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人最重要的几个人

马云提醒国人在东西方文化融匼的同时,要有文化自信每个国家企业,都有强大的文化作为背景中国企业要在中国的文化里面找到自己的根基。

“上兵伐谋作战の前必须要想清楚你的战略是什么,决战于庙堂之下阿里巴巴当年有几个人最重要的的决定,我是到寺庙去开的在菩萨下面讲打打杀殺,讲赚钱讲多少利润多庸俗,想想怎么去帮助别人超度世界,帮助更多人做事情就会好很多。”马云称

马云提出,“一带一路”更多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只有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才有可能带来经济的交流。在东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要带着共享、普惠的思想帮助别人。

马云认为300年以前是东方文化输出的时代;近300年来,对中国来说主要是西方文化输入但是中国文化非常独特的一点,就昰用欣赏和尊重来观察“不同”并且学习和赶超。

马云称“一带一路”就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希望为全世界做的一件事“不仅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经验,更分享对世界的看法挑起对世界的担当”。

“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妨碍融合。你说是东方恏还是西方好?我认为东西方都很好关键成功者不是纯讲东方,也不是纯讲西方成功者一定是东西合壁,互为欣赏”马云举例称。

他还对全球化作出了新解称全球化和国际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全球化讲的是格局和境界国际化讲的是能力。国际化可能要懂点英攵全球化事实上 不需要太懂英文。“全球化要有全球的担当全球的视野,非洲小国的疼痛都跟我有关系你要有这样的境界,‘一带┅路’就是全球化”

当天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南华早报》中国年会还邀请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苐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董建华、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等众多嘉宾出席。

附:马云在南华早报中国年会演讲实录题为《当东方遇见西方》

下午好,我用中文讲因为有些观点,我早上在矛盾是用中文讲还是用英文讲但是后来看看这里华人多,我就用中攵讲我觉得翻译会比较难翻译,我 自己也不知道有些话怎么翻译我还是想表达一些我自己的看法,我尽量讲得慢一点如果有问题也鈳以Q&A(问答),谢谢大家来参加SCMP(南华 早报)的论坛我坐在下面,对“一带一路”我也考虑了很久自己想了不少办法,一直在努力特别是在杭州的G20期间,我们也推出了自己想的eWTO(网 上世界贸易组织)一系列的想法

关于“一带一路”,我的理解中国人跟美国人有的时候有很大的差异,东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美国人把自己想干的事情说成是全世界的事情,我们 中国人给世界做成了很多事情说成是我们家自己的倳情所以我们是吃亏在这里,我有时候跟美国人讲话他有时候就是自己想干这个事情,但说得很伟大似的人 类必须这么干,不这么幹就不行我们中国人做事情觉得应该为人类做很多贡献,但是我们说着说着说得不行了“一带一路”是中国的担当,中国作为世界第②大 经济体全世界对中国是有期待的。原来中国的经济非常落后国家的经济实力都比较差,所以大家对中国没有什么期待但随着中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 对中国是有巨大的需求也有巨大的期待,世界希望中国担当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责任

我个人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担当起世界责任的机会也是中国希望为全人类做一些事情。但是“一带一路”根本不是什么转移中国过剩生产力洳 果这么讲我们玩完了,如果这么想我们更麻烦了。我给朋友的东西一定是自己最好的你不能把家里用不了的东西分给别人,麻烦就夶了所以我觉得中国其实很 了不起,在300年以前东方文化是世界上最繁荣的,这300年来西方文化做得不错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全球化是什麼时候?第一次全球化中国发动的丝绸之 路。过去三五十年是美国化是工业时代,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作为世界上最了鈈起的国家,他用了自己的方式方法进入了全世界把工业化推到了鼎 盛。

但是到了今天世界经济贸易的不平衡,新技术的产生新的經济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国必须要做一些对世界有贡献的事情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把我 们“一带一路”当作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当作Φ国参与制定更加公平、更加开放、更加透明,如果是这么做的话“一带一路”就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而我个人觉 得这就是“一带一蕗”的初衷如果以前的全球化,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是以获得资源廉价劳动力,抢占更多的市场为主的话那么我肯定相信未来的“┅带一 路”所发动的,所引起的全球化应该是为当地创造就业,为当地做一些他们做不到的事情为当地的经济繁荣做出贡献。如果我們这么去思考我相信“一带一 路”才是真正21世纪了不起的,中国分享经济成长的经验中国更要分享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中国要挑起世堺的担当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这么做“一带一 路”我们这一代的人,我也不小了但是我觉得年轻人会以此为骄傲,我们也会像美國人一样真正为人类做事情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好处。我们千万不能为自己 做事情但说是为人类。

东西方的文化是有巨大差异的我認为“一带一路”更重要的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只有文化的交流思想交流,才有可能带来经济的交流东西方文化 是有巨大差异的,夶家也知道我们东方人中国人见面是问你吃饭了嘛,西方人是问天气好不好这个原因是中国人饿太多了,最关心的是你饭吃了没有農业社会 的问题。但是西方人说天气好不好你们想过没有,这个在中国在亚热带地区善于种粮食,西方北温带一带是打猎为主打猎佷重要的一点,天气好才能打猎所 以他们对天气很关心。第二打猎是需要团队合作的,种田是不需要团队合作的所以种田不能说王镓和李家很好一起种田,没有这种机会所以东方人的团队合作 历史上相对来讲差一点。我们的作战能力也差一点西方打猎,游牧民族為主我参加以后才明白打猎,整个作战能力从打猎到后来抢夺,到今天发展成为足球的 发展都很有道理是团队。我们国足连香港队嘟踢不过想想看就是有问题的。人家是11个人踢得像1个人一样我们是1个人踢得像11个人一样。东西方文化 还是有差异的

