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课题,课题有什么区别,怎么做

原标题:各位老师,你还在为写不好论文、做不出课题烦恼吗?(特级教师来支招,赶快拿走)

欢迎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刊社出品的“好老师”微信,点击标题下方的“好老师”可以订阅哦!

写好论文难、做好课题研究难,这大概是很多中小学老师心中难言的苦吧。

有的老师在抱怨写论文加大了老师们的工作压力;有的老师“功利性”地将写论文看作评优秀的工具;有的老师想写好论文却想不到好题目,不知道从何下笔?

那么用什么办法来解这些难题呢?

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崔慧娟老师的三个小故事吧!

看看特级教师是怎么看待写论文这件事?特级教师在写论文、做课题的过程中又做了哪些事呢?

发表论文,参与课题研究作为中小学老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条件,长期以来备受诟病,甚至被口诛笔伐。

现如今,这个曾经的硬性指标开始变软,今后评职不再“唯论文”了。于是很多老师“欣欣然”,终于可以不写论文,不做课题了。不知老师您有什么感想?同样的话题,如果你去问名师,他们的回答很可能是“无所谓”。因为,名师写论文、做课题是正常态,已经与评职称无关了。

一名好老师写论文,做课题,属于职业习惯,没有功利目的,与评职称是否必要无关,也与自己是否评上职称无关。所以,绝对不会因为评上职称而中断。正如特级教师张祖庆所言:“写我所做,做我所写;写我所想,想我所写;我写文章,文章写我。”可见,写作是好老师的一种职业习惯,工作常态,并且与所教的学科无关,与评职称无关。

下面,就用我本人的三个故事,佐证我的上述观点。

论文题目:《借题发挥 随机教育》

发表杂志:《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第4期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本文以省级科研课题《幼儿科学

和分析了幼儿园实施课题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课题研究可有效地提高教师整体教育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结合实际归纳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即依靠专家引领。

  幼儿教师课题研究专业化专业成长


  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当今幼教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幼儿园持续

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从事幼教

岗位有26个年头的幼教工作者,笔者认为当前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

发展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实践证明,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笔者所在幼儿园通过省级科研课题《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专家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外援条件

  镜湖幼儿园2005年承担了省教科所重点课题《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立项后,我们积极争取外援,聘请安徽师范大学束从敏老师担任科研副园长,对全园教师进行教科研方法培训,围绕课题研究开展

讲座,同时解答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同时还邀请中学物理教师来园为教师们做“教师科学素养讲座”,深入浅出地将新课改理念贯穿其中,使教师们受益非浅,科学素养大大提高。

  任何课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在确定研究课题后,课题组成员广泛查阅资料,收集文献,共同讨论学习。我园购买了大量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搜集与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每次教研活动都

教师认真学习幼儿科学教育理论和教科研理论。同时,鼓励教师平时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查找资料,在教研活动中设立主讲人,担任主讲的老师向大家介绍自己搜集的理论文章,互相学习、借鉴、提高。

  我园教科研活动的开展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系统深入地学习《纲要》,结合课题对科学领域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理解,深刻领会科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同时,坚持开展课题研讨会,积极上好科学活动教研公开课,和专家共同探讨幼儿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我们还通过问题式学习、互动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三种形式,让教师们在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开放对话,分享认识和

。问题式学习是就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研讨学习,如教师在科学活动课题研究中,产生了“科学活动材料如何投放?”“怎样运用记录方式培养幼儿严谨的科学精神?”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教师们积极查找资料,学习先进

,并以这些问题为内容开展系列研讨课,在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分析梳理失败案例的过程中,每位教师积极参与,

见解,深入讨论,提出解决策略。及时的经验交流和实践研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互动式学习是把我们在互联网或幼教专业杂志上搜集到的最新优秀活动方案拿来,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然后上公开课,课后集体研讨,拓展思维。体验式学习是转变角色意识,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幼儿的“学”,从幼儿的发展出发展开实践研讨。

  专家引领,全面系统、形式各异的理论学习,指导了教师的教育实践,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反思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任何课题的研究都有其预期目标。为取得课题研究的成果,在《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以教学为主导,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叙事研究、活动设计、案例分析、中期论文等方式,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园非常注重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用内省和自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反思能力、实施教育的手段、引导幼儿学习的方法以及对幼儿成长的分析评价等非常重要。当教师这些方面能力增强时,其教育技能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是幼儿教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有需要才会主动。教师们的反思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以我园开展上述课题为例,课题研究工作开始后,我们要求教师作观察记录。起初对教师来说,这只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但通过一次次的记录,有的教师开始发现了问题——在记录过程中有不妥当且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这正是进行科研工作的目的所在,是她们反思内化的结果,是帮助教师成长的契机。于是我们与教师进行及时地沟通交流,改进记录方法,保护教师“发现问题”的智慧火花,此时教师已处于主动观察幼儿的状态,有的甚至忘记下班。科研工作对教师分析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比赛和教学研讨

  为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活动,以赛代训,使教师的教学水平突飞猛进。如,每学年开展全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参赛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达到教学最优化。赛后,被评为一等奖的教师给大家上示范课,开阔大家的眼界。此外,开展“教师现场教案设计比赛”“多媒体软件制作比赛”“教玩具制作比赛”“

创设评比”等活动。在这样的岗位练兵过程中,教师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开展上述课题研究时,针对材料的投放、提问的设计、记录的运用等问题教师们进行“一课三研”。如大班科学活动“小小笔帽浮起来”,上了几轮公开课。其中对“笔帽浮起来”方法的记录、

环节,前后进行了两次研讨课的教学,对第一节课在集体记录表上记录存在的问题深入研讨,达成共识后又进行改进后的教学,改进后的教学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极大地锻炼了幼儿的分析统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中教师认真总结宝贵经验,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其中,活动方案《小小笔帽浮起来》和论文《幼儿园科学活动中记录卡的运用》在第二届全国幼儿科学教育研讨会上获奖并刊登在《全国幼儿科学教育研讨会优秀论文和活动方案集》上。

  促进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目标。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预设

的能力、观察反思的能力、捕捉回应的能力等。而提高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反思与实践,在真实活动情景中交流对话,不断促使教师的视角和思维变得敏锐和客观,学会质疑,学会分析,学会选择与运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论文课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