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和手机怎么互联,国产车有启停功能上面带着功能吗?

  一说到国产车,总有人嗤之以鼻。

  车主A:“国产车?垃圾”

  车主B:“除了不买国产车,其他车都可以买”

  其实,这几年国产车的进步很大,从引入技术,到自主创新,一步一脚印,很多自主品牌,都已经走出了世界。吉利新一代的车型都很炫;奇瑞也同样有了家族设计语言;比亚迪更是已成为为国争光的典范····

  今天小易给大家推荐5款国产车,这些车无论在颜值、配置、性能上都不输给合资车!

  外形小型,却有着大气的设计;发动机排气量只有1.5升,百公里加速成绩却能进4.9秒;起售价仅为5.99万,顶配的价格却达到24.98万。它就是比亚迪旗下最小的SUV车型,也是世界首款以朝代汉字为标的小型SUV——比亚迪元。

  比亚迪元产品定位为“元气高能suv”,这是一款为80后、90后族群打造的座驾,双色车身、悬浮式车顶、18寸超大轮毂、外挂式备胎设计以及大尺寸轮圈等时下流行的设计都能在它身上找到!

  动力配备是比亚迪元最大的亮点!

  元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百公里加速仅需4.9秒,同时油耗控制在2L以内,纯电续航里程达到85km!

  (注:“纯电续航里程达到85km”符合2016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关于“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续航里程大于或等于50公里”的条件,可获得3万元国家补贴)

  吉利博瑞GC9,号称“最美的国产车”!

  B级车,5米车长,1.76吨重,245的米其林轮胎,18寸的轮毂,ABS+EBD+ESP等硬指标都在这摆着,性价比小易给足36个zan!

  再看看价格,依然是良心价!一辆B+级的车,起价仅仅12万,难怪车主都说:博瑞的定价,下打合资A级,上打屌丝三宝(屌丝三宝:K5,索8,迈锐宝),只需要花A级车的钱就能买到B级车享受C级车的配置!

  还要表扬的是吉利在细节上的处理,钣金件的防水条,整洁的发动机舱和厚实的隔音棉以及内饰中每个储物格的橡胶垫,这些细节都反映了吉利的用心和厚道。

  荣威950,主打高端商务用车,外观不言而喻:稳重大方;舒适度也不用多说,一定是优秀的!

  典型的商务风格,车宽度将近1米9,沉稳有魅力!保持了荣威品牌的家族式特色,展翼型前格栅、Full LED晶璨飞翼前大灯,高端大气有逼格!整体都透露着稳重的气息,不管是转弯还是刹车,一个字,“稳”!

  内饰具备可以赶超合资品质的水准,中控台的配置与通用君越完全一致,功能键布局规整,8英寸触摸显示屏,并融合了影音娱乐、导航、电话以及一些控制功能。前后均分别采用321mm和315mm通风式刹车碟,舒适性、操控性和安全性大幅提升!整体车辆气质符合一款中高端商务车的定位!

  “帅气的前脸,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翘翘的屁股,性感的尾灯,就像是冬夜里巷子深处的野兽,让你向往、生畏,嗷呜!”

  举个爪,小易先看看究竟有多少车主是奔着小四美爆的外观去的!

  GS4是广汽采用“光影雕塑2.0”理念设计的首款SUV,这是一款原创度非常高的车,在它的身上几乎看不到其他品牌车型的影子!

  其导航除了目前普遍采用的GPS模式外,还拥有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式。(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GS4还支持广汽传祺最新研发的“T-BOX”系统,车主在手机上下载安装“智慧传祺”APP后,就可以实现在手机上查询车辆状态、远程启停发动机、远程开关门锁、远程控制空调、车辆异常信息自动上传等先进功能。

  高颜值与高技术同在,敢问,还有谁?!

  东南DX7的外观由著名的宾尼法利纳设计,颜值很高!

  长宽高分别为00mm,轴距为2700mm,定位于紧凑级SUV,被业内视作H6、CS75的有力挑战者之一。

  DX7不仅在外观设计上很出彩,在内饰设计中更是让人惊喜,类似凯迪拉克的大尺寸中控液晶屏以及“国王权杖”式的自动挡杆,都是看起来较为高档的设计!

  配置上最抢眼的就是引入全景摄像头、电动后备厢、并线辅助和自动泊车等高科技配置,强大的SEMI-II智能人机交互系统,操作方式与宝马的iDrive系统类似,在科技含量提升同时性价比也随着水涨船高!