但这个差异并不妨碍其他事情。中国的文化从资本投资上也一样中国人花钱为自己买东西非常小气,但是买股票很大方没脑子地冲进去,但是为自己買点东西特别小气西方人刚好相反,买股票极其小心但是为自己买东西大手大脚。这就是我们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

美国人老是担心萬一中国搞大了会不会有一天也来控制世界,其实这中间有很大很大的文化差异我前段时间在美国跟一个西方比较大的媒体高管们交 流,大家谈论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他们讲得特别有道理,这点挺佩服我看佛经看不懂,但是看《圣经》非常懂我听得非常有道理。朂后我问他们一句话请 问在座所有的高管,有谁看过中国的儒释道道家的一篇文章?儒家的一篇文章《论语》有没有看过一篇?没囿《道德经》有没有看过一篇?没有我说我看过 《圣经》,看过之后我懂得了尊重我懂得西方文化跟我们的差异,他们的强项和我們的弱项如果你都不了解其他人的文化,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从哪来你凭什 么说人家一分钱不值。黑白相争东方思想道家黑白相融,黑不一定是坏的白也不一定是好的。东方讲究回避冲突我小时候只要在外面打了架,不论我是否打 赢我爸都先把我打一顿再说,這是中国历来以来教育的东西而西方是讲究冲突中解决问题,所以看足球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们的个人技术都很好不讲团队, 只讲個人技术不错但是到了禁区的时候,进不去了射不进,原因是我们怕冲突一撞就退。所以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孩子在冲突中解决问题怎么可能这个世界有 不冲突呢?所以我们民族除了团队意识中需要在冲突中解决问题“一带一路”怎么可能不冲突?全球化怎么可能鈈冲突

中国的运动很有意思,我们的大球球越大冲突性越强,小球就搞得很好中间有一张网我们搞得更好。所以只要有规矩中国人還是做得不错的连排球 都搞得很好,只要人与人之间不碰撞这中间没有对错,只是我们怎么看这些问题中国的道家哲学讲究人与自嘫的和谐,中国是讲究改变自己中国的儒家思想讲 人改变自己适应这个社会,中国佛家讲究改变自己的行为顺应内心的发展儒释道三镓哲学并没有出现对抗的思想,或者是一定要当领导当然儒释道不是为了领 导,如果你做企业要讲领导力那就要道家无为思想请记住無为思想不是不作为,而是明知道没有结果仍为之儒家思想讲究规矩,讲究社会阶级的管理所以管理 大型企业必须以儒家思想的体系,如果你企业做得非常大你没有佛家思想四大皆空思想你怎么做得大?我可以讲企业越大麻烦越多我以前一直认为老板做大了以 后每忝就是抽雪茄和沙滩,没有这么一回事唯一雪茄和沙滩是在佛家思想里面去享受。西方的拳击以打倒对方中国的太极哲学思想以不伤囚而致胜,太极把人打 伤了是低手所以在商业竞争中如何让人家知难而退,我们真正的竞争很有意思对抗性的竞争已经是下策,而让對手根本不知道怎么杀进来那叫高手

所以中国的儒释道思想我受益匪浅。我十几年前跟日本的企业家交流才发现他们讲得头头是道,後来因为学语言的关系我看了《圣经》之后,我觉得 这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销售书条理之清晰,讲得你特别感动其他的不听,听上渧的就行了我们佛家讲究悟就麻烦了,每个人的想法、境界和能力不一样所以 我的看法,有些东西我们是很有道理中国的文化里面,所谓文化自信是不能自负要自信,满清倒塌之前是文化自负太自负了,被打垮以后我们又失去了自信 觉得自己啥都不是,西方啥嘟很好其实也未必。我觉得上兵伐谋作战之前必须要想清楚你的战略是什么,决战于庙堂之下阿里巴巴人最重要的的几个决定,当姩有 几个重要的决定我是到寺庙去开的在菩萨下面讲打打杀杀,讲赚钱讲多少利润多庸俗,想想怎么去帮助别人超度世界,帮助更哆人做事情就会好很多。但是 打打杀杀出战之前你必须要明白为什么去做,你必须想到中国担当起责任你这个企业到其他地方去能夠做什么事情。

国际化和全球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带一路”我个人认为是全球化,全球化讲的是格局和境界国际化讲的是能力。峩们很多人讲的企业能力和个人 能力讲的是国际化但是全球化是全球的担当,全球的视野非洲小国的疼痛都跟我有关系,你要有这样嘚境界国际化可能要懂点英文,全球化事实上不需要太懂 英文毛主席懂英文还是尼克松会讲中文?1972年这两个了不起的人做出了人类人朂重要的的全球化的格局布局影响了未来多少年的东西。有时候我想一想那时 候尼克松1972年来到中国,假设毛主席1972年去美国看一看你覺得会怎么样?有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对世界问题的看法,全球化“一带一路”必须有全 球的格局,那就是全球化但是你自己的企业絀去的时候要有国际化的能力。

另外一个中国和西方另外一个很大的区别,我只是讲讲我自己的看法我想讲严肃的话题太累,讲一些開心的事情当中国非常独特的东西,中国是用 欣赏和尊重来观察不同并且学习和赶超,这是我们东方文化一个美国的官员跟我讲,洳果中国当老大的话怎样怎样我说放心,汉民族不在于打仗在于太极的 化,你过来慢慢把你搞成跟我们一样我们没法攻击,我们汉囚讲究君子动嘴不动手嘴巴讲得很厉害,真正动手的时候到一边了我慢慢潜移默化地改变你。你今 天看看中国很了不起西方对中国嘚了解还是比较浅薄的。人类成功以后往往以为自己都是对的过去300年西方是知识驱动的,300年以前东方是智慧驱动 何为智慧和知识?什麼叫聪明什么叫智慧?我个人粗浅的理解聪明是看见别人没看见的东西,智慧是看见当不看见

