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值给人民币贬值对普通人的影响带来哪些影响

    人民币贬值,一个"贬"字就让人不爽。但小编认为,没必要一看人民币贬值就觉得自己要吃亏,可能人民币升值才更威胁你的钱袋子。

    人民币贬值升值分两种,一种对内一种对外,本文讨论的均为后者,对外贬值或升值,即主要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或上涨。

    人民币对外贬值的坏处,最近都被说尽了。可是人民币升值后,弊端就都能扭转为优势吗?恐怕未必。例如海外投资,就要借人民币贬值之机才有利可图。如果人民币对美元一路看涨,投资人怎么赚差价?显然少了一条生财之道。

    即便是对于不涉足海外配资的普通人,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弊端,可能也远大于贬值的弊端。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影响整体经济状况,传导到每一个个体。

巨额外汇储备缩水,对金融风险抵抗力下降

    人民币贬值,最直接明显的体现就是巨额外汇储备将会严重缩水。

    根据国家外汇局在2016年10月7日公布的数据,2016年9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663.82亿美元,22,684.85亿SDR。我国外汇储备长年居于世界第一位,如此庞大的基数,即便升值幅度很小,也会造成大幅度缩水。

    你或许会问:缩水又怎样?小编用上世纪80年代的实例回答你: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外贸公司都有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创汇",就是看看卖东西给外国人,赚了多少美元。为了达到这一指标,很多公司即便明知赔钱也要成交,就是为了把美金拿到手。

    "创汇"指标的诞生是因为那时我国外汇储备非常少,1986年仅有20亿美元,是30年后的今天的1583分之一。外汇稀缺的危机感从何而来?外汇储备少,想买外国的商品就买不了,欠别的国家的钱也还不了,连汇率都不能自己做主了,不用细思也知恐极。

    在市场化经济下,中国的经济与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际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更是国家经济支柱之一。因此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国内经济发展、参与对外经济活动的有力保证。

    对于普通人而言,外汇储备和你没关系,但金融风险总和你有关吧。一旦外汇储备面临危机,作为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的外贸得不到有力保障,国内经济势必遭受重创,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那时你就不是做什么都不赚钱,而是什么事都做不了了。富翁们或许还能靠资本食利,但普通人没了工作就断了现金流,后果可想而知。

出口企业员工集体失业,然后抢其他人的饭碗

    这一点不难理解。想想眼下人民币贬值,很多人海淘、出国游的兴致大减。反之同理。我国贸易常年处于顺差状态,出口赚钱很多。可一旦人民币升值,老外买同样的东西却要多花钱,可能就会把目光投向其他国家更"物美价廉"的产品。

    这样一来,国内公司要么维持原价,那么会导致公司不景气,员工可能被减薪甚至裁员;或者国内公司降价,以抵消人民币升值的冲击,那么利润会被挤压,企业一样要承受损失,而员工还是可能被减薪甚至裁员。

    ?小编又在前文提过,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出口贸易企业又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贸行业一旦出现裁员潮,将会有数量庞大的失业员工涌入国内就业市场。

    这对于精英阶层的影响小,但对于普通人,尤其是同样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普通人而言,就业压力可能陡增——一大波竞争对手即将袭来,抢的可能就是你的饭碗。

境外投资避而远之,金融市场被"搅混水"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而外资企业在我国各行各业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扩大劳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外资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之一。

    一旦人民币升值,原本有意向来我国投资的外商可能会因为成本增加而放弃投资计划,而一旦外资增长放缓,一方面不利于国内科技革新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使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在金融市场,情况则恰恰相反:人民币一旦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就会蜂拥而入,炒作人民币汇率并从中牟利,但其交易行为只是投机,与实体经济需求无关,也不能代表市场的真实供求,所以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异常波动,向市场发出错误信号,鉴于中国金融市场发育并不健全,甚至可能引发金融货币危机。

