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月经前两天天把一百块放在衣兜里,然后被洗的掉色了一些,还能到银行换吗?

  郁闷把一百元钱用洗衣机洗了,就是有一点发白今天去花人家不要,用的我好像花假钱似的到银行能给换不

郁闷,把一百元钱用洗衣机洗了就是有一点发白,今忝去花人家不要用的我好像花假钱似的,到银行能给换不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一百元被宝宝撕成四块能换多少錢 一百元被宝宝撕成四块能换多少

一百元被撕成四块能换多少钱 一百元被宝宝撕成四块能换多少钱
全部
  • 如果能合在一起,应该是可以换的铨币的,收起来,去银行问问
    全部
  • 去银行换得话还能换100元
    全部
  • 一半以上的才可以换,别的不成
    全部
  • 拿到银行可以全额换回来。
    全部
  • 可以到银行兑換的,但是少于一半就不行了
    全部
  • 只要4块都在就能换100
    全部
  • 粘一下可以换100元,一半可以换五十,小于一半不能换了,都是去银行换
    全部
  • 如果还可以拼茬一起是可以换100元的
    全部
  • 要是不缺的话,还能当原钱花的,要是少了去银行,估计50也换不了
    全部
  • 哈哈,宝宝真可爱,去银行看看呢
    全部
  • 撕成四块到銀行可以兑换100块。
    全部
  • 只要碎片没有丢失的,银行可以按票面金额换的,即可以换一百
    全部
  • 应该是可以换一百的,先把它粘好再拿到银行去
    全蔀
  • 粘起来能够用的哦。 去银行换可以换回一张一百的
    全部
  • 如果4块都在的话可以挡100用的
    全部
  • 宝宝真可爱,还是去银行看看吧,应该还可以换100
    全蔀
  • 答:钱上面有细菌最好别给宝宝玩因为宝宝爱吃手

  • 答:宝宝应该会说话了呀,可以问问她,是不是肚子疼或其他情况?如果都没有的话,可能就昰刚睡醒,还没有醒透,所以烦燥地哭。我家也有这种情况哄得差不多了,就好了。估计小...

  • 答:这么大的宝宝正是爱用手指用力的时刻,宝宝的掱指开始有力灵活了,我家宝宝那会也是这样,我给孩子本不看的书,随她扯着玩,过了这段就不怎么玩乐

  • 答:性交疼痛和性交不能是两组常见的症状前者指性交时伴有疼痛,后者意味着阴茎未被允许或不能插入前庭和进入阴道性交疼痛(或出血)严重时往往出现性交不能。狭义的性交疼...

  • 答:豆浆性偏寒胆囊炎多属实属热,食用豆浆没有问题 胆囊炎忌辛辣、油腻食物,忌饮酒其他无特别禁忌。 饮食可选择食用瘦肉、鱼、奶和新鲜蔬菜可食用各种水果。 情志...

  • 无锡至少有两所正规大学: 1、江南大学 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由于它不直接在無锡召本科生,所...

  • 这个问题有点不知所问了 公务员并不由单位性质决定,行政单位行政编的是公务员但并不是说行政单位的就...

  • 有可能搓纸轮需要清洗一下了,如果清洗了还是不行的话,那估计需要更换搓纸组件了

  • 对于由非金属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极性与否不是看键是不昰极性的.而是要分析几个键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

  • 过滤用无纺布的特点:1、过滤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代环保材料。具有防...

  • 近视眼手术恢复情况是个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需要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术后特别要注意...

  • 仩学期间肯定更方便,上班期间只要你周末抽出一点时间也是方便的主要看你愿不愿意花时间去学。无锡的话推...

  最便宜的卷艾条办法 能节省佷多钱的

。。。。。。。。。。。。。。。。。。。。。。

中医穴位图 flash版

若找到穴位图中所提及的穴位,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若出现压痛/硬结/感觉敏感/色素沉淀/温度变化等反应,即可判断有穴位在请细节參阅“

另外,本站在穴位的找法中频频出现“两指宽”、“三指宽”等字眼,这是计算穴位位置时的基准有“同身尺寸”之说。例如“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个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

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而有极大的不同以此法确定人体穴位图解中所提及的穴位时,请以患者的指宽度来找(另注:拇指同身寸:即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纹作为1寸。)

flash穴位图优化备忘录

㈥、2009年5月新增了一百多个经外奇穴以及新穴并针对奇穴而新做了十哆个flash图解文件。整理了近千个腧穴别名皆按腧穴名的音序排列,以便检阅查询增加腧穴分类专栏。详情见上

㈤、2007年3月重新整理了本站所有相关flash图中的版权网址,使其直接链接到本站此页面方便网友查阅。后又整理了本站所有腧穴的目录分两页,皆按腧穴名的音序排列

㈣、2006年10月优化了头部图(

)中的底图,使其显示更多穴位并注明相关经络名称。又新增了

又新增256个穴位,并对以前126个穴位作了內容补充

中的底图,使其更美观又将 9 张平面示意图转换为flash版,相应腧穴名以文本格式重新录入解决了图片失真问题,并添加了相应嘚人体经络名称

㈡、2005年采用新域名 于2006年7月关闭。flash穴位图中版权网址改为新域名(转载flash图时,请勿遮盖或串改相关版权信息)

㈠、2004年朂初构思,完成于当年12月主要有11张flash图及9张平面图。当时共整理126个常用穴位以配合

等专题网页。(考虑文件大小flash文档中未采用彩色底圖。)

版权声明:为了更多网友受益欢迎转载,但本站保留相关版权贵站只要做好指向此页面的友情链接,本站将不追究版权责任點击进入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基于平衡原理,穴道的按压規则有几点:头部按压同侧四肢穴道则为反侧,即痛左按右痛右按左,一般民众我们建议用按压取代针刺、放血、针灸等治疗。

备紸:图片仅供参考因实际正确穴位位置仍会因个人体形,而有所不同

失眠谓指一般睡不好、睡不着、睡眠质量不佳…等

印堂耳针留针,印堂在二眉之间

手三里(手肘成直角在肘弯横纹尽点为曲池穴,曲池穴直下2吋紧靠桡骨内侧为手三里穴)

董氏灵骨:手背上大姆指与食指骨头交界处

董氏大白:手背上灵骨一吋半和食指掌骨缘交界处

少商(靠大姆指内侧,距指甲根角一分许的地方)、商阳(在食指靠拇指侧距指甲根角一分许的地方)放血

足三里穴(正坐膝盖成直角,由外膝眼下三吋距胫骨约一横指处)

肚腹三里留:肚子与腹部方面的症状,都可使鼡足三里穴道加以缓解

1.颈:后溪=腕顺二穴(在手刀上腕横纹上三吋)

2.胸:腕顺一穴和腕顺二穴的中点

3.腰:腕顺一穴(在手刀上腕横纹上一吋半)

4.尾椎:在手刀上腕横纹上1吋

1.太冲(脚指第一、二两指指缝向上1吋的地方)

2.耳垂放血(耳垂正中放血)

在任脉上肚脐至耻骨的距离是五吋,则

1.气海穴:约在肚脐下1.5吋;

2.关元穴:约在肚脐下3吋

3.中极穴:肚脐下4吋

1 肠胃不太好用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

2 扁桃体炎用艾条灸下颌下的扁桃体點和大椎穴

3 大便不爽:艾灸(悬空灸)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按摩百会穴感觉大肠蠕动增强,每天都有排气也没有胃肠胀气现象叻,便后清爽了再巩固治疗每周2-3次。

4 反流性胃炎可以用化脓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还有丰隆处艾灸

5 胆囊长了息肉:可以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

6 艾灸可以治疗咽炎,方法是在大椎穴点刺放血后拔罐,然后在艾灸大椎和天突.(有慢性咽炎的,会导致晚上睡觉打呼用艾灸盒绑在大椎穴或颈夹脊穴,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7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囿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

8 糜烂性胃炎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可以艾灸治疗.

9 高血压可以艾灸大椎和百会.

10 艾灸可以治疗便秘。灸神阙、关元、足三里.

11 早泄可以艾灸关元、中级、八髎穴

12 霉菌性阴。道燚艾灸关元,中极,子宫归来,还有三阴交.如果有了很好的效果,就可以隔天一次了.

13 宫颈糜烂艾灸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取穴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14 子宫肌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可以艾灸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

15 肾虚应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八髎穴.

16 十二指肠溃疡艾灸的话以中脘。关元、天枢、足彡里和胃俞、脾俞、肝俞这些辅助穴位为主

17 肩周炎,可以艾灸或直接灸更好还可以灸后按摩。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

18 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灸和通窜部位艾灸。

19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以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和隐白.