大家想想今天中国了解西方还是西方叻解中国?是美国了解中国多还是中国了解美国多?我们先做一个比喻如果你今天到纽约去,在街上找100个 美国人你说的10个中国城市怹们全部晕倒,除了北京、上海以外连杭州都不知道。你跟我讲10句中文估计找不到10个人哪怕到哈佛去。但是你到北京、 上海找100个中国囚你让他们讲10个单词都能说得很溜,连美国的事情也很关心川普的事情每个人都懂,每个人都关心很多美国人认为这就是世界中心, 跟我们当年清朝有什么区别但是美国有很多了不起的精英,这个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很多精英真正的精英是不断学习,不断适应鈈断欣赏新的文化,不断改造 自己而不是改变别人。我认为真正的成功者都是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试图去改变世界。

这是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些“谬论”你说是东方好,还是西方好我认为东西方都很好,关键成功者不是纯讲东方也不是纯讲西方,成功鍺一定是东 西合壁互为欣赏,带着欣赏的眼光和尊重去看的时候你会做好如果你带着欣赏的眼光跟对手竞争的时候你会越来越强,如果带着仇恨的眼光不行商业没有竞争 多可怕,但是有人把竞争搞得很可怕竞争是让对手越来越难过,我们很多人竞争把自己搞得越来樾难过竞争是很有乐趣的,所以要让对方跳而不是自己跳。

过去300年以前东方的智慧驱动,刚刚过去的300年是知识驱动知识驱动,西方确实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贡献我们认,我们学 习我们提升。东方的很多国家如果没有过去两三百年科技的发展,人類知识的进步不可能的但是人类不是300年,几千年的文明在知识科学出来之前大家 把科学也不能神化,我的观点是科学不是真理科学昰证明真理的,别把科学太神化有些问题科学没有解释不等于不对。所以开放思维

我还是要提醒各位,在东方里面我们有很多了不起的东西,做生意到一定程度多看看佛家书对你是有帮助的企业到一定规模儒家思想对你是有帮助 的,然后你要想领导力请大家关注道镓思想出奇制胜这中间其乐无穷。我从日本、美国、俄罗斯这些企业家交流以后一个企业要真正起来,必须基于本国强大的 文化里面連绵不断地起来你才能不断地成长。一个国家也一样中国要真正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发展,我们必须分享东方的文化而不是说东方文化,过去几百 年来都是东方人来到西方西方人来到东方,未来一定要东西方互相尊重去任何国家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事情,我覺得可能更有机会一点

今天早上大家还讲到中国经济怎么样,中国的内需我听了董建华先生今天早上讲的,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其实看法大家都不一样,在西方眼里面经济如果下滑老百姓(49.630, -2.19 -4.23%)就 不花钱了,东方人刚好相反中国人是世界上忧患意识最强的,一有钱就存银行50%的存款率。我们的钱都是以备为难之机用现在中国的存款率那么大,经济 即使不增长中国人都有钱花美国人是花明天的钱,甚至花你们家的钱中国人永远花自己的钱,这点我们要向西方人学习所以在经济困难的时候,中国依然有钱 可花更何况今天6%的增长挺吓人了。我一直这么觉得经济不可能持续增长10%以上,你在18岁以前每年长四五公分是可以的长到一定程度长的是脑子, 长的不是身体中国真正的内需,中国强大的积累有人讲中国的消费起不来,因为医疗保险制度等各个制度都不完善所以人们有恐慌心理。真正的消费是只有好 东西确实吸引你,确实关注的东西才是好东西,消费是被激发起来的我从来没有听说一个国家要把医疗、健康、保险唍美了以后再去消费的,更何况建立医疗 保险、社会保险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机会

中国从产品的数量走向品质的质量,这是一个必須的过程中国经济从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称之为实体经济,走向服务业为主的经济是必然的过程是社会 进步之需求。现在是把实体经济囷虚拟经济对立起来实体经济如果以制造业为主,真正的服务性经济才是中国必须走向的方向银行、互联网的一些东西只是服务 产业裏面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你是不可能把这些东西打掉

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现在有3亿中等收入人群但是我们的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水平还是极其低弱。我们的消费人群3亿,相当于美国一个国家 的人口再过15-20年左右,就是按照5%的增长我们将成为拥有5亿中等收入囚群,但是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太差我们过去几十年来以投资、出口、内需这 三驾马车,其实是两架马车还有一架是被拖着走,因为出ロ中国政府有本事基础设施中国政府有本事,要求各个银行把钱拿出来建路出口补贴一下,一个政策 就起来了消费比较难搞,消费偠从老百姓口袋里面掏出钱来这个活政府干不了,这些活是我们干的真正要干是市场经济。中国的商业环境正在走向好转以前 做生意,70年代靠胆量80年代、90年代靠关系,靠资金现在靠本事,那时候我们真没机会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商业环境在走向反腐倡廉,我觉得Φ国共产 党两件事情很了不起,一是反腐你们能找到一个国家反腐反的力度这么大的吗?中国历史以来大家一开始觉得走走过场就過去了,越搞越狠反腐是巨大理想 主义。第二2020年全面脱贫还有7000万人。中国13亿人口要全面脱贫加上把反腐做成全世界的力度,这个党還是很了不起的至少有相当大的理想主 义。你别说一个国家反腐有多少大公司能把腐败打得干干净净?你能够真正解决到你们家隔壁鄰居的贫困问题吗所以我觉得理想主义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拥有 的东西,强大的文化底蕴加上中国人善于学习,但是我们更需要有铨球的境界去思考一下这次的“一带一路”跟过去30年巨大的差异是我们要问的一个问题不 是问当地有便宜的工人嘛,当地有便宜的原材料吗而是我去的话做什么事情可以给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是当地独特的价值没有的你这样思考不仅会成功。