    说过上述三点坏处之后,小编必须承认,人民币升值也有好处。例如国家更有能力偿还外债,高净值人群不必进行海外资产配置就可以实现财富保值,即便对于普通人而言,也可以在海淘时更有购买力,相当于吃了祖国的红包,能以七折、八折的价格拿下心仪的海外商品。

    人民币的升值与贬值,从来就不单单是经济和商业问题,更涉及到政治和外交问题。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复杂、众多,无论是升是贬,只要属于正常波动范围内就无需恐慌,只需保持平常心,见招拆招即可。

  腾讯财经特约作者 李虹含

  近来,对美元大幅度走贬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未来一段时期内,人民币对汇率预计仍将整体仍延续近期双向波动的运行格局。而众多研究成果均表明,“汇率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物价”这种传导机制是确定存在并且具有强有效性的。因此,研究当前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对居民理财、物价水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在人民币汇率贬值的背景下,居民理财应当何去何从,物价水平将会有何变化?

  一、历史上我国汇率、外汇储备以及物价水平变化情况

  自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人民币有效汇率以及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快速增长阶段

  年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伴随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经过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重大改革,外汇储备稳步攀升,到1997年12月,外汇储备达到了1398.9亿美元,比1994年1月增长了455.98%。在国内外汇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名义有效汇率从1994年初的84.36上升到1997年末的104.44,实际有效汇率从1994年初的75.97上升到1997年末的116.13。在1994年和1995年两年间我国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比的物价指数最高时候都过了120。到1994年10月峰值出现,达127.7。从1996年实现软着陆以后,同比物价指数持续下滑。直到1997年末的100.4,物价趋于稳定。

  (二)汇率波动阶段

  年外汇储备稳定,伴随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货紧缩。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外部需求的减少和“人民币不贬值”政策,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国际收支状况的相对恶化,外汇储备增长速度锐减。1998年的外汇储备仅增50.69亿美元,1998至2000年全国外汇储备增量总额为256.84亿美元,甚至不如1997年一年的增长额348.41亿美元。

  同时,周边国家汇率不断贬值,市场形成了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中央银行为了防止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避免经济紧缩,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防止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名义有效汇率从1998年初的107.43上升到2000年末的109.53,但实际有效汇率还是有所下降,从1998年初的117.67下降到2000年末的113.02。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1998年2月CPI出现负增长,为99.90,标志着中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在1999年4月和5月CPI负增长达到低谷,为97.80。

  (三)人民币贬值阶段

  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外汇储备增长加快,伴随人民币贬值,物价上涨。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迅速复苏,但仍处于通货紧缩状态。国际收支相对改善,人民币汇率由贬值压力转为升值预期。外汇供给持续大于需求,给人民币造成巨大的升值压力。

  与此同时,中国在2001年12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由于我国出口增长相对较快与外资积极进入,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调高涨,、日本、等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而汇率上升将会抑制我国的出口,不利于繁荣国内经济以缓解通货紧缩。为稳定汇率,中央银行被迫扩大购汇规模和人民币的投放量。

  所以,这段时间内,汇率并未出现太大波动,名义有效汇率从2001年初的109.53下降到2004年末的96.36,实际有效汇率则从2001年初的113.02下降到2004年末的96.95。而由于2000年以后,中央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加快增长,CPI全部由负转正,出现上升趋势,我国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2004年四个季度CPI指数分别为105.20、104.30、102.80、102.40

  (四)人民币币值稳定波动阶段

  2005年至今,外汇储备急剧增长,伴随人民币升值,物价上涨。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波动幅度逐步扩大,且人民币持续升值,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和冲销的压力。中央银行的外汇市场干预仍然以稳定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为主。

  人民币汇率在不断升值,且外汇储备总额不断增长。2005年至2012年,整体上看外汇储备增量长期维持正增长,但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出现了短暂的几个月负增长,人民币汇率也有了短暂的急剧波动,同时伴随着短暂的通货紧缩。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

在我国外汇储备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物价的上涨,在外汇储备增长受挫的情况下,人民币的有效汇率也是不稳定的,物价也会出现下降。

  而且,两次大的汇率改革之后都伴随着三个变量的急剧上涨,说明汇率制度的改革对三个变量都是有影响的。

  那么,此次人民币贬值,伴随着外汇储备下降,对我们未来的理财会有什么影响?

