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产品,合同金额和实际到账金额不一样报关单金额不一样,报关单金额大于合同金额,那我的会计分录如何录,要祥细。

  1、某公司从日本进口“联合收割机”10台,并同时进口部分附件,分装30箱装运进口,发票注明每台单价为CIFSHANGHAIUS$22400,总价为US$224000,附件不另计价。进口货物报关单中以下栏目的正确填报的是(  )。

  A.成交方式:海运

  B.件数:30   

  C.商品名称:联合收割机及附件

  2、下列哪种类型的单位可以作为经营单位进行填报(  )。

  A.对外签订合同但并非执行合同的单位   

  B.非对外签订合同但具体执行合同的单位

  C.委托外贸公司对外签订进口投资设备合同的外商投资企业 

  D.援助、赠送、捐赠的货物,“经营单位”栏填报直接接受货物的单位的中文名称及编码

  3、某合资企业从英国进口一批作为投资的机器设备,该企业委托A进出口公司对外签定进口合同,并代办进口手续,A公司与外商定货后,随即委托B公司具体办理货物运输事宜,同时委托C报关公司负责办理进口报关手续。根据这种情况,请指出下列出现在报关单栏目内的单位,哪些是错误的?

  A、经营单位:A进出口公司

  B、收货单位:某合资企业

  C、经营单位:B公司

  D、收货单位:A进出口公司

  4、下列哪些进口贸易行为在填制报关单时属于一般贸易方式(  )。

  A、进料加工贸易中,对方有价或免费提供的机器设备

  B、货款援助的进出口货物

  C、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供加工内销产品的料件

  D、以一般贸易方式成交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内进口设备物品的一般进口货物

  5、下列叙述正确的为(  )。

  A.件数栏目裸装货物填报为1

  B.毛重栏计量单位为千克,不足1千克的填报为1

  C.0.3%的保险费率,币制是美元填报为502/0.3/1

  D.应计入完税价格的502英镑杂费总价在报关单杂费栏中填报为303/502/3,

  6、以下哪些单证或文件应填入随附单据栏内(  )。

  D.自动进口许可证

  7.下列哪些运输方式在报关单“运输方式”栏中填写“其他运输”(  )。

  8、在填报报关单“总价”项目时,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

  A.“一般贸易”货物应按合同上订明的实际价格填报

  B.总价如非整数,其小数点后保留第4位,第5位及以后略去

  C.无实际成交价格,可以免于填报

  D.某公司进口数码相机1000台,单价为300美元,则总价栏目应该填写“502/”

  233网校编辑推荐

您的客户可能是分次付汇吧,这次没付完的以后再付,当然没问题。
还有的客户也许支付报关单的大部分金额,并要求结案,可能因为是签订合同至履行合同期间汇率变动所造成的,贸易双方协商后愿意收付新商定的金额。但这个要客户说明情况,并盖章
原帖由 七色涟漪 于 17:38 发表
您的客户可能是分次付汇吧,这次没付完的以后再付,当然没问题。
还有的客户也许支付报关单的大部分金额,并要求结案,可能因为是签订合同至履行合同期间汇率变动所造成的,贸易双方协商后愿意收付新商定的金额。但 ...

同意楼上所说的.企业分次付汇也没有不可以的.有时候货到后或者因为质量,损耗等问题,企业与供应商私下协议不再付关单全额而将其结案也是可以操作的.

问:我们公司现在准备和俄罗斯一家公司签货物贸易合同,金额较大,客户要求合同中金额签两种货币(人民币、美元),分多批付款,付款时,由他们自己选择付人民币还是美元。请问:我们出口货物时按一种货币(美元或人民币)一次性发货,收汇时收到的货币与出口报关单上的金额可能不符。这个对退税有影响吗?该合同付款条款是设备在俄罗斯安装调试成功后2年分季度分批付款。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企业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提供收汇资料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0号)第1条规定:出口企业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须在退(免)税申报期截止之日内收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为收取人民币),未在退(免)税申报期截止之日内收汇的出口货物,除该30公告第5条所列不能收汇或不能在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期的截止之日内收汇的出口货物外,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退(免)税申报期截止之日是指出口之日的次年4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一般是于出口之日的次年4月15日前,遇节假日顺延。

您公司出口的货物属于该30公告附件3《出口货物不能收汇的原因及证明材料》中的“因出口合同约定全部收汇最终日期在申报退(免)税截止期限以后的,提供出口合同”,须于退(免)税申报期截止之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出口货物不能收汇申报表》,提供出口合同等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可视同收汇处理,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同金额和实际到账金额不一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