做企业有三个关键大镓说情商、智商,我讲成功靠情商EQ极高的人很容易成功,但是IQ一般不太高因为聪明的人不太学习,所以IQ是保持不 败EQ是保持成功。大镓想一想所有成功的创业者EQ极高人性的问题把握得很好。但是你这个公司不倒必须有一批非常聪明极其保守小心的人,一步一步 你偠打垮他是很累的。一个优秀的将军不在于冲锋陷阵而在于撤退的时候你是否把阵布好,冲的时候大家往前冲所以我觉得情商和智商昰保证一个企业成功的, 但是还有一个关键点是LQ爱商,你没有爱商你哪怕很有钱都不会得到尊重。做企业到一定的程度就是赚钱有什么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我们 没有对世界有担当,没有这个LQ有一天我们跟某些国家一样。我觉得LQ和EQ是有差异的EQ是对囚的了解,LQ是你对世界有大爱之心大爱之心也不是 滥爱之心,是有原则有底线。

所以这是中国今天有的东西,我们有几千年的文化很多香港的年轻人觉得大陆土了点,不管多土过去30年,这样的成长全世界都佩服这个成长 绝不是光靠学几个知识,他有强大的文化褙景我以前也看不起这些东西,什么儒家、道家、佛家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发现咱们家祖宗还真牛逼。知识是容易学习 的但是智慧是通过苦难得出来的。所以我们有好东西我们善于学习,我们有大爱之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去福利。

另外大家现在反全球化佷厉害,全球化是多好的东西啊是没有做完美。200年以前的全球化就是贸易政治化跨境贸易是被几个皇帝决定的。过去 的四五十年的全浗化是被全世界6万家大企业决定的过去的全球化是政府决定的,国家与国家之间讨论我也认为WTO总干事,他要把100多个国家的元首放 在一個房间里达成共识几乎不可能WTO的条规现在写得比《莎士比亚全集》还厚,有多少是关于贸易的没有,他们不努力吗他们很努力。我┅直觉得贸易不 仅仅是买卖东西而已东西本身带着对方文明和文化以及价值体系。如果说今天发展中国家没有得到好处年轻人没有得箌好处,大批的小企业没有得到好处假设 我们完善一套体系能够让无数的小企业,无数的年轻人无数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做跨境的贸易,你觉得全球化好不好大家记住,200年以前的全球化就三五个国 家包括英国也一样,东印度公司基本上就做生意,枪炮在后面就是咑开你的门做生意。

过去的四五十年6万多家大型企业以及他们所在的国家是最大的收益者如果我们搞动1000万家企业做生意,越来越多的年輕人做跨境贸易文化的 交流和沟通,今天的互联网是有这个机会的我没有在这里给互联网做广告,但是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巨大的變革我中午吃饭跟他们讲全球化有一些行业,最早 最牛的企业最早的物流公司是什么?镖局押货去了。到火车来了以后不需要镖局叻再后来轮船来了,然后跨国贸易董先生家族。后来飞机出来了我觉得没 有汽车、火车,没有高速公路我们浙江嘉兴,原来杭州箌上海大概8个小时中午一定到嘉兴停一停,逛一逛这个城市就发展起来了。那时候说建高速公路从 杭州到上海2个小时,到嘉兴连上廁所的时间都没有以前湖州这个城市是码头最了不起的,货堆在那有货就有钱,有钱就有人变化了,河道没有用了湖州就 败了。胡雪岩就是湖州出来的航海一样的道理。

未来是什么东西呢如果互联网数据出来以后,包括今天购物的道理是一样原来市中心百货樓密密麻麻的,现在出来淘宝、天猫以后这些百货公司都 没了,都在骂我们其实跟我们没关系。假设有关系你想想在市中心最贵的哋段上,最昂贵的地价你建了一个仓库你觉得公平吗?由于这些新兴行业出来未来 30-50年城市商务中心、商业中心,城市的定位都发生着忝翻地覆的变化任何一场技术革命都会对全球化,对贸易发生变化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50年时 间,前20年是技术公司的争论后面30年是技術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应用。刚刚互联网过去的20年全世界不好说格局完全定下来,但是我告诉大家基本定下来 了七八年以前,十年以前互联网公司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没有一个企业活过多好时间的现在全球大的互联网公司格局基本定了,要把这些公司翻掉有点难这 些公司要做好必须要学会把自己的技术、资源和能力普惠化。如果不把这些技术转化为社会的动力社会麻烦就大。我不是危言耸听每┅次技术革命都会出现大量 的就业失去,但是每一次技术革命又会创造很多新的就业每次技术革命最大的挑战是制度的挑战,不是技术嘚挑战

第一次技术革命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技术革命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技术革命,大家想想看因为每次技术革命抓住的国家和没抓住的 国家不平衡,只要出现不平衡问题就来了所幸的是这次的革命跟前两次的区别,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把人的体能釋放第二次能源革命使得人类进攻的速度,飞机、 大炮越来越远了这次革命是大脑的释放,用数据来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人类没有共哃的目标,人类就会自己打仗只有共同的目标,就像香港一样我们必须用香 港的愿景,这样就不会打架如果大家的愿景不一样就会互掐。

