没有什么太明显的缺陷,如果对自拍没有太多需求的话,这是一台很值得购买的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熄屏充电指示灯点在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