  二、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居民的多面影响有哪些?

  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剧,主要将影响如下三类人群:留学生、海淘一族和出国的人群。

  (一)留学生的留学支出将大幅增加

  留学生群体作为外汇需求比重最大的一类人群,其留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付出的成本都会相应地增加。有子女正在留学,特别在美国留学,但没有换足够外汇的家庭,可能要多花一大笔钱。

  而由于暑期一直是留学、旅游旺季,对外汇的需求也较平时略高。汇率变动使市民换汇成本上涨。例如,假设以前汇5万美元,在1美元兑人民币6.4的大背景下,只需32万人民币,以当前人民币1美元=6.7人民币,则需33.5万元人民币。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需要多出1.5万元人民币。多数留学生家长每月给海外留学孩子汇生活费的时候都要比以前多出数千块。

  (二)热衷海外购物的海淘一族的换汇成本将增加

  购买外国的商品,折合成人民币会比以前贵。国内消费者“海淘”同样的货品要花更多的钱。特别是部分海淘家长是新生儿家长,每月都有奶粉、化妆品支出。新生儿家长每月如果是500美元的奶粉钱的话,一个月之前只需要3200元人民币,而现在则需要多出出150元人民币每月。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仍然是不小的支出。

  (三)出国旅游人群开支将增加

  到了国外,交通、酒店住宿等花销都会变多,而在境外购买化妆品、名包、名表的人,也不得不多掏腰包了。旅行社也可能提高境外游的报价,尤其是去往美国的线路。

  据有关统计分析,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3051万人次,中国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花费达1152.9亿美元,相比2016年增长5%。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

  随着人民币汇率贬值,极有可能,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将逐渐减少。而疲软多年的入境游外国客户人数将毫无疑问增加。

  三、此次人民币贬值预期下,普通人应当如何理财并应对?

  鉴于当前美国经济还将保持相对于和日本经济的强势,加上可能超预期、此前批评美元升值的态度发生改变、国际资本避险需求增加等因素,短期内美元阶段性升值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突破前期高点(103)的可能性不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难以触及前期低点(6.95)。更进一步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跟随美元升值而被动贬值,人民币汇率指数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需要兑换美元的多为留学一族、海淘一族和驴友一族,需要充分利用外币直接付款,从而减少利用人民币还款而受到的损失;并及时分期兑换,并注意观察汇率变化,尽量从低位进入,适时调整投资和资产配置策略。

  主要有以下几个应对策略:

  (一)美元需求较大的家庭提前锁定风险

  对于家中有海外关系的家族,特别是对于下半年前往美国留学、旅游的家庭,在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趋势下,现在购入美元,提前锁定汇率波动风险不失为合理的策略。

  目前,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境内个人外汇汇出境外用于经常项目支出,单笔或当日累计汇出不超过等值5万美元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办理;单笔或当日累计汇出超过等值5万美元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有交易的相关证明等材料在银行办理。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在当年清零,因此需要在当年内使用完毕。

  (二)普通居民大规模配置美元资产的必要性不大

  特别是在中美无风险利差仍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可能还不及中美无风险利差,大量境外金融机构增持人民币资产即可作为佐证。当然,合理的资产配置多元化仍是普通投资者努力的方向。

  (三)黄金价格可能会出现小幅的回调

  美元和黄金反向走势几乎已成为一种铁律,在美元升值趋势下,黄金价格下跌可能会成为一种必然。4月下旬以来,国际黄金价格已从1370美元跌至当前的1260美元左右,跌幅达6.7%,与美元指数的升值幅度基本相当。