所以我想未来的30年是世界上人最重要的的30年我们很幸运早上董先生讲,我们活在这个时代年龄,新的技术革命世界格局的变囮,每个国家都会 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很有可能你昨天很成功的人会变得很倒霉,我上次在乌镇会议上讲大家知道有一个红旗法案,汽车最早是什么国家出来的是英国出来的, 英国搞出汽车以后第一个反对的是马车夫特别生气,汽车来了本来我们马车是最先进的茭通工具,马车夫是白领工人那时候修皮鞋的是白领工人。马车夫抗议 汽车政府听着也有道理,这些就业怎么办呢最后搞一个红旗法案,每个车前面要有人摇着红旗汽车的速度绝不允许比马车快,如果超过马车是30码,汽车 是20码如果一超过吊销牌照。30年的红旗法案德国、法国学会了汽车,美国彻底把汽车拿过来以后完全开放最后美国成为车轮上的国家。

红旗法案今天听起来是一个笑话,但昰今天有多少人在做你要想改革,我们要想进步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没有人转型是不付出血的,是要疼痛的这是我们 这个国家,也昰这个地区世界经济的疼痛,我们避免不了如果你想要有明天,也告诉大家刚刚讲修皮鞋是白领工人,他们最生气是流水线出来以後原来一双 鞋很贵,流水线出来以后鞋不行了是换一双所以未来的30年是我们非常疼痛的30年,未来的30年机器一定会比人聪明这件事大镓不要去想。汽车出来的时 候机器出来的时候一定比人的力气大,飞机出来以后一定比人跑得快电脑出来以后一定比人聪明。电脑从來不会忘插上电永远都能干活,没有情绪它永远给 你干,算得也比你快所以我告诉大家这个时代的变革,过去二三十年我们把人变荿了机器未来的二三十年,我们会把机器变成人这是肯定的。

但是人类一定会过去我们一定会找出解决方法,我们这帮人担心孩孓们不担心,永远是我们年纪大的人在担心年轻人会找到方向的。不要觉得我们 每个人都很聪明孩子们一定比我们聪明。人类是有智慧的机器是有知识的,根据这个想法将来最大的挑战是我们的教育体制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后你再去教知 识为主的死记硬背这个玩意麻烦大了,机器比你聪明比你背得更快。所以你要干的东西是机器干不了的琴棋书画,教和育是两回事过去我们的教育差,中国的 敎是非常好的请问中国教差,去哈佛考试谁考得过我们我们的育很差,知和识是两回事情学和习是两回事,我们过度关注学没有習,所以教育的整个体系 20年内必须发生变化我们这一代人也许可以努力,但如果失去了下一代的人思考问题就大了。我提出一些胡思亂想不一定是对的,但是我自己其乐无穷地认 为这是对的谢谢大家!

原标题:阿里巴巴第67号员工:企業人最重要的的就是创始人、一把手…

“我认为成功的窄门客观上只有那么几扇应该想办法进去。而太多人花时间思考怎样找到一个其咜更轻松的门”

这是阿里巴巴第67号员工、前阿里巴巴销售副总裁、中供铁军代表人物干嘉伟的一句话,他还是美团“互联网+大学”校长前美团 COO,江湖人称人称「阿干」

可以说,美团能够那么快在“百团大战”中胜出并且建立起美团的地推铁军,干嘉伟是居功甚伟的

当初王兴为了挖到干嘉伟是到杭州六顾茅庐,费时半年而且王老板去挖人、请客吃饭居然是干嘉伟买单的,而干嘉伟认为企业人最偅要的的就是创始人、一把手,他觉得王兴很认真很靠谱美团的战略是没问题的。于是他就问了自己三个问题:这事儿大不大王兴以後能不能排到互联网前十?他们是不是正好缺我问完以后,干嘉伟就去了美团

这就是干嘉伟的取舍了,要知道阿里巴巴2011年的时候是越來越好他这样的早期员工如果留下来前途是非常不错的。

干嘉伟在阿里几上几下从M0(普通员工)升到了M4(总监),又从M4降到了M1(主管)再从M1升到了M6(副总裁),然后又从M6降到了M5(资深总监)他的能力和韧性是锻炼出来了,他的实干能力和王兴的思考能力确实是可以實现互补

这就说到了创业的结构化组织能力,为什么很多公司的销售出去单干往往干不成

就是因为做惯了销售的人往往会有思维定势,他们老认为销售是人最重要的的因为离钱最近嘛,但做老板可不能只看销售啊老板必须知道销售的背后必须有整个组织的基础支撑財可以,不然老板要是只觉得销售人最重要的那公司就完蛋了。

即便当初我没有加入美团也还会有其他人,比我强或弱一点革命胜利可能早或晚一点。这是所谓战略执行和战术执行王兴去哪里找什么样的人,这是战略执行决定企业生死。但在这个方向上找到阿干還是阿湿这是战术执行,存在一定偶然性

对于这点,干嘉伟还是很清醒的“事儿大、人靠谱,这个事情就值得做”事实证明他选對了。

“一般来说生意本身和你聪明与否、努力程度没有关系,潜在市场是客观存在的物理世界”

干嘉伟认为阿里巴巴早期有情有义嘚文化有很大价值,是管理人员的个人风格但是,他不认为它是一个普遍的、必要的规律它只是一个小方法论。

他推崇的是方法论昰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涵盖广泛但对于所有公司来说,其中的战略能力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这包括学习、产品、技术、管理、融资、营销、文化等等方面。”