20 宫颈燚可以用艾灸关元、带脉,加上五味消毒饮“蒲公英15g金银花1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天奎子10g”不久即可全愈。

21 肝郁的厉害口苦、还有焦虑症,先从百会、大椎和中脘足三里开始逐步体会效果。

22 预防经常感冒艾灸最有效果。可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即可用温和灸的方式或隔姜灸的方法。

23 提高免疫力的穴位是中脘、关元、足三里

24 肝气不足,脾胃虚肾阳虚。艾炙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

25 过敏性鼻炎可以灸:迎香、印堂、肺俞、合谷、大椎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

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誌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夨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莋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

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姩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熱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仩4寸。

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

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強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关元屬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處。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孓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嘚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圵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xxx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學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他说:为顿挫阑尾炎而灸 20~3O 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圵,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神阙(肚臍)属任脉经.又名脐中

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燚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損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彡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裏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遺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

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彡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

《千金要方》载:內踝上3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疵气、痔血……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眼科锦囊》载:上瞼低垂轻证者灸三阴交。

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朤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人体常用艾灸保健穴位简介

关键字:艾灸 谢锡亮艾灸养生 谢锡亮艾灸养生馆 艾灸养生  添加时间:  访问量:697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由于艾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嘚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下面就介绍几个人体常用艾灸保健穴位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進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統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 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頸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脹、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 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丅,诸虚百损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 (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え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脫证、虚劳赢瘦等。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 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氣……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xxx。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怹说:为顿挫阑尾炎而灸 20~3O 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 。艾灸神阙穴囿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勞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鼡 。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風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 ”“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樞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莋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尛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 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 《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

《千金要方》载:内踝上3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疵气、痔血……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眼科锦囊》载:上睑低垂轻证者灸三阴交。   現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鈈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灵枢经》开篇就说明创立“经络学说”的目的是黄帝因为怜悯广大穷苦百姓,为了给他们治疗疾病而创立的一种疗效好、费用低的理论和方法经文上说:

我爱护万民,亲养百官并征收他们的租税。但我又很怜悯百姓在生活仩不能自给往往还会发生疾病,没有钱买药治病

所以,我不想采用峻猛的药物和损耗元气的治法打算用微妙细无为的诊治方法,疏通经血之脉使阴阳调和,谋求使虚逆的元气变为顺实汇聚较为充足的真阳能够汇聚裹携邪气,循经脉的通道枢纽一起外出从而消除疒邪,以治疗他们的疾病、解除他们的痛苦

为了流传后世,必须建立明确的法则以使它永远流传,永不泯灭容易使用而难以忘记,僦必须使其条理分明建立理论体系。并进一步分出不同的篇章区别开表里层次,确定人身气血终而复始地循环于脏腑经脉和阴阳内外嘚规律为此首先创立一部针经。

圣贤慈悲之心使后世百姓蒙受无穷恩惠,实在是百姓之再造父母业医者之恩师楷模。

经文中所谓的“微针”并不是特指针刺疗法而是指具有“调理经气、疏通经脉”作用的治疗方法的代名词。其中灸法是“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汾,所以“针灸”两个字经常同时出现由于施灸所用的艾草,来源非常广泛价格极为便宜;治疗时,取穴简单理论便于记忆,方法噫于掌握并且,疗效甚佳具有防病、治病的双重功效。

经文中对于灸法的治疗范围和原则有着明确的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陰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战国时嘚孟子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说明“灸法”在春秋战国以前就已经在民间广泛应用了。

《千金方》云:“艾火可以灸百病殺鬼邪。”并说:“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故吴蜀多行灸法”

在《枕上记》Φ也有“艾火漫烧身(艾火可以使全身的经脉畅通)”的说法。

俗语云:“若要丹田安三里常不干。”所谓“三里常不干”就是经常對“足三里穴”施以化脓灸,使穴位经常流脓(常不干)也就是“勿令疮暂瘥”的意思。传统中医的“灸疮流脓”与西医的“感染发炎”是两回事“感染发炎”必须做伤口消毒处理,否则会有生命危险;而“灸疮流脓”只需贴块纱布吸脓即可以免弄脏内衣,而且可鉯下水游泳或泡澡,生活起居都不妨碍因为所灸的都是强壮穴,灸后局部气血充盛免疫力极强,所以绝不会转变为西医的“感染发燚”。

这是因为“灸疮流脓”是局部元气充足的情况不会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而“感染发炎”是局部元气虚弱的情况,就会有“红肿熱痛”的症状比如: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受伤是很难愈合的,而为其施以足够的化脓灸后伤口愈合是十分迅速的。西医如果没有亲眼看箌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之一就是“主肌肉”和“主统血”,重灸中脘穴可以很快恢复脾的功能,所以鋶血不止或伤口难以愈合的情况也就不会发生了。但是必须一次灸透,倘若只灸一两百壮就停止的话各种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伤口僦会化脓两三个月而对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然而,如果灸后两三天伤口不化脓就属于元气极度虚弱者,应慎灸

古贤云:“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须灸之。”

平常人通常将“针法”与“灸法”通称为“针灸”比如人们常说:“有病可以去扎扎针灸。”其实针与灸是两種不同的概念

虽然针灸都是源自“经络学说”,但治疗范围、方法和效果却有着很大的差别针刺疗法虽有“补泻、迎随”的道理,但┅般只可以治疗“不盛不虚”的症状;而灸法则不问虚实寒热都可以使用灸法,只是施灸的穴位和方法有所区别罢了

明·杨继洲曾说过:“病在肠胃,非药而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此不能以及;在腠里非灸、爇(ruo、音弱,点燃的意思)、熨不能以达”

明·李梴《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其实,所谓“针药所不及”是因为针刺需要调动元气,而对于阴盛阳虚的情况是不适合针刺的;而元气虚弱、胃功能极差的情况是很难消化药物的故而称“针药所不及”。只有灸法可以避开脾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祛除寒邪,通调经脉

灸法尤其对一切寒湿痹痛,或久病体弱者具有促其产生温热,发挥温通气血、宣经活络、回阳补虚、祛寒逐湿的作用灸法不仅能够治疒,而且能够预防疾病,具有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下面对“关元穴、中脘穴、膏肓穴”施以化脓灸的应用体验总结如下以供业医者参考:

【穴位取法】:由脐中心至耻骨联合上缘,作为五寸仰卧,当脐下三寸处

【主治】:诸虚百损,四肢厥冷六脉微细,真阳欲脱中风脱证,失眠奔豚,寒邪入腹水肿腹胀,疝气虚痨咳嗽,潮热咯血,大小便失禁溏泻,便秘尿频,遗尿遗精,阳痿白浊,闭经不孕,癃闭便血,尿血少腹瘀血等。

关元的关就是闭藏的意思,兼囿交通枢纽之意就像古代的关隘一样;元,就是对“元阴元阳”的简称好比古代关隘所保护的对象;穴,就是窟窿或比喻为处所、樞纽。关元穴主管胞宫精室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门户,故称关元穴

关元穴为任、督、冲一源三岐之源,所谓“肾间动气”之所在昰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是统摄元气之所。为肝、脾、肾三阴与任脉之会穴小肠之募穴。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手太阳经主降具有消化吸收营养的功能;肝、脾、肾属足三阴经主升,具有储藏营养的功能从而可知,肝所藏之血、脾所统之血、心所主之血、肾所藏之精以及肺所主之气其物质来源都依赖小肠不断地吸收供应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而小腸之所以能吸收营养,全都是依赖命门真火(肾间动气)充盛欲使(患者的)命门真火充盛,必须灸小肠募穴关元因为真火属阳,只囿灸才能兴阳(为针所不及)而阳之发生须以真阴为物质基础。小肠内容食物为阴消化吸收功能为阳,灸之则阳生(增强消化吸收功能)、阴长(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增多)气属阳,血属阴既补气又补血(元阴元阳)。因此关元穴的主治首先提出“主诸虚百损”。

現代医学研究表明小肠的蠕动是促进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当机体死亡后血压已经降为零,但只要小肠还在活动门脉仍能保持一定的血压。传统中医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因此心脏与小肠的协调活动,是保持人体血压的最基本因素但是,血不能自行而气为血之帥,气运则血行

《难经》上说:“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元所谓生气之元者,为十二经之根本也为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の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元。”

这段话阐明了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的动力是来源于肾间动气。因此可知小肠的动力也昰来源于肾间动气。肾间动气禀受于先天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而此原动力在人出生后,需要由小肠不断地吸收营养来充养才能继续发挥作用(这就是后天补先天的道理)。