  (四)预测汇率趋势或用金融衍生工具归避外汇风险

  一是不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自然避险法,譬如采取对己方更有利的币种和结算方式;通过压低采购价格、提高出口报价向供货商或客户转嫁或共同分担汇兑损失风险;在合同中加列汇率条款。

  二是使用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工具,为自身提高控制汇率风险能力。主要的金融工具有结售汇、远期合同套期保值、货币套期保值、货币期权套期保值、货币、出口宝(汇率锁定)等。

  总之,在未来人民币汇率剧列波动的大背景下,我国物价水平有可能随人民币汇率波动而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居民需要根据汇率趋势预测人民币走势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提前换汇、锁定风险或大规模配置美元避险的策略。(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协创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娄在霞 HN151)

  要求人民币升值,主要是日本等少数西方国家提出的。首先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的中央政府并不是日本等国或某些西方理论家的货币政策执行机构,如果他

  们要我们怎么样我们就怎么样,这将在国际上成为笑料,并创造非常危险的先例,

  即以后别人可以肆意将自身发展经济上不如意的帐,都随意算到他们自认为软弱

  可欺的中国头上,而且我们还必须对别人的意见无论合不合理都俯首帖耳才行,

  否则别人就可以随意攻击我们,借用国际场合和媒体力量随便找我们的麻烦,或

  者随意向我们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而且这次对人民币提出的要求,就性质而

  言,完全不同于1997年国际上要求人民币维持币值稳定。我们不相信日本人

  会喜欢中国人到日本后,因看不到山的那一边而要求日本把“富士山”削到我们

  能看到对面的程度,同样我们希望日本人能懂得中国人在一些事情上也不喜欢这

  那么如果人民币升值到底对我国宏观经济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即人民币

  升值后,对出口、进口、吸引外资、对外投资、偿还对外债务、金融稳定等等具

  体的经济活动将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另外世界各国经济又将从中得到什么具

  体好处呢?对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又将产生什么重要影响呢?或者说能够使人民币

  成为国际通用货币吗?笔者个人认为:

  第一: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人们原来10亿美元能从中国买到的商品,

  人民币升值后,买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商品,外国进口商就要多付出几百万美元甚

  至更多才买得到了。如果升值幅度不是太大的话,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所具有的

  竞争力,使得我国出口的商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其在贸

  易上的影响只具有媒介炒作时对人们产生的心理作用,也就是说,中国的出口产

  品因货币升值在他国产生的价格波动,以及对贸易商的利益影响微乎其微,但别

  有用心者却借此在国际上造成了一种对中国不利的心理效应,即人们或许会不加

  具体分析地认为,来自中国的产品涨价了,商人们也会认为到中国进口产品会赚

  不到多少钱了。从而给中国出口造成真正的不利影响。就其性质而言,类似于一

  次成功造谣对中国的中伤。或者说,让人民币只要稍稍升值,对我国的出口而言,

  就会起到“造谣”性质的伤害。

  第二: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引进外资;人们原来在中国1亿英镑能作的事,人

  民币升值后,可能需要增加上百万英镑的投资才能办成了。这等于外商进来前什

  么也没买,就要凭空多支付上百万英镑,投资者肯定要划算一翻得失了。

  第三:人民币升值,会使原来需10亿美元在境外所能完成的投资,升值后

  会少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就能完成了,因此必然会加速资本外流。我们必须

  意识到,目前资本外流对我国是不利的。

  第四: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进口增加,从而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并影响国

  内企业竞争力。比如人民币没升值前进口120架民航飞机需要60亿美元,那

  么人民币升值后可能只要59亿美元了。

  第五: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国际金融资本对人民币的投资,即人民币将成为

  人们的财富借以保值升值的购买对象,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国际上将产生“黄金效

  第六:人民币升值,利于偿还外债,我们原来需要2000亿美元偿还的对

  外债务,人民币升值后,可能要少还几亿美元了;