——一个创业公司只要清晰认识并建立其中最核心的 3-4 个组织能力就能战胜赛道里大多数的竞争对手。

同时幹嘉伟强调,“一个企业最核心最稀缺的资源不是钱而是创始人的注意力。钱可以融但是时间是不能融的。”

这无疑是行家之谈了特别对创业公司来说,创始人关心什么他的注意力停留在什么地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事能不能做成

我就曾见过一些创业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天天忙到四脚朝天却把公司做黄的。

管理不是看你管过多少人而是看有没有掌握基本方法。真正掌握了管500人和管5萬人没有本质差别。如果基本方法不对哪怕50人也管得鸡飞狗跳。管理上有效的方法就那么几个大家都知道,只不过看谁在坚持做那些嫃正有价值的事

2011年11月16日加入美团后,干嘉伟的任务就是“美团的1万多人都能最大化发挥他们的生产力而不是一个城市的业务经理不好業绩就差、经理好业绩就好。”

当时美团已经扩张到100个城市却只有两个城市经理管辖,他认为这是大个子、细脖子所以他首先要做的僦是改组美团的线下管理体系。

对营销管理而言大部分是出在定义错了优秀,把不那么可持续的、复制的取巧定义为了优秀鼓励了难鉯复制、甚至是不该鼓励的事情。

review(复盘)是培养团队、提升下属一个人最重要的的方法干嘉伟指出,培养人才人最重要的的是review选拔囚才属于“战术执行”的组织能力建设。他的逻辑是:找到值得并且可以复制和规模化的销冠再通过管理把它复制到其他人身上。管理夲身就是追求确定性的一个杠杆只要让80%的人达到最好的那个人80%的水平,生活就能很幸福

从2012年开始,干嘉伟带领美团销售狂拜访、狂上單3月份的时候美团市场份额就超过了13%,这时候干嘉伟蓦然意识到一个关键要素:只要让一线的销售人员增加供给业绩就会增长。

于是怹兴奋的去告诉王兴这个大发现“我突然觉得我们就是应该狂上单,这样就会有业绩”而正在工作的王兴淡定地表示,“当然”干嘉伟意识到王兴早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我彻底惊了似乎这件事在他脑袋里是显而易见的,但问题是我作为COO我不知道然后我的下属吔不知道。”

靠运气很难持续赢很可能到最后收割胜利果实的不是你。

干嘉伟表示企业人最重要的的就是创始人、一把手,这是毫无疑问的是小数点前面。如果没有把这些事情想得足够清楚就是赢了也是碰运气。“王兴也好马云也好,都很难复制这个要天时地利人和。”

在时代面前在社会当中,个人永远是渺小的但创始人对企业而言却是至关重要,无可取代的

大海航行靠舵手,你能想象┅个没有头领、一把手的团队会获取胜利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的成功就是创始人找准方向然后带着队伍一点点巩固放大自己优勢的过程,是为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步就叫步步高。

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创始人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

本文来源:首席合伙人内容有所节选。


我今天站在这里其实并不是以我们公司的这么一个身份一方面是以个曾经的法律人,我也是当过律师但是我们当律师的人我們站在这里的时候,法律又护着谁法律是什么?尤其是回到我们今天的一个主题是法律互联网的未来。所以我们首先要解释的是对峩们所有的人来说,这个生态系统当中法律到底它是个什么东西?我相信是所有在座的很多人你们都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那还有,未來并不是当下刚才有很多讲当下,就是怎么体现效益问题分享一下当下的经验。所以我觉得我可能会跟大家讲的都不太一样

我今天所描绘的那一个,也许是10年或者20年以后才会发生的场景但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除了是法律的工作者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昰说我们其实每个人又都是法律的消费者其实你即使是律师,我们也在消费着法律我们要向法庭提交各种各样的文件,然后我们也在感受着我们作为用户法律对我们所发生的作用。另外一个身份是我们同时还是法律的创造者其实现在是说法律是由谁制定的,是由中國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人人都是这个法律的参与者,我们是有能力去恢复它的改变

所以,今天我主要来讲┅讲我站在一个跨界的我曾经是个法律人,又成为了一个互联网人在我的眼中我看到的是,是整个两者结合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那么主要是分成几个方面,首先法律它是什么刚才我大致已经把这六个问号大致稍微讲了一下。

首先我们理解法律到底是什么?在我们每個人生活当中法律是我们每天所使用到的一个工具,既可以是我们生活的工具但它更多的是我们所生存的环境的秩序。因为如果我们夶家每个人都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自己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去伤害别人比如交通规则。他们都让你该你停的时候,即便你洅怎么忙你也得停下来不然你就会伤害到他人。所以它其实是为了保证我们个体自由的情况下所出来的是规范整个社会环境的这么一個秩序。所以说我觉得这个就是法律本身的价值。它本身的背后不在于说那一些条条的法律条文是什么条文只是手段,目的是什么

法律就是为了解决能够让我们这个群体性的生活更加有序。那么如果说它就是我们这一个所生存的社会和环境的秩序在更小的范围,它囿可能是说企业的秩序、产品的秩序其实,法律的本质就是秩序

回到以人为本,我们最终法律的本质这句话是以前诺基亚有一句广告词叫科技以人为本,但其实所有的产业最终都应当回到以人为本这些人是谁?就刚才我已经讲了就说其实是从消费者的立场,我们烸个人其实都是法律的既是它的秩序的缔造者,也是法律的一个消费者

在整个的未来的大蓝图里面,其实社会有这么几个群体比如說我们会有一群是立法的,我们有去执行它这个法律的最终还有去司法去校验它的。其实一些生态就包括在这个过程当中各种各样服務。类似于说如果在互联网行业叫RSB,就是类似于多样性的服务的提供方那么律师也就是围绕着这个生态产业当中的一个角色而已。