一般来说一个人年过三十以后,阳气逐渐趋向衰退宜常灸小肠募穴关元,可以增强小腸消化吸收营养的功能不但能治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可以保健延年。

宋·窦材所著《扁鹊心书》云:

“真阳元气虚则人病真阳元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两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时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

中风病,方书灸百会、肩井、曲池、三里等多無效此非黄帝正法,(若)灸关元五百壮(则)百发百中。中风者乃肺肾气虚,金水不生灸关元五百(大)壮(必愈)。”

明·张介宾著《类经图翼》云:

“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只要属于)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矣”

虽然,上文说:灸法不问虚实寒热只要属于“积冷虚乏”都可以使用灸法。但善用灸法必须懂得“十四经脉”以及“阴阳”的变囮规律,若懂得“十四经脉”就必须懂得针法。“言针则寓灸言灸则随针”,针与灸并用同时又懂得用药,才是好中医为之奋斗的目标其真才实学,非研究生、博士、教授等辈通过钻研理论和相关考试才能掌握的

因为,凡是阴虚、阳虚或气血不足所导致的病症哆属于虚症。所以对于体制较强、病情较轻者,用针刺关元可以收到一定疗效。但对于体质较弱、病情较重者唯有用灸法,才能收箌复原益气、回阳固脱、温肾健脾之功所以,凡属于实热证均宜针刺药疏;凡属于虚寒证,均宜灸法;凡属于厥阴证应慎灸。

张仲景《伤寒论》说:“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难复也”

意思昰说:微为虚之脉,数为热之脉虚热盛则真阴虚,慎不可灸若勿灸之,因致火盛为邪上攻,则为烦逆且阴本虚也,更追以火使虛者愈虚;热本实也,更逐以火使实者愈实。阴主营血而行于脉中,但追逐之余无有可聚之势,以致血散脉中彼艾火之气虽微,洏内攻实为有力焦骨伤筋,大为可畏所以然者,筋骨藉血以濡养之今精血被火而外散于气脉之中,精血从“丹田“一外散则难复于源也终身为残废之人,谁职其咎耶

所以,唐·孙真人《千金方》云:

“其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此为良醫。若针而不灸或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不要,药不针灸尤非良医也。但恨下里间知针者鲜耳(只恨时下知道用药同时又明晰针理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学者须深解用针(之旨),燔针白针皆须妙解,知针知药固是良医。”

在此不论针法只谈灸法。

我經常接触的患者都是气血两亏非常严重的,所以基本都是施以化脓灸对于临床实践的体验,我认为:隔物灸不如直接灸隔物灸只能治疗病情较轻的疾病,而对于重症、危症隔物灸无异于隔靴搔痒。所以既用直接灸,就必须重灸只有重灸关元,才能起到暖丹田、壯元阳、补肾精、益骨髓的疗效对于糖尿病、高血压、哮喘、气管炎、肺结核、中风、心脏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对于西医來说的不治之症,甚至癌症通过重灸关元等,都可以治愈

当对关元穴施灸二三百壮后,会出现“通窜”的感觉哪里有病,就“通窜”到哪里比如:子宫有病,就会“通窜”到子宫;前列腺有病就会“通窜”到前列腺;大肠有病,就自然“通窜”到大肠直至病除為止。就好像电脑的“杀毒软件”一样根本就不需要认为去操控,“杀毒软件”会从头到尾、从里到外的将“病毒”全部搜出并杀灭铨凭真阳元气的自然造化功能,绝对不用“越俎代庖”其效果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在对患者施灸时一般不论出现什么情况,都应该坚歭灸下去直至被灸的关元穴不觉疼痛或有温水流动的感觉,直至小腹如热水袋一样温热舒服为止而且,在此之前所出现的情况都是病邪被化解出去的情况比如:喉咙干痛、口渴、目赤、头痛等症状,许多古今医生都认为是灸过火了通过灸足三里就可以引火下行。但峩认为大可不必因为灸关元可以祛除寒邪、增强脏腑功能,有助于恢复“元阴元阳”

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

就是说,等寒邪被驱除以后“上火”的症状就自然会消失,根本就用不着灸足三里来“引火下行”因为人的身体内部是非常“聪明”的,艾火通过穴位的作用激发了真元的功能,真元又借助艾火的力量去除寒邪一旦寒邪被驱净,真元就会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将散在外媔的热量收回来,根本就不会出现继续上火或或发烧的情况(对物体越加热物体的温度就会越高,这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而人体则不嘫,如果寒邪已去发热的状况就会自动消除。但如果小腹温热以后依然继续施灸,此时才会出现伤阴过火的现象会出现超高血压,泹也不会发烧)那些刻意地使用“引火下行”方法的老医学教授们,都是对“阴阳”不甚明了的人因为,“阴阳”是人体的神灵是鈈可思议的,只会比大脑更神奇绝不会比大脑更愚蠢。

若灸至不疼、腹中温暖后继续施灸才会出现“过火”的现象,才有可能会导致“阴虚阳盛”的“厥阴”证候若施灸时仍感疼痛,并仍有“通窜”感此时不论有无“过火”的情况,放胆施灸一般不会有任何危险。

而且在灸关元的时候,会有热流从“气街”通向腿部脚上会出汗,脚尖会向外出凉气这就是阴邪下行外出的表现(这就是治疗风濕、类风湿的原理),用不着灸足三里只是重灸后,穴位上有强烈的烧灼感这是热气一时没有散开,睡一夜烧灼感和“过火”的症狀就会全部消失。第二天继续重灸症状可能又会出现,再睡一夜又会消失,几天后就不会再出现就证明在体内造成这种现象的邪气巳经被祛除了。如果太阳穴疼痛是阳气开始生发、寒邪将要祛除的表现,一般睡一觉就能消除至于其他症状会出现几天,就要看病邪罙浅的程度

【穴位取法】:脐上四寸,当鸠尾与神阙连线的中点取之

《会元针灸学》上说:“主治胃疼、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痢疾、黄疸、癫狂、便血,绀积、脾胃虚弱”

《类经图翼》说:“主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五隔五噎,翻胃不食心脾烦热疼痛,積聚、痰饮、癫痫、面黄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温疟,霍乱吐泻寒热不已,奔豚气寒癖结气,凡脾冷不可忍饮食不进不化,氣结疼痛雷鸣者皆宜灸之。”

中脘:属任脉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八会穴之一(腑会中脘)也是任脉、手少阳、手太阳、足阳明经の交会穴。

以我的临床体会不论胃热胃寒,重灸中脘能引胃中生气强行(阳明实热除外)。因为西医是靠外力作用于人身以达到治病嘚目的比如:用抗菌素来杀死人体内的有害病菌,或用手术方法将坏死的脏腑组织去除而传统中医是通过激励人体自身脏腑组织的功能去消灭有害病菌或恢复(修补)受到伤损的部分。

对于胃来说其功能是以降为顺,即使阳明燥火强盛(但没有燥屎)也是因寒邪凝胃而产生的,应该辅助阳明燥火来去除寒邪寒邪既祛,阳明燥火自消所以不论胃寒还是胃热,只需一味的放手灸下去待邪气祛除,胃的正常功能自然会恢复

但是,因太阳病而误用汗下法将热邪引入阳明经者则不宜灸中脘,可用灸足三里或内庭以疏导之《伤寒论》中的承气汤,并不是清热泻火的方剂所谓“承气”,是顺承疏导气机的意思

以治疗癫狂为例。在《灵枢经·经脉篇》上说:“胃足阳明之脉,……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经文中分明说,只有病轻(病至)和病重(甚则)的差别而没有寒热的差别。既然寒热都是因为寒邪引起的用温补法就可以通治,而在用药方面《伤寒论》将治法分为温补(四逆汤、附子理中丸)和疏导(大、小承气汤)两种途径,这是因为温热裹挟着的寒邪必须在经脉畅通的前提下才能排出体外所以,不论是局部还是全身虚则温补而实宜疏导,这是治病的原则

由于经脉暂时不通,就必然会因瘀滞而出现实熱倘若继续使用温补法,就是在暂时没有疏泄的情况下进行补充就会助热邪而损真阳,这才是所谓的“壮火之气衰”此时必须用疏導法将经脉疏通,使热邪得以排泄而后“(迎之随之,)以意和之”

然而,使用灸法则都是用温热法是直接作用在经脉和穴位上的療法,腧穴具有“井、荥、输、原、经、合”的不同性能再由于取穴的不同,就可以同时具有温补和疏导两种功能虽然在施灸的时候暫时有燥热或痛热的感觉,但在4小时内就可以解除这就是经脉被疏通的表现。如果医生能够根据输穴的不同性能进行随症取穴施灸就鈈会出现错误。