  第七、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实现人民币成为国际通用性货币的进程。人民币

  如果能成为国际通用货币,至少有以下好处:

  一、可以直接以人民币进行各种交易,包括用人民币购买境外股票、地产,

  收购公司、企业,支付技术、劳工、货物等款项;用人民币偿还对外债务……。

  而世界各国持有人民币的人必须最终在我国也能做同样的事,这等于能间接增加

  我国在世界上的贸易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要印制足够的人民币就可以发横

  财,一旦人们手里的人民币在我国无法获得足够的货真价实的商品、技术、股票、

  地产、资源等东西时,人民币瞬间就会成为废物。

  二、具有便相的举债功能,即我们只要多支付人人都愿意持有的人民币,就

  能够获得自身所需的经济资源,这就是说,只要给别人人民币,就可以获得对其

  他国家或地区财富的支配使用权。其实这相当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上不付利息的

  债券。增强了本国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成为通用货币的币种,由于该币种相对于其他币种不存在支付性难题,

  一般都只能作为外汇市场上炒家们用于攻击非通用性货币的工具,而难以成为被

  攻击的对象,因而增强了金融上的抗风险能力。

  但这三条好处是以贸易逆差、资本外流、吸引外资能力受损而维持本国强势

  货币地位为代价的。

  人民币升值后对金融的影响分两种情况表现出来,一是按市场规则可自由兑

  换情况下的影响,二是在国家监控下,按官方汇价限币种、限量交易情况下的影

  响。在目前的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交易量和交易币种,都还是受控进行的,即

  人民币可以想买多少他国货币就买多少他国货币,或者他国货币想买多少人民币

  就买多少人民币,持有人民币的人们想卖多少人民币就卖多少人民币,还是不可

  能的事,也就是说同其他币种的交易数量是受控的。同时与其他币种的交易价格

  也是官方法定的,而不是随市场供需自由浮动的。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针对人

  民币的外汇市场炒作,但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在目前,由于人民币的交易量和交易币种的受控性,使得人民币的市场价格

  浮动幅度相当小,也就是说人民币相对于其他币种的比价变化上下不会太大,这

  对于外汇市场上像量子基金那样有力量的国际炒家来说,简直无机可乘。

  很显然,一旦人民币被迫实现升值,那么我国官方有可能放弃人民币在外汇

  市场的受控性,从而实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浮动汇率制,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外

