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铁耳机和动圈耳机的区别动铁一般多少钱一个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文中言论不代表乙迷观点。

看到标题,可能很多烧友不服气:现在高端耳塞不都是动铁或者圈铁吗?那些动不动就上万的定制耳塞里面塞的不全是动铁吗?你动圈拿得出手的好耳塞有多少?

官方售价 6888 元的四单元动铁耳塞:舒尔 SE846

动铁始终标榜的是 " 高解析 ",即声音细节捕捉更清晰,相比靠线圈磁力带动振膜发声的动圈,动铁直接由固定在 " 平衡衔铁 " 上的连接棒,传递驱动力使振膜振动发声,驱动效率更高,从下面的动态图就能明显看出两者区别:

由于动铁单元驱动效率高,对瞬时频点响应能力强,故瞬态表现优秀,声音密度大,加上其体积极小,非常适合放置在微型腔体内作为入耳式耳塞使用,故现在越来越多的入耳采用了动铁单元。

世界上最小的入耳之一,使用单颗定制动铁单元 KG-926 的杰士 X12i

最早的动铁单元是运用在电话听筒中,其后又发展到医疗行业,成为助听器的必备,现今知名的几家动铁厂商,比如音特美、威士顿,听力保护设备都占有其重要的份额,而曾经的动铁老大,如今已被罗技收购的美国 UE(Ultimate Ears)则是从和艺人合作开始,为他们提供采用动铁单元的舞台返听产品,大获成功后才转到民用音乐欣赏。世界第一大助听器厂商瑞士峰力(Phonak)也是不甘寂寞,后来推出了采用丹麦声扬(Sonion)动铁单元的 PFE 入耳系列,试图在民用市场分一杯羹。

峰力 PFE 系列双单元旗舰动铁式耳机 PFE232

从几大厂商的发展可以看出,动铁从一开始就不是拿来欣赏音乐的,而大部分民用的动铁产品都是近些年来才陆续推出的。只有 1991 年的音特美 ER4 系列是例外,当时音特美公司就自信的宣称 ER4 系列是世界上最好的耳机,使用美国娄式(Knowles)经典的 ED-29689 单元,300 美金的天价,成为动铁耳塞的代名词,其中 ER4 系列分为适用于随身听驱动的 ER4P、用于商业唱片监听的

" 小四恒久远,一条永流传 "

动铁为何不适合听音乐?首先得拿动铁的缺点——频响来说明,以小四举例,其频响范围是 20Hz-16KHz。众所周知,人耳听觉范围是 20Hz-20KHz,16KHz 以上的部分都属于极高频,如果 16KHz 以上频段无法响应,乐器音色就会黯淡,小提琴的 " 松香味 "、钢琴的 " 袅袅余音 " 都无法感知。

各种发声体对应的频率范围

这里提到的 " 音色 ",正是对于听感而言决定性的因素。音色是由 1 个基频,和多个倍频叠加而成的,基频决定音准——哆来咪,多个倍频叠加决定音色——是钢琴的哆来咪还是二胡的哆来咪,这个倍频是指基频的整数倍频率,比如 200Hz 的倍频就有 400Hz、600Hz、800Hz... 如果一个钢琴的基音对应频率是 3KHz,那么它的第 4 倍频(泛音列)已经能到 15KHz,因此,对频率覆盖范围大、高频率涉及多的乐器而言,高频、极高频的响应对音色的准确还原至关重要,一旦这些决定泛音列的频段响应不足,乐器的音色就会不自然。

如果泛音缺失,声音就会像失去光泽的钻石一般

相对的,动圈单元普遍优势正是频响足够,大多数 HiFi 级的动圈耳塞频响范围都能超过 20Hz-20KHz,在乐器的表现力上,有更大的余地去还原出小提琴、钢琴等乐器的音色,由于人声的高倍频泛音列也涉及到高频段,故音色上也会更自然,所以动圈的人声往往更有感情,而部分动铁耳塞虽然听着清晰,却有种 " 机械感 ",它们意识到了只做好中频(基频 + 低倍频泛音列)是不够的,所以才想出了 " 堆单元 " 的方法,让不同动铁单元负责不同频段,以增加频响范围。