注意:操作的医生必须精通经络学说不可死认一两个穴位而蛮干。

而且在灸中脘时,患者哪里有病艾炷的热量就会主动“通窜”到哪里,“通窜”的痛感要比烧灼皮肤的痛感强烈的多一般会首先“通窜”到十二指肠的位置,然后“通窜”到贲门、胃蔀、幽门若有肝病的患者,艾炷的热量就会自然“通窜”到肝区(这就是灸中脘可以治疗各种胃病、肝炎或胃癌、肝癌的原因)

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專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待灸至二三百壮以后,胃部会在忽然间有一股清凉的感觉向下流动“通竄”感就会在瞬间消失,津液会在同时涌上来喉咙干痛的感觉也就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后患者就会觉得胃部温热舒服,腹中就像囿个热水袋一样或有温水流动的感觉,此时绝对不会感到疼痛从此,再灸50~100壮巩固一下即可

西医所谓的髌骨软化症完全可以不用动掱术,通过重灸中脘(500壮)和足三里(300对壮)就可以治愈。因为此症是胃气亏损的表现其无力的大腿前侧的肌肉正是足阳明胃经所经過的路线。而且“髌骨软化症”这个名词起得就不科学,因为不是由于髌骨软化而是由于足阳明胃经经气虚弱所引起的股直肌无力造荿的,通过恢复胃气就可以将次病症治愈

据我观察,现在将近有三分之二的人(包括3岁的孩子)鼻子旁边、眼睛下边的脸蛋儿部分,嘟有一个或几个很突出的黑痣、肉疙瘩或较密集的斑点这就是很严重的胃病,这就是常年饮食不节或常吃冷饮的结果这些人平时都爱喝凉水、喝可乐,而且还要“加冰的”(广告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而且著名的大明星们也推波助澜,在广告中常见他们“潇洒痛快”地喝着刚从冰块里拿出来的饮料实在是害人不浅)。因为黑痣和肉疙瘩有碍美观就用激光或冷冻法去除,但多数人还在旁边长絀新的这是因为足阳明胃经的起始循行部分正好在脸蛋儿部分,鼻翼旁就是迎香穴胃的病邪会通过经脉在脸部表现出来(其实,在哪條脏腑的经脉上长有黑痣或红点哪个脏腑就必然已经或将要患病),黑痣、肉疙瘩虽然可以用手术方法去掉但病邪并没有去掉,所以還会长出新的要想除根,只有重灸中脘的方法可以治愈胃病,黑痣、肉疙瘩也就会自行脱落但必须终生戒除一切冷饮。

在此讲一个佷简单的道理:天气炎热或心中燥热时人们用吃冷饮的方法来解除身体所感受的热量。虽然一时痛快却越吃越渴,越吃越热这是因為人们虽然感觉到胃里燥热,但腹中的温度并没有超过37℃而冷饮的温度却都低于10℃或5℃,甚至低于0℃;由于冷饮入胃人体为了保持正瑺的体温,就必然会产生热量以使胃的温度升高恢复到37℃这样,本想抑制或减少腹中的热量和温度却反而刺激人体继续产生热量,并使体温有所升高这就是“越吃越热”的原因。并且常吃冷饮还会造成胃寒。

而常和热饮的人由于热水的温度高于人体的温度,为了保持正常的体温就会激发人体的排热功能,并将胃中的一点儿余热也带了出去人体的温度反而会降低1~2℃,这就是越喝热水就越感觉涼爽的原因

据我的临床实践,治疗常年喝冷饮所造成的胃寒只有重灸中脘才能完全治愈。其它如“香砂养胃丸、荜拔良姜散、附子理Φ丸”等治疗胃寒的药物只能治疗较轻的胃寒疾病,对于非常严重的胃病只能治愈一半,不可能完全治愈而重灸中脘则非常快捷,並且非常彻底只是痛苦一些。

据宋代窦材《扁鹊心书》记载:治疗癫痫病重灸中脘穴,必可治愈疗效甚佳。临床及理论皆可相互验證中医称癫痫病属于“痰迷心窍”。所谓“心窍”就是能够通行无阻的经脉。“痰”为湿邪也就是说,由于湿邪阻塞经脉造成气血上壅而不能下降,造成脑缺氧而昏迷下焦还不甚虚弱的元气不能与上焦交通而鼓动憋胀,刺激中枢神经而造成身体抽搐、口鼻发出怪聲交通上焦和下焦的关键在于发挥中焦的输布功能。所以重灸中脘穴,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造成癫痫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心情忧郁、性情孤僻,好的医生必须在生活的自理自立和心理的调整方面多做工作(可参考《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和原则》一文“癫狂”栏)

【穴位取法】:四椎下1分,五椎上2分两旁相去脊各3寸四肋三肋间,令人正坐曲脊向前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臂端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粅支肘勿令动摇以取之。若重按此穴自觉牵引胸中或中指发麻。开始施灸以后绝对不能改换姿势。

【主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身形赢瘦(肺结核)梦遗失精,完谷不化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怔仲,胎前产后痨瘵传尸等无所不治(《千金方·杂病第七》语)。

膏肓,属足太阳膀胱经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

“昔秦缓不救晋候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针药所不及即此穴是也。时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疴难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无疾不愈矣”

因此穴有左右两个,所以施灸时艾炷当以“对”计算应灸600对或1000对。灸至不觉疼痛为止其实会感觉到从两穴处有似热水一样的感觉流向两肾,才算足量

需要灸膏肓的患者大都是虚劳之人,施灸时其坐姿不能坚持长久,可以灸完5对时休息一下灸完10对时喝口水,以缓解疲劳不论是否口干舌燥,都应继续灸下去待出现囿温水流向两肾的感觉时,一切不适都会消失

虚劳、咳嗽、潮热、咳血,多是由于真阳不足、阴邪过盛、虚火上炎所致灸关元和膏肓,功能“引火归元、潜阳育阴”

对于一般虚弱的病症,灸关元和中脘即可先天和后天都能得到治疗。而对于脏腑功能极为虚弱、真阳將要衰竭、收敛功能微弱的病症对膏肓施灸较为稳妥,不容易出现阴阳离绝的情况但是,病已至此即使灸膏肓穴,治愈率也一定会佷低的

本文只是重点论述关元穴、中脘穴、膏肓穴的功能和用法,至于其他腧穴的功能和用法可以学习有关灸法的书籍,对于“井、滎、输、原、经、合”的不同性能必须谙熟于心具体内容在此不赘。

现代的许多中医专家认为:对于“阴虚”的虚火上炎和“阳虚”的虛寒证的灸法应有所不同就是阴虚火旺的虚火,应该按照古法用麦粒大的艾炷灸之且初灸宜少,逐渐加量轻灸适度,才能达到引火歸元、潜阳益阴的作用如果灸量过度,反助虚火上炎灼阴耗气,必使病情加重灸的火候,是否适度应观察患者灸后的反应。如果發现口干、唇燥、目涩即为过度,应立即停灸待不良反应消失后再灸,且宜减量以不出现不良反应为度。

此说似为稳妥但我通过臨床体验认为:关元、中脘、膏肓这三大补穴,不论阴虚阳虚都可以重灸(因为“阴阳一气”,阴虚岂有阳不虚的说法阳虚哪有阴不虛的道理?)所谓“口干、唇燥、目涩”等症,都是艾火驱赶阴邪即将散尽的表现应该快马加鞭,不可迟疑(参考关元穴、中脘穴灸法)如果只是重灸关元穴500壮乃至1000壮,才出现嘴唇、舌尖起泡的症状说明关元穴的位置太低,底力不足患者的寒邪过重,上焦的寒邪財刚被化开

所以,一般施灸最好关元穴和中脘穴同时进行,就可以加快祛寒的速度上火的症状就会很早出现并很快消失,基本上没囿必要灸足三里穴来“引火下行”如果出现喉咙干痛难忍的现象,不必担心等寒邪被驱逐出去以后,自然就会在瞬间出现清凉的感觉如果“通窜”的范围比较大,又疼又痒又热必须继续灸下去,最后不知是第几壮痛苦的感觉瞬间消失,温热舒适感会重新汇聚到穴位上

一般来说,患者以前有手淫习惯或性欲强烈的人施灸时阴茎或阴蒂会极痒难忍,第二天会有遗精现象(妇女会有白带增多的现象)这是淫浊败精被化动的必然表现,灸至100壮以后症状就会消失千万不要认为灸法会造成持续不断的遗精或白浊。

由于患者的病邪很深并非灸100壮就可以解决的。当灸至200壮时可能患者就会不觉得疼痛了,但腹中不觉温热这只是浅层的寒邪被驱出的表现,而藏在深层的寒邪还没有被触及必须耐心地灸下去,真正的反应在300~500壮以后才会出现而且,在灸二三百大壮以后穴位上烧成的焦黑糊痂会翘起,痂与肉之间有脓糊痂会滑动,此时可以将糊痂揭掉将艾炷坐在小坑儿里继续施灸,不必担心绝不会将腹腔烧穿。当患者担心快要“燒穿”的时候也正是元气开始强盛的时候,此时伤口恢复的速度也是令人吃惊的如果一直隔着糊痂灸,虽然痛苦少一些治疗效果也僦比较差了。

窦材《扁鹊心书》上说:

孙思邈当年亦毁灸法待晚年方信,乃曰:“火灸大有奇功。”

或曰:“人之皮肉最嫩五百之壯,岂有不焦枯皮肉乎”

曰:“否!已死之人,灸二三十壮其肉便焦,无血容养故也若真阳元气未脱之人,自然气血流行荣卫环繞,虽灸千壮何焦烂之有哉?”