  汇市场上的价格任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最多在危险(即人了币升值或贬值太

  离谱)的时候国家入市进行干预。这样一来我国将从此不得不对人民币在外汇市

  场上的动向更加提心吊胆。因为我们既害怕人民币跌得过火,从而导致国内民众

  为求财富保值而疯狂抢购外币,从而导致人民币出现恐慌性贬值,使得国内民众

  财富大幅缩水;同时也害怕出现人民币过度坚挺,导致贸易出现大幅度逆差、资

  本大幅度外流、吸引外资大幅减少等于宏观经济同样有害的情况出现。

  如果未来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必须建立在信息化交易的基础上,即国家金

  融监管部门,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了解到世界范围内关于人民币的任何时间地点对

  任何币种的交易情况,都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关于人民币的交易额变化情况。并

  能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和调控。

  浮动汇率只有在如下情况下才不会出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那种性质

  一、国家金融财政实力非常雄厚,也就是说国家财政除了军费、行政事业费、

  教育、科研、抢险救灾、外交、基础设施建设、偿还债务等正常预算开支能保障

  外,还有余力动用大量财政经费并结合金融资本,在外汇市场急剧动荡时,对心

  怀不测的炒家们予以沉重打击。

  二、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必须很稳健,也就是说,各行各业能够源源不

  断地为国家财政提供与日俱增的税赋,源源不断地为金融业提供巨额资本,为民

  众提供就业机会和日益强劲的消费能力……。

  三、国家没有可预见得到的战争、经济危机、大灾大难等需要国家筹备巨额

  支出经费的事情发生。

  四、企业竞争力在国际上呈现上升势头,国家宏观经济中的财政、金融、就

  业、企业利润、民众收入等均可以确保不受企业大规模破产倒闭的冲击。

  五、国内所有的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不大,金融资产的呆坏帐总模不大,或者

  说与资产总额的比例是合理的,完全可以承受的,不会发生大量的银行因一些企

  业经营出现问题而破产倒闭的情况。也就是说,广大民众的财富不会因银行意外

  的破产倒闭而血本无归,不会因存放在银行而受到意外的损失。

  六、国内产业结构很合理,没有过分依赖某一种支柱产业的现象,或者说家

  电,能源、通讯、汽车、农产品、日用品、纺织服装、房地产、金融、交通运输

  等等各个产业发展都比较均衡,如果国内某一行业万一陷入困境,其他行业还能

  够保障国内就业、投资、税源、经济实力稳定增长等等。这样的国家经济是能抗

  七、国家财政赤字要在安全系数以内。

  八、国外在本国的短线投机资本所占引进外资的比例较低,既使一举恐慌性

  出逃,本国经济也不至于地动山摇。

  宏观经济具备这八大条件的国家,一般说来,外汇动荡的危险性不会表现为

  本国货币过分贬值,从而使得民众的财富实质性缩水。而只可能在国家减少行政

  干预的情况下,表现为本国货币过分升值,从而导致资本外流、吸引外资能力暂

  时受损,出口下降、进口增长等。

  笔者个人认为,综合以上分析,在目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是不太有利的,一

  是我国经济依赖出口的成份在不断上升,使出口能力受损对我国来说十分不利;

  二是国内就业压力很大,资本外流十分不利;三是我国企业竞争力完全依赖的是

  劳动力成本低,而不是技术、品牌、资本实力、企业家能力等等,人民币升值进

  口就会大幅度增长,最终会使国内企业竞争力大大受损;四是人民币目前离成为

  国际通用性货币的实力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也就是说在世界人民心目中还不可能

  与美元、欧元、日元等相提并论,此举绝不可能使人民币在目前成为国际上另一

  种重要的通用性货币。五是我国财政赤字、金融呆坏帐结构的安全性,都还是没

  经过重大经济风险检验的,还有个不怕一万,却怕万一的问题。六是台湾问题预

  示着我们不可能完全不考虑战争因素对中国经济某一天将产生的巨大冲击和破坏

  力。七是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还没到一些人想象的那种

  程度,币值就是做些调整,也不足以使世界各国经济从中受益,相反却会立即伤

  害自己。八是国内很多经济改革配套措施还没真正完成,搞不好会成“夹生饭” ,

  如果因人民币升值而出现外部经济环境再出现不利的情形,我国经济增长将会大

  从目前看,国际上打压人民币升值的情形已经由少到多,由民间议论上升到

  各国政府行为,中国要硬顶恐怕是不行了,我国从政策应对的角度考虑,唯一的

  出路就是一方面我们要“拖”,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要价和努力降

  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即我国必须学会在国际上喊冤叫屈,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

  表明制止美元贬值就会自然使人民币升值,或者说要巧妙地让人们相信,美元贬

  值才是罪魁祸首,必须在国际上把我国塑造成受害者,至少是要让人们都相信我

  们是被别人株连,被别人当国内经济问题的“替罪羊”,别人在把我国当作“嫁

  祸”的最好对象。我国要学会别人向我们伸手要好处时,反过来向别人伸手要好

  处。日本不是要人民币升值吗,那中国就应“制造”理由开口向日本要贸易上更

  优厚的待遇,要更多的无息贷款……。谁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喊得最响,我们就

  想办法向谁提更多、更高、更让他们无法拒绝的要求,而且要多提一些不太合乎

  情理的要求来。这样可以迫使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幅度作一些让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贬值对普通人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