歌剧里的人声可以到第 5 泛音列,越优秀的歌剧录音,越考验耳机的高频响应能力

除了频响较窄影响高音域的乐器自然度之外,动铁的低频也普遍存在 " 生硬 " 的问题,由于动铁振膜面积小,鼓动空气面积小,且动铁单元基本都为全封闭构造,故低音的量感和下潜深度都不及动圈,市面很多动圈耳塞的单元直径都在 10mm 以上,由此在低频表现上气势更足、残响更丰富,鼓声、贝斯所营造的氛围感更强,这是绝大多数动铁都难以达到的,只有极少数多单元的顶级定制耳塞会有类似的澎湃低音。

天龙 50 周年纪念款 C820,采用直径 11.5mm 的双动圈对置,低音素质颇高

为解决低频难题,有的动铁单元会采用腔体开孔的做法以改善低频响应,比如日本 final audio design 的 heaven 系列动铁,就在腔体上进行了打孔,声扬的定制动铁单元甚至在单元本身也有开孔,并注明不能堵上。

还有一种方法相对简单粗暴,直接用纯动圈单元来负责低音,其他频段用动铁单元,各取所长——如今十分火热的 " 圈铁耳塞 " 就是这么诞生的。然而无论是圈铁耳塞还是多单元动铁耳塞,都需要 " 分频 ",相比动圈,动铁更易出现 " 衔接不对 " 的状况,影响各频段的和谐统一,比如世界上第一款圈铁耳塞 UE 5EB,就出现了 " 全是轰头低音 " 的奇葩听感。因此,如何选择合适分频点、如何合理配置单元等等问题,对很多厂家而言都是十分头疼的事,一旦分频做不好,听感会更糟。

索尼圈铁混合旗舰耳塞 XBA-Z5, 采用 1 动圈 +2 动铁的组合

所以 " 动铁听细节、动圈听音乐 " 的说法某种程度上是成立的,动铁小体积、高灵敏度、高瞬态、高声音密度的优势注定其适用于助听器行业、艺人舞台返听或部分专业监听领域,但由于泛音缺失的问题,使音色不够自然,无论是人声还是器乐,泛音的失真度相比动圈更大,故音乐味减少,要弥补这一缺陷,必须花更多钱选择更为昂贵的高端动铁或圈铁耳塞。如今圈铁技术并不成熟,各家的分频技术也参差不齐,对想要安心听歌、而不是时刻去注意 " 口水声 "、" 擦弦声 " 的普通音乐爱好者而言,挑一副不错的动圈耳塞会是更为保险的选择。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1937年,知名耳机厂商拜亚动力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款动圈式耳机DT-48,为现代耳机开创了先河。直到今天,动圈耳机依然是最常见的耳机种类之一。其他常见的还有:动铁耳机和混合圈铁单元耳机。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动铁、动圈、圈铁混合三种耳机。 动圈、动铁单元简介动圈、动铁单元使我们烧友经常议论的话题之一,但是经常听别人说这个单元好听那个单元好听,不如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动圈、动铁耳机单元在构造上的不同之处,以及他们放声所用的原理。 动圈式耳机是最普通也是最常见的耳机,它的驱动单元是一个小型的动圈扬声器,由处于永磁场中的音圈在信号电流的驱动下产生磁场,驱动与之相连的带磁性的振膜在磁场影响下振动,发出声音。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大家都知道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所以不论动铁单元耳机、动圈单元耳机还是圈铁混合单元耳机,它们以各自的原理进行工作,但是放声的细节上还是有差别的,但主要差别还是制造成本,其次才是单元种类、耳机线材等。文章的最后,再次提醒大家,听感并非所有人一致,只能表明大概方向。如果有准备购买或者有意向的朋友请你们最好先到实体店试听再做决定。祝福各位朋友都能买到自己心仪的耳机产品。注:图文来源于中关村在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铁耳机和动圈耳机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