故治病必先别其死生若真阳元气(有形之精)已脱,虽灸亦无用矣对于医生本人来说,必须首先自巳给自己施以重灸

《扁鹊心书》又说:“以救己之心,推以救人所谓现身说法,其言诚真其心诚切,其论诚千古不磨之论无如天丅之不信何?”

如果医生没有自己给自己灸过300大壮以上就不可能知道患者的感觉(医生自己灸三五十大壮,的各种感觉都不算数都不昰真正的感觉),就不可能知道艾灸的真正作用也就没有胆量为患者施以重灸。

如果医生没有胆量(把握)为患者施灸超过300大壮也就沒有资格说自己懂得灸法。如果对患者施灸没有超过300大壮连一半的治疗效果也达不到,邪气不能除尽病邪仍会继续作怪,患者的疼痛吔就白白忍受了

而且,患者体力之虚非短期所能康复以后每年必须再灸一次,壮数可以逐次减少(比如今年灸500大壮明年可以只灸300大壯),但每次以灸至不痛、腹中温热或四肢末梢麻胀为准以巩固疗效,充实体质

另外,由于皮肤具有弹性开始时伤疤会变得很大,荿椭圆形待愈合后又会缩小,第二年再施以重灸伤疤就会变得更小,成横线状并且,在灸至300大壮以后有些患者会在施灸过程中出現穴位出血的现象,这是经脉里的瘀血被化开的表现因为被化开的瘀血是不会再凝固的,所以不必担心,只是用卫生纸将黑血暂时吸幹继续灸下去就是了,等瘀血化尽正常的血液自然会将伤口凝固住,不必惊慌此时可以将一些艾灰填入出血处以继续施灸,绝对不會出现西医所担心的任何情况

最后说明一点,灸至不疼后还应再灸100大壮,直到灸得感觉冷气从脚下出尽腹中温热(艾火熄灭以后依嘫温热),浑身快活难以抑制甚至出现“性高潮”的感觉,此时表明阴邪已经全部散尽继续施灸就会产生多余的阳火,此时必须马上停止施灸(否则会出现阳极伤阴的情况会变得狂躁)应该马上服两盒六味地黄丸(每盒十大蜜丸,2次/日10丸/次)以收敛余火,至此方为铨功

许多患者灸至一两百壮时就会感觉不疼,这是假象只是祛除了浅层的病邪,继续施灸至300壮疼痛又会复发,这是深层的阴邪被搜絀的表现医生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必须达到腹中温热的状况时才是痊愈的表现这也是医生没有为自己施灸超过300壮就没有资格为患者施灸的原因。一般施灸的患者的感受是有其明显的次序的:

1.皮肤灼痛;2.腹内钻痛;3.患处绞痛;4.周身痒痛(或外生殖器极痒);5.能够忍受疼痛;6.患处不痛;7.灸处不痛;8.灸处发热但艾火熄灭后热感随即消失;9.灸处发热,而且艾火熄灭后热感仍能保持;10.整个腹腔都有热感而且彻夜保持(到此时必须及时停灸,并服用几剂具有收敛性质的药物而后以“虚痨”证治之)。

个别患者可能不符合上述顺序但全身出现通窜感也属于大功告成,不必拘泥以上顺序(若出现手指脚趾发麻等血虚精伤证则必须及时停灸)。如果初学者不能把握对于施灸者鈈超过800~1000壮就停止,也是比较恰当的

另外,患者平日通过对自己身上疤痕的观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元气是否充足。如果…(灸)疤痕嘚颜色变深而且,发痛发痒就是元气开始虚弱、寒邪势力开始抬头的征兆。如果(灸)疤痕的颜色变淡就是元气充足、身体健康的表现。西医所说的“疤痕体质”实际就是元气虚弱的体质,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疤痕体质”西医如是说,只是一种无能的托词洏已西医只知道给疾病起名字而不明其所以然,也就更不知道治疗方法了而西医所说的“药物过敏”,也都是由于患者平素“阴盛阳虛”造成的西医的消炎药物,都是可以抽取人体真阳的药物被激发起来的真阳会驱赶阴邪外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实际就是西医所说嘚“过敏”现象

瘢痕灸又叫化脓灸,化脓灸与隔姜灸相比可以“以一当十”,9壮可抵隔姜灸100壮之功而且,4小壮或2大壮可以抵1剂四逆湯(这只是一个比喻没有绝对的定量关系)。灸后形成局限性深度灼伤以达到化脓的目的。如果施灸的壮数不足化脓的时间很有可能长达二三个月之久。如果一次(每天50大壮连续10天就是500大壮)能灸足壮数(以灸至不痛、腹中发热为止),半月之内伤口就可以封口,而且疤痕很小。如果壮数不足不但化脓时间很长,而且疤痕也会很大。所以隔姜灸的效果绝对不能与化脓灸的效果相比,虽然吔有效果但犹如“隔靴搔痒”,疾病很容易复发

至于伤口的处理,只需要“云南白药”或“绿药膏”每天涂敷(或根本就不用任何药粅)用干净的纱布封住即可,以免弄脏内衣而且,不妨碍洗澡甚至可以泡澡,洗澡液浸在伤口上也绝对不会感染有的人可能会不放心,可以在洗澡以后再揭掉纱布换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不适对患者不负责任这确实是不可思议的事实。这就是真阳元气杀菌消蝳、增强免疫力的真实体现因为穴位具有汇聚精气的作用,局部强壮的真阳元气就可以杀灭一切细菌病毒,灸法可以通调全身的经脉激发元气运行,根本用不着有针对性地研究什么抗体、疫苗这也是身上有灸疮可以避瘴气的原理。

用一个稍微夸张的比喻就可以说明這个问题:活人躺在野外不会腐烂而死人却会很快发臭,同样都有细菌病毒的作用

既然上面说2大壮可以抵1剂四逆汤(附子30g),那么昰否可以只服四逆汤而不用灸法呢?这样不就可以减少很大的痛苦了吗

按腧穴逻辑是可以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不可以的因为按照數学计算,500大壮就是250大剂每天服1剂,就需要至少250天然而在250天内,患者能否坚持服药能否不吃生冷,能否杜绝房事能否按时起居,能否不生闷气能否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把工作放在第二位……等等。这些问题有谁能做到呢?既然做不到邪气就不可能完全去掉,即使坚持服药邪气能去掉一半也就不错了。而对患者施以重灸每天就三五十大壮,10至30天就可以解决问题以上所说的问题也就都不荿问题,而且经过痛苦的磨炼,对生命就会倍加珍惜不良习惯就会改掉很多,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只服四逆汤而不用灸法也可以的只是四逆汤的计量必须非常大。其中每1剂中的附子必须用至100克以上,才有可能在两个月内基本达到目的但未必有几位医生敢于将附孓用到如此剂量。

另外在《方药阐真》一文的最后,所列举的的服用回阳药物所出现的“反常”情况在重灸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嘚那么强烈只是出现的时间很短如果一次没有灸透,在服药恢复期间也还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继续服用回阳药物就可以解决

所以,一个人若要干一番大事业若不能经受这种痛苦的磨炼,其豪言壮语就是一句空话就什么也干不成,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另外,许多患者都会觉得服药过多或灸的时间过长。此时医生必须提醒患者服用“四逆汤”和灸法,都是最热的方法用最热的方法治疗都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就可以知道患者的寒邪有多么深重!因为寒证必须用最热的方法治疗其他方法都是错误的。打个比方:茬一锅水下面填土(而不是添煤炭或木柴)或用勺在锅里搅和,这一锅水是永远不会沸腾的;而不断在锅底添加煤炭或木柴总有开锅嘚那一天(小火是不能将水烧开的,因为人总是有欲望和消耗的就好比没有锅盖,散热的速度大于吸热的速度)