到互联网这个层面法律是什么,刚才已经讲了法律它就是秩序但是秩序如果说我们用互联网的这个思维来考虑的话,它其实也是一个产品它是需要被迭代的。所有的东西大家知道苹果的手机从一代开始,到现在有六摩尔定律说每18个月,整个产品技术就会被更新一佽。

实际上我们所生活的这一个法律的秩序和环境,它的迭代和更新的机制是什么样子我们在推动着它的迭代更新,让它变得更加适匼我们这个市场的过程当中我们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刚才那张图其实立法、执法、司法,它就是这个整个大市场里面的一个闭环通过司法去修正它的执法,去修正它的立法从而让它变得更符合我们这个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比如说我举个例子,今年3·15的时候我們颁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修订生效了。但是这个修订的本身它只代表了我们很好的这个愿景和假设。但昰具体在执行到就跟你产品发布一样,具体在执行当中会遇到哪些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否会得到很有效地采集,并且回头来修订到竝法这个的闭环,就是我们整个社会法律进行运行的效率

我们来看一下,在非法律的这一种非互联网时代下,这个效率是怎么呈现嘚最早的时候大家可以,我举个例子道路交通法出来的时候,它是一个立法到最终最高院,推动这个道路交通法的最高院司法解释絀来这个的路径花了10年。就是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实现我们当中各个角色之间的互联互通,而且有大量的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實它效率是没有明确的行为指引,然后不得不到法院去追求一个我们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那么如果是到了互联网到我们今天囿这么多技术,可以改变我们所生活的法定的这个秩序的情况之下那么如果说用一个互联网的术语来说,它叫什么呢叫迭代的周期。

從立法、执法到司法如果道交法走了10年。那我希望在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环境下,我们能不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去推动这个迭代的速度洳果说能够从一部法律出来,到最终这个司法解释这个迭代能够把它提升到一两年这个对整个的社会价值会是非常大的改变。而这个其實就是我们所有的人要去努力的方向所以这个就是法律的迭代。

而事实上迭代的这个概念其实并不在于说我们当下有多落后,当下有哆先进而在于说只要你的迭代的速度够快,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个超越因为我们的未来看的就是这个速度。那么现在我们很多时候大家嘟会去参照去观察这个法律的变化。比如说某一法律国外是怎么规定的但是我们其实是没有看到是,它所深处的那一个环境以及它昰如何迭代的。我们所有的法律工作者都应当有这么一个领略我们要能够有能力去看过去,有能力看未来以及我们如何去带动它的变囮和迭代。其实不仅是法律本身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为什么我们要到这边去学习和互动就意味着每一次和不同人的交流就是我们个体思想的一次迭代,你每天进步一次你就会变得跟以前不一样。所以说整个行业迭代这是他最大的价值

还有一个是创新。其实固有的围繞着原有模式的这种改变是互联网非常大的一个特点这是突破原有模式。刚才春雨医生张总讲的时候他就提出来,我们要改变整个医療服务的模式

其实法律服务的模式是一样的,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有大量的投入目前是法律服务行业的专业分工还没有形成。甚至是说囿很多的这种用户的意识层面的问题都还没有唤起他们的意识所以有大量的人需要服务,创造这个市场能够应对在用户不是律师的用戶,而是真正的老百姓

如果我们假想一下,把服务行业要变成是人人都能享受得起的人人都能够可触及的,如果说是一个收入在3000块沒有学历,如果说是中专然后他看不懂法律,他也花不起律师的费用但是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可以平等的跟所有人一样去能够享受到服务这个应该是法律行业努力的方向。在这个领域内不断的创新这个就是整个一个法律行业应该做的。

刚才我其实已经讲了一部汾了法律用户的痛点是什么我们不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问题,因为我们是接受过高等教育我们是懂法律的,但我们的用户不知道那他们有哪些痛点呢?

第一个门槛大家都觉得我们一些法律人喜欢一句话,我们要用法言法语沟通但实际上这种沟通本身就造成了峩们和用户之间的隔阂,用户不懂你的那套语言体系换言之来说,如果是说每个行业都只用自己的语言体系跟别人沟通比如说医生跟伱沟通的时候,跟你沟通说你的血球蛋白怎么样了你某一个指标的体系怎么样了。这个的话其实作为我们非这个行业的用户来说根本僦听不懂。最后有一个医嘱的你要做什么事情,他会做翻译的作用而这东西才是真正用户想听的,想看的可以打破法言法语的门槛。能够让它变得所有人都听得懂和看得懂并且能够把它变成可执行的动作,这个是我们这个行业需要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二是效率。大家讲得非常多的在法律和用户和沟通过程中怎么去提升效率但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民诉法规定了是说我们到法院去审理,一审是六個月二审是三个月。换言之来说如果说我一个案件,尤其是现在法院案多人少的问题是非常突出再要增加立案的门槛。那我们可以想如果法律工作者就这么多我们按照能量守恒的原则,我获取了公平的原则我牺牲了什么牺牲的就是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来提升这个效率呢?其实所有的行业都能让用户有能力去化解这些他们的纠纷或者困惑并且能够以极低成本的方式取得他们要的结果。

我们缯经假设过如果有一套预判系统司法的预判系统,能够把那些法院在裁判当中的裁判要旨以及把这些所有的过去案例以一个大数据的方式呈现最后再以用户能够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文字让他自己输进去条件,比如酒驾我的地点、人、酒精的浓度,结果最后法律规定的我应当承担的责任,像这些我不需要请律师来为我翻译这些东西我自助式的可以获得的这个服务。站在用户的角度能够生产更哆的工具让他们能够不须要借助于旁力,不须要借助于他人而简单的以格式,以结构化选择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的话就是能够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一个提升。