  从近年来的汽车销售市场,国产车正处在上升阶段,国产车的整体质量已经做得挺不错了,销量的增长足以证明国产车型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虽然与合资车还有一定的差距的,但自主品牌的飞速成长是有目共睹的!小易相信,中国的自由品牌车型会有一天能够爬升甚至超过合资车的水平,但还需要我们的支持哦!

  查违章、办违章、年审办理,找车行易就够啦!微信关注:Cx580cwz(车行易查违章),体验更多精彩!

今天新浪汽车口碑报告要解析的车型是Giulia,这是一款中型三厢车,所属厂商为阿尔法-罗密欧,官方指导价31.98-94.98万元,有丰富的配置供消费者选择。

看完这些官方数据,消费者恐怕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到Giulia这款车究竟怎么样,也无法判断这款车各方面性能表现是否符合自己的购车诉求,为此新浪汽车汇总了广大Giulia车主的真实反馈,客观的用车感受和体验、直观数据分析,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购车决策,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Giulia各项评分表现如何吧。

截止到9月份有16位车主网友参与了Giulia口碑评价,并最终获得84分的综合评分。Giulia在操控、外观和动力3个方面表现良好,而在内饰方面表现稍差。根据各项指标综合来看,Giulia推荐指数为5颗星。接下来看看各项具体口碑评分与评价。

  • 同级别不算差但绝不是5分的水准。外观其实不喜欢,买车并不是冲着外观去的。

  • 肯定满分啊,给中级车一直以来的沉闷氛围带来了生机啊简直!侧后45度真的太帅了,倒三角的中网我想回头率肯定满满,这个价位已经可以了。

  • 没得说,大部分人都是忠于颜值吧车灯设计:车灯偏黄,一开始以为是卤素的,后来论坛的前辈们给解疑了,说是4500k的疝气灯都黄

  • 方向盘极其灵活,双手很小的转向幅度就可以让前轮角度发生很大的改变,而且响应极快,几乎没虚位,甚至开高速上怕打个喷嚏就会撞到旁边护栏。过弯极限确实比原来的车有大幅提升。原厂轮胎过完各种啸叫。

  • 操控真的真的很棒,我工作原因经常跑高速,在高速上这个车开着不要太爽,偶尔不注意就超速哈哈,不过我们还是要遵守交通规则的。

  • 方向盘很轻,指哪打哪。底盘及悬架:过急弯身体侧倾没那么严重,悬架很软,过减速带不会有很硬的感觉

  • 这级别这价位确实是最好的了,停车起步一瞬间还是比不了6缸自吸,除此之外都没的说了,30-120的中段加速都非常好,即使a模式只要你肯踩,动力也不差。电子限速到240,其实这时候转速是五千多,继续踩还会很缓慢的往上走,一公里一公里慢慢的往上走,明显被电子限速限制了。

  • 动力充沛,加速比较线性,不像德系车直接把所有的动力一下子给你,N模式轻松超车无压力,D模式一开,你会感觉你换了一台车??

  • 加速没得说,舍得给油,一般同级别的车,都是秒跑高速:这车120以上,只要舍得给油,一样非常猛,前中后期的加速都非常给力。

  • 5500公里11.8几乎都是市区开,时不时激烈驾驶。市区油耗略高,毕竟动力在这里摆着呢。高速定速开,受惠于低风阻与车重轻,非常省油。

  • 正常驾驶的状态下,油耗都比家里的捷豹要高一点点。一阶以后就只用D模式了,现在油耗稳稳的15升左右。

  • 油耗怎么说呢,这个车的油耗14的我见过,8的我也见过,目前我平均油耗8.9,已经行驶3600公里。

  • 悬架舒适性超乎预期,但是有轻微多余晃动(50公里以上过小坡或者二三十公里左右过减速带,比ATS-L晃动次数多,但远优于现款S90)。座椅(普通座椅,不是带打孔的)调节不怎么样,主要是座椅大腿那里的角度时固定不能变的,怎么调都有些别扭。另外后背那几个调节没什么太大的变化,都差不多。座椅的包裹性不够好(比普通车确实好,但是激烈驾驶真心包不住),主要是两侧不能调节。低速隔音ok,上高速风噪也不算小,启动时发动机声音略大。

  • 如果你驾驶过保时捷718,就知道硬和很硬的区别。而这台车拥有718的驾控乐趣同时,还很舒适,至少连续跑300公里下车后,腰部没有不适应的感觉。

  • 悬挂很舒适,不过路感反馈可能会稍微有一点不足,总的来说有这个级别该有的厚重感。

  • 作为现在家里的第三台车,完全没有考虑太多空间,就当两座或三座车来用的。

  • 空间方面肯定不如某些长轴车型,后排只能说够用,长途坐着会比较累,座椅略硬,舒适性一般吧,但是买这个车的人的关注点有几个会放在这个上面?