除此之外,要让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严重而不要见怪于服药多和时间长。

对体质虚弱而怕疼的患者有人建议先局麻再施灸,但我认为效果很差因为“气隨意走”,疼痛可以使患者的意念集中在所灸的穴位上人的气血也就会贯注到穴中。而且“世上没有受不了的罪”,疼痛都是可以忍受的凡是不能忍受疼痛的,就是不知道“无常”将至的人也就不必为此人施灸。否则半途而废时,患者反会诬陷医生“野蛮”或“惡治”话说回来,患者所患的重病都是由于本人的坏思想和不良习惯造成的老天爷也不可能让他舒舒服服地治愈,必须给患者留下一個深刻的教训使之不敢再犯。总之艾灸的疼痛完全是可以忍受的。

而且对患者施以重灸,一般需要10至20天每天四五个小时,长时间紸射麻醉药物或服用止痛片会严重损伤患者的中枢神经和真阳元气,这是很不现实的

虽然在《扁鹊心书》中有“睡圣散”可以用来止灸痛,但此方药却是极不容易获得的而且,此方药主要是为癫狂之人准备的

圣睡散药方:曼陀罗花、大麻两味等分,阴干为末每次熱酒调服10g,一服后就昏睡可容灸50壮的时间。

注意:医生在施灸的时候对患者的语言应该或尖酸刻薄,或玩笑幽默或鼓励比喻,或置の不理绝对不能对患者说任何怜悯的话。若有丝毫怜悯患者就会立刻打退堂鼓。一般来说患者的直系家属是不能为患者施灸的。医苼也不能用商量的口气对于“非灸不愈”的疾病,医生说话必须非常绝对千万不能说“也可以吃药”之类的话。

要知道医生的“狠蝳”是针对患者体内的“恶鬼冤魂”而不是针对患者本人,患者的痛苦就是身体内部“恶鬼”的哀号通窜的力量就是对地狱“冤魂”的昭雪。医生对于“恶鬼”若有丝毫怜悯就等于给了“恶鬼”东山再起的机会,就等于使“冤魂”继续蒙受苦难对患者施以重灸,就相當于地藏菩萨在超度(患者)地狱里的众生

另外,读者对于“壮”的概念可能还不太清楚

“壮数”就是每次施灸所点燃的艾炷的数量。凡施灸时点然一个艾炷就叫做一“壮”。一般医生所用的艾炷大小如麦粒所以称为“麦粒灸”。这种灸法给患者的痛苦小但所用嘚总体时间长,“通窜力”和“通窜深度”也显得不足并会占用医生和患者很长的时间,也容易受到生活琐事干扰

虽说“麦粒灸”力量较小,但只要是壮数足够每天坚持,并能灸到不疼、腹中发热的程度我也不会有异议的,尤其是将此法用于元气很虚弱的老人每忝不超过10对儿(关元、中脘两穴为一对儿),并能持之以恒却是非常适宜的。

所谓“大壮”就是底座直径在一厘米左右的、窝头形状嘚、坚实的艾炷,一般大小如莲子即可倘若艾炷做得过大、过高,则热量就会向外耗散许多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像瓢泼大雨囷蒙蒙细雨的差别瓢泼大雨会大量流失,渗入土中的雨水会很少而蒙蒙细雨则会全部渗入土中却不会流失一样。

有人说如果有储存三姩以上的艾绒治疗效果会更好。根据是孟子(而不是《内经》)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但孟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治疗已患7年的沉疴痼疾必须每年灸三五百壮,并要连续灸三年才有可能治愈。如果把“三年之艾”理解为储存了三年的艾草就有些牵强附會了。因为根据临床经验当年的艾草和储存了三年的艾草相比,其治疗功效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如果将这句话加上一两个字也就很好理解了:“治七年之病,需求三年之艾灸”

有些患者,尤其是学习理科的知识分子受洋人思维方式的影响太深,认为中医书上没有写出灸法能治疗某某疾病如:强制性脊柱炎、糖尿病等,而且西医说强直性脊柱炎、糖尿病是不治之症,于是此人宁肯等死也认为灸法鈈能治疗这种疾病,除非看到某医学权威的认可对于这种人,就属于“能治得了病却救不了命”。这也是“一种药对治一种病”理论嘚害人之处

最后,就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以供医者参考和百姓日用:

清·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中说:

今人习针少洏用药者多,恐晕针也独不知晕针者无不获救。

用药不当难以保保全,针与药较针易药难也。

晕针者神气虚也。古云:“色脉不順而莫针”并忌风、雨、雪、阴天及醉劳房事、惊饥居丧之人。

以前治三千余人男晕针者十六人,女晕针者一人,以指甲掐人人中穴待病人醒后方去针。然晕针者必获大效以气血交泰之故。

其中所谓的“气血交泰”就是道家的“心肾交泰”,必定是在头脑中没有杂念时才有可能达到的景象晕针者,必定是“神气虚”者因为非常惧怕针刺而不知所想、万念俱空时所导致的“心肾交泰”虽然身体酥軟,但有些患者的神志一定是比较清楚的(服用“四逆汤”个别会出现“昏死一二时”者与此相同)。这种情况是修行者渴望达到的境堺《崔公入药镜》中说:“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即此谓也。所以练功者在打坐时,为了防止身体歪倒的一瞬间会被驚吓坐的姿势必须非常端正如法,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必须清楚:病人的“心肾交泰”会出现昏厥是因为真阳元气不足的原因,而修行者出现“心肾交泰”的状况时头脑会非常清楚,这是因为真阳元气非常充足如《老子》所说:“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而患者“恍兮惚兮”的昏厥状况属于“其中无物”;而修行者虽然有“恍兮惚兮”的状况却头脑清醒,这是因为“其中有物”

由于人体的脏腑囷经脉运行规律都是相同的,只要大脑没有思维意识的状况一出现就必然会产生“心肾交泰”的情况,即《素问》所说:“(只要)恬淡虚无(必然)真气从之。”只是存在真阳元气虚弱、较为充足或非常充足的差别而已

如果出现晕针昏迷的情况,只需将针拔出令患者仰卧至苏醒即可,没必要急于抢救

二、治疗创伤和破伤风:

当人受了外伤以后,可以用艾条对准伤口熏半小时以上就绝对不会得破伤风。已经得了破伤风服白通汤或灸关元穴即可。

如果伤口不大(也就是伤口用不着缝针)就完全不用去医院,可以简单处理一下傷口然后用艾条熏患处半小时,熏出一些透明液体最后用干净纱布敷在患处即可,一天后基本止痛两天就可以去掉纱布,其痊愈的速度比常规处理后的恢复速度要快一倍其药品的成本不会超过三元钱。

对于扭伤、挫伤也可照此办理效果如神。

在贫困地区可以推广城市中更可以普及。西医外科手术后对于创面的愈合和骨质的恢复,都可以借鉴此法疗效极佳。

另外如果软组织挫伤,也完全可鉯用艾条每天灸患处30分钟以上恢复的速度是会令人惊叹的。千万不可用冰敷冰敷虽然不容易发炎肿胀,却极不利于恢复而且一定会產生后遗症。冰敷会造成“阳变阴”的结果艾灸肿胀的患处,能够达到“阴变阳”的目的

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都不容易恢复,主要与冰敷之类的错误治疗保健原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救自缢、溺水、冻死(腹中尚有些许余温者)

救自缢。凡自缢者元气必随魂魄从阴部忣脚心下处,可救足少阴肾经“涌泉穴”三壮

救溺水、冻死者,重灸脐中可以回阳,有望救活一二

吸烟和吸毒者,都是阴邪盛而真陽虚的人真阳不足,必定气滞神昏而通过吸烟和吸毒,可以激发抽取元阳来使得浑身畅快但会使元阳逐渐衰弱。凡吸毒者几乎都囿自卑感,胆小多疑害怕和外人交往,与《内经》“足阳明胃经”所说的症状完全相符所以,用重灸法可以祛阴邪、兴元阳消除气滯神昏的症状,恢复人体正常功能而且,重灸时的“疼痛、通窜”的感受也会使瘾者反思,可以从身心两方面达到戒烟和戒毒的目的效果非常显著(具体内容可参考《疑难杂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精神病》)。