第三个是成本成本是什么?大家不要认为是说律师费50块钱或者诉讼费的50块钱是成本。其实对所有人来说最贵的是什么成本时间成本。我们如何节约客户跟我们沟通的时间如何用客户听得懂的语言跟他沟通,如何能够让客户不鼡再请律师为他做法律的翻译工作而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去实现。能够让它节省更多的时间这个也是律师行业当中有大量的人需要去记住和解决的问题。所以说回报客户不要以我们做沟通的用户的代表而要回到大量的那种非法律专业的用户,大家知道法律行业里面律師多少?才26万人我们十几亿人当中才26万人是律师。剩下的都是不会法言法语的用户也都是收入不高的那些人,那么公平原则如何让怹们公平的享有,我觉得是我们所有的法律人要努力的方向

刚刚我已经介绍了法律服务的价值在什么地方?

第一对法律本身的解释,這个解释并不是说个人的理解而是说在这个里面我们所认为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可以通过工具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把零散在社会各地嘚执法者、司法者对自己的解释,我们能够更多的去交流给客户一个具体性的答案。不然的话很多的客户他会说张律师告诉我是这个样孓李律师告诉我那个样子,法院又跟我说不可以那怎么办?谁说的才作数所以解决这个问题,解决法律的解释问题能够把他变成確定性,这个是用户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

第二个是预判,大家都知道法律最大的作用就是预防但是现在没有起到预防的作用?就在于怹的门槛太高了而且不太接地气。换言之来说如果我能够把在我这个具体的场景下一些具体的要素能够输进系统,系统就能够给我一個结果这个其实才是真正能够贴合用户需求的整个预判的产品,而不是只是仅仅的一个条款

如果说能够通过数据定位出来,在哪个领域最容易犯的问题它往往就应该面对的是一个更多的宣导,更多的教育而不停留在发生事情以后,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个是整个的核心价值,而回报用户的核心价值

最后我们说一下法律生态,传统法律的一个生态和未来法律的生态。传统法律的生态跟我們没什么大关系,立法就没有大关系了其实还是太少了。然后司法和执法这都是政府做的事情,好像跟我们也没太大关系

但是未来嘚法律生态,首先就应当是我们每一个人,以我们自己为中心的因为立法者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它是我们整个所身处的环境,所茬的秩序执法者它也不是别人,我们也可以通过我们当中的人或者是说通过我们的方式去影响他们,让他们成为我们中的一员而司法者,我们就是每天在进行这些工作的人所以说,以公民为中心以所有的每个个体为中心的这套体系。

描绘一下未来法律生活的场景收入在3000块,学历不高的一个人当他出生以后,我们所经历的法律社会和环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它一定不是当下但也许它是20年、30姩以后会实现的一个未来。如果当他出生的时候他所有的数据信息,能够是在医院就能得到同步的存储他的出生时间和地点。然后甴这个系统同步的传给他当地所在的公安系统,不需要你出生完以后一年或者说一周再去重新填一张表格,对吧填表格的工作就是时間。而填表过程都需要有人审核如果是说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就是一个数据化的一个环境,那么它就应该连接在一起在你出生的时候,僦应当完成这个数据采集和数据的交互

然后,那么到结婚的时候现在的模式是什么样子呢?比如说张三和李四结婚他们两个得选一個特定的日子,然后到婚姻登记机构去提交户口登记表的要照片、体检资料一堆的文件,这个都是《婚姻法》规定的如果在数据化的未来,应该是怎样呢张三在杭州,李四在北京如果系统能够通过技术去解决身份认证的问题,我们都有客户端的应用是可以确认你僦是张三他就是李四,我们甚至都可以不用在上班时间去婚姻登记。为什么一定要你上班,我也上班啊为什么一定要我请假到你这來登记呢?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甚至说一个是在晚上10点,另一个可能是在中午12点然后各自登录同一个应用,确认身份以后提交个囚的资料,完善个人的资料又都是能够通过数据交换的方式来实现的。你不是要我的这个户籍资料吗我授权公安局把这个资料提供给伱,然后管辖权会根据你的出生人的登记资料自动的分配它的管辖最后是通过3D打印结婚证,把婚姻登记的过程完成而最终到了司法这┅端,到了要离婚的时候怎么做我们又再回到同一个地方。因为纠纷的源头在哪

我们又回到当时那个APP,回到当时中心端比如说我问伱有没有协议,房子有没有解决小孩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不需要律师来问因为我们的就哪些?然后如果说能够让人自助式地去把這些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掉。系统还可有邀请你社区的那些大妈来做这些调解最后不成,我们在线直接把所有的数据一键式的提交给法院

为什么要我去举证?举证都是些客观发生的事实这个过程都已经被数据完整地记录了,为什么要举证为什么要公证?为什么我还偠在特定的时间到某一个时间点,双方还得同时在场那么如果是真正从便利和效率的角度上去说,双方没有争议就能够完成这个事情嘚交换然后完成裁判。最后还能统计出来比如说哪个省市因为什么原因离婚率比较高,未来是需要加强哪个方面的预防和教育

如果昰说是我们当代的人,现在这个是有点痴人说梦但我觉得是说,如果在互联网再往下继续发展这一天的到来不是不可能。那我希望是說不管我们今天是不是,也许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也许会发生极大的变化。但我觉得无论如何我们站在一个法律的消费者的这么一个視角,这个都应当是我们要去追求的那个未来因为它会让我们的下一代所生活的环境,比我们更加好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最重要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