  • 目前就两个人乘坐,后排应该也够用。储物空间:储物空调比较少……尤其是手套箱,小的可怜。

  • 估计是钱都花在底盘上了的原因,内饰的材料选用比较廉价,设计上还是比较简约的,但有些地方看着又像手工作坊的山寨产品。比如USB接口,那感觉就好比美规车上的侧面转向灯,如果懂的你,有没有?在红内和黑内对比后,我选了黑内,材质的廉价感没有红内那么明显!

  • 内饰真的很普通,不过选了红色内饰,很耐看。手感材质:意呆利设计师用料很足就是做工粗点,车内材质基本是软的,有些地方塑料感略强,其他都好,尤其喜欢头枕上的Logo

  • 内饰非常棒,可能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相对于同级别的宝马(手刹)。c级的内饰也特别棒,但是,这个车的换挡拨片,和头枕的logo,真的可以吊打其他。

  • 这车对日常代步等需求的普通消费者来说绝不是理性的选择,性价比就值一分;但是如果您的需求和我一样或类似,那它确实是个高性价比的选择。

  • 本来就是要买一辆玩的车,之前试驾过了很多,在捷豹FT和718对比选择的时候,试驾到了它,就它了,价格还便宜20万。都是玩具,驾驶乐趣一样都行,两门和四门对我是无所谓的,反正副驾只能坐老婆。

  • 汽车最重要的还是三大件,要是在意大屏等其他的花花配置,推荐选择国产车。全铝车身,炭纤维的传动轴,足以吊打同级。就是担心修起来不太方便,4s太少。发动机会有故障码,4s说,跑一段时间就消除了,但是后来又突然冒出来了,导致不能切换3种驾驶模式,启停功能也不好使了。期待去4s的时候,全部都能解决吧,选择它的原因,始于颜值,忠于内在。标配配置:加一条,这个车开灯转向的时候,往左或右,都会有一个单独的白灯亮起来,给好评。

汽车诞生100多年来,各种汽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试想,如今的汽车与100多年前的汽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一切基本都是归功于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改进。

任何一项技术的诞生都是缘于市场需求,或是出于在某些方面的极致追求。自动启停便是这样一项汽车技术,近几年,随着环保节油理念的盛行,很多车型上都配备了这一功能。但是实际上,这项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由丰田发明,并率先在皇冠车型上进行了实用性测试,只要车辆停稳后1.5秒,发动机就会自动断油熄火,这台皇冠在东京的城市交通中进行了长时间的测试,证明这一技术能带来约10%的节油效果。

此后,大众、菲亚特、雪铁龙等众多品牌都开始涉足这一技术,但是基本都是小规横搭载。直到2006年,在全球重视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欧盟出台了一系列严苛法规去限制汽车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这样发动机启停技术的实际意义就提高了很多,车企也开始大规模运用,2013年,欧盟地区上市的超过半数新车都配备了自动启停技术。

自动启停能够省油是毫无疑问的,正常情况下,自动启停的节油率可以达到5%-15%,排量越大,道路越拥堵,节油效果越明显。但是,很多人担心自动启停会损伤发动机,尤其是在拥堵路段频繁启动;也有的人觉得自动启停不可靠等,因此,想要关闭自动启停,实际上这是完全没必要的。

对于一款装载自动启停功能的车发动机使用次数在40万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启动50次,也能使用21年,能和车辆同寿命,大家可以放心使用此功能,不会影响车辆部件寿命。至于起停电机,车企工程师们为了启停电机能长时间的工作,专门研发出与之配合的电机,当然会考虑好使用次数的问题,大家尽可放心使用。

一般情况下,自动启停系统在钥匙通电的时候即默认自动开启,要关闭只需要按一下按钮就行(注意,灯亮表示关闭)。值得一提的是,自动启停在省油的同时,会令驾乘舒适性降低,起步的速度会比正常状态下慢半拍,起步瞬间多少也会有一些抖动。因此,就要看你如何取舍了。

不过,在以下场景使用时,最好关闭自动启停。避免在坡道上使用自动启停,坡道上松开刹车要是发动机没启动可能造成溜坡,记得关闭。同时,如果空调温度开的过低,熄火时空调本身是不制冷的,但电脑检测到车内温度与设定值相差过大时又会强迫发动机工作,这时候自动启动已经失去作用了。另外,过涉水路面时务必关闭自动启停。如果只是日常市区行走,可以一直开着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产车有启停功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