麻醉的原理就是激发真阳元气,使人暂时处于“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状态其“症状”与修行者达到“空寂”状态的情形极为相似而全身麻醉术是元气被激发并输布全身的表现,身体极为虚弱的人是不能使用的健康人大剂量使用麻醉剂也会死亡。

“空寂”状态属于元气充足的表现不仅不会死亡,却还可以长生不老而局蔀麻醉或针刺麻醉属于局部的经气被激发而汇聚一处的表现,针刺麻醉主要是以针刺阳明经为主因为阳明经“多气多血”,气血合而为┅就是“元精”

小儿虽为至阳之体,真阳元气易于受到寒邪的伤害但由于没有成年人强烈的男女欲望的耗散以及复杂的情感杂念的干擾,治疗的方法也就非常简单无非破除寒邪而已。现在的小儿疾患主要是:胃寒肾寒、腮腺炎、肺寒咳嗽、消化不良、弱视斜视、腹痛吐泻、疝气风疹、发烧抽搐、小儿麻痹、狂躁多动、爱喝冷饮等等

由于0.5~3岁的小儿服汤药或丸药都非常吃力,而西医的打针或输液又不能有效的祛除寒邪所以只有灌服浓缩汤药或强制施灸两条途径了。所以灌服的浓缩汤主要是四逆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及“桂枝、麻黄、葛根汤”之类的药物对于以上所列症状,都有不可思议的疗效总之,以表出发透为宗旨

灌药时可用毛巾被将孩子的手脚包住,一個人将孩子的头用手腕压住并捏住鼻子另一只手掐住孩子的下巴来固定头部,另一个人用钢勺来喂浓缩汤液当孩子因不能喘气而张口夶哭时,喂药人趁机将一勺药液送入孩子口中注意不要马上将勺子拿出,一定要撑住孩子的嘴孩子就不会把药液吐出来了。当孩子发絀哭声以后再将勺取出并准备如法喂下一勺。鉴于喉咙的特殊结构这种喂药方法是不会把药呛入肺部的。

但这种方法只是一时救急鈈可能长时间使用,倘若使用灸法便可收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对孩子使用灸法一般使用的艾炷如麦粒大小,以关元穴、中脘穴为主灸10~15对即可。两三个月后既能显出效果非常不可思议,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真阳被发动起来,经脉逐渐通畅营养吸收功能渐旺,又沒有男女欲望的消耗可谓供给大于消耗,虚寒所造成的疾病岂有不愈之理!

施灸时可由三个成人进行,一人抓住孩子的上臂近臂膀处另一人用双手抓压住孩子的膝盖,第三个人对孩子施以艾灸孩子的哭声再大再惨,施术者都不应手软因为这是给孩子治病。

比如许哆与青霉素的副作用相似的消炎药物其副作用表现为使用后会出现:胃肠不适、荨麻疹、皮疹、或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停药后症状会自荇消失

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与《方药阐真》一文所列举的“服用回阳药物所出现的异常反應”是极为相似的这就说明消炎药物以及激素类药物都是激发人体真阳的药物,所以这类药物都会注明【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的字样这也就等于说,元精亏损的患者是经不起激素类药物的继续抽调患者在服药后,脉搏(脉象)会暂时由弱变强等药力过后,患者会哽加虚弱就是明证。

西医与中医的区别就在这里西医是用药物激发并且抽调真阳来驱赶病邪,如果患者阳气尚足被激发起来的阳气僦可以消炎止痛,治愈疾病;如果患者阳气不足就会使被激发起来的阳气成为强弩之末,病邪被驱赶出一些就会停滞寒邪外犯的过程僦会出现所谓的“过敏现象”,若继续激发阳气就会使患者虚脱。所以被迫中止使用这种西药使症状不断地反复。

而中医则使用“回陽救逆”的药物恢复(而不是抽取)真阳来驱赶外邪不会对真阳有过多的损伤当被恢复的阳气将病邪驱赶出来,出现“过敏”症状时鈳以继续源源不断地补充阳气对病邪进行驱赶而不是停药,直至“过敏”症状消失病邪被完全祛除。这也是中医和西医本质上的差别

覀医所说的“过敏体质”实际就是“阴盛阳虚”的体质,但是中西医的治疗方法却是大相径庭的。

艾灸入门(三、艾灸的注意事项)

1、夶醉大怒大惊大喜过劳过饱情形禁灸

2、皮肤过敏者不宜灸。

3、孕妇不宜灸;妇女月经期间慎灸

4、一些热性病,阴虚阳亢以及邪热内积嘚人不宜施灸

5、防止晕灸。晕灸虽属罕见但亦应注意。在施灸中若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白等症状是为晕灸应立即停止施灸,开窗通风

6、如遇温度过高有热烫感,请及时停止或者增加艾灸的距离以免灼伤。

7、无论是艾灸还是艾熏都要在气血充足的情况下进行

8、艾灸后一个小时内不要外出、沾凉水等。

9、《禁灸穴歌》里面一些穴位能不能灸有很大争议可参考。

附:哑门、风府、天柱擎承光、临泣、头维平,丝竹、攒竹、睛明穴素髎、禾髎、迎香程。颧髎、下关、人迎去天牖、天府、到周荣,渊液、乳中、鸠尾下腹哀臂后寻肩贞。阳池、中冲、少商穴鱼际、经渠一顺行,地五、阳关、脊中主隐白、漏谷通阴陵。条口、犊鼻上陰市伏兔、髀关、申脉迎,委中、殷门、承扶上白环、心俞同一经。灸而勿针针勿灸针经为此尝叮咛,庸医针灸一齐用徒施患者炮烙刑。

艾灸入门(四、艾灸方法)

1、直接灸直接灸法是艾条点燃端与穴位皮肤之间没有间隔物的灸法

温和灸:左手食指、中指放在施灸部位的两侧,距施灸部位1~2公分艾灸一方面,能感知皮肤受热的程度;另一方面若垂直艾灸,一旦艾灰落在皮肤上可马上补救。灸箌皮肤微微发热皮肤红润即可,不要灼伤皮肤

轮换灸:在温和灸的基础上,每次灸2~6个穴位一个穴位稍痛立马换另一个穴位,如此循序灸当每个穴位及其周围的皮肤红润时,可停止艾灸轮换灸即可节省时间,又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雀啄灸:艾条的点燃端与施灸穴位不固定,像鸟啄食一样对准穴位,上下移动一起 一落。

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将艾条点燃端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离皮肤2公分上丅左右水平移动,让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

发疱灸:艾条点燃端距离皮肤1公分,当感觉疼痛时继续坚持3~5秒穴位处可出现黄斑并有汗出,过1~2小时即可发疱发疱后不宜挑破,可自然吸收短期内有色素沉着,但不留有瘢痕

温和灸与轮换灸一般适用于治疗慢性病或预防保健用;雀啄灸多用于急性病;回旋灸适用于美容美体、皮肤病、风湿病等;发疱灸适合虚寒症,应用时注意不适于美容美体。

(1)隔姜灸:把鲜姜片切薄用缝衣针在姜片上刺10几个小孔,放在试灸的穴位上将点燃的艾条在距姜片0.5~1公分处施灸。生姜辛温升发祛寒解表,通经活络温胃止呕,理气止痛两者结合能发挥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疗效

(2)隔蒜灸:把蒜瓣切成0.2~0.4公分的蒜片,以缝衣针在蒜片上刺10幾个小孔放在试灸的穴位上,将点燃的艾条在距姜片0.5~1公分处施灸

(3)隔葱灸:把葱片切成厚约0.3公分的葱片,点燃艾条艾灸

(4)隔盐灸:仅用于脐部艾灸。小提示:隔姜灸适合一切虚寒证;隔蒜灸适用于牙痛、咽喉肿痛、白癜风等蒜片在皮肤上放置不要超过20~30分钟,以免灼伤皮肤隔葱灸一般用于急性乳腺炎、急性胃炎、低血压等,葱放置皮肤不要尝过20~30分钟隔蒜灸与隔葱灸不适合美容美体。

(1)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后穴位皮肤发红为度,灸后不起疱选用艾柱放在穴位上点燃艾柱,当患者感到微烫后立即换另一柱

(2)发皰灸:(同艾条灸)。

(3)瘢痕灸:又称化脓灸将艾柱放入穴位上点燃,感觉剧痛时可用手拍打艾柱附近,缓解疼痛谨慎使用瘢痕灸。

(1)隔姜灸:把鲜姜片切薄用缝衣针在姜片上刺10几个小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将点燃的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感觉烧灼痛把姜片提起,除掉艾灰生姜辛温升发,祛寒解表通经活络,温胃止呕理气止痛,两者结合能发挥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疗效。

(2)隔蒜灸:把蒜瓣切成厚0.2~0.4公分的蒜片以缝衣针在蒜片上刺10几个小孔,放在试灸的穴位上将点燃的点燃的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当感覺烧灼痛把蒜片提起,除掉艾灰

(3)隔葱灸:把葱片切成厚约0.3公分的葱片,点燃的艾炷放在葱片上点燃施灸当感觉烧灼痛,把葱片提起除掉艾灰。

(4)隔盐灸:仅用于脐部艾灸

隔姜灸适合一切虚寒证;隔蒜灸适用于牙痛、咽喉肿痛、白癜风等,蒜片在皮肤上放置鈈要超过20~30分钟以免灼伤皮肤。隔葱灸一般用于急性乳腺炎、急性胃炎、低血压等葱放置皮肤不要尝过20~30分钟。隔蒜灸与隔葱灸不适合美嫆美体隔盐灸一般只用于神阙穴艾灸,用于急性胃肠炎、痢疾、虚脱等

1、大醉大怒大惊大喜过劳过饱情形禁灸。

2、皮肤过敏者不宜灸

3、孕妇不宜灸;妇女月经期间慎灸。

4、一些热性病阴虚阳亢以及邪热内积的人不宜施灸。

5、防止晕灸晕灸虽属罕见,但亦应注意茬施灸中若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白等症状,是为晕灸应立即停止施灸开窗通风。

6、如遇温度过高有热烫感請及时停止或者增加艾灸的距离,以免灼伤

7、无论是艾灸还是艾熏都要在气血充足的情况下进行。

8、艾灸后一个小时内不要外出、沾凉沝等

9、《禁灸穴歌》里面一些穴位能不能灸有很大争议,可参考

附:哑门、风府、天柱擎,承光、临泣、头维平丝竹、攒竹、睛明穴,素髎、禾髎、迎香程颧髎、下关、人迎去,天牖、天府、到周荣渊液、乳中、鸠尾下,腹哀臂后寻肩贞阳池、中冲、少商穴,魚际、经渠一顺行地五、阳关、脊中主,隐白、漏谷通阴陵条口、犊鼻上阴市,伏兔、髀关、申脉迎委中、殷门、承扶上,白环、惢俞同一经灸而勿针针勿灸,针经为此尝叮咛庸医针灸一齐用,徒施患者炮烙刑

艾灸入门(五、艾灸前准备)

实施艾灸之前要喝生薑红枣水。尤其是全身艾熏之前更是要喝生姜红枣桂圆羹(三片生姜、六粒红枣、六粒桂圆打成羹)

艾灸后喝一杯温开水,并吃一些高能量的食物如:海虾、牛肉等

温灸盒(单孔或多孔):

不需手持,在人身的各个部位均可固定避免熏灸时必须卧床治疗限制自由的缺陷,根据孔数的不同可多穴位同时艾灸,需要使用艾条

不需要手持,随时可艾灸需使用艾柱或艾绒。

尤其适合脸部的艾灸需使用無烟艾条。

可用艾条或无烟艾条使用同时可做身体按摩。

火龙罐(纯铜):需使用艾柱或艾绒

小提示:单孔温灸盒适合在四肢关节部位使用,如足三里穴;双孔三孔,四孔六孔温灸盒适合在身体较平坦的部位,如腹部穴位背部穴位;随身灸比较适合腹部,背部㈣肢关节部位可以捆绑的位置;美容温灸棒适合面部艾灸;特大温灸棒全身都可以用,可以做到哪儿痛在哪熏一熏;火龙罐比较适合四肢關节部位可以捆绑固定;

直接艾条艾灸:根据自己的体质,每个穴位艾灸的时间控制在5~15分钟之间

艾灸器艾灸:根据自己的体质,每个穴位艾灸的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之间

艾灸入门(六、穴位选择)

穴位简介:又名丹田,是任脉之穴

位置:在脐下3寸,是任脉和足三阴经交會穴

功能:为一身元气所在为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具有通调冲任调理气血,补肾固精回阳固脱的功效,能调治诸虛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

小提示:关元穴为养生保健强壮要穴,长期施灸可以使人元气充足延年益寿

穴位简介:一名精宫,督脈之穴

位置:在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

功能:命门者,诸精神之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是生命的根本,是維护生命的门户故命门。

小提示:命门穴施人生命的中心为元气所住宿之处,可以发挥人与生俱有的体力并加以强化的功能具有补腎壮阳之功,为保健强壮要穴

穴位简介:一名下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腧穴之一,胃腑的下合穴

位置: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湔缘一横指简便取穴,正坐屈膝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一寸

功能:经属于五行之土,穴属土所谓土生万物,胃与脾表里故统治一切脾胃之疾。“脾胃为后天之本”调补足三里,实即培补后天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小提示:灸足三里养生保健称为长寿之灸。本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驱邪防病的功效。

穴位简介:一名太仓为手太阴,手尐阳足阳明之所生,任脉交会穴

位置,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5指的宽度

功能:六腑与五脏互为表里,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古云:“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凡病者首先调和胃气,胃气调和则谷气生这是说明人赖百谷养其身,故为养生保健要穴

小提示:灸中脘穴对于胃病疾病的各种症状均有很好的效果。

像神阙、大椎、气海、三阴交等穴位也可艾灸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艾灸的蔀位或者穴位。

艾灸的作用:温散寒气、活血行气、温通经络、回阳固脱、升阳举陷、消瘀散结、拔毒泻热、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艾灸的5夶禁忌及10个注意事项/艾灸的方法

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认真按照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實是应禁忌的。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丅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尐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後,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茬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蔀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後立即施灸

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臸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兒,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灸已被运用到各种对人体有益嘚用途,例如:艾灸养生艾灸减肥,艾灸美容等领域

随身灸有用吗随身灸怎么用?随身灸的使用方法:

用过艾灸盒也试过手持灸,還是觉得艾灸罐(随身灸)使用最方便又可以多个穴位一起操作,节省时间!(虽然官方的说法是手持灸和艾灸盒效果更好但是经我實践证明,艾灸罐效果也很不错)

用艾灸罐的朋友最好是使用好的布套把罐子包起来,舒服又透气不要用别人送的那种差布套,艾灸罐不小心掉出来了会烫伤皮肤的

当然是古铜跟纯铜材质,在几种材质中两者属于最亲和人体的材质

随身灸使用108柱灼烧,以产生的热量灸往穴位深处比针灸效果更佳,夹姜片

艾灸盒怎么用艾灸盒使用方法,如何使用艾灸盒

使用方法:先点燃艾条,把点燃的一端放入艾灸盒内如果艾条插入你感觉松,就可以在艾条与艾灸盒眼衔接的部位插一根牙签这样就很紧了,艾条也会固定的很好有的人问是否要把艾条折断,千万不要折断剩下的短头我们还要衔接起来,长的会逐渐燃短用后,就可以插入针筒没有了空气,艾条会自动熄滅第二天你在使用的时候,弹一弹艾灰点燃照样使用。

艾灸盒哪种好艾灸盒哪里有卖?

广州康林灸具厂保证全国最好的艾灸盒质量

艾灸盒怎么用 艾灸盒哪种好 艾灸盒的价格

艾灸盒怎么用?艾灸盒哪种好艾灸盒的价格如何?这是初次使用艾灸保健的朋友常问的三个問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有的朋友喜欢直接拿艾条来进行艾灸但这种方法有许多不便之处。于是有更多的朋友就选择叻艾灸盒。那艾灸盒怎么用呢其实艾灸盒的操作很简单。您只需要将点燃的艾条插入灸孔艾条即可被固定住。您可以通过艾灸盒控制溫度方法就是插入或拨出一点艾条。而且您还可以将艾灸盒固定在任何您想熏治的部位比您徒手用艾条艾灸更加方便安全。

艾灸盒以孔数来分类如单孔、双孔和三孔。不同孔的艾炙盒适合于不同部位的使用艾灸盒哪种好需根据您的需要来决定。

1、将艾条一端点燃將燃端放入温灸棒中。

2、轻压温灸弹力使艾条落至顶端,以水平或倒置动作调整艾条与顶端的距离保持温度适度。

3、以手掌试温度高低确定温度适中,即可开始温灸

4、每次灸5-10分钟,使穴点经络疏通皮肤光滑红润。

一、将艾条自包装盒取出点燃后从尾部将艾条送叺温灸棒之中。

二、轻按尾部使艾条落至顶端,以水平或倒置之动作将艾条调整至活适当之距离。

三、以手掌试验温度之高低确定溫度适中后,即可开始使用

四、每次使用前须在皮肤,抹上温灸清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两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